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201-2020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xtractionofaluminiumoxidefromhigh-aluminaflyash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共有20页,发布于2021-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Z0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30.99
  • 实施日期2021-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1.25M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39201一2020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Teehniealspeeifieationsforextraetionofaluminumoxidefrom high-aluminaflyash 2020-10-11发布 2021-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9201一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 工艺流程 6 原料要求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产品质量要求 10副产物和废弃物回收利用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关物料检测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溶液中N、A.O、,N的检测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溶液中SiO的检测 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石灰乳中有效CaO的测定
GB/39201一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标准化研究院、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高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发中 心、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籍风英、王秀腾、孙俊民、朱应宝、贾双文、林翎、高东峰、贾向春、杜晓丹、朱艺、 许恒博、侯敏、范洛琪、张生、孙振斌、张文诚公彦兵、闫禄军、申立苗、赵晨宇、周力平、杨彰根、许宏立、 韩泾奎、王勇、邓成智
GB/39201一2020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技术原理、原料要求、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检测方法、 副产物和废弃物回收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的工业设计、工艺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1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业碳酸钠 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4一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260一2016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蒸僧法 GB/T264一198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一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一2010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1574一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cB/T3238.一2o12石灰有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舍量的测定 络合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3286.22012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硅钼蓝 分光光度法和高氯酸脱水重量法 GB/T3536200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294氢氧化铝 GB/T4348.1一2013工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GB/T4348.2-2014工业用氢氧化钠氯化纳含量的测定汞量法 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T6609.2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部分;300C和1000C质 量损失的测定 GB/T6609.3一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GB/T6609.42004 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 