GB/T15576-2020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Low-voltage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assembli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编号:GB/T15576-2020。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共有30页,发布于2021-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20.50
  • 实施日期202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0页
  • 文件大小2.32M

以图片形式预览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国家标准 GB/T15576一2020 代替GB/T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Low-voltage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assemblies 2020-11-19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5576一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 术语和定义 装置的分类 4.1使用场所 4.2安装位置 4.3补偿相数 4.4投切电容器的元件类型 4.5有无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 信息 5.1装置规定的标志 5.2文件 5.3器件和/或元件的识别 使用条件 6.1正常使用条件 6.2特殊使用条件 6.3运输、存放条件 结构要求 7.1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7.2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 7.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7.4电击防护 7.5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合 10 7.6内部电路和连接 7.7外接导线端子 12 性能要求 8.1介电性能 2 8.2温升极限 12 8.3短路保护和短路耐受强度 13 13 8.4电磁兼容性(EMC) 14 8.5噪声(适用于有抑制谐波和滤波功能的装置 14 8.6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14 8.7放电试验 14 8.8装置的动态响应时间 14 8.9有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装置的要求
GB/T15576一2020 16 8.10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16 设计验证 9.1通则 16 9.2材料和部件强度 17 9.3装置的防护等级 17 17 9.!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9.5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17 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会 9.6 18 9.7内部电路和连接 18 9.8外接导线端子 18 9.9介电性能 18 19 9.10温升验证 .11短路耐受强皮 19 19 9.12电磁兼容性(EMC 19 9.13机械操作 9.14噪声测试 I 20 9.15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9.16放电试验 20 9.17动态响应时间检测 20 9.18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验证 20 9.19通电操作试验 20 9.20环境温度性能试验(仅适用于户外型装置 21 9.21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功能验证 21 10例行检验 21 0.1通则 21 21 0.2外壳的防护等级 21 0.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0.4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0.5内装元件的组合 2 0.6内部电路和连接 2 0.7外接导线端子 0.8机械操作 2 0.9介电性能 2 0.10布线、操作性能和功能 2 10.11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2 1o.12缺相保护试验 10.13通电操作试验 22 参考文献 24 表1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 #*#*#*# 表2爬电距离
GB/T15576一2020 12 表3铜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PE,PEN) 12 表4主电路的工频耐受电压值 12 表5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频耐受电压值 13 表6温升限值 15 表7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 15 表8谐波电流允许值 23 表9验证和检验项目清单
GB/T15576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本标准与GB/T15576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重新编排了整体结构 -修改了术语“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集中补偿装置”“分组补偿装置"“末端补偿装置" “涌流”和“额定总容量”的定义(见3.1、3.3、3.4、3.5、3.7和3.l4,2008年版的3.13.53.13) -增加了术语“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见3.2); -增加了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性能要求和设计验证(见8.10和9.21) -修改了按照补偿相数和按照投切电容器元件类型分类两种分类方法(见4.3和4.4,2008年版 的4.3和4.4); -增加了耐紫外线辐射、机械强度、提升装置、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外接导线端子的结构要求及 其验证方法(见7.1,4、7.1.5、7.1.6、7.2、7.7、9.2,4、9.2.5、9.2.6、9.3和9.8); 修改了验证方式,型式试验改为设计验证(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验证方式,出厂试验改为例行检验(见第10章,2008年版的第7章); 修改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规定值及其验证方法(见7.3和9.4,2008年版的6.6和7.1.4); -删除了绝缘电阻验证(见2008版的6.7.1和7.5.2); 修改介电性能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工频耐受试验电压值及工频耐受试验电压频率(见8.1和 9.9.2,2008年版的6.7.2和7.5.3);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EMC)的性能要求和验证方法(见8.4和9.12,2008年版的6.12); -删除了单台电动机的补偿(见2008年版的6.1l); 修改了公用电网谐波电压限值和公用电网谐波电流允许值(见8.9,2008年版的6.14); -增加了温升试验的方法,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增加验证比较、验证评估的方法(见9.10); 修改了机械操作验证,操作次数由50次增加至200次(见9.13,2008年版的7.4); 修改了噪声的验证方法(见9.l4,2008年版的7.10); 修改了运输和存放的环境温度,改为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温度(见6.3,2008年版的5.3)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冠电气有限公司、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天津天传电控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 