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985-2020

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

Thecharacterrequirementsforceramicliquidpigmen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8985-2020。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共有10页,发布于2021-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1.060.10
  • 实施日期202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721.89KB

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38985一2020 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 Theecharaeterrequirementsforceramicliquidpigments 2020-07-21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8985一2020 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液体色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达,抽样、判定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经过高温烧成形成装饰图案的陶瓷液体色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6750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13217.4一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18582一2020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19077一2016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GB/T27842化学品动态表面张力的测定快速气泡法 HJ/T29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陶瓷砖 Jc/T1046.2一2007建筑卫生陶瓷用色袖料第2部分;建筑卫生陶瓷用色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陶瓷液体色料ceramieliquidpigments 由陶瓷着色剂、有机溶剂、添加剂等材料组成,经陶瓷喷墨打印工艺施加于陶瓷制品表面,在700C 以上温度烧成后形成装饰效果的液态物质 3.2 颗粒分布particlesizedistribution 样品中特定直径颗粒的质量占颗粒总质量的百分数,用D《表示,单位为微米(4m) 如 Do;指小于该直径的颗粒质量占颗粒总质量总数10%; Da;指小于该直径的颗粒质量占颗粒总质量总数50%; D;指小于该直径的颗粒质量占颗粒总质量总数90% D9;指小于该直径的颗粒质量占颗粒总质量总数99% 3.3 陶瓷着色剂 ceramicpigment 陶瓷液体色料中体现发色性能的主要组成成分,一般是陶瓷粉体或金属盐等
GB/T38985一2020 3.4 色料型陶瓷液体色料indissolwbleceramie liquidpigments 陶瓷着色剂以陶瓷粉体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陶瓷液体色料,其中着色剂与溶剂互不混溶形成悬 浊液 3.5 渗花型陶瓷液体色料disolubleceramieliquidpigments 陶瓷着色剂以金属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陶瓷液体色料,其中着色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分类 按陶瓷着色剂在陶瓷液体色料中存在的形式,可分为色料型陶瓷液体色料和渗花型陶瓷液体色料 5 技术要求 5.1色料型陶瓷液体色料技术要求 色料型陶瓷液体色料技术要求见表1 表1色料型陶瓷液体色料技术要求 单位 项目 技术要求 外观质量 不得有分层、沉淀或可见杂质,特殊产品除外 黏度(40 mPa 应在标称值黏度数值土3内,且范围应在8一40 表面张力(40 mN/m 应在标称值表面张力数值土3内,且范围应在20~35 密度(20C g/ml 应在标称值密度数值士0.05内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中颗粒的D.Da.D、D报告 颗粒分布" Am 且D与标称值的偏差应在士10%内 % 陶瓷着色剂含量 应在标称值陶瓷着色剂含量数值士5内 储存稳定性'(25C % 比吸光度不低于40 % 储存稳定性(70C) 比吸光度不低于30 可溶性铅、含量 mg/L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可溶性铅、含量的检验报告结果 放射性核素限量 Bq/kg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水平的报告检验报告结果 陶瓷液体色料发色性能 样品与比对样烧制后,AE应不大于1.5 % 110 C挥发性总有机物含量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中110C挥发性总有机物的检验报告结果 满足不堵塞喷头前提下,可由供需双方确定D限值 大粒径色料型陶瓷液体色料(Dm>l.5m)储存稳定性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定 5.2渗花型陶瓷液体色料技术要求 渗花型陶瓷液体色料技术要求见表2
GB/T38985一2020 表2渗花型陶瓷液体色料技术要求 单位 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外观质量 不得有分层,沉淀或可见杂质,特殊产品除外 黏度(40C" 应在标称值黏度数值士3内,且范围应在8~ mPas 40 nmN/m 表面张力(40c 应在标称值表面张力数值士3内,且范围应在20一35 密度(20 g/mL 应在标称值密度数值士0.05内 可溶性铅、含量 mg/儿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可溶性铅、含量的检验报告结果 放射性核素限量 Bq/kg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水平的报告检验报告结果 样品与比对样烧制后,AE应不大于1.5 陶瓷液体色料发色性能 C挥发性总有机物含量 制造商应提供陶瓷液体色料中110挥发性总有机物的检验报告结果 110C 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6.1.1仪器及材料 纳氏比色管;50ml的玻璃纳氏比色管 6.1.2检验程序和结果 将样品摇匀后,装人纳氏比色管中,静置15min后在自然光下目视观察外观 6.2黏度 -008第4章旋转黏度计法的规定方法进行测量 按GB/T13217.4 6.3表面张力 按GB/T2784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4密度 按GB/T675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5颗粒分布 6.5.1仪器及材料 6.5.1.1激光粒度分析仪 应符合GB/T19077一2016中的规定 6.5.1.2分散介质 可以用分析纯无水乙醉作为分散介质,无水乙醉中乙醉含量应大于99.5%;如果采用无水乙醉无法 获得有效的分散效果,则可以使用其他分散介质,但所选的分散介质应满足GB/T19077一2016中附录c 的要求
GB/T38985一2020 6.5.1.3稀释剂 当陶瓷液体色料使用的溶剂与分散介质发生互不混溶时,可将样品使用稀释剂多次稀释后,将陶瓷 液体色料使用的溶剂替换成稀释剂 -般可使用四氯化碳作为稀释剂使用,也可使用其他既能与样品溶剂混溶,也可以与分散介质混溶 的溶液作为稀释剂使用 6.5.2检验程序和结果 6.5.2.1样品前处理 用合适的分散介质,将样品制成浓度合适的悬浮液 若发生互不混溶时,可将样品与稀释剂以1:20的比例稀释,震荡摇匀后用滴管吸取下层陶瓷色 料,进行测定 若混溶效果不好,可多次进行稀释 直至能与分散介质无分层现象发生 6.5.2.2检测方法 按GB/T190772016第6章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测量 6.6陶瓷着色剂含量 6.6.1仪器及材料 6.6.1.1马弗炉;最高使用温度大于800C 6.6.1.2电子天平;天平的称量精度为0.0001g 6.6.1.3电阻炉 6.6.2检测方法 将堆蜗和堆蜗盖置于马弗炉中,加热温度至800C灼烧60nmin 取出稍冷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至室温后取出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堆蜗及堆蜗盖恒重,记录堆蜗及堆蜗盖的质量(m) 在堆蜗中 加人约5【试样,记录加人样品的质量(m.)) 将装有试样的堆蜗置于电阻炉上,盖上绀蜗盖,使堆蜗与 堆蜗盖间留有缝隙 将电阻炉的功率逐渐升高,对试样进行灰化,加热直至没有烟、异味气体生成 将经过灰化处理装有试样的堪蜗置于马弗炉中,盖上堆蜗盖,使堆蜗与堆蜗盖间留有缝隙 将马弗 炉从室温升温至800C,并在该温度下灼烧60 取出堪蜗和堆蜗盖,稍冷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 min 室温,称量堆蜗,堆蜗盖及灼烧后样品的总质量(m.) 6.6.3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陶瓷着色剂含量w 13 n1 ×100% uw'= 1 式中 于800C灼烧后堆蜗及盖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在堆蜗中加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于800灼烧后盛有试样的堆蜗及盖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6.7储存稳定性 6.7.1仪器及材料 6.7.1.1恒温箱