二铁含量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GB/T6609.5一2004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39201一2020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546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MT/T371一2005煤矿水中硫离子的测定方法 Ys/T534.12007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Ys/T534.2-2007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重量法 YS/T534.3一2007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 Ys/T534.4一2007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光 度法 Ys/T534.5-2007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YS/T575.12007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YS/T575.3-2007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 Ys/T575.5一2007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光 度法 YS/T575.9-2007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 Ys/T575.182007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非水滴定法 YS/T803冶金级氧化铝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2016第39号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铝硅比alumna-silearatio 固体物料中氧化铝(Al.O.)和二氧化硅(SiO.)的质量比 3.2 高铝粉煤灰high-aluminalyash Al,O含量大于40%,铝硅比大于1.0的燃煤电厂粉煤灰 3.3 溶出率dissolutionrate 进人液相中的物质量占原固体中该物质量的质量分数 3.4 苛性比值causticratio 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NaOH)和氧化铝的摩尔比 3.5 硅量指数siliceousmodlus 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与氧化硅的质量比 3.6 种分分解率speciesdecomp0sitionrate 种子分解过程析出氢氧化铝中的氧化铝占原精液中所含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GB/39201一2020 3.7 碳分分解率earbondecompositionrate 碳酸化分解过程析出氢氧化铝中的氧化铝占原精液所含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Ne;铝酸钠溶液中以Na.CO形式存在的Nae.O. NK:铝酸钠溶液中以NaOH形式存在的和以铝酸钠形式存在的Na,O. Nr;熟料中的Na.0和母液中的Na.0的总和 7A;种分分解率 叽e;碳分分解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熟料氧化铝溶出率 7Al: 7e;在工业溶出条件下取得的氧化铝溶出率 N: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熟料氧化钠溶出率 ;在工业溶出条件下取得的氧化钠溶出率 N2 工艺流程 5.1技术原理 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是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采用苛性碱对其进行预脱硅处理以提高 粉煤灰的铝硅比得到脱硅灰,然后以脱硅灰为原料采用碱石灰烧结法进行氧化铝生产 5.2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见图1
GB/T39201一2020 高铝粉煤灰 母液燕发 苛性碱 硅酸钠溶液利用 预脱硅 含硅副产品 脱硅灰 石灰石 石灰石 生料煤 石灰烧制 生料制备及熟料烧结 烧结煤粉 然料 石灰乳化制 硅钙渣副产品 热水 熟料溶出及硅钙渣洗涤 二氧化碳气体 粗液 硅渣 粗液脱硅 精液 氢氧 化铝 碳分母液蒸发 种子分解 种分母液燕发 碳酸化分解 氢氧化铝 焙烧 氧化铝 说明 原料或中间产物; 产品或副产品 图1高铝粉煤灰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工艺流程 5.3预脱硅 采用苛性碱对高铝粉煤灰中的非晶态二氧化硅进行浸出,液固分离、洗涤后即得到硅酸钠溶液和脱 硅粉煤灰 硅酸钠溶液可用于制取活性硅酸钙、白炭黑、沸石等副产品,所得母液碱液)经蒸发返回进 人预脱硅系统处理下一批高铝粉煤灰
GB/39201一2020 5.4生料制备及熟料烧结 经预脱硅后的脱硅粉煤灰与碳酸钠、石灰(石)等进行配料烧结,形成以Na.0Al.O.