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525.1-2004

畜禽环境术语

Animalenvironment--Terminolog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畜禽环境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畜禽环境术语的编号:GB/T19525.1-2004。畜禽环境术语共有34页,发布于2004-10-012004-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30
  • 实施日期2004-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4页
  • 文件大小1.85M

畜禽环境术语


国家标准 GB/T19525.1一2004 畜禽环境术语 Animalenvironment一Terminology 2004-05-31发布 2004-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国家标雅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525.1一2004 目 次 前言 范围 -般术语 畜禽场环境质量 3 畜禽舍环境控制 畜禽场废弃物处理利用 13 参考文献 20 中文索引 21 25 英文索引
GB/T19525.1一2004 前 言 本标准由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红敏、黄宏坤、何睛、王新谋、豆小敏、廉亚平、陈清明、陶秀萍、田立亚、 赵书广、李保明耿如林
GB/T19525.1一2004 畜禽环境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畜禽环境相关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环境领域中的专用术语 -般术语 畜禽环境animalenvironment 畜禽周围空间中对其生存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包括(1)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温 度、湿度、气流、气压、降水,太阳辐射、灰尘、噪声、土壤、牧场、畜舍等 (2)化学因素;空气中的各种固有 气体成分(如O、N.、畜舍中的有害气体(如Hs、NH.cO、CO等和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 如SO,HF,O等)以及饲料、牧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和水体、土壤、饲料中所含有的或混人的有毒物 质;(3)生物因素;空气、饮水、土壤、饲料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家畜群体之间关系;(4)人为 因素:人们对畜禽的饲养、管理、调教和利用等 2.2 畜禽环境工程 aimal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运用工程技术原理和生物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畜牧场及畜禽舍环境控制设计与管理、预防,消 除与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所采取的技术途径与技术措施 2.3 畜禽环境卫生学 animalenvironentalhygiene 研究环境因素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定卫生标准和要求,提出环境改善措施,达到 畜禽健康、安全和安全生产的一门学科 2.4 environmentalcontrol 环境控制 根据畜禽的生物学要求和生理学特点,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改善和控制畜禽环境,使之尽 可能有利于畜禽的健康与生产 2.5 Immtrimg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人们对影响人类和生物生存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 2.6 环境污染enviromentalpollwtionm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人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及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 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畜产公害publichazardofanimalprodetion 畜禽生产和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所引起的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proteetionm 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GB/T19525.1一2004 在畜牧业中环境保护包括两方面:(1)防止畜牧业废弃物污染环境;(2)避免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居 民生活对畜牧业环境的污染 2.9 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 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质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及环 境效益的统- 2 .10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etassessment.EIA 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2.11 环境标准 envir0n1entalstandards 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及育禽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 门在一定时期内对畜禽环境各项指标所作的具体规定 2.12 资源化reclamationm 通过管理和工艺措施等,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系列过程 2.13 无害化harmles 使废弃物的有害成分达到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和畜禽生产环境的系列过程 2 14 减量化redueingquantity 使废弃物减小体积、,敲小重量、减少污染总量的处理过醒 2.15 清洁生产ceanerprodwetom 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风险 性的过程,是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是实现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生产模式 2.16 生态系统ecosstem -定区域内生物有机体和外界环境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基本结构包括无机环境、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 2.17 生态畜牧业ecanimalhusbandry 以生态平衡为前提以畜牧业为主,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复合生产体系 2.18 饲养密度stoekingdensity 畜禽舍内每单位面积容纳畜禽的数量 2.19 应激stress 有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2.20 气候驯化acelimatization" 动物对不良气候环境较长期的生理适应过程
