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633-1990

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

Termsforthemeasurementsofthepropertiesofthepiezoelectriccrysta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的编号:GB/T12633-1990。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共有24页,发布于1991-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1.140
  • 实施日期1991-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4页
  • 文件大小1.42M

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


国家标准 GB/T1263了-90 能测试术语 Termsforthemeasurementsoftheproperties ofthepiezoelectriccrystals 1990-12-28发布 1g91-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国家标准
目 次 符导表 4 一般术语 压电振子与符征频率 I0 振动模式与测试方法 12 (l4) 稠合系数 声被- (14 (17) 附录A汉语素引(参考件 附录B英文索引(参考件 (19
国家标准 GB/T1263了-90 压电晶体性能测试术语 theppert Termsforthemeasurements ofthepiez0electriccrystals 本标准规定了声表面波、体波器件用压电晶体性能测试常用名词术语的定义及符号,适用于压电晶 体生能测试 符号表 本标准所采用的符号、名称及单位见下表 序 号 名 称 单 位 号 符 m2 面积 宽崖 m 电容 C, 压电振子等效电路的并联电容 C 压电振子等效电路的动态电容 C 受夹电容 cr 自由电容 有效弹性常数 弹性劲度常数 10 弹性劲度常数分 N/e" c" 1 开路弹性劲度常数 开路弹性劲度常数分量 12 d c" 短路弹性劲度常数 13 14 短路弹性劲度常数分量 15 直径 电位移为零或恒定 D 16 (上标 c/m 电位移分量 17 D 压电应变常数 18 19 压电应变常数分量 c/N或m/N d,d 电场强度为零或恒定 20 B(上标 221 矫顽电场强度 v/m 电场强度分量 22 B 1991-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28批准
GB/T1263了--90 续表 号 序 符 称 单 位 压电应力常数 23 "5 压电应力常数分量 c/m或N/v m e.,e 25 频率 f 26 反谐振频率零电抗,电阻大> f 最大导纳(最小阻抗)频率 28 最小导纳(最大阻抗)频率 ? 并联谐振(最大电阻)频率 s0 谐振频率(零电纳,电导大 3 串联谐振最大电导)频率 Hz. 32 f. 第m次泛音反谐振频率 3 第 m次泛音谐振频率 f M. 3 反谐振频率与谐振频率之差 35 f., 最大传输频率 36 最小传输频率 3 Ay 并联谐振频率与串联谐振频率之差 3 压电电压常数 m'/c或 40 v-m/N 压电电压常数分放 g,g, 41 压电劲度常数 N/c或 42 h),h 压电劲度常数分量 V/m 43 平面机电邦合系数 44 声表面波机电剃合系数 纵向长度伸缩机电辆合系数 6 横向长度伸缩机电糊合系数 47 Hs,总 厚度切变机电糊合系数 8 战 厚度伸缩机电羁合系数 49 长度 50 L 压电振子等效电路的动态电感 M 51 压电振子的优值 52 频率常数 Hz"m 53 电矩 Cm 54 热释电系数 ” 55 P. c/m'k -级热释电系数 ”. 56 二级热释电系数 57 电极化强度 c/m! 58 剩余电极化强度
GB/T1263390 续表 单位 序 号 符 号 名 称 自发极化强度 59 c/m 60 m方向的自发极化强度分量 P. 电荷 61 62 机械品质因数 Q. 压电振子等效电路的动态电阻 B 63 应变 S 64 应变分量 65 66 弹性顺度常数 弹性顺度常数分量 67 S 68 开路弹性顺度常数 m=/N 开路弹性顺度常数分量 戏 69 70 短路弹性顺度常数 短路弹性顺度常数分量 71 时 时间 飞 m 厚度 74 热力学温度 ? 铁电居里温度 75 TKe 延迟时间的温度系数 76 77 TK” 速度的温度系数 78 应力 Pa T 应力分量 79 速度 80 表面电场短路后的速度 8 0 m/S 82 群速 83 声表面波速度 相速度 84 线热膨胀系数 85 介质隔离率 86 87 介质隔离率分量 " 受夹介质隔离率 " 88 m/T 受夹介质隔离率分放 89 自由介质隔离率 90 g 自由介质隔离率分量 9 L 92 电容比 F/m 93 介电常数
