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488-2015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faceidentificationofvideosurveillanceinsecuritysystem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1488-2015。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共有14页,发布于2015-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9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310
  • 实施日期2015-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364.13KB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314882015 安全防范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faceidentificatioofvideo surveillaneeinseeuritysystems 2015-05-15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1488一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系统基本结构 系统功能要求 5.1人脸注册 5.2人脸图像获取 5.3人脸比对 5.4结果分析 5.5告警输出 5.6监视名单管理 5.7告警记录管理 5.8参数设置 5.9用户管理 5.10系统日志 系统性能要求 系统测试方法 7.1测试设计原则 7.2功能测试方法 7.3性能测试方法 7.4测试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参考文献
GB/T31488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数字奥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青、赵士伟、李子青、教萌、宛根训、杨春宇,田强、李建勇,全星、李绍欣
GB/T31488一2015 安全防范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方案设计,项目验收以及相关的产品 开发 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724一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A/T893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GA/T922.2一2011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ITU-TH.264H系列;音视频和多媒体系统,音视频服务基础活动视频编码;通用音视频服务的 先进视频编码(IrU-TH.264sERIEsH:Audiovisualandmultimediasystems,Infrastructureofaud iovisualservicesCodingofmovingvideoAdvancedvideocodingforgenericaudiovisualservices 术语和定义 GA/T8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视频监控 videosurveillance 利用视频技术对目标进行监视和记录的手段 3.2 视频图像 videoimage 利用视频监控手段采集的图像 3.3 监视名单 watchlist 被监视的目标人列表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facerecognitionforvideosurveillanee 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视频图像中识别目标人的过程
GB/T31488一2015 3.5 facefeature 人脸特征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的代表该样本的特征信息 3.6 faceenrollment 人脸注册 采集目标人的人脸图像,抽取其特征并存储的过程 3.7 测试对象 test subject 作为样本参与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的人 3.8 nition 识别区域 rec0gni region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划定的确定的区域,进人该区域的人可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有效识别 3.9 alert 告警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判定识别区域中存在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人,并输出提示信息 3.10 通行测试 wasugetet 测试对象从进人识别区域到离开识别区域的测试过程,计量单位为次 注:若N个测试对象依次或者同时进人并离开识别区域,则记为N次通行测试 3.11 missalertofwachlist 监视名单漏报 对在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进行通行测试时,若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均未能正确告警,则为监视名单 漏报 3.12 监视名单漏报率 missalertrateofwatchlist 发生监视名单漏报的通行测试总次数与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总次数之比 3.13 非监视名单误报falsealertofnonwatehlist 对未在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进行通行测试时,若系统告警,则为非监视名单误报 3.14 非监视名单误报率 falsealertrateofnonwatchlist 发生非监视名单误报的通行测试总次数与未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总次数之比 3.15 响应时间 responsetime 在产生告警的通行测试中,从测试对象进人识别区域时至系统发出首次告警之间的时间间隔 系统基本结构 安全防范领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由注册和识别两个部分构成 注册部分主要