GB/T19525.1一2004 2.21 气候服习acelimation 动物对不良气候环境短期的生理适应过程 2.22 气候适应adaptatiom 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气候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 2.23 小气候mieroelimate 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畜禽场环境质量 3.1温度 3.1.1 温度场temperaturefied 介质中所有各点在同一时刻的温度分布状态 3.1.2 空气温度 airtemperature 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气象台以设置在距地面1.5m高处的百叶箱内的温度代表当地的 气温 3.1.3 环境温度 enVir0nmmenttemperature 畜禽周围空间的温度 3.1.4 airtemperature 平均气温 average 不同时间内空气温度的平均值 如日,旬、月和年的平均气温 日平均温度为一天二十四小时每隔 -小时观察一次的平均值;或一天内2:0o,8:00,l4.00和20.00观察四次的平均值 旬,月、年平均气 温可根据日平均气温推算 3.1.5 适宜温度optimumtemperature 适宜于畜禽生产和维持健康的环境温度 3.1.6 等热区theroneutralzone 恒温动物主要依靠物理调节维持体温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在该范围内,动物的代谢率最低且恒 定,并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3.1.7 临界温度eritiealtemperature 等热区的上下限,即畜禽仅靠物理调节就能保持体热平衡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3.1.8 有效温度efftetieteperature 畜禽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3.1.9 综合温度solairteperature 在计算畜禽舍外围护结构的得热量时,所采用的一种假想的舍外空气温度,在该温度的作用下进人
GB/T19525.1一2004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热量,等于在舍外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下进人该外表面的热量 3.2湿度 3.2.1 空气湿度airhumidity 表示空气中水气含量或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表示 3.2.2 相对湿度relativehudity 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当时气温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3.2.3 绝对湿度absolutehumidity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气质量 单位是g/m 3.2.4 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c-humidityindex.IHI 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3.2.5 露点dewpoint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由于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它实 际表示空气湿度 3.3光照 3.3.1 照度illuminationintensity 物体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与被照射面积之比,即到达物体表面的光通量密度,故亦称“光通量密 度”,单位为勒Ix) 3.3.2 勒 lux 勒(勒克斯)为照度单位,l流明光通量平均分布于1平方米表面积上的照度为勒 3.3.3 太阳辐射solarradiationm 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 辐射的波长范围为4nm~300000nm,其光谱组成按人类视觉可分为红外 线、可见光、紫外线 4 3.3. 紫外线 ultray asiolelrnys 波长范围为4nm380nm的电磁辐射 3.3.5 红外线infrarelrays 波长范围在760 nm~10'nm之间的电磁辐射 3.3.6 光周期photoperiodl 定时间内明暗交替循环的变化规律 光周期性photoperiodism 畜禽对光明暗周期的生理性反应
GB/T19525.1一2004 3.3.8 昼夜节律cireadianrhythm 随着昼夜变化,动物在生理、行为上表现出的周期性变化 3. .4气流 3. .4.1 气流 air0veent 由于热或动力作用引起的空气流动 3.4.2 eairdiffusion 气流组织airdistribution, ,space 对舍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组织,以满足畜禽舍对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以及舒适感 等方面的要求 3.4.3 气流方向airflowdirection 空气有组织运动的方向 3.4.4 速度场veloeityfield 空间所有各点在同一时刻的流体速度矢量分布状态 3.4.5 主导风向eardnnlwindl -定时间内在当地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 3.4.6 贼风draft. draught 畜禽舍外围护结构有缝隙时形成的一股温度较低且速度较大的气流 3.4.7 穿堂风throughfow,through-draught.eross-ventilation 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人,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 4.8 3. 倒灌windbowin.downdraft 天窗,风帽等处于正压作用下,导致从室内排向室外的空气倒流人室内的现象 3.4.9 风速windveloeity 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单位是米/秒、公里/小时或海里/小时 3.4.10 平均风速meanwindveloeity 某给定时段内的风速的平均值 在观测规范中,以正点前10分钟至正点的平均风速作为该正 a 点的风速 b)给定空间内同时的风速平均值 3.4.11 风级wimdforeeseale 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上物体的影响引起的各种征象来估计风速大小而制定的等级 通常划分为 13个风级(0级12级) 3.4.12 风向频率winddirectionfrequeney 风向在一定时段内的出现次数.占同一时段内风向(包括静风)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
