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74-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Testmethodforanalysisofcoalash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煤灰成分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煤灰成分分析方法的编号:GB/T1574-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共有31页,发布于2008-06-012008-06-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3.040
  • 实施日期2008-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1页
  • 文件大小1.01M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 GB/T1574一2007 代替GB/T1574一1995,GB/T46341996,GB/T18856.13一2002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Testmethodforanalysisofeoalash 2007-11-01发布 2008-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574一200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剂 仪器设备 灰样的制备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半微量分析法 试液的制备 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连续测定(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 6.4 二氧化钛的单独测定(二安替比林甲婉分光光度法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氟盐取代EDTA络合滴定法 氧化钙的测定(EGTA络合滴定法 氧化镁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G 二氧化哇、三氧化 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钛的常量分析法 二氧化硅的测定(动物胶凝聚质量法) 1G 三氧化二铁和三氧化二铝的连续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氧化钙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3 氧化镁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差减法) 15 二氧化钛的测定(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 16 三氧化硫的测定 1r 8.1硫酸俱质量法 1 8.2燃烧中和法 18 8.3库仑滴定法 20 五氧化二磷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2 9.1方法 2 9.2方法二 23 10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214 11 钾,钠,铁,钙,镁、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法) 25 12 试验报告 28
GB/T1574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574一1995《煤灰成分分析》,GB/T4634一1996《煤灰中钾、钠、铁、钙、镁、猛的 测定方法原子吸收法)》和GB/T18856.13一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 定方法》 本次修订将GB/T1574一1995,GB/T4634一1996和GB/T18856.13一2002三个标准整合 为本标准 本标准与GB/T1574一1995,GB/T4634一1996和GB/T18856.13一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二氧化钛标准工作溶液的分取体积(GBT1574一1995中的6.3.3.1,本版的6.3.3.1.1); -增加了一种单独测定二氧化钛的方法(见6.4); 修改了单位的错误(GB/T1574-1995中的9.1.2.10和9.1.2.1l,本版的9.2.2.10和 9.2.2.l1); 修改了公式中的错误(GB/T1574一1995中的9.2.7,本版的9.2.4中的公式26); 增加了“注”的内容(见ll.2); 删除了原标准GB/T4634一1996中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目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克芮,夏慧丽、陈缓泽,邓秀敏,周国跃、王之谦、隋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74一1979,GB/T157!一1995; -GB/T4634一1984,GB/T4634一1996 -GB/T18856.13一2002 业
GB/T1574一2007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灰中铁、钙、镁、钾,钠、、磷、硅、铝,钛、硫的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 骤、结果计算及方法精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煤、焦炭、水煤浆和煤研石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试剂 所提到的水均为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燕馏水 仪器设备 马弗炉;带有控温装置,并附有热电偶和高温表,能保持(815士10)C,炉膛应具有相应的恒温区, 炉子后壁上部具有直径25mm30mm的烟囱,下部具有插人热电偶的小孔,小孔的位置应使热电偶 的热接点在炉膛内能保持距炉底201 mm一30mm的位置,炉门上应有一通气孔,直径约20 mm 4.2高温马弗炉;带有控温装置,能保持(1000士10)C 4.3分析天平:感量0.1mg 4.4分光光度计 4.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6火焰光度计 4.7库仑定硫仪 4.8铂堪塌:30m 4 9 银绀蜗:30ml 4.10瓷堆蜗:30ml 4.11灰皿.:(120×60×14)mm 灰样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煤样或水煤浆试样于灰中对于一般分析煤样使其每平方厘米不超过 0.15g,对于水煤浆试样则称取15g一18g并预先在105sc一10C下烘干),将灰皿送人温陛不超过 00C的马弗炉中,在自然通风和炉门留有15mm左右缝隙的条件下,用30min缓慢升至500C,在此 温度下保持30min后,升至(815士10)C,在此温度下灼烧2h,取出冷却后,用玛瑙乳钵将灰样研细到 0.1mm 然后,再置于灰皿内,于(815士10)C下再灼烧30min,直到其质量变化不超过灰样质量的千 分之一为止,即为质量恒定 取出,于空气中放置约5min,转人干燥器中 如不及时称样,则需在称样 前于(815士10)C下再灼烧30 min
GB/T1574一2007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半微量分析法 6 试液的制备 6 试剂 6 氢氧化钠(GB/T629):粒状 6 盐酸(GB/T622):相对密度1.19 6 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1 6 乙醇:无水乙醇(GB/T678)或95%乙醇(GB/T469)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灰样0.10g,称准至0.0002g,于银堆蜗中,用几滴乙醇润湿 加氢氧化钠2g,盖上堆蜗盖 放人马弗炉中,在1h~1.5h内将炉温从室温缓慢升至650C700C,熔融15min20min 取出堆 蜗,用水激冷后,擦净堆蜗外壁,放于250ml烧杯中,加人约150ml沸水,立即盖上表面皿,待剧烈反 应停止后,用极少量盐酸溶液(6.1.1.3)和热水交替洗净堆蜗和堆蜗盖,此时溶液体积约180ml 在不 断搅拌下,迅速加人盐酸(G.1.1.2)20mL,于电炉上微沸约1min.取下,迅速冷至室温,移人250m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定名为溶液A 空白溶液的制备 同6.1.2,只是不加人灰样 此溶液定名为溶液B. 二氧化娃的测定(娃钼蓝分光光度法》 6.2 方法提要 在乙醇存在下,于盐酸[c(HCI)=0.1mol/L]介质中,正硅酸与钼酸生成稳定的硅钼黄,提高酸度 至2.0mol/1以上,以抗坏血酸还原硅钼黄为硅钼蓝,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6.2.2试剂 6.2.2.1乙醇;同6.1.1.4 6.2.2.2盐酸(GB/T622)溶液;同6.1.1.3 6.2.2.3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9 6. .2.2.4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11 6. 2. 2. 5 钼酸铵溶液;50g/L 称取钼酸铵[(NH,),MoO4H.O](GB/T657)5g,溶于水中,用水 稀释至100mL过滤后,储于聚乙烯瓶中 6.2.2.6抗坏血酸(GB/T15347)溶液;10g/L 现用现配 6. .2.2.7二氧化硅标准储备溶液;lmg/ml 00C士10C下灼烧30nmin的光谱纯二氧化硅0.5000g(称准至0.002R)于已 准确称取已在1 有优级纯无水碳酸钠(GB/T 5g的铂堆蜗中,混匀,表面再覆盖优级纯无水碳酸钠(GB/T639) 6395 1g,盖上堆塌盖,置于高温马弗炉中,由室温缓慢升至950C~1000C,熔融40min 取出堆蜗,用水激 冷后,擦净堆塌外壁,放于250ml 塑料杯中,加沸水约100mL浸取,立即盖上表面皿,待剧烈反应停止 后,用热水洗净堆蜗和盖,熔块完全溶解后,冷至室温,移人5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立即转人聚乙烯瓶中保存备用 也可准确称取光谱纯二氧化硅0.5000g(称准至0.0002g)于银堆蜗 中,加儿滴乙醉润湿,加 化钠 盖上堆蜗盖,放人马弗炉(4.1)中,由室温缓慢升至650c 公 氧 g 700C,熔融15min20min. .取出堪蜗,用水激冷后,擦净堆蜗外壁,放于250mL塑料杯中,加沸水约 150mL浸取,立即盖上表面皿,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用热水洗净堆蜗和盖,熔块完全溶解后,冷至室温, 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转人聚乙烯瓶中保存备用 6.2.2.8二氧化硅标准工作溶液:0.05 mg/mml 准确吸取二氧化硅标准储备溶液25ml,在不断搅拌下放人内有盐酸溶液(6.2.2.3)100ml的 400ml烧杯中,加水约100ml,加热煮沸1min,取下,立即冷至室温 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