、Na.0 Fe.O2CaOO.,CaTO为主的固体熟料 5.5熟料溶出及硅钙渣洗涤 固体熟料经溶出、液固分离、洗涤后即得到含硅的铝酸钠溶液(粗液)和以2CaOSiO为主的硅 钙渣 5.6粗液脱硅 含硅的铝酸钠溶液(粗液)经过基于形成固体水合铝硅酸钠的一段脱硅工艺,以提高溶液的硅量指 数,固液分离后部分液量经叶滤得到一段精液进人种分系统,其余液量进行基于形成水合铝硅酸钙的二 、二段 段脱硅工艺进一步提高溶液的硅量指数,液固分离、叶滤后得到二段精液进人碳酸化解系统 脱硅所得硅渣返回配料 5.7精液分解 碳酸化分解所得的氢氧化铝作为种子进人种分系统,母液部分进人熟料溶出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 其余部分经蒸发后作为配料循环使用,种子分解所得氢氧化铝进人熔烧系统,种分母液经蒸发后进人粗 液脱硅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 5.8氢氧化铝焙烧 氢氧化铝经过焙烧脱除附着水和结晶水,经过晶型转变等过程即得到氧化铝 原料要求 6.1高铝粉煤灰的Al,O含量应不小于40%,铝硅比应不小于1.0,附水应不大于15% 6.2石灰石的Ca(0含量应不小于51%,siO含量应不大于2%,MgO含量应不大于1.5% 6.3液碱的NaOH含量应不小于32%,Na.cO含量应不大于0.06%.NaCl含量应不大于0.01% 技术要求 7.1预脱硅 7.1.1循环碱液的N应控制在90g/儿~l10g/儿 7.1.2反应温度宜为115C120C,反应时间为30min 7.1.3液固分离洗涤时,宜采用强制液固分离设备和逆向洗涤流程 7.1.4硅酸钠溶液的N宜控制在45g/L一60g/L,SO浓度不小于43g/L,悬浮物不大于0.03g/L 7.1.5脱硅灰的Na,O含量应不大于4.5%,铝硅比应不小于2.0. 7.2生料配制及熟料烧结指标控制 7.2.1生料浆配制见表1
GB/T39201一2020 表1生料浆配制 成分 不大于43% 水分 不大于14% 粒度+160"(即等效粒径大于9nwm) 固定碳 1.5%3% [N/R]" 0.96士0.03)十k [C'/S]" (1.96士0,.03)k" 铝硅比 不小于1.5 [F/A了" 0.02一0,04 [N/R]为固体物料中Na0的物质的量与Al.O、FeO物质的量之和的比值 [c'/s]为固体物料中Cao的物质的量与sio.、To的物质的量之和的比值 k为生、熟料[N/R]的差值 ,为生熟料[c'/sS]的差值 [F/A]:固体物料中Fe,O和Al.O物质的量的比值 7.2.2熟料烧结宜采用回转窑类烧结设备,温度控制在1200~1300C,时间大于2h 7.2.3熟料质量要求:AlO含量应不小于25%,[N/R]为0.661.26,[C'/s]为1.66一2.26,7不小 于91%,不小于93% 7.3熟料溶出及硅钙渣洗涤 7.3.1溶出液(粗液)中Al.O含量宜为90g/L110g/L,N 含量为15g/L20g/L,苛性比值为 1.151.23,浮游物不大于1.0g/I 7.3.2溶出条件宜采用两段溶出工艺,温度80C,粒度:十60*即等效粒径大于2504m)不大于15%, 同时十160=即等效粒径大于58Am)不小于30% 7.3.3硅钙渣洗涤宜采用强制分离设备和重力分离设备的组合流程,洗水温度不低于90C 7.3.4硅钙渣)应不小于88%,)不小于92%,水分不大于35%,AlO不大于6.8%,CaO不小于 55%,Na,O不大于2.5% 7.4粗液脱硅 7.4.1 -段脱硅 7.4.1.1脱硅原液中苛性比值控制在1.481.52,固体含量宜控制在60g/L一90g/L 7.4.1.2脱硅条件;温度宜控制在150C160C,时间不小于2h 7.4.1.3 -段精液中Al,O 应不小于90g/L,硅量指数不小于300,浮游物不大于0.012g/L 7.4.2二段脱硅 7.4.2.1石灰乳中以Ca(oH) 形式存在的CaO应不小于180g/儿L,固体含量应不大于240g/L 7.4.2.2脱硅条件温度应不小于95C,时间为4h 二段精液中ALO.应不小于80gL.硅量指数不小于550,浮游物不大于0.o12g/L. 7.4.2.3
GB/39201一2020 7.5分解 7.5.1种子分解 7.5.1.1分解条件;固体含量应控制在400g/L士50g/L,分解时间控制在50h一55h,首槽温度为 72C 7.5.1.2末槽温度应控制在53C 7.5.1.3种分分解率()应不小于0.52 7.5.1.4Al(OH);水分应不大于10%,附碱不大于0.1% 7.5.2碳酸化分解 7.5.2.1cO气体浓度应不小于38%,在标准工况条件(即1个标准大气压,0C、相对湿度0%)下折 算,含尘量不大于50mg/m 7.5.2.2分解时间应不小于4h 7.5.2.3碳分分解率(p)控制在90%92% 7.6焙烧 7.6.1焙烧条件宜采用气体悬浮焙烧设备,主炉温度控制在1050C~1100丫 7.6.2焙烧氧化铝灼减应不大于1.0% 7.7母液蒸发 7.7.1NaOH母液蒸发 7.7.1.1蒸发条件宜采用降膜蒸发机组 7.7.1.2NaOH蒸发母液N应控制在90g/L110g/L 7.7.2种分母液蒸发 蒸发条件宜采用降膜蒸发机组 7.7.2.1 7.7.2.2种分蒸发母液Nk宜控制在160g/L180g/L 7.7.3碳分母液蒸发 7.7.3.1蒸发条件宜采用强制循环蒸发机组 7.7.3.2碳分蒸发母液N宜控制在240g/L一270g/L 7.8石灰烧制及石灰乳化制 7.8.1石灰烧制 石灰石中CaO含量应不小于51%.Mgo含量不大于1.5%,sio含量不大于2.0% 7.8.1.1 7.8.1.2烧制条件宜采用立窑进行烧制 7.8.1.3石灰中Ca0含量应不小于80% 7.8.1.4CO气体浓度应不小于38%,其中CO不大于0.50%,在标准工况条件(即1个标准大气压、 0C、相对湿度0%)下折算,含尘量不大于50mg/m'
GB/T39201一2020 7.8.2石灰乳化制 7.8.2.1化制条件宜采用筒型循环化灰设备,热水温度不小于90C 7.8.2.2石灰乳中以Ca(oH) 形式存在的CaO应不小于180/L,固体含量不大于240g/L 7.8.3环保要求 7.8.3.1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相关要求 7.8.3.2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碱液、酸液等废液,应回收再应用于生产系统;危险废物鉴别 和管理应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GB5085.7、GB5085.3执行 7.8.3.3污染物排放应按GB25465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应按GB18599 执行 7.8.3.4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应符合GB12348的要求 8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 产品质量要求 9 g.1氢氧化铝的质量应符合GB/T4294的要求 g.2氧化铝的质量应符合Ys/T803的要求 10副产物和废弃物回收利用 0.1硅钙渣 高铝粉煤灰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产生氧化铝所得硅钙渣主相为原硅酸钙(2CaOSiO),可用作建 筑材料的掺和料,如水泥、路面基层稳定材料,也可用于混凝土和砂浆中作复合矿物掺和料 10.2金属家 粉煤灰中金属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逐步富集,到达一定程度后可通过对母液的处理进行回收
