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404-2017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multipolarandtwo-speedelectricalresolv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0404-2017。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共有36页,发布于2018-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60.30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6页
  • 文件大小2.17M

以图片形式预览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10404一2017 代替GB/T10404一2007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eifieationformultipolarandtwspeedeleetriealresolvers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疙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0404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404一2007《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与GB/T10404一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基本参数中增加了额定电压/最大输出电压6/2组合(见3.5,2007年版的4.2); -旋转方向增加了从轴伸端视之的规定(见3.7,2007年版的4.4) 电气原理图及基准电气零位改为电路图及输出电压方程式(见3.8,2007年版的4.5); 矢量图规范为向量图(见表12,2007年版的表6); 引出线或接线端分为标记和强度两部分(见4.3和4.23,2007年版的4.8和5.5); 接线的正确性增加了粗机基准电气零位的检查和接线图(见4.15,2007年版的4.8和5.17) 电磁干扰改为电磁兼容(见4.21,2007年版的4.26和5.23); -增加了振动的具体技术要求见4.24,2007年版的4.28和5.25); -增加了低温试验方法中接线通电方式的规定见4.28,2007年版的5.29); -增加了高温试验方法中接线通电方式的规定见4.29,2007年版的5.30); 增加了湿热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接线通电方式的规定(见4.30,2007年版的4.34和 5.31); 增加盐雾的持续时间要求(见4.32,2007年版的4.36和5.33); 霉菌改为长霉(见4.33,2007年版的4.37和5.34); 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上海赢双电机有限公司、上海司壮电机有限公司、淄博得普达 电机有限公司、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桂霞,凌世茂金韶东、王福杰、蔡广宇、郭巧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404一1989,GB/T104042007
GB/T10404一2017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试验条件、检验规则,交付准 备和用户服务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以下简称“旋变”)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及导则:长霉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7345一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10405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GB/T18211一2000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JB/T8162控制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分类与基本参数 3.1分类 旋变分为多极旋变发送机(xXFD),多极旋变变压器(xXBD),双通道旋变发送机(xXFs)和双通道旋变 变压器(XBS)四类 3.2型号命名 旋变的型号命名应符合GB/T1o405的规定,参见附录A,或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3外形结构型式 3.3.1分类 旋变的外形结构型式分为基本型和派生型两类 3.3.2基本结构型式 旋变以分装式有凸缘为基本结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
GB/T10404一2017 C囚 图1凸缘安装基本结构外形 表1凸缘安装基本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D 机座号 D D D hl0 h7 hl0 H7 士0.1 士0.1 45 45 45 0.02 35 50 0.02 70 70 70 76 20 35 90 90 90 98 40 35 0.03 0.03 110 110 118 110 50 35 130 140 70 130 130 40 160 80 40 6o 160 170 200 200 200 210 100 0.04 0.04 45 250 250 250 26o0 150 50 320 320 320 350 200 55 10 15 0.05 0.05 400 400 430 250 60 400 3.3.3派生结构型式 派生结构的派生代号、结构型式与轴伸型式等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表2一表10以及图2一图8 的规定 表2派生结构外形及尺寸 派生代号 B H 70160 45 机座号 70400 结构型式 分装式 组装式 端部大止 安装型式 有凸缘无凸缘 法兰盘及腰形孔 外圆及凸缘 口及凹憎
