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600-2021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dispatchingfunctionofwindfarmpowercontrolsyste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600-2021。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共有20页,发布于202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020
  • 实施日期202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1.23M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40600一2021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dispatchingfunetionofwindfarmpower ontrolsystem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600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系统调度功能 调度功能测试 性能指标 附录A资料性功率控制系统控制链路 附录B资料性基本采集信息表 附录c(资料性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下垂曲线示例 附录D(资料性》风电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及一次调频控制的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GB/T40600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 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显、秦世耀、董存、孙勇、李明节,迟永宁、张金平、苗风麟,陈国平,冷喜武 胡亚平、詹雄、张晓、杨健、柳玉、张浩、朱宏涛、李少林,李庆、贺敬、李春彦,张梅,朱琼锋、樊熠、杨宁宁 唐建芳、杨艳霞、张松涛,程鹏、杭晨辉、李宝聚,傅吉悦、郭雷、王尧、徐斌,曲绍杰,孙福寿
GB/T40600一2021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调度功能的基本要求,配置及通信信息、主要 功能、测试及性能指标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可用于系统的设计研发及人 网功能选型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582.1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议 GB/T19963风电场接人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36050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基本规定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 5-101网络访问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windfarmatomaticgenerationcontrol 根据电网实时控制指令(或预置目标指令)及风电机组出力特性,合理分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实现 风电场有功功率自动闭环控制,使风电场有功出力满足电网控制要求 3.2 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windfarmprimaryfrequeneycontrol 当电力系统频率偏离规定的调频死区时,风电场快速自动调节有功功率,以响应电网频率变化,维 持电网频率稳定的控制功能 3.3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wimdfar rmpowercontrol lsystem 通过对风电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直接控制,实现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一次调频控制和无功电压 控制等功能的系统
GB/T40600一2021 总体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系统应跟踪执行电网调度指令,或响应电网频率及电压变化,通过对风电机组及无功补偿设备 的直接控制,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无功功的调节,支撑电网频率及电压 4.1.2系统应保证风电场功率控制的精度、响应时间等技术指标满足电网运行要求,应符合 GB/T19963的功率控制要求,控制链路图见附录A 4.1.3系统各控制功能应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控制策略、执行周期相互匹配 4.1.4系统应使用自主可控的硬件设备和经过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应符合GB/T36572的 要求 4.2硬件配置 4.2.1系统应由控制主机、人机接口设备等构成 4.2.2控制主机应采用双机主从方式配置、双电源供电 4.2.3人机接口设备应采用高可靠性工业计算机设备 4.2.4系统应配备数据采集模块,直接采集风电场并网点电压、主变高压侧电流等,用于一次调频控 制 对于采用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站形式并网的海上风电场,此处采集信号指集控站出线侧电压、 电流 4.3软件功能 4.3.1系统软件应基于模块化设计,各功能模块可独立投人或退出,控制模式(控制策略)可根据调度 