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392.4-2015

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

Informationtechnology—Metamodelframeworkforinteroperability(MFI)—Part4:Metamodelformodelmapp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的编号:GB/T32392.4-2015。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共有23页,发布于2017-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7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040
  • 实施日期2017-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页
  • 文件大小1.06M

以图片形式预览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

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


国家标准 GB/T32392.4一2015 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IFI) 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 Informmationtechnology一Metam0odelframeworkforinteroperability(MFID)一 Part4:Melamdelformdelmapping 2015-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392.4一2015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a.1术语和定义 3.2本部分使用的通用术语 3.3缩略语 模型映射元模型的结构 模型映射元模型概述 4.2模型映射元模型所采用的定义格式 4.3模型映射元模型中的元类 交换模型的标准格式 符合性 2 符合性的程度 5.1 12 5.2符合性的级别 13 5.3承诺 13 5.4实现符合性的声明 13 5.5注册的角色和责任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变换语言 1 附录B(资料性附录MFI注册系统和模型映射 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模型变换示例 16 C.1示例1 16 C.2示例2 16 C.3示例3和示例 16 C.A示例5和示例 1 6 参考文献 18 图1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中的包 图2MFI的模型映射包 图3变换合并(1 图4变换合并(2) 10 图B.1MFI注册系统和模型映射的环境 15 图c.1HL7和ebXML中的变换 16 图C.2MDA中的变换 1 图C.3CwM和XSLT间的变换 1
GB/T32392.4一2015 表1定义类型的代码集合 表2变换规则类型 表3变换操作类型 表4变换类型 10 表5元模型-模型变换组合的类型 表6模型-值变换组合的类型 12 表7实现符合性的程度 12 13 表8符合性级别 I
GB/T32392.4一2015 前 言 GB/T32392《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参考模型; -第2部分;核心模型; 第3部分;本体注册元模型 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 第5部分;过程模型注册元模型(正在制定中); 第6部分:注册规程(正在制定中); 本部分为GB/T32392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参考国际标准草案Iso/IECCD19763-4:2007版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克清、何扬帆、王聊、王健、王静 业
GB/T32392.4一2015 引 言 随着电子商务在因特网的广泛传播,跨国家和跨文化的业务贸易和其他相关信息交换已成为IT 业内外人士主要关注的问题 他们致力于规范代表业务实践的领域特定业务过程模型和标准建模结 构,如每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元素、实体轮廓和值域等 企业越来越需要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设计和开发跨企业的电子商务和电子业务解决方案 为了尽 可能减少满足这些互操作性需求的开销和时间,企业必须使用公共,标准的业务模型来设计自己的信息 系统 为了开发行业内的公共模型,需要行业内各种利益相关方共同确定行业中公共的核心数据和部件 而且,这些行业内的利益相关方应建立一种使用公共行业模型的方法,用于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 操作
