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631-2013

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lexibleandtorsionresistantcablesofratedvoltagesuptoandincluding1.8/3kVforwindturbin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的编号:GB/T29631-2013。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共有27页,发布于2013-12-022013年第10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060.20
  • 实施日期2013-12-02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7页
  • 文件大小555.66KB

以图片形式预览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国家标准 GB/29631一2013 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 耐扭曲软电缆 Flexibleandtorsionresistantcablesofratedvoltagesuptoand ineuding1.8/3kVforwindturbine 2013-07-19发布 2013-12-02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631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使用特性 ## 代号、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电缆规格 技术要求 成品电缆 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交货长度 l0 5 11电缆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性能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扭转试验方法 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负重试验方法 20 附录D(规范性附录)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低温弯曲试验方法 21 附录E规范性附录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 22 附录F规范性附录盐雾试验 24
GB/T29631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江苏中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电控装备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远东控股集团有 限公司、普睿司曼(天津)电缆有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特变 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星电 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江谁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 公司、东楚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昌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哗通电力电须有限公司,江 苏新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 限公司、无锡市沪安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兴乐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市电缆厂、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扬 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郑州电缆有限公司,山东宝世达电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玉军,刘景光、梁树民、李飞、汪传斌、张令宜、房权生、李斌、刘春肪、李万松 周友芝、陈永军、付世财、王安东、蒲守林,李明斌,杨文伟,胡少中,薛元洪、陈文刚、胡建国、吴丽芳、 柳尧裕、徐永忠、王治平、梁国华,胡行兵,朱爱荣,巴岩庆、杨立志、毛阿兴,吴长顺
GB/T29631一2013 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 耐扭曲软电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设备中涡轮机和塔简连接处或其类似场合用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 耐扭曲软电缆的产品代号、标志、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U/U为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系统或类似系统用耐扭曲软电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18一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氧化钠溶液 GB/T2900.10-2001电工术语电缆 GB/T2951.1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 热老化试验方法 法 GB/T2951.14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 低温试验 法 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 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 -热延伸试验 -浸矿物油试验 GB/T2951.3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 