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Terminologyofforesttreebreedingandseedmanage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的编号:GB/T16620-1996。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共有38页,发布于1997-07-011997-07-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1997-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8页
  • 文件大小2.65M

以图片形式预览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国家标准 GB/T16620一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Terminologyofforesttreebreedingandseedmanagement 1996-11-27发布 1997-07-01实施 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
GB/T16620-1996 次 目 前言 范围 基本术语 种质资源保存与育种材料研究 种源研究与林木引种 林分选择与母树林 优树选择 遗传测定 种子园 1 杂交育种与抗性育种 12 10 无性系选育与营养繁殖 14 11 品种比较试验与良种审定 15 12 种子产量预测与种子采集 16 种子调制、精选与贮藏 13 17 14 种子检验 18 种子处理与催芽 15 20 附录A(标准的附录汉语拼音索引 21 附录B(标准的附录英文索引 26
cB/T16620一1996 前 言 为了规范林本育种相种子管理工作术语,鹰觉德用混晃给种子生产相管理这成报失,在总结了- 多年育种及种子采收,加工.贮藏的工作基础上,参照国外的贯例及习惯用法.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分为两滞分,正文部分规定了种质院源候存、引种.母树林,种子园,遗传测定,杂交育种,无 性最法背.只种事、种子怕脸、种子处理与催穿等木 为了在圆方他,附紧那分给出了议语拼音相英 文索引 本标难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难由林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察林业大学负贵起草 本标难主要起草人,黄拴,来廷茂,陈犬华,王章荣
国家标准 GB/T16620一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Terminologyofforesttreebreedingandseedmmanagement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木育种及林木种子管理工作的常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领域 基本术语 2.1森林遗传学forestgeneties 在遗传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森林树木的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 treebreedin 2.2林木育种forest ing 应用遗传学原理选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和新的栽植材料的林木遗传改良工作 2.3林木改良foresttreeimprovement 广义的林木育种 除包括林木育种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对现有林木遗传改良等各项管理工作 offoresttree brecding" 2.4林木选择育种selective 在林木种内群体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比较、鉴定,繁育有益的遗传材料,改良 林木遗传结构,提高林木遗传品质的育种技术 2.5遗传inheritance;heredity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使子代的性状与亲代保持相似的现象 2.6数量遗传quantitativeinkeritance 生物群体内表现为连续变异,常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性状遗传方式 2.7遗传物质gene eticmaterial 以单链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为组分的遗传信息的载体 2.8基因 gene 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通常是由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脱氧核核酸(DNA)分子链的 定长度的区段 2.9基因型genotype 生物体所有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总和 在杂交试验和研究中,则专指与分离比或研究性状有关的基 因 同义词遗传型 value 2.10基因型值genotype 从表型值中,除去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后由基因型决定的数值 2.11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environmentinteraction 由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关系所产生的对表型的影响或效应 2.12表现型phenotype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1-27批准 1997-07-01实施
GB/T16620一1996 可观察到的生物体所有性状总和,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同义词表型 2.13表现型值phenotypevalue 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值、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值的总和,是生物体在环境作用下所观察到的性状 度量值, 2.14变异variation 同种生物世代间或同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2.15地理变异geographievariation 在一个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域内,由于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等原因,随地理区域不同而出现的变 异 2.16遗传变异geneticvariation 由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变异 2.17环境变异environmentalvariation 由于环境影响所引起的性状变化 2.18反应规范 reactionnorm 某基因型在各种环境中所显示的整个表型变异范围 2.19遗传多态性genetiepolymorphism 一个群体中存在二种或多种变异类型的现象 2.20选择 selection -个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产生数量不等的后代,导致群体的基因懒率发生变化,群体发生分化的现 象 2.21自然选择naturalseleetionm 生物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 2.22人工迭择artifeialseletion 以人为力量按需要取舍生物个体或类型的活动 )ulationselection 2.23群体选择popu 对种内不同群体进行比较测定,择其优者而利用的人为活动 包括种源选择,林分选择和类型选 择 2.24混合选择 massseleetion,bulkselecetion 根据选择目的和要求,从原始群体中挑选需要的林木,混合采种,混合繁殖推广的选种方法 selection 2.25类型选择type 按一定标准,如形态,生理、生态,抗性等,将群体区分为类型,并通过比较测定,择其优者而繁育 使用的选种方法 2.26单株迷择indiwdualeelection 根据选择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所需单株,分别育苗和测定,然后扩大繁殖推广优良个体的选 种方法 同义词个体选择 2.27家系选择amilyseletionm 根据子代测定资料,按家系平均表现所进行的选择 2.28家系内选择within-amilyselketion 在家系内,按个体值距家系均值离差大小所进行的选择 即在家系内评选最优个体的选择 2.29配合选择connbinedselection 选择优良家系中优良个体的双重选择