主站、风电场运行要求进行切换 4.3.2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当软件工作不正常时,应能通过自复位恢复正常工作 4.3.3系统应具备自动授时功能,时间同步应符合GB/T36050的要求 4.4通信信息 4.4.1系统应能与调度主站进行通信,实时接收控制目标值并上传控制目标返回值,具体通信信息见 附录B中表B.1,表B.2 通信宜采用TCP/IP通信接口并符合DL/T634.5101,DL/T634.5104的 要求 4.4.2系统应直接与风电机组进行通信,实时采集风电机组的运行信息,将有功功率,无功电压控制目 标下发给风电机组具体通信信息见表B.3,表B.4 通信宜采用环网TCP/I通信接口并符合 DL/T634.5101、DL/T634.5104、GB/T19582.1的要求 系统应直接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进行通信,实时采集装置的运行信息,下发无功电压控制目标,具 4.4.3 体通信信息见表B.5,表B.6 通信宜采用TCP/P通信接口并符合DL/T634.5101,DL/T634.5104 GB/T19582.1的要求 系统应能与风电场升压站监控系统进行通信,实时采集风电场运行信息,向风电场升压站监控 4.4.4 系统发送遥调、遥控指令,具体通信信息见表B.7,表B.8 通信宜采用TCP/P通信接口并符合 DL/T634.51o1,DL/T634.5104的要求 4.4.5对于采用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站形式并网的海上风电场,此处系统应与集控站监控平台进行 通信,通信信息见表B.7、表B.8
GB/T40600一2021 系统调度功能 5.1有功功率控制 5.1.1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分为功率非受限模式和功率受限模式 5.1.2在功率非受限模式下,系统应能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并符合G;B/T19963的有功功率变化 要求 在功率受限模式下,风电场可发功率满足要求时,系统应将有功出力调整至预先设定值或调度 5.1.3 主站下达的目标值;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响应时间及控制精度应满足电网运行要求 5.1.4系统应根据接收到的风电场有功目标值与当前出力情况,按照设定的分配策略合理进行风电机 组有功功率分配 分配策略宜考虑等容量、等比例、等裕度等 5.1.5系统应支持远方/就地两种控制方式,在远方控制方式下,系统实时响应调度主站下发的控制目 标;在就地控制方式下,按照预先给定的模式及控制目标进行控制 5.1.6系统有功功率分配至少考虑如下约束条件 风电机组的电压、电流约束; aa 风电机组有功功率上/下限约束; b 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最大调节速率、最小调节周期 c d 风电机组启、停机次数、开机条件等约束; e 风电场的调频备用容量 5.1.7当风电场电气量越限、量测异常、通信异常、设备运行告警时,系统应闭锁对应的有功功率调节 功能 在电力系统事故或紧急情况需要快速降低风电场有功出力时,系统应配合安全自动装置快速切 5.1.8 除风电场或场内部分集电线路 5.2一次调频控制 5.2.1当电网频率偏离规定的死区后,系统应自动启动一次调频控制功能,通过调整风电场有功功率 减少频率偏差;当电网频率恢复至一次调频动作死区范围内时,自动退出当前一次调频过程 5.2.2当风电场有功功率高于20%额定有功功率时,一次调频控制应能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的连续平 滑调节,并满足以下要求 当电网频率下降时,系统应根据一次调频下垂曲线快速增加有功功率,增加至目标值或当前最 a 大有功功率; b 当电网频率上升时,系统应根据一次调频下垂曲线快速减小有功功率,减小至目标值或最小有 功功率 风电场一次调频下垂曲线示例见附录c. 在有功功率非受限模式及受限模式下,系统均应具备一次调频控制功能 5.2.3 系统一次调频应与本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GC)相协调,应至少满足如下条件 5.2.4 系统有功功率的控制目标值应为本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值与风电场一次调频功 a 率目标值的代数和; 当电网频率超出50H2士0.1Ha时根据各区域电网实际情况确定),系统应闭锁本风电场自 b 动发电控制(AGC)反向调节指令 5.2.5 -次调频控制过程中,系统向风电机组发送的有功功率目标值需考虑风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 最大可输出功率及风电机组运行安全约束 有功功率分配策略可考虑等容量、等比例等 5.2.6风电机组具备惯量响应、一次调频能力的风电场,系统一次调频功能与风电机组惯量响应、一次
GB/T40600一202 调频功能应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动作优先级、响应时间、控制死区等 5.3无功电压控制 5.3.1系统的无功电压控制模式分为恒电压模式,恒无功功率模式及恒功率因数模式 5.3.2在恒电压模式下,系统应将并网点电压调整到电压目标值,电压目标值由调度主站下发或预置 调节时间、控制精度应满足运行要求 5.3.3在恒无功功率模式下,将并网点无功功率调整到无功目标值,无功目标值由调度主站下发或预 置,调节时间、控制精度应满足运行要求 5.3.4在恒功率因数模式下,将并网点功率因数调整到功率因数目标值,调节时间、控制精度应满足运 行要求 5.3.5系统应综合考虑风电机组和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出力,合理进行无功分配,在调节时间 及控制精度满足运行要求下,可实施无功优化控制 风电机组间的分配策略可考虑等容量、等比例、 、等 裕度、等功率因数等 5.3.6系统应支持远方/就地两种控制方式,在远方控制方式下,系统实时响应调度主站下发的控制目 标;在就地控制方式下,按照预先给定的模式及控制目标进行控制 5.3.7 无功功率分配至少考虑如下约束 a 风电场并网点母线电压约束; 风电场集电线路母线电压约束: b 