专用试验方法 高温压力试验 抗开裂试验 (GB/T3048.4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5一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8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3048.13一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GB/T4909.2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5013.1一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6995.1一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6995.3一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6995.4一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9330.1一200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29631一2013 GB/T12706.1一2008额定电压1kV(U =1.2kV)到35kv(U=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1.2kV)和3kV(U,=3.6kV)电缆 GB/T18380.12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 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GB/T18380.35一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 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 JB/T8137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0696.7一2007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7部分;抗撕试验 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一2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额定电压ratedvotage 电缆设计使用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3.2 批batch -次订货的同型号规格产品数量 注:如果一次订货中有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则不同的型号规格视为不同的批 例行试验 routinetests R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4 抽样试验 sampletests 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 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5 型式试验typetests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标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能满足 预期使用条件的满意性能 注,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使用特性 电缆额定电压U/U分别为450/750V.,0.6/1kV、1.8/3kV U,表示任一主绝缘导体与“地”金属屏蔽,金属套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为多芯电缆 或单芯电缆任意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4.2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
GB/T29631一2013 电压等级450/750V为70C; 电压等级0.6/1kV,1.8/3kV为90C 4.3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 电缆适应的最低环境温度分别为: 普通型;一25C; 耐寒型;一40C; 耐严寒型;一55C 4.5电缆具备一定的耐扭曲性能 代号、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5.1代号 风力发电用电缆系列 FD 阻燃C类 ZC 铜导体 T)省略 乙丙橡胶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绝缘 E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相当的合成弹性体绝缘 G P 金属屏蔽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 G H 策碱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 F 氧丁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 聚氨酯弹性体护套 其他热塑弹性体护套 -55 适应的最低环境温度;一55C(耐严寒型 -40C(耐寒型 40 -25C -- 25 5.2电缆常用型号、名称 电缆常用型号、名称见表1 5.3产品表示方法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积 示例1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寒耐扭曲软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3+1)芯,标称截面积 10mm',中性线截面积6mm',表示为: FDEU-400.6/13×10+1×6GB/T29631一2013 示例2. 铜芯乙丙橡皮绝缘叙丁橡皮护套阻燃c类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额定电压为450/750V,1芯,标称截面积 95mm',表示为 CFDEF-25450/7501×95GB/T29631一2013
