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873-2015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

Roadvechiles—Trailertestprocedur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3873-2015。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15-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T7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3.080.10
  • 实施日期2015-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453.92KB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13873一2015 代替GB/T13873一2009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 Roadvehicles一TIrailertestprocedure 2015-09-11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873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车辆 试验准备 主要结构和技术特性参数测量方法 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强度试验方法 半挂车支承装置连接强度试验方法 lC 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l0 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13873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873一2009(《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 与GB/T13873一2009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中置轴挂车质心位置测定(见6.2.1.3); -增加了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强度试验方法(见第7章) -增加了半挂车支承装置连接强度试验方法(见第8章); 增加了挂车可靠性台架试验方法(见第10章).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l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重汽集团技术发展中心中集车辆(集团)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红卫、刘建农,张学礼、高佣波,董金松、何显松,宗成强、张浩、周刚,区传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873-1992.GB/T138732009 业
GB/T13873一2015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货运挂车(以下简称挂车)主要结构和技术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半挂车牵引座连接 区域强度和支承装置连接强度试验方法,以及挂车制动性能和可靠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挂车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674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12676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2333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GB/T3730.1,GB/T3730.2,GB/T373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contactingareatotheithwheelof emtrniter 半挂车上以牵引销为中心,直径为965 的圆形区域 mm 3.2 试验力 testforce F, 半挂车所允许的传递给牵引座的最大垂直静载荷 试验车辆 4.1挂车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包括备胎),应装备齐全,并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 4.2挂车技术状况应符合制造企业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3挂车的装载质量保持额定载荷或达到最大设计总质量状态 装载物应在货箱内或货台上均匀分 布,或在技术条件规定的装载区域内均匀分布并按相关要求固定 4.4挂车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技术维护,试验中不得任意调整或更换零部件,技术维护时应做好详细
GB/T138732015 记录 试验准备 5.1 -般检查 检查挂车的主要信息,至少应包括生产企业名称,挂车的商标,型号及编号出厂日期.VIN等 5.1.1 内容 55 1.2检查挂车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的完整性,外部紧固程度,各总成润滑状态及密封状况 5.1.3检查挂车的装配、调整质量,应符合制造企业技术条件的规定 5.1.4检查挂车防抱制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5.2技术状况检查 5.2.1技术状况检查在挂车一般检查合格后,性能试验之前进行 5.2.2技术状况检查道路条件应符合GB/T12534的规定 5.2.3行驶里程不少于100km,行驶速度控制在牵引车最高车速的50%一80%范围内,并尽量保持匀 速行驶;行驶中注意观察挂车各总成,部件的工作情况,尤其注意转向、制动,连接、灯光信号等机构的效 能;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找出原因并消除后继续进行检查试验,并将情况详细记录 主要结构和技术特性参数测量方法 6.1挂车质量参数测量 6.1.1测量设备 根据被测挂车的质量,选择适当量程且精度不低于0.5%的地衡(或汽车轴重仪) 地衡(或汽车轴 重仪)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地衡台面与地衡出人口地面在同一平面上 6.1.2牵引杆挂车测量方法 6.1.2.1牵引杆挂车整备质量及各轴轴载质量测量 被测挂车由牵引车牵引,先从一个方向低速驶上地衡台面,依次测量挂车前轴轴载质量G',挂车 整备质量G挂车后轴轴载质量G 然后调头,从相反方向再次测量挂车前轴轴载质量G"、挂车 整备质量G"、挂车后轴轴载质量G" 测量时,挂车停稳,脱离牵引车,制动器放松 6.1.2.2牵引杆挂车最大总质量及各轴最大轴载质量测量 牵引杆挂车处于最大总质量状态,按照6.1.2.1的方法测量满载状态下的牵引杆挂车前轴轴载质量 G'、挂车总质量G'挂车后轴轴载质量G'和相反方向的挂车前轴轴载质量G"、挂车总质量G"挂车后 轴轴载质量G" 6.1.2.3质量测量结果处理 测量结果计算见表1