GB/10404一2017 表2(续 结构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外形尺寸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螺纹止 鼎纹止 螺纹止光轴伸 螺纹止光轴伸 轴伸型式" 空心轴 光轴伸 推轴伸光轴伸 推轴伸 光轴伸 推轴伸双轴伸 推轴伸双轴伸 双轴伸 双铀伸 轴伸结构 图6 图7 图6 图? 图6 图?7 图6 图7 图5 轴伸尺寸 表8 表9 表8 表9 表8 表9 表8 表9 表7 注:图1和图2中同轴度和垂直度的要求是对试验工装及用户系统的安装规定 双轴伸旋变的另一端轴伸应符合图8和表10的规定 表3凸缘安装派生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D D 机座号 D D h hl0 h7 hl0 H7 士0.1 士0,1 70 70 70 76 30 35 90 90 90 98 20 35 0.03 0.03 35 11o 110 1o 118 30 130 130 30 140 40 40 200 200 200 210 120 0.04 0,04 45 55 320 32o 350 150 320 15 10 0,05 0,05 400 400 400 430 200 60 oaA 囚 图2无凸缘安装派生结构外形
GB/T10404一2017 表4无凸缘安装派生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机座号 D D h7 H7 70 35 70 20 90 90 40 35 0.03 0.03 l10 1o 50 35 70 130 130 40 80 160 16o 40 45 200 200 100 0.04 0.04 250 250 150 320 320 200 55 0.05 0.05 400 60 400 250 Ta.D 7,5" o A 120 120 图3法兰盘及腰形孔安装派生结构外形 表5法兰盘及腰形孔安装派生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机座号 D D D h h hl0 h7 h1o 士0.1 士0.1 士0.1 70 70 70 84 77 0,03 7o 0,06 90 90 90 104 97 0,05 0,10 60 119 l10 110 ll0 128 55 130 130 130 148 139 10 0,05 0.10 55 50 60 160 160 178 169
GB/T10404一2017 回 工瓜 OOA S s 图4外圆及凸缘安装派生结构外形 表6外圆及凸缘安装派生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D 机座号 D D h hl0 h7 hl0 士0.1 士0.1 士0.2 70 70 0.06 55 70 82 25.5 11.5 0.03 90 90 90 100 1 40 110 l10 ll0 122 0.10 0.05 20 130 130 30 142 45 160 160 60 176 25 o.a囚 4xMs la.02B oD 图5端部大止口及凹槽安装派生结构外形 表7端部大止口及凹槽安装派生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D E D D D Ms D D h h 机座号 十0.2 hl0 h6 h8 hl1 士0.1 士0.1 士0.I 8H 门 45 33 70 45 41 25 42 12 1.5 2.5 M3
GB/T10404一2017 图6法兰盘及腰形孔安装光轴伸结构外形 表8光轴伸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E 机座号 D 70 20 90 20 110 20 130 20 160 20 60" 图7法兰盘及腰形孔安装螺纹止推轴伸结构外形 表9螺纹止推轴伸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机座号 D E MS E 们 8H 70 M6×0.5 20 15 90 M6×0.5 20 15 8 110 M6×0,5 20 15 M8×0.5 1G 130 20 15 10 160 M8×0.5 10 20 15 10
GB/10404一2017 图8双轴伸旋变另一端轴伸结构外形 表10双轴伸旋变另一端轴伸结构外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代号及公差带 E 机座号 D 70 90 110 130 10 160 0 3.4基本参数 除另有规定外,旋变的基本参数应在表11中选取 表11基本参数 类 型 数 XFD.xFs YB.XBs 额定频率 400、1000,2000 Hz 精机开路输人阻抗 100、l50,200、400,600,800 极对数 4、8、16、20、30,32、36、64、128 36/12 26/12 12/6 额定电压/最大输出电压 6/2 26/5 3.5技术性能参数 旋变的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可参见附录B 3.6旋转方向 从轴伸端或非出线端视之,转子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旋转正方向
GB/T10404一2017 3.7电路图及输出电压方程式 从轴伸端或非出线端视之,当旋变处于基准电气零位时,定转子绕组相对位置及其向量关系应符合 表12规定 旋变输出绕组的输出电压应满足表12电压方程式,式中日为转子从旋变的基准电气零位正向转动 的机械角 表12电路图及输出电压方程式 类型 电路图 向量图 输出电压方程式 oR1 s1 s1 R1 S2 S4 R2 S2 Uss=KURuecos(0+0w R3 S3 6R3 n(0十0. -K,Uww.sml Uss一 op XFS型 Us斯=K,UeR:cos(0) R: oR5 S5 S5 Ua.想 =K,URR7sin() S8 S6 S8 s6 R" S7 占R7 Ps5 pR5 R5 s5 S N Us9=K,URR;cos0 S6 xFPD型 U.=K,Ue知sim/" S7 R7 古R7 s1 S1 R3 s2 S2 R3. S R URR=KUsscos(0+0p 1s3 S3 K,U妈sin(@十,m) XBS型 UeR=K,U做cos(0) S5 s5 K,Ussinp0 S6 S8 R5 s6 O R7 S7 S 9s5 S5 Ss s6 S R7 URR?=K,Uscos(0 S6 R7 SE xBD型 K,Usmstn() 注K,为粗机的变压比;K,为精机的变压比;lw为粗、精机零位偏差;户为极对数;0为转子从旋变的基准电气 零位正向转动的机械角;Us为S1与S3端子之间的电压(其他类同).