GB/T32392.4一2015 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 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 范围 GB/T32392的主要目标是规定一个支持互操作性的元模型框架 GB/T32392的本部分规定了 -个用于注册模型之间以及GB/T32392.2一2015注册对象之间映射规则的元模型 本部分为各种类 型的变换规则提供了标识和分类模式,以便对其进行共享和重用 模型变换规则的描述和规范不在本 部分的范围之内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91.3一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第3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和基本属性 IsO/IEC11179-3;2003,IDT) GB/T18391.6一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第6部分:注册IsO/IEC11179-6:2005 IDT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和定义 3.1.1 映射mapping 有向变换的可能实现 3.1.2 模式pattern 描述了被匹配对象的轮廓 3.1.3 模式匹配patternmatching 模型的某些部分通过某个模式进行匹配的过程 3.1.4 查询query 将某个模型作为输人,从该模型中选择出指定的元素 3.1.5 关系relation/relationship 多向变换规范和关系是不可执行的,即它们不能够创建或改变模型,但可用于检查两个模型是否 致
GB/T32392.4一2015 3.1.6 变换trasformationm 根据变换定义,从源模型自动生成目标模型的过程 3.1.7 视图view 从其他模型派生出的模型 3.2本部分使用的通用术语 3.2.1 管理项admnistereditem 用于记录管理库中管理信息的注册系统项 见:GB/T18391.3一2009 3.2.2 强制的mandatory 总是必须的 注1,描述元数据项属性强制程度的三种状态之一,说明在何种条件下需要这个属性 参见,可选(optional)(3.2.1o). 注2:应用到元数据项上时,注册状态应该为“已记录”或者更高 3.2.3 元数据nmetadata 定义或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见:GB/T18391.32009 3.2.4 item 元数据项nmetadata 元数据对象的实例 注1:在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的所有部分中,这个术语只能够应用于GB/T32392.2一2015中元模型所描述的元数 据对象的实例,包括模型概念,模型领域概要和模型实例等元类的实例 注2;元数据项拥有关联属性,适用于元数据项实例化的元数据对象 见:GB/T18391.32009 3.2.5 元数据对象 metadataobject 元模型定义的对象类型 注:在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的所有部分中,这个术语只能够应用于GB/T32392.2一2015中元模型所描述的元数据 对象的实例,包括模型概念、模型领域概要,模型实例等元类的实例 3.2.6 元数据注册系统metadataregistry;MDR 注册元数据的信息系统 注:相关的信息存储库或数据库可以看作是一个元数据注册库 见;GB/T18391.32009. 3.2.7 元模型构件 etaodelconstrct 建模的记法单位 见:GB/T18391.3一2009
GB/T32392.4一2015 3.2.8 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etaodeframeworkforinteroperability;MFI 软件制品的注册框架,这些软件制品是基于元模型和模型得到的 3.2.9 管理项的)名称name(ofadministereditem) 由特定语境指定给管理项的名称 注:对应的元模型构件为“指定的属性” 见;(GB/T18391.3一2009. 3.2.10 可选的optional 允许的,但不是必须的 注1,描述元数据项属性强制程度的三种状态之一,说明在何种条件下需要这个属性 参见强制的(mandatory)(3.2.2》. 注2:应用到元数据项上时,注册状态应该为“已记录”或者更高 见;GB/T18391.32009 3.2.11 注册系统项registryitem 记录在元数据注册系统中的元数据项 见GB/T18391.32009 3.2.12 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resoureeidentifier;UR1 用于标识资源的格式化的字符串,主要用于互联网中 注;其句法需要遵循《互联网资源定位符的功能性建议[RFCI736]和《统一资源名称的功能性需求》[RFC1737]. 见:;IETFRFC2396 3.