GB/T19525.1一2004 3.4.13 风向频率图windrose 又称风玫瑰图 表示某地一定时期内风向频率的气候统计图解 图的作法是;由图中心引出八条 直线代表八个方位的风向,将一定时期内各风向频率值按比例画在直线上(无风在中心作圆),然后将各 点用直线联接起来即可 从图上不仅可以看出各风向频率的大小,并可确定当地某一时期内的主导 风向 3.5热量 3.5.1 畜舍热平衡thermmalbalanceinanimalhouse 畜舍内得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3. 2 o 畜体热平衡thermalbalaneeofanimals 畜体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过程中,代谢产热量和自外界获得热量与畜体散热之间的平衡 3.5.3 体热调节thermoregulationm 动物为达到热平衡,保持体温恒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产热和散热所进行的调节 包括化学调节 和物理调节 借助提高或降低代谢率以调节产热量的调节称为化学调节;通过提高或降低牺射、传导、 对流、蒸发散热量的调节称为物理调节 3.5.4 畜体产热heatproductionofanimal 畜体为达到热平衡、保持体温恒定,而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热量转移 3.5.5 热损失heatloss 畜体或畜舍向外散失的热量 畜体的热损失指从畜体散发到周围环境的热量,其中有蒸发散热、对 流散热、辐射散热和少量的热传导 畜舍的热损失包括通过围护结构传导向室外的散热、空气渗透和通 风带走的热量、地面传热、室内水分蒸发及蒸汽渗透带走的潜热等 3.5.6 evaporativehealoss 蒸发散热 水分蒸发引起热量转移的过程 3.5.7 辐射散热radiationheatloss 依靠电磁波辐射实现冷热物体间热量转移的过程 8 3.5. 传导散热conduetiveheatloss 温度不同的各部分物质之间仅由于直接接触,没有宏观相对位移而实现热量转移的过程 3.5.9 对流散热conveetiveheatloss 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实现热量转移的过程 3.5.10 热容量 heatcapacity 某物体的温度升高1C所需要的热量
GB/T19525.1一2004 3.5.11 热流量heatflowrate 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3.5.12 显热sensibleheat 在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能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热量 3.5.13 潜热latentheat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发生相变的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5.14 全热totalheat 显热与潜热之和 3.6有害气体与粉尘 3.6.1 恶臭odor 从受污染的大气,水体和各种固态物质散发出的令人不愉快的一类气味的总称 3.6.2 odorconcentration 臭气浓度 大气中单位容积内所含臭气的值 3.6.3 嗅觉阔值ofatwry threshold 物质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嗅觉的最小浓度 3.7颗粒物 3.7.1 气溶胶 aer0Sol 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质(又称分散相)和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3.7.2 粉尘dust 悬浮于气体介质的小固体粒子 3.7.3 飘尘floatingdust 大气中粒径小于10Am的固体颗粒,它能长期地在大气中漂浮 3.7.4 降尘dwstfa 大气中粒径大于10m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 它在重力作用下,可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3.7.5 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eulate,TSP 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100p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 3.7.6 可吸入颗粒物partieularmatterlessthan 10m,MM10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
GB/T19525.1一2004 3.8微生物 3.8.1 细菌总数totalnumberofbacteria 单位体积单位面积或重量的样品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所生长的菌落总数 3.8.2 大肠菌指数coliformindex 反映水,土壤、蔬菜等直接或间接地受人、畜粪便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指单位容积(L)或单位重量 g)样品所含大肠菌的数量 3.8.3 大肠菌群值colititer 反映水,土壤,蔬菜等直接或间接地受人、畜粪便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被测物平均多少样品(容积 或体积)中能查出一个大肠菌群 3.8.4 大肠菌群coliformgroup 所有在37C培养下,在48h能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不生芽袍的,革兰氏阴性好氧与兼性厌 氧的杆菌 3.8.5 nmesophilicmicro0rganismm 嗜温性微生物 最佳活动温度范围在35C45C之间的各种微生物 3.8.6 嗜热性微生物thermophiliemieroorganism 最佳活动温度范围大于55C的各种微生物 3.8.7 需氧细菌aerobiebacteria 需要游离态氧来生长的细菌 3.8.8 厌气性细菌anaerobiebacteria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需要氧气而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菌 畜禽舍环境控制 4.1光照 4.1.1 自然采光 natura allighting 使太阳的散射光或直射光通过畜舍的开露部分或窗户进人舍内而达到照明目的的一种采光方式 4.1.2 人工照明artifrieiallighting 用电灯等人工光源进行畜禽舍照明 4.1.3 采光系数lightingcoeffieient 畜禽舍窗户的有效透光面积与畜禽舍地面面积之比,表示畜禽舍对自然采光的需求 4.2防寒采暖 4.2.1 稳态传热steady-stateheattransfer 传热体系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和热流量均不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