风电机组电压、电流约束; c 风电机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调节能力约束; d 风电机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最大调节速率约束 电容器/电抗器投切次数限制 无功优化控制至少考虑如下因素 5.3.8 在电网稳态情况下,系统应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调节能力,置换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已投人 a 的无功功率,并使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预留合理的无功裕度 在保证电压合格的前提下,系统应根据网损最小原则,协调控制风电机组与无功补偿设备,合 b 理配置并优化风电场内各节点的无功出力及电压水平,避免出现无功电流的不合理流动 5.3.9当风电场电气量越限、量测异常、通信异常、设备运行告警时.系统应闭锁对应无功电压控制 功能 5.4人机接口 5.4.1可人工设置系统的控制模式和运行方式 5.4.2可人工闭锁/解锁风电场内各类功率控制设备,退出/投人自动控制 5.4.3具备调试功能,可对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装置、升压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等控制对象下发测试 指令 5.4.4具备运行监视功能,各控制模式下包括但不限于;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 率,风电机组有功功率,风电机组及无功补偿设备无功功率、并网点电压,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设备运行 状态,系统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状态、通信数据等 5.4.5具备报警处理功能,系统故障或功能异常时能自动报警,报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软件运行 异常、硬件运行异常、与其他设备通信异常、接收调度主站指令异常、控制指令执行异常等;具备语音告 警,光字牌告警等多种告警方式 5.4.6具备权限管理功能,能够对不同的登录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权限设置应包括但不限于;模型维 护,参数设置,运行监控,设备传动测试等权限
GB/T40600一2021 5.4.7具备系统管理和参数设置功能,可以在线设置有功功率控制、一次调频控制,无功电压控制功能 相关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周期、控制死区、控制步长等参数,参数设置后可直接生效 5.4.8具备计划曲线数据录人功能,至少支持人工输人全场有功功率、电压、无功功率计划曲线,支持 人工录人频率扰动模拟数据 5.5统计分析 存储关键历史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5.5.1 调度主站下发有功功率目标值电压目标值和无功功率目标值 a b)全场总理论发电功率、总可用发电功率,总有功功率实际值 并网点电压实际值; c 并网点总无功功率实际值 d 风电场频率实际值、调频有功功率增加值; e 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实际值和目标值; 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实际值和目标值 g h)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实际值和目标值、电压实际值和目标值等 5.5.2统计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合格率,统计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投运 率和调节合格率等 5.5.3支持记录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时间、操作用户和操作内容等 5.5.4支持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导出功能 5.6异常处理 5.6.1具备安全闭锁功能,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应能自动闭锁,退出相应控制并给出告警,在设备异常消 失后,重新恢复自动控制 5.6.2具备报警处理功能,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能自动报警,停止分配结果输出,并形成事件记录 5.6.3系统运行在远方控制方式下,当超过一定时间无法接收到调度主站下发的控制指令或调度主站 下发指令无法通过本地校验时,应报警并自动切换到就地控制方式;远方控制方式自动切换到就地控制 方式后,当接收到调度主站下发的控制指令且通过本地校验时,可按调度主站要求自动切换为远方控制 方式 5.6.4可对告警/闭锁原因、人员操作等形成事件记录 调度功能测试 6.1系统应通过人网型式试验,试验内容至少包括控制策略验证、数据采集及通信信息校核,异常处理 逻辑等 6.2系统控制能力的现场测试应在风电场投运6个月内完成,测试内容至少包括风电场有功功率变 化、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等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的性能 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D中D.1,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分别见 D.2,D.3,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的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见D.4 性能指标 7.1数据采集 交流采样测量值综合误差不应大于0.5%.
