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149-2020

回收碲原料

Recycledtelluriummateria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回收碲原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回收碲原料的编号:GB/T39149-2020。回收碲原料共有10页,发布于2021-09-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8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50.99
  • 实施日期2021-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668.29KB

回收碲原料


国家标准 GB/T39149一2020 回收硫原料 Reeycledtelluriumaterial 2020-10-11发布 2021-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9149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金润啼业有限公司,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荣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永兴鑫裕环保镍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水林、李俊、李杰、周宇飞、杨安福、刘文文、李红贵,罗细兰、郭承学、谭小雄、 李振国、陈庚龙、朱赞芳,郑林、侯千驹、谷丽张凡
GB/39149一2020 回收硫原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回收缔原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质量预 报单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回收碚原料(以下简称原料)的综合回收利用及贸易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3 分类 原料按照物理形态及化学性质分为四大类,按照每类原料的来源及化学成分分为不同级别,具体见 表1 表1原料的分类、级别来源 类别 级别 来鄙 储含量(质量分数/% -级 直接利用原料:金属啼产品加工中产生的块、屑、粉等 >95.0 I类 二级 二次加工原料:电子行业产的制冷片物料等 30.055.0 缩及确 三级 多次富集原料:铅泌铜硫合金等 >10.030.0 合金 四级 处理处置原料:含硫特种钢物料 直接利用原料;冶金行业产的亚硫酸盐浴液中和沉淀物等 级 习 之40,0~78.0 类 二级 二次加工原料;缩电积阳极泥(三氧化确)等 30.050.0 暗氧化物 三级 >2.0~18.0 多次富集原料;冶金行业产的含碚氧化物酸泥,烟灰等 二次加工原料;电子行业产的含啼原料,薄膜太阳能行业产的硫化 级 >5.055.0 、硫锌锅、导电银浆等 川类 二级 >10.050.0 暗化物 多次富集原料:冶金行业产含确化物(蹄化铅、硫化钞等)物料 三级 处理处置原料;光电行业含硫废电池玻璃等 -级 二次加工原料;冶金行业产的含硫酸盐碱渣(亚硫酸钠)等 >2.040.0 N类;含碗 的盐类 二级 多次富集原料:含啼酸盐碱性环保泥,碱性污泥及碱性废水等 >2.0l5.0
GB/T39149一2020 技术要求 4.1原料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类别、级别进行回收和贸易,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原料不应相互混合 本 标准中未列出的其他原料,可归人相近的类别中 4.2原料中放射性污染物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不应混有放射性物质; a 原料(含包装物)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不超过所在地正常天然辐射本底值+0.25Gy/h; b c 原料表面a、,}放射性污染水平;表面任何部分的300cm的最大检测水平的平均值a不超过 0.04Baq/emB不超过0.4Bq/enm 4.3块状原料表面不应含有渣尘、油污等杂质 原料中不准许混有易燃、易爆的物品 4.4块状原料最大外形尺寸及单块重量不做具体规定,但在不妨碍运输的情况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 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5需方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5 试验方法 5.1原料的形状及夹杂情况应通过目视检验 5.2原料的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及单块重量的检测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 注明 5.3原料的放射性污染物检验参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o 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6.1.1原料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或委托其他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其质量符合本标准 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提供质量预报单 需方应对收到的原料按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 6.1.2 单(或合同)规定不符时,应单独封存,并在收到之日起30天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6.2组批 原料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类别级别的原料组成,批重不限 6.3取样 根据含原料的性质、状态可分为固态原料、液态原料两种 取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 注明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预报单 7.1标志 每批原料均要附有标签,其上注明 供方名称; a
GB/39149一2020 b 原料名称 原料类别、级别; c 批号; d) e 批重; fD 本标准编号 7.2包装 7.2.1经供需双方确定,原料可以打包或压块方式供货,硫及硫合金屑、确渣均应包装后交货 7.2.2废液应有良好的包装,防止废液的泄漏 7.2.3 包装方式、尺寸与重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7.3运输和贮存 7.3.1不同类别的原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混装 7.3.2原料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严禁混人爆炸物、易燃物、垃圾,也不得用以上物品污染的装卸 工具装运,有特殊要求时,应有防雨、防雪,防火设胞 7.3.3如涉及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应按照GB18599,GB18597的规定进行 7.4质量预报单 每批原料在交货时,应附有质量预报单,其上注明 供方名称 a 原料名称、类别、级别 b) 批号及批重; c 检验结果 d 发货日期3 e 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fD 本标准编号 8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8 本标准所列原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原料类别、级别 a b 化学成分等特殊要求; 重量; c d 本标准编号; 其他 e
