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6229-2007

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

Testmethodsforwalkingtract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的编号:GB/T6229-2007。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共有36页,发布于2007-11-012007-11-01实施,代替GB/T6229-199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T6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60.10
  • 实施日期2007-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6页
  • 文件大小1.27M

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6229一2007 代替GB/T62291995 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 Testmethodsforwalkingtracrs 2007-06-25发布 2007-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6229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是对G;B/T6229-1995《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6229一199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将引用标准调整为现行有效标准; 增加了JB/T7282《拖拉机用油品种规格的选用》; -将“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准确度”改为“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增加了在试验中拖拉机用油品种规格选用的要求; -增加了各项试验开始时,轮胎胎纹高度应不低于新轮胎65%的要求 -增加了在动力输出轴功率(或发动机台架)试验和牵引功率试验时,对燃油压力的要求 对原标准8.2.1噪声测量试验条件进行了修改; 对原标准中8.3.1动态环境噪声测量内容进行了修改; 对试验报告进行了部分修改,并将试验报告格式放到附录A中 -将原附录A中质心高度坐标测定移到附录B中.并增加了用质量周期法测定质心高度的 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6229一1995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爱员会归日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京忠、李乐臣、解志桥、柳玲文

GB/T6229一2007 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扶拖拉机试验的通用要求、整机参数测定、动力输出轴试验,操纵试验,坡道驻车制 动试验、噪声测量,牵引功率试验、低温起动试验、高温适应性试验、使用试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手扶拖拉机(以下简称拖拉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480200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ISO3600;1996 (eqV JB/T7278手扶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JB/T7282拖拉机用油品种规格的选用 通用要求 3.1验收 拖拉机在试验前应由试验负责单位根据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验收 3.1.2下列各项必须与随机技术文件相符 拖拉机机型及出厂编号; a b) 拖拉机各总成,附件及选装件的技术规格 e)拖拉机所用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 拖拉机外部紧固件,应连接牢固,如有松动,应予紧固,并记人报告中 3 各操纵机构动作情况及各部分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予以排除并记人报告中 1.4 3.2磨合 试验前-拖拉机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磨合 磨合期间,除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外,不应做任何保养、检修或更换零部件 如确有需要,应经试验负责单位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将详情记 人报告中 3.3通用试验要求 3.3.1各试验中,拖拉机的装备状态应保持与验收时相同(配重除外) 3 3.2试验期间,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与调整,试验用的燃油应为标准柴油,润滑油 应符合JB/T7282的规定,冷却液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 在每项试验开始前,均应加注到规定的最 高液面 .3.3除另有规定外,被试拖拉机所装用的轮胎应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常用型号的轮胎,轮胎气压应 3 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如果规定值是一个范围,则用中间值 各项试验开始时,轮胎胎纹高度应不低 于新轮胎的65% 3 .3.4除另有规定外,被试拖拉机的轮距及其他可调整安装位置的外部零件,均为符合使用说明书规 定的常用状态 3.3.5试验所用仪器设备,试验前应进行校准,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GB/T6229一2007 3.3.6对拖拉机行驶中或发动机运转中所进行的各项试验,试验前均应预热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3.3.7试验期间出现的一切异常和故障,均应排除,并记人报告中 整机参数测定 4.1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磅秤或其他称重装置、直尺或其他线性尺寸测量装置、角度计和轮胎气压表等 4.1.2 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距离士0.5%,角度土0.5",质量土0.5%,力土1.0%及轮胎气压土5.0%. 