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IE 业务信息实体BusinesslnformationEntity cc 核心部件(CoreComponemt) CCLib 核心部件库(CoreCompoentLibrary CwM 公共仓库元模型(Commonwarehousel Metamodel DMIM 领域消息信息模型(DomainMessgelnormaionMode ebXML 电子业务用可扩展置标语言ElectoriesBusinessusing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 ETL 提取,变换和装载Extraet,TransformandL.oad) HDF HL7开发框架(HL7DevelopmentFramework) H 卫生七级Healthl.evelSeven) MDA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odelDrivenArchiteeture) MOF 元对象设施MetaObjectFacility) OAsIS 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rganiz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tructuredlIn- formationStandards) OMG 对象管理组ObjectManagementGroup) PIM 平台独立模型(PlatformIndependentModel
GB/T32392.4一2015 PSM 平台特定模型(PlatformSpecificModeD QVT! 查询、视图和变换 (Query,ViewandTransformation) RMIM 精确消息信息模型RefinedMessageInformationModel UML 统一建模语言(UnifedModelingl.anguage' UN/CEFACT联合国贸易便捷化与电子业务标准委员会UnitedNationsCentrefortrade Faeilitationandeleetronicbusiness) XM XML.元数据交换XMLMetadatalnterehange XPath XML路径语言(XMLPathL.anguage) XSL 可扩展样式表语言eXtensibleStylesheetlanguage) XSLT XSL变换XSL.Transformations 模型映射元模型的结构 本部分是MFI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基于GB/T32392.22015制定的 本部分为解决异构环境(由不同的软件平台和中间件组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方案 这种问 题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在包含多个相似平台的单一环境中,同一个建模产品也可能根据不同的格式或句 法进行实现 在这种背景下,仍然需要建立模型映射以支持建模产品和具体数据的交换 4.1模型映射元模型概述 GB/T32392.2一2015和本部分均使用元模型来描述MF元数据注册库的结构 MFI的注册系统 元模型被规定为一个概念化的抽象数据模型,即该元模型只描述了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对相关信息进行 组织和结构化 该元模型的任何实现都应当遵循MFI模型来建立元模型和相关模型的管理机制 图1描述了MFI的模型映射包 MFI核心模型包、遵循MOF的QVT包、遵循MOF的对象包、 遵循MoF的MDR模型包和MoF包均由其他标谁进行规范 MOF M3层 K<实例> <实例> K实例> <<实例> 《<实例>> 遵循MOF的 遵循MOE的 MDR模型 QVT <使用> <参考> F核心模型 <使用> 遵循MOF的对象 《被,描述>> <<使用>> <参考> MF核心模型 M2层 映射元模型 M2层,M1层、 M2层 图1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中的包 4.2模型映射元模型所采用的定义格式 MFI模型映射元模型的注册系统模型使用了MDR中定义的管理项,并遵循MOF规范 它使用
GB/T32392.4一2015 术语“元模型构件”表示它所用到的模型构件,使用术语“元数据对象”表示它在MOF中规定的模型构 件 所使用的元模型构件包括类,关系,关联类、属性和参考 这些术语的定义见GB/T32392.2一2015 中的3.1,其模型描述参见GB/T32392.2一2015的附录B 本部分涉及的元数据对象将在本条中进行 定义 MFI模型映射元模型(见图2)可以用一组UML类图进行描述,每个类将按照如下形式描述 a)超类 直接继承的类 属性 b 属性名称;对象类型和势,强制的或可选的 描述属性的内容和用途 参考 参考名称;类名和势,强制的或可选的 描述参考的内容和用途 d) 约束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来表达约束 模型定义了属性和参考的最小势和最大势 最大势约束在所有时间内有效,最小势约束仅在元数 据项的注册状态为“已记录”或者更高的情况下生效 “已记录”或更高级别的注册状态表明所有的强制 属性均已记录 本部分将从以下6个方面对MFI模型映射元模型进行描述 上/下层规则(见4.3.1); a b)元模型-模型规则见4.3.2); 模型-值规则见4.3.3); 模型关联 目标上层 十x上层 上/下层规则 模型构件 变换 名称 名称 定义类型 类型 上层规则类型 下层规则类型 规则定义 +源下层 +目标下层 十源 元模型- 模型规则 模型概念 元模型-模型变换 +元模型-模型映射 十目标 0.中,十源 模型实例 模型一值变换 模型一值规则 模型-值映射 十目标 图2MIFI的模型映射包
