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371.4-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Technicalrulesforseedproducingsystemoftwo-linehybridrice-Part4:TechnicalrulesforF1seedproduc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9371.4-2012。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共有22页,发布于2013-07-012012年第42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13-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485.46KB

以图片形式预览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29371.4一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Techniealrulesforseedprodueingsystemoftwo-linehybridriee一 Part4:TechnmicalrulesforF1seedproduetion 2012-12-31发布 2013-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371.4一2012 前 言 GB/T29371《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不育系原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第5部分:种子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育性监测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2937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种子管理 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承恕、刘爱民、肖层林,王守海、廖翠猛、昌川根,王丰,刘建兵、李稳香、 欧阳爱辉
GB/T29371.4一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范围 GB/T29371的本部分规定了水稻高温不育型不育系和桠型光敏不育系的制种基地要求、制种季 节与花期安排、父母本群体结构及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节、异交态势及改良、人 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母本育性监控、种子纯度判断、除杂,收剐、干燥等杂交制种技术及田间调查记 载内容与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水稻高温不育型不育系和梗型光敏不育系的制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71.1一2012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1部分;术语 GB/T29371.3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 制种基地的要求 制种基地育性敏感安全期要求 收集目标制种基地自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同时分析该基地在制种预期育性敏感期 内的日长,按GB/T29371.1一2012中2.11的方法计算出制种所用不育系在此基地制种可能的育性敏 感期的育性安全系数,根据生产者对育性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育性安全系数0.951的育性安全期, 育性安全期应>20d 3.2制种安全抽穗开花期的天气要求 从始穗到授粉结束抽穗开花期出现连续>3d整天降雨天气的机率<5%,日平均气温24C 28C,日最高气温<35C,日最低气温>21C,相对湿度75%90% 3.3制种基地要求 制种基地的稻田要求集中连片,肥力水平中上,排灌方便,旱凿保收,避开山荫田和冷浸田制种,育 性敏感期灌溉水温应高于不育系的起点温度1以上 无国内同科植物检疫对象 制种隔离要求 制种田隔离平原地区间距>100m(稻)或>500m(梗稻),或隔离区内种植的非父本水稻与制种 母本的始穗期相差>25d,或有山丘、树林、村庄房屋作为屏障隔离,或在隔离区内种植制种父本
