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191-2007

原子荧光光谱仪

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编号:GB/T21191-2007。原子荧光光谱仪共有15页,发布于2008-05-012008-05-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5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01
  • 实施日期200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670.79KB

原子荧光光谱仪


国家标准 GB/T21191一2007 原子荧光光谱仪 Atomieluoreseeneespectrometer 2007-09-12发布 2008-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191一200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质量保证 附录A(规范性附录)原子荧光光谱仪测试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21191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 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海光仪器公 司、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锦茂、邓勃、减甲鹏、周志恒、张勤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业
GB/T21191一2007 原子荧光光谱仪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可形成氢化物的元素呻、、泌、砸、硫、铅、锡、错,原子燕气态汞,以及挥发性化 合物锌,镐等元素的非色散型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以下简称仪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一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Is0780;1997y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546419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93291999 分类 仪器分以下三类 a) 单道; b) 双道 e)多道(含三道及三道以上) 要求 正常工作条件 仪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15C一30C; D) 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5%; 无影响仪器使用的振动和电磁干扰; C) d 室内无腐蚀性气体,有良好的通风装置; e)供电电源;电压220V士22V,频率50Hz士1H2. 4.2基线稳定性 仪器在30min内静态基线的漂移不应大于2% 4.3检出限 仪器代表元素的检出限应符合表1的规定 4.4重复性 仪器代表元素的测量重复性应符合表2规定 4.5校准曲线的线性 仪器校淮曲线的线性.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尸 线性范围在10~10'时 a)单道仪器的线性相关系数r不应小于0.998 D) 双道仪器的线性相关系数尸不应小于0.997; c)多道仪器的线性相关系数,不应小于0.996
GB/T21191一2007 4.6道间干扰 双道或多道仪器中的道间干扰,双道仪器选用两支空心阴极灯,多道仪器选用相应数目的空心阴极 灯 在测量任何两个通道间干扰时,使其模拟信号荧光强度比值大于100倍,道间干扰误差不应大 于2% 表1检出限的技术指标 仪 器类别 代表元 素 检出限/4g/L As s0,05 单 道 s0.005 Hg As,Sb <0.06 双 道 Hg <0.005 As,Sb,B等" s0.07 道 Hg s0.005 Hg元素均为单道测定,可采用冷原子法或火焰法 多道仪器应选用相应数目的元素同时测定 表2重复性的技术指标 器 类 别 代 素 复性/% 表元 单 道 As,Hg 双 As、Sb、Hg 道 多 道 As,Sb,B、Hg等 Hg元素均为单道测定,可采用冷原子法或火焰法 多道仪器应选用相应数目的元素同时测定 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源电压变化士22V时,仪器模拟信号的荧光强度示值变化不应大 于1% 4.8安全要求 4.8.1 电气系统安全 4.8.1.1绝缘电阻 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电阻应大于20Mn. 4.8.1.2绝缘强度 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1500V交流有效值连续1nmin的电压试验,不应出现飞弧或击 穿现象 4.8.1.3泄漏电流 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mA 4.8.2气路系统安全性 火焰法原子化系统应具有准确、可靠的气路保护系统,在无载气情况下进样系统应停止工作,并有 自动报警或提示 4.8.3气路系统密封性 气路系统密封情况下,5min内压力下降不应大于0.01MPa 仪器外观 仪器所有电镀表面不应有脱皮现象; a
GB/T21191一2007 喷漆或喷塑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擦伤、露底、裂纹、起泡现象 D c)外露零部件接合处应整齐,无粗糙不平现象 d)面板上的文字、符号、标志应端正清晰 4.10仪器的成套性 按具体仪器标准规定 4.11运输,运输贮存 仪器在运输包装状态下,应按JB/T9329一1999表1中序号15的项目内容进行试验 其中高温 55C,低温一40C;交变湿热:相对湿度95%、温度40C;倾斜跌落高度2501 全部试验完成后,将仪 mm 器置于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检验,应符合4.2~4.10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试验均应在4.1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 试验用计量仪器仪表和玻璃器皿等,均应按有关规定,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并满足量程 b 和精度的要求; 仪器在试验前应预热30min; 标准溶液与试剂 试验用各种元素的标准贮备溶液,均应使用经国家批准的标准溶液进行逐级稀释 各种 试剂应使用优级纯或分析纯和二次去离子水; 各种检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制备方法见附录A 5.2基线稳定性 5.2.1材料与设备 a)空心阴极灯;呻; b)可转动的反射杆或类似的装置 5.2.2试验程序 将仪器调试在正常工作状态,设置适当的负高压及呻灯工作电流,在石英炉原子化器的炉口上部放 置一个可转动的反射杆,调节反射杆到适当的位置,使检测到静态模拟信号的荻光强度示值为500士 50,每隔30s测定一次,连续测量30min,将测定结果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按公式(l)计算出静态基 线漂移 x n×100% 式中: -漂移量,%;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大值;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小值; 测得60次荧光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检出限 5.3.1材料与试剂 根据仪器的类别,选用代表元素空心阴极灯; a b)氯气(纯度不应小于99.99%); 标准溶液(见表3)、碉氢化钾(KBH)溶液 c