GB/T32392.4一2015 变换(见4.3.4); d e)元模型-模型变换(见4.3.5); f)模型-值变换(见4.3.6) MFI的模型映射示例参见附录B,模型变换的示例参见附录c 4.3模型映射元模型中的元类 4.3.1上/下层规则 上/下层规则是一个抽象元类,指定了一组变换规则和被变换的模型部件 变换规则可用于4个模 型部件集合,包括源上层、目标上层,源下层和目标下层 变换是定义在上/下层源模型部件和上/下层目标模型部件之间的约束和派生 被变换的下层模型 部件是基于MOF的对象集合,其类型只能够由已注册的包指定 变换规则是在这些模型部件的语境 中定义的 通常,变换可以有0个或多个方向 每个变换方向定义了一个变换的源和目标 变换执行后可以 检查所有的约束是否满足,或推导出在一个选定的变换方向上的所有派生 每个类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描述: a)超类 管理项(源自MFI核心模型) 属性 b 名称;串型[1..1],强制的 变换规则集合的标识符 定义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变换规则的语言类型可以用“QvT关系”“QvT核心”“QVT可操作类型”等类型的代码来表示 见表1和附录A) 表1定义类型的代码集合 类型 代码 描 述 QVT-1 QVvT-关系 使用MOFQVT的声明语言进行定义 QVT-核心 QVT-2 使用MOFQVT的模式匹配语言进行定义 QvT操作型的 使用MOFQvT操作映射的调用机制进行定义 QVT-3 QV-黑盒 QVT-4 使用非标准的黑盒MOF操作实现进行定义 使用cwM的变换框架进行定义 CWM CwM XSLT XSLT 使用XsL的变换语言XsLT进行定义 上层规则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上层规则类型规定了源上层模型部件和目标上层模型部件之间的关系类型,可以使用“关系”“映 射”或“计算”的代码来规定(见表2和表3) 下层规则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下层规则类型规定了源下层模型部件和目标下层模型部件之间的关系类型,可以使用“关系”“映射 或”计算“的代码来规定(见表2和表3)
GB/T32392.4一2015 表2变换规则类型 目标模型 源模型 类型代码 功能 元素 实例 元素 实例 关系REL 应该被规定 类/关联的模式 应该被规定 类/关联的模式 约束 映射 应该被规定 类/关联的模式和对象 从源生成 类/关联的模式和对象约束/派生 MAP 计算coM 在执行时规定 对象(值 从源生成 对象(值) 派生 表3变换操作类型 类型 操作 描 述 更名 将源模型部件中名称元素的名称更换为目标模型部件的名称 关系 等价 检查源和目标模型部件的名称元素是否相等 增强 为目标模型部件增加元素 实例化 创建源模型部件元素的实例,并将其置于目标模型部件中 生成 编译源模型部件,并为目标模型部件发布代码 映射 将源模型部件的一部分嵌人到目标模型部件 移动 派生 抽取源模型部件的元素,并且以这些元素为基础创建目标模型部件 聚合 为源模型部件的元素值实施算术和逻辑操作,并且将结果与目标模型部件的值合并 计算 转换 将源模型部件的数据类型值转换为合适的目标模型部件数据类型值 规则定义:URI[1.1],强制的 变换规则定义文件的统一资源标识符 参考 源上层;模型构件[1.*],强制的 被变换的源上层模型部件包 目标上层;模型构件[l.*],强制的 被变换的目标上层模型部件包 源下层;模型构件[0.*],强制的 被变换的源下层模型部件包 目标下层;模型构件[o..*],强制的 被变换的目标下层模型部件包 d)约束 源上层可以处于元模型层或模型层,源下层可以处于模型层或值层 目标上层可以处于元模型层或模型层,目标下层可以处于模型层或值层 4.3.2元模型-模型规则 元模型-模型规则是上/下层规则的子类,用于指定源模型部件和目标模型构件之间的元模型变换 规则,提供了元模型层和模型层之间的形式化变换规则 每个类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描述: a)超类
GB/T32392.4一2015 上/下层规则 属性 b 定义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上层规则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上层规则类型代码应该是“关系” 下层规则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下层规则类型代码可以是“映射”或“关系” 规则定义:URI[1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参考 源上层;模型部件[1.关],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目标上层:模型部件[1..关],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源下层;模型部件[O..关],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目标下层;模型部件[o.*],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d)约束 源上层必须处于元模型层,源下层必须处于模型层 目标上层必须处于元模型层,目标下层必须处于模型层 4.3.3模型-值规则 模型-值规则是上/下层规则的子类,指定了定义在源模型部件和目标模型构件之间的元模型变换 规则,提供了模型层和值层之间的形式化变换规则 每个类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描述: a)超类 上/下层规则 属性 b 定义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上层规则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上层规则类型可以是“映射”或“关系”的代码 下层规则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下层规则类型应该是“计算”的代码 规则定义;URIL[1.