GB/T19525.1一2004 4.2.2 非稳态传热unsteadystateheattransfer 传热体系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和热流量均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 4.2.3 热流量heatlowrate 单位时间的热传量 4.2.4 采暖热负荷heatingload 根据畜禽舍耗热量和得热量的平衡,计算出需要采暖系统供给的热流量 4.2.5 传热系数cerfieientofheattransfer 稳态条件下,在物体两侧的冷热流体之间的单位温差作用下,单位面积通过的热通量 4.2.6 畜禽舍耗热量amimalhouseheatlnss 围护结构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向外传递的热流量,分为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4.2.7 基本耗热量basicheatloss 在稳态传热条件下,由于舍内外温差作用,通过畜禽舍各部分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流量 4.2.8 additional 附加耗热量 1 heatloSs 基于风力和房间朝向及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基本耗热量所采取的附加或折减量 4.2.9 隔热heatinsulation,thermalinsulation 采用适当的材料或构件作隔离层,以减少热量传递的措施 4.2.10 蓄热 heatstorage,thermalstorugeeffeet 由于围护结构与畜禽舍内其他物件具有一定的热容量,而使畜禽舍产生对于得热量的蓄积和释放 现象 4.2.11 导热系数thermalconduetinity 稳态条件时,在单位温差作用下,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匀质材料的热流量 4.2.12 热阻thermalresistanee 表征物体阻抗热传导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4.2.13 采暖设备heatingequipent,heatingapplianee 用于采暖的各种设备,如锅炉,换热器、暖风机、散热器等 防暑降温 4.3.1 防暑降温cooling 为缓解畜禽舍内高温环境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或管理措施 4.3.2 蒸发降温evaporatiecooling 利用水蒸发吸收空气中的显热,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一种降温措施
GB/T19525.1一2004 4.3.3 喷雾降温spraycooling 将水喷成雾滴,使水迅速汽化吸收畜禽舍内显热量的一种降温措施 4.3.4 湿帘降温pad-fancooling 在强制通风条件厂,迫使空气穿过被水淋湿的多孔材料,通过水汽蒸发吸收显热进行空气降温的一 种技术 4.3.5 滴水降温dripcooling 在动物颈背部等血管密集部位进行滴水,以缓解动物热应激的一种降温方式 4.4畜禽舍通风 4.4.1 通风 ventilation 通过向建筑物内引人新鲜空气而排除污浊空气的过程 4.4.2 ventilationinanimalhouse 畜禽舍通风 为改善畜禽生产和其健康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增加畜禽舍内外空气交换,提高舍内风速、改 善舍内小气候的措施 4.4.3 tunnelventilation 纵向通风 在畜禽舍纵向一端安装风机排气,另外一纵墙设置进气口,从而在畜禽舍内形成纵向气流的通风 方式 4 4.4. erossventilation 横向通风 在畜禽舍一侧纵墙安装风机排气,另外一侧纵墙设置进气口,从而在畜禽舍内形成横向气流的通风 方式 4.4.5 通风短路shorcireuiofventilatiom 进人畜禽舍内的气流未参与舍内空气交换直接流出舍外的现象 4.4.6 机械通风mechanicalventilation 利用通风机械实现畜禽舍换气的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naturalventilatiom 在畜禽舍内外空气温差、密度差和风压作用下实现畜禽舍内外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 4.4.8 负压通风neativepressureventilationm 利用通风装置将畜禽舍内空气排出舍外,从而造成舍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舍外压力,使舍外空气通过 进气口进人舍内,形成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 4.4.9 正压通风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 利用通风装置向畜禽舍内送风,从而造成舍内空气压力大于舍外压力,使舍内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 舍外.形成空气交换的通风方式 l0
GB/T19525.1一2004 4.4.10 正压过滤通风pressrizelrilteringventilationm 在进风口增加过滤设备的正压通风方式 .4.11 44. 滤网filter 作为过滤层的网状介质 4.4.12 导流装置bafle 改善气体或液体流动特性的装置 4.4.13 粘附现象adhertin" phenomenon 在实地送风时,多将进气口靠近顶棚安装,射流将粘附于顶棚上的现象 4.4.14 通风量ventilationrate 单位时间内进人畜禽舍内或从畜禽贪内排出的空气量 4.4.15 必需通风量ventilationraterequirements 维持畜禽健康条件和生产所必需的通风量,以立方米每头(只)分或立方米每公斤体重 时表示 必需通风量又分最大通风量和最小通风量 4.4.16 新风量freshairrate 单位时间内引人畜禽舍或系统的新鲜空气量 4.4.17 换气次数vemtilationfrque ncy 2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畜禽舍容积的比值 单位时间内,畜禽舍内空 4.5系统压力 4.5.1 静压statiec preSSure 流体在流动时产生的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的压力 4.5. 2 动压velety pressure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阻时,由于动能转变为压力能而引起的超过流体静压部分的压力 4.5.3 全压totalpressre 动压与静压之和 4.5.4 热压heatpressure 由于温差引起的畜禽舍内外空气柱的重力差 4.5.5 风压windpressure 风流经建筑物时,在其周围形成的静压与稳定气流静压的差值 4.5.6 磨擦阻力frietionloss,frietionalresistanee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的磨擦而引起的阻力