GB/T29631?2013 1??? ? ?? FDEF-25 ?о??????? 450/750V FDEF-4o ?о??????? FDES-25 ?о????廤?? 450/750V FDES40 0.6/1kV ?о????廤??? 1.8/3kV FDES-55 ?о????廤??? 0.6/1kV ?о?????? 1?? FDXGG40 FDGG;-55 1.8/3kV ???? ?о У? ? FDEU-40 о????廤??? 0.6/1kV FDEU-55 1.8/3kV ?о????廤??? FDEG40 ?о???????? 0.6/1kV 1.8/3kV FDEG55 ?о???????? FDEH-25 ?о????????? 0.6/1kV FDEH-40 ?о????????? 1.8/3kV FDEH-55 ?о????????? FDGU-40 ?о????廤??? 0.6/1kV FDGU-55 1.8/3kV ?о????廤??? ?C???ZC,?????P ? ?2 2? ? ?? о mm 1.5400 125 1300 450/750V 4185 3?1 0.6/1kV 1300 1?25 636 1.5?4 10?400 1.8/3kV 10240
GB/T29631一2013 技术要求 7.1导体 7.1.1导体应采用GB/T39562008规定的第5种柔软圆形绞合导体 导体材料应为退火软铜线, 单线可以不镀锡或镀锡 7.1.2导体20C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 -2008的规定 7.1.3导体表面允许用非吸湿性带材作重叠绕包或纵包 7.2绝缘 7.2.1材料 绝缘材料应为表3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 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附录A中表A.1的 规定 表3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厦 代 号 绝缘混合料 正常运行时 短路时(最长持续5) IE4 7o 200 70c乙丙橡胶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90C乙丙橡胶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EPR 90 250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90 250 7.2.2厚度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见表4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绝缘最溥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 的90%减去0.1mm 表4绝缘标称厚度 绝缘厚度标称值 绝缘厚度标称值 绝缘厚度标称值 导体标称 导体标称 导体标称 mm mmm mmm 截面积 截面积 截面积 450/750V 450/750V 450/750V mm mm mm 1.8/3kV 1.8/3kV 1.8/3kV kV 0.6/1kV 0.6/1 0.6/1kV 0.8 1.8 2 16 1.2 2.1 120 1.5 0.8 25 1.4 2.2 150 2.0 2.6 2.5 0.9 35 l.4 2.2 185 2.2 2.6 1.0 50 240 2.4 l.6 2.8 2.2 2.6 2.8 7o 1.0 1,6 300 95 400 10 1.2 2.1 2.4 2.8 3.0
GB/T29631一2013 7.2.3 包覆导体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外观圆整且容易与导体剥离 7.2.4火花试验 绝缘线芯应按GB/T3048.9一2007的规定经受表5规定的工频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 表5火花试验电压 绝缘厚度标称值 试验电压 绝缘厚度标称值 试验电压 kV kV mm mm 0.5<<1.0 2.0<<2.5 20 1.0<0<1.5 10 25 15 1.5<2.0 7.2.55芯及以下绝缘线芯识别 7.2.5.1 -般要求 电缆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或其他适合的方法进行识别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允许采用数字识别 除绿/黄组合色线芯外,电缆的每一绝缘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1芯一5芯电缆均不应使用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 7.2.5.2 颜色色谱 优先选用的色谱如下 -单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缆;绿/黄色、蓝色、棕色,或是蓝色、黑色、棕色 -四芯电缆;绿/黄色、蓝色、黑色、棕色,或是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五芯电缆;绿/黄色、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是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 棕色 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的色序生产 关于绿/黄组合色的颜色分布应符合GB/T5013.1一2008中的 规定 7.2.65芯以上绝缘线芯识别 7.2.6.1 -般要求 电缆绝缘线芯应采用数字识别或色码识别(领示和标识系统) 如果电缆包含接地保护线芯,该线 芯应始终为放在外层的绿/黄组合色绝缘线芯 7.2.6.2数字识别 除了绿/黄组合色绝缘线芯外,电缆中所有绝缘线芯应按GB/T6995.4一2008中6.2的规定印刷