GB/T126了了-90 续表 符 号 名 称 单 位 序号 94 介电常数分量 95 受夹介电常数 9 自由介电常数 F/m 97 s 自由介电常数分量 98 真空介电常数 99 自由相对介电常数 100 A. 受夹相对介电常数 01 杏度 kg/m 102 角度(平面角 103 角频率 rad/s 2 -般术语 2.1单晶体singlccrysta1 如果一种晶体中的原子或它形威的基元周期性地由晶体的一端连续排列到另一端,中间没有排列 方位的改变,面且任何方向都如此,则这种晶体称为单晶体 2.2晶系crystalsystem 晶体学中按晶体所具有的宏观对称分成七大类,称为七个晶系,每个晶系具有一种特征对称,凡具 有该特征的晶体归属于该晶系 七个晶系,即;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正交晶系(斜方晶斜);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六方晶系;立方晶 系 点群 pointgroup 2.了 通过一点组合在一起的对称元素的所有对称操作形成一种点群.晶体的宏观对称性中有八种基本 对称元素,即1,2,3,4,6,I,m和不晶体所具有的宏观对称就是这些对称元素或它们过一点的组 合,共有32种组合,称为32种点群或宏观对称类型 2.4空间群spacegroup 分布在空间的包括宏观对称元素和微观对称元素在内的对称元素的组合,称为空间群.共有230种 组合,即230种空间群 2.5点阵lattice 晶体结构中相同的点(原子,离子,分子或它们形成的基元)在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总体称为 点阵 2.6直角坐标系 rectangularcoordinatessystem 参考晶轴而规定的笛卡儿座标(垂直伸出右手三个指头,食指代表轴,中指代表"轴,大拇指代 表轴). 2.7切型cutype 晶体在直角座标系中按某种空间取向切割的方式 2.8切型符号symbolsofcutype 用来表示晶片切型的一组符号 该符号由字母(y,z,l,b,t)和角度组成 注该符号的头两个字母表示晶片的原始方位
GB/T1263了一90 第一个字母(z,y或=)代表晶片的厚度方向 第二个字母(zy或)代表晶片的长度方向,如图1(a)所示 符号中的其余字母表示旋转切割时晶片的边校 符号中的第三个字母是(,》或!,视晶片第一次旋转时的旋转轴是长度方向,宽度方向,还是厚度方向而 定 如果只有一次旋转,符号只有三个字母,如图1(b)所示 符号中的第四个字母是1.或!,视晶片第二次旋转时的旋转轴所在的方向而定,如果只有两次旋转,符号 中只有四个字母,如图1(c)所示 符号中的第五个字母是,b或t,视晶片第三次旋转时的旋转轴所在的方向而定.在这组符号中,无需多于 五个字母 个三次旋转切剖如图1(d)所示 符号字母后面是一个、二个或三个旋转角,分别对应一次、二次、三次旋转,负方向旋转角用负号表示 从旋转轴的正端向原点看旋转方向时,正角度表示反时针方向旋转,负角虔表示顺时针方向旋转 l,b和!所在的轴的正端是三个坐标轴z,,z的正方向指向端 =30" (ay2)切 b)(yzt)30"切 gz)切,绕厚度 旋转30° b=30o =15 中,=40' gztb)30"40"切 dyztbt)30°/40°/15”切 在图b的基础上,再绕 在图c的基础上,再绕 宽度旋转40 厚度旋转15" 图!几种切型示意围 2.9自发极化spontaneousolarization 外电场为零时铁电晶体内由于电偶极子有序排列而产生的极化 5
GB/T126了了-90 2.10极化处理poling 在某一温度下,外加直流电场,使铁电晶体的铁电腾沿外电场方向作有序排列的过程称为极化处 理,简称为极化 2.11铁电晶体feroeleetriccrystal 呈现电滞回线特性的晶体 铁电脖 2.12 ferroelectricdomain 铁电晶体内,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区域称为铁电腾,两个睛之间的界面称为胯壁 2.13电滞回线feroelectrichysteresisloop 铁电晶体在外加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电场强度呈周期性变化时,表示电极化强度和电场强度滞后 关系的闭合曲线.如图2所示 P3 图2铁电晶体电滞回线 一利余电极化强度;户一自发极化强度 B -矫顽电场强度 2.14 电极化强度eleetriepolarization 单位体积内电介质的电矩矢量和 部 P= p=l 式中;" 电矩,C"m; -电荷,c; 正负电荷间的矢径,m 2.15剩余电极化强度 residualelectricpolarization 去掉电场后电介质的电极化强度 2.16矫顽电场强度cetreiveeiectrietedstengt 使铁电体的电极化强度回到零所需要的外加电场强度 2.17铁电居里温度 ferroelectriccurietemperature 铁电体从铁电相到顺电相或从顺电相到铁电相的相变温度 自由电容 2.18 freecapacitance 压电晶体在应力为零(或常数)时的电容,它的值等于频率远低于振子的基频时测得的电容 受夹电容 2.19 clampedcapacitance 压电晶体在应变为零(或常数>时的电容,它的值等于频率远高于振子高次泛音频率时测得的电 容