GB/T1574一2007 释至刻度,摇匀 6.2.3分析步骤 6.2.3.1工作曲线的绘制 6.2.3.1.1准确吸取二氧化硅标准工作溶液(6.2.2.8)0ml,5mL,10mL,15mL,20mlL,25mL 30mL,分别注人l00ml 容量瓶中,依次加人盐酸溶液(6.2.2.4)5ml,4ml,3mL,2mL1mL .,加水至27mL,加乙醇8mL,加钼酸铵溶液5ml,摇匀在20c一30C下放置20nmin 0ml.0m 6.2.3.1.2加盐酸溶液(6.2.2.2)30mL,摇匀,放置1min~5min,加人抗坏血酸溶液5mL,摇匀,用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h后,用1em比色皿,于波长620nm处,测定吸光度 6. 2.3.1.3 以 二 氧化硅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 2.3.2样品的测定 6.2.3.2.1准确吸取溶液A(6.1.2)和溶液B(6.1.3)各5ml,分别注人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 8mL,水约20ml,钼酸铵溶液5ml,摇匀,在2030c下放置20min. .2.3.2.2按6.2.3.1.2进行操作 6. 6. .2.3.2.3将6.2.3.2.2测得的吸光度做空白校正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二氧化硅质量(mg). 6.2.4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w(SsO.)(%)按式(1)计算 5xmSiO w(siO.)= mn 式中: m(S(O) -由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硅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6.2.5方法精密度 二氧化硅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如表1规定 表1二氧化硅硅钼蓝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重复性限/% 质量分数/% 再现性临界差/% S60.00 1.00 2.00 >60.00 l.20 2.50 6.3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连续测定(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 6.3.1方法提要 在pH一4.74.9的条件下,三价铁离子与钛铁试剂生成紫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 铁 然后加人适量的抗坏血酸,使溶液的紫色消失,四价钛离子与钛铁试剂生成黄色络合物,用分光光 度法测定二氧化钛 6.3.2试剂和材料 6.3.2.1抗坏血酸 6.3.2.2钛铁试剂溶液;20g/L 称取钛铁试剂(C,H,O)S,Na)2g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nm 6.3.2.3氨水(GB/T631);体积比为1十6 6.3.2.4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19 6.3.2.5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50mL/L 量取硫酸(GB/T625)5mL,缓缓加人水中并用水稀释至 100ml 6.3.2.6 缓冲溶液,pH=47 称取三水乙酸销(CH,co0Na3H.o(GB;/T693)68居或无水乙酸 钠(CH.COONa)(GB/T694)4lg于4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冰乙酸(GB/T676)29mL,用水稀释
GB/T1574一2007 至1L 6.3.2.7三氧化二铁标准储备溶液:lmg/mL 准确称取已在105C~110C干燥1h的优级纯三氧化二铁1.0000g(称准至0.0002g),置于 400ml烧杯中,加人浓盐酸(GB/T622,优级纯)50ml,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后冷至室温,移人1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3.2.8三氧化二铁标准工作溶液:0.1mg/mL 准确吸取三氧化二铁标准储备溶液10ml于l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溶液(6.3.2.4)稀释至刻 度,摇匀 6.3.2.9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lmg/mL 准确称取已在1000C灼烧30min的优级纯二氧化钛0.5000g(称准至0.0002g),置于30ml瓷 堆蜗中,加人焦硫酸钾(HG3-921)8g,置于马弗炉中,逐渐升温至80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nmin,使 熔融物呈透明状 取出,冷却后,放人250mL烧杯中,加人硫酸溶液150ml浸取,待熔融物脱落后,用 硫酸溶液洗净堆蜗,在低温下加热至溶液清澈透明,冷却至室温,移人500m容量瓶中,并用硫酸溶液 稀释至刻度,摇匀 6.3.2.10二氧化钛标准工作溶液0.1mg'mL 准确吸取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10ml,注人1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6.3.2.11刚果红试纸 6.3.3分析步骤 6.3.3.1工作曲线的绘制 6.3.3.1.1 准确吸取三氧化二铁标准工作溶液(6.3.2.8)0mL,2mL,4mL,6mL,8mL,10mL和二 氧化钛标准工作溶液(6.3.2.10)0.0ml,0.2ml,0.4ml. .,0.6 mL,0.8mL,1.0mL,分别注人50ml. 店 容量瓶中,加人钛铁试剂溶液10mL,摇匀 滴加氨水至溶液呈红色,加人缓冲溶液5mL,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 放置1h后,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70nm处,测定吸光度 6.3.3.1.2于测定完三氧化二铁后的试液中,加人少量抗坏血酸并摇动,直至溶液的紫色消失呈现黄 色为止 放置片刻,用1em比色皿,于波长420nm处,测定吸光度 6.3.3.1.3以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分别绘制三氧化二铁和 二氧化钛的工作曲线 6.3.3.2测定 6.3.3.2.1准确吸取溶液A和溶液B各5m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中,加人钛铁试剂溶液10ml. 摇匀 滴加氨水至溶液恰呈红色(如铁含量很低,可加人小块刚果红试纸,滴加氨水至试纸变为红色). 加人缓冲溶液5ml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h后,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70nm处,测定吸 光度 6.3.3.2.2按6.3.3.1.2进行操作 6.3.3.2.3将所测得的灰样溶液的吸光度扣除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三氧化 二铁和二氧化钛的质量(mg). 6.3.4结果计算 6.3.4.1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u(Fe.O.)(%)按式(2)计算 5×mFe.OD w(Fe,o一 ------ nn 式中: m(Fe.O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GB/T1574一2007 6.3.4.2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w(TiO.%)按式(3)计算: 5×m(TO w(TO.= 式中 m(TiO.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钛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6.3.5方法精密度 6.3.5.1三氧化二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2 表2三氧化二铁(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二5.00 0.30 0.60 5.00(不含)~l0.00 0.40 0.80 >l0.00 0.60 1.20 6.3.5.2二氧化钛(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3. 表3二氧化钛(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1.00 0,15 0.20 0.30 >1.00 0,20 6.4二氧化钛的单独测定(二安替比林甲婉分光光度法 方法提要 在(0.51.0)mol/儿的酸度下,以抗坏血酸消除铁的干扰,四价钛离子与二安替比林甲炕生成黄 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的含量 .4.2试剂 6. 6. .4.2.1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5) .4.2.2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1). 6. 6.4.2.3二安替比林甲炕溶液;20g/L 将20g二安替比林甲炕(YHC)溶于盐酸溶液(64.2.1)中 并用盐酸溶液(6,4.2.1)稀释至1000mL 4.2.4抗坏血酸溶液;同6.2.2.6 6 6.4.2.5硫酸溶液;同6.3.2.5 6.4.2.6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同6.3.2.9 6.4.2.7 二氧化钛标准工作溶液;0.05mg/mL 准确吸取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5mL注人1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6.4.2.5)稀释至刻 度,摇匀 6.4.3分析步骤 6.4.3.1工作曲线的绘制 二氧化钛标准工作游液(G." 6.4.3.1.1准确吸取二 4.2.7)0ml,1ml,2ml,3mL,4ml,分别注人 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10ml,加盐酸溶液(6.4.2.2)2mL,抗坏血酸溶液(6.4.2.4)1mL,摇匀 放 置2min后,加二安替比林甲烧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40min后,用1cm比色皿 于波长450nm处,测定吸光度 6.4.3.1.2以二氧化钛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二氧化钛的工作曲线
GB/T1574一2007 6.4.3.2测定 6.4.3.2.1准确吸取溶液A和溶液B各 6 mL,分别注人50m 容量瓶中,加人抗坏血酸溶液 6.4.2.4)1m,摇匀 其余步骤同6.4.3.1.1 6.4.3.2.2将所测得的灰样溶液的吸光度扣除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二氧化 钛的质量(mg). 6.4.4结果计算 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w(TO%)按式(4)计算 2.5×m(TiO. ze(TiO.= +*+ n 式中: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钛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TiO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7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6. 4.5方法精密度 二氧化钛(二安替比林甲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4 表4二氧化钛(二安替比林甲炕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1.00 0.10 0.20 0.2o 0.40 >1.00 6.5三氧化二铝的测定(氟盐取代ETA络合滴定法) 6.5.1方法提要 于弱酸性溶液中,加人过量EDTA溶液,使之与铁、铝、钛等离子络合,在pH=5.9的条件下,以二 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盐回滴剩余的EDTA溶液,然后加人氟盐置换出与铝、钛络合的EDTA,用乙酸 锌标准溶液滴定,扣除钛的量,得到铝的量 6.5.2试剂 6.5.2.1EDTA溶液:l1g/L 称取EDTA(CmHN.O,Na2Hl.O)(GB/T1401)1.1g,溶于水中 用水稀释至100mL 6.5.2.2缓冲溶液;pH=5.9 称取三水乙酸钠(CH,coONa3H,O)(GB/T693)200只或无水乙酸 钠(CH,cCoONa)120.6g,溶于水中,加冰乙酸(GB/T676)6.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6.5.2.3乙酸锋溶液?20gL 称取乙酸锋[za(cHcoo)."2H.o](HG3108)2巨.解于水中,用水 稀释至100ml 6.5.2.4氟化钾溶液:l00g/L 称取氟化钾(KF 2H.O)(GB/T1271)10g,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 100mL 储于聚乙烯瓶中 6.5.2.5冰乙酸(GB/T676)溶液;体积比为(1十3) 6.5.2.6氨水(GB/T631)溶液体积比为(1十1) /ml 6.5.2.7三氧化二铝标准工作溶液;lmg/ 将光谱纯铝片放于烧杯中,用(l十9)盐酸(GB/T622)溶液浸溶几分钟,使表面氧化层溶解,用倾斜 法倒去盐酸溶液,用水洗涤数次后,用无水乙醇(GB/T678)洗涤数次,放人干燥器中干燥4h 选用以 下任一方法处理 方法一(酸溶法);准确称取处理后的铝片0.5293g(称准至0.0002g),置于150mL 烧杯中,加(1十1)盐酸(GB/T622)溶液50mL,在电炉上低温加热溶解,将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方法二碱溶法):准确称取处理后的铝片0.5293g(称准至0.0002g),置