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e)参考 源上层;模型部件[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GB/T32392.4一2015 目标上层;模型部件[1..*],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源下层;模型部件[0..*],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目标下层;模型部件[O.*],强制的 源自上/下层规则 d)约束 源上层必须位于模型层,源下层必须位于值层 目标上层必须位于模型层,目标下层必须位于值层 4.3.4变换 变换是管理项和模型关联的子类,指定了定义在源模型概念(或模型实例)和目标模型概念(或模型 实例)之间的变换 映射是变换的一部分,可以应用于0或多个模型概念(或模型实例) 映射的每一个模型概念(或模 型实例)均处于变换的某个方向中(见图3和图4). 元模型一模型变换 模型概念 模型概念 目标 元模型: 元模型层规则 元模型 元模型1 关系 元模型2 上层模型 上层模型 模型 目标 模型 模型层规则 (映射 模型1 模型2 上层模型 上层模型 模型部件集 模型部件集 值:1 目标 值:2 值层规则 计算 模型一值变换 投影类型! 编译 图3变换合并(1 当用户执行变换得到模型时,该变换中的所有映射都会执行,从而得到选定变换方向中的模型概念 或模型实例 每个类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描述 a)超类 管理项,模型关联 属性 b 名称;串型[1.1],强制的 模型概念(或模型实例)之间变换的标识符 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变换的类型,可以用“编译类型”“投影类型I”“投影类型Il”或“变换类型”等代码表示(见表4)
GB/T32392.4一2015 元模型一模型变换 模型极念 模型概念 目标 元模型: 元模型层规则 元模型: 元模型1 关系 元模型2 上层模型 上层模型 目标 模型层规则 模型 模型: 关系 模型2 型 上层模型 上层模型 模型部件集 模型部件集 值 目标 值层规则 计算 模型一值变换 投影类型! 传送 图4变换合并(2) 表4变换类型 代码 种类 描 述 编译类型 通过生成,把源编译为目标 P 投影类型I 通过生成,把源的子集投影为目标 投影类型I P2 通过匹配,把源的子集投影为目标 变换类型 通过匹配,将修改的源变换为目标 c 参考 无 d 约束 无 4.3.5元模型-模型变换 元模型-模型变换是变换的子类,指定了定义在源模型部件和目标模型部件之间的模型变换 每个类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描述: 超类 a 变换 b 属性 名称:串型[1.1],强制的 源自变换 类型;类型代码[l.1],强制的 源自变换 元模型-模型映射;元模型-模型规则[1.关],强制的 l0
GB/T32392.4一2015 在元模型层和模型层中,源模型部件和目标模型部件之间的映射规则 参考 c 源;模型概念[1*],强制的 源模型部件的模型概念,位于元模型层 目标;模型概念[1.*],强制的 目标模型部件的模型概念,位于元模型层 d)约束 元模型-模型映射的上层规则类型(元模型层)和下层规则类型(模型层)应该使用表5中提供的 代码 表5元模型-模型变换组合的类型 种类 代码 元模型层 模型层 值层 无 编译类型 关系 映射 投影类型I P 映射 关系 投影类型 P2 关系 关系 无 无 变换类型 关系 关系 4.3.6模型-值变换 模型-值变换是变换的子类,指定了定义在源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变换 每个类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描述 a)超类 变换 b 属性 名称;串型[l1],强制的 源自变换 类型:类型代码[1.1],强制的 源自变换 模型-值映射;模型-值规则[l*],强制的 在模型层和值层中,源模型部件和目标模型部件之间的映射规则 参考 源;模型实例[0.*],强制的 每个源模型部件的模型实例,位于模型层 目标;模型实例[O..关*],强制的 每个目标模型部件的模型实例,位于模型层 d) 约束 模型-值映射的上层规则类型(模型层)和下层规则类型值层)应该使用表6中提供的代码 交换模型的标准格式 本部分没有规定具体的元数据格式 但是建议在互操作中使用核心模型的XMI模式作为元数据交换格式 其他元数据格式也是允许的 1l1
GB/T32392.4一2015 表6模型-值变换组合的类型 元模型层 种类 代码 模型层 值层 编译类型 无 映射 计算 投影类型I P1 无 映射 计算 投影类型l 关系 计算 无 P2 变换类型 无 关系 计算 T 符合性 本部分描述了一个概念元模型,而非物理实现 因此,元模型的实现不需要与规定的完全相符 但 是,应保证元模型和实现之间的双向映射是无二义性的 符合的实现应该 a满足4.3的要求 b标识符合性程度(5.1): c 标识符合性级别(5.2) 5.1符合性的程度 MFI模型映射元模型的符合性从3个方面进行规定;第一是值的要求;第二是元数据交换的互操 作性;第三是注册内容(如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之间的符合 a)MFI模型映射元模型的符合在表7中规定 b) 交换格式的符合在表7中规定 e)注册内容的符合在本部分中未规定 “级别1”“级别2”实现之间的区别对于同时解决互操作性和扩展性的需要是必要的 本部分描述 了增强互操作性的规范 