GB/39201一2020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有关物料检测方法 高铝粉煤灰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有关物料的检测按表A.1执行 表A.1检测方法明细表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备注 SO. GB/T15742007 高粉煤灰 FeaO GB/T1574一2007 Al.(O GB/T1574一2007 SiO. GB/T3286.2一2012 石灰石 Ca(O GB/T3286.1一2012 / GB/ 3286.12012 Mg(O NaOH GB/T4348.12013 液碱 NaCo GB/T4348.12013 NaCl GB/T4348,22014 碳酸钠 原 NaCO GB/T210.1 宜用170目(等效粒径 细度 筛分法 为90Am)标准筛 GB/T2122008 灰分 GB/T2122008 煤粉,焦炭 挥发分 料 固定碳 GB/T212一2008 发热量 GB/T213一2008 全硫 GB/T214一2007 GB/T260一2016 水分 GB/T265一1988 黏度 GB/T35362008 闪点及燃点 油 GB/T5112010 机械杂质 GB/T2641983 酸值 GB/T2132008 发热量 H.O YS/T534.l一2007 烧失量 YS/T534.2一2007 氢氧化铝 产品 SiO YS/T534.3一2007 Fe.O Ys/T534.42007 Na,O YS/T534.52007
GB/T39201一2020 表A.1续)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备注 质量损失 GB/T6609.2一2009 SiO. GB/T6609,3一2004 氧化铝 Fe,O GB/T6609.42004 Na.o GB/T6609.5一2004 水分 重量法 宜用120目等效粒径为 粒度 筛分法 120m)标准筛 固定碳 YS/T575,18一2007 YS/T575.32007 生料 SiO. Fe.o. Ys/T575.5- -2007 Al.O. Ys/T575.l2007 GB/T1574一2007 aO与MgO合量 Na.O YS/T575.92007 宜用150目(等效粒径为 容重 筛分法 106m)标准筛 SiO. YS/T575.3一2007 Fe.o. Ys/T575.52007 产品 A.o Ys/T575.12007 熟料 Cao与Mg(合量 GB/T1574-2007 Na.O YS/T575.92007 Na,SO GB/T1574一2007 MT/T371一2005 Al.O. YS/T575.l一2007 ao与Mgo合量 GB/T1574一2007 硅钙渣 Na.o GB/T1574一2007 N 附录B 硅酸钠溶液 SiO. 附录C Nr,AlO 附录B 铝酸钠溶液 N 附录B 浮游物 重量法 Sio. 附录C 脱硅液 附录B Nr、Nk A.o 附录B 10
GB/39201一2020 表A.1续)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备注 固体含量 重量法 种分、 附录 B Nr、N 碳分,蒸发 附录B Al.O 固体含量 重量法 石灰乳 有效钙 附录D 11
GB/T39201一2020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溶液中N,A,o,N,的检测方法 B.1Nr,A.o的测定 B.1.1原理 取适量试样,加过量的EDTA标准液和盐酸标准液,用Na.0标准液滴定过量的HCl,依次测定全 碱含量;再以醋酸锌标准液回滴过量的EDTA,计算氧化铝含量 B.1.2试剂 检测所需的试剂为 Na.O标准液:0.3226mol/I; a b HCl标准液;0.3226mol/L. c EDTA标准液5mg/mL d 醋酸锌标准液;l.6447mg/mL(以Al.O计); 盼酣酒精游液.10以/" I 二甲苯酚橙固体指示剂:l+99;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5 8 B.1.3设备 使用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B.1.4操作步骤 取一定量的溶液,加人盛有EDTA标准液的500ml三角烧瓶中,加0.3226mol/儿盐酸15ml 加热水至体积约80mL,加热煮沸2min,加人8滴酚献指示剂,以0.3226mol/L氢氧化钠滴定至呈微 红色 加人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0mL.加二甲苯酚橙指示剂0.03g,以醋酸锌标准液滴定至紫红色,即 为终点 B.1.5结果计算 A.O含量按式(B.1)计算 V×5一V×1.6447 ×1000 B.1 pAeon 又IO 式中 Al.O含量,单位为克每升(g/L); peo V 加人E:DTA标准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EDTA标准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消耗醋酸锌标准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6447 醋酸锌标准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一取样体积.单位为毫开mL V 12