GB/T12633-90 dielectricconstant(permittivity 2.20介电常数(电容率) 描述电位移与电场强度关系的一个二阶张量,用m,难=1,2,3)表示.它所满足的矩阵关系式 为 D=es 式中;D 电位移,c/m' B电场强度,v/m 2.21自由介电常数(自由电容率)freedielectrieconstant(freepermittivity) 压电晶体在应力为零(或常数)时的介电常数,用嘿.(n," 1,2,3)表示. 2.22受夹介电常数(受夹电容率clampxeddieieetricconstant(campedpermttivity) 压电晶体在应变为零(或常数)时的介电常数,用以.(m,舞=1,2,3)表示 2.23自由相对介电常数(自由相对电容率freerelativedielectricconstant(freerelativepermitivity 压电晶体的自由介电常数与真空介电常数之比 4=./eo 式中;点 自由介电常数,F/m; 真空介电常数,F/m 2.24受夹相对介电常数(受夹相对电容率)elampedrelativedielectricconstant(clampedrelativepermt tivity 压电晶体的受夹介电常数与真空介电常数之比 =ea./ee 式中;-受夹介电常数,F/m; -真空介电常数,F/m 2.25介质隔离率dieeectrieimpermeabitiry 捕迷压电晶体的电场强度与电位移关系的一个二阶张量,用儿(,用-l2.3)表示.它所满足 的矩阵关系式为 D=B-'B e=-" e与8互为逆矩阵 电位移,c/m,"; 式中:D 介电常数,F/m 自由介质隔离率 2.26 freedielectricimpermeability 压电晶体在应力为零(或常数)时的介质隔离率,用风.(n,m=1,2,3)表示 受夹介质隔离率 2.27 clampeddielectricimpermeability 压电晶体在应变为零(或常数)时的介质隔离率,用成(a,m=1,2,3)表示 2.28介电损耗 dielectricloss 电介质从时变电场中吸收并以热的形式耗散的能量 2.29机械品质因数mechanicalqualtyfactor 压电振子在谐振时贮存的机械能与在一个周期内损耗的机械能之比,用Q.表示 它与压电振子参数的关系为 Q =2u,Ln/R=1/2吁.CN 串联谐振频率,Hz; 式中:f, -动态电感,H; L 动态电阻,Q; R G 动态电容,F
GB/T1263了-90 2.0电容比eapacitanceratio 压电振子等效电路中的并联电容与动态电容之比 y=C/C 并联电容,F, 式中;C% 动态电容,F C 压电振子的优值 2.31 figureofmeritforpiezoelcctricvibrator 压电振子的机械品质因数与电容比之比 M=Q./ 式中o 机械品质因数 电容比 2,2动态电阻motionalresistance 压电子简化等效电路的串联支路中表示机械损耗的电阻 2.3弹性常数elasticconstant 描述弹性体应变与应力关系的四阶张量.它所满足的矩阵关系式为 T==cS S==sT 或 式中;s -弹性顺度常数,m'/N; 弹性劲度常数,N/m* 应力,Pa, T 应变 2.4弹性顺度常数elasticcomplianceconstant 应力分量改变一个单位所引起应变分量的变化量 s=as,/aT)(i,j=1,2,,6) G有两种表示式 咐=(a8:/a),或醋=(a,/m)), 式中;戏 -开路弹性顺度常数分量,m*'/N; 戏 -短路弹性顺度常数分量,m*/N; -应变分量 S r -应力分量,Pa; D(上标 电位移为零或恒定 层(上标 电场强度为零或恒定 elasticstiffnessconstant 2.35弹性劲度常数 应变分量改变一个单位所引起应力分量的变化量 e=(刃/a8,)(i,j=1,2,,6 e,有两种表示式, 以=(刃/a8,). 或 f=(涯/as), 式中;吹 开路弹性劲度常数分量,N/m*; 吹 -短路弹性劲度常数分量,N/m?; 应变; r -应力,Pa; D(上标 电位移为零或恒定; (上标 电场强度为零或恒定 piez0oelectriceffect 2.36压电效应 在压电振子的适当方向加一机械力时,能产生与应变成正比的电极化,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
GB/T126了了--90 应,简称压电效应,反之,压电振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能产生与电场成正比的应变,这种现象称为逆 压电效应 2.37压电晶体pezoelectricerystal 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 2.38压电常数piezoelectricconstant 描述压电材料的力学量和电学量之间耦合关系的三阶张量 有四种压电常数(即;压电应变常数 压电应力常数;压电电压常数;压电劲度常数),它们所满足的矩阵关系式为: D==eS十* 一d望十"剧 或 或 E=一hs十PD =一gr十ep 2.39压电应变常数piexoelectricstrainconstant 应力恒定(或为零)时,电场强度的变化,引起应变的变化量与电场强度变化量之比;或电场恒定 或为零)时,应力的变化引起电位移的变化量与应力变化量之比 d =(aSs,/a8,, d=(aD./r). 