4.2试验条件 4.2.1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规定 4.2.2拖拉机以出厂时的单机状态进行测定 驱动型手扶拖拉机带旋耕机测定 42.3来座辈手扶拖拉机应在座位上放置质量为76ke士5k区的重块 4.2.4测定时拖拉机应停放在坚硬的水平地面上,并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3 4. 试验方法 4. .3.1整机尺寸 使拖拉机处于水平状态(卧式发动机机架为水平或立式发动机曲轴中心线为水平) 测定项目见A.1,参数测定见图1 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测量是分别在平行于拖拉机纵向中心平面和驱动轮轴轴线方向上进行 高度 尺寸是指距拖拉机支撑面的垂直高度 f斤顶 上 w 磅 b) 图1手扶拖拉机整机参数测定示意图 4.3.2灌注量 测量如表A.1所列各个部件的灌注量时,用清洁容器接收各被测部件及其管路中能放出的全部液 体,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或容积
GB/T6229一2007 4.3.3质量及质心坐标 拖拉机质量和质心坐标是在不带配重和带配重的两种状态下分别进行测定,测定项目见表A.1 拖拉机质心坐标用a、e、h来表示,见图la) a为质心的纵向坐标,即质心距驱动轮轴线的水平距 离,质心在该轴线之前规定a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e为质心的横向坐标,即质心到拖拉机纵向中心平 面距离,顺拖拉机前进方向看,质心在该平面的左侧规定e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h为质心的高度坐标, 即质心至刚性支承平面的垂直距离 拖拉机质量,可以用各种称重装置直接测出,见图1b) 质心坐标a和e,是根据测量结果用4.4. 条所列公式计算出 质心坐标h,测量方法参见附录B 4.4试验结果及报告 4.4.1用下列公式计算拖拉机质心坐标 拖拉机质心纵向坐标 Y ×L m.g 式中: 拖拉机质心纵向坐标,单位为毫米(mm); 拖拉机水平状态时,尾轮中心(或支承点)到驱动轮轴之水平距离,支承点在驱动轮轴线之前 时规定L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单位为毫米(mm); 拖拉机水平状态时,尾轮(或支承点)的地面支承反力,单位为牛倾(N);尾轮或支承点均应在 拖拉机纵向中心平面内 拖拉机使用质量,单位为千克(kg); 1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b)拖拉机质心横向坐标 -0.5)×B 2 2m,g 7m.g 式中: 拖拉机质心横向坐标,单位为毫米lmm) 拖拉机水平状态时,左侧驱动轮的地面支承反力,单位为牛顿(N); B -拖拉机轮距,单位为毫米(t mm 拖拉机质心高度坐标 c 注:计算公式随测试方法而异,附录B介绍了两种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将各项测定及计算结果记人表A.1 动力输出轴功率或发动机台架)试验 5.1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测功器、油耗仪、转速计.计时器,温度计、湿度计和气压计等 5.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参数测量允许误差为;质量士0.5%转矩土1.0%、转速土1.0%,时间土0.2s,油耗土1.0%、干湿 球温度士0.5C、其余温度士2.0C、大气压力士0.2kPa 5.2试验条件 5.2.1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规定 试验时要求发动机调速器操 纵手柄(油门)全开下进行 5.2.2拖拉机应停放在水平地面上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与测功器相连的传动轴,在任何方向上的歪斜
GB/T6229一2007 均应不大于2 5.2.3试验场所的环境温度应为23C士7C,大气压力应不低于96.6kPa 如受海拔高度条件限制 不能满足对大气压力的要求时,为改善发动机工作状况,允许调整喷油泵,但应将调整情况记人报告 5.2.4若被试拖拉机同试验室的废气排放装置相连,则该装置不应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5.2.5整个试验期间,燃油温度应与拖拉机满负荷工作2h后时从油箱供油情况下的温度相当,并在 整个试验期间尽可能保持不变 5.2.6安装燃油测量装置时,应使燃油压力相当于拖拉机油箱一半燃油时所具有的压力 5.2.7各种温度的测量部位规定如下 a 环境温度;在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同侧,风扇进气口的前方,距空气滤清器中心线1.5m远,离地 高1.2m处测量; b)燃油温度;在喷油泵进油口处的油流中测量; c 润滑油温度;在发动机油底壳内油液深度一半处测量; d)冷却液温度;在发动机出水口处测量对风冷发动机,在厂方指定部位测量),燕发式发动机 不测; e 进气温度;在离空气滤清器进口外壁5cm,并远离发动机机体一侧测量,温度感应头应有防辐 射热装置 5.3试验方法 5.3.1最大功率试验 发动机预热达到稳定运转工况后,对动力输出轴连续平稳加载,使其达到最大功率工况,在此工况 下连续运转2h,每隔20min测量下列各参数:转矩、转速、油耗、燃油温度、润滑油温度、冷却液温度、进 气温度、环境温度、大气压力及相对湿度等 如果每次功率测得结果同其平均值比较,变化超过士2%,则整个试验应重做 如果重做结果仍然 超差,则应将其偏差情况记人报告中 5.3.2全负荷变速试验 试验紧接5.3.1进行,负荷由该工况下逐级增加,以约10%的转速递减间隔,直至得出最大转矩 点 每增加一次负荷,待工况稳定后,测取一次5.3.1所列各参数 试验尽可能进行到发动机转速比最 大转矩的转速再低约15%为止 5.3.3变负荷试验 改变负荷 使其分别达到下列工况,待每种工况稳定后连续运转20min,分别在其开始和结束时 各测取一次5.3.1所列参数 取其平均值 标定转速最大功率工况; a b)a)项转矩的85%; b)项转矩的75%; b)项转矩的50%; b)项转矩的25% 空负荷[如果测功器剩余转矩大于b)项转矩的5%,则应将测功器脱开] f 5.3. 发动机台架试验 对装有符合JB/T7278所规定动力输出轴的拖拉机,进行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对无动力输出轴, 或动力输出轴不能够传输发动机全部功率的拖拉机,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改为发动机台架试验 试验时,将发动机曲轴直接与测功器相连,并应在发动机常规位置处装上拖拉机正常工作时所应带 的发动机附件(如空气滤清器、消声器和水箱等),然后进行5.3.15.3.3所规定的各项试验 试验仪