GB/10404一2017 3.8使用环境条件等级 旋变使用环境条件应符合表13等级规定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表13使用环境条件等级 环境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气压 冲击峰值加速度稳态加速度 振动 % 等级 kPa m/s m/s 74.8 la -10一40 -25一40 74.8 10Hz55Hz 150 55 -40~55 二95 双振幅1.5mm 10Hz500Hz低频双振幅l.5mm -55~85 25 300 150 或峰值加速度100m/s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1外观 4.1.1技术要求 旋变的外观应符合GB/T73452008中5.1.1的规定 4.1.2试验方法 目检旋变外观 4.2外形及安装尺寸 4.2.1技术要求 旋变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3.3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试验方法 用能保证测量精度的量具检查旋变外形及安装尺寸 4.3引出线或接线端标记 4.3.1技术要求 旋变采用引出线时,引出线长度应不小于200mm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旋变引出线或接 线端标记及套管颜色应符合表14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表14引出线或接线端标记 出线标记 套管颜色 机型 出线方式 转子 定子 输人端 输出端 粗机 R1、,R3;R2,R4 s1,S3;S2,s4 接线板 精机 R5、R7 S5、S7;S6、S8 红 粗机 红白、黑白;黄白、蓝白 红、黑;黄、蓝 黄 引出线 精机 红白、黑白 红、黑;黄、蓝 蓝
GB/T10404一2017 4.3.2试验方法 用能保证测量精度的量具检查引出线长度,并目检引出线或接线端标记 4.4径向间隙 4.4.1技术要求 旋变径向间隙和径向力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径向间隙允许增加到规定的最大值的1.5倍 4.4.2试验方法 旋变径向间隙按GB/T7345一2008中5.5.2的规定进行检查 4.5轴向间隙 4.5.1技术要求 旋变的轴向间隙和轴向推力应符合表1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 轴向间隙应不大于表15规定最大值的1.66倍 表15轴向间隙和轴向推力 轴向间隙 轴向推力 机座号 mm 45 10 0,05~0,15 70,90 20 0.,100.20 30 110~160 4.5.2试验方法 旋变轴向间隙按GB/T7345一2008中5.6.2的规定进行检查 4.6轴伸径向圆跳动 4.6.1技术要求 旋变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2mm 4.6.2试验方法 旋变轴伸径向圆跳动按GB/T73452008中5.7.2的规定进行检查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4.7 4.7.1技术要求 旋变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应不大于3.3的规定 4.7.2试验方法 旋变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按GB/T7345一2008中5.8.2的规定进行检查 10
GB/10404一2017 4.8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4.8.1技术要求 旋变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3.3的规定 4.8.2试验方法 旋变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按GB/T7345一2008中5.9.2的规定进行检查 4.9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4.9.1技术要求 旋变转子转动时,电刷接触电阻的变化应符合GB/T7345一2008中5.16.1的规定 鉴定检验和C 组检验后,其最大变化值还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试验名称 转子电阻<200n(20C) 转子电阻>200Q(20C) 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 1.50Q 转子直流电阻的0.75% 4.9.2试验方法 电刷接触电阻变化按GB/T7345一2008中5.16.2的规定进行检查 4.10静摩擦力矩 技术要求 4.10.1 旋变的静摩擦力矩应不大于表17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静摩擦 力矩应不大于表17规定值的2倍 表17静摩擦力矩 静摩擦力矩 机座号 mNm 45 1.5 70 4.0 90、11o 6.0 130,160 8.0 4.10.2试验方法 旋变的静摩擦力矩按GB/T7345一2008中5.10.2.1的规定进行检查 11
GB/T10404一2017 4.11绝缘介电强度 4.11.1技术要求 旋变的绝缘介电强度应符合GB/T73452008中5.17.1的规定 其中机座号小于或等于130的 旋变绕组的峰值漏电流应不大于1lmA,机座号大于130且小于或等于250的旋变绕组的峰值漏电流应 不大于5mA,机座号大于250的旋变绕组的峰值漏电流应不大于10mA 4.11.2试验方法 旋变的绝缘介电强度按GB/T73452008中5.17.2的规定进行检查 4.12绝缘电阻 4.12.1技术要求 旋变的绝缘电阻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及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条件下,绕组对壳体及绕 组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Q;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Mn;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恒定湿热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规定的低气压条件下,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2.2试验方法 旋变的绝缘电阻按GB/T73452008中5.18.1的要求选择对应的绝缘电阻表,测量旋变各绕组对 机壳及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 4.13消耗功率 4.13.1技术要求 旋变的消耗功率应不大于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2试验方法 按图9接线,被试旋变输人绕组额定励磁,输出绕组开路(对XBD型和XBS型旋变输人绕组一相 励磁,另一相短路),分别测量粗、精机的空载消耗功率 允许用能保证精度的其他方法测量 接到被试电机输入绕组 说明: 低功率因数瓦特表; -高阻抗电压表 图9消耗功率试验电路 12