GB/T29631一2013 数字标志 数字颜色应相同,并与绝缘颜色有明显反差 7.2.6.3色码识别(领示和标识系统》 每层中应有两根相邻的绝缘线芯着上易区别的颜色,其余绝缘线芯的颜色应相同 对于含有接地保护线芯的电缆,仅外层中两根易区别的绝缘线芯中一根以绿/黄组合色绝缘线芯 代替 7.3绝缘线芯和填充(若有)绞合成缆 绝缘线芯应绞合在 成缆最外层绞合节距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2倍 绝缘线芯采用数字识 一起 别时,由内层到外层从1开始按自然数序顺时针方向排列 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 填充材料应与电缆工作温度相适应,并应与电 缆绝缘材料相容,且不应粘连绝缘线芯 允许挤包护套前在缆芯上绕包非吸湿性织物带 7.4金属屏蔽 金属屏蔽由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其金属编织(或缠绕)密度应不小于80% 为了提高耐扭 性能,允许在编织中加人高机械强度非金属线 金属屏蔽用的单丝直径和编织(或缠绕)密度的计算方 法见GB/T9330.1一2008的规定,其中计算缠绕密度时,单向覆盖系数应在原有表达式的基础上乘以 1/2,其余保持不变 7.5护套 7.5.1护套材料应为表6所列的挤包圆体介质的一种 护套材料应与绝缘材料的工作温度等缀相适 应,多芯电缆护套应不与绝缘相粘连 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2的规定 对C型电缆,其护套采用与表6规定材料相对应的 阻燃型材料,且其性能应符合表A.2相对应的非阻燃型材料的要求 表6护套混合料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护套混合料 代号 氯丁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SE4 70 氯碱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90 SH 90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聚氨酯弹性体 TPU 90 TPV-70 70 其他热塑弹性体 TPV-90 90 7.5.2电缆护套厚度的标称值见表7 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 称值的85%减去0.1mm 7.5.3成品电缆的外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 护套应表面光滑、圆整、色泽均匀,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 泡和杂质 护套的优选颜色为黑色
GB/T29631一2013 表7电缆尺寸 护餐厚度标称值 平均外径 mm mmm 450/750V、 芯数及导体 1.8/3kV 450/750V,0.6/1kV 1.8/3kV 0.6/1kV 标称截面积 SE4、TPV、 TPV、SH、 SE4、 mm TPU护套 TPU护套 SH、 sH.G护套 G护套 SH TP TPu TPV、G 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 下限 上限 上 TPV,G 0.9 4.8 l 4 蛋 1×2.5 0.9 1.4 5.4 1.5 6.3 g.0 1.0 C" ." 9.8 1.o 0了直.98了3i0.sm. 门. 1.8 1.2 3 13.710.1 12.3 ~I 1.2 1.9 m 2.ii 0 父35 1." 17. h.oiB 2.0 4.3 .312.75.8m4I4" 父35 .919.51317S 2.2 .4 2" 1.4 L37,92" 16.0 2. 1.5 D.ii78i0 长 M ain 17.8 工 n 2 " 20.0 20.826.o18.8 2.8 1.8 " " 1XID0 a.0 8" 3.o 22.0 2 9. a 1文I0 32. 230.0 2. 3.2 2.1 1. " 185 3. 2.2 3.4 2" t ..o2 1父2!0 3.5 3.5 31.439.29.038.5 2.3 230.G38 2." 233可02332S305 1X300 3.6 3.6 3.8 37.847.235.3 3. 2.5 44.3 五惯 意 0.9 m.o7.6 I.0 8 2父2 .6 . 0.2i3.19.o 11. " 1. m.83.i10. 13 2 1. 8 13.116.8. 15.1 3." .9 2.0 i9. 722.0 歌 20. 3. .2 " 0.? 24.3 3,6 0.3 8 07T 9.5 i.6 9.2 .k.o0." 9 Hs 0atO2 1." 27in.23 " 8.o12in L4 a 19.1 3.3 28.120.G25.2 致 1.523.328S 3.5 a.5 歌 3~5 n.了7 3 3.0 5 3. 3 32. 0.6 7.5 4 .8 30 29. 让 .2 4.! 39. a拉 4.5 您 " a.1 3. 38.d48. 4.o4n.O50.?377 4.8 3X95 .3 5.96.G2.252.5 5.3 3.4 3.4 a0 3父 x120 5.6 .6 46 0,o2 8.3 7" 3.6 3.,6 3义I30 A.68.650.263.9 3.8 6.0 52.oe00 6.0 3.8 .g 3父I6 4.0 盼 2O2" 8. a3753. 6, 68.8 4.0 3×20 7. 66.783.7 78.2 4.5 4.5 54.6 3×300 7.7 4.8 .6 2.n 2.0 3×4十1×2.5 1.3 14.017.912.710.3 1.5 15.720.o14" 2.2 3X 26. 盛 3.0 29.6 3×16+1× 1 3父25+ 3." L.0 1. D. 3×35十1×I164. 2.s 5. 42. 6.0 3×50十1》 3. 40.7520 3.2 47 .9 X0士IX" .5 3×95+1×50 5.5 3.5 .o2.454. 46,4 3×120十1×70 I行 3 5.8 3.7 50,0 64.0 59. 50.5 150十1×70 55.0 70.0 64.9
GB/T29631一2013 表7(续 平巧外径 护餐厚度标称值 mm mmm 450/750V、 芯数及导体 1.8/3kV 450/750V,0.6/1kV 1.8/3kV 0.6/1kV 标称截面积 SE4、TPV、 TPV、SH、 SE4、 mm TPU护套 TPU护套 SH、 sH.G护套 G护套 SH TPU TPu TPV、G 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上限下限 上限 TPV,G 3XI85干1×95 4.3 60.0 6.8 .5 76.O55.O7O. 4×1 I.5 1.98.210.? 1.0 9.2 1.7 1.1 n3I豆0m 4X1.5 1.9 1.2 13.8 12115. 1.3 2o " 16.? 23 5.720.0 1.5 盘 3." M,i 3.830.1" 1 B.3n., 33.2 1XS .2 2.s 2.5打.29.337 37.747.534443. 苏. .5 5.2 2.o3B.o .5 3. " XX5 5.9 3." 84M.o.0 .9 53.o66.o48.660.9 B.0 3.8 校 6.5 58.073.o53. 2 7 4.l 8 64.080.o58. 74.3 4X185 4." 3 4×240 72.091.o 84." 4.8 照 4×300 8,4 L9 5×1 13.1g.0 5X1. m.21u.且.12s 3.si7.om.i 5×2. 2.2 5.619.914118.2 ~8 2.5 7.522.215.720.2 GB/T29631一2013 成品电缆 8.1结构尺寸 导体结构应符合7.1.1的规定 8.1.1 8. 