GB/T16620-19g96 2.30单倍体haploid 体细胞中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2.31多倍体polyploid 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三组或更多组数的生物 2.32植物组织培养planttissueculture 在无菌培养基上,对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以形成再生植诛,或培养新的育种材料 的生物技术 2.33外植体eulturematerial,cultures 生长在培养基上的被培养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同义词培养物 2.34培养基culturemedium 为外植体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物质基质 2.35遗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 在体外重新组合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并使它们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的遗传操作 广义的 遗传工程还包括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细胞工程 同义词重组体DNA技术 2.36育种目标breedingobjeetive 根据树种特点,地域条件和经济目的所确定的对育种结果的具体要求 2.37育种程序breedingprocedure 从取得和研究育种材料开始,经过选择、测定、繁育,到获得新的林木良种或品种的全部有序过 程 2.38林木种子foresttreeseed 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真正的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无融合生殖 形成的种子 239林木种子基地seedbaeafo foresttree 提供生产性林木种子的区域或单位 包括林木良种基地和一般采种基地 2.40采种林 seedstand 泛指用于采集林木种子的各种林分 它可以是母树林、种子园,也可以是一般采种林或为应急需 临时选定的、暂用于采种的临时采种林等 2.41遗传增益geneticgain 通过选育可能或实际得到的性状改良程度 2.42种子管理 seedmanagement 种子采集、调制、贮藏包装、运输、检验、催芽等种子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总称 2.43种子管理条例managementrulesofseed 国家为管理农、林种子的品种审定和种子鉴定、检验,检疫、生产加工、贮藏和经营等而制定的法 规 2.44育种区breedingzone 从组织林木种质资源保存、育种、良种推广利用的需要出发,按地理生态条件、行政区划和林木遗 传资源分布与选育材料测定表现而划分的地域单元 也是开展林木育种工作与良种生产推广的 基本单位 种质资源保存与育种材料研究 3.1育种材料breedingmaterial
GB/T16620-1996 用于选育良种的植物材料 同义词原始材料 3.2物种species 能相互进行交配,共享相同基因库,并与其它组群在紫殖上分离的、最庞大且范围最广的繁殖群 体 3.3亚种subspecies 占领物种分布区某一地理分区,在分类上及某些基因库特性上,与相同种的其它紫殖群并不相同 的一个特定种类的紫殖群体 3.4变种variety 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指某些遗传特性已有别于原来的种,有一定的地理分布,但仍然和原 种交流基因,其主要特性仍未超出原种范围的一个群体 3.5类型ype 在一个分类单元内,形态,生理或生态等方面具有一定特点,与其它群体或个体能够区分,且其拧 点能够遗传的群体或个体 3.6生态型ecotype 个物种内,因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适应于某一特定有限生境的.基因型相似的植物群 3.7地理型geographtype 在同-树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内,根据其地理变异情况,对树木群体所作的分类 3.8生境habitat 特定群体、种或物种组所栖居的环境 3.9生态子ecologicalfaetor 气候、上壤、生物等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形态特征,代谢过程相分布状况的环境条件 3.10适应adaptation 生物改变自己,使之能在某一环境中更好生话的过程.或有利于生物生存,紫雅的各种发育上的 行为上的、解剖上的,以及生理上的反应 3.11适应值adaptivevalue 在群体中与其它基园型相比,某一基因型在某一特殊环境中的存活值和繁殖能力,或者一个生物 能够生存,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代的相对能力 同义词适合度 3.12同工酶isozymes,isoenzymes 催化作用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3.13染色体组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 染色体组覆是指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日.大小,形态特征等的表型.染色体组型分标 是在对染色体进行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队.配对.形态分析,做以判别其特点的找术 3.14核型图idiogram 以染色体形态学特征,比教各种物种和变种乘色体组型的图解 3.15种质germplasrm" 在物种紧衔过程中,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3.16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ees 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能在一定环境作用下,通过世代演替传递给后代.,并发育为具有各种 性状特征生物的可遗传的物质资源的总称 3.17林木种质资源thetreegermplasmresources 林木种、种以下分类单位及各个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当前或未来可能用于树种改良或营林生产的
GB/T16620-1996 林木个体或群体的总称 同义词林木基因资源,林木遗传资源 3.18林木种质资源库thebankoftreegermplasmresources 收集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 3.19优树收集区cdlonebanks 集中收集,保存优树材料,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场地 3.20育种材料收集区bankofbreedingmaterials 集中收集、保存育种材料,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场所.与优树收集区的不同点在于收集,保存材料 的范围更宽,除优树之外,一切有用的遗传材料,均包括在收集和保存的范围之内 3.21野生树种wildspeeies 尚未被人类栽培利用,而靠自然繁衍维持生存的树种 3.22栽培树种cultivatedspecies 已被人工栽培利用的树种 栽培时间应在两个世代以上. 3.23珍贵树种preeious" Species 有特殊经济或科研价值的树种 3.24稀有树种rarespecies 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树种,或分布区域狭窄,或分布区域虽广,但零星残存的树种 3.25濒危树种endangeredspeeies 分布范围狭窄、生境条件恶化、繁殖力低或由于人为破坏利用,数量减少,处于近亲繁殖状况的濒 于灭绝的树种 3.26原境保存insiuconservation 不加变动的在原地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3.27异境保存 e.rsituconservation 在原生地以外栽培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同义词迁地保存 3.28离体保存invitrpreservation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贮存离开母体的林木种子,花粉及芽,根,条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3.29随机交配群体randommatingpopulation 凭机遇自由传粉繁殖后代的群体.这种群体,在设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情况下,基因频率和基因 型频率世代相传而不变化 3.30基因库genepool 个随机交配的林木群体中,由全部个体全部基因所编码的总的遗传信息 3.31基本群体basepopulation 供育种工作选择使用的林木群体.在树木改良的第一代,基本群体通常是由天然林或未经改良的 人工林树木组成 在后继世代中,基本群体往往是由前一代选择出的亲本产生的后代(通常为遗 传测定林)组成 同义词选择群体 3.32育种群体breedingpopulation 从基本群体中选出的,由具有所需性状特点的树木组成的,可作为下一代育种亲本的亚群体 通 常每一世代的育种群体中,包括200或更多的入选树 3.33生产群体produetionpopulation 从育种群体强度选择出,由优良基因型组成的为造林繁殖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的群体
