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606-2018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

Ergonomics—Motorvehicledrivers'eyelocatio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编号:GB/T36606-2018。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共有12页,发布于201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180
  • 实施日期201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页
  • 文件大小768.84KB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


国家标准 GB/T36606一2018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 Ergonomies一\oorvehicediriers'egyeleations 2018-09-1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606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驾驶员眼椭圆 眼椭圆中心定位程序 附录A资料性附录眼椭圆视切比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可调座椅下任意身高分布、男女比例驾驶员的眼椭圆 参考文献
GB/36606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标准化研究院、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 车有限公司、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立、赵朝义、刘畅、李磊张勇刚、罗恢育、叶青、张静、,梁清林、胡雪芬、孔祥龙、 呼慧敏、冉令华、张欣、杨亚芬,尤海波
GB/36606一2018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位置和眼椭圆定位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座椅行程大于133mm的M1类车辆视野设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291202012H点和R点确定程序 术语和定义 GB/T150892001和GB/T29120一201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眼椭圆eyellipse 驾驶员眼睛在空间相对车辆内部参考点位置的统计表示(见图1 眼椭圆z轴 眼椭圆X轴 眼椭圆y轴 眼椭圆y轴 眼椭圆X轴 眼椭圆z轴 图1驾驶员眼椭圆三维示意图 3.2 M1类汽车cassM1vehieles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GB/T150892001,定义3.2] 3.3 H点H-point 在HPMI中,H点是躯干和大腿的旋转中心,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的皎接中心,用于座椅实际H 点的确定 在HIPM-I中,H点是座板总成和背板总成的钞接中心点,位于HIPMl或HPD的侧向中 心线上
GB/T36606一2018 [GB/T29120一2012,定义3.3] 3.4 眼椭圆的视切比tangemtcutofreyelipse 眼睛位置落在眼椭圆切线包含眼椭圆一侧的百分比(参见附录A. 3.5 眼椭圆中心点(E点eyepoints 驾驶员左眼椭圆模型和右眼椭圆模型的中点 驾驶员眼椭圆 4.1概述 眼椭圆的主要确定参数包括轴长、角度、中心点位置 不同人群的眼椭圆形状及位置有所差异,宜 参照附录B给出的方法进行推导 4.2眼椭圆轴长 车辆驾驶员的眼椭圆轴长参数见表1,三视图见图2 眼椭圆轴长参数 表1 单位为毫米 座椅调节行程 视切比 x轴长 Y轴长 乙轴长 95 174.0 53.0 82.0 >133 99 251.0 76.4 l12.0 X轴长 俯视图 X轴长 侧视图 后视图 图2车辆驾驶员的眼椭圆轴长三视图 4.3眼椭圆轴的角度 4.3.1后视图及俯视图角度 眼椭圆X轴在俯视图(乙平面)和后视图(X平面)中与车辆轴线平行 4.3.2侧视图方向的月角 侧视图方向眼椭圆的轴线倾角见式(1): =11.0?
GB/36606一2018 4.4眼椭圆中心位置 眼椭圆中心位置按式(2)式(5)计算 各参数的几何关系见图3 12.5t Xc=L1十628十0.587(L6)-0.176(H30) Ycl=w20一人体平均瞳距/2 Ycr=w20十人体平均瞳距/2 Zc=H8十623十H30 式中 Xe 沿X方向,X轴基准线与眼椭圆中心位置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1 -加速踏板参考点的X坐标; L6 -方向盘中心点到加速踏板参考点在X方向上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H30 SgRP点至加速踏板踵点在Z方向上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可变值(有离合器踏板时取1,没有离合器踏板时取0); Ycl、Ycr 沿Y方向,左、右眼椭圆中心与眼椭圆中心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W20 SgRP点的Y坐标值; 沿乙方向,SaRP点与眼椭圆中心位置的距离,单位为毫米(Cmm); Zc -踵点的乙坐标值 H8 注 1;人体平均瞳距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注2Yeyc为左右眼椭圆中心连线的中点 注3,距球参考点(BoFRP);满足一定条件时,与鞋中心线上距鞋跟203mm的点(BoF)重合 注4:加速踏板鄙点(AHP);踝角为87"时,并且鞋底部与未压下加速踏板接触,鞋跟与受压地毯的交点 注5,座椅参考点(SgRP)生产厂家指定唯一的H点 注6:当座椅高度可调节时 1 若高调行程大于40mm,H点推荐设计在最低位置向上20mm处; 2 若高调行程小于40mm,H点推荐设计在高调行程的中间位置 3)若主机厂未按照该推荐标准设计H点,则眼椭圆将会降低垂直位置准确性将降低 Ycycl X基准面 yG 20 Y基准面 SgRP -BOFRP SgRP 后视图 Z基准面 俯视图 图3眼椭圆定位所需参数 眼椭圆中心定位程序 眼椭圆中心的定位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根据图3确定座椅坐垫倾斜角度A19,SgRP点的Y坐标值(w20),sgRP点至加速踏板踵点 a
GB/T36606一2018 在乙方向上的距离(H30); b 确定踵点的Z坐标值(H8)和方向盘中心点到加速踏板参考点在X方向上的距离(L6) 根据生产车辆中含有离合器踏板车辆的百分比确定值,如果使用离合器踏板的车辆比例不 c 低于50%,则取1,否则取0; d 根据表1给定的轴长绘制左右眼椭圆,根据式(2)式(5)确定眼椭圆的中心位置; 根据式(1)确定眼椭圆X轴的倾角