司、湖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宝电气(杭州)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成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余杭群力成套电气制造分公司、威司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集团)有限公司、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卓越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海格电气(惠州)有限公司,河北申科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福建森达电气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柏中电气有限公司、中检质技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临 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安达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沃邦电力科技有限公 司、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光辉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厚俞实业 有限公司、天津天传电控配电有限公司
GB/T15576一2020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磊、王洪斌、黄冠、秦岭、王连杰,陈东华,李青、姜晓东、王晓杰,胡翔、郑巨式、 李新强、杨和、王火勇、许广路、杜佳琳、陈金业、杨全兵、陈泽银,祝延辉、吴华、周连军、章雪峰、王国良、 王帅,马志强、谢正新、林柏阳、马洪亮、王莹、郭巍,贺未,胡晨光、王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576一1995,GB/T15576一2008. 订
GB/T15576一2020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使用条件、结构和 性能要求、设计验证和例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不超过1000V或1140V)、频率不超过1000Hz的低压成套无功功 率补偿装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94.6电力变压器第6部分;电抗器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 易法 GB/T4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 验方法和导则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7251.1一2013 GB/T7251.8一2020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8部分;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GB/T12747.1标称电压1000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 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GB/T14549一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6895.21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20138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 GB/T2064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 GB/T29312-2012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投切装置 JB/T96632013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IEC60085电气绝缘耐热性评定和设计分级(ElectriealinsulationThermalevaluationand designation IEC60216(所有部分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Electriealinsulatingmaterials一Propertiesof thermalendurance IEC6044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导体端子和导体的标识(Basicand safetyprineiplesfornman-machineinterface,markingandidentification一ldentifceationofequipment terminals,conductorterminationsandconductors)
GB/T15576一2020 3 术语和定义 GB/T7251.1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asemhy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low-voltage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 由 i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低压电容器和与之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等设备,由制造 商完成所有内部的电气和机械的连接,用结构部件完整地组装在一起的一种组合体 注:集成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为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一种 3.2 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integratedlow-votagereaectivpowerceompensationassembly 以 一组或多组低压电力电容器(或电容器、电抗器组合),实现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其检测、 投切控制、保护等功能集成一体的无功补偿装置 3.3 集中补偿装置integratiecompensatioassembl 安装在变电所对无功功率进行集中补偿的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3.4 分组补偿装置paragraphcmpensationassembly 安装在功率因数较低的用电单元或母线上对供配电系统中的一部分(区域)无功功率进行分段(区 域)补偿的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3.5 末端补偿装置terminalcompensationassembly 直接安装在感性用电设备附近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的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3.6 相间补偿装置phasecopesationassemly 安装在三相电路中的任意两相之间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的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3.7 涌流transientinrusheurrent 电容器投人瞬间产生的瞬态电流 3.8 动态响应时间dynamicresponsetimme 从系统的无功变化达到设定值时刻起到装置输出无功时的时间间隔 3.9 undamentale 基波(分量 component 对发生畸变的工频交流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到与工频相同的频率分量 3.10 谐波(分量 harmonic(component 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到的为基波频率大于1的整数倍的频率分量 3.11 谐波次数 ham0nic0rdier 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整数比