GB/T29371.4一2012 3.5收割期安全要求 成熟收割期连续2d以上降雨天气的机率应小于20% 制种季别与花期安排 4.1春制 海南省南部地区春季制种,抽穗开花授粉期宜在4月25日到5月10日 4.2夏制 在海拔300m一450m的单季稻区或单双季稻混栽区夏制,湖南和江西抽穗开花期宜安排在7月 25日至8月10日,或8月10日至8月25日,湖北、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稻区抽穗开花期宜安排在 8月5日至8月20日 4.3秋制 秋季制种的抽穗开花期,北纬24度25度的湘南,桂中,、粤北宜安排在8月20日至9月10日,北 纬22度一24度的华南稻区宜在8月30日至9月15日,北纬20度21度的雷州半岛宜在9月5日至 9月20日 光敏不育系不能用于秋制 父母本群体结构要求 5.1基本群体构成 父母本的基本群体构成参见附录A 5.2父母本群体穗粒结构 5.2.1父本群体穗粒指标 早枷稻和桠稻类型组合制种父本每667m有效穗6.0×10穗一8.0×10'穗,总颖花数6.0×10朵~ 8.0×10"朵,开花历期应>10d 有效穗4.0×10'穗一5.0×10'穗,总颖花数6.0×1o'朵一 中晚稻类型组合制种父本每687mm 7.0×10朵,开花历期应>12d 5.2.2母本群体穗粒指标 早稻类型不育系制种每667m有效穗2.0X10穗2.4×10穗,每穗颖花80朵120朵,每667mr 总颖花1.8×10朵一2.2×10朵,开花历期应<10d 中晚稻类型不育系制种每667m'有效穗1.8X10穗一2.2×10穗,每穗颖花100朵150朵,每 667m'总颖花2.0×10朵一2.4×10朵,开花历期应<12d 播种期与播差期 6.1播种期 6.1.1父本先播组合的播种期 父本播种期安排服从母本育性安全期与抽穗开花安全期,兼顾成熟收割安全 根据两个安全期确
GB/T29371.4一2012 定的始穗期和父本在该基地该花期的播始历期倒推出父本的播种期,母本的播种期根据父母本播差期 确定 父本宜采用两期父本,亦可根据父母本特性,采用一期父本或三期父本 6.1.2母本先播组合的播种期 母本插种期服从育性安全期与抽穗开花安全期,兼顾成熟收割安全 根据两个安全期确定的始穗 期和母本在该基地该花期的播始历期倒推出母本的播种期,父本播种期根据母父本播差期确定 6.2父母本播差期的确定 以叶差和时差为依据,温差作参考,确定后播亲本的实际播种期 父本采用两期播种时,根据第 期父本确定 根据先播亲本的出叶速度调整叶差、时差,出叶速度大于常年同期出叶速度时可缩短时差以叶差 为准;反之适当扩大时差,减少叶差 根据亲本种子生产至使用年限,播种和移栽方式对播始历期的影响调整父母本播差期 亲本为当 年产种(如海南繁种当年使用)播始历期延长1d~2d,贮藏两年以上的种子播始历期缩短1d2 d 亲本采用直播方式比移栽方式的生育期缩短2d~4 d 育秧 7.1大田用种 7.1.1 父本用种量 早稻类型用种量为0.75kg/667mi~1.0kg/667m';中晚稻类型用种量为0.35kg/667mi 0.5kg/667m' 7.1.2母本种源与用种量 大田制种用种应使用按GB/T29371.3规定程序生产的合格不育系种子 千粒重25《的不育系 用种量应为2.0kg/667m'2.5kg/667m*,具体可根据种子千粒重大小,发芽率高低、生育期长短和 分骥能力强弱及育秧方式作适当调整 发芽率高或千粒重小或生育期长或分辈能力强的用种量减小, 反之增加 7.2育秧方法与秧田播种量 7.2.1父本育秧方法与播种量 早稻类型父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m播种12kg15kg,采用旱育秧方式每1m播种 0.1kg~0.15kg,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方式每667m制种田需561孔软盘8个10个 中晚稻类型父 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m播种10kg15kg;采用两段育秧每1m”播种0.1kg一0.15kg 7.2.2母本育秧方法与播种量 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播种量为10.0kg/667m'~15.0kg/667m'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抛栽的每 667m”制种田需561孔软盘80个~100个 7.3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 早稻类型父本采用湿润育秧的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为1;12~1:15 中晚稻类型父本采用
GB/T29371.4一2012 湿润育秧的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为1:201:30,采用两段育秧的寄插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 为1:10 母本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为1416(按母本大田用种量确定秧田面积). 浸种催芽 父母本种子均用消毒药剂处理 同一组合父本种子在同一基地统一浸种催芽,母本种子分户浸种 催芽 7.5播种 种谷破胸出芽达80%,按7.2的秧田播种量与7.3的秧田面积,均匀播种,播后踏谷 7.6育秧方式 父母本播差期>15d的父本宜采用两段育秧,父母本播差期一4d15d的父本宜采用湿润育秧, 父母本播差期一5d以上的父本宜采用旱育秧或塑料软盘育秧 母本宜采用湿润育秧或直播 7.7秧田管理 7.7.1施肥 7.7.1.1 基肥 秧田翻耕时施腐熟猪牛粪肥500kg/667nm'或腐熟菜油枯饼50kg/667m' 秧田平整时施25% 的复合肥30kg/667m'一40kg/667m',或尿素9kg/667nm'~15kg/667m',过磷酸钙25kg/667m'~ 40kg/667m'、氯化钾10kg/667m'15kg/667m' 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秧田可按低标准施用 