或 Gm,=1,2,3;i,j=1,2,,6 式中;剧 电场强度分量,V/m; D -电位移分量,c/m'; -应变分; S 乃 -应力分量,a 2.40压电应力常数piezoelectricstresconstant 应变恒定(或为零)时,电场强度的变化引起应力的变化量与电场强度变化量之比;或电场恒定 或为零)时,应变的变化引起电位移的变化量与应变变化量之比 /o8.. e=D./aS. 或 e= (m,刀=1,2,3;i,j=1,2,,6 -电位移分量,c/m*; 式中;D. 剧 -电场强度分量,V/m; S -应变分量; -应力分量,Pa " 2.41压电电压常数piezoeiectrievoltageconstant 电位移恒定(或为零)时,应力的变化引起电场强度的变化量与应力变化量之比;或应力恒定(或 为零)时,电位移的变化引起应变的变化量与电位移变化量之比 (3S/aD.)m" g=(一B,/涯)或gm= mn,n=1,2,3;i, 1,2," ,6 式中;D -电位移分量,C/m*; 电场强虔分量,V/mt B S -应变分量 T -应力分量,Pa 2.42压电劲度常数piez2oeleetricstifnessconstant 应变恒定(或为零)时,电位移的变化引起应力的变化量与电位移变化量之比;或电位移恒定(或 为零)时,应变的变化引起电场强度的变化量与应变变化量之比 a/aD.),或A=(一a8,/a8,), h,= m,n=1,2,3;i,=1,2,,6 电位移分量,c/m' 式中;D B 电场强度分量,V/m
GB/T12633-90 -应变分量, S 应力分量,Pa 2.43电致伸缩效应electrostrietioneffect 某些压电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因感应极化产生弹性应变,且应变与电场的极性无关,应变的大小与 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这种关系称为电致伸缩效应 2.44热释电效应pyroeleetriceffeet 因温度的变化,使某些压电晶体的自发极化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具有热释电效应的 晶体称为热释电晶体.热释电晶体一般具有一级和二级热释电效应 2.45热释电系数pyroeleettriecoefieient 自发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率称为热释电系数 (m=1,2,3 =P.'十P." (aP./涯), P' dmyca 式中,P." m方向的一级热释电系数,c/m*K m方向的二级热释电系数,c/m'K "" m方向的自发极化强度分量,c/m' p " -热力学温度,K 压电应变常数分量,c/N dmy 弹性刚度常数分量,N/m'; c -线热膨胀系数,K-" 2.46频率常数frqueneyconstant 是压电晶体的某一特征频率与决定该频率的线度尺寸的乘积 压电振子与特征频率 3 压电晶体振子 piezoelectriccrystalvibrator 被覆电极,能激励振动的压电晶体称为压电晶体振子 了2压电振子等效电路equvalentcireui.fple2electevtreator 在不考虑介电损耗的条件下,低阻尼单一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在谐振频率附近的参数和特性用一 相应的电路来表示,这个电路称为压电振子等效电路.通常用图3所示的简化等效电路来表示 R 图3压电振子的简化等效电路 G一并联电容;C一动态电容;R一动态电阻;L1一动态电感 压电振子的导纳圆和阻抗围admtanceandimpetaneecirelefpikezeecteibator 3.3了 在谐振频率附近,压电振子的导纳矢量终端随频率变化在电导,电纳复平面上的轨迹圆称为导纳 圆,如图4(a)所示,同样,在谐振频率附近,压电振子的阻抗矢量终端随频率变化在电阻、电抗复平 面上的轨迹圆称阻抗圈.如图4()所示 10
GB/T1263了一90 电纳 电守 (a导纳圆 电抗 电阻 c:c;R, b阻抗圆 图 f,一谐振频率(零电纳,电导);,一反谐振频率(零电抗,电阻大); f,一串联谐振最大电导)频率;,一并联谐振最大电阻》频率; .一最大导纳(最小阻抗>频率f一最小导纳(最大阻抗)频率 c 一并联电容;B一动态电阻;a,一角频率 了.4谐振频率resonancerequeney 对于给定的一种振动模式,在压电振子电纳为零的两个频率中,对应电导较大的一个频率称为谐 振频率 了.5反谐振频率antiresonancefrequeney 对于给定的一种振动模式,在压电振子电抗为零的两个频率中,对应电阻较大的一个频率称为反 谐振频率 了.6串联谐振频率seriesrcesonanceftre4wene 在压电振子等效电路中,串联支路的谐振频率称为串联谐振频率,也称为最大电导频率 5.7并联谐振频率paralelresonancefrequeney 在乐电振子等效电路中,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称为并联谐振频率,也称为最大电阻频率 高.8最大导纳频率maximumadmitanceffrequeney 压电振子导纳最大时的频率称为最大导纳频率,也称为最小阻抗频率 11
