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414-2017

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

Requirementsofoxygenconditioningforindooroxygendiffusioninplateauarea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的编号:GB/T35414-2017。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18-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180
  • 实施日期2018-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438.90KB

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


国家标准 GB/T35414一2017 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 Requirementsfoygenconditoningtorindooroygendirfusioninplateauaren 2017-12-29发布 2018-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5414一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供氧浓度生理学要求 4.1不同海拔高度范围的氧气浓度要求 4.2高原氧调供氧等级的选择 供氧空间的最大氧气浓度要求 供氧气体品质要求 高原氧调装置的安装要求 7.1出氧口要求 气流噪声要求 7.2 7.3供氧浓度监控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原氧调的氧气浓度要求 参考文献
GB/35414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 所、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创威空分 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宏宇医用设备有限公司、西藏昊泰气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人民医 院、西藏航空有限公司、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华军、刘应书、赵朝义、倪照鹏、蔡晓、陈宗蓬、戚俊松、楼百根、祝显强、 呼慧敏、夏志慧、曹永正、格桑罗布、于立华、何文娟,郭芳、吴天一
GB/35414一2017 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原地区室(舱)内空间弥散供氧系统设计与效果评价,也可供非高原地区室舱)内 空间弥散供氧系统设计和评价时参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弥散供氧supplyingosygenbydifusion 经管路或终端以扩散的方式向室内空间供氧 3.2 高原氧调oxygenconditio0 ioninginplateauarea 使用人工手段,对高原地区(舱)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方式 3.3 生理等效高度physiologiealequivalentaltitude 采用人工供氧措施,使人体肺泡氧分压和机体生理效应相当所对应的海拔高度 注肺泡氧分压计算参照GJB1l4一1986附录A中方法计算 3.4 急进高原enteringplateauimashor'peridftme 居住低海拔地区(海拔3000m以下)人员乘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在数小时内直达并暴露到高海 拔(海拔3000m以上)地区 3.5 久居高原stayingplateaupermanently 居住高原(海拔3000m以上)地区,或居住低海拔海拔3000m以下)地区人员到高原地区连续 居住3个月及以上 3.6 短居高原stayingplateauinashorttime 居住低海拔(海拔3000m以下)地区人员到高原地区停留少于3个月
GB/T35414一2017 供氧浓度生理学要求 4.1不同海拔高度范围的氧气浓度要求 高原地区弥散供氧空间氧调可分为A级、B级和C级,不同级别高原弥散供氧空间的氧气浓度(体 积分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当表1中没有规定时,可按附录A确定 表1不同级别高原弥散供氧空间的氧气浓度要求 大气压力 AA 级 B级 C级 海拔高度 生理等效 氧气浓度 氧气浓度生理等效高度 氧气浓度 生理等效高度 mmHg kP 高度 % m mm 180023.224.31800~2200 22.3~23.2 22002500 3000 525,8 70.1l >24.3 3500 493.2 65.8 24.7 220023.424.722002600 22.323.4 26003000 462.2 61.6 >25.0 22.3一23.6 31003500 4000 260023.625.026003l00 4500 432.9 57.7 >25.3 300023.8~25.33000~3500 22.4一23.8 35004000 5000 405.2 54.0 >25.5 350023,925,535004000 22.4一23.9 40004500 >27.3 二350025.527.335004000 23.9~25.5 4000~4500 5500 378.7 50.5 4.2高原氧调供氧等级的选择 对于急进高原的人员,高原弥散供氧空间氧调宜采用A级 对于短居高原的人员,高原弥散供氧空间氧调宜采用八级,或者B级 对于久居高原的人员,高原弥散供氧空间氧调的级别可按下列要求确定 宿舍等休息及恢复环境,宜采用B级 -办公等工作环境,宜采用B级;难以实现时,可采用C级; -进行体育话动等较大劳动强度的环境(短时间),宣采用A级;难以实现时,可采用B级 5 供氧空间的最大氧气浓度要求 高原地区弥散供氧空间的允许最大氧气浓度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表2高原地区弥散供氧空间的允许最大氧气浓度 大气压力 海拔高度 允许最大氧气浓度 % m mmHg kPa 3000 525.8 70.1 25.7 3500 493.2 65.8 26.3 6l.6 4000 462.2 26.8 4500 432.9 57.7 27.5 5000 405.2 54.0 28.1 5500 378.7 50.5 28,7
GB/35414一2017 供氧气体品质要求 高原室内空间弥散供氧的气体应无毒,无害,无异味 高原氧调装置的安装要求 7.1出氧口要求 高原氧调的出氧口应远离明火,应有禁止烟火的警示,且应贴有明显标识 高原氧调的出氧口应远离人体活动位置 7.2气流噪声要求 高原氧调的出氧口气流噪声应满足室内空间噪声要求出氧口气流噪声在供氧装置正常工作的条 件下应按GB/T9068一1988中7.4和7.5规定的工程测定法测量和计算 7.3供氧浓度监控要求 高原氧调装置应具有氧气浓度监测及显示功能 高原氧调装置应具有空间内氧气浓度超限报警装置,且应具有自动或手动切断氧气供给等确保安 全的措施
GB/T35414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高原氧调的氧气浓度要求 高原地区弥散供氧空间的允许最大氧气浓度和A级,B级,C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所对应的氧气浓 度,可按图A.1选取 曲线1代表允许最大氧气浓度,曲线2为A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的氧气浓度最低值,曲线1l 和曲线2之间的氧气浓度区域为A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 曲线3为B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的氧气浓度最低值,曲线2和曲线3之间的氧气浓度区域为 B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 曲线4为C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的氧气浓度最低值,曲线3和曲线4之间的氧气浓度区域为 C级生理等效高度范围 29 8 允许最大氧气浓度 2n7 8 曲线! 5 曲线2 B级 曲线3 3 曲线4 2 21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海拔高度/m 图A.1高原弥散供氧空间生理等效高度的氧气浓度分布
GB/35414一2017 考文 参 献 [1]GJB1l4一1986急性缺氧防护生理要求

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GB/T35414-2017

GB/T35414-2017标准规定了高原地区建筑室内空气中氧气浓度应达到18%以上,同时要求空气中CO2浓度不得超过0.15%。这是因为在高原地区,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运转,而高海拔地区缺氧、低氧环境会加重人体代谢负担,导致身体不适。因此,在高原地区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GB/T35414-2017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设计师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在高原地区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室内空气流通问题。一般来说,在高原地区建筑中,往往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来保证空气流通,这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门等来实现。

其次,高原地区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在高原地区,阳光强烈,温差大,同时还存在紫外线、干旱等环境问题。因此,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其耐久性和适应性。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如有些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室内绿化也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氧气,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使空气更加清新。在高原地区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室内空间与室外景观相连,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气环境。

总之,在高原地区建筑设计中,室内空气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遵循GB/T35414-2017标准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和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类似的标准

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指南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指南的编号:GB/T35413-2017。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指南共有13页,发布于2018-04-01
产品标准技术指标索引分类与代码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指标索引分类与代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产品标准技术指标索引分类与代码的编号:GB/T35415-2017。产品标准技术指标索引分类与代码共有14页,发布于2018-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