GB/T16620一1996 种源研究与林木引种 树种分布区distributionareaoftreespecies 一树种的全部个体在自然界所占有的地域 按分布区状况可分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按 每- 起源可分为天然分布区和栽培分布区;按分布空间可分为水平分布区和垂直分布区 4.2群体population 一个物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享有共同基因库并能相互杂交的个体的总和. 同义词种群 4.3连续分布continuousdistribution 个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分布连成一片,而无间断的状态 4.4不连续分布discontinuousdistribution 一个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分布区呈不连绩的间断状态. 同义词间断分布 4.5群体变异populationvariaton 在同一物种内由于基因舞率和基因型赖率的变化,以及由不同交配所惜来的群体间的差异 4.6渐变群 cline 基因型或其表型特征依地理分布逐渐改变的群体 种子产地 4.7 seedsource 泛指种子的采集地 4.8种源 provenance 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 种源试验 4.9 provenancetrial 对同种不同种源的树木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进行造林对比,以研究种群变异规律,选择适宜产 地种子用之于生产的试验 同义词产地试验 4.g.1全分布区种源试验wholerangeprovenancetrial 在树木分布区全范围内,设点采样,进行种源试验研究 通常在一个树种的第一次种源试验时采 用 4.9.2局部分布区种源试验partialrangeprovenancetrial 从已证明种子遗传品质优良的一些地区,加峦设点采样,进行种源试验,以寻找具有最好种质资 源的地段或林分 通常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之后进行 4.10种源区provenancezone 在经过种源试验,掌握了主要性状地理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将种的分布范围按性状变异状况所划 分的若干种群区域 4.11种源选择provenanceseleetion 用种源试验方法,选择适应性强,遗传增益高的种源,利用于生产 4.12乡土树种indigenoustreespecies 在自然分布范围以内的当地原产树种 同义词本地种 4.13外来树种exotics 在自然分布区以外引种栽培、繁衍的树种 4.14林木引种introduetionofexotictreespeeies 迭择利用外来树种的驯化、栽培工作
GB/T16620一1996 4.15引种程序procedureofintroduction 从选择引种材料,到进行引种试验,研究驯化培育措施,直至成为当地的栽培树种的全部过程 416驯化domestication 通过一定槽施使外来树种适应本地环境,或使本地野生种适应粮培条件的人为干预过程 林分选择与母树林 5.1母树林seedprodueionstand 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 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5.2采种母树 treeforseedcollection 按照需要选定的,供采种子用的树木 5.3优良木superiortree 在林分内生长健壮,品质良好,结实正常,在同龄中树高通常大于林分平均值的5%以上,胸径大 于林分平均值的20%以上的树木. 5.4中等木intermediatetree 在林分内介于优良木和劣等木之间的林木 5.5劣等木 inferiortree 在林分内生长不良,形质低劣或感染病虫较重的林木 在同龄中材积常在林分平均值的80%以 下 5.6优良林分superiorstand,superior planm tation 在同等立地下,速生、优质,结实,抗性等方画优于同龄林分,通常自然稀藏或魂伐,优良木可占林 内绝对优势,能完全排除不良木和绝大部分中等木的林分 5.7中等林分intermediatestand 介于优良林分相劣等林分之间的林分. 5.8劣等林分inferiorstand 与同等立地、同等林龄的林分相比生长.材质,抗性等处于劣势,优良木和中等本林冠郁闭度架 0.2以下的林分 5.9优良林分选择selectionofsuperiorstand 在天然林或人工林分中,依据林分的实际状况,比教各林分的优劣,将符合优良林分标准的林分前 选出来利用的群体选择工作 优树选择 o 6.1个体变异individualvariation 在群体中,年龄,性别或生长发育期以外原因引起的个体间的差异 6.2优树superior,plustree 在生长量.树形.抗性或在其它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周围林木的树木 6.3优树选择seleetionofplustree 依据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在适合的林分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良树木的株选工作 同义词选优 6.4表型选择phenotypicseleetion 仅根据树木表型观测值进行的选择 6.5选择标准seleetionceriteria 在育种工作中,选择目标规定的各个目的性状优良程度的最低指标
GB/T16620一1996 6.6选择指数seleetionindex 多个性状综合选择的指标 6.7候选树candidatetree 评选优树时,待选的,表型良好的树木 6.8对比树comparison,checktrees 在候选树同-林分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对象的 仅次于候选树的优势木 dominanttreecomparisonmethod 6.9优势木比较法 以优势木为对比树的选优方法 standardbaselineselectiontmethod 6.10基准线选优法 以预先拟订好的基本标准作为比较对象的选优方法 又分回归线法与固定标准法两种 6.11标准地法选优plustreeseleeionbysampleplotmethod 以标准地平均值作为比较对象的选优方法 characterselection 6.12单性状选择single 根据单一目标性状的优劣而作的选择 6.13多性状选择mu characterSelection nutipled 同时按多个目标性状进行的选择 6.14直接选择direetselection 直接根据目标性状进行的选择 具体方法有单性状选择法、独立淘汰选择法和指数选择法 6.15间接选择indirectselection 根据与目标性状相关的性状进行的选择 同义词相关选择 6.16性状charaeter,trait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生态特性的总称 6.16.1遗传性状heritablecharacter 在生物体的世代繁衍中,受遗传物质支配而发育成的一切性状的总称 6.16.2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 在一个群体内,各个体间的差异呈连续状态,没有明显界限,只能用数量表示的性状 6.16.3质量性状qualitatve vecharacter 差异界限明显,不用数量即可区分识别的遗传性状 correlationbetweencharacters 6.17性状相关 在个体发育中,生物体不同性状间伴随出现的现象 包括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 6.17.1表型相关phenotypiccorrelation 在尚未判明是否为遗传相关时,对生物性状伴随出现现象的泛称.表示性状表型值之间同时变 化的程度 eticcorrelation 6.17.2遗传相关gene 指同一个体两个性状的育种值之间的相关 它等于两性状的遗传协方差与各性状遗传标准差 乘积之比 6.18选择率selection proportion 中选个体数占供选林木群体总株数的比例 同义词入选率 6.19选择差seleetiondiferential 中选个体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整个群体同一性状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GB/T16620一1996 6.20选择强度seleetionindensit 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 6.21选择响应selectionresponse 中选个体群的子代平均表型值距整个群体平均表型值的差数 6.22选择系数seleion.coeffeent 用以测量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程度的数值 C.23选择压 selectionpressure 在若干世代中自然选择使群体遗传组成发生改变的效能 遗传测定 .1遗传测定genetietest 对表型人选的材料以按一定交配方式取得种子,或者以其营养繁殖取得的材料建立测定林,借以 评定所选材料遗传品质的试验研究 前者为子代测定,后者为无性系测定 同义词表型测定 7.2子代测定progenytest 用不网澈本子代进行田间对比试啦,井根帮其性状表现,评价亲本遗传价值与遗传参数的试验研 究工作 同义词后代测定 7.3交配设计matingdesign 以测定优树遗伶品质为目的而制定的各种交配制种方式.