GB/T19525.1一2004 4.5.7 局部阻力localresistance 当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中的三通、弯头等附件时,在边界急剧改变的区域,由于涡流和速度的重新 分布而产生的阻力 4.6自动控制 4.6.1 自动控制automaticcontrol 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设备、系统、生产过程或环境按照预定的方式运行 或使被控参数保持规定值的操作 4.6. 控制装置entrldetie 在控制系统中,除调节对象以外的所有装置的统称 4.6.3 调节对象 controlelobjeetives 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系统、生产过程或环境,也称作被控对象 4.6, 4 被控参数eomtroledvariable 调节对象要求保持恒定的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也称被控制量 4.7畜禽舍 4.7.1 密闭舍encoselhouses 通过墙体、屋顶等外围护结构形成封闭状态、人工调控舍内外环境的畜禽舍形式 4.7.2 有窗舍housewithwindowns 外围护结构设窗户的畜禽舍形式 4.7.3 开放舍upen-fromtwuses 墙体一面或两面敞开的禽舍 4.7.4 半开放舍 semi-open-fronthouses 墙体一面或两面为半截矮墙的畜禽舍形式 4.7.5 凉棚shelter,sunshade 主要用以为畜禽遮阳的设施 一般只是有棚,无墙 围护结构buildingenvelope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和门窗等 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4.7.7 场址选择siteseleetion 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及政治学等诸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拟建项目的最适地点 4.7.8 畜牧场功能分区funetionalzoninginantmlfarm" 根据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区布置 12
GB/T19525.1一2004 4.7.g 场区绿化带plantings 畜禽场内部或四周种植的一定宽度的草本,乔灌木相配的林带 4.7.10 缝隙地板sottednoor 铺设于粪沟上带缝隙的畜舍地面 畜禽场废弃物处理利用 5.1废弃物 5.1.1 畜禽废弃物animalwaste 畜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垫草、尸体和残渣等 5.1.2 粪便 manure 畜禽的粪尿排泄物 5.1.2.1 液态粪便liquidmanure 总固体含量少于8%10%的粪便 5.1.2.2 半固态粪便semisolidmanure 总固体含量为8%22%的粪便 5.1.2.3 固态粪便solidmanure 鲜粪中的总固体含量:猪粪18%20%,鸡粪20%22%、牛粪18%称为固态粪便 5.1.3 垫料bedaing 畜禽舍中与畜体直接接触的铺垫材料 废弃物处理 5.2.1 生化需氧量bioehemiealoxygendemand 水中有机物在需氧性细菌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通常以20C培养5日 后1L水中减少的游解氧量(以mg/L.计)表示,其符号为oD 5.2.2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sygendemmand 水中有机物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高孟酸钾)作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mg/1计),其符号为 CODer或CODmn. 5.2.3 总有机物碳totalorganiecarbon.Toc 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以mg/1L计),符号为TOC 浊度turbidity 由于水中存在微细分散的悬浮离子,使水透明度降低的程度 13
GB/T19525.1一2004 5.2.5 总需氧量totalosygendemand 高温燃烧时,样品中可以氧化的物质氧化时所消耗氧的量 5.2.6 溶解氧dissoledoxygen,Io 溶解在水、废水或其他液体中的分子态氧,一般用g/L或饱和百分比表示 5.2.7 溶解氧曲线dissolvedosygeneurve 表示沿着流动水道剖面的溶解氧含量图 5.2. 电导率(电导系数speetite tivity conductance,electricalcondct 又称比电导 在水溶液中插人面积为1cm的两个电极片相隔1cm时所测得的电导值 5.2.9 pH 全称“氢离子浓度指数”,也称“氢离子指数” 指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H有效浓度)的常用对数的 负值 5.2.10 碱度alkalinity 水中所有能与强酸发生作用的物质接受质子的总量 碱度的单位通常用mg/1碳酸钙或mmol/I 表示 5.2.11 氨化ammomifieationm 微生物分解畜禽废弃物中含氮的有机物,释放氨的过程 5.2.12 硝化nitrifieaton 氨态氮通过生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过程 5.2.13 反硝化denitrification 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氨氧化物转化成氮气或氧化亚氨气体的过程 5.2.14 总固体含量totalsolidscontent 水,废水或半固体物质的水样经过蒸发,残留物在一定温度下(一般是103C持续24h)干燥后剩余 物质的量,通常以mg/L.或百分比表示 5.2.15 溶解固体dissolvedsolids 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滤液包括溶解物质和一部分胶体物质)在103C105C温度下烘干后的 残渣 16 悬浮固体suspendelsolids 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滤渣包括溶解物质和一部分胶体物质)在103C105C温度下烘干后的 残渣 5.2.17 挥发性固体volatilesolids 在550C(士50C)温度下加热1h以上后.作为挥发性(可燃性)气体从总固体中逸散出来的部分 l14
GB/T19525.1一2004 5.2.18 非挥发性固体non-volatilesolids 在550c(士50C)温度下加热1h以上后,灼烧后的残余物质 5.2.19 沼气biogas 生物体或其排泄物经过厌氧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气体 其主要成份是甲烧和二氧化碳 5.2.20 污泥sludge 经自然或人工过程从粪便和各种污水中分离出来的固体及污水经生物处理后产生的生物团块 5.2.20.1 活性污泥aetivatedsldge 好氧微生物处理废水时生成并累积的生物团块(絮凝体》 5.2.20. 2 污泥浓度sludgeeonentration 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干重 5.2.20.3 污泥体积指数sludgeolumeindex,SsVI 简称污泥指数(SI),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l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 5.2.20.4 污泥沉降比sludgesetingratio 将混合均匀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人1000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min,沉降污泥与所取 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 5.2.20.5 富营养化etphitetion 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的水体状况 5.2.21 水力负荷hydraulicloading 单位体积滤料或单位面积水池每天可以处理的废水的量 单位是立方米(废水)每立方米(滤料 日或立方米(废水)每平方米(水池)日 5.2.22 稳定化stabilizatiom 使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物质的过程 5. 3 固态废弃物处理技术 5.3. 堆肥处理eomposting 将畜禽有机固体废物集中堆放并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渐稳定的过程 5.3.1.1 好氧堆肥aerobiecomposting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 5.3.1.2 厌氧堆肥anaerobie comp0sting 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 15