7.7.1.2追肥 父本寄插4d一5d后,每667m'施尿素和氯化钾各6kg一8kg;母本秧苗3叶1心时每667m'施 尿素7kg~8kg 7.7.2水分管理 旱育秧与塑料软盘育秧的采用喷淋方法保持土壤湿润 湿润育秧的秧苗2叶前保持厢面湿润,2叶至移栽前保持浅水 7.7.3除草除杂及病虫防治 秧苗3叶期人工除草和除去明显异形、异色秧苗 及时防治秧田病虫 移栽 移栽叶龄 早稻类型父本采用湿涧育秧方式的4.5叶一5.5叶移栽,采用旱育秧与塑料软盘育秧方式的 2.5叶一3.5叶移栽 中晚稻类型父本采用两段育秧方式的7.5叶一B.0叶移被,采用逊润育秧方式的6.0叶一7.s叶 移栽 母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4.5叶一5.5叶移栽 在上述父母本移栽叶龄范围内尽可能安排父母本同期移栽或缩短父母本移栽间隔时间
GB/T29371.4一2012 8.2父母本行比与父本栽插方式 根据组合生育期类型、亲本的特性与授粉方法参见附录A选择适宜的父母本行比与父本栽插 方式 8.3行向 行向与当地抽穗开花期的盛行风向基本垂直 插植密度与基本苗 根据亲本特性,父本栽插方式和父母本行比,参见附录A决定父母本栽插密度,参照7.2.1和 7.2.2每穴和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 制种田肥水管理 施肥 9.1.1施肥方法 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一元素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母本采用前期重,中期控、后期补的 施肥法;在父本生育中期单施深施肥 9.1.2肥料用量 父母本共用肥料用量 9.1.2.1 N:PO;K.O=2:1:2,每667m”施纯N总量10kg20kg,P.O,总量为5kg10kg,K.(O 总量为10kg一20kg 基肥占70%一80%,追肥占20%一30% 具体用肥量和施用时期根据制种田土壤类型和肥力水平,父母本的分乘能力和耐肥能力(株型、抗 倒性)及苗情确定 幼穗分化第V期视绿本苗情,叶色每667m施钾肥5kg一10kg,适当补施尿素0kg一8kg 9.1.2.2父本单施肥用量 每667m父本单施尿素3kg一6kg、氯化钾2.5kg一3kg,在父本移栽后7d~10d深施在父本株 行)间 水分管理 9. 2 母本移栽后深水返青,返青后排水露田,其后湿润灌溉 幼穗分化始期前后晒田或露田 孕穗期至 抽穗开花期5em10 0m深水灌溉.授粉结束至种子成熟期保持湿阁状态,收获前石小一7d排干水 10 花期预测与调节 10.1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 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见表1
GB/T29371.4一2012 表1两系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 组合类型 花期相遇标准 花期预测标准 熟期类型 亲本生育期 始穗 幼穗分化期前 幼穗分化期期 s比R早0.5期 S比R早1期 S比R早2d3d 早熟组合 R S比R早2期 S比R早1期 R比s早0.5期1期 R.s同期 R 中熟组合 s,R同期始穗 S比R早1期~2期 S比R早1期 R R比S早2d一3d R比S早0.5期1期 R比S早2期一3期 迟熟组合 S比R早1d2d S比R早1期一2期 S比R早1期 注:R代表父本,S代表母本 10.2 花期预测方法 花期预测方法主要有幼穗剥检法,-叶龄余数法和对应叶龄法 10.2.1幼穗剥检法 从预期始穗期前30d左右和预计叶龄余数3.5叶一3.0叶时开始,每2d3d,在有代表性的制种 田,随机定点连续取父母本各10穴的主茎苗在解剖镜下观察生长点和幼穗,根据幼穗分化I期期 标准及各期形态特征,参见附录B,判断幼穗发育进程,推算父母本的始穗期,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 程度 10.2.2叶龄余数法 根据定点观察记载的叶龄和父母本预计的主茎总叶片数推断幼穗分化时期,在有代表性的制种田 随机定点,连续取父母本各10穴剥检主茎余叶数,根据余叶出叶所需天数和剑叶全展至见穗所需天数 推算父母本的始穗期,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 水稻叶龄,叶龄余数与幼穗发育进程的对应关系参见 附录B 10.2.3对应叶龄法 根据历年同地同季同组合父母本各发育时期的对应叶龄和花期相遇程度,对照当时父母本的叶龄 推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 10.3花期调节 10.3.1调节要求 前期(幼穗分化皿期前)调节为主,后期调节为辅;推迟和延长花期为主,提早和缩短花期为辅;调节 父本为主,调节母本为辅 10.3.2调节措施 10.3.2.1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措施 移栽后控肥控水,分孽中后期重施氨肥,母本每667m施尿素7kg一15kg,父本每667m施尿素 5kg10kg,可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2d5d