GB/39201一2020 N含量按式(B.2)计算: [(15-V×0.3226十V×0.03226]×0.031 1000 pNr V B.2 式中: N总含量,以氧化钠表示,单位为克每升g/L) Nr 5 加人盐酸标准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3226 盐酸标准液和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消耗醋酸锌标准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0.03226 过量EDTA标准液相当醋酸锌标准液浓度时,Na,H,Y三级解离所离解出氢离子的 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1L); 1/2氧化钠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ol); 0.031 -取样体积.单位为毫开(mL) V B.2N,的测定 B.2.1原理 用氯化使有干扰的阴离子(CO、POi,sO等)生成沉淀,加人水杨酸钠掩蔽铝,以绿光酚酣 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液滴定铝酸钠溶液中的苛性碱 B.2.2试剂 检测所需的试剂为: HCl标准溶液;0.3226mol/L a b)IaCl;5%水溶液; 水杨酸钠:10%溶液; c d)绿光酚酣指示剂;2十1 B.2.3仪器 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精度0.o01mg)及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B.2.4测定方法 在500mL的锥形瓶中,依次加人25mL5%BaCl溶液(若碳碱低于20g/L时加人15mL)、10% CH,ONa溶液5mL(若Al,O浓度过高时加人10mL)、6滴绿光盼酞(2十1). 将溶液(铝酸钠、脱硅液,碳分,种分及蒸发母液)搅拌均匀,过滤,用最初滤液(不得低于10.00mL)涧 洗承接皿后弃去 对于浮游物很低的样品可直接吸取上层清液 移取滤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移取10.00ml高浓度移取5.00mL) 稀释后的试液于上述500mL锥形瓶中,以点滴成线的速度,用0.3226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亮 绿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V B.2.5结果计算 N总含量按式(B.3)计算 13
GB/T39201一2020 V;×0.3226×0.031 ×1000 (B.3 pNx 式中 NK总含量,以氧化钠表示,单位为克每升(g/L); "心 V 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3226 盐酸标准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31 1/2氧化钠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ol) V 所分取的试样相当于原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4
GB/39201一2020 录 附 C 规范性附录 溶液中sio的检测 原理 C.1 在盐酸介质中,钼酸铵与硅酸形成硅钼杂多酸,加人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消除磷,呻干 扰,用硫酸亚铁铵将其还原为硅钼蓝,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溶液中SO的 浓度 C.2试剂 检测所需的试剂为: HCl溶液:3mol/L aa b 钼酸铵溶液5%; 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 c d so标准溶液:0.10mg/ml C.3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及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C.4测定方法 C.4.1将溶液搅拌均匀,倒人漏斗过滤,用开始部分滤液(不得低于10ml)对承接器皿内壁进行润洗 后弃去对于浮游物很低的样品可直接吸取). C.4.2移取10.00ml[浓度较高时如溶出粗液)吸取5.00ml]试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再分取10.00m[浓度较高时(如溶出粗液)分取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 60mL,摇匀 高浓度时如预脱硅液)吸取原液1.00mL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再取稀释液 -分析,随同实验做空白 1.00ml C.4.3在试样中加人3,50ml盐酸(3mol/L)溶液中N高于100g/L时,加7.00mL),振荡摇匀,使 氢氧化铝沉淀全部溶解,空白中加人2.50mLHcl(3mol/L),摇匀 C.4.4在空白、试样中分别加人钼酸铵溶液5mL,摇匀 放置,发色 -定时间(室温低于20C时放置 20min;20C30C时放置15min;30 一40C时放置10min) 分别加人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 合液2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5min,在分光光度计波长700nm处,用1cm的比色皿,以空 气为参比调零,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出二氧化硅的含量 C.4.5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10mg/mL.)0.00ml、1.00mL、2.00mL 3.00mL、4.00mL、5.00mL、6.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水至体积为60mL,按上述步骤进行 测定,建立标准曲线 15