扩展是根据用户,销售商、协会和行业需要而实施的 实现符合程度见表7 表7实现符合性的程度 实 现 扩展 严格符合 符合 应该支持所有强制或者可选的属性和支持所有强制和可选的属性和 本部分未直接规定 参考 参考 在实现时允许使用测试,访问 被规定、并与GB/T32392的其他部分 不应该支持使用测试、访问和探测任 和探测任何扩展特征和扩展 保持一致 何扩展特征和扩展属性 属性 不应该承认,使用或者允许产生依赖于 允许识别、使用或产生依赖于实 有可能会作为本部分后续版本的试用 任何未规定、未定义或者实现定义的行 现定义的行为的属性 为的属性 注使用元模型或基本属性的扩展有可能会造成未定义的行为 所有严格符合的实现也是符合的实现 级别1的实现在功能上有局限性,但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关于本部分的互操作 级别2的符合 实现可以具备更多的功能,但其互操作性较差 12
GB/T32392.4一2015 5.2符合性的级别 实现需要遵循本部分定义的符合性两个级别之 表8符合性级别 符合性级别 符合性视图 级别1 级别2 只支持和使用在第4章中规定的元数可以支持和使用第4章中规定的 数值要求 据元素、关系和属性 元数据元素,关系和属性 交换格式 只支持和使用XML格式 未规定 5.3 承诺 两种承诺状态之一将被应用于元数据项属性,表示请求该属性的条件 实施到元数据项的承诺状 态是“已记录”或更高状态 本部分中规定的属性和关系均被声明为强制的或可选的 为了达到符合的目的 a)强制的属性和关系必须存在,并且这些属性和关系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 可选的属性和关系不是必须存在的,但是如果存在,则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 b 当且仅当相关元数据项的注册状态是"已记录"或更高状态时,上述承诺将被强制实能 5.4实现符合性的声明 声明符合本部分的实现应包括一个实现符合性声明,说明 a该实现是否符合或者严格符合(S.1) b符合性级别1或级别2(5.2),或二者皆是 支持或使用哪些扩展 c 5.5注册的角色和责任 符合需要在注册机构的角色和责任中考虑,包含在GB/T18391.62009中 系统的扩展符合性 需要规程的形式化,各部分之间的角色和职责达成一致,处理软件产品的使用和从其他系统转换的指 南 这些方面的形式化应和上述条款中符合性要求一致,也应与GB/T18391.6一2009中注册机构的 角色陈述一致 13
GB/T32392.4一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变换语言 使用模型模式进行模型变换是实现模型之间互操作的有用技术 模型变换可以利用模型模式实现 参数化 变换定义同样应该采用形式化的变换定义语言进行描述 模型编译器是一个应用程序,它读 取一种用形式化语言书写的变换定义,并将其作为变换的源模型,然后将其变换为另一个等价的元模 型,即目标模型 基于MoF的工具可以用于规定和实现变换规则 这类支持工具需要使用特定的变换描述语言 变换定义工具为变换定义的创建和修改提供了支持 一般来说,需要使用一种形式化的变换描述语言 来定义复杂的变换规则,并在不同工具间实现变换的共享 例如,OMG定义的MoFQvT是一种形式化的变换语言,它可以通过精确有效的方式规定变换规 则 变换引擎(如模型编译器)能够支持从模型生成简单的代码,并为模型驱动体系结构提供支持 变换语言的种类 a)QVT关系 MOF模型之间关系的声明式规范 “关系”语言支持复杂的对象模式匹配,并且隐式地创建了跟 踪类及其实例,用于记录在变换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 b)QVT-核心 -种规模较小的模型语言,仅能够通过评估变元在模型中的条件来支持变元集合的模式匹配 它 对称性地处理源模型、目标模型和跟踪模型中的所有模型元素 另外,跟踪模型应被显式地定义,且这 些跟踪不能够像“关系”那样从变换定义中推导出来 核心模型可以被直接实现;或者作为“关系”语义 的参考,其中“关系”需要使用变换语言映射到核心模型中 eQVT-可操作类型,QVT-黑盒 QVT-关系和QVT-核心语言在两个不同的抽象级别体现了相同的语义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桃制 可以从QVT-关系和QVT-核心中调用变换的命令式实现,即“操作映射”和非标准的黑盒MOF操作 每个关系定义了一个类,可以实例化这个类来跟踪被变换的模型元素;同时,它可以一对一映射到 QVT-可操作映射或QVT-黑盒的操作标识 CwM d 基于OMGCWM定义的变换框架需要利用XSLT实现变换 CwM变换框架提供了源和目标元 素的连接机制,但是目标元素的推导必须使用某个具体语言来实现,而这个语言并未在CwM中规定 也就是说,CwM只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模型,没有提供实际的机制来实现模型变换 XSLT XSLT是一种模型变换语言 由于MOF模型可以通过XML元数据交换(XMI)序列化为XML 文件,进而可以利用XSLT实现模型变换 14