GB/T31488一2015 由人脸注册单元组成,如图la)所示;识别部分主要由人脸图像获取单元、人脸比对单元、结果分析单元 三部分组成,如图1b)所示 目标人人脸图像 人脸注册 监视名单 及关联信息 注册部分基本框图 人脸围像我数 人脸比对 结果分析 视频图像 告警输出 监视名单 识别部分基本框图 图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基本构成框图 人脸注册单元用于抽取目标人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并结合关联信息形成监视名单;人脸图像获 取单元用于从视频图像中抓取人脸图像,并将其提供给人脸比对单元;人脸比对单元用于从人脸图像获 取单元提供的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并与监视名单中目标人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向结果分析单元提供 比对结果;结果分析单元根据人脸比对单元提供的比对结果,判断视频图像中的人是否已列人监视名单 中,如果是则告警 系统功能要求 5.1人脸注册 5.1.1系统应能使用符合GA/T922.2一2011中4.1要求的静态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注册 5.1.2系统应能采集监控现场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注册 5.1.3系统应能批量导人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注册 5.2人脸图像获取 系统应在视频图像中待识别的人脸数据符合两眼距离不小于60像素、水平转动角度不超过士30"、 俯仰角不超过士20",倾斜角不超过士45",且无遮挡脸部主要区域的饰物时,检测到人脸位置并获取人 脸图像 5.3人脸比对 系统应能从获取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并与监视名单中所有目标人人脸特征进行比对,生成 相似度值 5.4结果分析 系统应能对人脸比对产生的相似度值进行分析,并根据设定的闵值输出告警信息 5.5告警输出 系统应根据告警信息,输出告警现场图像、现场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人脸图像 5.5.1 及关联信息 5.5.2系统宜输出现场人脸图像与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人脸图像的相似度值
GB/T31488一2015 5.6监视名单管理 5.6.1系统应具有监视名单查询、增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5.6.2系统应具有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人脸图像和关联信息查询、增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5.7告警记录管理 5.7.1系统应能够实时记录标有目标人人脸位置的告警现场图像,对应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人脸图像和 关联信息、相似度值、告警时间 告警时间应包含:年、月、日,时、分、秒,年应采用千年记法 5.7.2系统应具有告警记录查询、统计和导出等功能 5.8参数设置 5.8.1系统应具有设置比对阀值参数功能 5.8.2系统应具有设置告警信息中目标人列表最大长度功能 5.9用户管理 系统应具备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功能 5.10系统日志 5.10.1系统应能自动生成运行日志,记录系统内各模块启动、异常,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 5.10.2系统应能自动生成操作日志,记录操作人员进人,退出系统的时间和操作情况 5.10.3系统应具有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查询、导出等功能 系统性能要求 非监视名单误报率不大于5%. 6.1 6.2 在满足61要求的情况下,可根据监视名单漏报率将系统性能由高到低分为4级 各级系统的监 视名单漏报率如表1所示 表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性能级别 系统性能级别 监视名单漏报率 -级 <5% 二级 5%,20%们 三级 20%,50%们 四级 50%,70%们] 6.3系统平均响应时间应不大于5s 6.4系统注册失败率应不大于1% 系统测试方法 7.1测试设计原则 7.1.1测试前应制定详细测试方案,测试方案从测试环境设计、测试对象的组成、测试对象的通行方
GB/T31488一2015 式、测试流程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指导测试的进行 7.1.2测试对象的通行方式应模拟应用场景下使用该系统人群的典型通行方式 7.1.3测试宜采用视频录像方式进行,可补充应用现场测试 视频录像格式宜符合 GB/T2572!一2010或ITU-TH.264的要求 7.1.4在利用视频录像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应保证视频录像的播放速度与录制速度相同 7.1.5在无法采用视频录像方式测试时,可在同一现场环境下搭建测试平台,多次测试的视频源应 -致 7.2功能测试方法 7.2.1人脸注册 测试步骤为 a 选取一幅符合GA/T922.2一2011中4.1要求的人脸图像作为测试图像,利用系统提供的静态 人脸注册操作方式进行注册操作,操作完成后直接在数据库中或者利用系统提供的其他方式 查看注册后的信息; b 测试人员摘除所有遮挡脸部主要区域的饰物,站在系统使用的摄像机正前方,正视摄像机镜 头,调整摄像机的焦距使摄像机聚焦在测试人员的脸部,并确保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中测 试人员的两眼距离不低于60像素,然后利用系统提供的监控现场人脸图像数据采集并注册的 操作方式,采集一帧视频图像作为测试图像并注册,操作完成后直接在数据库中或者利用系统 提供的其他方式查看注册后的信息 选取包含多于1幅符合GA/T922.2一2011中4.1要求人脸图像数据的文件夹作为测试文件 夹,利用系统提供的批量导人人脸图像数据并注册的操作方式一次性将测试文件夹中所有人 脸图像进行注册,操作完成后直接在数据库中或者利用系统提供的其他方式查看注册后的 信息 7.2.2人脸图像获取 人脸图像获取功能的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测试人员摘除所有遮挡脸部主要区域的饰物,站在系统使用的摄像机正前方,正视摄像机镜 头,调整摄像机的焦距使摄像机聚焦在测试人员的脸部,并确保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中测 试人员的两眼距离不低于60像素 开启系统的人脸图像获取功能,观察系统是否在实时显示的视频图像中正确标记出测试人员 b 的人脸所在位置,或者在系统中观察到测试人员人脸图像截图 7.2.3人脸比对 人脸比对功能的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利用人脸注册功能,将测试人员的人脸图像注册到系统数据库中 a b)将比对闵值设置为系统推荐的值; 由已注册的测试人员进行一次通行测试并查看是否输出告警信息 7.2.4结果分析 由未在系统中进行注册的人员作为测试人员进行下述通行测试 a)在系统中将比对值设置为0后进行通行测试,查看是否输出告警信息; b) 在系统中将比对值设置为推荐值后进行通行测试,查看是否不输出告警信息
GB/T31488一2015 7.2.5告警输出 告警输出功能的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利用人脸注册功能,将测试人员的人脸图像注册到系统数据库中 b) 将比对阂值设置为系统推荐的值 c)由已注册的测试人员进行一次通行测试,查看告警信息 7.2.6监视名单管理 监视名单管理功能的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利用系统提供的监视名单查询、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方式分别进行监视名单查询、,增加、修 改和删除等操作,每项操作完毕后查看操作结果; b 利用系统提供的监视名单中目标人人脸图像和关联信息查询、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方式 选定系统中已有的一项监视名单,分别对该监视名单进行目标人人脸图像和关联信息查询、增 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每项操作完成后查看操作结果 7.2.7告警记录管理 告警记录管理功能的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利用人脸注册功能,将测试人员的人脸图像注册到系统数据库中; b)将比对阅值设置为系统推荐的值; 由已注册的测试人员进行多于1次通行测试,通行测试完毕后,查看系统的告警信息; c