GB/T21191一2007 5.3.2试验程序 仪器在正常测量条件下,用5%(体积分数)盐酸的空白溶液,连续进行ll次测量,如果在测量 a 中有一次数据被确认为是由外界干扰或操作失误引起的异常值,此组数据全部作废,应重新进行测量, 不应任意取舍或补测 按公式(2)计算空白溶液荧光强度的标准偏差; l一" S 式中: S 空白溶液的标准偏差; 某一单次空白溶液荧光强度测量值; -11次空白溶液荧光强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测量次数 测量条件同5.3.2a),按表3仪器分类中规定的代表元素及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分别测量标准 b 空白溶液和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值,减去空白溶液荧光测量值,制作校准曲线曲线 的相关系数应符合4.5要求),求其校准曲线斜率 按公式(3)计算仪器的检出限 3S. D= 式中: D 检出限,单位为微克每升4g/L); 校准曲线斜率 4 5. 重复性 5. .4.1材料与试剂 同5.3.1 5.4.2试验程序 测量条件同5.3.2,按表3仪器分类中代表元素的标准溶液质量浓度连续进行7次重复测量,在测 量过程中如有一次数据被确认是由外界干扰或操作失误引起的异常值,则此组数据全部作废,应重新进 行测量,不应任意取舍或补测 重复性按公式(4)进行计算 RSD -×100% 式中: RSD 相对标准偏差,% S -标准溶液7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荧光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5.5校准曲线的线性 5.5.1材料与试剂 同5.3.1 5.5.2试验程序 仪器在正常测量条件下,根据仪器的类别选择表3中代表元素的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从空白溶液、 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测量,每个溶液测定两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减去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测量值 为测得的荧光强度值,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r
GB/T21191一2007 表3检出限、重复性和线性范围测试用标准溶液质量浓度 标准溶液质量浓度 检测 仪器 4g/I 代表元素 项目 类别 C 0.00 0.50 1.00 2.00 4.00 8.00 单道 Hg 0.00 0.05 0.10 0.20 0.40 0.8o 检 As,Sb 0.00 0.50 1.00 2.00 4.00 8.00 出 双道 Hg 0.00 0.05 0.10 0.20 0.40 0.80 限 等 As,Sb,B 0,00 0.50 1.00 2.00 4.00 8.00 多道 0.05 0.00 0.10 0.20 0.40 0.80 Hg As 0.00 8.00 单道 0.00 0.80 H 重 As,Sb 0.00 8.00 双道 Hg 0.00 0.80 性 As,Sb,Bi等 0.00 8.00 多道 Hg 0,00 0.80 As 0.00 0.50 1.00 5.00 10.00 20.00 50.00 100.00 单道 0.00 0.05 0.1o 0.50 1.00 2.00 10.00 5.00 HIg 线 As,Sb 0.00 0.50 1.00 5.00 10.0020.0050.00100.00 性 双道 范 Hg 0.00 0.05 0.10 0.50 1.00 2.00 5.00 10.00 围 As,Sb,Bi等 0.00 0.50 1.00 5.00 10.00 20.00 50.00100.00 多道 Hg 0.00 0.05 0.10 0.50 1.00 2.00 5.00 10.00 5.6道间干扰 5.6.1材料与设备 碑钵、锯等元素空心阴极灯; a b)可转动的反射杆或类似的装置 5.6.2试验程序 仪器在正常测量条件下,在双道或多道仪器的原子化器上部放置一个可转动的反射杆,调整代表元 素空心阴极灯A道或B道的灯电流,使两道间模拟信号荧光强度的比大于100倍 如测定A道对B道 的干扰,则B道的荧光强度应调到50~200为基数 先同时测定A,B两道,记录B道荧光强度为!;然 后将A道出光口挡住或关闭光源,单道测定B道的荧光强度为I,按公式(5)计算A与B之间的道间 干扰误差 检验三道或三道以上仪器的道间干扰时,应检测A与B,B与C和C与A之间的3种道间干扰误 差 如四道仪器应检测相应的4种道间干扰误差 s 5 E,= ×100% 式中: E 道间干扰误差,%; -两道同时测定,记录被干扰道的荧光强度; I -关闭干扰道的光源,单道测定被干扰道的荧光强度
GB/T21191一2007 5.7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5.7.1材料与设备 同5.6.1 5.7.2试验程序 仪器在正常测量条件下,双道或多道仪器应选用相应的代表元素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原子化器上 -个可转动的反射杆,调节负高压、灯电流使模拟信号的荧光强度示值为500士50,然后改变电 部放置一 源电压分别对应198V、220、242V,频率为50Hz,测得模拟信号的荧光强度示值变化 5.8安全要求 5.8.1电气系统安全 5.8.1.1绝缘电阻 5.8.1.1.1试验设备 500V绝缘电阻表 5.8.1.1.2试验程序 电源插头不接人电网,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绝缘电阻表在电源插头相、中联线与地线之间施 加.50oV直流试验电压,稳定5后测量绝缘电阻 5.8.1.2绝缘强度 5.8.1.2.1试验设备 耐电压测试仪 耐电压测试仪产生的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形,其失真系数不大于5%,频率为50Hz士2.5Hz 5.8.1.2.2试验程序 