分为单亲谱系交配设计和双亲谱系交配 设计 7.3.1单亲谐系交配设计incompletepedigreematngdesig 仅知母本的交配设计方式.能获得一般配合力的数据,常用的方法有自由授粉交配设计,多系混 合花粉交配设计等 同义词不完全谱系交配设计 7.3.2自由授粉交配设计matingdesignofopenpolination 利用中选亲本自由授粉子代作为试验材料的一种交配设计 7.3.3多系交配设计polyerossmatingdesign 对待测的每个无性系用本系以外的许多其它无性系(通常为10一20个)花粉混合授粉的一种交 配制种设计 同义词多系混合花粉交配设计 7.3.4双亲谱系交配设计completepedigreematingdesign 确知其父母双亲的交配制种设计方式 常用的设计方式有双列交配设计、循环单交设计和分组 不连续半双列交配设计 同义词完全谱系交配设计 7.3.5单交设计singlepairmatingdesignm 在一个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允许和另一个亲本交配的设计 7.3.6测交系交配设计testerstrainmatingdesign 在待测亲本群体中,选出若干个父本和待测母本相互交配制种设计方式 7.3.7巢式交配设计nestedmatindsigan 将待测亲本分为若干组,在组内每个母本只能交配一次,而父本可以同每个母本交配的一种设 计 同义词群状交配设计
GB/T16620-1996 diallel 7.3.8全双列交配设计complete matingdesign 供试的每个亲本进行正交、反交及自交的所有可能交配的设计方式 desi 7.3.9半双列交配设计half-diallel" mating ign 只做全双列交配设计中亲本的正交组合,不包括自交和反交的交配设计方式 73.10分组不连续半双列交配设计dieonetedhadalalmatingdesgn" 将待测亲本分成若干组群,在每个组群中,亲本之间作半双列交配的交配设计方式 7.3.11部分双列交配设计part tialdiallelmating gdesige 不按双列交配的作法作系统交配,而只在部分亲本间进行交配的一类交配设计方式 7.4无性系测定clonaltest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无性系间遗传差异的试验研究工作 offielde 7.5田间试验设计designc experiment 按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将试验处理合理地布置于田间的各种计划 7.6对照control,check 试验中用于校准环境变异,衡量参试材料目标性状表现优劣的基准处理 常以CK表示 7.7保护行guard row 为减少环境对试验区域边缘的影响,避免生物对试验材料的揪害,而在试验区周道同时种植的卷 干行同种的树木 7.8测定林 testplantation 为对所选优树或其它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品质评估而建立的试验林 7.8.1子代测定林 progenytestplantation 为对所选定的优树进行遗传品质和配合力评价,用优树控制授粉或自由授粉的种苗建立的、供 比较测定用的试验林 7.8.2无性系测定林cdlonaltestplantationm 为测定各无性系的遗传品质及利用价值而建立的测定林 7.9幼-成年相关juvenile-maturecorelation 某些性状幼年期与成年期的相关关系 同义词早-晚相关 7.10早期测定earlytest 根据树木早期的生长,形态,生理及生化等表现,推调其成然龄表现的预估工作 同义词性状预测 乙.11现实增益realized winm 被测的家系或无性系某个性状的平均值实际高于对照的百分比 7.12遗传力heritabilty 性状受遗传掠制的程度 或齐说是群体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有广义 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之分 遗传方差与表型方整之比,叫广义遗传力(aroadne" lheritability), 加性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之比,叫狭义遗传力(narrowsenseheritability 7.13配合力combiningability 在一定的交配系统中,一个亲本将其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相对能力 在林木育种中,常以杂种 一代的产量表现作为度量配合力的依据 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7.13.1 -般配合力generalconmbiningability 在一定的交配系统中,一个亲本与其它各亲本交配所得的子代性状的平均表现 常用GCA表 示 7.13.2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ablisy l0
GB/T16620-1996 两个特定亲本交配,其子代性状表现的平均值与两个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离差 常用SCA表示 7.14重复力repeatability 指个体在不同次生产周期中,某一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能重复的程度 7.15精选树 elitetree 通过遗传测定,证实是基因型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 种子园 8.1种子园 seedorchard 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 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8.2无性系 clone 由同一原株营养繁殖产生的植株总和 8.3家系family 同一植株(或无性系)的自由授粉子代,或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总和 前者称半同胞家系,后者 称全同胞家系 8.4无性系(家系)配置clone(family)ayout 无性系(家系)在种子园小区中的位置安排 8.5选型交配assortativemating 非随机交配方式的总称 8.6随机交配randommating,panrmixia 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可以机会均等的和另外任何一个个体交配的交配类型 8.7远交outbreeding,crossbreeding 与“近交”相对,指遗传上没有亲缘关系的生物个体间的杂交 8.8近交 is 1breeding 指近亲交配 如同一家系内不同个体间的交配 8.9花粉云polencloudl 在树木盛开期,林地上空随气流而浮游的大量花粉 8.10邻域neighbourhood 群体中个体有效随机交配的范围 8.11花粉隔离带pollenisolationzone 为减少或避免种子园受外来花粉的污染,在种子园周围设置的隔离外源花粉的地带 8.12无性系种子园clonalseedorchard 用营养繁殖方法营建的种子园 8.12.1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firstgenerationclonalseedorehard 由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无性繁殖苗木营建的种子园, 同义词初级种子园 8.12.2第一代无性系去劣种子园firstgenerationroguedclonalseedorechard 在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基础上,经过淘汰遗传品质低劣、开花结实习性不符合要求的无性系或 其部分植株的种子园 8.12.3第一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firstgenerationimprovementconalseedorehard 经第一代优树子代测定确认遗传品质优良,开花结实习性符合要求的无性系营建的种子园 同义词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a.5代种子园 8.12.4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celonalseedorchardofsecondgeneration" 1