GB/38985一2020 6.7.1.2微量移液器 6.7.1.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6.7.1.4 _二醇单丁腿或其他溶剂 乙 6.7.2检测方法 将待检测的陶瓷液体色料摇匀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0.5ml,用乙二醇单丁腿或其他溶剂将样品 稀释100倍后,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入,及该波长分散液的吸光度Ana 将陶瓷液体色料倒人标准50ml的纳氏比色管中,放人25C士2C(25C)或70C士2(70C) 的恒温箱中,静置7d 到达第7d时,在距离液面下2cm处,用微量移液器吸取0.5ml 取样过程不 可摇动试样,破坏其分层 用乙二醇单丁腿或其他溶剂将样品稀释100倍后,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入波长处分散液的吸光度A 6.7.3结果计算 按式(2)计算比吸光度R: R=一×100% A 式中 原陶瓷液体色料稀释后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值; An 模拟放置一段时间后陶瓷液体色料稀释后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值 6.8可溶性铅、镐含量 6.8.1仪器及材料 6.8.1.1马弗炉;最高使用温度大于800C 6.8.1.2高温烘箱 6.8.1.3电阻炉 6.8.1.4离心机 6.8.1.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8.2样品前处理 取适量陶瓷液体色料样品放人离心管中,用离心机将样品的液体和固体部分分离 取固体部分,放 人100ml的堆蜗内,将堆蜗置于电阻炉上,缓慢加热 渗花型陶瓷液体色料略过离心步骤,直接将液 体倒人堆蜗中在电阻炉上加热 加热燃烧至试样没有烟、异味气体生成 再移人马弗炉以800C保温 60 min 取出堆蜗放人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待测 6.8.3检验程序和结果 测试方法按H]/T297的规定进行 取经前处理的样品固体进行可溶性铅、觞含量的测试 结果 按每千克液体中可溶性铅、镐的质量表示 6.9放射性核素限量 6.9.1仪器及材料 6.9.1.1 低本底多道丫能谱仪 6.9.1.2天平:感量0.1g
GB/T38985一2020 6.9.2检测方法 将陶瓷液体色料样品摇匀后,放人与标准样品几何形态一致的样品盒中,称重(精确至0.1g)、密 封 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后通常需要4d时间),在与标准样品测量条件相同情 况下,采用低本底多道能谱仪对其-226,、针-232,钾-40比活度测量 6.9.3结果计算 -226,针-232,钾-40比活度直接从仪器上读数,单位为贝可每千克(Bqkg') 内照射指数和外 照射指数按GB6566一2010中4.4规定的方法计算 6.10陶瓷液体色料发色性能 6.10.1仪器及材料 6.10.1.1马弗炉 6.10.1.2表面平整的氧化铝陶瓷薄板或指定的陶瓷砖坯 6.10.1.3涂膜器 6.10.1.4指定的陶瓷袖料 6.10.1.5色差仪 6.10.2试样制备 将指定的陶瓷发色袖料研磨成细粉,过325目(0.043mm)筛 加人适量清水或确定的其他介质 制成袖浆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袖浆,滴至表面平整的氧化铝陶瓷薄板或指定的陶瓷砖坏上,用涂膜厚 度为200m的涂股器将袖浆在表而平整的飘化铝陶饶薄板或指定的胸竟砖坯表面涂股 按照厂家提 供的烧制温度烧制后,冷却待用 (若能提供烧制好未喷墨的砖坯,可省略该步骤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陶瓷液体色料,滴至上一步制好的砖坯上,用涂膜厚度为100m的涂膜器将 混合物在表面涂膜 将比对样以上述步骤在相同砖坯上涂膜,将涂有陶瓷液体色料的砖坯放人马弗炉中烧制 烧成温 度与气氛等参数由陶瓷液体色料厂家提供 6.10.3色差值的测量含量 按照Jc/T1046.2一2007中6.5.2色差的测量方法,将上述烧制好的试片用色差仪器测量,记录试 样和对比样的色度值,用色差值表示结果 6.11110C挥发性总有机物含量 6.11.1仪器及材料 6.11.1.1电子天平;天平的称量精度为0.0001g 6.11.1.2烘箱;循环送风式,并附带排气设备 6.11.2110C挥发性总有机物含量的测量 首先确认试样中不含水分,若厂商能够提供试样的原料及加工过程中不含水分的证据,可不测定水 分 否则,按GB18582一2020附录A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w 称量预先干燥至恒重的瓷堆蜗,记录瓷堆蜗质量(mi),在堆蜗中加人约3g试样,记录加人试样后 堆蜗的质量(m) 将装有试样的堆蜗放人已预热110C士5C的烘箱中,加热60min士5min 将堪堆
GB/T38985一2020 蜗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堆蜗及加热后样品的总质量(m,. 6.11.3结果计算 按式(3)计算110C挥发性总有机物含量w,,结果取两个平行试样的平均值 m6一m ×100% Z' m;一m 式中: 1l0C挥发性总有机物含量; w 干燥后堆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在堆蜗中加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于110C加热后盛有试样的堆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6 试样的水分含量 Z 抽样、判定和检验规则 7.1抽样 同一批原料、同一类别、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为一个生产批 样本的抽样按GB/T3186的规定 进行,取样总量不少于2kg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规定周期内制造的,并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的批次中随机抽取 7.2判定 检验的各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应进行两次复检(复检应取两信的样品),复检仍不合格的则 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7.3.1 陶瓷液体色料的出厂检验项目为5.1规定项目 每批产品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 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标识或文件 7.3.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 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鉴定; a b)正常生产产品在原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停产3个月及以上,恢复生产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应符合GB/T191的规定,产品或包装上应注明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注册商标 a
GB/T38985一2020 b 产品名称; e)分类和型号; d) 净含量; e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本标准编号; g质量检验合格标示; h 制造厂名、,地址、电话; 危险性说明和防范性说明; 可溶性铅、含量的检测结果; k 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检测结果; 10C挥发性总有机物的检测结果 8.1.2产品说明书应包含下列检测结果: 黏度(40)的检测结果; a b)表面张力(40)的检测结果; c 密度(20)的检测结果; d)颗粒分布的检测结果; 陶瓷着色剂含量的检测结果 e 8.2包装、运输 产品应密封保存 产品包装,储存条件,运输按购销合同执行,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 淋,防止尖锐物撞击或划破包装 8.3贮存 产品应保存在通风良好、干燥、,防暴晒、温度适宜的仓库中,避免产品变质