GB/T15576一2020 3.12 谐波含量(电压或电流 harmoniccontentforoltageorcurrent 从周期性交流量中去掉基波分量后所得的量 3.13 总谐波畸变率totalharmoniedistortion;THD 周期性交流量中含有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均值之比 注:总谐波畸变率用百分数(%)表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以THD表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THD表示 3.14 额定总容量totalratedcapacity 电容器组的额定容量(或标称容量)之和 装置的分类 4.1使用场所 按使用场所分为: 户外型装置; a 户内型装置 b 4.2安装位置 按安装位置分为 集中补偿装置; a b) 分组补偿装置; 末端补偿装置 4.3补偿相数 按补偿相数分为 单相补偿装置; a b)相间补偿装置; c 三相补偿装置; d)混合补偿装置(以上三种方式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补偿) 4.4投切电容器的元件类型 按投切电容器的元件类型分为 机电开关(例;接触器); a b)半导体电子开关(例晶闸管) 复合开关(半导体电子开关和机电开关并联的组合体、单片机CPU控制十磁保持继电器) 4.5有无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 按有无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分为 无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 a b 有抑制谐波功能;装置投人运行不能使系统谐波含量增加,投人电容器的工作电流应不超过电 容器的额定电流; 有滤波功能:装置投人运行使系统谐波含量减少
GB/T15576一2020 5 信息 5.1装置规定的标志 装置制造商为每台装置配备一个或数个铭牌,铭牌应坚固、耐久,其位置应在装置安装好并投人运 行时易于看到的地方 装置的下列信息应在铭牌上标出: 装置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 a b 型号或标志号,或其他标识,据此可以从装置制造商获得相关的信息 c 鉴别生产日期的方式; d 额定电压; 本标准编号; e f 额定总容量 5.2文件 5.2.1关于装置的信息 下列附加信息,如适用,应在装置制造商技术文件中一起提供 a) 额定频率; b 防护等级; 户内使用、户外使用; c d 外形尺寸,其顺序为高度,宽度(或长度),深度 额定电流; 短路耐受强度; f) 补偿的路数; g h) 质量,单位为千克(kg),如需要 5.2.2装卸、安装、操作与维护的说明书 制造商应按每批产品的类型,随附下列文件资料 装箱文件资料清单; a bb) 安装与使用说明书; e 电路图 d) 产品合格证明书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装置电器元件的安装、操作和维修条件 如有必要,装置的运输、安装和使用说明书上应指出某些方法,这些方法对合理地、正确地安装交付 使用与操作装置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电器元件的安装排列使电路的识别不很明显,则应提供有关资料,诸如接线图或接线表 5.3器件和/或元件的识别 在装置内部,应能辨别出单独的电路及电器元件 电器元件所用的标记应与随同装置一起提供的 电路图上的标记一致
GB/T15576一2020 使用条件 6.1正常使用条件 6.1.1周围空气温度 6.1.1.1 户内装置的周围空气温度 周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40C,且在24h一个周期内其平均温度不超过35 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一5C 6.1.1.2户外装置的周围空气温度 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C,且在24h一个周期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C 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一25C 6.1.2湿度条件 6.1.2.1户内装置的湿度条件 最高温度为40C时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 在较低温度时可有较高的相对湿度 例如,20C时 的相对湿度为90% 宜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尔产生适度凝露 6.1.2.2户外装置的湿度条件 最高温度25C时,相对湿度短时可达100% 6.1.3污染等级 如果没有其他规定,装置一般在污染等级3环境中使用 而其他污染等级可以根据特殊用途或微 观环境考虑采用 注:装置的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可能受外壳内安装方式的影响 6.1.4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得超过2000m 注:对于在更高海拔处使用的装置,要考虑介电强度的降低、器件的分断能力和空气冷却效果的减弱 打算在这些 条件下使用的装置,宜按照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设计和使用 6.1.5安装地点条件 装置安装地点的系统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土10%,无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的装置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5% 注1使用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或特殊使用条件的用户可与制造商协商解决 注2:在安装地点的电压为1.1倍的电容器额定电压的情况下,谐波量不使电容器的电流大于其额定电流的1.3倍 特殊使用条件 如存在与6.1不符或符合GB/T7251.1一2013中7.2所述任何一种特殊使用条件,应符合适用的 特殊要求或装置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应签订专门的协议 如果存在这类特殊使用条件,用户应向装置制 造商提出
GB/T15576一2020 6.3运输,存放条件 如果运输、存放和安装的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与6.1中的规定不符时,应由装置制造商与用户签 订专门的协议 结构要求 7.1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7.1.1通则 装置应由能够承受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机械应力、电气应力、热应力和环境应力的材料 构成 7.1.2防腐蚀 考虑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见6.1),为确保防腐蚀,装置的外壳外表面应采用合适的材料或应喷涂防 炫目反光的覆盖层,表面不应有起泡、裂纹或流痕等缺陷;装置的所有金属紧固件均应有合适的镀层,锁 层不应脱落、变色及生锈;装置的焊接件应焊接牢固,焊缝应均匀美观,无焊穿、裂纹、咬边、残渣、气孔等 现象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经得起可能会遇到的潮湿影响 7.1.3绝缘材料的性能 7.1.3.1热稳定性 对于绝缘材料的外壳或外壳部件,应按9.2.3的规定进行热稳定性的验证 7.1.3.2绝缘材料的耐热和耐着火性能 7.1.3.2.1通则 由于内部电效应而暴露在热应力下且由于部件的老化而使装置的安全性受到损害的绝缘材料的部 件,不应受到正常使用)发热,非正常发热或着火的有害影响 7.1.3.2.2绝缘材料耐热性能 初始制造商应参考绝缘温度指标[例如按IEC60216(所有部分)的方法确定]或是按照IEC60085 的规定来选择绝缘材料 7.1.3.2.3绝缘材料耐受内部电效应引起的非正常发热和着火的性能 用于固定及维持载流部件在正常使用位置所必需的部件和由于内部电效应而暴露在热应力下的部 件的绝缘材料,由于绝缘部件的损耗可能影响装置的安全性,所以不应受到非正常发热和着火的有害影 响,并应采用GB/T7251.1一2013中10.2.3.2的灼热丝试验进行验证 在进行本试验时,保护导体 PE)不作为载流部件考虑 对于小的部件表面积尺寸不超过14" mm×14mm),可采用替代的试验方法例如,按照 GB/T5169.5的针焰试验) 同样的步骤可适用于部件的金属材料大于绝缘材料的情况 7.1.4耐紫外线辐射 对于户外使用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和外部部件,应按9.2.4的规定进行耐紫外线辐射验证