GB/T13873一2015 表1质量参数测量计算 挂车类型 单 测量项目 位 计算公式 整备质量G G kg 前轴轴载质量G kg G= em ×100% En1 空载时前轴负荷率E % 后轴轴载质量G8 kg G02 空载时后轴负荷率ea % e)×100% 牵引杆挂车 十G"/2 最大总质量G kg 前轴最大轴载质量 G kg l00% 满载时前轴负荷率e % 后轴最大轴载质量G kg % 满载时后轴负荷率e E1)×100% 整备质量Gm kg G即=(Ga G"/2 半挂车轴载质量G G kg 牵引销处承载质量G1 kg 半挂车 最大总质量G. kg 半挂车最大轴载质量G kg 牵引销处最大承载质量G kg G. 整备质量G kg G =G 中置轴挂车轴载质量G kg 牵引环处承载质量G kg 中置轴挂车 最大总质量 kg 中置铀挂车最大轴载G kg 牵引环处最大承载质量G kg 当轴载质量之和与整车质量不一致时,按照GB/T12674规定的方法进行修正 6.1.3半挂车测量方法 6.1.3.1半挂车整备质量及轴载质量测量 被测半挂车由牵引车牵引,先从一个方向低速驶上地衡台面后,放下支承装置,使半挂车与牵引车 脱离,测量半挂车整备质量G' ,再使半挂车与牵引车连接,将牵引车后轴驶出地衡台面,测量半挂车轴 载质量G';然后,从相反方向,用相同方法,依次称量半挂车整备质量G",半挂车轴载质量G" 测 量时,半挂车停稳,制动器放松,支承装置应调整到半挂车承载平面为水平状态 6.1.3.2半挂车最大总质量及最大轴载质量测量 半挂车处于最大总质量状态,按照6.1.3.1的方法测量满载状态下的半挂车最大总质量G'、半挂
GB/T138732015 车最大轴载质量G' 和相反方向的半挂车最大总质量G"”、半挂车最大轴载质量G" 6.1.3.3质量测量结果处理 测量结果计算见表1 6.1.4中置轴挂车测量方法 6.1.4.1中置轴挂车整备质量及轴载质量测量 被测中置轴挂车由牵引车牵引,先从一个方向低速驶上地衡台面后,使中置轴挂车与牵引车脱离, 放下支承装置,测量中置轴挂车整备质量G'.,再使中置轴挂车与牵引车连接、移动、摘挂,仅将中置轴 挂车的车轮部分停放在地衡台面上,测量中置轴挂车轴载质量G';然后,从相反方向,用相同方法,依 次测量中置轴挂车整备质量G"和中置轴挂车轴载质量G" 测量时,中置轴挂车停稳,制动器放松, 支承装置应调整到中置轴挂车承载平面为水平状态 6.1.4.2中置轴挂车最大总质量及最大轴载质量 中置轴挂车处于最大总质量状态,按照6.l.4.1的方法称量满载状态下的中置轴挂车最大总质量G、 中置轴挂车最大轴载质量G'和相反方向的中置轴挂车最大总质量G",中置轴挂车最大轴载质量G". 6.1.4.3质量测量结果处理 测量结果计算见表1 6.2挂车质心位置测定 6.2.1质心水平位置的计算 6.2.1.1牵引杆挂车质心水平位置的计算 6.2.1.1.1质心距前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空载时按式(1)计算 Ge ×Z Ao G 式中: 空载质心距前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 G 后轴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s 整备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 轴距(牵引杆挂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Z 满载时按式(2)计算 G ×Z 2 A= 式中 -满载质心距前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 G 后轴最大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最大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B/T13873一2015 6.2.1.1.2质心距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空载时按式(3)计算 B =Z一A 3 式中: 空载质心距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Bo 满载时按式(4)计算 B一Z一A 式中 -满载质心距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6.2.1.2半挂车质心水平位置的计算 6.2.1.2.1质心距半挂车牵引销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空载时按式(5)计算: G. (5 ×Z Ao G 式中: 空载质心距半挂车牵引销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 半挂车空载袖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e) G "3 G -整备质量,单位为千克(kg); 2 -轴距(牵引销中心至半挂车车轴中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满载时按式(6)计算 A=×2 式中: 满载质心距半挂车牵引销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 mm; -半挂车车轴最大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 最大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6.2.1.2.2质心距半挂车车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空载时按式(7)计算 B =Z一A 式中 空载质心距半挂车车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B 满载时按式(8)计算 B=Z一A 8 式中 -满载质心距半挂车车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6.2.1.3中置轴挂车质心水平位置的计算 6.2.1.3.1质心距中置轴挂车牵引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空载时按式(9)计算:
GB/T13873一2015 Ga0 (9 A, G 式中 -空载质心距牵引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 中置轴挂车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a -整备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 飞 轴距(中置轴挂车牵引环中心至车轴中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满载时按式(10)计算 A ×Z (10 式中 满载质心距牵引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A 最大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 最大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6.2.1.3.2质心距中置轴挂车车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空载时按式(11)计算: B=Z一A (11 式中: -空载质心距中置轴挂车车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 B mm 满载时按式(12)计算 B=Z一A 12 式中; B -满载质心距中置轴挂车车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6.2.2质心高度测定 6.2.2.1牵引杆挂车质心高度测定 6.2.2.1.1应在牵引杆挂车空载时进行测量 6.2.2.1.2牵引杆挂车处于水平位置时,将悬架弹簧和转向装置一并锁死,牵引杆挂车前轴车轮放在水 平地面上,后轴车轮安置于地衡台面上(地面与地衡台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测出后轴轴载质量G, 然后将前轴升起至挂车倾斜角8",10",12"时,分别测出后轴轴载质量G,Gan,G 质心高度取三 次测量计算的平均值,各次计算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6.2.2.1.3牵引杆挂车质心高度按式(13)计算 G02 G0a (13 ×Z×cota十r hD 式中 牵引杆挂车质心高度,单位为毫米(mm); h即0 牵引杆挂车倾斜a角度后,后轴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02. 牵引杆挂车后轴轴载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02 牵引杆挂车整备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 牵引杆挂车轴距,单位为毫米(mm); 牵引杆挂车倾斜角度,单位为度(") 车轮静力半径,单位为毫米(mm) 0
GB/T13873一2015 6.2.2.2半挂车质心高度测定 半挂车质心高度可采用总成质心叠加计算的方法 6.2.2.3中置轴挂车质心高度测定 中置轴挂车质心高度可采用总成质心叠加计算的方法 6.3挂车几何尺寸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测量 6.3.1测量场地表面应为清洁,平整,完好的水平地面,面积应能容纳挂车外形在地面上的投影 6.3.2挂车停放在测量场地上,前轮处于直行位置 挂车水平尺寸除直接测量外,借助于重锤将测量尺寸两端投影到地面,并将挂车纵向中心线与 6.3.3 各轴中心线投影到地面,按地面上需测尺寸两端的投影点,以纵向中心线与各轴中心线为基准进行 测量 6.3.4挂车高度尺寸除直接测量外,可利用测量架、高度尺等专用量具进行测量 6.3.5角度可利用测量各种特征点位置,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得 6.3.6挂车几何尺寸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的测量项目见表2 表2挂车几何尺寸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测量项目 号 , 符 火 项 车长 mm 车宽 mm 9 车高 mm 轴距 mnm 轮跑 mm 承载面高度 mm 牵引座结合面高度 M mm 牵引杆或中置轴挂车牵引架长 mm 牵引杆或中置轴挂车牵引架离地高度 mnm 半挂车前悬 mm mm 后悬 离去角 12 13 半挂车前回转半径 mm 半挂车间隙半径 R mm 半挂车支承装置升起后最小离地高度 E 15 mm N 防护装置下表面离地高度 mnm 最小离地间除 17 mm 18 示廓灯,制动灯、转向信号灯安装位置及离地高度 mm 货箱内长 mm 20 货箱内宽 mm 边板高度 21 mnm 货箱载货面积 22 m 货箱容积 23 m 注,动R空车可以在相关行号后本下表不如车H"表茶满校H来不空衣
GB/T138732015 6.3.7具有专用功能的挂车尺寸参数的测量按照相应的专用汽车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强度试验方法 7.1静态试验 7.1.1试验准备 试验应在整个半挂车或车辆上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 固定装置要牢固可靠并且应严格按照牵引 销生产企业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 7.1.2试验前检查 在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内不允许存在凸起和锋利的边缘,也不允许存在带锋利边缘的孔或直径 超过50mm的孔 7.1.3试验过程 测试半挂车或者车辆上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应该加载至挂车生产企业规定的最大允许载荷,试验力 F、/2加载位置如图1,图2所示,也可以根据半挂车制造企业的推荐进行单点加载或均匀加载 -300 加载时应由内径为中220mm,外径内280 的钢管进行支承,如图3所示 mm mm B4 965mmm eme 三30mr 说明 试验支承钢管 B 半挂车宽度,单位为毫米(mm); 试验力,单位为千牛(kN) F X 直径,单位为毫米mm); 最大弹性形变,单位为毫米(mm). S 图1垂直载荷加载试验(前视图