GB/T32392.4一2015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MI注册系统和模型映射 特定的图示语言(如UML)已经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 源模型和目标模型都同样是多 样化的,一个目标模型可以是其他的模型或编程语言,或介于微处理器和超级计算机之间的机器语言 MFI注册系统和模型映射的用例很多 图B.1描述了一个医疗保健应用的示例 MFI注册系统与存储库(MFIR8.R)中存放了已注册的 模型部件和模型变换,包括表示模型映射的最小元模型集合 如图B.1所示,需要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 模型映射 HL7注册库 模型 模型 医院A的 ebXML注册系 医院B的 (MIF/XMM MIF/XMI 字典 字典 统与存储库 选择.映N 选择,映射 MF注册系 统与存储库 HHL7XMI XMl模式 模型映射 xML模式 HL7XML模式 模式 MoFovT定义 MOFoVT定义 MOFQVT定义 HL7XML L7XML XM数据 XML数据 数据 数据 ebMS头 ebMS头 数据库 数据库 (医院B) 医院N HL7XMl HL7XMl ebMS 数据 数据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医疗保健应用 医疗保健应用 图B.1MF注册系统和模型映射的环境 15
GB/T32392.4一2015 附 录c 资料性附录 模型变换示例 本附录列举的模型变换包括以下几个示例 a)示例1;HL7中的变换(见图c.1); 示例2:ebXMI中的变换(见图c.1). b e)示例3和示例4:MDA中的变换(见图c.2); 示例5和示例6;CwM和XsLT之间的变换(见图c.3) d c.1示例1 HL7开发框架提供了从DMIM到RMIM的模型变换 c.2示例2 构建消息模型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ebXMI,它是由oAsIs和UN/CEFACT开发的 比如,从cc 到基于cCLib元模型的BIE之间的映射是一个典型的模型映射示例 C.3示例3和示例4 示例3和示例4是基于MDA的应用场景 MDA提供了从高层抽象的上层模型到多个实现模型 的变换功能 在MDA中,从PIM到PSM的变换是一个典型的变换示例 :元模型 RIM 示例D)7开发框架 XIML模式 RIM RIM DMIM1 RMIM1 P1/P2 RMIM1 MD DMIM1 CCLib 示例2)ehMn,/MM UN/CEFACT建模方法 CCLib BCC1/ BBE17 ABIE1 ACc1 CCLib BCC1 BBIE1 ACC1 BPM ABIE1 图C.1HHL7和ebXML中的变换 l6
GB/T32392.4一2015 C.4示例5和示例6 示例5和示例6描述了cwM中不同元模型之间的模型变换 例如,ETL提供了基于结构化查询 语言(sQL.)的表之间的模型变换 同样,与XSL,XPath,XSL.T相关的变换也是这类变换的典型应用 示例3)模型驱动体系结构(从PIM到PsM) MIMpsI MM代码 MMpm (piml) psm) P1/P2 代码 piml 示例4模型驱动体系结构从PIM到PIM MMpim MM代码 piml (psm2) MMpim P1/P2 pSsm2 代码 piml 注;本图中大写英文表示对应规范的名称,小写英文表示遵循这些规范得到的实例 图c.2MDA中的变换 (示例5cwM HTMn. CWM CwM CwM (表1) 表2) htm网页 表2 表1 (示例6)XSL,XPTH,XSLT HTML M模式 XM模式 Xml1 Xml2) XML模式 P1/P2 xml1 htm网页2 xml2 图c.3CwM和XSLT间的变换
GB/T32392.4一2015 参考文献 [1]Is(O/1ECTR9007:1987,l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 Conceptsandterminologyfor theconceptualschermaandtheinformationbase TR9007providesinformationonconceptualmodelling [2] IS(O/IEC10027:1990,InformationtechnologylInformationResourceDictionarySystem IRDSFramework. ISO/IEC10027describestheconceptoflevelsofmodelling [3]IS(O/IEC20944,lnformationTechnologyMetadataRegistrylnteroperabilityandBindings (MDRIB) [门ObjectManagementGroup,MOF2.0Query/ViewsTransformationsRFP,OMGDocu ment;ad/2002-04-10,revisedonApril24,2002. [5 Adaptive,Aleatel.UMTP,Compuware,DsTC,IBM,lnteractiveObjects,KennedyCart er,Softeam,SunMierosystems,TataConsultaneyServices,Thales,TNIValiosys,MOF2.0Query View/TransformationRFPad/2002-04-10)QVT-MergeGroupversion2.1ad/2005-07-01. [6]QVT-Partners.MOFQuery/Views/TIransformmatons,RevisedSubmission.OMGDoeument:ad/ 2003-08-08. [7]CBOP,DsTC,andlIBM.MOFQuery/Views/Transformations,RevisedSubmission.OMG Document:ad/03-08-03. [8]OMG,TheCommon w.arehouseModel1.l.oMGDoceument;formadl/2003.:02-03. [9]w3C,XSL Transformations(XSL.TVersion1.0,Nowenmber1999,http://www.w3.org TR/xslt