GB/T15576一2020 7.1.5机械强度 所有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装置和皎链,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正常使用和短路条件下 所遇到的应力(见9.13). 可移式部件的机械操作,包括所有的插人式联锁,应按9.13规定的试验进行验证 对于有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的装置的外壳应考虑因滤波电容器、滤波电抗器、大功率电力电子投切 开关等质量的增加,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外壳的承重能力和机械强度 装置的门应能在不小于90°的角度内灵活启闭 7.1.6提升装置 如需要,装置应配备合适的提升装置 按9.2.5规定的试验进行验证 7.2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 7.2.1对机械碰撞的防护 应由装置外壳提供防止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并按GB/T20138的规定进行验证 7.2.2防止触及带电部分以及外来固体和水的进入 应按GB/T4208的规定,由任何装置提供的防止触及带电部分及防止外来固体和水进人的防护等 级,用IP代码表示,并按9.3的规定进行验证 按照装置制造商的说明书安装后,户内使用的装置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0,户外装置防护等级应 不低于IP44 当装置采用通风孔散热时,通风孔的设置不应降低装置的防护等级 7.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7.3.1通则 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应符合各自标准的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保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适用于相对相,相对中性线,除了导体直接接地,还适用于相对地和中性线 对地 7.3.2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应足以达到能承受宣称的电路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mm) 电气间隙应为表1的规 定值 表1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m 最小电气间隙 kV mm <2.5 1.5 4.0 3.0 6.,0 5.5 8.,0 8,0 12.0 l4.0 根据非均匀电场环境和污染等级3决定
GB/T15576一2020 用测量来确定电气间隙的方法见GB/T7251.1一2013的附录F 7.3.3爬电距离 在任何情况下,爬电距离都不应小于相应的最小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应符合6.1.3污染等级和表2给出的额定绝缘电压下相应的材料组别 表2爬电距离 最小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U" 材料组别" 川a 川b 32 l.5 1.5 1.5 1.5 1. 1.8 1.8 40 1.6 50 1.5 1.7 1.9 1.9 63 1.6 1.8 2. 80 1.7 1.9 2.1 2.2" 100 l.8 2.2 125 1.9 2.1 2.4 2.,4 2. 2.5 2.5 160 200 3.2 2.5 3.2 2.8 3.2 3.6 250 320 4.5 400 5.6 6.3 6.3 500 6.3 7.1 8.0 8.0 10 630 10 800 10 1 12.5 12.5 1000 14 16 1250 16 18 20 1600 20 22 25 注1:表中的数值来自GB/T16935.1一2008,但保持最小值1.5mm 注2表中的数据是在污染等级3条件下的规定 作为例外,对于额定绝缘电压127V,208V,15V,440V,660V/690V和830V,可采用分别对应于 125V 200V、400V,630V和800V的较低挡的爬电距离 根据相比电痕化指数(CT)的范围值,材料组别分组如下 -材料组别I CTI600; 材料组别 00GB/T15576一2020 7.4电击防护 7.4.1通则 装置中电器元件和电路的布置应便于运行和维护,同时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等级 7.4.2基本防护 7.4.2.1通则 基本防护旨在防止直接与危险带电部分接触 基本防护能够利用装置本身适宜的结构措施,或在安装过程中采取的附加措施来获得 可以要求 装置制造商提供相关信息 附加措施举例,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可进人安装了无进一步防护措施的开启式装置的场所 采用结构措施的基本防护可以选择7.4.2.2和7.4.2.3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护措施 如果相关的装置 标准无规定,应由装置制造商选择防护措施 7.4.2.2由绝缘材料提供基本绝缘 危险带电部分应用绝缘完全覆盖,绝缘只有被破坏后或使用工具后才能去掉 绝缘应采用合适的能够持久承受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机械、电气和热应力的材料制成 7.4.2.3挡板或外壳 用空气绝缘的带电部分应安置在至少提供IPXXB防护等级的外壳内或挡板的后面 考虑到外部影响,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挡板和外壳均应可靠固定在其位置上,且有足够的稳固性和 耐久性以维持要求的防护等级并适当地与带电部分隔离 导电的挡板或外壳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应不小 于7.3规定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在有必要移动挡板、打开外壳或拆卸外壳的部件时,应满足下列条件之 使用钥匙或工具,也就是说只有靠器械的帮助才能打开门、盖板或解除联锁 aa 在由挡板或外壳提供的基本防护情况下,当电源与带电部分隔离后,只有在挡板或外壳更换或复 b 位后才可以恢复供电 在TN-C系统中,PEN导体不应被隔离或断开 在TN-S和TN-CS系统 中,中性导体不必被隔离或断开 中间挡板提供的防止接触带电部分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XXB,此挡板仅在使用钥匙或工具时 才能移动 7.4.3故障保护 7.4.3.1安装条件 装置应包含保护措施并按GB/T16895.21的规定进行安装 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装置,保护措施 应由装置制造商与用户协商 7.4.3.2为便于自动断开电源对保护导体的要求 7.4.3.2.1通则 每台装置都应有保护导体,便于电源自动断开,防止装置内部故障(例如,基本绝缘损坏)引起的后 果,具体要求见7.4.3.2.2 保护导体(PE、PEN)的识别要求见7.6.5
GB/T15576一2020 7.4.3.2.2接地连续性提供的防止装置内部故障引起的后果的要求 装置所有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电源保护导体上,或通过接地导体与接地装置 连接 装置的金属壳体,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及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 电的金属件),装有电器元件的门、板,支架与主接地点间应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这种连接可以用金属螺钉、焊接或用其他导体连接来实现,或通过一个独立的保护导体实现 验证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电路间的接地连续性的方法见9.5.2 7.5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合 7.5.1电器元件和辅件的选择 装人装置的所有独立的电器元件和辅件(例如,电容器、投切开关、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电抗 器、绝缘支撑件等)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的元器件标准(例如:自愈式电容器应符合GB/T12747.1的规 定,电抗器应符合GB/T1094.6的规定,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应符合JB/T9663一2013的规定,低 压无功功率补偿投切装置应符合GB/T29312一2012的规定). 