GB/T40600一202 电网频率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003Hz 7.2系统可用率 系统可用率:>99.9% 7.3控制性能指标 7.3.1有功功率控制 有功功率控制精度<2%P.(P.为额定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控制目标值响应速率(风电场出力大于20%P,时):>20%P/20s 7.3.2无功电压控制 恒无功功率模式 aa 无功功率控制精度:<5%; b)无功功率控制目标值响应时间:<30s 恒电压控制模式: a 电压控制精度;<0.5kV(220kV及以下电压)或<1.0kV(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 b)电压目标值响应时间:<120s 7.3.3一次调频控制 -次调频死区范围;士0.03HHz士0.1Hz -次调频调差率:2%-10% -次调频的最大有功功率调节量:>10%P.(电网频率高于50H2)或>6%P.(电网赖率低于 50Hz2) -次调频调节时间:<15s -次调频有功功率控制偏差:<2%P, -次调频启动时间:<2s. -次调频响应时间:<9s 注上述指标推荐值可根据各区域电网实际情况另行确定 7.4系统实时性 系统接收风电场升压站监控系统数据周期 系统向调度主站上传数据周期:<2s 人工控制命令从生成到输出的时间;<1s 画面整幅调用的响应时间: a 实时画面响应时间:<1s b 其他画面响应时间;<2s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的最小周期:<3s 7.5系统其他指标 关键历史数据存储时间:>1年
GB/T40600一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功率控制系统控制链路 功率控制系统控制链路见图A.1 调度自动化系绒 (AGc/AvC功能模块) 调度树 风电场侧远动装置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 风电场侧 功能模块1 功能模块2 功能模块3 有功功率及- 次 数据采集与 无功电压 控制 监视 调频控制 无功补偿 风电机组 装置 图A.1功率控制系统控制链路图
GB/T40600一2021 附 录 们 资料性 基本采集信息表 系统从调度主站接收的控制指令见表B.1 表B.1系统从调度主站接收的控制指令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注 功率控制系统接收调度主站有功功率目标,通过就地有功分配和调 有功功率控制目标 节,完成对调度主站指令的追踪 功率控制系统接收并网点电压目标,通过就地无功分配和调节,完 并网点电压控制目标 成对调度主站指令的追踪 功率控制系统接收无功功率目标,通过就地无功分配和调节,完成 并网点无功功率目标 对调度主站指令的追踪 有功功率控制模式 功率非受限模式/功率受限模式 无功电压控制模式 恒电压模式/恒无功功率模式/恒功率因数模式 系统向调度主站传输的运行信息见表B.2 表B.2系统向调度主站传输的运行信息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油 无功电压控制远方/就地信号 功率控制系统上送调度主站的无功电压控制的远方/就地状态信号 有功及频率控制模式确认信号 功率非受限发电模式/功率受限模式 -次调频模式确认信号 尤功电压控制模式确认信号 恒电压模式/恒无功功率模式/恒功率因数模式 有功功率控制目标反馈值 将调度主站下发有功功率控制目标反馈至调度主站 将调度主站下发的电压控制目标反馈至调度主站 并网点电压控制目标反馈值 无功功率目标反馈值 将调度主站下发的无功功率控制目标反馈至调度主站 理论发电功率 风电机组自然运行状态下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 剔除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因素后,风电机组在自然运行条件下 可用发电功率 能够发出的功率 1o 可增有功出力 上送的风电场当前最大可增加有功功率 可减有功出力 上送的风电场当前最大可减少有功功率 有功增出力闭锁信号 1;有功增出力闭锁;0;有功增出力解锁 12 有功减出力闭锁信号 1有功减出力闭锁;0;有功减出力解锁 13 14 可增无功出力 上送当前整站的最大可增加无功功率 可减无功出力 上送当前整站的最大可减少无功功率 15 16无功增出力闭锁信号 11;无功增出力闭锁;0;无功增出力解锁 无功减出力闭锁信号 :无功减出力闭锁;0;无功减出力解锁
GB/T40600一2021 系统向风电机组传输的控制指令见表B.3 表B.3系统向风电机组传输的控制指令 序号 备注 信号名称 风电机组有功功率值 系统下发给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设定值 系统下发给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设定值 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值 风电场一次调频状态信号 系统从风电机组接收的运行信息见表B.4 表B.4系统从风电机组接收的运行信息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注 风电机组当前有功功率 风电机组当前无功功率 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 风电机组机舱风速 风电机组转速 风电机组桨距角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 1;正常发电;0;停机 风电机组限功率状态 1限功率运行;0;不限功率运行 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状态标志 一次调频控制运行;0;一次调频控制未运行 10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允许 1;可以接收控制系统一次调频指令;0;不能接收控制系统一次调频指令 系统向无功补偿装置传输的控制指令见表B.5 表B.5系统向无功补偿装置传输的控制指令 信号名称 序号 备注 装置并网点电压上限似 装置并网点电压下限 装置并网点无功功率设定值 装置并网点电压设定值 系统从无功补偿装置接收的运行信息见表B.6 表B.6系统从无功补偿装置接收的运行信息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注 装置无功出力 装置测量的风电场并网点电压 装置并网点电压