GB/T1574一2007 于150m烧杯中,加氢氧化钾(HGB3006)2g,水10mL,待溶解后,用(1+1)盐酸酸化,使氢氧化铝沉 淀又溶解,再过量10mL.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5.2.8乙酸锌标准溶液:c[Zn(CH,coO).]=0.01mol/I 配制称取乙酸锌[2n(cH,coO)2H.o](HG3-1098)2.3或无水乙酸锌[Zn(CH,coo).] 1.9g于250m烧杯中,加冰乙酸(GB/T676)1mL,用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 标定:准确吸取三氧化二铝标准工作溶液10nml于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加 EDTA溶液10ml,加二甲酚橙指示剂(6.5.2.9)1滴,用氨水溶液中和至刚出现浅藕合色,再加冰乙酸 min5 溶液至浅藕合色消失,然后,加缓冲溶液10ml,于电炉上微沸3 5min,取下,冷至室温 加人二甲酚橙指示剂(6.52.9)4滴一5滴,立即用乙酸锌溶液滴定至近终点,再用乙酸锌标准溶液 滴定至橙红(或紫红)色 加人氟化钾溶液10ml,煮沸2min3min,冷至室温,加二甲酚橙指示剂6.5.2.9)2滴,用乙酸 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橙红(或紫红)色,即为终点 乙酸锌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TAO.)按式(5)计算 10Xe TAl.O= 5 式中: 三氧化二铝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标定时所耗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5.2.9二甲酚橙溶液;1g/L 称取二甲酚橙0.1只溶于pH=5.9的缓冲溶液中,并用该缓冲溶液 稀释至100mL 保存期不超过两个星期 6.5.3分析步骤 吸取溶液A50ml,加水稀释至约100ml,其余步骤按6.5.2.8中乙酸锌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进 行操作 6.5.4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分数w(AL.O.)(%)按式6)计算 0.5xTAox w(Al.O= 一0.638we(TO) 6 mn 式中: T(Al.O, 乙酸锌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试液所耗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g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0.638 由二氧化钛换算为三氧化二铝的因数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6.5.5方法精密度 三氧化二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5 表5三氧化二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0.60o 1.20 20.00 >20.00 0.80 1.50
GB/T1574一2007 6.6氧化钙的测定(EGTA络合滴定法 6.6.1方法提要 在适当稀释的溶液中,以三乙醉胺掩蔽铁、铝、钛和锰等,在pH>12.5的条件下,以钙黄绿素-百里 酚酞为指示剂,用EGTA标准溶液滴定 6.6.2试剂 6.6.2.1氢氧化钾溶液:250g/L 称取氢氧化钾25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储于聚乙烯 瓶中 6.6.2.2三乙醇胺溶液;体积比为(1十4). 6.6.2.3氧化钙标准工作溶液:0.5mg/ml 准确称取预先在120C干燥2h的优级纯碳酸钙0.8924g称准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 中,用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沿杯口慢慢滴加(1十1)盐酸(GB/T622、优级纯)溶液5mL,待溶解完毕后, 煮沸驱尽二氧化碳,用水冲洗表面皿和杯壁,取下冷却,移人1o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6.6.2.4EGTA标准溶液:c(CHN.O.)=0.005mol/I 配制称取EGTA1.9g,溶于10mL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中,移人1000mL容量 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定方法如下 标定;准确吸取氧化钙标准工作溶液10mL于200ml烧杯中,加水约75ml、三乙醇胺溶液 5nmL、氢氧化钾溶液10mL、钙黄绿素-百里酚敢混合指示剂(6.6.2.5)少许,每加一种试剂,均应搅匀 于黑色底板上,立即用EG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完全消失,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EG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T(CaO)按式(7)计算 I"" TCa(O 式中: 氧化钙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标定时所耗EG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空白测定时所耗E(G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6.2.5钙黄绿素-百里酚献混合指示剂;称取钙黄绿素(CHN,Na.o;.)0.20g和百里酚敢0.16g, 与预先在110C干燥的氧化钾(GB/T646)10只研磨均匀,装人磨口瓶中,存放于干燥器内 6.6.3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溶液A和溶液B各25ml分别注人200ml烧杯中,加水约50ml,其余步骤按6.6.2.4 中的标定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进行操作 6.6.4结果计算 氧化钙的质量分数w(Cao)(%)按式(8)计算 TCaO)XVA o(CaO) 8 w 77 式中: r(CaO) EG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试液所耗EG: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V -空白溶液所耗EG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6.6.5方法精密度 氧化钙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6
GB/T1574一2007 表6氧化钙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二5,00 0,30 0.60 5.00(不含)- l0.00 0.40 0.80 >10.00 1.20 0.60 氧化镁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方法提要 在适当稀释的溶液中,以三乙醇胶和酒石酸钾钠掩蔽铁、铝、钛和钰等,以EGTA掩蔽钙,在 pH>10的溶液中,以酸性铬蓝K-禁酚绿B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6.7.2试剂 酒石酸钾钠溶液50g/L 称取酒石酸钾钠(GB/T1288)5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 100ml 6.7.2.2三乙醇胺溶液:体积比为(1十4) 6.7.2.3氨水(GB/T631)溶液:体积比为(1十1) 6.7.2.4氧化镁标准工作溶液;0.5mg/ml 准确称取预先在800C灼烧过1h的光谱纯氧化镁0.5000g(称准至0.0002g),置于200nml烧 杯中,加水20ml,加(l+1)盐酸(GB/T622)10ml,溶解完全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 6.7.2.5EDTA标准溶液:c(CHN,O.Nag2H.O)=0.004mol/L 配制:称取EDTA(GB/T1401)1.5g于200ml 烧杯中,用水溶解,加数粒固体氢氧化钠 (GB/T629)调节溶液pH值至5左右,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定方法 如下: 标定:准确吸取氧化镁标准工作溶液10ml,置于200ml.烧杯中,加盐酸(GB/T629)[c(HCl)= 1mol/1]溶液20ml,加水约50ml,酒石酸钾钠溶液5ml、三乙醇胺溶液5ml,氨水溶液15mL,每 加一种试剂均应搅匀 加酸性铬蓝K茶酚绿B混合指示剂少许或加液体混合指示剂(6.7.2.6)数滴, 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EDTA标准溶液对氧 化镁的滴定度TMg(O),按式(9)计算: T(MgO 9 爷 式中: 氧化镁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标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空白测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6.7.2.6酸性铬蓝K-蔡酚绿B混合指示剂 称取酸性铬蓝KHGl0-1282)0.50g和蔡酚绿B1.25g,于预先在l10C干燥的氯化钾 GB/T646)10g,研磨均匀,装人磨口瓶中,存放于干燥器内 或分别配成水溶液,即称取酸性铬蓝 K0.04g和慕酚绿B0.08g,分别溶于20mL水中,使用前应先经试验确定其合适的混合比例 酸性铬 蓝K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6.7.3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溶液A和溶液B各25ml,分别注人200ml烧杯中,加水约50mlL,酒石酸钾钠溶液 5 ml、三乙醉胺溶液5ml、氨水溶液15mL.加人相应滴定钙时所消耗的EGTA的量,并过量 0.1mL0.2mL,每加一种试剂均应搅匀,加酸性铬蓝K禁酚绿B混合指示剂少许或加液体混合指示
