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6324.9-2016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

Testmethodoforganicchemicalproducts—Part9:Determinationofchlorid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的编号:GB/T6324.9-2016。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共有7页,发布于2017-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80.01
  • 实施日期2017-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13.32KB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


国家标准 GB/T6324.9一2016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9部分:氯的测定 Testmethodsoforganiechemiealproduets Part9Determinationofehloride 2016-12-30发布 2017-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6324.9一2016 进口端应配有支管,以供导人氧气和载气 燃烧管应有足够的容积,以确保试样完全燃烧 3.2.1.4滴定池:配有两对或3个电极,其中参比-测量电极对(或复合电极)用于指示银离子浓度变化, 电解电极对用于保持银离子浓度 滴定池还应配有一个电磁搅拌器以及一个与燃烧管连接的进气口 3.2.1.5液体进样组件;配有液体样品自动进样器或者可以注射用的进样口 3.2.1.6干燥管;按照所用微库仑仪的仪器说明书推荐的要求配置 3.2.1.7记录装置;灵敏度为1mV的记录仪、微库仑积分仪或仪器自带数据处理系统 3.2.2微量注射器 根据试样中氯含量,液体进样可选用20AL或其他适宜体积的微量注射器 3.3试剂和材料 3.3.1载气;氯气或复气,纯度>99.99%体积分数). 3.3.2反应气:氧气,纯度>99.99%体积分数) 3.3.3电解液;按照微库仑仪仪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 水;符合 3.3.4 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3.5溶剂;可选用低氯含量的异辛熔、甲苯、,丙酮等作为用于配制氮标准溶液的溶剂,必要时应对所 用溶剂的氯含量进行空白校正 3.3.6氧标准物质:氯苯(CH.C)、l,2-二氧乙烧(CH.CI)或氯仿(CHCI),纯度>99%(质量分数), 用于配制液体标样 也可采用市售的与被测试样氯含量相近的液体有机标样 3.4采样 按GB/T3723和GB/T6680规定的安全与技术要求采取样品 3.5准备工作 3.5.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氯含量约500mg/L 在100ml容量瓶内加人少量溶剂(3.3.5),准确称取氯标准物质氯苯约0.159或1,2-二氯乙烧 (CHCl!)约0.070g,氯仿(CHCl.)约0.050g]称准至0.mg.转移至容量瓶内,加人溶剂至刻度,播 匀 标准储备液应密封保存 标准储备液的氧含量c,,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按式(1)计算 ×a×7 m 式中 氯标准物质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n 氧标准物质的纯度(质量分数),% 氯标准物质中的氯含量质量分数),%; 7w w 溶剂的体积,单位为升(L) 3.5.2液体标样的配制 用溶剂(3.3.5)将标准储备液(3.5.1)稀释配制成适合浓度的液体标样,供分析试样时使用 3.5.3储存 制得的液体标样最好现配现用,若要存放,则需适当的避光密封和保存
GB/6324.g一2016 3.6操作步骤 3.6.1仪器准备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安装仪器,设定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进样 3.6.2仪器的校正 每次分析前应使用与待测试样氧含量相近的氧液体标样进行校正 用微量注射器服取适量的液体 标样(3.5.2),排除气泡,记下注射器中液体的体积 进样后,记下注射器中剩余的液体体积 两个读数 之差即为注人的液体标样的体积 记录微库仑计的响应值 氯的回收率F(%)按式(2)计算 1? F -×100% c×V 式中: -微库仑计显示的叙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 1 液体标样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微升(ng/L) C! 注人液体标样的体积,单位为微升(gL. V 每个液体标样重复测定3次,取其回收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校正因子 如果回收率超出仪器说明 书的回收率要求,则应检查仪器系统 3.6.3样品的测定 采用微量注射器进样,用待测样品清洗注射器3次一5次,按3.6.2的操作步骤在规定的条件下向 燃烧管中注人适量体积的液体试样,平行测定两次,记录下微库仑计的读数 3.7结果计算 试样中的氧含量c,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按式(3)计算 (3 e, 式中: 微库仑计显示的氯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n 飘的回收率(质量分数),%; F V 注人液体试样的体积,单位为升(L) 试样中的氯含量w,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按式(4)计算 = VXp×万 式中: -微库仑计显示的氯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 氯的回收率(质量分数),%; -注人液体试样的体积,单位为升(L); V -试验温度下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3.8结果的表示 以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其分析结果,按GB/T8170规定进行数值修约,精确至 0.l mg/L或0.lmg/kg)
GB/T6324.9一2016 3.9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表1数值 表1 /L) 允许差 氧含量c/mg/" 0.5GB/6324.g一2016 1000 质量换算系数 4.4.2标准比浊溶液的制备 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氯化物标准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人1ml乙醉,2ml硝酸溶液,用 水稀释至25ml,然后加人1ml硝酸银溶液,轻轻摇匀,放置10" min 4.4.3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人少量水溶解后,加人1mlL乙醇、2mL硝酸溶液 用水稀释至25ml,然后加人lml硝酸银溶液,轻轻摇匀,放置10min 于自然光下,轴向观察试样溶 液与标准比浊溶液 4.5结果的表示 4.5.1如试验溶液的浊度不深于标准比浊液的浊度,报告结果为“小于等于标称氯(以c1计)含量的指 标”或"通过试验” 4.5.2如试验溶液的浊度深于标准比浊液的浊度,报告结果为“大于标称氯(以c1计)含量的指标”或 “不合格” 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有关样品的全部资料,例如样品名称,批号,采样地点,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等; b) 本部分编号; e)分析结果; d)测定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的细节及其说明; e)分析人员的姓名及分析日期等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GB/T6324.9-2016

在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氯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准确测定,以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质量。而氯的测定方法是判断氯化物含量的关键,GB/T6324.9-2016就是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中针对氯的测定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两种氯的测定方法:滴定法和电极法。其中,滴定法是通过滴定剂与样品中氯离子反应来测定氯的含量,而电极法是通过测定溶液中氯离子的电位差来计算氯的含量。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进行氯的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卫生,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总之,氯的测定是有机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在使用GB/T6324.9-2016规范进行氯的测定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的氯和硅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的氯和硅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的氯和硅的编号:GB/T33465-20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的氯和硅共有14页,发布于2017-07-01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1部分:一般原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1部分:一般原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1部分:一般原则的编号:GB/T9109.1-201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1部分:一般原则共有12页,发布于2017-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