d)分别进行告警记录查询、统计和导出等操作,操作后查看结果 7.2.8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功能的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利用系统提供的参数设置操作方式,将比对阔值参数设置为0.,将告警信息中目标人列表最大 长度设置为l; 利用人脸注册功能,将多于1人的人脸图像注册到系统数据库中 b 由已注册的测试人员进行1次通行测试,查看告警信息是否仅包含1条目标人信息 d将告警信息中目标人列表最大长度设置为2 由已注册的测试人员进行1次通行测试,查看告警信息是否包含2条目标人信息; 将比对闵值参数设置为系统推荐的值 f 由未注册的测试人员进行1次通行测试,查看是否不输出告警信息 g 7.2.9用户管理 利用系统提供的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操作方式,为测试人员创建多个用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 测 试人员以不同权限用户身份登人系统后,查看操作权限 7.2.10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功能测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a)测试人员登陆系统,并进行多于1次通行测试,通行测试完成后退出系统; b) 利用系统提供的操作方式,查看系统的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 e利用系统提供的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查询、导出等功能的操作方式,分别进行日志查询和导出 操作 每项操作完成后查看操作结果
GB/T31488一2015 7.3性能测试方法 7.3.1系统性能测试可根据系统支持的监视名单长度分为5个类别,不同测试类别对应的监视名单长 度如表2所示 同一系统可参加多个类别的测试 表2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类别 测试类别 监视名单长度 T300001.1000000 [100001,300000 [10001,100000] [1001,10000 [1,1000] 系统剥试时,首先进行人员注册,并形成监视名单 与测试类别相对应的注册后监视名单长度 7.3.2 和监视名单中测试对象人数如表3所示 表3各测试级别中人员注册后监视名单长度和测试对象人数 测试类别 注册后监视名单长度 监视名单中测试对象人数 >1000000 >500 B >300000 >200 100000 100 >50 D l0000 E >1000 >10 7.3.3人脸注册过程中,记录注册成功的人脸图像数目(B)和注册失败的人脸图像数目(G) 7.3.4在预设的测试场景中,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与未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打乱顺 序,然后模拟应用场景通过识别区域 未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人数不低于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 测试对象人数的2倍,每个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不低于2次 7.3.5测试前根据系统厂商的建议设置告警阀值和告警信息中目标人列表最大长度 7.3.6测试过程中随机记录10次告警响应时间,分别即为T,(i=1,,10) 除此之外,还需要记录测 试过程中总的通行测试次数(N),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R),发生非监视名单误 报的通行测试次数(T),以及发生监视名单漏报的通行测试次数(L). 非监视名单误报率的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7.3.7 FP- ×100% -R 式中: FP 非监视名单误报率; N -测试过程中总的通行测试次数; -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 -发生非监视名单误报的通行测试次数 7.3.8监视名单漏报率的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
GB/T31488一2015 ×100% LP= 式中 LP 监视名单漏报率 已列人监视名单中的测试对象通行测试次数; R -发生监视名单漏报的通行测试次数 7.3.9系统平均响应时间的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 测T,一T TR 式中: TR 系统平均响应时间 随机记录的第i次告警响应时间 随机记录的10次告警响应时间中的最大值, maN 随机记录的10次告警响应时间中的最小值 7.3.10系统注册失败率的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 ×100% BP G十B 式中: BP -注册失败率; -注册失败的人脸图像数目; G 注册成功的人脸图像数目 7.4测试报告 7.4.1检测部门出具的测试报告应描述测试场景 7.4.2检测部门出具的测试报告应描述测试对象的性别,年龄分布,以及是否经过培训 经过培训,则 应说明培训内容 7.4.3检测部门出具的测试报告应描述监视名单及测试对象的人群分布、注册时应用的人脸图像获取 设备(如摄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及图像质量等情况 7.4.4附录A给出了测试报告的参考模板
GB/T31488一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报告如表A.1所示 表A.1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共2页第1页 系统名称 单位名称 邮政编码 独立科研机构 联系 大 专院校 送测 通讯地址 单位 单位属性 工矿企 业 个 体 E-Mail 集体 电话/传真 其他性质 测试单位名称 测试单位地址 测试地点 测试日期 测试标准 测试软硬件环境 测试场景描述 测试人员 日期 审核人员 日期 批准人员 日期
GB/T31488一2015 表A.1(续 共2页第2页 监视名 口[1,1000 口[1001,100007 口[10001,100000 单长度 口[300o1,100000o 口[100001,300000 注册用人脸图像获取 监视名单人群分布情况 设备及图像质量情况 监视名单描述 测 非注册测试对象情况 注册测试对象情况 测试对象描述 (数量、人群分布、注册用图像获取设 数量、人群分布情况、培训情况等》 程 备及图像质量情况、培训情况等》 描 述 监视名单长度 人脸注册失败数量 数据记录 已列人监视名单中 总通行测试次数 的测试对象通行 测试次数 序号 测试结果 序号 测试结果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告警值 非监视名单误报率 告警列表最大长度 平均响应时间 监视名单漏报率 注册失败率 漏报率/误报率曲线(可选 l0
GB/T31488一2015 参 考 文 献 [1]IsO/IEc19795-1;2006,Informationteechnologyiometricperformaneetestingandrepor ting一Partl:Prineiplesandframework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31488-2015解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家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其中GB/T31488-2015就是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要求标准。