GB/T6229一2007 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试验条件和测量参数与动力输出轴试验相同 5.4试验结果及报告 55 .4.1按下列公式计算试验结果(不对大气条件及其他因素进行修正). S 4.1.1发动机曲轴转速 3 n =i×n 式中: 发动机曲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由发动机到动力输出轴的传动比 动力输出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1d 5.4.1.2动力输出轴功率 TT儿 P 3×1o 式中: ? 动力输出轴功率,单位为千瓦(kw); T! -动力输出轴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5.4.1.3发动机等效曲轴转矩 - 5 T 式中: 发动机等效曲轴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5.4.1.4小时燃油耗量 3.6x4G G 式中: 发动机小时燃油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G -测量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单位为克(g). 5.4.1.5动力输出轴燃油消耗率 1000G gd 式中: -动力输出轴燃油消耗率,单位为克每千瓦小时[g/(kwh] ged 5.4.1.6转矩储备系数 Tdmn Tl ×100 4 T 式中: 转矩储备系数,% Ta 动力输出轴最大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 -发动机标定转速时动力输出轴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55 .4.1 动力输出轴变负荷平均燃油消耗率 7 ×1000 gp 习GP 式中: -动力输出轴变负荷平均燃油消耗率,单位为克每千瓦小时[g/(kw.h]. g
GB/T6229一2007 习G -5.3.3项试验所测小时燃油耗量之和,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习GP -5.3.3项试验所测动力输出轴功率之和,单位为千瓦(kw 5.4.1.8每升燃油所作功 1000×y 10 Es= gd 式中: E 每升燃油所做功,单位为千瓦小时每升(kwh/L); 温度为15C时燃油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5.4.2分别计算出各种工况下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此作为试验结果记人表A.2 试验时的大气 条件等参数亦记人其中,并绘制如图2所示的动力输出轴特性曲线 5.4.3将5.3.4项试验的测试结果算术平均值记人表A.2并绘制发动机的调速特性曲线,曲线的内 容和图2相同,所不同的是将动力输出轴功率P、转矩T和燃油消耗率.分别换成发动机的功率P 转矩T 和燃油消耗率区.图的名称换成“发动机特性曲线" 善 发动机转速 n/(G/min) 图2动力输出轴特性曲线 操纵试验 试验仪器设备和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6.1.1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操纵力测量装置,钢卷尺和铅锤等 6.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距离土1.0%,操纵力士5%轮胎气压士5% 试验条件 6.2.1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有关规定
GB/T6229一2007 6.2.2试验场地应是足够大的坚实、干燥、清洁的平整路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坡度均不大于3% 6.2.3拖拉机以出厂时的单机状态进行试验 6.3试验方法 6.3.1测量最小转向圆半径和最小水平通过半径 手扶拖拉机以最低速度稳定行驶,将其一侧转向手柄捏至转向位置,有尾轮的将尾轮转至该侧某一 位置(以获得最小转向圆为准),等手扶拖拉机驶完一个整圆圈后就地停车,并保持转向位置不变 然后 在圆周上均布的三个直径方向上,测量最外轮撇中心所画出的圆半径R,,并测得圆心至手扶拖拉机最 外端点的水平距离R.(见图3) 试验应分别在向左转和向右转两种状态下进行 图3操纵试验尺寸示意图 6.3.2测量操纵力 手扶拖拉机静置不动,变速杆能顺利地挂挡时,测量将变速杆由空挡位置平缓地移至各个工作挡位 时,在手柄中点处所需的最小操纵力,然后测量将离合器手柄分别拉至“分离”和“制动”位置时,在手柄 中点处的最小操纵力 对有乘座尾轮的手扶拖拉机,以最低速度直线行驶,测量转向手柄平稳捏至转向位置时手柄中点处 的切向操纵力 试验应分别在向左转和向右转两种状态下进行,对无乘座尾轮的手扶拖拉机,试验应在 9.2.5状态(但不带调节配重)下进行 本项试验应重复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试验结果及报告 将各项测量结果及试验条件记人表A.3 坡道驻车制动试验 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角度计、轮胎气压表、钢卷尺、计时器和试验坡道等 7.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角度士1”,时间士1s,长度士1%、轮胎气压士5%
GB/T6229一2007 7.2试验条件 7.2.1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要求 7.2.2试验坡道应是足够长的平直、干燥、清洁、坡度均匀、附着性能良好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纵向坡 度为20%的坡道 7.2.3拖拉机以出厂时单机状态进行试验 驱动型手扶拖拉机,带旋耕机进行试验,其他无乘座尾轮 的手扶拖拉机应在9.2.5状态(但不带调节配重)下进行试验 7.2.4轮胎气压为随机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运输作业工况时气压 7.3试验方法 将拖拉机驶上规定的坡道后,立即把离合器操纵手柄置于“制动”位置 发动机怠速运转 随后在 驱动轮上及其同地面的接触点处,分别画出标志 驻车5min后,测量轮胎上的标志相对于轮胎接地点 处的转角和位移 试验分别在上坡和下坡两种状态下进行 试验结果及报告 将测量结果记人表A.4中 噪声测量 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精密声级计,拉力计,负荷车,转速计,风速计,钠卷尺、温度计、气压计和五轮仪等 8.