电容器应保证在1.1倍的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每24h中8h),通常电器元件和辅件的选择应满 足1.3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条件下连续运行,但应考虑电容器最大电容量可达C、的1.1倍,这时电容器 的最大电流可达1.43倍额定电流,则电器元件和辅件的选择应满足1.43倍电容器额定电流条件下连续 运行 所有电器元件和辅件应满足使用的技术要求 滤波电容器的最大允许电流由电容器制造商提供 注: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则该电器元件、辅件应按各自的产品标准进行试验 7.5.2电器元件和辅件的安装 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和辅件应依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安装和布线 所有紧固件都应采取防松措施,暂不接线的紧固件也应紧固 7.5.3可接近性 应在装置内部操作进行调整和复位的电器元件,应易于接近 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整齐、端正,应使其在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时,易于接近 除非装置制造商与用户之间另有协议,否则地面安装的装置的易接近性要求如下 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应固定在装置安装基础面上方至少0.2m高度处; 由操作人员观察的指示仪表应安装在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上方0.2m2.2m之间 -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应安装在易于操作的高度上;这就是说,其中心线一般应不高于装 置基础面上2m; 紧急操作开关应安装在距装置安装基础面上0.8m~1.6m之间 7.5.4指示灯、按钮和显示器 除非有相关产品标准的其他规定,否则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4025的规定,显示器内 容应简明、准确、清晰 7.6内部电路和连接 7.6.1主电路 母线的材料、连接和布置方式以及绝缘支撑件应具有承受装置的短时耐受电流的能力 10
GB/T15576一2020 母线(裸的或绝缘的)的布置应使其不会发生内部短路 母线应至少符合信息中关于短路耐受强度 的等级 母线的截面积按该电路的额定工作电流选择 电容器支路的载流量按电容器的最大工作电流选择,例如:安装在无谐波场所的装置,电容器支路 导线的载流量一般为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电容器支路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5mm的 铜芯多股绝缘导线 7.6.2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的设计应考虑电源接地系统并保证接地故障或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故障不 会引起非故意的危险操作 通常,辅助电路应带有保护以防止短路的影响 然而,如果辅助电路保护电器的动作易于造成危 险,就不应配备保护器件 在此情况下,辅助电路导体的布置方式应使其不会发生短路 7.6.3绝缘导线 装置中的连接导线,应具有与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的绝缘 绝缘硬导线或软导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至少按照有关的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确定绝缘导线 -连接两个端子之间的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例如钞接或焊接 只带有基本绝缘的导线应防止与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分接触 布线应整齐美观,不应贴近具有不同电位的裸露带电部件或有尖角的边缘进行敷设,布线时应 采用适当的支撑固定或装人行线槽内 连接安装在门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设计时应考虑门启闭时不使这些导线承受过度的张力或 巡受任何机械损伤 通常,一个连接端子上应只能连接一根导线,只有在端子是为此用途设计的情况下才可将两根 或多根导线连接到一个端子上 对于有三个及以上补偿支路的装置,应设置汇流母线或汇流端子,采用由主母线向补偿支路供 电的方式连接 -绝缘导线应选用多股绝缘导线,采用冷压接端头连接 冷压接端头及压接技术、压接工具等应 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7.6.4主电路和辅助电路导体的识别 除了7.6.5中提到的情况外,导体的识别方法和内容,例如利用连接端子上的或在导体本身末端上 的排列、,颜色或符号,应由装置制造商负责,并且,应与接线图和原理图上的标志一致 如果合适,可采 用IEC60445中的方法识别 7.6.5保护导体(PE,PEN)和主电路的中性导体(N)的识别 用位置和(或)标志或颜色应很容易地识别保护导体 如果用颜色识别,应只能是绿色和黄色(双 色) 绿色和黄色(双色)严格地用于保护导体 如果保护导体是绝缘的单芯电缆,也应采用此种颜色标 识,颜色标记最好贯穿整个长度 主电路的任何中性导体用位置和(或)标志或颜色应很容易识别(见IEC60445中要求为蓝色的部 分 7.7外接导线端子 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应按IEC60445的规定进行标记 示例参见IEC60417;2002DB的5019号 图形吉 如果外部保护导体准备与带有绿黄颜色清楚标记的内部保护导体连接时,则不要求此符号 11
GB/T15576一2020 除非装置制造商与用户之间有其他协议,否则保护导体的接线端子应连接的铜导线的截面积取决 于相应的相导体的截面积,见表3 表3铜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PE,PEN) 单位为平方毫米 相导体的截面积sS 相应保护导体(PE、PEN)的最小截面积S,” S 16 1660 见表4 8.2温升极限 装置和它的电路在额定电压下应能够承载其电流,考虑到元件的额定数据、它们的布置和应用,且 12
GB/T15576一2020 当按9.10的规定验证时不超过表6中给出的限值 表6中给出的温升限值适用于周围空气平均温度 不超过35C 表6温升限值 温升限值 装置的部件 根据不同元件的有关要求,或如果有)根据元件制造商的 内装元件 说明书,考虑装置内的温度 用于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端子 70 内装元件与母线连接处 母线固定连接处 裸铜-裸铜 60 铜搪锡-铜搪锡 65 70 铜镀银-铜镀银 操作手柄 金属的 15 25 绝缘材料的 可接近的外壳和覆板: 金属表面 30 绝缘表面 40 注1:当温升超过105K时,铜很容易产生退火 其他材料有不同的最大温升值 注2:本表中给出的温升限值要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周围空气平均温度不超过35c 在验证过程中,可有不同 的环境温度 8.3短路保护和短路耐受强度 8.3.1短路耐受强度 装置的短路耐受强度应符合GB/T7251.1一2013中9.3的规定 装置应能耐受不超过额定值的短 路电流所产生的热应力和电动应力,对于无功补偿容量不小于150kvar的装置,其主电路的额定短时 耐受电流应不小于15kA 8.3.2保护器件的配合 如果工作条件要求供电电源有最大的连续性,则装置内短路保护电器的整定或选择应是这样配合 的,即在任何一个输出电路发生短路时,利用安装在该故障电路中的开关器件使其消除,而不影响其他 输出电路,从而确保保护系统的选择性 注:本条的内容不适用于集成电容补偿装置 , 8.4电磁兼容性(EMC) 装置的电磁兼容性(EMC)应符合GB/T7251.1一2013中9.4的规定,如满足GB/T7251.1一2013 的附录J中的J.9.4.2中a),b)的要求,则可不做EMC试验 13