GB/T39149一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放射性污染检验方法 检验仪器 检验用仪器应符合GB18871,GB/T12162.3和GB/T5202的规定 A.2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测量 A.2.1天然环境辐射本底值测量 A.2.1.1在进行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测量前,应先测量并确定当地的天然环境辐射本底值 A.2.1.2选择能够代表当地正常天然辐射本底状态,无放射性污染的平坦空旷地面的3个5个点(可 作为固定调查点)作为测量点 A.2.1.3将测量仪之测量探头置于测量点上方距地面1m高处,测定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每10s 读取测量值1次,取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值,取各测量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正常 天然辐射平均值 A.2.2巡回检测 A.2.2.1原料在经口岸通道前,应进行放射性污染的巡回检测 巡回检测时,尽可能地将测量仪器接 近被测物表面或装载原料的集装箱、车体、仓体等的表面,对被测物的周体表面进行巡回检测 A.2.2.2在巡回检测时已发现放射性明显超过三项检测指标管理限值时,判定为不合格 对已发现放 射性污染超过三项检测指标管理限值时,不再进行分检或挑选 A.2.3测试点分布 A.2.3.1对于装运原料的汽车、火车、集装箱、轮船或成堆摊放的散装原料,均可按网格法布点见 图A.1) 用直接测量法进行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和表面污染的检测 图A.1放射性污染测量布点示意图
GB/39149一2020 A.2.3.2汽车按车厢纵向2线和横向3线的网格法布点,于网格的6个交点上布点和测量 A.2.3.3火车、集装箱按纵、横2个方向的网格法布点测量,但不少于10个点 A.2.3.4轮船船舱根据舱面大小,按舱面的前、中、后3线和左、中、右3线布网格,与网格的交点上布点 测量,但不少于12个点 A.2.4测量 A.2.4.1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A.2.4.2将仪器探头尽可能贴近被测物表面 A.2.4.3待仪器的显示值稳定后开始测量和读数,每10s读数1次,取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 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测量值 注:检测中,对管类,容器等包容体的检验,特别注意其内部可能存在的因屏蔽而从外部不易检测到的a,}表而 污染 A.2.5测量仪器的效率因子 A.2.5.1在役测量仪器应使用校验源进行跟踪校验(如早,中,晚各1次). A.2.5.2将仪器探头置于无污染质干燥地面上方,稳定后每10s读数1次,取10次读数的平均值 为天然环境辐射本底值 根据校验源之净源值(R)调整仪器之挡位,将校验源扣置于探头上并立于原处,而后同样读数 A.2.5.3 10次,测得校验源之平均值D2 A.2.5.4按式(A.1)计算测量仪器的效率因子K, R (A.1 K,= D,一D 式中 K 测量仪器的效率因子; R 校验源之净源值,单位为微戈瑞每小时(gGy/h); D 校验源10次读数的平均值,单位为微戈瑞每小时(Gy/h); D 天然环境辐射本底值,单位为微戈瑞每小时gGy/h). A.2.6测量值的修正 按式(A.2)计算修正后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D: =K1K,D 式中: -测量仪器修正后的测量值,单位为微戈瑞每小时(gGy/h); K -测量仪器的刻度因子(由仪器的检定证书给出); K 测量仪器的效率因子 D 测量仪器的测量值读数,单位为微戈瑞每小时(Gy/h). A.3u、B表面污染检验 A.3.1检测要求 -般a.,B表面污染水平的巡测和布点测量应与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率的测量同时进行,必要时也
GB/T39149一2020 可分别进行该项目的巡测和布点测量 A.3.2测试点布置" 对a、月表面污染水平检测应按A.2.3的规定进行测试点布置,测量面积应大于300cnm A.3.3a表面污染测量仪的效率测定 A.3.3.1用a表面污染测量仪测得天然环境留射本底10min的计数No A.3.3.2测定仪器校正源5min,得计数N A.3.3.3将仪器探头反转180"后再测定5min,得校正源的计数N.(考虑平面源的不均匀性) A.3.3.4按式(A.3)计算仪器的效率因子刀a N 土N.-N N1. u -×100% (A.3 7Ka) 10A 式中 a表面辐射污染检测仪器效率因子; x(a N -对校正源先前5min测得的计数; N 仪器探头反转180°后测得的计数; 仪器对本底的辐射计数; -a校正源(平面源)的活度值 A.3.4B表面污染测量仪的效率测定 A.3.4.1用表面污染测量仪器测得天然环境辐射本底4min的计数No市 A.3.4.2测定校正源2min,得计数N市 A.3.4.3将仪器探头反转180",测定2min得校正源的计数Na(考虑平面源的不均匀性). A.3.4.4按式(A.4)计算仪器的效率因子, 7(p: N N土N.- No, 上×100% A.4 74r(8 4A 式中 B表面辐射污染检测仪器效率因子 x(B 对校正源先前2mn测得的计数 N 18 N 仪器探头反转180"后2min测得的计数; 2,p" 仪器对本底的辐射计数; Nn B校正源(平面源)的活度值 A.3.5a、B表面污染水平测量 A.3.5.1a月表面污染仪器探头尽可能接近被测物表面仪器距被测物表面的距离分别不大于20 mm 和501 mm ,测量面积应大于300 cm" A.3.5.2以不大于100mms'的速度移动仪器,进行a、月表面污染水平的检测 A.3.5.3每个测试点应进行2一3次读数,每次间隔1min并读取其累积计数值N A.3.5.4按式(A.5)计算a、月表面污染水平c a/3; A.5) Ca/p S 7ir(/p
GB/39149一2020 式中 a或B(其中之一)表面污染水平,单位为贝可每平方厘米(Bgq/em'):; Ca/ 检测仪器的计数; N a或日表面污染测量仪的效率因子; 7r(a/p -检测仪器探测窗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GB/T39149一2020 参 考 文献 [1]GB/T5202一2008辐射防护仪器a,3和a/?(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2]GB/T12162.3一2004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X和丫参考辐射 第3部分:场所剂量仪和个人剂量计的校准及其能量响应和角响应的测定 [3]GB18871一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海水淡化水后处理设计指南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水淡化水后处理设计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水淡化水后处理设计指南的编号:GB/T39219-2020。海水淡化水后处理设计指南共有9页,发布于2021-05-01
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的编号:GB/T39213-2020。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共有22页,发布于2021-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工业硅

回收硒原料

回收碲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