GB/10404一2017 4.14最大输出电压 4.14.1技术要求 旋变的最大输出电压应符合表11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其偏差值在规定值的士10%范 围内 4.14.2试验方法 被试旋变按图10接线,额定励磁(磁路组合式粗、精机同时励磁),输出端接人高阻抗电压表或数字 电压表,当转子缓慢转动时,由电压表读出最大空载输出电压 s1s5 S3S7 S2(S6 R2 XFD型和XFS型 RX R S4S8 R1R5R3R7 s1s5 S3S7 XIBD型和XES型 S2(S6 R1R5 RT R3R7 S4S8) 说明 RX 旋变发送机 RT -旋变变压器 图10最大输出电压试验电路 4.15接线正确性 4.15.1技术要求 旋变的定、转子绕组按4.3规定接线后应满足3.7的电压关系 4.15.2试验方法 旋变安装在角分度装置上,按图1la)接线,额定励磁,先检查粗机接线正确性,转动转子使相敏电 压表读数最小,对于XFD型和XFS型旋变,确认R1、R3;S1、S3;对于XBD型和XBS型旋变,确认S2 S4;R1、R3 此时转子位置为粗机近似的基准电气零位 再按图11b)接线,额定励磁,转动转子,使相 13
GB/T10404一2017 敏电压表读数最小,此时转子位置为粗机基准电气零位 按图1le)接线,对于XFD型和XFS型旋变 当转子从粗机基准电气零位正向旋转电气角度90"时,相敏电压表读数由大逐渐减小,则接线正确 对 于XBD型和XBS型旋变当转子从粗机基准电气零位反向旋转电气角度90°时,相敏电压表读数由大逐 渐减小,则接线正确 在粗机基准电气零位附近用同样的方法检查精机接线正确性,并确定精机的基准电气零位 对于XFD和XBD型旋变,可在任何位置检查接线正确性并确定精机的基准电气零位 对于XFS和XEBS型旋变应共励磁 S1(S5)S3(S7) s1(s5) sS3(s7T s1(S5) S3(S7) s2(s6) R2 S2(Ss6) S2(S6 XFD型 R2 R2 RX RX 和XFS型 Rx O S4(S8) R4 R s4(S8) R4 S4(S8) R3(R7) R1(R5 R1(R5 R3R7 R1(R)d o R3(R7) S1(s5) s3(s7) S1(S5s3(S) S1(S5)S3(S7) R1(R5) S2(S6 xHD型 IR1(R 92(S6) S2(S6) R1(R5 RT 和XBS型 心 R3(R7 RT S4S8 R3(R7 S4(Ss8 R3(R) S4(S8) 说明 -旋变发送机 R RT -旋变变压器 图11接线正确性试验电路 4.16基准电气零位标记和粗、精机电气零位偏差 4.16.1技术要求 当旋变处于基准电气零位时,应在定、转子或机壳和轴伸的相应的适当位置应有明显而牢固的“基 准电气零位”标记 对XFS型和XES型旋变,当极对数力<8时,粗精机零位偏差应在士60'机械角,下同)范围内;当极 对数8<户<64时,粗、精机零位偏差应在士30'范围内;当>64时,粗、精机零位偏差应在士20'范围内 14
GB/10404一2017 4.16.2试验方法 按4.15.2方法确定精机基准电气零位后,在定、转子或机壳和轴伸的相应的适当位置给予明显而 牢固的“基准电气零位”标记,读取粗、精机的基准电气零位值,其差值即为粗、精机电气零位偏差 4.17最大输出电压相位移 4.17.1技术要求 旋变的最大输出电压相位移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7.2试验方法 用相位计测量相位移,被试旋变按图10接线,额定励磁,转子从基准电气零位正向转到输出电压近 似等于最大输出电压时,从相位计上读取相位移 允许用能保证精度的其他方法测量 4.18电气误差 4.18.1技术要求 旋变的精度按电气误差确定分为三级,其值应不大于表18的规定 表18电气误差精度分级 精度等级对应的电气误差 机型 机座号 极对数 0级 I级 I级 464 30' 45400 粗机 128 20 A '3o0 45 3 2?" 30'" 6o'" 70 20" 40" 1'20 >16 90 15" 30" 60" 15" 60" 二20 30" 11o 10" 20" 40' 30 精机 30 60 15” 30" 200 250 >64 320 1o" 20" 400 128 10" 鉴定检验和C组检验后误差允许增加 0级产品精机电气误差应不大于规定值的1.5倍,I、级 产品电气误差应不大于规定值的1.25倍;粗机电气误差应不大于规定值的1.25倍 15
GB/T10404一2017 4.18.2试验方法 4.18.2.1 总则 电气误差测量时,粗机返零的角度偏差小于2',精机返零的角度偏差小于该机0级精度时的电气误 差的20% 被试旋变先处于粗机基准电气零位,对粗机每隔15"测一点,共测24点,对精机从旋变基准电气零 位开始,转子正向旋转使相敏电压表指示的基波同相分量为零,依次读取所有点的零位误差,然后在最 大正、负零位误差所处的极对下各测一对极(当出现多个相同最大正值或负值时,应取最大正、负值的空 间位置相差近180'),每对极测24点(电气角度15"测一点) 测量中转子正向旋转使相敏电压表指示的 基波同相分量为零,分别记下转子实际机械角度与其相应的理论电气位置所对应的机械角度,计算两者 之差,超前为正偏差,滞后为负偏差,取其中绝对值最大的偏差作为电气误差 .在A组试验和验收试验时,可以简化测量,其方法是从旋变的基准电气 对于极对数户>64的旋变, 零位开始,先测第一个单元绕组下所有零位误差,并取出正、负零位误差较大者各13点,然后测量其 余各单元绕组下与第一单元绕组下所取出较大正将负零位误差(13点)相对应的各点零位误差,最后 在所测得的零位误差中取最大正、负误差所处的极对下各测24点(电气角度15"测一点,当出现多个相 同正值或负值时,应取正、负值的空间相差近180'),取其中绝对值最大的偏差为电气误差 .18.2.2比例电压法 . 旋变发送机采用比例电压法测量电气误差,按图12接线,额定励磁(磁路组合式粗、精机同时励 磁) 试验用的四臂函数电桥由两个无感电阻分压器R'和两个10kQ无感电阻R组成 分压器分压比 与给定角度的对应关系见式(1),式(2)和表19 S2(S6 SlS5 S4S8) R2 S3(S7 R1(R R3(R7 说明: -旋变发送机 RX 图12比例电压法电气误差试验电路 K =tg9 R'=r1十r 式中 分压器的分压比; 16
GB/10404一2017 分压器的分压电阻,单位为千欧(kQ); r1、r R' 无感电阻分压器,单位为千欧(kn); 给定的电气角度,单位为度(") 表19分压比与电气角度对应关系 电气角度/( 分压比 0.00000 15 0.26795 0.57735 30 45 1.00000 旋变发送机电气角度按式(3)确定 转子每转动45"时,四臂函数电桥端钮A、B,C、D与旋变输出 端钮换接一次,换接顺序与分压比K的变化方向见表20 允许用能保证精度的其他方法测量 45(m十n)十(一1)"9 3 式中: 旋变发送机的电气角度,单位为度("); 换接顺序值,按表20确定 m、n 表20电桥端钮与旋变输出端钮换接关系 电桥端钮 旋变输出端钮 K 值的变化方向 电气角度范围 S2(S6 45 S4(S8 0-1 S1(S5) 180”225 S3(S7) S1(S5 -45"一90" S3(S7 -0 S2(S6 225270" S4(S8 S3(S7 >90"135" S1(S5) 0-1 S2(S6) >270”315” S4(S8) S2(S6 >135”180” S4(S8 1--0 S3(S7 >315"360°" Sl(S5 17