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噪声级士0.5dB(A)、力士1.0%,距离士0.5%、转速士0.5%,速度士3.0%、风速 士5.0%,温度士0.5C和大气压力士0.2kPa等 8.2试验条件 8.2.1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有关规定,拖拉机应处不带配重 状态 8. .2.2试验应在一个足够宁静,开阔的场地上进行,该场地可以是紧邻试验跑道至少20m范围内水 平的开阔地 8.2. 3 试验跑道的路面不应使充气轮胎产生过大的噪声,跑道路面应是由混凝土,沥青或类似的材料 构成 路面上不得覆盖有粉状雪、杂草、碎土及灰渣 8.2.4测量应在微风或无风的良好天气情况下进行,环境噪声和风声应比被测噪声至少低10dB(A 记录时,任何与被测噪声无关的外界干扰噪声均不予考虑 2.5对拖拉机施加牵引负荷时,负荷车(加载装置)应远离被使拖拉机,以消除对拖拉机噪声测量的 8 干扰 8.2.6测量动态环境噪声时,在声级计的传声器和被试拖拉机之间,不应有人或其他障碍物,观测人员 应在不影响声级计读数的地方 8.2.7每次测量前后,均要用一个频率范围为250Hz1000Hz,精度在士0.5dBA)以内的发音器 来校准声级计,若前后相差大于1dB(A),则该试验无效,应重新试验 8.3试验方法 8.3.1通用要求 本试验除驱动型手扶拖拉机外,均是在挂上使用说明书中规定型号的拖车呈运输机组空车状态下 进行本项试验 驱动型手扶拖拉机不做8.3.2项试验 在8.3.2和8.3.3项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应对气温、风速,大气压力和背景噪声进行测量 动态环境噪声测量 8.3.2.1试验场地的布置如图4所示,在地面上标出跑道中心线CC、测区起始线AA、终止线BB和测
GB/T6229一2007 试中心点M,分别在M点的两侧P和P处安放仪器 8.3.2.2在P、P处分别用三角架固定一个声级计,它的传声器膜片置于P、P点距地面高1.2m 处并对谁M点,传声器的轴线垂直于cC线,并同地面平行 用声级计的"A"计权和"快"挡进行测量 8.3.2.3 10m 1Om B 传声器-9 h 毛喜 但县 传声器-e 图4噪声测定场地布置示意图 8.3.2.4试验开始前应首先确定被试拖拉机油门位置,此时发动机转速应与动力输出轴功率或发动 机台架)试验的5.3.3变负荷试验中e)项试验时发动机转速的3/4相同 8.3.2.5试验时,拖拉机挂最高挡,空车以8. 3.2 4确定的油门位置沿跑道中心线cc匀速行驶至A 线,当拖拉机前端抵达AA线时,立即把油门加到最大,并保持至拖拉机前端离开BB线后,尽快将油门 减至最低位置 记录拖拉机通过测区时声级计的最大读数和拖拉机前端抵达AA线及BB线时发动机 转速和拖拉机的行驶速度 若拖拉机前端抵达BB线时,拖拉机行驶速度未达到最高速度,则将AA线 到达M点的距离延长1m后,重新试验 如果拖拉机前端抵达BB线时,仍未达到最高速度,则将AA 线到达M点的距离再次延长1m,重新试验 依次类推 试验往返各进行二次,在拖拉机噪声大的一侧连续二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应不大于2dBA),否则应重测 8.3.3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测量 测量期间,传声器膜片安放在驾驶员的头盔架上,传声器朝前水平地固定在噪声大的一侧,与 mm士20mm 眼眉等高,距头盔架中心平面250 n的耳旁处 8.3.3.2用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和“慢”档进行测量 测量期间,调速器操纵手柄油门)至于全开位置 在带有负荷测量时,每次加载后,应保持一 定的时间使噪声稳定,然后进行测定,加载条件按9.3.1项试验时的规定进行 3.3.4测量程序 8. 拖拉机依次挂上做9.3.1项试验时所使用的挡位及其他更高挡位(对驱动型手扶拖拉机为旋 a 耕作业挡) 在每个挡位上,逐渐加大负荷至声级计上出现最大噪声值,待其稳定后读取声级 值和相应的牵引力及速度 b)最后,在拖拉机的最高挡及速度最接近4km/h的挡位上,测定拖拉机空车行驶的最大噪 声值 试验结果及报告 各项试验结果及其条件均记人表A.5,对8.3.1和8.3.3的测量结果,取最大值记人表A.5中,对 8.3.3的测量结果,只记人各挡的最大噪声及其工况
GB/T6229一2007 牵引功率试验(仅限牵引型和兼用型 9.1试验仪器设备和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g.1.1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拉力计、负荷车、油耗计、转速计,计时器、计数器、钢卷尺、温度计、气压计、湿度计、轮胎气 压表或其他专用仪器设备 9.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距离土0.5%、力士1%、质量士0.5%、时间土0.2s、转速士0.5%、燃油耗 士2.0%、滑转率土3.0%,燃油温度士2C、干湿球温度士0.5C、大气压力士0.2kPa,轮胎气压士5% 9.2试验条件 9.2.1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有关规定,并装有随机技术件所规定 的最大配重 安装燃油测量装置时,应使燃油压力相当于抱拉机油箱一半燃油时所具有的压力 9.2.2 试验场地应是清洁、干燥、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允许有少量的接缝,滑转率为15%时的附 着系数不低于0.8,除弯道外,试验区段在任何方向上的坡度均不大于0.5% 试验场所的环境温度为20C士15C,大气压力应不低于96.6kPa 如受海拔限制达不到这 要求时,允许调整喷油泵,但调整状态应与5.2.3一致,详情记人报告 对无乘座尾轮的拖拉机,试验时为保持拖拉机总体平衡,被试拖拉机应与一个专用的牵引装置 相连,它由牵引架,支撑尾轮及配重组成,如图5所示 尾轮为胶轮,尾轮轴线位于拖拉机扶手把端部的 正下方(当拖拉机机架或曲轴中心线处于水平状态时),牵引架及尾轮中心平面均位于拖拉机纵向中心 平面内,牵引架与拖拉机在牵引点处水平钦接相连(垂直方向不允许有晃动) 试验时的整机质量包括 牵引装置质量)应与被试拖拉机犁耕机组质量一样,调整配重位置,使尾轮的地面支承静反力为总重的 2%3% 对有乘座尾轮的拖拉机,按出厂单机状态进行试验 9.2.6试验开始时,驱动轮脸脸纹高应不低于新轮胎胎纹高的65% 2.7为使被试机充分发挥出其牵引性能,试验所用牵引点位置,离地高度为100mm,并在整个试验期 9. 间保持不变 除在弯道上行驶外,牵引力线应在拖拉机纵向中心平面内,且与地面平行而无明显的歪斜 9.2.8测量时间不小于20s或测量区段长度不少于20m(取时间较长者) 单位为毫米 配重 图5牵引试验专用牵引装置示意图 9.3试验方法 各项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记气温、气压及大气相对湿度等 10