GB/T40600一2021 表B.6系统从无功补偿装置接收的运行信息续)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注 装置可增无功容量 装置可减无功容量 0;未投运;l;投运 装置投退信息 0;未闭锁;l;闭锁 装置增无功闭锁信息 装置减无功闭锁信息 0;未闭锁;l;闭锁 系统向升压站监控系统传输的控制指令见表B.7 系统向升压站监控系统传输的控制指令 表B.7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注 集电线路馈线开关遥控指令 1:闭合开关;0;跳开开关 电容器、电抗器遥控指令 1;闭合开关;0;跳开开关 分接头遥调指令 1;分头升;0;分头降 系统从升压站监控系统接收的运行信息见表B.8 表B.8系统从升压站监控系统接收的运行信息 信号名称 备注 序号 出线有功功率 出线无功功率 出线电流 三相、三线 高压侧母线电压 三相,三线 主变高压侧电流 三相、三线 主变高压侧有功功率 主变高压侧无功功率 主变高压侧开关状态 l:闭合;0:断开 主变低压侧母线电压 三相、三线 主 E变低压侧电流 三相、三线 主变低压侧有功功率 主变低压侧无功功率 13 主变低压侧开关状态 1:闭合;0;断开 14 集电线路母线电压 三相、三线 15 集电线路馈线电流 三相、三线 16集电线有功功率 集电线无功功率 10
GB/T40600一2021 表B.8系统从升压站监控系统接收的运行信息(续) 序号 信号名称 备注 集电线路开关状态 18 l:闭合;0;断开 19 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 20 无功补偿装置开关状态 1闭合;0;断开 21 主变分头挡位 主变挡位位置 22电容器/电抗器无功功率 23电容器/电抗器开关状态 1:闭合;0:断开 低压侧Pr断线故障信号 21 l:故障;0:正常 低压侧母线单相接地故障信号 25 l;故障;0;:正常 11
GB/T40600一2021 录 附 资料性) 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下垂曲线示例 C.1一次调频下垂特性通过设定频率与有功功率折线函数实现,有功功率输出值应满足公式(C,1) -凡-" (C.1 ×P.×(f一fa/f 式中 有功功率输出值,单位为兆瓦(Mw); 有功功率初值,单位为兆瓦(Mw) P -次调频调差率,%; 额定有功功率,单位为兆瓦(Mw) 系统频率,单位为赫兹(Hz): -次调频死区,单位为赫兹Hz) 系统额定频率,单位为赫兹Hz). C.2图C.1给出了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下垂曲线示意图 P/Mw 6%" 10%" 20% 49.82 49.975050.03 50.28 /H 图C.1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下垂曲线示意图 12
GB/T40600一2021 附 录 D 资料性 风电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及一次调频控制的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D.1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计算 D.1.1图D.1给出了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w 控制精度 n.0 说明 -时间; 有功功率开始调节时间; 有功功率持续运行在允许范围内的开始时刻 有功功率调节结束时刻 有功功率; P 有功功率初始值; 有功功率目标值; P 在1p时刻获得的有功功率测量值 图D.1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D.1.2有功功率控制精度为有功功率控制目标值与运行在允许范围内实际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 D.1.3有功功率控制目标值响应速率入见公式(D,1). |P一P, D.1 tp,1 tp,0 D.2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计算 D.2.1图D.2给出了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13
GB/T40600一202 9 控制精度 说明: -时间; 无功功率开始调节时间 t0 -无功功率持续运行在允许范围内的开始时刻 te" 无功功率调节结束时刻 n 无功功率; Q 无功功率初始值; Q 无功功率目标值 在t时刻获得的无功功率测量值 图D.2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D.2.2无功功率控制精度为无功功率控制目标值与运行在允许范围内实际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相对 于控制目标值的比值 D.2.3无功功率控制目标值响应时间为无功功率持续运行在允许范围内的开始时刻t,减去无功功率 开始调节时刻t的差值 D.3风电场电压控制性能指标计算 D.3.1图D.3给出了风电场电压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14