GB/36606一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眼椭圆视切比 不同百分比(p%)的眼椭圆可理解为由无穷多切线对眼点划分形成,每次划分将眼点分为力%和 1一力%)两部分 图A.1中侧视图就可认为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二维视图的眼椭圆 如果将平面 看做一条直线,如果这条直线是95%眼椭圆的切线,那么有95%眼点位于该切线的一侧,而5%的眼点 位于该切线另一侧 切线 5就驾驶员眼睛位于切平面一侧 -切点 将得华" 一"例 -眼椭圆 图A.1二维平面的眼椭圆视切比 如图A.1中,如果把切线看作是驾驶员到前风挡上黑边下边缘的视线(或视平面),则95%的驾驶 员能够看到视线与水平线夹角范围内或更大角度范围内的物体,5%的驾驶员则可能会受到限制 如果 前方目标物在视线的上方,则5%的驾驶员将看不到 如果目标物刚好在视线上或在视线下方,则至少 有95%的驾驶员能够看见目标,因此这样形成的眼椭圆被称作眼椭圆视切比
GB/T36606一201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可调座椅下任意身高分布、男女比例驾驶员的眼椭圆 B.1概述 当驾驶员人群特征(身高及男女比例)不同,则眼椭圆相关尺寸将发生变化,本附录给出了基于任意 身高及性别分布的眼椭圆构建方法 本附录中公式应用的女性比例范围应在10%75%之间,否则眼 椭圆角度及乙轴位置将会变化,从而不适用于本附录公式 B.2眼椭圆的角度 俯视图(Z平面)和后视图(X平面)上眼椭圆的轴线与车辆轴线平行,但在侧视图中椭圆轴线向前 倾斜,倾斜角度可根据式(B.1)推导,见图3. =18.6一(A19 B.1 式中 A19 -座椅坐垫倾斜角度 B.3眼椭圆中心参考点 B.3.1定位公式 眼椭圆中心点坐标可根据式(B.2)式(B.4)确定 X=L1十628十0.587(L6)一0.176(H30 12.5t B.2 Y=W20 B.3 Z=H8十623十H30 B.4 式中 L1 -X轴上踏板参考点的坐标; L6 -X方向上方向盘中心点到R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W20 SgRP点的Y坐标值; H8 Z轴方向上踵点的坐标值; 乙轴方向上s,RP点至题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H30 可变值《有离合器踏板时取1,没有离合器踏板时取0. B.3.2座椅垂直可调情况 对于高度可调节的座椅,本标准式(2)一式(5)中的H30(SgRP点)宜取座椅垂直可调范围的 一半, -般SgRP高度取最低H点上方的20mm~25mm 如果垂直方向调节行程大于40mm,H点宜设 计在最低位置向上20mm处,如果垂直方向调节行程小于40mm,H点宜设计在高度调节行程的中间 位置
GB/36606一2018 B.4眼椭圆轴长 B.4.1X轴长 X轴长指的轴长是实际距离,而不是X方向上的水平距离,图B.1和图B.2给出了侧视图轴长计 算的过程 -男性眼椭圆中心 女性眼椭圆中心 -眼椭圆x轴 参考眼椭圆中心 图B.1侧视图上男性和女性及参考点示意图 男性 男性可排除部分 女性 女性可排除部分 -眼椭圆X袖 图B.2确定眼点在X轴的终点及长度 侧视图中驾驶员眼睛空间坐标与身高的相关系数为0.473,即侧视图中两个驾驶员身高相差 10 nmm时,他们之间的坐标空间点相差4.73mm,并且身高较高者位于后方 类似地,两个平均身高相 差10nmm的人群,在侧视图上眼椭圆中心位置也相差4.73nmm 由于男性与女性的平均身高有所不 同,而且他们的身高分布在侧视图上也有差异,因此在侧视图方向上计算轴长时需考虑性别的影响 另外,眼椭圆身高应考虑人群身高差异性 确定侧视图中x轴长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确定眼点在 X 轴的分布,然后找到分布的上限和下限点,以两点距离代表轴长 事实上侧视图眼点坐标服从的是 男女混合的二维正态分布 为简化边界计算,以眼椭圆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可根据中心点偏移量计算边界距离 首先,根据式 B.5)和式(B.6)确定男性和女性眼椭圆中心位置 M=0.473(SM-sR (B.5 =0.473(SF-SR) B.6 式中 M,F 表示侧视图中男性和女性眼点相对于中心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M,SF 表示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单位为毫米(mm). sR 参考身高,单位为毫米(mm).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式(B.7)及式(B.8) B.7 sd=0.473a十41.87" sd=、0.473+(4.87 B.8
GB/T36606一2018 式中 ssd和sd 表示男性和女性眼点坐标的标准差; d和a 表示男性和女性身高的标准偏差 男性和女性眼点坐标点的均值及偏差确定两个重叠的正态分布(图B2),将均值与偏差代人式(B9) 和式(B.10)可确定眼椭圆下(前)边界和上(后)边界 CF一M 十(1一PM)p[(CF一F/sd] 1一g=Pp B.9 sd CM一M 十(1一P)重[(CM一F/sd] -B.10 g=PM dM 式中: 男性在人口中的比例; Pw C -沿着侧视图轴线,相对参考中心点的眼椭圆的前方边界; CM 沿着侧视图轴线,相对参考中心点的眼椭圆的后方边界 眼椭圆视切比的百分点; 叠加正态分布 为找到眼椭圆在侧视图的上下边界,需将式(B.9)和式(B.10)迭代进行计算 将公式分解,括号里 包含的是男性与女性眼点坐标中乙值的上下边界 正态分布左半部分与边界上半部分对应,如式(B9)表 示女性眼点位于截点下方,男性眼点也位于截点下方 然后基于混合男女比例的驾驶员,得到加权平 均值 最后通过式(B.1l)计算cM与CF的差值,得出x值的轴长 X轴长=CM-CF B.ll1 B.4.2轴长与乙轴长 由于身高不同不会影响到椭圆Y、乙轴的长度,所以Y,Z轴的长度只需要计算眼椭圆视切比的百 分位 Y轴与乙轴方向的眼点可认为是服从有固定标准差的正态分布 通过累计正态分布数据,可将 适当比例的人群排除后确定轴端点,具体见式(B.12)和式(B.13) 轴长=18.34[重l(g)一重l(1一q]. B.12 Y Z轴长=28.39[中g)一中(1一g] B.13) 式中 眼椭圆的百分比 d 正态分布的反函数 B.5确定最终眼椭圆中心点 眼椭圆X轴前后边界值的计算都是相对于眼椭圆中心而言,边界不一定关于中心点对称 因此 最终中心位置应根据式(B.14)式(B.16)确定 公式将最终中心定位在乘员中心线上,位于侧视图眼 睛中点 Xc=Xcref+[(CF+CM)×cos/2 B.14 Yc=Ycref B.15 Ze=Zeref+[(CF+CM)×sin]/2 B.16
GB/36606一2018 考文 参 献 forUeeinDfningandMeasuringvehieleSeating SAEJ826Deviees Accommodation [2]sAEJ10oNMotorVehicleDimensions [3]sAEJ941一1997 MotorVehicleDrivers’EyeL.c ocations [4]sAEJ1050DeseribimgandMeasuring theDriver'sFieldofView [5]sAEJ1516 AccommodationToolReferencePoint [们 SAEPaper 650464AutomobileDriverEyePosition [m SAEPaper 720200DriversHeadandEyePositions [8sAEPaper75056DeseribngtheDriver'workspace:Eye,Head,Knee,andSeatPost ions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GB/T36606-2018