GB/T39201一2020 C.5结果计算 溶液中二氧化硅的浓度按式(C.1)计算 p×(A一Ao× ×1000 (C.1 0sO ,又10 式中 -溶液中二氧化硅的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pso nL): 硅标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 样品吸光度 空白吸光度; A! 曲线的斜率; -所取稀释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吸取原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稀释后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6
GB/39201一2020 录 附 D 规范性附录 石灰乳中有效Cao的测定 D.1原理 活性氧化钙与蔗糖在水中生成水溶性的蔗糖钙,可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按盐酸消耗量计算出活性氧化钙的含量 D.2试剂 检测所需的试剂为: 蔗糖:固体; a b 盐散标准容液.0.3226mal几,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D.3仪器 使用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D.4测定步骤 称取500mg经磨细过120目筛(等效粒径为120Mm)的试样,放人干燥的250ml磨口锥形瓶中, 加人4g蔗糖覆盖在试样表面,加人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40ml50ml,立即加塞在磁力搅拌器上搅 拌15 打开瓶塞,用水冲洗瓶塞及瓶壁,加人3滴酚酞指示剂,以0.3226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 mln 定(滴定速度以每秒2滴3滴为宜)至溶液的粉红色显著消失并在10s内不再返色即为终点 D.5结果计算 石灰孔中有效cao的含量按式(D.)计算 c×Vx0.028 ×100% wcao= D.l 式中 石灰乳中有效CaO的含量 uwU'cao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28 1/2氧化钙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ol); 试样的称取量,单位为克(g) G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GB/T39201-2020

高铝粉煤灰是一种资源丰富、廉价的材料,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氧化铝和硅酸盐等有价值的物质,因此在环保、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技术规范尚未统一,导致生产过程中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发布了GB/T39201-2020标准,该标准对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且明确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要求,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按照GB/T39201-2020标准的要求,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制浆、沉淀、浸出、纯化、晶化、离子交换等。在各个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如氧化铝含量、硅酸盐含量、氟化物含量、钠含量等。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进行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试等检测,以确保产品达到GB/T39201-2020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

除了对于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的规定之外,GB/T39201-2020标准还对于设备和环境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具有一定强度和耐腐蚀性的设备,并且必须采用低温干燥技术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总之,GB/T39201-2020标准为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促进了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的相关资料

和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类似的标准

自升式平台隔水管/防喷器张力补偿系统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自升式平台隔水管/防喷器张力补偿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自升式平台隔水管/防喷器张力补偿系统的编号:GB/T39187-2020。自升式平台隔水管/防喷器张力补偿系统共有14页,发布于2021-05-01
铜冶炼烟灰提取有价金属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铜冶炼烟灰提取有价金属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铜冶炼烟灰提取有价金属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9203-2020。铜冶炼烟灰提取有价金属技术规范共有8页,发布于2021-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