1. 绝缘厚度应符合7.2.2的规定 2 8. 1.3缆芯结构应符合7.3的规定 8.1.4 金属屏蔽结构应符合7.4的规定 8.1.5护套厚度应符合7.5.2的规定 8.1.6外径应符合7.5.3的规定 8.2电气性能 8.2.1导体直流电阻 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7.1.2的规定 8.2.2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符合表8的规定 对于单芯电缆,如果护套和绝缘无法分开,试验时无需去除护套 表8绝缘电阻 导体标称截面积 20时绝缘电阻 额定工作温度时绝缘电阻 额定电压 mm MQkm MQkm 35及以下 150 0.15 450/750V 50150 100 0.10 0.6/1kV 185一400 8C 0.08 35及以下 250 0.25 1.8/3kV 50150 200 0.20 185400 150 0.15 8.2.3成品电缆耐压试验 成品电缆应能经受表9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5 不击穿 min 表9成品电缆耐压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 kV 450/750V 2.5 0.6/1lkV 3.5 1.8/3kV 10
GB/T29631一2013 8.2.4绝缘线芯耐压试验 额定电压450/750V成品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经受环境温度下2.5kV的浸水耐压试验5min而不 击穿 试样长度10m~15m,浸水至少1h 对于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单芯电缆,如果护套和绝缘 无法分开,试验时无需去除护套 8.2.54h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几.6/1kV和1.8/3kV成品电缆绝缘线芯应经受环境温度下,浸水至少1h.试验电压为 4U,的工频电压试验,电压应逐渐升高并持续4h,试验过程中应不发生击穿现象 试样长度10" m 15m 对于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单芯电缆,如果护套和绝缘无法分开,试验时无需去除护套 8.2.6冲击电压试验 额定电压1.8/3kV电缆应进行冲击电压试验 试验应在另外10m~15m长的成品电缆上进行, 试验时导体温度应高于正常运行时导体的最高温度5C10C 试验应按GB/T3048.132007规 定的步骤施加冲击电压,峰值为40kV 对于没有分相屏敲的多芯电缆每次冲击电压应依次施加在每 相导体与地之间,其他导体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电缆的每根绝缘线芯均应承受正负极性各10次冲击电 压而不击穿 8.3非电气性能 88 .3.1成品电缆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1的要求 8.3.2成品电缆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2的要求 8.3.3成品电缆应经受附录B规定的常温扭转试验和低温扭转试验 用户有要求时,成品电缆还应 经受附录B规定的高温扭转试验和负载扭转试验 8.3.4成品电缆应经受附录C规定的负重试验 成品电缆应经受附录D规定的低温弯曲试验 8.3.5 8 .3.6用户有要求时,成品电缆应经受附录E规定的人工气候老化试验 8.3.7用户有要求时,成品电缆应经受附录F规定的盐雾试验 8.3.8成品电缆应经受GB/T18380.12一2008规定的单根燃烧试验 8.3.92C型阻燃电缆应经受GB/T18380.35一2008规定的成束电缆燃烧试验 8.3.10成品电缆应有连续的制造厂名、电压、型号等识别标志 标志的清晰度、耐擦性应符合 GB/T6995.1一2008的规定,标志的连续性应符合GB/T6995.3一2008的规定 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9.1产品应由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9.2 每交货批至少抽取1件样品,也可由供茜双方协议规定抽样数量 抽样检验的结果不合格时,应 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 仍不合格时,应对整批产品逐一进行试验 9.3产品外观应在正常视力下逐批检查 产品检验项目试验类型、试验方法应按表10规定 11
GB/T29631一2013 表10(续 项 序号 检 验 性能要求条文号 试验类型 试 验 法 方 成品电缆特殊性能试验 6.1 扭转试验 常温扭转试验 8.3.3 附录B 6.l.1 1 2 6 低温扭转试验 8.3,3 附录B 6.1.3 高温扭转试验 8.3.3 用户要求时 附录B 6.l 负载扭转试验 8.3.3 用户要求时 附录B 附录c 6.2 负重试验 8.3.4 6.3 低温弯曲试验 附录 D 8.3.5 人工气候老化试验 用户要求时 附录E 6.4 6.5 盐雾试验 8.3.7 用户要求时 附录F 8.3.8 GBT18380.12一2008 6.6 电缆的燃烧试验 8.3.9 GB/T18380.352008 第10章 计米器 交货长度 R 交货长度 10 10.1客户有定长要求时,应按约定长度交货 10.2其他电缆的交货长度;成圈包装为100m,成盘包装应大于100m. 允许按用户最短使用长度的整倍数电缆交货 10.3 10.4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任何长度的电缆交货 电缆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士0.5% 10.5 11 电缆包装,运输和贮存 11.1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T8137规定的电缆盘上 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 头应加保护罩,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300mm 重量不超过80kg的短段电缆,可以成圈包装 为防止贮运过程中的损坏,成盘包装的产品还应附加适当的保护 成圈包装的产品,应用一定强度 的带状材料多层包覆,并拥扎牢固 11.2电缆运输过程中不应使电缆盘处于平放状态;应有防止电缆盘滚动的措施;不应遭受冲撞、挤压 和任何机械损伤;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长时间曝晒 11.3每个电缆盘都应标明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称; 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 b 电缆长度、净重、总重; c 制造年月 d 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箭头; 13