GB/T1263了90 了.9最小导纳频率 minimumadmittancefrequency 压电振子导纳最小时的频率称为最小导纳频率,也称为最大阻抗频率 了.10最大传输频率 naximumtransissionfrequency 包含压电振子在内的传输网络最大传输时的频率 了.11最小传输频率 minimumtransissionfrequency 包含压电振子在内的传输网络最小传输时的频率 了.12基音频率 fundamental 在给定的一种振动模式中,最低的谐振频率称为基音频率,简称基频 了.13泛音频率 overtonefreguency 在给定的一种振动模式中,除基频以外的谐振频率称为泛音频率 振动模式与测试方法 振动模式vibrationnode 在外电场激励下,压电振子的振动方式 压电晶体常用的振动模式有伸缩振动模包括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模;纵向长度伸缩振动模;径向伸 缩振动模等),切变振动模 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模transverselengthextensionalvibrationmodie 在如图5所示的交变电场澈励下,薄长条片振子产生沿长度方向的伸缩振动,其质点振动方向与弹 性波的传播方向都与电场方向垂直,这种振动模式称为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质点振动方向 波的传播方向 S 图5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纵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4.3 longitudnallengthextensionalvibrationmode 在如图6所示的交变电场激励下,细长棒振子产生沿长度方向的伸缩振动,其质点振动方向与弹性 波的传播方向都与电场方向平行,这种振动模式称为纵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图 纵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径向伸缩振动模radialextensonalvibrationmode 在外加交变电场激励下,若薄圆片振子产生沿半径方向的伸缩振动这种振动模式称为径向伸缩 振动模该模式的质点振动方向与弹性波的传播方向都与半径方向平行,如图7所示 12
GB/T1263了90 位移和传播方向 图7径向伸缩振动模 4.5厚度伸缩振动模thicknesextensionalvibrationmode 在外加交变电场激励下,若薄片振子产生厚度方向的伸缩振动,这种振动模式称为厚度伸缩振动 模.该模式的质点振动方向与弹性波的传播方向都与厚度方向平行,如图8所示 熊 出 少 b)平行场 a)垂直场 图8厚度伸缩振动模 4.6厚度切变振动模thickness-shearvibraionmode 在外加交变电场激励下,若与厚度方向平行的晶片截面产生切变振动,这种振动模式称为厚度切 变振动模.该模式的质点振动方向与弹性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如图9所示 力蚁 质点振动方向 电 b)平行场 (a)垂直场 图9厚度切变振动模 13
GB/T1263了90 传输线路法transmisioncircuitmethod 通过测量包含压电振子在内的传输网络的最大传输频率和最小传输频率,精确确定被测压电振子 的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的方法, 通常采用的传输线路法有定电压传输线路法和定电流传输线路法 4.8谐振-反谐振法 resonance-antiresonancemethod 用谐振、反谐振频率确定材料参数的方法 4.9泛音比法 overtoneratiometh0d 利用厚度振动模的泛音频率与基音频率之比来确定压电材料的某些压电耦合系数的方法 4.10电纳法susceptancemethod 由压电振子在谐振频率附近的电纳-频率曲线来确定振子等效参数及振子材料参数的方法 零相位法zerophasemethod 4.11 通过测量压电振子输入、输出电压间的相位差为零时的两个频率,计算材料参数的方法 两个频率中较低的一个频率为谐振频率,较高的一个为反谐振频率 4.12导纳圆法methoxilofadmittancecircle 通过测量压电振子在谱振频率附近的导纳圆,从而确定材料参数的方法 4.13静态法staticmethod 使试样承受一恒定力(或电场),通过测量试样产生的电荷或应变),计算材料某些压电常数的方 法 4.14准静态法quasi-statiemethoat 被测样晶在交变力的作用下,在远低于谐振频率处测量某些压电常数的方法 5 糯合系数 5.1机电耦合系数 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将压电晶体中机械能和电能相互棋合程度的一个参数定义为 中-盛过边生答赞特的组线 或 通过正压电效应转换的电熊 k= 输人的总机被能 -机电稠合系数 式中:b 横向长度伸缩机电糊合系数 5.2 transverselengthextensional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表示压电振子作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时的机电棚合系数 5.