人类工效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机工作系统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汽车领域,人类工效学可以应用于驾驶员的行为和认知特征的分析、驾驶环境的评估和设计、车内设备的布局与控制等方面。

GB/T36606-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人类工效学 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规范》,该标准规定了驾驶员眼睛位置的测量方法和要求,旨在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 定义

驾驶员眼睛位置是指驾驶员正常坐姿下视线水平方向上,离驾驶员双眼最近处的水平距离。

2. 要求

GB/T36606-2018标准中,驾驶员眼睛位置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保证驾驶员在正常坐姿下能够清晰地看到仪表和车窗外景;
  • 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车辆时视线不受阻碍,能够观察到前方路况和后方车辆;
  • 保证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视觉疲劳度。

3. 测量方法

GB/T36606-2018标准规定了驾驶员眼睛位置的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调整座位和方向盘:将座椅高度、角度和前后位置等调整到适合自己的驾驶位置,并将方向盘调整到正常驾驶状态;
  2. 测量垂直高度:用尺子或其他工具测量驾驶员膝盖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3. 测量眼睛高度:用尺子或其他工具测量驾驶员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4. 计算眼睛位置:将垂直高度减去眼睛高度,即可得到驾驶员眼睛位置的数值。

4. 适用范围

GB/T36606-2018标准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汽车驾驶员的眼睛位置要求和测量方法。

总之,人类工效学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而GB/T36606-2018标准作为人类工效学应用的一个方面,为汽车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未来,这是续写的部分: 来者有鱼:而GB/T36606-2018标准的实施,对于驾驶员眼睛位置的要求和测量方法,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车祸事故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该标准也可以作为汽车设计、制造和销售等领域的一个参考和依据,以保证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总结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GB/T36606-2018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汽车行业人机工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车祸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有益于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人类工效学将会在汽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驾驶员和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和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类似的标准

人类工效学照明术语

航天用标准太阳电池

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解析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解析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解析规范的编号:GB/T36605-2018。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解析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19-04-01
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头部位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头部位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头部位置的编号:GB/T36607-2018。人类工效学车辆驾驶员头部位置共有8页,发布于201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