GB/T1574一2007 剂数滴,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6.7.4结果计算 氧化镁的质量分数u(MgO)(%)按式(10)计算 TMgO)X-Va w(MgO) l0) m 式中: mL): TMg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 V 试液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空白溶液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m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6.7.5方法精密度 氧化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7 表7氧化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二2.00 0.30 0.60 >2.00 0.40 0.80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钛的常量分析法 7.1二氧化硅的测定(动物胶凝聚质量法 7.1.1方法提要 灰样加氢氧化钠熔融,沸水浸取,盐酸酸化,燕发至干 于盐酸介质中用动物胶凝聚硅酸,沉淀过 滤,灼烧,称重 7.1.2试剂和材料 7.1.2.1氢氧化钠(GB/T629):粒状 7.1.2.2盐酸(GB/T622). 7.1.2.395%乙醇(GB/T679)或无水乙醇(GB/T678) 7.1.2.4盐酸溶液;体积比为(1+1. 7.1.2.5盐酸浴液;体积比为(1十3) 7.1.2.6盐酸溶液;体积比为(1十50y 动物胶水溶液:10g/I 称取动物胶1g,溶于100ml70C80C的水中 现用现配 7.1.3试验步骤 称取灰样0.48g一0.52g(称准至0.0002g)于银堆蜗中,用几滴乙醉(7.1.2.3)润湿,加气 氧化钠4g,盖上堆蜗盖,放人马弗炉(4.1)中,在1h1.5h内将炉温从室温级慢升至650C一700C 熔融15min20min 取出堆塌,用水激冷后,擦净堆蜗外壁,放于250ml烧杯中,加乙醇(7.l.2.3 mL和适量的沸水,立即盖上表面皿,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用少量盐酸溶液(7.1.2.4)和热水交替洗净 堆蜗和堪蜗盖 再加盐酸溶液(7.1.2.2)20ml,搅匀 将烧杯置于电热板上,缓慢燕干(带黄色盐粒) 取下,稍冷,加盐酸溶液(7.1.2.2)20ml,盖 上表面皿,热至约80C 加70C一80C的动物胶溶液10nl,剧烈搅拌1min,保温10min 取下,稍 冷,加热水约50ml,搅拌,使盐类完全溶解 用定量滤纸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 将沉淀先用盐酸 (7.1.2.5)洗涤4次5次,再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以热盐酸溶液(7.1.2.6)擦净杯壁和玻璃棒,并洗涤 沉淀3次5次,再用热水洗10次左右 10
GB/T1574一2007 7.1.3.3将滤纸和沉淀移人已恒重的瓷堆蜗中,先在低温下灰化滤纸,然后于1000C士20C的高温马 弗炉(4.2)内灼烧1h,取出稍冷,放人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称重 7.1.3.4将滤液(7.1.3.2)冷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名为溶液C,以做测定其他项目之 用 按上述步骤同时做空白试验,所得溶液名为溶液D. 7.1.4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w(SiO.)(%)按式(11)计算 m1一mg Te(SiO.= ×100 11 n 式中: -二氧化硅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空白测定时二氧化硅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7.1.5方法精密度 二氧化硅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8 表8二氧化硅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60.00 0.50 0.8o >60.00 0.60 1.00 7.2三氧化二铁和三氧化二铝的连续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7.2.1方法提要 在pH=1.82.0的条件下,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然后加人过量的 EDTA,使之与铝、钛等络合,在pH=5.9的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以锌盐回滴剩余的EDTA. 再加人氟盐置换出与铝、钛络合的EDTA,然后再用乙酸锌标准溶液滴定 7.2.2试剂 7.2.2.1氨水(GB/T631)溶液;体积比为(1十1). 7.2.2.2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5) 7.2.2.3EDTA溶液:1lg/儿 称取EDTA(CHN.O,Na 2H.O)(GB/T1401)1.1只溶于水中 并用水稀释至1o0ml 7.2.2.4缓冲溶液;pH值为5.9 称取三水乙酸钠(CH,cCoONa3H.O)(GB/T693)200g或无水乙 酸钠(CH.coONa)120.6g溶于水中,加冰乙酸(GB/T676)6.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7.2.2.5乙酸锌溶液;20g/L 称取乙酸锌[Zn(CH.coo)2H.o](HG3-1098)2g,溶于水中,用水 稀释至100mL 7.2.2.6氟化钾溶液;l00g/I 称取氟化钾(KF 2H,O)(GB/T1271)10g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 100mL 储于聚乙烯瓶中 冰乙酸(GB/T676)溶液;体积比为(1十3). 7.2.2.8三氧化二铁标准工作溶液;lmg/'mL 准确称取已在105C~I10C干燥1h的优级纯三氧化二铁1.0000g(称准至0.0o02g),置于 400ml烧杯中,加人浓盐酸(GB/T622、优级纯)50ml,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后冷至室温,移人1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2.2.9EDTA标准溶液;c(CHN.ONa 2H.O)=0.004mol/儿L 配制称取EDTAGB/T14011.5g于2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加数粒固体氢氧化钠 1l
GB/T1574一2007 GB/T629)调节菩液pH值至5左右,移人10o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定方法 如下: 标定;准确吸取三氧化二铁标准工作溶液10ml于3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加磺基 水杨酸指示剂(7.2.2.12)0.5mL,滴加氨水溶液至溶液由紫色恰变为黄色,再加人盐酸溶液调节溶液 pH值至1.82.0(用精密pH试纸检验). 将溶液加热至约70C,取下,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亮黄色(铁低时为无色,终点时温度应 在60C左右) 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T(Fe,O)按式(12)计算 r(Feo.)-xe 12 式中: -三氧化二铁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标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7.2.2.10三氧化二铝标准工作溶液:lmg/mL 将光谱纯铝片放于烧杯中,用(1+9)盐酸(GB/T622)溶液浸溶几分钟,使表面氧化层溶解,用倾斜 法倒去盐酸溶液,用水洗涤数次后,用无水乙醇( GB/T678)洗涤数次,放人干燥器中干燥4h 选用以 下任一方法处理 方法一(酸溶法);准确称取处理后的铝片0.5293g(称准至0.0002g),置于150mL 烧杯中,加(1+1)盐酸(GB/T622)溶液50mL,在电炉上低温加热溶解,将溶液移人1000m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方法二(碱溶法);准确称取处理后的铝片0.5293g(称准至0.0002g),置 于 150mL烧杯中,加氢氧化钾(HGB3006)2g,水10mL,待溶解后,用(1十1)盐酸酸化,使氢氧化铝沉 淀又浴解,再过量10mL冷至室温,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2.2.11乙酸锌标准溶液:c[Zn(CH,cOO).]=0.01mol/L 配制;称取乙酸锌[Zn(cH,coo)2H.o](HG3-1098)2.3只或无水乙酸锌[Zn(cH.coO)., 1.9g于250ml烧杯中,加冰乙酸(GB/T676)1ml,用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 标定方法如下 标定;准确吸取三氧化二铝标准工作溶液10ml于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加 EDTA溶液10ml,加二甲酚橙指示剂(7.2.2.13)1滴,用氨水溶液中和至刚出现浅藕合色,再加冰乙 酸溶液至浅藕合色消失,然后,加缓冲溶液10mL,于电炉上微沸3min5min,取下,冷至室温 加人二甲酚橙指示剂7.2.2.13)4滴~5滴,立即用乙酸锌溶液滴定至近终点,再用乙酸锌标准溶 液滴定至橙红(或紫红)色 min3min 加人氟化钾溶液10ml,煮沸21 ,冷至室温,加二甲酚橙指示剂(7.2.2.13)2滴,用乙酸 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橙红(或紫红)色,即为终点 乙酸锌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T(Al.O.)按式(13)计算: 0Xg .(13 TAl,O= 式中: 三氧化二铝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标定时所耗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7.2.2.12磺基水杨酸指示剂溶液:100g/L 称取磺基水杨酸(HG3-991)10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 至100mL 二甲橙溶液;lg/L 称取二甲酚橙0.1g溶于pH=5.9的缓冲溶液中,并用该缓冲溶液 稀释至100ml 保存期不超过两个星期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溶液C20mL于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50mL,其余步骤按7.2.2.9中的 12
GB/T1574一2007 标定方法进行操作 7.2.3.2于滴定完铁的溶液中,加人EDTA溶液(7.2.2.3)20ml,其余步骤按7.2.2.11中的标定方 法进行操作 7.2.4结果计算 7.2.4.1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w(Fe,(O.(%)按式(14)计算 1.25xTFeO)X 14 w(Fe.(O.= 77 式中 r(Fe,O 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试液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7.2.4.2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分数u(Al,O)(%)按式(15)计算 1.25×TA.OX (15 e(Al.O.= -0.638w(TiO 7m1 式中 T(Al.O. 乙酸锌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试液所耗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0.638 由二氧化钛换算为三氧化二铝的因数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7.2.5方法精密度 7.2.5.1三氧化二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三氧化二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9 表9三氧化二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5.00 0.30 0.60 5.00(不含)10,00 0.40 0.80 >10,00 0.50 1.00 7.2.5.2三氧化二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三氧化二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0. 表10三氧化二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台 质量分数/9" 重复性限/9% 再现性临界差/% 20.00 0.40 0.80 >20.00 0.50o 1.00 7.3氧化钙的测定(EDrA络合滴定法 7.3.1方法提要 以三乙醉胺掩蔽铁,铝、钛、等离子,在pH>12.5的条件下,以钙黄绿素-百里盼为指示剂,用 EDTA标准溶液滴定 7.3.2试剂 7.3.2.1氢氧化钾溶液;250g/L 称取氢氧化钾25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储于聚乙烯 瓶中 13