GB/T29371.4一2012 幼穗分化前期重施氮肥,可推迟抽穗1d2d,适用于父本,母本慎用 幼穗分化期重晒田,可推迟父本抽穗1d3d 幼穗分化皿期前喷施多效陛结合重施氮肥可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2d3d 10.3.2.2提早抽穗和缩短花期措施 幼穗分化期灌深水(10cm以上),能加快父本发育进度,可提早抽穗1d3d 幼穗分化中期施钾肥(每667m对父本施氯化钾3kg一5kg,对母本施氯化钾10kg~12kg),可 提早花期1d~2d 幼穗分化期,喷施赤霉素(每667m父本每次0.2g,母本0.8g,施用3次,每次间隔1d~2d). 可提早1d~2d抽穗和缩短花期2d~3d 10.3.2.3调节措施的确定 具体调节措施可根据当时的不苗长势长相,生长发育进程、土壤肥力水平,病虫发生状况和需调节 的天数等综合因素确定 父母本异交态势标准及改良技术 1 11.1异交态势标准 20d 父本比母本高5cm~ cm,母本剑叶长15cm一20em,剑叶与穗颈夹角大于60",穗层高于叶层 穗颈抽出长度一2cm一5em,颖花外露率>95%,全外露穗率>90% 11.2异交态势改良技术 11.2.1赤霉素施用技术 11.2.1.1赤霉素喷施总用量与始喷抽穗指标 根据母本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确定总用量和始喷的抽穗指标,具体见表2 表2赤霉素用量及始喷抽穗指标 母本类型 总用量/g/667m' 始喷时的抽穗指标/% 1015 敏感型 30一40 中度敏感型 2030 1015 506o 钝感型 注1:赤霉素有效成分达到8.5×10单位/g以上 注2花期相遇好的制种田,父母本同时喷施 花期相遇差的田,父母本应分开喷施 注3:根据父母本的苗穗数量和喷施时天气调整赤霉素的总用量(群体生物量大和气温偏低时需增加用量 注4:根据母本苗穗发育的整齐度调整始喷时间(发育不整齐的田块,适当推迟始喷时间,加大喷施间隔时间 1.2.1.2喷施次数 分2次3次喷施,分2次喷施的各次用量比为2:8或3:7,分3次喷施的各次用量比为2:5:3 11.2.1.3喷施时间 每天7:0010:00或17:0019:00,用普通背包式喷雾器喷施,用水量为15kg/667m
GB/T29371.4一2012 20kg/667 m" 11.2.1.4对父本单独喷施 在父母本同时喷施的基础上,对赤霉素反应中度敏感的父本,在父本抽穗20%30%时单独喷施 -次,用量为2g/667m'6g/667m';对赤霉素敏钝感的父本与敏感型的母本制种时,父本加喷 g/667m'10g/667m';对赤霉素敏感型的父本与钝感性的母本制种时,父本不加喷,在和母本同时 6g/ 喷施时父本少喷 11.2.1.5特殊情况下的喷施 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气,赤霉素用量增加50%100%,在停雨时或小雨时喷施 遇高温干热风天 气,始喷期提早1d2d,在早、晚无风或微风时喷施 对用多效呸调节母本花期的制种田,在母本幼穗 发育期末喷施赤霉素1g/667m2g/6671 nm 11.2.2赤霉素养花 母本盛花期,每天对母本用赤霉素1g/667m'一2g/667m',兑水20kg左右喷施,连续喷施3d 4d,母本抽穗比父本早3d以上的制种田尤为重要 11.2.3割叶 生长过旺,冠层叶片过长(>25cm)和易倒伏的母本,在喷施赤霉素前1d~2d削叶,保留剑叶长 度5cm左右 人工辅助授粉 12 人工授粉时间从父本始花期至终花期8d12d. -30 每天在父本开花高峰时开始人工辅助授粉,授粉3次一4次,每次间隔20min~ min 可用绳索拉粉法单竿授粉法,双杆推粉法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 病虫害防治 参照水稻大田栽培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稻粒黑粉病和稻瘟病是杂交水稻制种重点防治病害,以药 剂防治为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 14 母本育性监控与种子纯度估算 114.1 母本育性监控 14.1.1母本育性敏感期温度观察与分析 在母本幼穗分化皿期I期观测制种基地气温(百叶箱)和灌溉水温变化,分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 气温和灌溉水温,对比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值,初步判断制种母本育性安全程度 14.1.2母本育性敏感期遇异常低温后的预警措施 如枷稻母本在抽穗前5d15d、梗稻母本在10d20d范围内遇日平均气温24C以下天气时,可 用高于25C的水深灌15cm以上,低温过后排水 光敏不育系制种田还需注意日长变化对后发分育
GB/T29371.4一2012 性的影响 花粉镜检 14.1.3 在基地内对不同小气候和不同生长发育进度的制种田块抽样,从母本始穗期开始,取刚抽穗的主穗 或分葆穗,分别取上、中、下部颖花进行花粉镜检,每2d~3d镜检1次,镜检结果记录在附录C 发现 有染色花粉时需每天连续镜检至无染色花粉止,同时观察田间母本花药是否开裂散粉 14.1.4母本隔离栽培自交结实率考查 母本见穗3d前在不同小气候和不同生长发育进度制种田块,随机取母本20株一25株带泥移植 到与制种田基本一致的生态环境下完全隔离栽培,喷施赤霉素,防治病虫,齐穗20d后考查自交结实 率,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D 如母本育性敏感期遇低气温天气时(低于不育起点温度十0.5C),每个类 型可隔离栽培50株~100株 田间检验和母本结实率调查 14.1.5 在齐穗期和成熟期进行两次田间检验,调查父母本的杂株率和隔离状况,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E、 附录F 