了平面机电稠合系数panarelectromehaniceslcoupingaecto 表示薄圆片压电振子作径向伸缩振动时的机电稠合系数 厚度切变机电糊合系数hiekncsheareletonethaniealcouplingtaetor 5.4 表示薄片压电振子作厚度切变振动时的机电藕合系数 5.5厚度伸缩机电耦合系数thicknessextensionalelee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表示薄片压电振子作厚度伸缩振动时的机电梢合系数 5.6纵向长度伸缩机电耦合系数longitudinallengthextensional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tactor 表示细长棒振子作纵向长度伸缩振动时的机电耦合系数 声波 6.1 波 wae 媒质中传播的扰动,在媒质中的任意一点度量扰动的量都是时间的函数;而在同一时刻,任意一点 14
GB/T12633-90 的这个量都是它的位置的函数 6.2声表面波 Surfaccacousticwave 沿媒质表面层传播,幅值随深度迅速衰减的声波 6.3体波bulkwave 在物体内部传播的声波 6.4纵波longitudinalwave 媒质中质点沿传播方向振动的波 6.5横波transversewave 媒质中的质点都垂直于传播方向而振动的波 6.6纯波purewave 媒质中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严格平行或严格垂直的波 严格平行的波称为纯纵波,严格垂直的波称为纯横波 6.7准纵波quasi-ongitudinalwave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般可传播三种波,除纯波方向外,这些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既不与传播方向严 格平行,也不严格垂直,而是成一定角度 其中比较接近于纵波的一种叫准纵波,另两种比较接近 于横波的叫准横波 6.8准横波quasi-ransversewave 见“准纵波” 6.9切变波shearwave 弹性媒质中使媒质各部分变形而体积不变的波 6.10纯模式方向puremoxdiedirection 波的能量传播方向与相位传播方向一致的方向为纯模式方向 6.11 声衰减acousticatenuation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能的损耗 6.12声速acousticvelocity 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 6.13相速phasevelocity 波上相位固定的一点沿传播方向的速度 ersionmedium 6.14频散介质diset 声波在介质内传播时,传播速度随它的频率而变化的传声介质 pvethoeity 6.15群速group -段波的包络上具有某种特性(例如,幅值最大)的点的传播速度 注;群速与相速只是在频散介质中才有差别 6.16声表面波速度velocityofsurfaceacousticwave 声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传播的速度 声表面波延迟时间daaytimeofsuraeeacstiewae 6.17 声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从发送到接收的传播时间 6.18声表面波机电棚合系数eletonechanealeoupingeefteientofsurtaeeacoustewave 声表面波机电糕合系数定义如下 A 翩=21 A=艺 o 式中;k,-声表面波机电榻合系数; 15
GB/r1263了-g0 自由表面速度,m/s; -表面电场短路后的速度,m/s. Do 6.19声表面波速度温度系数temperaturecoefticientoftheveloeityofsurfaceacoustiewave 单位温度变化引引起声表面波速度的相对变化量 " TK”= 苏 式中;校 自由表面速度,m/s; T" -热力学温度,K 6.20声表面波延迟时间温度系数temperaturecoefficientofthedelaytimeofsurfaceacousticwave 单位温度变化引起声表面波延迟时间的相对变化量 a TKt= 苏 式中t- -自由表面廷迟时间, 热力学温度,K ?K'与TK有如下关系 T'K=a TK 式中;a--传播方向晶体的线热膨胀系数,K- 一 16