GB/T15576一2020 8.5噪声(适用于有抑制谐波和滤波功能的装置 有抑制谐波和滤波功能的装置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应不大于声压级70dB(A声级),按9.14 的规定进行验证 8.6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8.6.1 一般要求 并联电容器与其他大多数电器不同总是在满负荷下运行 如在运行中电压、电流和温度超过了规 定值,就会缩短电容器的寿命,甚至造成电容器故障,同时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并联电容器经常会多 台长期运行,应有良好的散热设施,所以应设有适当的保护及符合规定的投切控制 在对自动控制投 切的设备,应设有工频过电压保护,对非自动控制投切的设备,宜装有过电流保护,但应保证过电流未排 除前不得再投人,以防止反复投切造成事故 由于影响电容器质量、寿命的因素较多,在使用中应符合 相关标准、制造商说明书的要求 采用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控制电容的投切,可按循环投切或编码投切 等方式进行控制,但应符合相关规定,保证装置正常工作 采用机电开关投人电容器时,每一组电容器在自动投人过程中,其端子间的电压不高于电容器额定 电压的110%例如;当电容器再次投人时有一定的延时时间 装置应设有瞬态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瞬态过电压是指通断操作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为了保证装置 的可靠运行,应将这种过电压限制在2/厄额定电压以下 8.6.2工频过电压保护 对自动控制投切的装置,应设有工频过电压保护,保护动作电压至少在1.1倍1.2倍装置的额定 电压间可调 当装置的过电压达到设定值,应在1min内将电容器组全部切除 8.6.3涌流保护 应采取揩施限制电容器投人瞬间所产生的涌流,采用半导体电子开关或复合开关投切电容器的涌 流应限制在该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3倍以下,采用机电开关投切电容器的涌流应限制在该组电容器额 定电流的50倍以下 8.6.4缺相保护 多于2条补偿支路的三相补偿装置宜装设有缺相保护 缺相保护应保证当主电路缺相或支路缺相 时,将全部或缺相支路电容器切除 8.7放电试验 装置的放电设施应保证电容器断电后,从额定电压峰值放电至50V的时间不大于3nmin 8.8装置的动态响应时间 装置的动态响应时间应满足系统的要求 采用半导体电子开关或复合开关投切的装置,其动态响应时间不大于1s 8.9有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装置的要求 8.9.1通则 有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的装置,应符合4.5的规定,并满足制造商规定的装置抑制谐波或滤谐波的 14
GB/T15576一2020 技术参数 由于不同的用电场所谐波不同,用户要求也不同,制造商应根据用电场所的谐波参数,按 GB/T14549一1993中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的规定及公用电网谐波电流允许值的规定,与 用户协商确定装置抑制谐波或滤谐波的技术参数,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8.9.2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的限值 用户接人公用电网(公用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人的谐波电压(相电压)不应超过表7中规定 的限值 表7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 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电网标称电压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kV 奇次 偶次 0.38 2.0 5.0 4.0 8.9.3公用电网谐波电流允许值 用户接人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人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表8 中的允许值 表8谐波电流允许值 基准 谐波次数及谐波电流允许值 标准 短路 电压 容量 kV 10 12 15 16 17 22 23 13 181920 MVA 10 0.38 6239622644 28 2411129.718|8.6167.88.97.1146.5 当电网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不同于表8基准短路容量时,按公式(1)修正换算表8中谐波电 流允许值 s I -I S 式中: 短路容量为s时的第h次谐波电流允许值,单位为安(A); S说 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单位为兆伏安(MVA); 基准短路容量,单位为兆伏安(MVA); S8 表8中第h次谐波电流允许值,单位为安(A) 8.9.4通电操作试验 通电操作试验的要求包括 a 有抑制滤波功能的装置,应根据装置提供的抑制谐波技术参数,通以适量谐波以验证装置的抑 制谐波单元通电工作正常,装置投人后系统的谐波电流含量不应增加 b 有滤波功能的装置,应根据装置提供的滤谐波技术参数,通以适量谐波以验证装置的滤波单元 通电工作正常,装置投人后系统的电流谐波含量至少应减少到装置投人前系统电流谐波含量 的50% 15
GB/T15576一2020 8.10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8.10.1自配置检测和控制的装置 无独立部件的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自配置检测和控制的装置,其功能应符合JB/T9663- 2013中7.2和7.3的要求 8.10.2自配置投切开关的装置 无独立部件的无功功率补偿投切装置自配置投切开关的装置,其功能应符合GB/T29312一2012 中6.5的要求 8.10.3智能化 适用于配电智能化系统检测数据上传,远程控制 g 设计验证 g.1通则 为验证装置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应进行设计验证,设计验证的方法包括 验证试验; 与已试验的基准设计进行验证比较; 验证评估 当同一验证有不止一种方法时,则认为它们是等效的,其初始制造商负责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验证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aa b 装置的防护等级;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c dl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合; 内部电路和连接; 外接导线端子 8 介电性能; h 温升验证; 短路耐受强度 k 电磁兼容性; 机械操作; 噪声测试; m 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n 放电试验; o 动态响应时间检测; p 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验证; Q 通电操作试验; 环境温度性能试验(仅适用于户外型装置); 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功能验证 16
GB/T15576一2020 表9列出了以上各项设计验证项目的具体清单 9.2材料和部件强度 9.2.1通则 装置的结构材料和部件的机械、电气和热性能应通过结构和运行特性来验证 如果使用符合GB/T20641的空壳体,且没有对其进行降低外壳性能的更改,则不要求按9.2再进 行外壳的试验 9.2.2耐腐烛性 按GB/T7251.1一2013中10.2.2的规定,验证是否符合7.1.2的要求 9.2.3绝缘材料性能 按GB/T7251.1一2013中10.2.3的规定,验证是否符合7.1.3的要求 9.2.4耐紫外线辐射验证 按GB/T7251.1一2013中10.2.4的规定,验证是否符合7.1.4的要求 9.2.5提升 按GB/T7251.12013中10.2.5的规定,验证是否符合7.1.6的要求 9.2.6机械碰撞试验 机械碰撞试验按GB/T20138的规定进行 9.3装置的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按GB/T4208的规定,验证是否符合7.2.2的要求 9.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验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7.3的要求 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方法如GB/T7251.1一2013中附录F所示 9.5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9.5.1保护电路有效性 对保护电路有效性,应验证其防止9.5.2中列出的装置内部故障产生的后果的功能 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电路之间的有效接地的连续性 9.5.2 检查保护接地措施是否完整,各连接处的连接情况是否良好 应验证装置的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是否有效地连接到仅限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且电路的电阻 不应超过0.1Q. 应使用电阻测量仪器进行验证,此仪器至少能输出10A交流或直流电流 在每个外露可导电部分 与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之间通以此电流 电阻不应超过0.1Q. 注:有必要限制试验的持续时间,杏则,低电流设备可能会受到试验的不利影响 17