GB/T13873一2015 单位为毫米 0965 说明 =1" =7 7 图2垂直载荷加载试验(侧视图 单位为毫米 220 280-300 图3静态测试支承 7.2计算方法 计算时要满足7.1.2中规定的要求,以确保半挂车在卸载后,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内的不平整度小 于2mm(如图4所示) 计算方法或数学模型应与传统试验过程进行对比,以验证方法或模型的可行性 计算结果(或模 型)应与传统试验结果相似并应予以验证
GB/T138732015 单位为毫米 965 图4卸载后平面度测量 7.3试验结果判定原则 7.3.1按7.1.3进行的静态垂直载荷试验,在施加试验力F、的过程中半挂车牵引座连接区域内的弹性 变形量s在垂直方向不应超过5mm(见图1);卸载后,该区域内的平面度不应超过2mm(见图4). 7.3.2如果通过7.1.3的试验变形是弹性变形,则7.3.1所规定的要求可以通过静态测试(见7.1.3)或 充足的计算验证(见7.2)进行 半挂车支承装置连接强度试验方法 8.1支承装置升降耐久试验 在支承装置上方先加载0.27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载荷,全升程上下摇动支承装置20次;然后 无加载往上摇127mm,加载0.54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载荷后,再往上摇76mm,接着再往下摇76 mm 无加载再往下摇127mm;共203mm的行程,重复200次,见图5 本试验宜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 8.2支承装置纵向弯曲试验 摇动支承装置使牵引销座板离地高度为1300mm;每个支承装置按图6箭头所指位置和方向施加 0.2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的力,前后各作一次 图5升降耐久性试验 图6纵向弯曲强度试验 l0
GB/T13873一2015 8.3支承装置横向弯曲试验 摇动支承装置使牵引销座板离地高度为1300mm;在支承装置外侧施加0.2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 质量的力,内侧加载0.1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的力,作用点和方向如图7所示,左右各试验一次 8.4支承装置伸出365mm纵、横向弯曲试验 支承装置伸出365mm,在纵向前后方向和横向向内方向,如图8所示位置,于单个支承装置的鞋 销中心分别施加0.2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的力,前后、,左右各试验一次 支腿伸长 图7横向弯曲试验 图8纵,横向弯曲试验 8.5支承装置伸出365mm垂直承压试验 支承装置伸出365mm.在垂直方向上向两个支承装置施加一次1.08倍半挂车最大设计总质量的 力,如图9所示 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9.1挂车的制动性能试验按照GB12676的规定进行 9.2挂车防抱制动装置的性能试验按照GB/T13594的规定进行 1
GB/T138732015 图9垂直承压强度试验 10 可靠性试验方法 挂车可靠性试验可按照GB/T23336的规定进行,也可在模拟的试验台架上进行,模拟试验应采集 相应试验路谱 12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GB/T13873-2015

概述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分为两类:型式试验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是指对新设计或者改进的货运挂车进行的试验,而定期检验则是对在使用过程中的货运挂车进行的检验。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主要是对新设计或改进的货运挂车进行的试验,以确认它们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试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质量检验:包括车身平整度、尺寸等方面的检验。
  • 结构强度试验:包括整车静载试验和整车动态载荷试验。
  • 制动性能试验:包括制动距离、稳定性等方面的试验。
  • 其他试验:如外观检验、灯光试验等。

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是指货运挂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确保货运挂车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试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车身结构、尺寸是否发生变化。
  • 制动系统是否正常。
  • 轮胎、悬挂系统是否正常。
  • 其他方面的检查。

结论

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GB/T13873-2015规定了一系列对于新设计或改进的货运挂车型式试验以及定期检验的规范和标准,旨在确保货运挂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购买和使用货运挂车时,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试验,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表现符合相关要求。

汽车非金属材料及部件自然曝露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非金属材料及部件自然曝露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非金属材料及部件自然曝露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1973-2015。汽车非金属材料及部件自然曝露试验方法共有14页,发布于2016-01-01
道路车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道路车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的编号:GB/T19515-2015。道路车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共有8页,发布于2015-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