GB/T29631一2013 fD 本标准编号 11.4成圈包装或装箱时,每件包装、箱体外壳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 e)电缆长度,净重,总重; d制造年月 防潮、防掷标志; f本标准编号 电缆在装卸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以避免损伤电缆 在运输工具上应逃行良好的同定 电缆应 1.5 尽量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14
GB/T29631一2013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性能要求 A.1绝缘橡皮材料非电性试验要求见表A.1 表A.1绝缘橡皮材料非电性试验要求 混合料代号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方法 IE4 EPR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GB/T2951.1l一2008 1.1.1抗张强度原始值 N/mm 5.0 5.0 4.2 最小中间值 2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l.l 150 200 200 最小中间值 空 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GB/T2951.12一2008 1.2 1.2.1老化条件 GB/T2951.l1一2008 温度 200士2 100士2 35士2 处理时间 10×24 7×24 7×24 1.2.2老化后抗张强度 N 最小中间值 4.0 /mm 4.2 士25 最大变化率 士30 1.2.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120 200 士25 最大变化率 士30 1.3 空气弹老化后的性能 GB/T2951.122008 GB/T2951.112008 l.3.1老化条件" 27士2 温度 处理时间 40 1.3.2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 % 最大变化率 士30 1.3.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大变化率 士30 GB/T2951.212008 热延伸试验 试验条件 2.1 温度 200士3 200士3 250土3 处理时间 min 15 15 15 机械应力 N/mm 0.20 0.20 0.20 2.2 试验结果 % 175 100 175 载荷下的最大伸长率 冷却后的最大伸长率 % 25 25 15 耐臭氧试验 GB/T2951.212008 试验条件 3. 试验温度 25士2 25士2 24 24 试验时间 15
GB/T29631一2013 表A.1(续) 混合料代号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方法 IE4 PR 奥氧浓度 0.0250.0300.025~0.030 试验结果 无裂纹 无裂纹 抗撕试验" JB/T10696.72007 抗撕强度,最小 N/mm 4.0 IE绝缘应带导体或取走不超过30%的铜丝进行老化 "橡皮混合物的老化不采用强迫鼓风烘箱 仲裁试验时,应采用自然通风老化箱 "变化率;老化后中间值与老化前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于样品外径或厚度过小而无法取样时可以不进行抗撕试验 部" A.2护套橡皮材料非电性试验要求见表A.2 表A.2护套材料非电性试验要求 混合料代号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方法 SE4 sH TPUPV-7oTPV-9o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GBT2951.112os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N/mm 10.0 0.0 7.0 20.0 10.0 10.0 1.1.2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 300 250 300 300 300 200 GBT2951.1228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GBT2951.1120os 1.2.1老化条件 C 温度 70士2120士2200士2l10士2100士2135士2 处理时间 h 0×247×2410×247×247×247×24 1.2.2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 5.0 l0.0 10,0 -最大变化率" 15" 30 士30 士25 士25 1.2.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15o -最小中间值 250 300 300 300 % 最大变化率" 4ob 士25 -25" 士30 士25 1.3浸矿物油后机械性能 GBT2951.21一2o8 1.3.1试验条件 lGBT2951.11一2008 油温 C 00士2100士2 100士2100士2100士2 浸油时间 24 24 24 24 24 2 士40 -4o" 士40 -40 -40' 浸油后抗张强度,最大变化率 l.3. 4o 4o 浸油后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 1.3.3 士40 士30 40" 热延伸试验 GBT2951.21一2008 2.1试验条件 "C 温度 200士3200士3200士3 min 15 15 15 处理时间 机械应力 0.20 0.20 0.20 N/mm" 16