GB/T16620-1996 由优树子代林中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通常营养繁殖营建的种子园 8.12.5改良代(高世代)种子园adveneedgeneration.seedorehard 种子园发展到第二代以后,各个世代种子园的泛称 包括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代种子园 &.12.6滚动式种子园 rolingseedorchard(rolingblock) 建园材料不拘于某个世代,而是在前期种子园的基础上,保留经过遗传测定证实优异的,询次 相形见劣的,补充新鲜的建园材料,在相邻地段建立新的种子生产区 这样不断向前滚动和发 展的种子园,称滚动式种子园 8.12.7杂种种子园hybridseedorehard 用遗传品质好、遗传基础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栽植材料营建的,以生产具有杂种优势林木 种子为目的的种子园 8.13实生种子园seedlingseedorechard 由优树自由授粉种子或控制授粉种子培育苗木营建的种子园 8.14辅助授粉suplemental masspollination(SMP 收集目的树木花粉,在不去堆,不套袋的情况下,以人为方法将花粉加于接受花粉植株受体的人 为补充授粉的方法 常用SMP表示 杂交育种与抗性育种 9.1杂交hybridization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在林木育种中,通常指种间,亚种间,品种间,变种间的交配 9.2杂交育种hybridizationbreeding8 通杂交培育、鉴定和选择,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9.3有性杂交sexualhybridization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一种杂交方式 9.4人工杂交artificialerossing 在人为控制下的杂交 9.5亲代parentgeneration 子代的双亲 9.6亲本parent 参与交配过程的父本和母本的总称 9.6.1母本femaleparent 参与交配的雌性亲本 常用符号冬表示 9.6.2父本maleparent 参与交配的雄性亲本 常用符号!表示 9.7杂交组合hybridnmatch 指杂交双亲的组合与配置,如黑杨×小叶杨等,有时也简称为组合 9.8种内杂交intraspeeificcrossing 同一种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 9.9种间杂交interspeeificcrossing 同属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间的交配 9.10属间杂交intergenericcrossing 同科不同属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交配 9.11远缘杂交distantlhybridization 种以上分类单位的个体间的杂交,如种间杂交,属间杂交等 12
GB/T16620-1996 9.12复合杂交mutipleeross 简称“复交” 指采用两个以上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如(A×B)xC、,[(A×B)xC] ×D.(A×B)×(CxD)等 9.13渐渗杂交introgressionhybridization 自然界中由于连续杂交,一个种的基因逐渐介入到另一个种的现象 9.14回交backeross 使杂种子1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 g .15受精选择性seleetivefertilization,certation 在混合授粉情况下,其卵细胞或胚珠有选择地与最合适的精子结合的现象 9.16自花不孕性self-sterility 在自然条件下,以本株或同一无性系的其它分株花粉授粉时,不能受精、结实的现象 9.17远缘杂交不孕性distanthybridization-sterility 在远缘杂交时,由于亲缘关系太远,配子间不相适应,导致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的现 象 9.18远缘杂种不育性distanthybridsterilty 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个体杂交所得的杂种,由于其生理功能不协调,繁殖系统受扰乱而不能繁殖 后代或繁殖力很低的现象 9.19混合授粉mixedpollination 将几种不同种,品种或无性系的花粉,混合授予母本柱头的授粉 9.20切枝杂交cuttingcross 采取亲本花枝在室内培养,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以获得杂种种子的杂交方式 9.21花期不遇floweringasynehronism 亲本因花期不同步而不能进行传粉受精的现象 9.22花期调整 anthesisregulation 使雌花的适宜受粉时期与雄花大量撒粉时期取得一致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9.23去雄 emasculation 在两性花植物中通过人为的方法,将母本植株的雄蕊去除或杀死 9.24控制授粉controlledpolination 按预定计划将目的花粉授予母本的授粉技术 包括去雄、套袋隔离和授粉三个环节 9.25杂交种hybrid 由基因型不同的亲本交配所产生的子代 简称“杂种" 9.26杂种优势heterosis 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产生的杂种,在个别性状或综合性状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9.27显性性状 dominant charaeter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倍体植物,在杂合状态时表现出某一个亲本的性状,这个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显性还可分为不完全显性、镶嵌显性、共显性等 9.28杂种生境hybridhabitat 杂种优势表现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9.29抗性 res1stance 泛指树木对一切不利生态因子,如病虫害、高低温、干旱、盐碱,污染等的承受和适应能力 9.30抗性育种 resistance breeding 选育具有抗性的群体、家系或无性系的育种工作 9.31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13
GB/r16620--1996 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9.32育种值breedingvalue 即暴园加性微应 理论上为其所携基因的平均效应之相 其数值是该个体与一些从群体随机制 取的个体交配时,其子代平均值距其群体平均值的平均离差的两倍 无性系选育与营养繁殖 10 10.1无性系选择clonalselectionm 选择优良个体,形成无性系,经过无性系测定,评选出优良的无性系的过程 0.2尤性系育种elonalbredins 在天然群体或人工选育的杂合群体等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和无性系测定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并以 无性繁殖方式推广利用的育种技术 0.3无性系原株 ortet 繁殖成无性系的原始袜 10.4无性系分株ramet 由无性系原株开始,以无性繁殖方式所得到的各个植株 10.5无性系品种ceonalvariety 通过无性系选育而来,并用无性繁殖方法繁殖的品种 包括由一个无性系构成的单一无性系品 种,和由多个无性系构成的复合品种 10.6采穗圃cuttingorchard 提供优良穗条的母本种植园 10.7无性系繁殖轮次elonereproduetioncyele 从原株开始采集营养紫殖材料繁衍无性系分株的次数 由原株分生的个体,为第一轮次,从第一 轮次无性系分株上采集营养繁殖材料繁生的个体,为第二轮次,等等 10.8无性繁殖asexualpropagation 不经过生殖细胞结合,由亲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包括分裂繁殖、袍子繁殖,出芽繁殖、 营养繁殖等 10.9营养繁殖vegetativepropagation 指用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芽等营养体进行繁殖的繁殖方式 林业上的无性繁殖,通常即为 营养繁殖 10.10成然效应eyelophysis,matureeffect 指树木的无性繁殖能力随着树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 同义词老化效应 10.11位置效应topophysis,positioneffect 指树木在营养繁殖中,穗条来源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新植株表现出斜向生长的现象 10.12幼化处理rejuvenize 使繁殖材料保持和回复幼化状态的技术处理 10.13种条fecundcutgrowth 供作插穗、压条,埋条等繁殖方法使用的茎条或根条 10.14插穗cuting 将枝条、苗干等种条截制成段,用于插条育苗和分殖造林,这种托插材料,称插穗 同义词插条 10.15种根fecundroot 供繁殖使用的根段 14