GB/T6229一2007 每项试验开始前,应测定拖拉机以约3.5km/h的速度空车行驶50m距离时驱动轮转数,以此作 为计算驱动轮滑转率的基准 9.3.1最大牵引功率试验 拖拉机挂上被试挡位,牵引负荷逐级加大,每次加载达到稳定工况后驶过测区,测量通过测区时的 牵引功率,牵引力,速度、燃油耗、燃油消耗率,发动机转速、滑转率等参数,试验一直进行到出现下列情 况之一时止 a)得出最大牵引功率; 驱动轮滑转率达到15%; b 达到规定的其他限制工况 c 应对试验样机的每一个田间牵引作业挡进行试验 9.3.2极限牵引能力试验 对一个主要的犁耕作业挡(步耕速度为4km/h或坐耕速度为6km/h左右的挡)还应同时测定其 极限牵引能力 试验是从获得最大牵引功率开始,继续加载,使发动机转速以约l0%的差值减少相对 标定转速),直至牵引力达到最大值,或9.3.1中b),c)项规定的限制工况(以先达到者为限),每增加一 次负荷,记录9.3.1所列各参数 9.4试验结果及报告 9.4.1试验结果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不对大气条件及其他因素进行修正 9.4.1.1拖拉机行驶速度 6 3 (11 式中 拖拉机行驶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测量区段长,单位为米(m); 拖拉机驶过测区时间,单位为秒(s) 9.4.1.2拖拉机牵引功率 F下 P下= 12) 式中: P -拖拉机牵引功率,单位为千瓦(kW) F 拖拉机牵引力,单位为千牛(kN). 9.4.1.3拖拉机小时燃油耗量 3.6G (13 G 式中 拖拉机小时燃油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Gr 拖拉机驶过测区的燃油消耗量,单位为克(g). G 9.4.1.4拖拉机牵引燃油消耗率 l000G (14 gr 式中: -拖拉机牵引燃油消耗率,单位为克每千瓦小时[g/(kw h)] g" 9.4.1.5拖拉机驱动轮滑转率 15 朵-((-")X1o0 1l
GB/T6229一2007 式中: -拖拉机驱动轮滑转率,%; -拖拉机以3.5km/h左右的速度空载驶过测区时,左右驱动轮转过的总圈数 拖拉机负载驶过测区时,左右驱动轮转过的总圈数 nm 9.4.2将各挡最大牵引功率点的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和试验条件记人表A.6. 10 低温起动试验 10.1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10.1.1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低温试验室、测温设备、计时器、气压计等 10.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时间士0.2s,温度士0.5C,大气压力士0.2kPa 10.2试验条件 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及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有关规定 10.2.1 若试验前被试拖拉机使用的不是试验温度下适用的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则应按以下程序 10.2.2 更换: 在常温下起动并运转发动机,待其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停机 a 立即分别将各个系统中的燃油、,涧滑油和冷却液排放干净,换上新滤芯; b c) 分别用预期试验的最低试验温度下 下适用的燃油,润惜油和冷却液彻底清洗备个系统,随后加注 到规定液面,再起动发动机,以确信各个系统正常 10.2.3温度传感器的安放位置规定如下 a)环境温度;在拖拉机前、后、左、右大致均布的四处,离地高1.5m,离拖拉机外廓1m处,以四 处测得的平均值为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燃油温度:在拖拉机燃油箱中油液深度一半处; b) e)发动机润滑油温度;在发动机油底壳中油液深度一半处 d 冷却液温度;在发动机散热器上水室中液体深度一半处;对风冷发动机,在厂方规定点测量气 缸盖温度 10.2.4在低温试验室进行试验时,应将发动机的排气管同试验室的废气排放装置密封相连,但该装置 应对起动性能无影响 10.3试验方法 10.3.1将被试拖拉机移放到低温室中,连接好各种测试设备后降温,在预定试验温度下保温停放足够 长时间,直至拖拉机被“冷透”,此时各处测得的温度之差异应不大于1.0C 10.3.2将发动机油门置于最适宜起动的位置,离合器操纵手柄置于“分离”位置,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规 定的起动操作程序进行起动,并使用被试拖拉机上所装有的一切辅助起动装置如减压装置、起动加浓 装置、起动液加注器等) 在5min内允许至多起动5次 若起动后,发动机能够连续稳定运转至少 10s,则认为起动成功,反之认为失败 10. 3. 3 当起动成功后,随即将试验温度依次降低5C,每降低一次温度,按上述同样程序继续试验,直 至不能起动为止 以最后一个起动成功的温度,作为被试拖拉机的极限冷起动温度 开始试验的起始温度及最后一次试验温度,可由拖拉机制造厂选定 10.3.4在每次起动试验中,至少应测量表A.7中所列各参数 10.4试验结果及报告 将各项测试结果及试验条件记人表A.7中 对每一个试验温度档,若经多次才起动成功,或未起动成功,则只将首末两次测量结果记人表A.7中 12
GB/T6229一2007 11 高温适应性试验 11.1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有:高温试验室、加载设备(驱动轴或动力输出轴测功装置)、测温设备、钢卷尺、转速计和气压 计等 11.1.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应满足如下要求:转矩士1.0%、转速士0.5%、时间士0.2s,温度士0.5C、大气压力士0.2kPa 11.2试验条件 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及试验通用要求均应符合第3章的有关规定 发动机润滑油应为夏季 用油 高温试验室的温度应能从常温到最高试验环境温度无级调节 各温度传感器安放位置如下 环境温度;在被试拖拉机前、后,左、右大致均布的四处,离地高1.5nm,离拖拉机外廓1m处 取四处测值平均值为环境温度; b)燃油温度;在喷油泵进油口处; 发动机润滑油温度:在发动机油底壳油液深度一半处 d)传动箱润滑油温度;在箱体放油塞处; 冷却液温度:在散热器上水室中液体深度一半处; 进气温度;在离空气滤清器进气口5cmm、,远离机体一侧处; 排气温度;在发动机排气岐管中; g h)气缸盖温度(仅对风冷发动机):在工厂规定点 11.2.4被试拖拉机的排气管应同试验室的废气排放装置密封相连,且该装置不应对拖拉机的性能有 明显影响 11.3试验方法 11.3.1将拖拉机移放到试验室内规定位置,连接好加载装置及各种测试设备 1.3.2在无风环境下,拖拉机挂上如下试验挡位;如果是用驱动轮轴加载,应采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 相应于发挥标定牵引力的工作挡;如果是用动力输出轴测功装置加载,应采用拖拉机得到标准动力输出 轴转速的挡位 发动机油门全开,逐渐加载,直至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驱动轮(或动力输出轴)功率为 最大的工况,待各个温度稳定(隔5nmin测一次,连续测三次之差异不大于0.5C)后,测取表A.8所列 各参数 试验从环境温度为30C开始,每次提高5C进行一次试验,一直进行到接近允许的最高工作环境温 度 最后一个试验温度,应控制到工厂规定的下列限制工况之一或拖拉机上的警示器报警,此温度即为 最高工作环境温度: a)发动机油温达到规定的上限; D) 排气温度达到规定的上限 e)传动系油温达到规定的上限 11.4将各项试验条件、测得的各个性能参数平均值记人表A.8 1 使用试验 12.1定义 12.1.1工作时间 拖拉机完成各种作业的时间,它包括拖拉机负荷作业时间,地头转弯时间和拖拉机空行折算工作时 13