GB/T10404一2017 4.18.2.3感应分压器法 旋变变压器采用感应分压器测量电气误差,按图13接线,分压器E和E额定励磁,其分压比与给 定电气角度对应关系如表21所示 分压器输出端钮与旋变输人端钮换接顺序见表22 对磁路组合式XEBS型,测量粗机电气误差时,精机按图14接线,并以0.7倍额定电压励磁 S1(S5 S3(S7) R1(R s2(S6) R s4(S8) R3(R7T) 说明: -旋变变压器 RT 图13感应分压器法电气误差试验电路 表21分压比与电气角度对应关系 电气角度/() 分压器E的分压比 分压器E的分压比 180 360 1.00000 0.00000 15 165 195 345 0,.96593 0.25882 30 150 210 330 0.86603 0.50000 45 135 225 315 0.7071m 0.70711 60 120 240 300 0,50000 0.86603 75 105 255 285 0.25882 0.96593 270 90 0.00000 1.00000 表22分压器输出端钮与旋变输入端钮换接顺序 分压器及其输出端钮 分压器E 电气角度/(' 分压器E 旋变输人端钮 090 S1(S5) S3(S7 S2S6 S4(S8) >90180 S3(S7 S1S5 >180~270 s4(s8 S2(S6 >27036o S1(S5 S3(S7 18
GB/T10404一2017 5 S6 R5 RT S8 R" 说明: RT 旋变变压器 图14精机试验电路 对磁路组合式XEBS型,测量精机电气误差时,粗机两相输人绕组根据粗机转子转角日所处的角度 按表23接线并以0.7倍额定电压励磁,输出端开路 表23旋变输入端钮与电源端钮对应关系 电源端钮 转子转角0/(") 高电位 低电位 90 S1、S2 S3、S4 旋变输人端钮 >90180 S3、S2 Sl、S4 >180270 S3,S Sl,2 >270~360 Sl、S S3,2 允许用能保证精度的其他方法测量 4.19零位电压 4.19.1技术要求 旋变的零位电压的总值: 粗机:应不大于最大空载输出电压规定值的0.5%; 精机:应不大于最大空载输出电压规定值的0.3%; 零位电压的基波值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9.2试验方法 在测量电气误差的同时,读取所有零位下的零位电压 对磁路组合式xFS型,粗、精机同时励磁;对磁路组合式xIS型,测精机时,粗机按表22顺序以 0.7倍额定电压励磁 4.20阻抗 4.20.1技术要求 旋变的开路输人阻抗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精机的偏差应在规定值的士15%范围内 19
GB/T10404一2017 粗机的偏差应在规定值的士30%范围内 旋变的短路输出阻抗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0.2试验方法 阻抗应按GB/T7345一2008中5.15和表24的规定测量 表24阻抗试验电压及电路连接 测量阻抗的接线端 加于旋变接线端的电压 辅助连按 每个绕组单独试验 阻抗 XFD XBD XFD XBD XFD XBD XFs YIs xFs xBs xFs XBs S1(S5)S3(S7 R1(R5)R3(R7 开路输人阻抗 额定励磁 除补偿绕组短除被测绕组 S2(S6)S(S8) 路外,所有其外,其他绕组 Sl(S5)S3(S7 他绕组开路 均开路 R1(R5)R3(R7) 最大输出电压 开路输出阻抗 S2(S6)S4(S8 所需电压为能产生与测量开路 s1(S5)S3(S7) 除被测绕组外,其他绕组 短路输出阻抗 R1(R5)R3(R7) 输出阻抗时的电流相差士3%的 均短路 S2(S6)S4S8) 电流的电压 4.21电磁兼容 4.2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的电磁兼容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1.2试验方法 旋变的电磁兼容按GB/T7345一2008中5.32的规定进行试验 输人绕组额定励磁而转子以 300r/min士50r/min的转速旋转,将等于开路输出阻抗四倍的电阻负载加在输出绕组两端 4.22质量 4.22.1技术要求 旋变质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2试验方法 用相对精度不低于1%的衡器称量旋变的质量 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4.23.1技术要求 旋变的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应符合GB/T73452008中5.3.1的规定 4.23.2试验方法 按GB/T7345一2008中5.3.2规定的方法检查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20
GB/10404一2017 4.24振动 4.24.1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旋变应能承受GB/T7345一2008中表7规定的一种正弦扫频振动或随机振动试 验 试验后应无零部件松动或损坏,并且电刷接触电阻变化、静摩擦力矩、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绝缘介 电强度和绝缘电阻应符合4.9.1、4.l0.1、4.4.1、4.5.1,4.11.1和4.12.1的规定 4.24.2试验方法 旋变输出绕组开路,输人绕组额定励磁(对XNBD型和XBS型,两相输人绕组串接并以厄倍额定电 压励磁),按GB/T73452008中5.26.2的规定进行试验(160机座号旋变的机械负载同130机座号旋 变 分装式旋变定、转子固定不动. 4.25冲击 4.25.1技术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旋变应能承受GB/T7345一2008中表8规定的一种冲击试验,试验后应无零部件 松动或损坏,并且电刷接触电阻变化、静摩擦力矩、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电气 误差和零位电压应符合4.9.1、4.10.1、4.4.1、4.5.1、4.11.1、4.12.1、4.18.1和4.19.1的规定 4.25.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2008中5.27.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时接线通电方式及转子所处的状态 均同4.24.2 4.26低气压 低温低气压 4.26.1 4.26.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低气压试验,试验期间绝缘电阻应符合 4.12.1的要求,试验后电刷接触电阻变化应符合4.9.1的规定 4.26.1.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一2008中5.25.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时接线通电方式及转子所处的状 态均同4.24.2 4.26.2 高温低气压 4.26.2.1 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低气压试验,试验期间绝缘电阻应符合 4.12.1的要求,试验后电刷接触电阻变化应符合4.9.1的规定 4.26.2.2 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一2008中5.25.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时接线通电方式及转子所处的状 态均同4.24.2 21