一、概述

GB/T31488-2015标准主要针对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中涉及到的软硬件、算法和数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该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在设计、实施和运行时的技术要求,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技术要求

1.硬件要求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 高像素:摄像头像素应当达到或超过720P,保证图像清晰度。
  • 高速率:采集速率应当满足实时传输需求,保证数据流畅。
  • 高可靠性:硬件设备应当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系统不可用。

2.软件要求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中所使用的软件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 高准确率:算法应当能够对人脸进行精准识别,避免误判。
  • 高效率:算法应当能够快速地完成人脸识别任务,满足实时应用需求。
  • 高可靠性:软件应当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避免因程序崩溃等原因导致系统故障。

3.数据要求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 多样性:数据集应当包含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群的人脸图像,以提高系统的适用性。
  • 数量性:数据集应当充足,以提高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率。
  • 安全性:数据应当保护好隐私信息,避免泄露、滥用等问题。

三、结语

GB/T31488-2015标准对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将有助于提高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同时,该标准也对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出了一系列技术要求,有利于推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总之,GB/T31488-2015标准是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领域的重要参考依据,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当认真遵循并落实好标准中的各项技术要求,以提高系统的品质和效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远置式压缩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系统经济运行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远置式压缩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系统经济运行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远置式压缩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系统经济运行的编号:GB/T31510-2015。远置式压缩冷凝机组冷藏陈列柜系统经济运行共有7页,发布于2015-12-01
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的编号:GB/T31575-2015。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共有11页,发布于2015-11-27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