种子成熟期,在隔离栽培取样的各类型田块中,取样考查母本结实率,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D 14.2种子纯度估算 根据母本隔离栽培自交结实率、制种田间母本结实率和制种田间父母本含杂率的调查结果,对杂交 种子纯度进行估算 纯度估算公式见式(1). x-0-(a+“X1 人 100% 式中: X 为种子纯度估算值,%; 为非育性波动引起的杂株率,包括亲本中杂株和杂株串粉株、其他杂株,由田间花检结果 推算,% 为母本完全隔离栽培下的自交结实率,%; 为制种田母本结实率,% 2 15 除杂 父本杂株主要是机械混杂株和变异株,根据株型、,叶色,、叶型,粒型,顶芒,生育期等特征判断 母本 杂株分三类 a)异品种,根据株型,叶色、叶型、粒型、顶芒,生育期等特征判断; b同形可育株,植株形态与不育系基本一致,但花药黄色肥大,裂药散粉,花粉正常可育,结实率高 高温敏株,齐穗后表现为穗颈明显伸长、花药略大、少量花药裂药散粉、结实率偏高 c 全程及时拔除杂株,重点在始穗期至齐穗期 要求齐穗期田间杂株率<0.2%,成熟收割前田间杂株率<0.1% 16 收割干燥 16.1收割方法 对父本与母本严格分别收割 采用机械收割时,应先收割父本,割后清除漏割父本和倒人母本行中
GB/T29371.4一2012 的父本 收割前彻底清理脱粒机和装种用具 16.2收割时期 以母本籽粒黄熟80%以上时收割 16.3清选干燥 收割脱粒后的种子不能堆捂,及时摊晒清除杂质,干燥至含水量13.0%|)或14.0%梗)以下 晒前清理干净晒坪或晒垫以及装种用具 16.4标签标注 内外标签应标明组合名称,净重.,产地.生产农户和生产时间. 17 制种档案 制种档案包括田间管理记载、父母本生长发育观察记载,生产检查记录,抽穗开花检查记录、花粉镜 检结果、自交结实考种结果和制种母本异交结实率等内容可分别填人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 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了 10o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父母本基本群体构成表 表A.1父母本基本群体构成表 插植规格/em 父本校 母本厢宽/667m栽穴数/万穴 行比 适宜制种组合类型 插方式 cmm 父本 母本 父本 母本 早稻类型和播差倒挂 13.3×(23,3-26,7)" 143 0.36 2.86 13.3×13.3 1:8 的组合 早稻类型和早熟晚稻 13.3× 1:1o 16.7×(23.3-26.7)? 170 0.24 3.00 13.3~16.7 类型组合 单行 3.3X 1:12 20.0×(26.7-26.7)? 200 0.17 3.00 中晚稻类型组合 13.3~1l6.7 中稻类型组合,父本花 13.3X 20.0×(26.7-26.7" 227 0,15 1;14 3.09 13.316.7 粉量足、母本异交性能好 早稻类型和播差倒挂 13.0X(23.3- 13.3×13.3 183 0.54 2.78 2;l0 13,3-26,7)" 的组合 早稻类型和早熟晚稻 16.0X(23.3- 13.3× 2.32" 212 21o 0.38 13.3-26.7" 13.316.7 2.90 类型组合 小双行 20.0×(26.7 13.3× 2.3一 2:14 0.227 243 中晚稻类型组合 16.7-26.7" 13.3~16.7 2.88 中晚稻类型组合,父本 20.0×(26.7 13.3× 2.37 花粉量足、母本异交性 2:16 270 0.25 16.7-26.7" 2.96 13.3l6.7 能好 早稻类型和播差倒挂 13.0X(13.3 2:12 0.50 13.3×13.3 200 3.00 26.7-13.3)" 的组合 16.0×(16.7- 13.3× 2.33" 2:14 24o 0.33 早熟晚稻类型组合 13.3~16." 33.3-16.7" 2.92 20.0×(16.7- 大双行 13.3× 2:16 273 0.25 2.4一3.0 中晚稻类型组合 40,0-16.7)" 13.316.7 中晚稻类型组合、父本 20×20.0 13.3× .4一3.o花粉量足、母本异交性 306 2:18 0.22 40,0-20.0)" 13.316.7 能好 株距×(左边父母本行距-右边父母本行距). 株距×左父母本行距-父本行距-右父母本行距) 11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水稻叶龄与幼穗发育进程的对应关系表 表B.1水稻叶龄与幼穗发育进程的对应关系表 主茎总叶片数 主茎总叶片数 幼穗发 幼穗分分化历期/叶龄余数距抽穗 12 13 15 l6 17 18 19 14 育形态 化进度 叶 天数 主茎叶龄 主茎叶龄 7.7 8.5 10.511.5 9 5 2.可3.54.55. 7.8 8.6 9.6 10,611.6 12.613.614.615,6 I期 第一苞 12.713.714.715.7 8.79.710.811.7 7.9 3 2432 看不见 分化期 3.53.1 8.0 8.8 9.8 11.011.8 12.813.814.815.8 8.18.99.9l1.1ll.9 12.913.9l4.915.9 8.2" 9.010.111.212.0 13.014.o15.o16.0 8.3 9.l 10.211.312.1 3.114.115.116.1 8.4 9.210.411.512.2" 13.214.215.216.2" -次 第 8.5 9,4 10,5l1,612.3 期 13,314.315.316.3 枝梗原 34 3,0~2,6 2229 苞毛现 8.69.510.61.812.5 3.514.415.416.4 基分化期 8.8 9,610.811.912.6 13,614.515.516,5 9.7 12.012.7 14.615.616.6 10.9 13.7 9,0 9,911.012.212.8 13,814.715.816.7 第二次 9.210.01.112.312.9 13.914.915.916.9 枝梗原 9.3 0,1l1.212,413,0 川期 14.015.0l6017.0 基及颖 56 2.5~2.1 19~25 9.410.2 1n1 .3 12.513.2毛丛丛 4.15.116.117.1 花原基 4.215.216.217.2 .4 9.5 10.311. 