GB/T10404一2017 4.27寿命 4.27.1技术要求 旋变的寿命应不小于2000h,试验后电刷接触电阻变化、静摩擦力矩、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电气误 差和零位电压应符合4.9.1、4.10.1、4.4.1、4.5.1、4.18.1和4.19.1的规定 4.27.2试验方法 旋变输出绕组开路,输人绕组额定励磁(对XBD型和XEBS型,两相输人绕组串接并以厄倍额定电 压励磁),转子以1150r/min士50r/min的转速旋转 除另有规定外,旋变按表25规定的条件进行试 验,其中在每一轴伸位置,旋变正反方向旋转时间各为50%,每隔24h改变一次转向 表25轴伸安装位置及寿命时间分配 安装位置 时间分M 轴伸向上 寿命时间的1/4 轴伸向下 寿命时间的1/4 轴伸水平 寿命时间的1/2 4.28低温 4.28.1技术要求 旋变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试验,试验期间绝缘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应符合 4.l1.1和4.12.1的规定,试验后电刷接触电阻变化和静摩擦力矩应符合4.9.1和4.10.1的规定 4.28.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一2008中5.2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不通电置于试验箱中,箱温逐渐降低至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极限值,温差士2C,旋变应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 然后输出绕组开路, 输人绕组额定励磁对XBD型和XEBS型,两相输人绕组串接并以厄倍额定电压励磁),运行到稳定工作 温度 4.29高温 4.29.1技术要求 旋变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试验,试验期间绝缘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应符合 4.11.1和4.12.1的规定,试验后电刷接触电阻变化、静摩擦力矩、电气误差和零位电压应符合4.9.1、 4.10.1、4.18.1和4.19.1的规定 4.29.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一2008中5.2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不通电置于试验箱中,箱温逐渐升高至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极限值,温差士2C,旋变应达到稳定非工作温度 然后输出绕组开路 输人绕组额定励磁(对XBD型和XBS型,两相输人绕组串接并以/区倍额定电压励磁),运行到稳定工作 温度 22
GB/10404一2017 4.30湿热 4.30.1 恒定湿热 4.30.1.1技术要求 旋变应能承受温度为40C士2C、相对湿度为90%95%、历时4d或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期间绝缘电阻应符合4.12.1的规定,试验后电刷接触电阻变化、静摩擦力矩、绝 缘介电强度和电气误差应符合4.9.1、4.10.1、4.11.1和4.18.1的规定 4.30.1.2试验方法 旋变不通电置于试验箱中,按GB/T73452008中5.29.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30.2 交变湿热 4.30.2.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应能承受GB/T7345-2008中5.29.2.1表10规定的一种交变湿热试验,试验后 电刷接触电阻变化、静摩擦力矩、绝缘介电强度、绝缘电阻和电气误差应符合4.9.1、4.10.1、4.11.1、 4.12.1和4.18.1的规定 4.30.2.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2008中5.29.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期间一台旋变通电运行,输出绕 组开路,输人绕组额定励磁(对XEBD型和XEBS型,两相输人绕组串接并以厄倍额定电压励磁),另一台 不通电 4.31非正常工作 4.3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应能承受GB/T18211一2000中17.1规定的非正常工作试验 4.31.2 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1821l12000中17.2规定的方法试验 4.32盐雾 4.32.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应能承受GB/T7345一2008中5.33.1规定的盐雾试验,持续时间为48h 试验 后旋变任何部位不能有明显腐蚀迹象和破坏性变质 4.32.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一2008中5.33.2的规定进行试验 4.33长霉 4.33.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旋变应能承受GB/T7345一2008中5.34.1规定的长霉试验,持续时间为28d 试验 23