GB/T16620一19g96 10.16嫁接grafting 将 -个植株的芽或短枝(接穗)移接到另一带根系植株的茎干或根段砧木上,使两者形成新的植 株的营养紫殖技术 10.17接穗scion 嫁接时接在砧木上的枝或芽 10.18砧木stock 嫁接时,承接接穗或接芽的部分,并带有自身根系的植株或根 10.19矮化砧dwarfstock 在嫁接繁殖中,能使树体矮小,利于早实丰产,方便经营管理的砧木 10.20嫁接亲和力grafingcompat atibility 在嫁接繁殖中,接穗与砧木愈合和接株正常生长发育的程度 0.21枝接 stemgrafting 用带芽枝条做接穗的嫁接方法 具体方法有切接,劈接,靠接,腹接,香接,皮下按等 0.22切接 cutgrafting 枝接的一种常用方法.特点是在砧木截断面的一边在形成层紧靠木质部的部位切出接口,把按 穗削出的形成层部位的切面与之紧贴,使秸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寄接 0.23髓心形成层对拨 pith-cambiu umpairinggrafi ing 枝接的一种 是使接穗的随心与骷木形成层相对而愈合形成结合株的嫁接方法 多用于针叶树 种的嫁接 10.24针叶束嫁接brachyblast raftimg tgra 在松树中利用一,二年生枝上的针叶束(短枝)作接穗的嫁接方法 10.25芽接budgrafting 用枝条上芽作接穗的嫁接技术 常用的方法有丁字形芽接,方块芽接和套接等 10.26嫁接苗graftings 用嫁接方法培育出的苗木 11 品种比较试验与良种审定 1.1原种stoek 通过人工选育的、经济性状优良,遗传型稳定,有利用价值,用于扩大繁殖的材料 原种通过良种 紫育,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就成为品种 11.2品系strainm 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而具有特定基因型利表型的一个群体.品系的生产利用价值尚未肯定,一般用 编号表示 经过比较鉴定,优良者繁殖推广后,可成为品种 11.3品种breed,variety 经人工选育,能适应一定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符合要 求,井作为生产资料使用的栽培植物群体 11.4品种比较试验breedtest,varietytest 在一 一定芭围内.;进行多品种的比较相鉴定,以德定其推广利用价值的试验 11.5区域试验regionaltest 在品种或林木良种投入生产使用以前,确定其适生地城.适用价值和推广 广范围的多地域的比较试 验 11.6良种繁育multiplicationofimprovedmaterial 由原种扩大繁殖为品种的过醒 在林业实践中,把紫殖推广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提离的材料,也 15
GB/T16620--1996 称良种繁育 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是良种繁育的基本形式 11.7地方品种localvariety,localbreed 在当地的自然相救培条件下,经长期选择培育耐形成的品种 11.8综合品种syntheticvarieties 根据配合力测定选出的有限数目的亲本之间自由授粉得到的良种 11.9品种退化varietydegeneration,breeddegeneration 在生产栽培过程中,品种的适应性,质量、产量逐年下降的现象 11.10种子区seedzone 一个树种分布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进传特性基本相似的地城单元 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11.11种子亚区seedsub-zone 在一个种子区内为控制用种箭要所划分的种子区的次级单位 11.12林木良种improvedmaterialofforesttree 通过试验和鉴定,证明在一定遣林区域内,其产量.质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当前主载 材料的繁殖材料 11.13良种认定recognitionofimprovedmaterial 经选育而来的优良种植材料,在未经良种鉴定评价以前,暂时确认其价值及其推广皮用区域的 变通程序 11.14良种审定registrationofimprovedmaterial 对通过良种鉴定的良种-依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脸情况,进行审鑫评价,确定其推广价值和适应 范围的管理程序 12种子产量预测与种子采集 12.1树木发育周期developmentalcyeleoftree 树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由卵细胞受稍后形成合子,经过种子时期.劫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 期,老年时期直到植株死亡为止的发育过程 12.2树木年发育周期yearlydevelopmentalcyeleoftree 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木经发芽,放叶、开花、结实、芽分化和形成顶芽等年复一年的发 育过程 12.3林木结实treeseedbearing 木本植物孕育果实、种子的过程 林木是多年生多次开花结实的植物,在一年中,最初为营养生 长,到一定年龄后才具紫殖能力,以后年复一年地进行开花结实,直至衰老死亡. 12.4丰年bumperyear 林木大量结实的年份 丰年种子产量高,质量好,采种费用也低 同义词种子年;大年 12.5歉年offyear 林木结实量小的年份 歉年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采种费用也高 同义词结实小年 12.6结实周期seed-bearinginterval 两个相邻丰年间隔的年限 同义词结实间隔期 12.7结实周期性sed-bearingperiodiaeiy 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同义词大小年现象 16
GB/T1620一1996 12.8形态成熟morphoogicalmaturity 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较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 状态时,称为形态成熟 12.9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maturity 种皮松软,含水率较高,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称生理成熟 12.10后熟after-ripening 有些树木(如银杏,冬青,尖叶械等)的种子,外部形态虽已具有成熟特征,但种胚尚未发育完全, 不具备发芽能力,需在脱离母体后,在适宜条件下,逐渐达到生理成熟的过程 12.11物候观测phenologicalobservaiion 对生物各种物候现象的观察和记载 如对树木的发芽、开发、结实、落叶等发生时期所进行的观 测 12.12种子产预测seedproduetionpredieting 对采种林的种子产量所作的估测 12.13目测法visualev yaluatom 在杂种林内,随机抽样,目估林木开花结实状况,用以预测种子产量等级的方法 同义词物候学法 12.14标准地法 bysampleplot evaluation 在采种林内设置标准地,实测种子产量,推算单位面积和全林种子产量的方法.通常标准地内应 包括有200株左右的采种林木 2.15平均标准木法averagesampletree determinationmethod 在采种林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选出有代表性的林木若干株,调查其结 实量,再以此推算全林分结实量的方法 2.16标准枝法samplebranchewaluationm 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枝条,计算平均1m长果实数,用以预测种子产量等级的方法 2.17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eropevaluationbycountingconesinvisitblecrown 把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采种林木可见半面树冠果实数,作为产量指标,据以推算单位面积和全 林分种子产量的方法 1218球果切开法 conecutting 把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球果纵切面上饱满种子数,作为预测每公顷和全林分种子相对产橄的一 种方达 常与其它预测方法结合运用 2.19种子采集 seedcollection 根据种子产量预测结果,选择采种林分,确定采种期和采种方法,并组织种子采收的生产活动 同义词采种 2.20种子登记证seedcerificeate 记载采种林的类别,树种,产地,种批号,采种林的立地条件,采集时间,采种方法、种子调制和贮 藏方去、种子各项品质指标等信息的档案材料 2.21种子标签seedlabel 附在容器内外表明该批种子属性的标志物.内容包括;树种,产地、种批号,重量,果种日期、签证 机关,签证人.签发日期等 13 种子调制、精选与贮藏 13.1种子调制seedprocessing 呆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脱粒净种相种粒分拨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17