12.613.3 分化期 9.6 l0,4l1.512.713.4 l4.415.316.317.3 12,813.6 14.615.516.517.5 9.7 0.511. .6 期 雌雕维蕊 9.8 10,711.712.913.7 14.715.716.717.7 谷粒现 23 2.00.9 1419 9.9 0.811. 13,013.8 形成期 14.815.816.817.8 .8 10.010,912.013.113,9 14.915.9l6.917.9 10.2l1.012.113.214.0 15,016.017.018.0 V期 花粉母 10. 3 1.212.213.314.1 5.116.117.118. 颖壳分 细胞形 1216 0.80.5 10.4l1.312.313414.2 15.216.217.218.2 成期 5 18.3 1.412.513.514.3 15 .316.317. 10 10,611.512.613.614,4 15,416.417,418,4 10.711.612.713.714.5 花粉母 15,516,617.618,6 期 34 10.8l1.712.813.814.7 叶枕平 细胞减 0.40.01013 15.716.717.718.7 15.916.917.918.9 1.912.913.914.8 数分裂期 10.9 ll.012.013.014.015,0 16.017.018019.0 期 花粉内 4一5 79 穗定型容充实期 W期 花粉 穗将伸 完成期 注:主茎总叶片数少,生育期短的亲本,幼穗分化快,历期短,距抽穗天数短;反之则慢、长 12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c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母本花粉镜检结果记载表 表C.1两系杂交制种母本花粉镜检结果记载表 组合 制种基地 取样田块地点 取样田类型 视野 染败花粉 目 期 株 典败花粉 圆败花粉 正常花 总花粉 注 备 月/日 号 编号 粉粒数 粒数 粒数 粒数 粒数 镜检员 13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母本结实考种表 表D.1两系杂交制种母本结实考种表 制种组合 制种基地 取样田块地点 年 代表类型 结实率" 总粒数 实粒数! 黑粉病粒数 穗号 株号 其他 粒/穗 粒/穗 粒/穗 考查人: 洼此表也可用于母本隔离栽培自交结实和制种大田母本结实考种 14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表 表E.1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表 制种基地 组合 母本 父本 调查田 农户 备注 组名 块面积 同形可 异品 高温敏其他杂 杂株率, 杂株率 姓名 杂株数总株数 总株数 m 育株数种株数株株数株数 %0 % 检验员; 基地技术员 月 年 基地负责人: 调查日期: 15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 !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隔离情况检查记录表 表F.1两系杂交制种隔离情况检查记录表 基地 镇乡 组合 隔离问题田块种植品种名称 始穗期 与周围制种田花期相遇天数 原因 表受隔离问题影响的制种田块情况调查表 制种农户" 田块面积 与隔离问题田 串粉天数/ 估计制种产量 组名 注 备 姓 距离" ke/667nm" m m 处理办法与意见 调查人员 基地技术员 年 基地负责人 调查日期 月 16
GB/T29371.4一2012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观察记载点的基本情况记录表 表G.1两系杂交制种观察记载点的基本情况记录表 组 镇乡 农户 记载地点 组合 制种季别 记载田面积 土壤性质 肥料施用 亲本 秧田 大田 田块位置 田块 情况 前作 底肥 追肥 底肥 追肥 肥力水平 行比 厢宽 父母 本群 父本 体结 母 栽插 构 本 规格 母本 总量/g/667m' 次数 赤霉素 始喷时期(月/日 效果: 使用 抽穗指标/% 亲本 播种 寄插 移校 见穗 始穗 齐穗 收割 父1 生育期 父2 母本 异常情况记录: 记录人: 17
GB/T29371.4一2012 附录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亲本叶龄和苗数动态记载表 表H.1两系杂交制种亲本叶龄和苗数动态记载表 s 记载人 制种组合: 记载地点 号 株 月/日 亲本 项目 10 平均 18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亲本生育期统计表 表I.1两系杂交制种亲本生育期统计表 制种基地 组合 制种地点 海拔/m 记载点 亲 本 父 父 母本 父 母本 父 父 母本 播种期(月/日 时差/d 播差 叶差/叶 寄插(月/日 栽插 移栽(月/日 期 移栽叶龄/" 始穗期 (月/日 播始历期" 齐穗期 月/日 主茎叶片数 观察记载人 备 注