GB/T29631一2013 表A.2(续) 混合料代号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试验方法 sE4 sH TPUrPv-7orPv-90 试验结果 2.2 载荷下的伸长率,最大 % 175 175 175 25 冷却后的伸长率,最大 15 25 抗撕试验 抗撕强度,最小 N/mm 5.0 5.0 5.0 JB/T1066.7一207 高温压力试验 lGBT2951.312008 温度 100 80 90 压痕中间值/平均厚度,最大 % 50 50 50 GB'T2951.3128 抗开裂试验 试验条件 5.l C 温度 150士3150士3150士3 持续时间 h 5." 试验结果 无裂纹无裂纹无裂纹 低温拉伸试验 lGBT2951.14一2008 6.1 试验温度 25士2一25士2一40士2一40士2一25士225士2 试验结果 % 未断裂时的伸长率,最小 30 30 30 30 30 30 低温冲击试验 GBT2951.l4一208 试验温度 -;5士2-2;士2一40士2一40士2-25士2-25士2 试验结果 无裂纹无裂纹无裂纹无裂纹无裂纹无裂纹 变化率;老化后中间值与老化前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 示 不规定正偏差 如果用于环境最低温度为一40C(一55C),低温试验温度应为一40C(一55C)士2C,如用户对最低环境 适应温度另有要求应按用户要求的温度试验 17
GB/T29631一201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扭转试验方法 B.1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风力发电机中由机舱引向塔架部分的并且在风机对风过程中需要扭转的所有 电缆 B.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包括扭转试验装置和温度控制试验装置两部分,其中扭转试验装置是用来安装试样并进 行扭转的装置,其扭转角度和扭转速度应可调节;温控装置是在有温度要求的试验过程中对试样提供一 定的温度环境的装置,其温控范围是一60C60C,电缆所处的位置要求温差不超过士3C B.3试样制备 从被试电缆上截取12.5m长的电缆样品,不同条件下的试验应在被试电缆上分别取样 B.4试验程序 B.4.1常温扭转试验程序 首先将取好的试样在环境温度中放置0.5h,然后再将试样顶端固定在扭转试验装置的转轮上,扭 转装置应放置在距离下端固定支架7m9m的高度,试样下端固定在支架上,受扭试样长度为L十 L.,约12m 扭转过程为;转轮先顺时针扭转1440.然后逆时针扭转相同角度使试样恢复到初始状 态,继续逆时针扭转1440°后再顺时针扭转相同角度使试样恢复到初始状态,此为一个周期 转轮的转 速范围一般为720'/min~2160°/min 用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推荐进行10000个周期的试验 常温下扭转试验的示意图见图B.1 转动夹具 样品 -固定支架 图B.1常温下扭转试验的示意图 18
GB/T29631一2013 B.4.2低温扭转试验程序 低温扭转试验的试样安装方式与常温扭转试验的安装方式相似,但应使整个试样完全处于温度可 控箱体内常温下的扭转试验试样不必安装在温度控制箱内),然后在电缆型号规定的最低环境适应温 度(一25C或一40C或一55C或用户要求的最低使用温度)下进行试验 箱体内的温度应从试样 安装好后算起的1h内达到规定的试验温度 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放置不少于4h,然后开始扭转 min1080°/min. 试验 转轮的转速范围一般为360°/ ,其他扭转条件同B.4.1 用户没有特殊要求时 推荐进行2000个周期的试验 B.4.3高温扭转试验程序(用户有要求时 高温扭转试验的试样安装方式与常温扭转试验的安装方式相似,但应使整个试样完全处于温度可 控箱体内,然后在温度为十60C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放置不少于4h,然后 开始扭转试验 转轮的转速范围一般为720"/min~2160"/nmin,其他扭转条件同B.4.1 用户没有特 殊要求时,推荐进行10000个周期的试验 B.4.4负载扭转试验程序(用户有要求时 负载扭转试验的试样安装方式和试验程序与常温扭转试验的安装方式和试验程序相似,但在试验 期间应同时通电加热 通电期间,应使导体温度稳定在电缆额定工作温度 用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推荐 进行10000个周期的试验 B.5试验结果评定 在完成上述试验程序规定的试验后,检查试样表面,应无裂纹及扭曲现象,然后将完成扭转的试样 成品电缆)按照表B.1中的要求进行15min交流电压试验应不击穿 其中有金属屏蔽的电缆,若其 中每一线芯均与金属屏蔽接触时,耐压试验时金属屏蔽可以代替浸水 表B.1扭转后耐压试验中所施加电压 施加电压值 样品额定电压U.儿 施加电压方式 芯数 kV 单芯 导体与水之间 1.5 450/750V 3.5 导体与导体之间 多芯 单芯 导体与水之间 1.5 0.6/1kv 多芯 导体与导体之间 3.5 单芯 导体与水之间 4.5 1.8/3kV 多芯 导体与导体之间 6.5 对于带有金属屏蔽的电缆还应在耐压试验后检查屏蔽的破损程度,在任一横断面上金属屏蔽不应 有完全断裂现象出现 19
GB/T29631一2013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负重试验方法 C.1试验要求 本试验应在包含电缆所有结构部件的成品电缆上进行 C.2试验步骤 首先从整盘电缆上取下1.5m作为试样,试样应在(23士5)的环境温度中放置24h,然后再将 试样顶端固定在约2m3m高的架子上,在试样下端的导体上悬挂一个砝码,砝码质量为试样总铜导 体截面积(mm=)×15N 试样应在负重状态下放置(7×24)h C.3试验结果判定 试样的护套,绝缘表面应无裂纹 试样的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7.1.2的规定 20
GB/T29631一2013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低温弯曲试验方法 D.1试验要求 本试验应在包含电缆所有结构部件的成品电缆上进行 D.2试验步骤 按照GB/T2951.14一2008中8.1.4进行 D.3试验条件 D.3.1试验温度 试验温度为电缆型号规定的最低环境适应温度,即(一55士2)C或(一40士2)C或(一25士2)C 如用户对最低环境适应温度另有要求,应按用户要求的温度进行试验 D.3.2试棒直径 试棒直径为试样直径的45倍 D.3.3试棒转速和卷绕圈数 电缆外径小于或等于12.5mm时,按照GB/T2951.14一2008中8.1.5进行;电缆外径大于 12.5mm时,按照4~5倍电缆外径弯曲l80' 试验结果判定 D.4 试样的护套.绝缘均应无任何裂纹 21