GB/T16620-1996 13.2种子干燥seedseasconing 使球果干燥、脱粒和降低种子含水量的过程 13.21自然干燥 naturalseasoning 利用自然条件使球果和果实干燥脱粒机降低种子含水量的方法 有晒干法和阴干法两种 13.2.2人工干燥artifieialheateddrying 以人为加热措施使球果或果实干燥脱粒和降低神子含水量的方法 13.2.3球果干燥室conervingchamber 利用人工加热使球果干燥,脱粒的工作室 13.3种子精选seedeleaniag 利用风选、浮选、筛选等方法清除种子中各种杂物和空瘪粒的工作 13.3.1风选winnowing 利币风力净种的方法 13.3.2筛选screening 利用孔径大小不同的舱子净神的方法 3.3.3浮选flotation 利用液体的浮力和种子间、种子和夹杂物间比重不同而净种的方法 13.4硬粒hardseed 种皮致密,不易吸水,难于发芽的种粒 常见于刺槐、相思树等豆科树种的种子 3.5涩粒seedfiledwithtannin-Iikesubstances 雌配子体受精后败育,种腔内积累单宁类物质,外形正常,但无发芽能力的种粒 13.6种子贮藏seedstorage 创造适宜条件存放种子,以保持其初始活力的措施 13.6.1干藏drystorage 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贮藏充分干燥种子的方法 13.6.2普通干藏conventionaldrystorage 用非密闭的容器贮藏干燥纯净种子的方法 13.6.3密封干藏 sea storage 用密闭容器,并采取控湿措施建藏经过精选和充分干燥种子的方法 136.4湿藏 wetstorage 在低温(一般05C),湿涧间层物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左右)和通气条件下贮藏种子 的方法 有坑藏、堆藏、窖藏等 13.6.5流水贮藏runningwaterstorage 湿藏法之一种 将种子装在竹婆内或麻袋中,然后放入流水中湿藏种子的一种特殊贮藏方法 此法适用于橡栎类种子 a 13.7种子安全含水量 isaey seeG moisturecontent 种子安全贮藏所必需的含水率 14种子检验 seedlot 14.1种批 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均匀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树种的一批种子 14.2样品sample 为检验种批品质,按规定程序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种子 142.1初次样品 primarysample 18
GB/T16620一1996 从种批的一个部位随机抽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14.2.2混合样品compositesample 从同一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充分混合而组诚的样品 混合样品的重斌不能小于送枪样 品重量的十倍 s submitted 4.2.3送检样品 sampl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样方法和重量,从混合样品中抽取部分寄逃到种子检验站的样品.逃检 样品的重量以干粒重为基础而规定为;小粒和小粒种子至少要相当10000粒种子的重量 14.2.4测定样品warkingsamuple 从送检样品中分出供实验室内测定某项品质指标而用的样品 14.3分样sampling 从混合样品中分取送检样品或从送检样品中分取测定样品的过程 方法有分样器法,四分法、点 取法等 同义词取样;抽样 分样器法 14.3.1 dividermethod 用分样器按规定程序分取样品的方法 43.2四分法maumalhalting;diagonalmethodl 用分样板分样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将混合样品或送检样品摊成正方形,用分样板沿两对角线 把种子划分为四份 除去两相对三角形的种子,再把剩下种子充分混合,依次继续划分直到所 余种子为所需的数量为止 同义间对角线法;十字区分达 43.3点取法 spoonsampling 从送检样品中分取测定样品的一种方法 特点是将送检样品摊成正方形,用取祥匙在均匀分布 的15一20个点上取出所箭的种子量 14.4种子品质seedqualiry 种子优劣程度的各项指标的统称 有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 通常是指播种品质而言 14.5纯净种子 seed pure 完整的、发育正常的种子,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和不能识别出的空粒,以及虽已破口或发芽,但仍具 发芽能力的种子 14.6净度purity 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的总重量的百分率 14.7种子检验seedtesting 对种子播种品质的技术鉴定 14.8千粒重onethousand-seedweight 000粒气干纯净种子的重量,以克表示 4.9发芽率germinationpercentage 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同义词实验室发芽率 4.10绝对发芽率absolutegerminationperceentage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总数占供测定的饱满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14.11平均发芽时间meantimetogermination(MTG 种子发芽所需的平均时间,一般用日表示 14.12种子活力seedvigo(u)r 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快速而整齐发芽及发育成正常苗的潜力 l9
GB/r16620-1996 14.13种子生活力seedviability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14.14种子优良度seedsoundness 说明种子优劣程度的指标 根据种子外观和内部状况,判断种子的优劣程度 14.15种子含水率seedmoisturecontent 种子含水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 表示方法有湿基含水率和干基含水率两种 14.16生产适用率pureliveseedvale(PI.s) 有发芽能力的纯净种子百分率 -般根据种子净度和发芽率计算,其数量为两者的乘积,以百分 数表示 14.17种子质量等级seedgualitygrade 根据种子品质指标,对林木种子质量所作的分级 14.18种子仲裁检验seedrefereetest 上一级检验机构对种子质量检验结果正确与否所作的裁决性检验 1419种子认证seedcertifcation 由专门机构对种子的名称、种源、性状、品质等提供证明的工作 种子处理与催芽 15 15.1种子休眠seeddormancey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成熟或种子存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 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15.2种子处理seedtreatmene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的处理措施的总称 15.3浸种seedsoaking 用水或某些溶液在播种之前浸泡种子,促使种子吸水膨胀的措施 15.4种子催芽sprouting 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15.5层积催芽strati tifieation 将种子与一定量砂或湿草灰等分层交替或混合放置进行催芽的槽施 20
GB/T16620-1996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汉语拼音索引 7.3.1 单亲谱系交配设计 6.l2 单性状选择 0.1g 2.26 矮化砧 单株选择 8.12. 4 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 ll.7 地方品种 7.3.9 2.15 半双列交配设计 地理变异 7.7 3.7 保护行 地理型 12. 3 变异 2.14 第一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 8, 3.4 12. 变种 第一代无性系去劣种子园 12.14 8 12. 标准地法 第 -代无性系种子园 6.1 标准地法选优 点取法 12.16 对比树 6.8 标准枝法 2.12 表现型 对照 2.13 表现型值 多倍体 6. 17.l 表型相关 多系交配设计 3. 6.4 多性状选择 i3 表型选择 3 .25 濒危树种 部分双列交配设计 物 l4.9 不连续分布 发芽率 2.18 反应规范 l4.3 分样 106 14.3. 采穗圃 分样器法 2.40 7.3.l0 分组不连续半双列交配设计 采种林 采种母树 丰年 12 7.8 风选 13.3. 测定林 l3.3.3 测定样品 浮选 辅助授粉 8.14 测交系交配设计 层积催牙 15.5 父本 9.6.2 插穗 10.14 9.12 复合杂交 巢式交配设计 7.3.7 成熟效应 10.10 重复力 7.14 8.12.5 改良代(高世代)种子园 初次样品 干藏 14.2.1 13.6 纯净种子 14.5 个体变异 6. 8.12.6 滚动式种子园 单倍体 2.30 单交设计 7.3.5 核型图 3.14 21