GB/T6229一2007 间(规定按5h空行时间折算1h工作时间,但不包括拖拉机磨合时间性能试验时间和发动机空转 时间 12.1.2维护保养工作时间 为完成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维护保养所需要的工作时间 它包括班保养和各级保养所用的时间,但 不包括人为或自然因素所耽误的时间 12.1.3故障修复工作时间 为排除拖拉机故障所需要的修复工作时间 它包括故障诊断、修复及调试所用时间,但不包括人为 或自然因素所耽误的时间 12.1.4平均负荷系数 拖拉机完成作业时的发动机平均利用功率与其标定功率的比率 12.2试验仪器设备及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试验仪器设备 12.2.1 主要有:动力输出试验台(或发动机测功设备),油耗测量设备、各类零件精密测量设备、计时器、绳 尺.钢卷尺.膀秤、气压计和温度计等 12.2.2参数测量允许误差 在进行零件精密测量和调整配合间隙时,测量准确度应与被测尺寸的精度要求一致,其他各参数的 测量准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质量土0.5%、距离士1.0%力土1.0%,时间士0.2s、转矩士1.0%转 速士1.0%、油耗士1.0%、速度士3.0%,油温士2.0c、干湿球温度士0.5C,大气压力士0.2kPa、轮 胎气压土5.0% 12.3试验条件 12.3.1试验开始时,被试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及试验通用要求应符合第3章的有关规定 12.3.2进行试验的地区,应是被试验拖拉机作业适用的地区 12.3.3被试拖拉机完成各种作业所用的农机具,应是与该型拖拉机相配套的机具,其技术状态良好 12.3.4拖拉机所加配重情况,应根据作业项目、配带的机具和作业区的自然特点来确定 12.4试验方法 12.4.1试验前精密测量 对新产品的型式试验,应在样机磨合前对有关文件规定的主要零件的磨损部位尺寸进行精密测量, 并记人表A.15中 12.4.2性能试验 每台被试拖拉机都应分别在磨合后投人使用试验前及试验结束后分别按5.3.1和5.3.3的有关规 定进行动力输出试验或5.3.4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记人表A.9中 12.4.3使用试验 将被试拖拉机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投人正常使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使用和保养 12.4.3.1试验样机台数;每种型号2台 12.4.3.2被试拖拉机在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每台各试1500h 整个试验期间拖拉机的空行折算工作 时间不应超过试验时间的10% 12.4.3.3拖拉机完成各项作业时的作业质量,必须满足当地农艺要求 各项作业时间所占总时间的 比例为田间作业项目(耕粑、播、收等)不少于65%,运输作业不大于30%,其他作业为5% 各项作业 的负荷系数不限,但试验期间田间作业的平均负荷系数应不低于50%,运输作业载质量为额定载质量 12.4.3.4按表A.10详细记录每台试验样机的工作情况 根据拖拉机进行各种作业的实际情况,对 拖拉机的一些主要性能;如操纵性、稳定性,牵引附着性,发动机的起动性能、高温工作适应性、拖拉机密 封性,运输作业的制动性、爬坡性以及试验过程中维修,保养的方便性等性能进行使用考察,并在记事栏 作记录 按表A.11要求,做好班次汇总工作 14
GB/T6229一2007 12.4.3.5分别在试验初期、中期和末期,在试验地区有代表性的作业场地上,对被试拖拉机完成的几 种主要作业进行生产查定 每个时期对同一种作业的查定不少于2次 运输作业查定时,沥青(或混凝 土)路和土路各占一半 对各个作业测量结果,分别在表A.12中记录 12.4.3.6按表A.14记录试验过程中(包括磨合和性能试验期间)发生的一切故障及各种异常情况 并及时进行技术分析,妥善保存损坏件 对试验中发生的一切本质故障,要进行认真分析和分类,并记 人表A.14中 12.4.3.7拖拉机的故障定义分类及其判断规则,应按有关标准规定执行,对大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 进行试验,故障排除以后重复出现的同一故障,应分别统计其故障次数,并记人表A.13中 对新产品 型式试验中发生的重复故障 如果是在未改进设计或制造质量情况下换用原样制造的零件后再次发 生,则只统计一次故障(时间按最初出现时计),其余应如实记人报告表A.13中 12.5最终检查 在最后性能试验结束后,应对每台被试拖拉机进行外部检查和解体检查,发现的一切故障及尚未失 效但磨损量已超过规定极限值三分之一的零件应在有代表性的磨损处进行精密测量,对新产品,应按 12.4.1条中精密测量部位再次测量,将结果分别记人表A.14和表A.15,其累计工作时间均以试验结 束时间计 实测尺寸和图纸尺寸的中值之差为名义磨损值 试验前后两次精密测量值之差为实际磨损值,各 零件的磨损限值,按有关标准或工厂技术文件的规定 12.6试验结果及报告 12.6.1按下列公式计算试验结果,并检查T、和n三个指标是否符合12.4.3的规定 12.6.1.1拖拉机总工作时间 习(G一 T = 一0,8t一tg (16 式中: 拖拉机总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每班作业的延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 每班作业的各种停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 -每班作业中的拖拉机的空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 ta -每班作业中发动机空转时间,单位为小时(h) tke? 12.6.1.2各项作业时间比例 田间作业时间所占比例 ×100 17 T 式中 田间作业时间所占比例,%; 各种田间作业耕、粑、播、收等)时间,单位为小时(h) t 12.6.1.3总工作量 按作业种类分别汇总 (18 Q.=习Q 式中: 完成某种作业的总工作量,单位为公顷(ha)或吨千米(tkmm). Q. 完成某种作业的班工作量,单位为公顷(ha)或吨千米(t Q km) 12.6.1.4平均生产率 按作业种类分别汇总 15