GB/T40600一2021 控制精度 说明 时间; 无功功率开始调节时间 1uo" -无功功率持续运行在允许范围内的开始时刻 无功功率调节结束时刻 'u,2 无功功率; U 无功功率初始值; U 无功功率目标值; U 在/.时刻获得的无功功率测量值 图D,3风电场电压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D.3.2电压控制精度为电压控制目标值与运行在允许范围内实际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 D.3.3电压控制目标值响应时间为电压持续运行在允许范围内的开始时刻tw.减去电压开始调节时刻 'a.的差值 D.4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的性能指标计算 D.4.1图D,4给出了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性能指标的示意图 15
GB/T40600一2021 实际有功功率 有功调节目标值 说明 时间; -次调频有功功率控制偏差 -次调频启动时间 次调频响应时间 -次调频调节时间; 有功功率 P 有功功率初始值 图D.4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性能指标示意图 D.4.2一次调频有功功率控制偏差为风电场调节后实际输出有功功率实测值与有功调节目标值之差 的绝对值 D.4.3一次调频启动时间为从系统频率升高或降低超过一次调频死区开始,风电场实际输出有功功率 变化量达到有功目标值和初始值之差的10%所需的时间 D.4.4一次调频调节时间为从系统频率升高或降低超过一次调频死区开始,风电场实际输出有功功率 实测值与有功目标值之差的绝对值始终不超过允许偏差的最短时间 16
GB/T40600一2021 考文 参 献 [1]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 [[2]GB/T17626.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 测量仪器导则 [[3]GB/T18657.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 [门 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 [叮 DL/T1870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6]NB/T31078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价方达 [7]NB/T31ll0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与控制技术规定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GB/T40600-2021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是目前新能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安全运行,我国于2021年发布了《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GB/T40600-202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调度功能要求,以确保其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

一、技术概述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主要涉及到风电场的发电控制、故障诊断、数据监测等方面。该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调度算法和可靠的通讯网络,实现风电场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互相协作,从而提高其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二、技术要求

GB/T40600-2021标准主要对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的以下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 发电控制要求:规定了风电机组发电控制策略的选择、风电场功率曲线的绘制等。
  2. 故障诊断要求:规定了风电场故障诊断的方法、诊断算法、诊断结果输出格式等内容。
  3. 数据监测要求:规定了风电场各类数据的采集方法、传输协议、存储方式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通讯网络要求:要求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如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等,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规定。

三、应用场景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风电场。通过使用该技术,不同的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协同工作,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四、结论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GB/T40600-2021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未来,该技术将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604-2021。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共有18页,发布于2022-05-01
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的编号:GB/T22158-2021。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共有50页,发布于202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