GB/T1574一2007 7.3.2.2三乙醇胺溶液;体积比为(1十4). 7.3.2.3氧化钙标准工作溶液;0.5mg/ml 准确称取预先在120C干燥2h的优级纯碳酸钙0.8924g(称准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 中,用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沿杯口慢慢滴加(1+1)盐酸(GB/T622,优级纯)溶液5mL,待溶解完毕后, 煮沸驱尽二氧化碳,用水冲洗表面皿和杯壁,取下冷却,移人10001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7.3.2.4EDTA标准溶液:c(CHN.ONa 2H,O)=0.004mol/I 配制:称取EDTA(GB/T1401)1.5旦于2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加数粒固体氢氧化钠 (GB/T629)调节溶液pH值至5左右,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定方法 如下: 标定;准确吸取氧化钙标准工作溶液15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加三乙醇 胺溶液2m、氢氧化钾溶液10ml、钙黄绿素-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7.3.2.5)少许,每加一种试剂,均 应搅匀,于黑色底板上,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完全消失,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 验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T(Ca(O)按式(16)计算 " TCa(O 式中: -氧化钙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标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空白测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钙黄绿素-百里酌献混合指示剂称取钙黄绿素(CaHN,Na,O;)0.20些和百里酚歌0.16g" 7.3.2.5 与预先在110C干燥的氧化钾(GB/T646)10些研磨均匀,装人磨口瓶中,存放于干燥器内 7.3.3试验步骤 准确吸取溶液C和溶液D各10ml分别注人2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其余步骤按 7.3.2.4中的标定方法进行操作 7.3.4结果计算 氧化钙的质量分数u(CaO)(%)按式(17)计算 2.5×TCaO)X-V w(CaO)y 17) 77 式中: T(Ca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试液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空白溶液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7.3.5方法精密度 氧化钙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1 表1 氧化钙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二5.00 0.20 0.50 5.00(不含)~l0.00 0.30 0.60 >l0.00 0.40 0.80 14
GB/T1574一2007 7.4氧化镁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差减法 7.4.1方法提要 以三乙醉胺铜试剂掩蔽铁、铝、钛及微量的铅、钮等,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酸性铬蓝K架 酚绿B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合量 7.4.2试剂 7.4.2.1三乙醇胺溶液:体积比为(1十4. 7.4.2.2氨水(GB/T631)溶液:体积比为(1十1) 二乙基二破代氨基甲酸纳简称铜试剂)游液;50g几 称取铜试剂(HG3962)2.了旦游于水 7.4.2.3 中,加氨水溶液(7.4.2.2)5滴,用水稀释至50mL,以快速滤纸过滤后,储于棕色瓶中 4.2.4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 称取酒石酸钾钠(GB/T1288)10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 7. 100ml 7.4.2.5EDTA标准溶液;同7. 3. 2. 4的EDTA标准溶液 其对氧化镁的滴定度T(MgO)按式(18 换算 T(MgO)=0.7187×T(CaO) l8) 式中 T(Ca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0.7187-由氧化钙换算为氧化镁的因数 7.4.2.6酸性铬蓝K-茶酚绿B混合指示剂 称取酸性铬蓝KHG101282)0.50g和奈酚绿B1.25g,与预先在ll0C干燥的氯化钾 (GB/T646)10只一起,研磨均匀,装人磨口瓶中,存放于干燥器内 或分别配成水溶液,即称取酸性铬 蓝K0.04【和慕酚绿B0.08g,分别溶于20ml水中,使用前应先经试验确定其合适的混合比例 酸 性铬蓝K水溶液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7.4.3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溶液C和溶液D各10ml,分别注人25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00ml,加三乙醇股胶 溶液10mL(若二氧化钛含量大于4.00%,可先加酒石酸钾钠溶液5mL)、氨水溶液10mL和铜试剂 1滴,每加一种试剂均应搅匀,再加人稍少于滴钙时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7.3.2.4)的量,然后加 酸性铬蓝K-禁酚绿B混合指示剂少许或加液体混合指示剂数滴,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 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7.4.4结果计算 氧化镁的质量分数u(MgO)(%)按式(19)计算 2.5×TMgOxV- tw(MgO) 19) 式中: TMg(O)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试液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滴定氧化钙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7.4.5方法精密度 氧化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2. 15
GB/T1574一2007 表12氧化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0.60 2.00 0,30 2.00 0.40 0.80 7.5二氧化钛的测定(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 7.5.1方法提要 在硫酸介质中,以磷酸掩蔽铁离子,钛与过氧化氢形成黄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7.5.2试剂 7.5.2.1磷酸(GB/T1282)溶液:体积比为(11). 7.5.2. 2 硫酸(GB/T625)溶液;体积比为(1+1). 7.5.2.3过氧化氢溶液体积比为(1+9) 量取过氧化氢(HG3-1082)10mL,用水稀释至100mL,储 于聚乙烯瓶中 7.5.2.4硫酸溶液;体积比为(1+19) 量取硫酸(GB/T625)5mlL,缓慢加人水中,并用水稀释至 1001 ml 7.5.2.5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1mg/mL 准确称取已在1000C灼烧30min的优级纯二氧化钛0.5000g(称准至0.0002g),置于30mL瓷 堆蜗中,加人焦硫酸钾(HG3-921)8g,置于马弗炉(4.1)中,逐渐升温至80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 30min,使熔融物呈透明状 取出,冷却后,放人250ml烧杯中,加人硫酸溶液(6.,.2.5)150ml浸 取,待熔融物脱落后,用硫酸溶液(6.3." 6.3.2.5)洗净堆蜗,在低温下加热至溶液清澈透明,冷却至室温,移人 500mL容量瓶中,并用硫酸溶液(6.3.2.5)稀释至刻度,摇匀 7.5.2.6二氧化钛标准工作溶液;0.1mg/mL 准确吸取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10mL注人1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6.3.2.5)稀释至刻 度,摇匀 7.5.3分析步骤 7.5.3.1工作曲线的绘制 7.5.3.1.1准确吸取二氧化钛标准工作溶液0ml,2ml,4ml,6ml,8m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 中,加水至约40mL.,加磷酸溶液2ml、硫酸溶液5ml(若出现浑浊,可于水浴上加热澄清,冷却),再加 过氧化气溶液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5.3.1.2放置30nmin后,用3cm比色皿,于波长430nm处,测定吸光度 7.5.3.1.3以二氧化钛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样品的测定 准确吸取溶液C和溶液D各10m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中,其余步骤同7.5.3.1.1和 7.5.3.2. 7.5.3.1.2 将所测得的灰样溶液的吸光度扣除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二氧化 钛的质量mg 7.5.4结果计算 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w(TiO.%)按式(20)计算 2.5×m(To w(TO= 20 77 式中: n(TiO.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钛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16