GB/T19525.1一2004 5.3.1.3 高温堆肥thermophiliccomposting 主要利用嗜热性微生物作用的堆肥过程,最佳温度范围为55C~65C 5.3.1.4 中温堆肥mesophilieeopostng 主要利用嗜温性微生物作用的堆肥过程,最佳温度范围为35C45C 5.3.1.5 动态发酵dyamicfermentation 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处于持续或间歇运动状态的堆肥发酵过程 5.3.1 静态发酵static fermentation 物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堆肥发酵过程 5.3.1.7 堆肥基质comp0stsubstrate 提供堆肥微生物群落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与合成细胞质的物质 5.3.1.8 腐熟度putrescibility 在堆肥领域,描述有机物稳定化程度的指标 5.3.1.9 腐殖质 humuS 生物体物质在土壤,水和沉积物中由缩合和聚合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系列比较稳定的、黑色的高分子 有机化合物 5.3.1.10 碳氮比C/Nratio,carbon-nitrogenratio 垃圾、堆肥、土壤等物料中碳元素和氮元素含量之比 5.3.1.11 熟化maturationm 堆肥物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并达到稳定化的过程 5.3.1.12 腐熟堆肥maturedcompst 熟化后的堆肥 5.3.1.13 堆肥周期copostingperiod 物料完成堆肥化所需的时间 5.3.1.14 堆肥耗氧速率oxygenconsuptionrateofcomp0st 在堆肥过程中,单位反应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量 5.3.1.15 需氧量oygendemandl 达到指定的熟化程度时,堆肥反应所需的氧量 5.3.1.16 供氧量oxygensupply 向堆肥反应区供应的氧量 l6
GB/T19525.1一2004 5.3.1.17 一级发酵priry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的第一阶段,以废弃物中易分解的有机组分被微生物迅速分解为特征的发酵过程 5.3.1.18 二级发酵seeondaryfermentation 堆肥的熟化阶段 一级发酵后,微生物以较低的速度分解较难降解有机物和发酵中间产物的发酵 过程 5.3.1.19 堆肥微生物eompostmierowrganis 导致堆肥反应的各种微生物种群 5.3.1.20 堆肥的稳定性stabizatonfcompst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畜禽固体废弃物稳定化的程度 5.3.1.21 机械化堆肥 mechanizedcomp0sting 堆肥过程中的物料移动,通风等环节均由机械完成的堆肥化工艺之总称 5.3.1.22 pwsting 连续堆肥法comtinuouscommp 持续进出料的堆肥方式 5.3.1.23 间歇堆肥法intermittent comp0sting 分批次进出料的堆肥方式 5.3.2 填埋land 将废弃物掩埋覆盖,使其稳定化的处理方法 5.3.3 焚烧incineratio 废弃物在高温下燃烧的处理方法 5. 4 废水处理 5.4.1 废水物化处理wastewaterphysie0-chemiealtreatment 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 5.4.1.1 过滤filtration 通过多孔性物质层除去水中悬浮微粒的过程 5.4.1.2 沉淀preeipitation 利用重力分离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过程 5.4.1.3 消毒disinfeetion 使所有的病原体消灭或失活的处理过程 5.4.1.4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胞的措施 17
GB/T19525.1一2004 5.4.1.5 混凝coagulationm 投加混凝剂.使胶体分散体系凝聚和絮凝的过程 5.4.1.6 凝聚aggregation 使胶体脱稳并聚集成为微絮粒的过程 5.4.1.7 絮凝floeeulation 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作用形成更大絮体的过程 5.4.1.8 澄清elarifieatio 悬浮微粒与水分离的过程 5.4.1.9 气浮airloatatiom 利用气泡的粘附作用,将水中悬浮物质上浮到液体表面并去除的方法 5.4.1.10 臭氧处理ozomation 利用臭氧杀菌、消毒和氧化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 5.4.2 废水生物处理biologicealtreatmentofwastewater 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污染物污染物的方法 5.4.2. 活性污泥法aetivatedsludgepreess 利用活性污泥的代谢活动,吸附和氧化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5.4.2.2 生物膜法biologiealimpreess 利用固体填料表面的附着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吸附和氧化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水净化的一种 方法 5.4.2.3 普通生物滤池trickingfilter 利用附着生长在固定大粒径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 5.4.2.4 生物转盘biologicalrotatingdisk 又称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利用生长在旋转盘片上的生物膜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一种生物反应器 5.4.2.5 生物接触氧化法biologicealcontactosidationprocess 利用生长在人工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和人工曝气方式供氧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 5.4.2.6 生物流化床biologicalfluidizedbed 以水流或气流为动力使附着生物膜的微小颗粒载体与活性污泥一起循环流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 -种生物反应器 5.4.2.7 厌氧接触法anaerobiceontactprocess 通过污水与回流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吸附和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l18