GB/T1263了一90 录 附 汉语索引 参考件 2.28 并联谐振频率 3.7介电损耗 6.1 2.20 波 介电常数(电容率 2.25 介质隔离率 5.1 机电耦合系数 2.29 传输线路法 机械品质因数 2.10 纯波 8.6极化处理 4. 3.6径向伸缩振动模 串联谐振频率 2.16 纯模式方向 6.10矫顽电场强度 2.2 晶系 3.12 基音频率 4.13 电纳法 4.10静态法 2.14 电极化强度 2.30 电容比 电致伸缩效应 2.43空间群 2.13 电滞回线 2.32 动态电阻 导纳圆法 4.12零相位法 2.1 单晶体 2.5 点阵 5.3 点群 2.3平面机电耦合系数 2.46 频率常数 6. 14 频散介质 3.5 反谐振频率 泛音比法 泛音频率 3.13切变波 2. 切型 切型符号 6. 15 群速 厚度切变振动模 厚度切变机电糯合系数 厚度伸缩振动模 4.5 厚度伸缩机电糊合系数 2.45 5.5热释电系数 横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2.44 热释电效应 横向长度伸缩机电期合系数 横波 6.5 声表面波 6.2 声表面波延迟时间 17 6. 17
GB/T126了了-90 2.39 声表面波延迟时间温度系数 6.20压电应变常数 2.42 声表面波速度 -- 6.16压电劲度常数 2.36 声表面波速度温度系数 6.19压电效应 2.38 声表面波机电耦合系数 6.18压电常数 声减 2.37 6.11压电晶体 声速 3.1 6.12压电晶体振子 2.31 受夹介电常数(受夹电容率) 2.2压电振子的优值 压电振子的导纳圆和阻抗 2.27 3.3 受夹介质隔离率 3.2 受夹电容 2.19压电振子等效电路 受夹相对介电常数(受夹相对电容率) 剩余电极化强度 2.21 自由介电常数(自由电容率) 2.26 自由介质隔离率 体波 2 18 6.3自由电容 铁电居里温度 2.17 自发极化 铁电瞒 2.12自由相对介电常数(自由相对电容率 2.23 铁电晶体 纵向长度伸缩振动模 2.11 4. 3 弹性劲度常数 2.35纵波 6. ---- 弹性顺度常数 纵向长度伸缩机电糊合系数 2. 34 5.6 弹性常数 .33直角坐标系 22. 2 振动模式 4. 准纵波 6. 相速 6.13准静态法 谐振频率 3.4准横波 6. 8 谐振-反谐振法 最大导纳频率 3.8 8 4. 最小导纳频率 3.9 最大传输频率 3.10 压电电压常数 2.41最小传输频率 3.11 压电应力常数 2.40 18
GB/T1263了一90 B 附 录 英文索引 (参考件 acousticattenuation 6.1l 6.12 acousticvelocity 3.3 admittanceandimpedancecircleofpiezoelectricvibrator 3.5 antiresonancefreguency bulkwave 6.3 2.30 capacitanceratio 2. 19 capacitace 22 22 dielectricconstant(clampedpermittivity clamp 2.27 dlampeddielectricimpermeablit 2.24 clampedrelativedielectricconstant(clampedrelativepermittivi 2.16 coerciveelectricieldstrength cryStalSystem 2. cut type 6.17 delaytimesurfaceacousticwave 2.20 dielectrieconstantpermitivity 2.25 dielectrieimpermeabiity dielectriclo6S dispersionmedium 6.14 2.33 elasticconstant 2.34 elasticcomplianceconstant 2.35 clasticstiffnesSconstant 2.14 polarizatio1 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5.1 hanicalcouplngcoeffieientofsurfaceacousticwave 6.18 2. 43 effect 1e equivalentcircuitofpiezoelectricvibrator. 2.11 ferroelectriecrystai 19
GB/T1263ак 90 ferroelectriccurietemperature V ferroelectricdomain 13 ferroelectrichystersisloop figureofmeritforpiezoelectricvibrator 18 capacitance 2.2 freedielectricconstantfreepermittivity 2. 26 dielectricimpermeabilty 2.23 treerelativedtielectricconstant(freerelativepermitvit 2. 46 fregueneyconstant 3. 