GB/T38985-2020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

陶瓷液体色料是一种将无机颜料经过加工、研磨等处理后与粘结剂混合而成的液体溶胶,广泛应用于现代陶瓷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陶瓷产品的色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对陶瓷液体色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GB/T38985-2020《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标准从陶瓷液体色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出发,规定了陶瓷液体色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陶瓷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中,陶瓷液体色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颜料、粘结剂、助剂等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陶瓷液体色料的色彩稳定性和均匀性,需要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还需要对陶瓷液体色料的物理性质(如比重、分散性、黏度等)、化学性质(如耐酸碱性、耐高温性等)以及环境适应性进行测试和检测。

在使用陶瓷液体色料时,还需要注意其与陶瓷基材的相容性和反应性。如果液体色料与基材不相容或存在反应,则会导致产品的破损、变形等问题。因此,在使用陶瓷液体色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液体色料,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总之,GB/T38985-2020《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标准规范了陶瓷液体色料的生产和使用,提高了陶瓷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在陶瓷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该标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陶瓷产业向着高品质、高效率、低环境污染的方向不断迈进。

和陶瓷液体色料性能技术要求类似的标准

品牌价值评价日用化学品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品牌价值评价日用化学品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品牌价值评价日用化学品业的编号:GB/T39070-2020。品牌价值评价日用化学品业共有10页,发布于2021-02-01
锆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锆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锆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的编号:GB/T38980-2020。锆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共有5页,发布于2021-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陶管水压试验方法

卫生间配套设备

陶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