GB/T19525.1一2004 5.4.2.8 曝气aerationm 将氧溶人污水的过程 5.4.2.g 污水稳定塘lag0wnm 以塘为主要构筑物的半天然污水处理系统 是各种形式池塘处理系统的统称 5.4.2.10 好氧塘aerobicpond 主要利用菌靠藻类共生系统处理有机废水的稳定塘 其水深为0.3m~0.6m. 5.4.2.11 兼性塘faeutatiepond 塘底部为厌氧区,,中部为兼性区,上部为由光合作用维持的好氧区的稳定塘 其水深为 1.2m2.5m 5.4.2.12 厌氧塘amaerohiepnd 整个池塘都处于厌氧条件的稳定塘 其水深为3.0m~5.01 m 5.4.2.13 氧化沟osidationditeh 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动力推动下,水平循环流动的一种改良活性污泥法 5.4.2.14 土地处理系统landtreatmentsystem 利用土壤及其生物系统截留、吸附及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5.4.2.15 oading 污染物负荷pollution 单位面积或容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污染物能力的指标 19
GB/T19525.1一2004 考 文献 参 [1]CI65一1995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2]CI/T3038-1995潜水排污泵 [3]CJ/30601996潜水轴流泵 []GB/T4774一198!离心机和过滤机名词术语 [5]GB/T6274一1997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cB/T856一1986喷灌机械名词术语 Cn GB/T7021一1986离心泵名词术语 [1 GB/T7785 1987 往复泵分类和名词术语 GB/T8531. [97 1987真空吸污车分类 [101 GB/T16662 1996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器材术语 m GB/T17446 1998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12]GB/T50083 1997建筑结构设计通风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口l3]畜牧兽医醉典编幕委员会畜牧兽医辞典 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6 [14]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大辞典 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91 [L5]祈国顾等.建筑实用大辞典.沈阳出版社.沈阳.1992 [16]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 农业出版社.北京.198 [1们]杨胜等.畜牧名词术语标准 农业出版社 北京.1987 [18]土木建筑术语标雅编纂委员会 土木建筑术语标准 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7 [19 Uniformterminologyforruralwastemanagement(ASAES292.5OCT94 Uniformterminologyforlivestockproductionfacilities(ASAES501DEC95 [[20 [21]Nomenclature/te erminoogy forlivestockwaste/manurehandlingequipment(ASAES466 20
GB/T19525.1一2004 中文索 引 堆肥耗氧速率 5.3.1.14 堆肥基质 5.3.1.7 氨化 5.2.11堆肥微生物 5.3.1.19 堆肥周期 5,3.1.13 对流散热 3,5.9 半固态粪便 5. 1.2.2 半开放舍 4.7.4 3.6.1 被控参数 4.6.4恶臭 5.3.1.18 必需通风量 4.4.15二级发酵;复发酵 .2.13 5. 4.1.3反暗化 采光系数 4.3.1 2.!防暑降温 采暖热负荷 4. 5.2.18 4.2.13非挥发性固体" 采暖设备 4.2.2 4.7.9非稳态传热 场区绿化带 2 废水生物处理 5.4 场址选择 4.7.7 废水物化处理 5. 4.1 5. 沉淀 焚烧 3.3 55 5.4.1.8 澄清 3.7.2" 粉尘 3.6.2 臭气浓度 粪便 5.1.2 臭氧处理 风级 4.11 3. 3.4.7 穿堂风 风速 3.4.9 3.5.8 传导散热 风向频率 3.4.12 传热系数 3.4.13 风向频率图 风压 4.5.5 缝隙地板 4.7.10 大肠菌群 3.8 辐射散热 3. 5 大肠菌群值 3.8.3 5.3.1.8 腐熟度 大肠菌指数 3.8.2 腐熟堆肥 5.3.1.12 导流装置 4.12 腐殖质 5.3.1.9 导热系数 2.11 负压通风 8 4.4 倒灌 4.8 3. 附加耗热量 4.2.8 等热区 3 1.6 5.2.20.5 富营养化 滴水降温 4.3.5 2.s 电导率(电导系数) 55 5 垫料 1.3高温堆肥化 5.3.1.3 调节对象 4.6.3隔热 4.2.9 动态发酵 .3.1.5供氧量 5.3.1.16 动压 4.5.2固态类便 5.1. 堆肥处理 5.3.1光周期 3.3. 堆肥的稳定性 5.3.1.20光周期性 3.3.7 21
GB/T19525.1一2004 过滤 连续堆肥法 5.3.1.22 5.4.1.1 凉棚 4.7. 临界温度 3.1.7 3.2.5 好氧堆肥 5.3.1.1露点 好氧塘 5.4.2.10滤网 4.4.1l1 横向通风 M 3.3.5 红外线 化学需氧量 5. .2.2密闭舍 环境保护 2.8灭菌 5,4,l 环境标准 2.11磨擦阻力 4.5.6 环境管理 2.9 环境监测 2.5 环境控制 2.4精咐现象 4.4.13 环境温度 3.1.3 凝聚 5.4.l.6 环境污染 2.6 环境影响评价 2.10 换气次数 4.17 pH 5 挥发性固体 2.17 喷雾降温 4.3.3 5.4.1.5 混凝 尘 3.7.3 活性污泥 5 20.1 平均风速 3.4.10 活性污泥法 2.1 5. 平均气温 3.1.4 5.4.2.8 曝气 5.3.1.21 机械化堆肥 机械通风 4.4.6 5.4.1.9 气浮 4.2.7 基本耗热量 气候服习 2.21 间歇堆肥法 5.3.1.23 气候适应 22 2. 兼性塘 2. 11 气候驯化 2. .20 减量化 2.14 气流 3.4.l 5.2.10 碱度 3.4.3 3.7.!气流方向 降尘 气流组织 3. 4.2 5 静态发酵 3. .1.6 气溶胶 3 7.1 静压 4.5.1 3. .5. 13 4.5.7潜热 局部阻力 2.15 3.2.3清洁生 绝对湿度 3.5.14 全热 全压 开放舍 R 7.6 可吸人颗粒物 3. 3.2.1热流量 3.5.11,4.2.3 空气湿度 空气温度 3.1.2热容量 .5.10 3 4.6. 3.5.5 控制装置 2 热损失 4.5.4 热压 热阻 4.2.12 勒 人工照明 2 3.3.2 4.l. 22