GB/T6229一2007 qp 式中: -拖拉机进行某种作业的平均生产率,单位为公顷每小时(ha/h)或吨千米每小时(tkm/h); qp 一0.8t -完成某种作业的班工作时间,=4,一t SAa一e,单位为小时(h). 12.6.1.5平均小时油耗 G-G习e 20 G 式中: G 拖拉机进行某一种作业的平均小时油耗,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G 拖拉机进行某种作业的总耗油量,单位为千克(kg); 拖拉机发动机空转小时油耗,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Ah) G 12.6.1.6平均单位工作量油耗 G 21 是 式中: G 拖拉机进行某种作业的平均单位工作量油耗,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a)或千克每吨千米 [kg/(t”km)] 12.6.1.7平均负荷系数 ;×10o 22 6 式中: 拖拉机进行某种作业的平均负荷系数,% -由G值在动力输出轴特性曲线上查得的平均利用功率近似值,单位为千瓦(kw); p -标定转速时动力输出轴最大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 对做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拖拉机,P和P分别由G在发动机调速特性曲线上查得相应功率与发动 机标定功率代替 12.6.1.8下列可靠性评定指标应用有关标准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 停机故障间隔时间DTMTF,无故障性综合评分值Q和工厂平均保修费用率PwC 在计算PwC指 际时,每台拖拉机排除故障的平均修理费用,应当采用相当于一年保修期(平均工作时间为1500)的 试验时间内的修理费 12.6.2对各项测试结果,分别处理汇总后记人表A.9,表A.14表A.15和表A.16 对多次测量的 参数,均记人其算术平均值 12.6.3对12.3.4中提到的被试拖拉机的无定量检测之主要使用性能,应将试验人员的评价记人报告中 13 试验报告编制 试验结束后,应按下列格式及要求编写综合试验报告或单项试验报告 13.1报告封面 封面的形式内容及尺寸要求见图A.1,试验报告名称应根据试验内容或试验性质来确定 13.2报告扉页 报告扉页的形式及内容见图A.2 13.3报告正文 依次列出下列各项内容 16
GB/T6229一2007 目录中应将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应的页码列出; a b)如果拖拉机进行本标准中各项试验,应列出GB/T9480所规定的内容,如进行单项或某儿项 试验,可以省略其中无关内容; 根据试验内容,依次列出被试拖拉机验收和磨合结果及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试验结果或针 对某一项(或几项)试验结果编人报告中 附件 17
GB/T6229一2007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手扶拖拉机试验报告格式 单位为毫米 65 试验编号 报告名称 试验性质: 一 产品型号 生产厂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全称 9 月 210 图A.1试验报告封面格式 8
GB/T6229一2007 单位为毫米 60 4 20 试验编号 第页共页 拖拉机外形照片 本报告是按GB/T3871《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编写的 报告编写人: 试验负责人 报告审阅: 报告审批 试验单位(印章 210 图A.2试验报告扉页格式 19
GB/T6229一2007 表A.1整机参数测定结果汇总表 测定地点 测定日前 试验编号 kPa 驱动轮胎;型号 胎压 kPa 左 静力半径r 左 右 nmm mm 测定项目 数值 测定项目 数 值 总长I 拖拉机使用质量m,/kg 外形尺寸/mm 总宽B 左 总高H 驱动轮 右 质量分配/ kg 轮距B/ 合计 3/mm 支承点距离L/m 尾轮(或支承点 mm 最小离地间隙H/mm 机架前 配重/kg 接近角( 驱动轮 农具挂结点高hr/mm 纵向4 燃油 横向e 质心坐标" 冷却液 mm 灌注量/kg 发动机润滑油 高度h 传动系润滑油 表A.2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地点 测定日前 试验编号 测功器型号 燃油牌号及密度(15C 转速/r/min 燃油耗 功率 试验工况 发动机 输出轴 P/kw G./(ke/hb) [g/kw]kwh/1 n n 最大功率试验2h a标定转速最大功率 b)a)项转矩的85% b)项转矩的75% c 变负荷 试验 d b)项转矩的50% e)b)项转矩的25% f空负荷 发动机标定转速下等效曲轴转矩 N" N 最大等效曲轴转矩 最大等效曲轴转矩时发动机转速 r/min m 转矩储备系数 最大等效曲轴转矩时转速与发动机标定转速之比 动力输出轴变负荷平均燃油消耗率g g/(kw) 试验时平均大气状态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kPa 相对湿度 % 进气温度 试验时最高温度 燃油 冷却液 进气 发动机润滑油 20
GB/T6229一2007 表A.3操纵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地点 测定日前 试验编号 kPa 转向机构型式 驱动轮轮距 驱动轮胎气压 mm 拖拉机总质量 kg试验路面类型 转向性能 最小转向圆半径 最小水平通过半径 左 转 右 转 左 转 右 转 操纵装置操纵力 转向手柄 变 离合器手柄 速杆 F1 F2 F3 F4 F5 F6 Rl R2 分离 制动 左 右 驾驶员评语及附记 表A.4坡道停车制动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地点 试验日前 试验编号 试验道路类型 温 风速 m/s % 试验坡度 态 状 可否停住 轮胎转角/() 位移/mm" 上坡 下坡 表A.5噪声测量结果汇总表 试验地点 测定日前 试验编号 使用的附件名称 声级计型号 风速 气温 大气压力 m/s kPa 动态环境噪声测量 环境噪声级/dB(A) 挡次 初速度/km/h 背景噪声/dB(A dB(A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嗓声测量 背景噪嗓声 挡次 2 最大噪声时的牵引力/N 空行驶时 速度/(km/h 噪声级/dBA) 注:为最高挡,为速度最接近4km/h的挡 21