GB/T1574一2007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7.5.5方法精密度 二氧化钛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3 表13二氧化钛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1.00 0.10 0.20 >1.00 0,20 0.30 三氧化硫的测定 本标准包括三种测定三氧化硫的方法,即硫酸颚质量法、燃烧中和法和库仑滴定法 8 硫酸颚质量法 8.1.1方法提要 用盐酸浸取灰样中的硫,将溶液过滤,滤液用氢氧化铵中和并沉淀铁 过滤后的溶液,加氯化颚,生 成硫酸俱沉淀,称量 8 1. .2 试剂 .2.1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3) 88 1. 8 .1.2.2氨水(GB/T631)溶液;体积比为(1+1 8. 1.2.3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1 .1.2.4氯化颚溶液:100g/L 称取氯化银(GB/T652)10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 8.1.2.5硝酸银溶液;l0g/L 称取硝酸银(GB/T670)1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 加几滴 硝酸(GB/T626),储于棕色瓶中 8.1.2.6甲基橙指示剂:2g/L 称取甲基橙0.2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 8.1.2.7滤纸;中速定性滤纸 8.1.2.8滤纸;慢速定量滤纸 8.1.3分析步骤 8. 1.3.1称取灰样0.2g~0.5g(称准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盐酸溶液(8.1.2.1 50ml,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20min,取下,趁热加人甲基橙指示剂2滴,滴加氨水中和至溶液刚变色, 再过量3滴一6滴,待氢氧化铁沉淀下降后,用中速定性滤纸(8.1.2.7)过滤于300mL烧杯中,用近沸 的热水洗涤沉淀10次12次,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溶液(8.1.2.3)至溶液刚变色,再过量2mL,往溶液 中加水稀释至约250mL 将溶液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氧化镇溶液10mL,在电热板或沙浴上微沸5min保温 2h,溶液最后体积保持在150ml左右 8.1.3.3用慢速定量滤纸(8.1.2.8)过滤,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8.1.3.4将沉淀连同滤纸移人已恒重的瓷堆蜗中,先在低温下灰化滤纸然后在800C一850C的马弗 炉(3.1)中灼烧40min,取出堆蜗,稍冷,放人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重 8.1.3.5每配制一批试剂或改换其他任一试剂时,应进行空白试验(除不加灰样外,其余全部同8.1.3). 结果计算 8.1.4 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w(sO.)(%)按式(21)计算 34.3Xm ma2 w(sO. (21 m 式中: 硫酸铆的质量,单位为克(g); 17
GB/T1574一2007 空白测定时硫酸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a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8.1.5方法精密度 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4 表14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9%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5.00 0.20 0.40 >5.00 0,30 0.60 8. 2 燃烧中和法 .2.1方法提要 8 灰样以活性炭粉为添加剂,于1300C的空气流中分解,用过氧化氢溶液吸收,以甲基红-澳甲酚绿 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8.2.2试剂和材料 8.2.2.1活性炭粉;粒度小于0.1nmm 8.2.2.2硫酸(GB/T625):相对密度1.84 8.2.2.3过氧化氢溶液;量取过氧化氢(HG3-1082)10ml,稀释至100mL,加人适量混合指示剂 8.2.2.7),混合均匀备用 8. .2.2.4氢氧化钾溶液;250g/1L 称取氢氧化钾(GB/T3006)25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 8.2.2.5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25mol/1L 配制;称取氢氧化钠(GB/T629)5g溶于5L已煮沸并放冷的水中,充分混匀,储于聚乙烯瓶中,并 隔绝二氧化碳保存 标定准确称取预先在120C干燥1h的苯二甲酸氢钾(GB/T1291)基准试剂0.1000g(称准至 烧杯中,加人已煮沸5min并经中和,放冷的水150mL,加酚敞指示剂 0.0002g),置于300ml (8.2.2.8)2滴一3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用气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三氧化硫的滴定度 T(so,)按式(22)计算 .04003×1000×mn 0. T(SO一 22 0.204W 式中: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 V 标定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ol) 0.2042 三氧化硫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ol). 0.04003 8.2.2.6甲基红读甲绿混合指示剂称取祺甲绿1些溶于14mL氢氧化钠(GB/T 629 [c(NaOH)=0.1molL]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L 另取甲基红(HG3958)1迟溶于37ml氢氧化钠 GB/T629)Lc(NaoH)=0.1molL]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L.使用时,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8.2.2.7酚酞指示剂:l0g/L 称取酚酥1g溶于95%乙醇(GB/T679)中,并用乙醇稀释至100mL 8.2.3仪器设备 8.2.3. 燃烧炉;管状,硅碳棒或硅碳管加热,炉温能保持在1300C士20C,恒温带80mm~100mm 配有铂佬-铂热电偶和毫伏计 8.2.3.2异径燃烧管:刚玉制,管长约750 mm, -端外径22mm、内径19mm,长约690mm,另一端外 径10mm、内径7mm、长约60 mm 18
GB/T1574一2007 8.2.3.3燃烧舟;刚玉制或耐火度大于1400C的瓷舟,长77mm、上宽22mm,高8mm 8.2.3.4镍铬丝推棒;直径约2mm,长约650 端卷成直径约10mm的圆垫,作为推进燃烧 mm, 舟用 T形玻聘管;安装推棒兼作进空气用 8.2.3.5 8.2.3.6气体转子流量计;最大测量范围为lL/min 8 气体过滤器;由玻璃砂烧结而成的玻璃熔板,熔板型号G,孔径4.9Am~9m,分散气体用 2.3.8锥形瓶:250ml 8 洗气瓶:250mL,2个,一个内装氢氧化钾溶液(8.2.2.4),一个内装浓硫酸(8.2.2.2) 干燥塔;250mL内装变色硅胶 水力抽气泵或真空泵一台 8.2.3.12硅橡胶管:外径11nmm,内径6nmm 8.2.3.13定硫吸收器:60ml 8.2.4分析步骤 8.2.4.1按图1装好仪器,通电升温至1300C士20C,往定硫吸收器和锥形瓶中注人过氧化氢溶液 50ml 四口 oo O 20 空气进口 1 洗气瓶(内装氢氧化钾溶液); 气体过滤器; 锥形瓶; 12 -洗气瓶(内装浓硫酸); 13 干燥塔(内装变色硅胶); 滴定管; 气体转子流量计; 14 玻璃三通" 15 异径燃烧管; 弹簧夹 燃烧舟 吸收液下口瓶 16 燃烧炉; 17 热电偶套管; 18 硅橡胶管 热电偶; 控温器; 19 玻璃三通活塞; 10 定硫吸收器; 20 -T形玻璃管; 21 -推棒 图1三氧化硫燃烧法测定装置示意图 19
GB/T1574一2007 8.2.4.2开动抽气泵,调节空气流速约为500mL/min,并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8.2.2.6)调节过氧化 氢溶液至亮绿色,玻璃三通活塞的测管内注人约3mL.水 8.2.4.3称取灰样约0.1g(称准至0.0002g),活性炭粉0.1g于燃烧舟中,用细镍铬丝充分混匀,放 人燃烧管内,塞上带有镍铬丝推棒和T形玻璃管的塞子,用推棒将燃烧舟推人炉内中心恒温带,立即抽 回推棒,以免变形 8.2.4.4燃烧10min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8.2.2.6)滴定至定硫吸收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由红变 绿,拧动玻璃三通活塞,使在侧管内的水被抽人定硫吸收器内,冲洗存在侧管内的酸,此时过氧化氢溶液 又由绿变红,继续滴定至亮绿色为终点 8.2.4.5关上抽气系,取出燃烧舟,接着放人装有第二个灰样的燃烧舟,重复上述操作 8.2.5结果计算 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w(SO.)(%)按式(23)计算 T(SO.×V we(SO.= 23 l0n 式中: T(sO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三氧化硫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Y 试液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7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8.2.6方法精密度 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5 表15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5.00 0.20 0.40 >5.00 0.30 0.60 8.3库仑滴定法 8.3.1方法提要 灰样在1150C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于净化过的空气流中燃烧,煤灰中的硫酸盐分解为二氧化硫 和少量的三氧化硫而逸出,被空气带到库仑定硫仪的电解池内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和少量硫酸,仪器立 即以自动电解碘化钾溶液生成的碘来氧化滴定亚硫酸,电解产生碘所消耗的电量经仪器转换为相应的 硫含量(mg)或质量分数(%),根据显示值计算出灰样中三氧化硫含量 8.3.2试剂 8.3.2.1三氧化鸽 叙氧化纳(GB/T629);粒状 8.3.2.2 电解液;称取碘化钾(GB/T1272)5长、澳化钾(GB/T649)5g,加冰乙酸(GB/T676)10mL. 8.3.2. 3 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250ml300mL 8.3.3 仪器设备 送样程序控制器;灰样可按指定的程序前进或后退 高温炉用硅碳棒做加热元件,有不小于70mm长的高温带(1150C士10c),燃烧管和燃烧 舟需耐温1300C,采用铂佬-铂热电偶 8.3.3.3搅拌器和电解池;搅拌器转速为500r/min,连续可调,电解池高约120mm,容量约400ml 内安有二块面积为150mm的铂电解电极和二块面积为15mm的铂指示电极,指示电极响应时间小 于1 S 20
GB/T1574一2007 8.3.3.4库仑积分器;电解电流0mA- 350mA范围内积分线形度应为士0.1%,并配有5一6位数字 的数码管 8.3.3.5空气净化系统:由抽气泵供出的约1500mL/min的空气,经过内装氢氧化钠及变色硅胶的 干燥管净化、干燥 8.3.4试验准备 8.3.4.1接通电源后,使高温炉升至1150C,另取一组已校正过的铂姥-铂热电偶高温计测定燃烧管 中高温带的位置、长度及600C预分解的位置 8.3.4.2调节送样程序控制器,使预分解及高温分解的位置分别处于高温炉的600C和1150C处 8.3.4. .3 在燃烧管中充填厚度为3mm的硅酸铝棉,分别放置于高温带后端及燃烧管出口处 8.3.4.4将送样程序控制器、高温炉(内装燃烧管),库仑积分器、搅拌器、电解池和空气净化系统组装 -起 在 8.3.4.5开动送气抽气泵,将抽气速度调节到1L/min,然后关闭电解池与燃烧管间的活塞 如抽气 速度可降到500mL/min以下,表示电解池、干燥管等部件均气密 否则需重新检查电解池等部件 8.3.5分析步骤 8.3.5.1将炉温升至在1150C 8.3.5.2将抽气泵的抽气速度调到1L/nmin,于抽气条件下,将250ml300mL.电解液倒人电解池 内 开动搅拌器后,再将旋钮转到自动电解位置 称取灰样0.05g(称准至0.0002g)于燃烧舟中(当三氧化硫含量大于10%时,可将称样量减 8.3.5.3 至0.02g~0.03g),在灰样上盖一薄层三氧化鸽,将送样舟置于炉内的石英托盘上,开启程序控制器, 石英托盘即自动进炉,库仑滴定即开始(对三氧化碗含量高的灰样需适当延长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积 分仪显示硫的值 8.3.6结果计算 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w(SO.)(%)按式(24)计算 mS w(SO.= 2.5 24 × 10×mn 式中: 积分仪显示的硫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S)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e 7 2.5 -由硫换算成三氧化硫的因数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8.3.7方法精密度 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6 表16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5.00 0.20 0.40 >5.00 0.40 0.80 五氧化二磷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包括两种测定五氧化二磷的方法:方法一和方法二 方法一 9.1.1方法提要 灰样用氢氟酸-高氯酸分解以脱除二氧化硅,吸取部分溶液加人钼酸铵和抗坏血酸溶液,生成磷钼 21