GB/T10404一2017 后旋变长霉应不超过GB/T2423.16规定的2级水平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注:允许用相同材料的试验报告替代 4.33.2试验方法 旋变按GB/T73452008中5.34.2的规定进行试验 5 试验条件 5.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按GB/T73452008中5.37.1的规定 5.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按GB/T7345一2008中5.37.2的规定 5.3基准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基准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按GB/T7345一2008中5.37.3的规定 5.4试验电源 电压的偏差为额定值的士1%;频率的偏差为额定值的士1%;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不大于1% 5.5试验装置及仪表 试验装置及测试仪表应符合 角分度装置的误差不大于旋变0级精度等级的20% a b)四臂函数电桥的电阻器全部电阻值及分压器的分压比的精度不低于0.005%,分压器相位移小 于10'; 感应分压器的比例误差不大于1×10-,最大输出阻抗为4Q c d 电气测量仪表的精度,检查试验和验收试验时应不低于1级,型式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 高 阻抗电压表应用相应试验类别规定的精度等级的电工仪表进行校准 相敏电压表的输人阻抗应大于500kQ和30pF的并联阻抗,电压表谐波抑制不小于80dB或 当谐波电压和正交电压分别达到旋转变压器最大输出电压的1%和0.2%时,两者所产生的仪 表指示应不大于粗机的转子从零位偏移0,2'时所产生的仪表指示,相敏电压表的最小指示应 能分辨出粗机从零位偏移0.2'时所产生的仪表指示 5.6旋变的安装与接地 旋变水平或垂直位置安装,旋变机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5.7试验规定 试验线路中,粗、精机共用一个线路图,绕组出线标志不带括号者表示粗机,带括号者表示精机 试验中除指出粗、精机同时励磁外,其余均为单独励磁 6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旋变的检验分为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 24
GB/10404一2017 6.2鉴定检验 6.2.1鉴定检验时机和条件 当有要求时,鉴定检验应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鉴定检验: 新产品设计确认前; a 已鉴定产品设计或工艺变更时; b) 已鉴定产品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变更时 c d 产品制造场所改变时 6.2.2样机数量 从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六台样机,其中四台供鉴定检验用,另外两台保存备用 定型批产品数量不足 六台时,应全数提交鉴定检验 但供鉴定检验样机数量不得少于两台 6.2.3检验程序 鉴定检验项目,基本颗序和样机编号根据产品专用技术条件参照表6的规定进行 表26检验项目及顺序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外观 4.1 l,2,3,4 外形及安装尺寸 4.2 1,2,3, 引出线或接线端标记 4.3 1,2,3,4 径向间隙 1,2,3,4 4,4 轴向间隙 1,2,3, 4.5 轴伸径向圆跳动" 4.6 1,2,3,4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 4.7 1.2.3.4 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4.8 1,2,3,4 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2.3,4 4.9 1c 静摩擦力矩" 4.1o 1,2,3,4 1l 4.11 绝缘介电强度 1,2,3,4 12 绝缘电阻 4.12 1,2,3,4 13 4.13 消耗功率 14 最大输出电压 4.l4 l,2,3,4 15 接线正确性 4.15 1,2,3, 16 基准电气零位标记和粗、精机电气零位偏差 4.16 1,2,3,4 17 最大输出电压相位移 4.17 l2,3,4 4.18 18 电气误差 1,2,3,4 1s 零位电压 4.19 ,2,3,4 20 阻抗 4.20 1,2,3,4 25
GB/T10404一2017 表26(续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 鉴定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样机编号 A组检验 C组检验 21 4.21 1,2,3,4 电磁兼容 22 质量 4.22 23 引出线或接线端强度 4.23 1,2,3,4 24 振动 4.24 1,2,3,4 25 冲击 4.25 l,2,3,4 低温低气压" 26 1.2 4.26.l 27 4.26.2 1,2 高温低气压' 28 !.27 1,2 寿命 29 低温 4.28 3,4 30 高温 4.29 3,4 31 恒定湿热 4.30. 3,4 32 交变湿热 4.30.2 3,4 33 非正常工作 3.4 4.31 4.32 盐雾" 34 1.2 35 4.33 长霉" 3,4 注“、/”表示进行该项目检验,“”表示不进行该项目检验 分装式旋变不进行此项检验; 当有要求时,需进行检验的项目; 允许用报告替代的项目 6.2.4检验结果的评定 6.2.4.1合格 鉴定检验用样机的全部项目检验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合格 6.2.4.2不合格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6.2.4.3偶然失效 当鉴定部门确定旋变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的偶然失效时,允许在每次提交的样机中取一 台备用样机代替失效样机,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时)的所有项目 然后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 机的任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6.2.4.4性能降低 样机经环境试验后,允许出现不影响其使用的性能降低,性能降低的允许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规定 26
