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11-2008

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

Methodofdeterminationforneutraloilsandpyridinebasescontentsofphenolproduc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编号:GB/T3711-2008。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共有8页,发布于2009-10-012009-10-01实施,代替GB/T3711-198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80.90
  • 实施日期2009-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590.25KB

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T3711一2008 代替GB/T371l一1983 酚类产品中性油及毗碱含量 测定方法 Methodofdeterminationforneutraloilsandpyridinebasescontentsof phenolproduets 2008-12-06发布 2009-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711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3711一1983《盼类产品中性油及毗啶碱含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3711一198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性文件,采样各章; 格式有所改动,将操作中的安全提示放在方法的最前,合并试剂和仪器章节,将注放在操作步 骤之中 在试剂中增加了“测定过程中,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和燕僧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和“沸石" -将原先“加人蒸溜水于下球至刻度零处”改为“加人蒸溜水于下球至刻度0.5ml刻度处”,增 加了" “安装仪器前读数.记录" 接收装置去掉了S型玻璃弯头,接收器位置发生改变详见装置图; -增加了按照装置图安装.检查气密性 增加了“保留全部溜出液A,用于毗碗碱含量的测定”; 毗呸碱测定的指示剂改为澳惭蓝; 对结果计算公式及符号按GB/T20o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附 录A.14的规定进行了改写 将分析误差修改为精密度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化工总厂、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永毅、张明明、孙伟、于梅春、陆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711一1983
GB/T3711一2008 酚类产品中性油及毗皖碱含量 测定方法 警告:做试验和蒸期间要注意安全,防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酚类产品中性油及毗唁碱含量的测定原理、仪器、采样、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精 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煤焦油分所得的酚类产品中性油及毗唁碱含量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99 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原理 从试样的碱性水溶液中蒸僧得到中性油及毗碱 中性油用二甲苯收集,测得所收集的中性油增 加的体积,即为中性油含量;从试样的碱性水溶液中蒸僧得到水馏液,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收集的蒸 出水僧分中的毗唁碱,用澳酚蓝作指示剂,计算得毗畦碱含量 试剂和仪器 测定过程中,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燕水或同等纯度 的水 4.1二甲苯;分析纯 氢氧化钟莽液.27%游液 4.2 4 盐酸溶液;0.1lmol/L标准溶液,0.5mol/儿标准溶液或1mol/L标准溶液 3 4.4助毗指示剂.0.5《前肢游解于1omL.95%(体积分数)乙脖中 4.5嗅酚蓝指示剂:0.3%溶液,配制方法为溶解0.3g溴酚蓝于100mL40%的乙醇中 4.6滴定管;容积25mL,带0.1m分刻度 4.7三角烧瓶:容积500ml,有刻度 4.8移液管:容积5mL 4.9量简;容积100ml 4. 10煤气灯 4.11蒸溜装置:由硬质玻璃制的容积1000ml蒸溜瓶、玻璃防溅球管、起泡管、冷却管、玻璃接受器、 容积500mL 带刻度的锥型瓶组成,如图1图6所示