GB/T19525.1一2004 溶解固体 5.2.15 溶解氧 5.2.6 5.2.7 溶解氧曲线 细菌总数 3.8.1 显热 3.5.12 3.2.2 相对湿度 生化需氧量 5.2.1 5.4.1.3 消毒 2 12 生态系统 2.16 5. 生态畜牧业 2.17 223 2 16 生物接触氧化法 .2.5 5 5.3.1.15 生物流化床 需氧量 4 3.8.7 生物滤池 5.4.2.3需氧细菌 5 生物膜法 4.2.2畜产公害 生物转盘 5.4.2.4畜牧场功能分区 4.7.8 湿帘降温 4.3.4畜禽废弃物 5.l1.1 适宜温度 3.1.5畜禽环境 嗜热性微生物 3.8.6畜禽环境工程 嗜温性微生物 3.8.5畜禽环境卫生学 畜禽舍耗热量 2 熟化 3.l.ll 水力负荷 畜禽舍通风 5 2.21 饲养密度 18畜舍热平衡 3. .5 1 Dy 3 3.5.4 速度场 畜体产热 畜体热平衡 5 絮凝 4.l.7 3.3.3嗅觉值 太阳辐射 3.6.3 碳氮比 5.3.1.10蓄热 2. 10 4. 2 16 体热调节 3.5.3悬浮固体 5 填埋 .3.2 . 通风 4.4.1 通风短路 4.4.5厌气性细菌 4.4.14厌氧堆肥 通风量 5. 3. 土地处理系统 厌氧接触法 5 2 5.4.2.14 厌氧塘 2 12 5 5 2 13 氧化沟 5. 围护结构 4.7.6氧化塘 3.1.!液态粪使 5.1.2.1 温度场 -级发酵 5.3.1.17 温湿度指数 稳定化 5,2.22应激 2. 19 稳态传热 有窗舍 .7.2 4.2.l 4. 3.1 8 污泥 2 20有效温度 5 20. 污泥沉降比 污泥浓度 污泥体积指数 2.20.3贼风 污染物负荷 沼气 5.4.2.15 5.2.19 无害化 2.13照度 3.3.1 23
GB/T19525.1一2004 燕发降温 4.3.2自动控制 4.6.1 燕发散热 3. .5.6自然采光 4 4.4.9自然通风 正压通风 4.4.10综合温度 正压过滤通风 中温堆肥化 5.3.1.4总固体含量 5.2.14 昼夜节律 3. 3.8总需氧量 5 2.5 3.4.5总悬浮颗粒物 主导风向 浊度 总有机物碳 5.2.3 资源化 2.12纵向通风 4.4.3 紫外线 3.3.4 24
GB/T19525.1?2004 ? 3.2.3 absolutehumidil 2. .21 acclimationm 2 20 acclimatization 2 20.1 act 5 atedsldgC sludgeDr0cesSs 5 4.2. H 22 ada tion D ad heatloss 2.8 13 eingDhenOmen0n 54.2.8 aeration 8.7 aerobiebacteria 8. 5.3.1.1 aerobiccOm06 5.4.2.10 aerobieD0nd 5.4.1 aggregati0n 3.7.1 diffuusion 3.4.2 ibuti0n,SDace 4.1.9 l0atati0nm humidit 3.2.l1 3.4.1 3 iemperature 3. directi0n 2 10 alkalinit 5. 2. ammonification anaerobiebaeteri 3.8. obicc0mp0Ssting anaerObiccOntac 2 I 12 anae D0nd 2 enV1rOnmment 2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animalenvironmmentalygiene 2.3 2.6 househeatloss animalwaste 5.1.1 4.1." artifieiallighting autommaticcontrol 4.6.1 averageairtemperature 3.l1.4 4.4.12 baffle 4.2.7" basicheatloSs 25
GB/T19525.1?2004 5.2.1 biochemicaloxygendemand,BOD 5. .2.19 biogas 5.4.2.5 biologiealcontaetoxidationprocess 5.4.2.3 biologicalfilter 5.4.2.6 biologiealfluidizedbed 5. 2.2 4 biologicalmembranepr0cess 2 biologicalrotatingdisk 5. 5.4.2 biologicalwastewatertreatmenmt 4.7.6 buildingevelope cardinalwind 3. 5 4. dhemiealoxygendemand,coD 2.2 55 33 3.8 circadianrhythm 5.4.1.8 15 2 Dr0ductiOn 5.3. 10 ratio,carbon-nitrogenratio 5.4.1 4.2.5 ofheattransfer 3.8. gr0uD 3.8. indeXx 3.8. 19 micr00rgamiSm substrate 5.3. period heatI0SS continuouseomposting c0ntrldeVice ontrolledobjeetives 6. 6. controlledvariable 5. convectiveheatloss ooling 3 3. criticaltemperature crossventilation denmitrification 5.2.13 3.2.5 dewpoint 3 disinfeetion 5.4.1. 5.2.7 dissolved0ygencurve 5. 2 6 dissolvedoxygen,D0 5.2.15 dissolvedsolids 26
GB/T19525.1?2004 draft,draught 3.4.6 4.3.5 dripc0oling 3.7.2 dust 3. 7.4 dustfal 5.3. 1 5 dynamiefermentation 2.17 ec0animalhusbandry 16 ccosystemm effectivetemperature 3.1.8 7.1 encl0sedh0useS 4 Dmentalmanagemen 2.9 temDreture 3. 2.4 control 2.10 ipetassessment.EIA en mOnitOring 22 2. pollutio 6 2. protection 8 standards 2 11 5 2.20. eutrOphicati0n 4.3. 2 eVap0rativec0ling 3.5.6 eVaDOrativeheatl0SS facultativepond filter 4 5 filtration noatingdust 5 4 floceulation freshairrate 4 4.16 frietionloss,frictionalresistance 4.5. functionalzoninginanimalfarmm 4.7.8 harmless 13 heatinsulation,thermmalinsulation heatcapacity 3. 5. 10 heatflowrate ll,4. 3. 5 heatloss heatpressure 5 3.5.4 heatproductionofanimal 2 heatstorage,thermalstorageeffect 4 10 4.2.13 heatingequipment,heatingappliance 27

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的编号:GB/T19525.2-2004。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共有12页,发布于2004-10-012004-10-01实施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基于限制和控制慢化剂的核临界安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基于限制和控制慢化剂的核临界安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基于限制和控制慢化剂的核临界安全的编号:GB/T15146.11-200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基于限制和控制慢化剂的核临界安全共有12页,发布于2004-12-012004-1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