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GB/T32392.4-2015

MFI是ISO/IEC JTC1 SC32开发的一套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元模型框架。该框架旨在提供一个通用、标准化的元模型体系结构,以便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进行互操作。其中MFI的第4部分是模型映射元模型GB/T32392.4-2015。

什么是元模型?

元模型是描述一种特定类型模型所需的概念和规则集合。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描述其他模型的模型。

以软件工程为例,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类图,那么我们需要定义类、属性、方法等概念,并规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这些概念和规则就构成了类图的元模型。

元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元数据,它描述了其他模型中所包含的信息及其关系,并为操作和处理这些模型信息提供了基础。

什么是模型映射?

模型映射是指两个不同的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我们常常将系统设计和开发抽象成一系列模型,如用例模型、需求模型、领域模型等。这些模型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而模型映射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这些关系。

具体来说,模型映射可以将一个模型中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模型中的元素,从而使得不同模型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换和互操作。

MFI第4部分的作用

MFI的第4部分即模型映射元模型GB/T32392.4-2015规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模型映射元模型。该标准定义了模型映射中所需的元素、元素间的关系以及模型间的语义映射。

通过使用MFI第4部分所定义的元模型,各个系统可以统一描述模型映射关系,并且能够进行互操作。这样就能够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捷和高效。

总结

MFI第4部分作为模型映射的标准化元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描述模型映射关系的规范,帮助各个系统实现互操作。

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模型映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通过对模型映射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构建出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系统。

和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4部分:模型映射元模型类似的标准

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2部分:核心模型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2部分:核心模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2部分:核心模型的编号:GB/T32392.2-2015。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元模型框架(MFI)第2部分:核心模型共有63页,发布于2017-01-01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的编号:GB/T32396-2015。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共有29页,发布于2017-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