GB/T6229一2007 表A.6牵引功率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地点 测定日前 试验编号 kPa 试验路面类型 牵引点离地高h 轮胎气压 mm 测量项目 最大牵引功率试验一各挡最大牵引功率 极限牵引能力试验 挡次 牵引功率P/kw 牵引力F/kN 速度u/km/h 发动机转速n,/(r/mim) 滑转率/% 燃油耗G/(kg/h) 燃油消耗率g/[g/kWh 气温/c 大气状态气压/kPa 相对湿度/% 表A.7低温起动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编号 试验地点 试验日期 辅助起动装置名称及型号 低温室参数 可利用空间尺寸/m 宽 高 可达到的最低温度 凝点 试验用燃油牌号 试验用润滑油 凝点 试验用冷却液牌号 凝点 各部分温度/c 所有辅助起动装置 各过程试验 起动 摇动 起动 备注 气缸盖 要求温度/C 次数 时间/s 结果 环境 燃油 润滑油冷却液 名称使用时间 风的 试验结果:极限冷起动温度 22
GB/T6229一2007 表A.8高温适应性能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 试验编号 试验用油料及冷却液 燃油牌号 15C时密度 冷却液牌号 沸点 发动机润滑油牌号 粘度/温度 传动系润滑油牌号 粘度/温度 加载方式 试验时变速箱挡位 动力输出轴转速 理论速度 km/h r/min 工厂规定的限制工况 各部位温度/ 功率 环境温度 发动机转 大气压力 润滑油 kW 速/r/min kPa 进气 排气 燃油 冷却液 发动机 传动箱 最高工作环境温度 受限工况 表A.9使用试验前、后性能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地点 试验日期;使用试验前 使用试验后 试验编号 动力输出轴试验 试验时平均大气状况 使用试验前" 号样机;气温 % 气压 kPa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号样机:气温 气压 kPa 使用试验后 号样机:气温 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kPa 您号样机:气温 气压 相对湿度 试验时最高温度 使用试验前 号样机:冷却水 润滑油 燃油 进气 号样机;冷却水 润滑油 燃油 进气 使用试验后 号样机:冷却水 润滑油 燃油 进气 号样机冷却水 润滑油 燃油 进气 23
GB/T6229一2007 试验样机 号样机 号样机 P ged gel 性能参数 kw r/min(kg/A[g/kw kWw (r/minkg/h[g/(kwh 最大功率试验 a 标定转速最大功率 b)a)项转矩的85% 使用e)b)项转矩的75% 试验 db)项转矩的50% 前 )b)项转矩的25% D 空负荷 变负荷平均工况 最大功率试验 a) 标定转速最大功率 )项转矩的85% ba). 使用 eb)项转矩的75% 试验 d)b)项转矩的50% 后 eb)项转矩的25% D 空负荷 变负荷平均工况 注:表中P -动力输出轴功率;n -发动机转速;G 发动机小时燃油消耗量;gd动力输出轴燃油消 耗率 噪声测量 试验条件 使用试验前:风速 气温 大气压力 kPan dB(A dB(A 背景噪声;动态环境噪声测量时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测量时 使用试验后:风速 气温 大气压力 kPa m/s dB(A dB(A 背景噪声动态环境嗓声测量时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测量时 号样机 号样机 试验样机 使用试验前 使用试验后 使用试验前 使用试验后 动态环境噪声/dB(A) 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dB(A 214
GB/T6229一2007 表A.10拖拉机使用试验班次记录表 拖拉机型号 试验样机编号 试验日期 作业名称 农具名称及型号 土壤类型及植被(或道路)情况 作业情况:耕深 耕幅 或载质量 km cm cm 本班完成工作量;作业面积 运输周转量 ha tkm 本班耗油量;燃油 发动机润滑油 底盘润滑油 kg kg kg 空行时间 空转时间 延续时间/ 停机时间/ 工作内容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作业挡次 min min min min 合计 本班维护保养工作时间 min 本班故障修复工作时间 min 本班拖拉机工作时间 min 使用情况记事:; 驾驶员 负责人 记录员 表A.11拖拉机使用试验班次记录汇总表 拖拉机型号 试验样机编号 试验地点 试验起止日期 主要工作挡 本班工 累计工 燃油消 工作量 润滑油 空 作时间 作时间 耗量/ 工作时间 消耗量 保养 平均 班小时 序 日 kg k8 工作 负荷 田 时 燃油耗 运输 号 期 时间 系数 发 间 田 间/ /kg/h) 运 运 衣 底 田 合 (tkm 挡 挡 挡 挡 动 min ha 计 间 输 间 输 计 班 盘 备注 25
GB/T6229一2007 表A.12拖拉机使用试验生产查定记录表 拖拉机型号 编号 试验编号 作业地点 作业名称 农具型号 土壤类型 植被情况 环境气温 宽 面积 作业地块大小;长 m m ha 田间作业:深度 cm 幅宽 cm 运输作业;货物名称 载质量 运距 km 道路及交通情况 查定日期 主要工作挡次 实际耗油量 Kg 作业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延续时间 min 试验过程中:停机时间 min 空行时间 min 怠速运转时间 min 查定结果, 平均生产率 平均小时油耗 平均负荷系数/ 平均作业速度 平均单位工作量油耗 (k但/ha)或[(kg/(tkm) ha/h)或(tkm/h kg/h km/h 作业质量措述 驾驶员 试验员 表A.13拖拉机使用试验故障记录表 拖拉机型号 试验样机编号 试验地点 出现故障日期 作业名称 拖拉机累计工作时间 本次故障中损坏的零部件清单 号 该零件累计工作时间/A 件 数 法定出厂零售价/元 称 故障现象及其影响程度描述(附照片 故障原因及其理化检验结果 排除故障方法 故障类别 故障修复工作时间 修复费用 记录人员 校核人员 驾驶员 修理人员 鉴定人员 负责 26

聚酰胺单丝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聚酰胺单丝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聚酰胺单丝的编号:GB/T21032-2007。聚酰胺单丝共有8页,发布于2007-09-012007-09-01实施
凸凹半圆铣刀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凸凹半圆铣刀第2部分: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凸凹半圆铣刀第2部分: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124.2-2007。凸凹半圆铣刀第2部分:技术条件共有5页,发布于2007-11-012007-11-01实施,代替GB/T1124.3-1996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