GB/T29631一2013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 E.1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的人工气候老化性能测定 E.2试验设备 E.2.1气灯气候老化箱 959mm, E.2.1.1气灯功率为6kw,试样转架直径为800mm" ,高为365 1,试样转架每分钟旋转 mm, 一周,箱体温度为(55士3),相对湿度为(85士5)% 3mm,以 E.2.1.2喷水应为清洁的自来水,喷水水压为0.12MPa0.15MPa,喷水嘴内径为0.8 8nin喷水、光照,02min单独光照,同期逃行 E.2.2拉力试验机 示值精度;士1% 从各级度盘1/10量程以上,但不小于最大负荷的4%开始 E.3试样制备 从被试电缆的端部500mm处切取足够长度的电缆,并从电缆中取出绝缘线芯,制取护套试样(试 片),能供三组试验测定有效性能 有机械损伤的样段不应作为试样用于试验 三组试验所需试样的数 量如下 第一组试样至少5个,供原始性能测量用 第二组试样至少5个,供0h1008h人工气候老化后性能测量用; -第三组试样至少5个,供504h1008h人工气候老化后性能测量用 E.4试验步骤 E.4.1将第一组试样保存在阴凉干燥处,第二、三组试样应放人缸灯气候箱内进行试验,其中第三组 试样应在试验开始504h后放人 在规定的老化时间后,取出试样,在环境温度下存放至少16h,与第一组试样对比进行外观 E.4.2 检查 E.4.3试样按GB/T2951.112008的要求,在光照面冲切哑铃片和预处理后,测定老化前和老化后 三组试片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制作试片时,不应磨削光照面 E.4.4当按E.4.3规定,不应在光照面冲切哑铃片时,允许从同一型号的其他规格上切取,其光老化 性能等效 E.5试验结果及计算 E.5.1检查光照面,试样应无明显的龟裂 E.5.2试验结果用老化前后的抗张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表示,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 TS1、EB1应不超过士30%,TS2,EB2应不超过士15%. Ts1=(T2一Tl/TI×100% 心
GB/T29631一2013 EB1=(E2一E1/E1×100% TS2=T2一T3/T1×100% EB2=E2一E3/E1×100% 式中: Ts1 -0h~1008h人工气候老化后抗张强度的变化率; EB1 -0h1008h人工气候老化后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 Ts2 504h~1008h人工气候老化后抗张强度的变化率; EB2 -504h1008h人工气候老化后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 r1 人工气候老化前(第一组试样)抗张强度的中间值,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 人工气候老化前(第- 组试样)断裂伸长率的中间值; E T2 人工气候老化后(第二组试样,人工气候老化1008h)抗张强度的中间值,单位为牛顿每 平方毫米(N/mm'); 人工气候老化后(第二组试样,人工气候老化1008h)断裂伸长率的中间值; E2 人工气候老化后(第三组试样,人工气候老化504h)抗张强度的中间值,单位为牛顿每平 T3 方毫米(N/mm=); 人工气候老化后(第三组试样,人工气候老化504h)断裂伸长率的中间值 E3 23
GB/T29631一2013 附 录 ! 规范性附录 盐雾试验 F.1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按照GB/T2423.17一2008规定进行,试验时间推荐336h 如用户有要求,也可进行672h的盐雾试验,或按照GB/T2423.182012规定的1级或2级交替 盐雾试验进行试验 F.2试验结果判定 盐雾试验前后,绝缘和护套的抗张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率变化率应不超过士30% 24

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GB/T29631-2013介绍

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是一种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重量轻等特点的电缆。GB/T29631-2013标准是我国对这类产品进行规范的文件。

根据该标准,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绝缘性能以及扭曲性能。此外,还要符合相关的机械性能要求,确保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稳定地工作。在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缆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硬线,软电缆具有更好的柔性,能够适应复杂的安装环境,同时重量也更轻,便于运输和安装。此外,耐扭曲软电缆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适应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总之,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电缆产品。GB/T29631-2013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确保电缆的正常使用。

和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类似的标准

中频设备额定电压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水冷却设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水冷却设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水冷却设备的编号:GB/T29629-2013。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水冷却设备共有18页,发布于2013-12-022013年第10号公告
1.2/4.4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2/4.4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2/4.4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的编号:GB/T4011-2013。1.2/4.4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共有20页,发布于2013-12-022013年第10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