GB/T29371.4一2012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与调查报告 表J.1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与调查报告 基地 基地负责人 制种面积 制种组合 隔离情况检查评价 田间纯度检验结果(含亲本种子质量状况说明 制种田间表现检查结果 3.1始穗期;父本 母本 花期相遇情况 母本 8.2穗粒结构;父本 3.4病虫危害情况: 3.5制种产量估测结果: 3.6种子纯度估算结果 意见与建议 检查组负责人签字 参加人员: 年 日 月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一、引言

杂交制种技术是指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通过控制花粉的传递和结实过程,选育出优良的杂交种,并通过大规模生产和推广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在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杂交制种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种质资源筛选

选择合适的种质资源是进行杂交制种的前提条件。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对于亲本的筛选和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如抗病性、耐旱性、产量等。

三、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是杂交制种技术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花粉的传递和结实过程,保证杂交种子的品质和数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花期: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亲本的花期确定合适的授粉时间。 2.准备好花药和花粉:对于不同亲本间的杂交,需要将花药和花粉分别提取出来。 3.人工授粉:将不同亲本间提取出来的花粉在授粉时进行混合,然后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完成授粉过程。

四、杂交后管理

完成杂交后,需要进行相关管理工作,以确保杂交种子的品质和数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弃花处理:对没有结实或发育不良的花进行处理,以避免花药污染种子。 2.标记:对已经授粉的花穗进行标记,便于后续管理操作。 3.防止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杂交种子的保存和管理,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品质下降。

五、结语

杂交制种技术是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可以提高杂交种子的数量和品质,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的相关资料

    和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类似的标准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5部分:种子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育性监测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5部分:种子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育性监测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5部分:种子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育性监测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9371.5-2012。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5部分:种子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育性监测技术规范共有7页,发布于2013-07-012012年第42号公告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9371.3-2012。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共有7页,发布于2013-07-012012年第42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