GB/T15576一2020 9.5.3保护电路的短路耐受强度 通过试验验证保护电路的短路耐受强度 按GB/T7251.1一2013中10.l1.5.6的规定进行验证 9.6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合 按7.5规定的设计要求,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合应经初始制造商检查确认 g.7内部电路和连接 按7.6规定的设计要求,内部电路和连接应经初始制造商检查确认 9.8外接导线端子 按7.7规定的设计要求,外接导线端子应经初始制造商检查确认 g.9介电性能 9.9.1通则 试验时,装置的所有电器元件都应连接起来除非根据有关规定应施加较低试验电压的元器件以及 某些消耗电流的元器件(如线圈、测量仪器,半导体器件和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件(如电容器等),对 这些元器件施加试验电压后将会引起电流的流动,则应将它们断开 此类元器件应将它们的一个接线 端子断开,除非它们被设计为不能耐受全试验电压时,才能将所有接线端子都断开 9.9.2工频耐压试验 g.9.2.1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以及连接到主电路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承受表4的试验电压值 不与主电路连接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承受表5的试验电压值 g.9.2.2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波形应是近似正弦波,频率在45Hz一65Hz之间 在输出电压已调整到合适的试验电压值后,当输出端子短路时,用于试验的高压变压器应设计为输 出电流至少为200mA 当输出电流小于100mA时,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 试验电压值应是表4或表5规定值,可有士3%的偏差 9.9.2.3试验电压的施加 开始时施加的工频试验电压不应超过全试验电压值的50%,然后将试验电压平稳增加至全试验电 压值,并维持5+s,试验电压应施加于 主电路的所有带电部分(包括连接到主电路上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连接在一起与外露可导 a 电部分之间 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b 主电路不同电位的每个带电部分和不同电位其他带电部分与连接在一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之 间 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通常情况下)不连接主电路的每条控制电路及辅助电路与下列电路: 1 主电路; 22 其他电路; 18
GB/T15576一2020 外露可导电部分 9.9.2.4验收准则 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击穿或放电现象,则此项试验通过 9.9.3绝缘材料外壳的试验 用绝缘材料制造外壳的装置,还应进行一次附加介电试验 在外壳的表面包覆一层能覆盖所有开 孔和接缝的金属箔 交流试验电压施加于这层金属箔与装置内靠近开孔和接缝的相互连接的带电部分 以及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对此附加试验,其试验电压应等于表4中规定值的1.5倍 9.9.4绝缘材料的外部操作手柄 手柄由绝缘材料制作或包覆的情况下,应在带电部分与金属箔包裹的整个手柄表面之间施加表4 中给出试验电压1.5倍的试验电压进行介电试验 在此试验期间,框架不应接地或连接到其他电路 g.10温升验证 装置的温升极限可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验证 试验见GB/T7251.12013中10.l0,2; a b 类似方案额定数据的推导见G;B/T7251.1一2013中10.10.3; 计算,即对不超过630A的单隔室装置按GB/T7251.1一2013中10.10.4.2的规定进行,或对 c 不超过1600A的装置按GB/T7251.1-2013中10.10.,4.3的规定进行 逛升验证具体方法按GBT725l.1一33中10.10,脸证是青符合鼠又的规定相表G中的温升 限值 g.11短路耐受强度 试验时应拆除电容器,按照GB/T7251.12013中10.11的规定进行,验证是否符合8.3的要求 9.12电磁兼容性(EMC) EMC试验按GB/T7251.l一2013的J.10.12的规定进行,验证是否符合8.4的要求 g.13机械操作 对于依据相关产品标准进行过型式试验的装置的这些器件,只要在安装时机械操作部件无损坏,则 不必对这些器件进行此验证试验 对于需要做此验证试验的部件,在装置安装好之后,应验证机械操作是否良好 操作循环次数应为 200次 同时,应检查与这些动作相关的机械联锁机构的工作 如果元器件、联锁机构、规定的防护等级等 的工作状态未受损伤,而且所要求的操作力与试验前一样,则认为通过了此项试验 9.14噪声测试 按GB/T3768的规定进行验证,验证是否符合8.5的要求,检测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是否符 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9
GB/T15576一2020 9.15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9.15.1 一般检查 按8.6.1的规定检查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9.15.2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给装置接上电源,并将电容器投切开关闭合,调整电源电压至设定值,过电压保护器件应将电容器 支路断开 做本项试验时,根据电容器情况,考虑安全,可以先将电容器拆除,然后再给装置接上电源 装置符合8.6.2的规定,则此项试验通过 9.15.3涌流试验 涌流试验应检测投人最后一组电容器时电路中的涌流值 试验时,先将其余电容器全部通以额定 电压,待它们工作稳定后再投人最后一组电容器,检测该最后一组电容器的涌流值 随机投人试验应不 少于20次,如果最大涌流值不大于8.6.3的规定值,则此项试验通过 9.15.4缺相保护试验(仅适用于有缺相保护的装置 首先将装置电容器全部投人运行,将主电路或支路的任何一相断开,装置的工作状态符合8.6.4的 规定,则此项试验通过 9.16放电试验 放电试验在不同容量的电容器上进行,用直流法将电容器充电至额定电压峰值,然后接通放电设 备,符合8.7规定的要求,则此项试验通过 g.17动态响应时间检测 首先将装置放在自动工作状态,给装置施加额定电压,在主电路中投人大于设定值的感性负荷,检 测感性负荷电压的变化,并记录该时刻为T,同时检测电容器投人的电流变化,记录补偿电容器输出电 流发生变化的时刻T.,则T一T为装置的动态响应时间T 试验做3次取最长时间T值 若丁满足8.8的规定,则此项验证通过 9.18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验证 测量谐波的方法、数据处理及测量仪器的要求应满足GB/T14549一1993附录D的要求 试验在有谐波源的条件下进行,谐波源为有谐波产生的用电系统,也可以是有谐波产生的谐波发生 设备 谐波源及其参数可与制造商协商确定 分别检测并记录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单元投人运行之前 及抑制谐波功能单元或滤波功能单元投人运行之后的谐波电压值或/和谐波电流值 抑制谐波功能单 元或滤波功能单元投人运行之后的谐波电压值或/和谐波电流值符合8.9的规定,则此项验证通过 9.19通电操作试验 试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内部连线,当所有接线正确无误后,再通以额定电压的85%和l10%的条件 下,各操作5次,所有电器元件的动作符合电路图的要求,各个电器元件动作灵活 有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装置还应符合8.9.4的规定 符合以上规定,则此项试验通过 20