GB/T3711一2008 图1蒸仪器装配图 单位为毫米 中50 内多8 中50 图2玻璃防溅球管
GB/T3711一2008 单位为毫米 内声29 内66 图3起泡管 单位为毫米 外手23一25 外声19~20 外声12~ 3 外12~13 图4冷却管
GB/T3711一2008 单位为毫米 60?士3" 60”土3" , 图5玻璃接收器
GB/T3711一2008 单位为毫米 46士! 42士1 容积1000ml 图6圆底蒸瓶 试样采取 按GB/T1999规定进行 分析步骤 6.1中性油的测定 6.1.1试验之前,接收器和三角烧瓶严格用洗液清洗干净,接收器刻度部分用洗液泡洗,最后用蒸水 冲洗干净 6.1.2在干净的接收器中,加人蒸僧水于下球至刻度0.5mL刻度处,然后用移液管加人3mL4mL 二甲苯,注意勿使二甲苯滴于上球壁,静置待用,安装仪器前读数,记录 6.1.3精确量取均匀试样100ml,(若粗酚样品在燕憎过程中易起泡沫影响蒸僧时,取样量可减少为 50 mL;中性油含量大于1mL或固态物多时,取样量减少为50mL)倒人1000mL的蒸僧瓶中,并使量 筒中的样品尽量流下,用同一量筒加人170ml氢氧化钠溶液,并同时摇动瓶子,接着用此量简加进 100ml蒸僧水(取样量为50m进行分析时,加85nml氢氧化钠溶液,再加185ml燕僧水),充分摇 匀,为了防止爆沸,加人数片碎瓷片 用25ml量筒量取氢氧化钠溶液25ml倒人起泡管中 6.1.5 在确保起泡管不堵塞后,再开冷却水,保持冷凝器中的冷却水持续不断,加热蒸僧,蒸憎时,蒸憎 瓶下放一块石棉网,正中有约 150mm直径的圆形石棉 当冷凝液开始流出,即打开接受器下部活塞并 保持二甲苯液柱接近4mL的高度,以约在30min一40min内收集200mL憎出液的燕憎速度蒸,憎 出被沿接受器的内表面流下,在然溜期间(或熔化凝结物前)不允许从冷凝器的未端逸出猴汽 6.1.6当固体物出现,在蒸出液接近180ml时,关闭冷却水,以熔化凝结的固体物,待固体物全熔,开 冷却水,蒸出液接近200mL,停止加热,使冷凝液全部流下 残渣要趁热倒出,若有残渣固化现象,可在 起泡管上部慢慢加人热水溶化,如果瓶底有结块,加人稀硫酸泡洗即可 6.1.7使接受器中的二甲苯位于刻度部分,静置15nmin,精确读取二甲苯体积 6.1.8将接受器中的水溶液和二甲苯全部移到锥形瓶中与出液合并,并用20mL蒸水分两次洗 涤接受器,洗涤液并人锥形瓶中,保留全部馏出液A,用于毗唁碱含量的测定
GB/T3711一2008 6.2毗绽碱含量测定 6.2.1在僧出液A(6.1.8)中加人23滴盼酞指示剂,如果颜色呈现红色,用0.1mol/L盐酸滴至红 色消失为止 6.2.2向上述溶液或未变色的原溶液,加人3滴嗅酚蓝指示剂,用0.5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每 加一滴盐酸都充分摇动混合物,直至颜色明显地由蓝色变为黄绿色为终点(毗唉碱含量大于0.5g/100nml 时,试样取样量减少为50mL) 结果计算 中性油含量的计集 中性油含量的体积分数以X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V- X=- ×100 式中; 蒸圜后接受器中二甲苯层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V 加人接受器的二甲苯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7.2毗唉碱含量的计算 毗唁碱含量以X计,数值以g/100ml表示,按式(2)计算: XNX0.079 X = ×100 式中: 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N 盐酸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79 1mL1摩尔盐酸标准溶液相当于毗唁碱的克数,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L). 精密度 中性油的精密度见表1 表 中性油含量(体积分数)范围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R 0.5以下 0.05 0.10o 0.51.0 0.10 0.15 0.15 0.20 l.02.0 2 8. 毗唁碱的精密度见表2 表2 毗吭喊含量(体积分数)范围 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R 0.2以下 0.02 0.04 0,2~0,5 0,03 0,06 >0.5 0.04 0.08

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的编号:GB/T1999-2008。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09-10-012009-10-01实施,2009-10-01实施,代替GB/T1999-1980,GB/T2289-1994
建筑用压型钢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压型钢板的编号:GB/T12755-2008。建筑用压型钢板共有16页,发布于2009-10-012009-10-01实施,代替GB/T12755-199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