12 fundamentalfregueney groupveocity 2.5 attice 5.6 ongitudinallengthextensionalelectromechanicalcouplin8factor longitudinallengthextensionalvibrationmode 6. longitudinalwave 3.8 maxiumadmittanccfrequency 3.10 maxiumtransissionfrequeney 2.29 mechanicalqualityfactor 4.12 admittancecircle n or 3.9 ninimumadmittancefrequene 3.11 minimumtransisionftequenes 2.32 motionalresistance 3.13 overtonefrequency 4.9 overtoneratiomethod 3.7 paralelresonancefrequeney 66. 13 phasevelocity 2.38 piezoelectricconstant 2.37 iezoelectriccrystal 3.1 piezoelectriccrystalvibrator 2.36 biezoelectriceffect 2. .42 stiffnesSconstant 2.39 piezoelectricstrainconstant 40 2. piezoelectricstressconstant 20
GB/T1263ак90 piezoelectricvoltageconstant planar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5. 2. pointgroup poline 2. 16 o puremoxdedirection 6.10 6. purewave 2.45 pyroeleerieccoefficient pyroelectrieeftet 2.44 quasi-longitudinalwave 6. quasi-staticmethod quasi-transversewave radialextensionalvibrationmode rectangularcoordinatessystem residualelectricpolarization 2.15 resonance-antiresonancemethoxd resonancefrequeney 3. eriesresonancefrqueney 3.6 shearwave 6.9 singlecrystal 2. spacegroup 2. spontaneouspolarization staticmethod 4. 13 surfaceacousticwave 6.2 susceptancemethod 4.10 symbolsofeutype 2.8 temperaturecoefficientofthedelaytimeofsurfaceacousticwave 6.20 temperaturccoefficientofthevelocity or surfaceacousticwave 6.19 extensional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5.5 extensiona mode 4.5 VDO6 sshear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5.4 ibrationmode 6 SI 4. circuitmethoX iO 4.7 5.2 transverselengthextensionalelectromechanicalcouplingfactor transverselengthextensionalvibratormoxde 4.2 6.5 transversewave 21
GB/T1263390 6.16 velocityofsurfaceacousticwave vibrationmode wave 4.l1 zerophasemethod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电子标准化研究所、二十六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大珍,朱洪兴、肖声质、李杰、吴子合,刘鸿举,刘承钧 22

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2679-1990。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共有13页,发布于1991-10-011991-10-01实施
压电晶体电弹常数测试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压电晶体电弹常数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压电晶体电弹常数测试方法的编号:GB/T12634-1990。压电晶体电弹常数测试方法共有19页,发布于1991-10-011991-10-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