GB/T1574一2007 蓝,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9.1.2试剂 1.2.1氢氟酸(GB/T620) 9 9 1.2.2高氯酸(GB/T623):优级纯 9 盐酸(GB/T622);优级纯 9 盐酸(GB/T622)溶液:体积比为(1十1) 9 抗坏血酸溶液;50g/L 称取抗坏血酸5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 现用现配 9 硫酸(GB/T625)溶液:c(1/2HSO)=7.2mol/L 9 11.2.7 钼酸铵-硫酸溶液;称取钼酸铵(GB/T657)17.2g溶于硫酸溶液(9.1.2.6)中,并用该酸稀释 9 1.2.8酒石酸锄钾溶液;称取酒石酸锄钾0.34g溶于250ml水中 9.1.2.9试剂溶液;往35ml钼酸铵-硫酸溶液(9.1.2.7)中加人10mL抗坏血酸溶液(9.1.2.5)和 5mL酒石酸绐钾溶液(9.1.2.8),混匀 现用现配 9.1.2.10五氧化二磷标准储备溶液:0.2292g/L 准确称取已在110C干燥1h的优级纯磷酸二氢钾0.4392g(称准至0.0002g),溶于水中,移人 1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g.1.2.11五氧化二磷标准工作溶液:0.02292g/L 准确吸取五氧化二磷标准储备溶液10ml,注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现用 现配 9.1.3分析步骤 9.1.3.1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灰样0.1000g(称准至0.0002g)于30ml聚四氟乙烯堆蜗中,用水润湿,加高氯酸2mL、氢 氟酸10ml,置于电热板上低温缓缓加热(温度不高于250C),蒸至近干,再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白烟 基本冒尽,溶液蒸至干胭但不焦黑为止 取下堆蜗稍冷,加人盐酸溶液(9.1.2.4)10ml,水10ml,再 放在电热板上加热至近沸,并保温2min 取下堆蜗,用热水将堆蜗中的试样溶液移人100ml容量瓶 中,冷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9.1.3.2空白溶液的制备 同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9.1.3.1),只是不加人灰样 g.1.3.3工作曲线的绘制 9.1.3.3.1准确吸取五氧化二磷标准工作溶液0ml、lml.2ml,3ml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中,加 人试剂溶液(9.1.2.9)5ml,放置1min2min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于20C30C下放置1h 后,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3cm的比色皿,在波长650nm处,测定吸光度 g.1.3.3.2以五氧化二磷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9.1.3.4测定 准确吸取待测样品溶液(9.1.3.1)和空白溶液(9.1.3.2)各10m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中,按 9.1.3.3.1进行操作(若测得的吸光度超出工作曲线范围,应适当减少分取溶液的量) 从工作曲线上 查得相应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mg). 9.1.4结果计算 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u(PO.)(%)按式(25)计算 10XmPO. w(P.O= 25) m×V 式中: m(P.O -由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22
GB/T1574一2007 V 从灰样溶液总体积(100mL)中分取的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g.1.5方法精密度 五氧化二磷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17 表17五氧化二磷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0.05 0.15 1.00 0.15 1.005.00 0.50 方法二 9.2.1方法提要 灰样用氢氧酸-碗酸分解以脱出二氧化硅,吸取部分溶液加人钼酸俄和抗坏血酸溶液,生成磷钼蓝 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试剂 氢氟酸(GB/T620). 硫酸(GB/T625);相对密度1.84 9 硫酸(G;B/T625)溶液;c(1/2HSO)=0.2mol/L 9 碗酸(GB/T625)溶液c(1/2HSo))=4mol/L 9 抗坏血酸溶液50g/L 称取抗坏血酸5g溶于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 现用现配 9 硫酸(GB/T625)溶液:c(1/2HSO)=7.2mol/L 9 钼酸铵-硫酸溶液;称取钼酸铵(GB/T657)17.2g溶于硫酸溶液(9.2.2.6)中,并用该酸稀释 至1 酒石酸锄钾溶液:称取酒石酸锄钾0.34g溶于250mL水中 9.2.2.9试剂溶液;往35ml钼酸铵-硫酸溶液(9.2.2.7)中加人10ml抗坏血酸溶液(9.2.2.5)和 5ml酒石酸锄钾溶液(9.2.2.8),混匀 现用现配 9.2.2.10五氧化二磷标准储备溶液;229.2g/L 准确称取已在1l0C干燥1h的优级纯磷酸二氢钾0.4392g(称准至0.0002g),溶于水中,移人 1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9.2.2.11五氧化二磷标准工作溶液;22.9g/I 准确吸取五氧化二磷标准储备溶液10mL,注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现用 现配 分析步骤 9.2.3.1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灰样0.2000g(称准至0.0002g),置于30ml聚四氟乙烯堆蜗中,氢氟酸10mL硫酸 9.2.2.2)0.5mL,于通风橱内,在电热板上低温缓缓加热,蒸至近干,再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白烟基本 冒尽,溶液蒸至干调但不焦黑为止 取下堆蜗冷却后,用热水将堆蜗中的熔融物洗人100ml烧杯中 加硫酸溶液(9.2.2.3)20mL和适量水,加热至盐类溶解,冷至室温,移人200m容量瓶中,并用水稀 释至刻度,摇匀,澄清后备用 空白溶液的制备 同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9.2.3.l),只是不加人灰样 9.2.3.3工作曲线的绘制 9.2.3.3.1 准确吸取五氧化二磷标准工作溶液0mlL、lmL2mL、3m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中,加 23
GB/T1574一2007 人试剂溶液(9.2.2.9)5mL,放置1nmin 2min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于20C一30C下放置1h 后,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一3cm的比色皿,在波长650nm处,测定吸光度 g.2.3.3.2以五氧化二磷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9.2.3.4测定 准确吸取待测样品溶液(9.2.3.1)和空白溶液(9.2.3.2)各10mL,分别注人50ml容量瓶中,加 人硫酸溶液(9.2.2.4)0.4ml 再按9.2.3.3.1进行操作(若测得的吸光度超出工作曲线范围,应适当 减少分取溶液的量) 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mg 9.2.4结果计算 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u(PO.)(%)按式(26)计算: 20XmPO. w(P.O= 26) mXV 式中 m(P,O 由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 -从灰样溶液总体积(200ml)中分取的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9.2.5方法精密度 同9.1.5 10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10.1方法提要 灰样经氢氟酸、硫酸分解,制成稀硫酸溶液,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10.2试剂 10.2.1硫酸(GB/T625)溶液:c(1/2HsO)=0.2mol/L 10.2.2氧化钾、氧化钠的标准混合溶液:0.4mg/ml 准确称取预先在600C灼烧30min的优级纯氧化钾(GB/T646)0.6332g和优级纯氯化钠 0.7544g溶于水中,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储于聚乙烯瓶中 心 10.2.3合成灰溶液;称取相当于0.5g氧化铁、1.0g氧化铝、 ,0. 5g氧化钙,0.2g氧化镁,0.2g三氧 化硫,0.01g五氧化二磷、0.05g四氧化三和0.05 二氧化钛等相应的试剂,分别溶解后,移人 g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储于聚乙烯瓶中 10.2.4满度调节液;吸取氧化钾,氧化钠的标准混合溶液(10.2.2、合成灰溶液(10.2.3)和硫酸溶液 10.2.1)各100ml -,注人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倒人5000ml聚乙烯瓶中,再重 l000ml 复上述操作3次(每次均应清洗容量瓶),将所得4000ml满度调节液充分摇匀,备用 10.2.5零点调节液;吸取合成灰溶液(10.2.3)和硫酸溶液(10.2.1)各100ml,注人100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倒人5000ml聚乙烯瓶中,再重复上述操作1次(每次均应清洗容量瓶),将 所得2000 零点调节液充分摇匀,备用 ml 10.3分析步骤 10.3.1 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同9.2.3.1 空白溶液的制备;同9.2.3.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氧化钾、氧化钠的标准混合溶液0ml2mL4ml,6mL8mlL、10mlL分别注人 100ml容量瓶中,加硫酸溶液(l0.2.l)10ml,合成灰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0.3.3.2预热火焰光度计151 ,调节最佳的空气压和燃气压,放人钾滤光镜,分别以零点调节液和 min, 214