GB/T15576一2020 9.20环境温度性能试验(仅适用于户外型装置 将装置分别置于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40C士3C和最低环境温度一25C士3C的条件下,然后给 装置接通电源,待装置内部元件的温升达到稳定值后(但不小于4),观察装置的动作功能" 若动作功能均准确无误,则此项试验通过 9.21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功能验证 9.21.1检测、控制功能验证 按JB/T9663一2013中8.3和8.4的规定验证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基本功能 9.21.2投切开关的投切功能验证 按GB/T29312一2012中7.3的规定验证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投切功能 g.21.3智能化 按GB/T7251.82020中8.2的规定验证系统检测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 0例行检验 10.1通则 台装置都应进行例行检验,检验应包括以下项目,表9给出了各检验项目的对应条款 每 外壳的防护等级; a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b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c d 内装元件的组合; 内部电路和连接; e 外接导线端子; 机械操作; g h 介电性能; 布线、操作性能和功能; i 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j k 缺相保护试验; D 通电操作试验 10.2外壳的防护等级 用目测检查以确认规定的措施是否能保持所要求的防护等级 10.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对电气间隙通过目测检查不明显大于表1中给出的值时,应通过实际测量进行验证 对爬电距离通常的检测方法是目测检查 凡是目测检查不够明显的部位,应通过实际测量来验证 10.4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关于基本防护和故障保护(见7.4.2和7.4.3)规定的防护措施通常用目测检查 21
GB/T15576一2020 用目测检查保护电路,以确认7.4.3所规定的措施是否得到验证 以随机抽样方式检查螺钉和螺栓的连接是否紧固 0.5内装元件的组合 内装元件的安装和标识符合装置制造商的说明书 10.6内部电路和连接 检查连接,特别是螺钉和螺栓的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能否有正确的力矩 检查导体是否符合装置制造商的说明书 10.7外接导线端子 检查端子的数量、类型和标识是否符合装置制造商的说明书 10.8机械操作 检查机械操作部件,联锁和锁,包括与可移式部件有关的部件的有效性 10.9介电性能 按9.9.1和9.9.2的规定,对所有电路进行工频耐受试验,但持续时间为1、 此试验不必在下述辅助电路上进行 用额定数据不超过16A的短路保护电器进行保护的辅助电路; a b)如果辅助电路计划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事先已进行了电气功能试验 对于250A及以下的带进线保护的装置,作为一种选择,绝缘电阻的验证可用电压至少为500V直 流的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测量 如果电路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至少为1000n/v(每条电路,这些电路的电源电压对 地),则认为通过了试验 10.10布线、操作性能和功能 验证第5章中规定的信息和标识的完整性 根据装置的复杂程度,可能有必要检查布线,并进行电气功能试验 试验程序和试验次数取决于装 置是否包括复杂联锁装置和程序控制装置等 在某些场合下,在装置投人运行之前,应在现场进行或者重复此项试验 0.11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按9.15.2的规定,对装置进行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0.12缺相保护试验 对于有缺相保护的装置,按9.15.4的规定进行缺相保护试验 10.13通电操作试验 按9.19的规定,对装置进行通电操作试验 22
GB/T15576一2020 表g验证和检验项目清单 依据章条号 序号 验证和检验项目 设计验证 例行检验 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9.2 9.3 10.2 装置的防护等级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9.4 10.3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9.5 10.4 电器元件和辅件的组合 9,6 内部电路和连按 9,7 10.6 外接导线端子 10.7 9,8 10.9 电性能 9.9 介 9.10 温升验证 1d 短路耐受强度 9.11 1 电磁兼容性(EMC 9.12 12 机械操作 9.13 10.8 13 噪声测试 9.1l4 装置的控制和保护 14 9. 15 10.l1、,10.12 放电试验 1 16 9.17 动态响应时间检测 17 9.18 抑制谐波或滤波功能验证 18 通电操作试验 9.19 10.13 1s 环境温度性能试验(仅适用于户外型装置 9,20 20 集成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功能验证 9.21 内装元件的组合 21 10.5 22 布线,操作性能和功能 l0.l0
GB/T15576?2020 -12-month [1]IEC604l7;2002DBGraphiealsymbolsforuseonequipment subscriptionto onlinedatabase comprisingallgraphicalsymbolspublishedinIEC60417

GB/T15576-2020标准解读: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什么是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是一种用于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设备,通过对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该装置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矿企业、商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

GB/T15576-2020标准解读

1.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频率50Hz或60Hz的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该标准规定了该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

2.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分类

该标准将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普通型,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负载较小、电路变化不大的场合;B类为精确型,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负载变化较大、电路波动较大的场合;C类为高精度型,适用于对无功功率修正精度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3.能效标识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定,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需要进行能效认证,并打上能效标识。该标准规定了能效标识的形式、内容和使用方法。

结语

GB/T15576-2020标准为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能够保证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应该熟悉并遵守相关标准,以提高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相关资料

和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类似的标准

木材工业用单板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木材工业用单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木材工业用单板的编号:GB/T13010-2020。木材工业用单板共有16页,发布于2021-06-01
定制家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现场检测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定制家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现场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定制家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现场检测方法的编号:GB/T39386-2020。定制家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现场检测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2021-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