GB/10404一2017 6.2.4.5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的性能严重降低 样机在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出现影响其使用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或者认为鉴定不合格,或者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 失效时)的所有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量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验 不合格 6.2.5同类型产品鉴定检验 当某一类同机座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型号的旋变同时提交鉴定检验时,每种型号均应提交四台样 机,所有样机应通过质量一致性中的A组检验,然后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的样机进行其余项 日的试验,试脸结果评定按我2.4规定 任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合格.则其所有的旋变整定检验不合 格 本检验不允许样机替换 若鉴定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的旋变均鉴定合格 对此后制造的同类同机座不同型号旋变或对原型号设计更改的旋变应进行差异性鉴定检验,差异 性鉴定检验合格,则认为该型号旋变鉴定检验合格 6.3质量一致性检验 6.3.1质量一致性检验分类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和C组检验 A组检验是为了证实旋变产品是否满足常规质量要求所进行的出厂检验; a b)C组检验是周期性的检验 6.3.2A组检验 A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26规定进行 A组检验可以抽样或逐台进行 抽样按GB/T2828.12012中检验水平I,一次抽样方案进行, 接收质量限(AQL值),由使用方和制造方协商选定 逐台检验中,旋变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旋变为不合格品 A组检验合格,则除抽样中的不合格旋变之外,用户应整批接收 若A组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商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A组检验 6.3.3c组检验 6.3.3.1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26规定进行 6.3.3.2检验时机和周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C组检验 相关项目检验; a b A组检验结果与鉴定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偏差时; 周期检验 除非另有规定,每两年应至少进行- 次; c d)政府或行业监管产品质量或用户要求时 27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0404-2017

引言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这类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以便读者深入了解这类设备。

一、定义与分类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是指在旋转机械中采用可变磁路进行功率转换的电气设备。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水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和柴油发电机组等类型。同时,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发电厂用旋转变压器、变电站用旋转变压器和特种旋变等多个类别。

二、性能要求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应具备以下性能要求:

  • 额定频率:50Hz或60Hz。
  • 额定容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额定电压: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耐电压试验: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 电磁兼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 噪声:应满足国家标准GB/T3859-2008的限制要求。
  • 运行可靠性: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三、试验方法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应进行以下试验:

  • 空载试验
  • 负载试验
  • 短路试验
  • 绝缘试验
  • 接地保护试验
  • 放电试验

四、检验规则

对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进行检验时,应满足以下规定:

  • 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 检验应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检验过程应记录详细内容,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处理。

五、结论

本文介绍了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通过了解这些条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类设备的定义、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类设备。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资料

    和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纸板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纸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纸板的编号:GB/T10335.4-2017。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纸板共有7页,发布于2018-05-01
    铸件重量公差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铸件重量公差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铸件重量公差的编号:GB/T11351-2017。铸件重量公差共有6页,发布于2018-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