GB/T1574一2007 满度调节液调节光栅使检流计指针读数分别在“0”和满度的位置上,反复调节到稳定为止 然后依次进 行测定,记录钾的读数 10.3.3.3换上钠滤光镜,分别以零点调节液和满度调节液重新调节光栅使检流计指针读数分别在“o” 和“1/2”满度的位置上,反复调节到稳定为止 然后依次进行测定,记录钠的读数 10.3.3.4分别以氧化、氧化钠的质量(mg)为横坐标,相应的读数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10.3.4测定 按10.3.3.2和10.3.3.3的步骤分别对样品溶液(10.3.1)和空白溶液(10.3.2)进行测定,记录钾 和钠的读数,然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氧化钾、氧化钠的质量(m mg 10.4结果计算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质量分数(K.o)(%)和w(Na,O)(%)分别按式(27)和式(28)计算 0.2×m(K.O) ze(KO= 27 m 0.2XmNa.O u(NaO) 28 m 式中: 分别由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氧化钾和氧化钠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K.O)、mn(NaO)-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e.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10.5方法精密度 氧化钾和氧化钠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分别见表18和表19 表18氧化钾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再现性临界差/% <1.00 0.1o 0.20 >1.00 0,20 0.30 表19氧化钠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9% 再现性临界差/% <1.00 0.l0 0.20 >1.00 0.2o 0.30 1 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法 11.1方法提要 灰样经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在盐酸介质中,加人释放剂或钯消除铝钛等对钙、镁的干扰,用空 气-乙炔火焰进行原子吸收测定 11.2试剂 1.2.1氢氟酸(GB/T620):40%以上 11.2.2高氯酸(GB/T623);70.0%以上 盐酸(GB/T626)溶液:体积比为(l十1). 盐酸(GB/T626)溶液:体积比为(13) 称取高纯(99.99%)三氧化二斓29.4【于400mL烧杯中,加水50ml. 11.2.5 锏溶液50mg/mlL 缓缓加人盐酸祥液(11.2.3)100mL,加热溶解,冷后移人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 人塑料瓶中 11.2.6钯溶液;50mg/mL 称取经重结晶提纯的氧化锯(srCl.6Ho)152g于400mL烧杯中,加 25
GB/T1574一2007 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注氯化钯提纯方法l000【氯化钯(SrC6HO)加水400mlL.,加热至70C左右溶解,趁热加人400ml.乙醉 低温重结晶后抽滤,在40C一50c下烘干 1.2.7铝溶液;含Al.,O量1mg/mL 称取氯化铝(ACI,6H.O)4.736只于400mL烧杯中,加水 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mL 11.2.8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lmg/ 称取已在500C灼烧30min的高纯氯化钾(99.99%)1.5829g于4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人 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1.2.9氧化钠标准储备溶液:l mg/ml 称取已在500C灼烧30nmin的高纯氯化钠(99.99%)1.8859g于4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人 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11.2.10氧化钙标准储备溶液1mg/mL 称取已在110C烘过1h的高纯碳酸钙(99.99%)1.7840g于400mL.烧杯中,加水50ml,盖上表 面皿,沿杯壁缓缓加人盐酸溶液(11.2.3)20ml,溶解完全后,加热煮沸驱尽二氧化碳,用水冲洗表面皿 及杯壁,冷至室温,转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11.2.11氧化镁标准储备溶液;lmg/ml 称取高纯金属铁(99.99%)0.6030g于400ml烧杯中,加人盐酸溶液(1.2.3)40ml,加热浴解 完全,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11.2.12三氧化二铁标准储备溶液;lmg/ml 称取已在1l0C烘过1h的高纯三氧化二铁(99.99%)1.0000g于400ml.烧杯中,加人盐酸溶液 11.2.3)40mL,盖上表面皿缓缓加热溶解,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 转人塑料瓶中 11.2.13二氧化标准储备溶液;lmg/ml 称取高纯二氧化(99.99%)1.0000g于400mL烧杯中,加人盐酸溶液(11.2.3)40mL,盖上表 面皿,缓缓加热至全部溶解后,冷至室温,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 瓶中 注:钾,钠、铁、钙、镁、标准储备溶液也可使用市售的有证标准物质 11.2.14铁、钙、镁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含Fe.O量2004g/ml、CaO量2004g/ml、MgO量 50g/ml 准确吸取三氧化二铁标准储备溶液100ml氧化钙标准储备溶液100mL及氧化铁标准储备溶液 25ml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11.2.15钾、钠、瞌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含K.0量504g/mL,Naa0量50ug/m、,MnO量504g/mL 准确吸取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氧化钠标准储备溶液及二氧化缸标准储备溶液各25mL于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转人塑料瓶中 11.3分析步骤 11.3.1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灰样0.1g士0.01g(称准至0.0o02g>于聚四氟乙烯堆竭中,用水润湿,加高叙酸2ml,氢氟 酸10mL,置于电热板上低温缓缓加热温度不高于250C),燕至近干,再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白烟基 本冒尽,溶液蒸至干调但不焦黑为止 取下堪蜗稍冷,加人盐酸溶液(11.2.3)10mL,水10mL,再放在 电热板上加热至近沸,并保温2min 取下堆塌,用热水将堆蜗中的试样溶液移人100mL容量瓶中,冷 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6
GB/T1574一2007 11.3.2样品空白溶液的制备 分解一批样品应同时制备一个样品空白溶液,样品空白溶液的制备除不加样品外,其余操作同 11.3.1 11.3.3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 1.3.3.1铁、钙、镁待测样品溶液;准确吸取样品溶液(11.3.1)及样品空白溶液(11.3.2)各5ml于 50ml容量瓶中,加斓溶液2mL(用钯作释放剂时,改加钯溶液2mL、盐酸溶液(11.2.4)1mL,加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 钾、钠、孟待测样品溶液:准确吸取样品溶液(l1.3.1)及样品空白溶液(l1.3.2)各5ml于 50ml容量瓶中,加盐酸溶液(ll.2.4)1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混合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 铁、钙、镁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吸取铁、钙、镁混合标准工作溶液0ml、lmL、2ml 3 ml、4ml、5ml,6ml、7ml8ml9ml,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锏溶液4ml(用钯作释放 剂时,改加钯溶液4mL和铝溶液3mL)盐酸溶液(11.2.4)4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钾,钠、孟混合标准系列游液分别吸取钾、纳、镐混合标准工作溶液0mL、1mL.2mL. 4.2 3ml、4ml、5mmL、6ml、7ml8ml、9ml、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溶液(11.2.4)4ml,用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注:11.3.4.1和11.3.4.2的混合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间隔视仪器性能及工作曲线弯曲情况可增大或碱小 1.3.5铁、钙、镁、钾、钠、锰的测定 1.3.5.1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除表20所规定的各元素的分析线和所使用的火焰气体外,将仪器的 其他参数,如灯电流、通带宽度、燃烧器高度及转角,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压力等调至最佳值 表20推荐的仪器工作条件 元素 分析线/nmm" 火焰气体 K 766.5 乙块-空气 589,0 乙炔-空气 Na Fe 248.3 乙块-空气 Ca 422.7 乙快-空气 Mg 285.2 乙炔-空气 Mn 279.5 乙-空气 1.3.5.2测定:按11.3.5.1确定的仪器工作条件,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溶液(ll.3.4.l和ll.3.4.2)及 待测样品溶液(l1.3.3.1和ll.3.3.2)中相应元素的吸光度 工作曲线的绘制以标准系列溶液中测定的成分质量浓度<4g/mL)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 11.3.5.3 度为纵坐标,绘制各成分的工作曲线 结果计算 11.4 各成分的质量分数w(R.O,)(%)按式(29)计算 ×0.001×100 0 zw(RO.= 29 m 式中: 一由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测定成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4g/mL); -灰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按GB/T483数字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 11.5方法精密度 各成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21 27

载重汽车翻新轮胎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载重汽车翻新轮胎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载重汽车翻新轮胎的编号:GB/T7037-2007。载重汽车翻新轮胎共有5页,发布于2008-04-012008-04-01实施,2008-04-01实施,代替GB7037-1992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顺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顺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顺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的编号:GB/T21162-2007。顺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与处理量折算规则共有169页,发布于2008-01-012008-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