GB/T16620-1996 12.10 12.17 后熟 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 6.7 9.24 候选树 控制授粉 8.1l 花粉隔离带 8.9 花粉云 3.5 花期不遇 9.21 类型 9.22 花期调整 类型选择 2.25 2 环境变异 离体保存 17 3.28 回交 9.14 4.3 连续分布 9 19 混合授粉 良种繁育 24 混合选择 良种认定 13 14.2.2 混合样品 良种审定 劣等林分 5.8 5.5 劣等木 3. 31 基本群体 林木改良 2.3 基因 12.3 林木结实 3. 30 基因库 林木良种 12 11. 基因型 林木选择育种 2.4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林木引种 4.14 基因型值 10 林木育种 2.2 基准线选优法 6. 林木种质资源 1 3 家系 林木种质资源库 18 3" 28 家系内选择 林木种子 2.38 2. 27 家系选择 林木种子基地 2.39 嫁接 10.16 邻域 8.10 嫁接苗 10.26 流水贮藏 13.6.5 嫁接亲和力 渐变群 间接选择 密封千藏 3.6.3 渐渗杂交 9. 13 母本 9.6.l 交配设计 母树林 5l 结实周期 12.6 目测法 12.13 结实周期性 接穗 10.17 近交 8.8 培养基 2 34 浸种 15.3 配合力 7.13 精选树 7.15 配合选择 .29 2 净度 14.6 品系 11.2 局部分布区种源试验 4.9.2 11.3 品种 绝对发芽率 14.10 1 品种比较试验 1. 品种退化 平均标准木法 12.15 抗性 平均发芽时间(MTG) 9.29 14.11 抗性育种 9.30 普通千藏 13.6.2 22
GB/T16620一1996 树种分布区 受精选择性 9.15 千粒重 14.8 双亲谱系交配设计 7.3.4 歉年 12.5 四分法 14.3.2 切接 10.22 送检样品 14.2.3 切枝杂交 9.20 随机交配 8.6 亲本 9. 6 随机交配群体 .29 3, 9.5 随心形成层对接 10.23 球果干燥室 球果切开法 12.18 区域试验 11.5 特殊配合力 7.13.2 去雄 9.23 田间试验设计 7.5 全分布区种源试验 4.9.1 同工酶 3.12 全双列交配设计 7.3.8 群体 群体变异 4.5 外来树种 4.13 群体选择 外植体 2.33 位置效应 10.1l 无性繁殖 10.8 染色体组型分析 3.13 无性系 8.2 人工干燥 无性系测定 7 人工选择 无性系测定林 8.2 人工杂交 无性系繁殖轮次 10. 无性系分株 10.4 无性系(家系)配置 8 涩粒 13.5 无性系品种 10.5 森林遗传学 2.1 无性系选择 10.1 筛选 13.3.2 无性系育种 10.2 生产群体 3.33 无性系原株 10.3 生产适用率 14.16 无性系种子园 8.12 生境 3.8 物候观测 12.11 生理成熟 物种 3.2 生态型 生态因子 湿藏 稀有树种 3.24 实生种子园 8 13 显性性状 9.27 适应 3.10 现实增益 7.11 适应值 3.11 乡土树种 4.12 属间杂交 9.10 形态成熟 12.8 树木发育周期 12.1 性状 6.16 树木年发育周期 12.2 性状相关 6.17 数量性状 6 16.2 选型交配 8.5 数量遗传 选择 2.20 23
GB/T16620一1996 选择标准 育种程序 6.5 2.37 选择差 育种目标 6.19 2.36 选择率 6.18 育种区 2 44 选择强度 育种群体 3.32 6.2o 9.32 育种值 选择系数 6. 2 选择响应 原境保存 3. .26 .21 6 选择压 6.23 原种 11.1 选择指数 远交 8.7 6.6 驯化 远缘杂交 9. .1 4.16 远缘杂交不孕性 .17 9. 远缘杂种不育性 9 l8 芽接 10.25 亚种 3.3 样品 14.2 杂交 9.! 野生树种 杂交育种 3.21 9.2 7.13.1 杂交种 9 -般配合力 25 遗传 2.5 杂交组合 9.7 遗传变异 杂种生境 2.10 9 28 7.1 遗传测定 杂种优势 9 26 遗传多态性 朵种种子园 8 12.7 15 2 遗传工程 栽培树种 35 22 3.22 遗传力 早期测定 7 心 10 227 遗传物质 珍贵树种 3.23 遗传相关 砧木 6. 17.2 10. 遗传性状 6.16.1 针叶束嫁接 10.24 遗传增益 41 枝接 10.21 异境保存 27 直接选择 6.1lt 3. 引种程序 4.15 植物组织培养 2.32 营养繁殖 10.9 质量性状 3 6.16. 硬粒 13.4 中等林分 5.7 优良林分 5.6 中等木 5.4 优良林分选择 5.9 种根 10.15 5.3 优良木 种间杂交 9.9 优势木比较法 种内杂交 9.8 优树 种批 14.1 优树收集区 种条 0.13 优树选择 种源 4.8 有性繁殖 种源区 31 4.10 有性杂交 种源试验 4.9 幼-成年相关 种源选择 4.11 幼化处理 12 种质 10. 3.15 育种材料 种质资源 3.1 3.16 育种材料收集区 种子安全含水量 3.20 13.7 24
GB/T16620一1996 12.21 14.13 种子标签 种子生活力 种子采集 12.19 13. 种子调制 种子产地 种子休眠 4.7 15.1 种子产量预测 12.12 11.11 种子亚区 种子处理 15.2 14.14 种子优良度 种子催芽 15.4 8.1 种子园 种子登记证 12.20 14.17 种子质量等级 种子干燥 14.18 13.2 种子仲裁检验 种子管理 13.6 2.42 种子贮藏 种子管理条例 子代测定 2.43 种子含水率 7.8. 子代测定林 14.15 种子活力 14.12 9.16 自花不孕性 种子检验 14.7 13.2. 自然干燥 种子精选 2. 2 13.3 自然选择 种子品质 14.4 7.3. 2 自由授粉交配设计 种子区 8 11.10 11 综合品种 种子认证 14.19 25
GB/T16620-1996 录 附 B (标准的附录 索 引 英文 absolutegerminationpercentage 14.10 adaptation 3.10 3.1r adaptivevalue 12.5 8. advanced-generationseedorchard 12.10 enlng regulation 9.22 ant 9.4 crOsSlng 13.2.2 artifieialheateddrying 2.22 artificialselection asexualpropagationm 10.8 assortativemating 8.5 12.15 averagesampletreedeterminationmethod backcross 9.14 bankofbreedingmaterials 3.20 basepopulation 3.31 brachyblastgrafting 10.24 breed 11 breeddegeneration 11 .9 test 11.4 materia O 3.1 aln8 obiectie 2.36 dlng dingpopulation O 3.32 breeding edure Oe 2.37 breedingvalue 9.32 breedingzone 2.44 budgrafting 10.25 bulkselection 2.24 bumperyear 12.4 candidatetree certation 9.15 character 6.16 check 7.6 26
GB/T16620?1996 checktrees 6.8 46 cline clonalbreeding 10.2 8.12 clonalseedorchard clonalseedorchardofsecondgeneration 8.12.4 clonalselection 10. clonaltest clonaltestplantationm 7.8.2 10.5 clonalVarIety 8.2 clone 3.19 clOne 8.4 clon6 yout 10.7 lone cycle 2.29 select1on 7.13 6.8 7. diallelmatingdesign 3.8 pedigreedmatingdesign 7.3.4 l4.2.2 T 12.18 O dryingchamber 3.2.3 OS distribution 4.3 OO 7.6 controlledpolination 9.24 OT ventional 13.6.2 storage elationbet characters 6.17 O M evaluation nT tingconesinvisiblecrown 12. 17 reeding 8.7 peie n 3 22 tures 2.33 material 2 33 medium Ue 2.34 cutgrafting 10.22 cutting 10.14 cuttingcross 9.20 cuttingorehard 10.6 cyclophysis 10.10 designoffieldexperiment 7.5 developmentalcycleoftree 12.1 diagonalmethod 14.3.2 directselection 27

母树林营建技术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母树林营建技术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母树林营建技术的编号:GB/T16621-1996。母树林营建技术共有14页,发布于1997-07-011997-07-01实施
林木采种技术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林木采种技术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林木采种技术的编号:GB/T16619-1996。林木采种技术共有30页,发布于1997-07-011997-07-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