仪器的电源插头不接人电网,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将耐电压测试仪的输出电流置于5mA档, 在电源插头相、中联线与地线之间施加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在5s~10s内从零逐渐上升到1500V, 并保持1min,然后在5s10s内平稳下降到零 5.8.1.3泄漏电流 5.8.1.3.1试验设备 泄漏电流测量仪 5.8.1.3.2试验程序 仪器置于绝缘的工作台上,其电源插头与泄漏电流测量仪输出端相联,泄漏电流测量仪接人电网并 通电仪器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将电压调至242V,测量1次,记录电流值;变换仪器电源极性,重复 测量1次,记录电流值,取两次中的最大值 5.8.2气路系统安全性 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关闭气源或气源压强低于0.05MPa情况下,进样系统应立即停止工作,不 进行氢化反应,并有自动报警或提示 5.8.3气路系统密封性 仪器的气路系统中接人压力表,密封气路系统出口,充人惰性气体使气路系统气压升高至 0.2MPa,关闭气源,检查气路系统压降 5,9仪器外观 目视和手感检查 5.10仪器的成套性 目视检查 5.11运输,运输贮存 仪器在包装状态下,按JB/T93291999中4.l一4.5方法进行试验
GB/T21191一2007 检验规则 6 检验分类 仪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a)每台仪器应经检验合格,并附有仪器合格证方能出厂 b 出厂检验按4.24.10要求进行 6.3型式检验 6.3.1仪器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4.2~4.11要求进行型式检验 新仪器和老仪器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 a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仪器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进行一次检验; D 仪器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3.2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 6.3.3型式检验应按GB/T2829一2002的规定进行,采取一次抽样方案 仪器的检验项目,不合格分 类、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判别水平(DL.)按表4规定进行 批质量以每百单位仪器不合格数表示 表4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及章条 不合格 判别 抽样方案 不合格 序 质量水平 水平 试验方法 要求 样品量 判定数组 号 分类 项 目 (RQL DL) 章条 章条 Ac.Re 5,8.1.1 绝缘电阻 4.8.1,1 绝缘强度 4.8.1.2 5.8.1.2 泄漏电流 !.8.1.3 5.8.1.3 30 0,1 火焰法安全 4.8.2 5.8.2 气路系统密封性 4.8.3 5.8.3 基线稳定性 4.2 5.2 检出限 4.3 5.3 重复性 4.4 5.4 B 4.5 5.5 65 1,2) 标准曲线的线性 0 道间干扰 4.6 5.6 11 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4.7 5.7 12 运输,运输贮存 4.11 5.11 13 仪器外观 4.9 5.9 100 2,3 仪器成套性 14 5.10 4.10 6.3.4若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落实措施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若再次型式检验不 合格,则应停产整顿,仪器停止出厂,待问题解决,型式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出厂检验 若型式检验合格,经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作为合格品可以出厂或人库 若人库超过12个月再出 6.3.5 厂,则应重新进行出厂检验
GB/T21191一200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标志 7.1.1 仪器标志 a)制造厂名称 t》 仪器型号; 仪器名称 o' d 商标; 制造日期或出厂编号; D) 制造计量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7.1.2 包装标志 a)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仪器型号; b 仪器名称 c) d 商标;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f 仪器质量,单位为kE;体积为长×宽×高,单位为mmXmmXmm;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易碎物品”,“向上”,“怕雨”等应符合GB/T191一2000规定; g 发货、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h 7.2 包装 仪器包装应符合GB:/T15464一1995中防潮、防震包装规定; a) 仪器装箱应有下列条件 b 装箱单 使用说明书; 合格证等 7.3运输 仪器在包装完整的情况下,可用一般交通工具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按印刷的运输标志要求进行运 输作业,防止雨淋、翻倒、曝晒及剧烈冲击 7.4贮存 仪器在包装状态下,应贮存在环境温度0C一40C,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且空气中不应含有腐 蚀性气体的室内 质量保证 在用户遵守保管和使用原则的条件下,仪器自发货之日起12个月内,因制造质量不良而不能正常 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部件(不包括易损易耗件的调换.
GB/T21191一2007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原子荧光光谱仪测试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A.1试剂 A.1.1盐酸(优级纯) A.1.2硝酸(优级纯) A.1.3硫酸(优级纯 A.1.4氢氧化钾(分析纯 1.5棚氢化钾(含量不小于95%) a 棚氢化钾与碉氢化钠可互相代替使用,但因钾盐分子量大,故应进行浓度换算以保持碉氢根的 k -致,其换算系数为0.7(即碉氢化钾溶液20g/L浓度相当于棚氢化钠溶液14g/1的浓 度) 棚氢化钾溶液(I0g/L);称取2长氢氧化钾溶于约200ml去离子水中,加人10g棚氢化伊并 b 使之溶解,用去离子水稀至1000mL摇匀,用时现配 A.1.6硫脉(分析纯 A.1.7重铬酸钾(分析纯 1.8盐酸胫胺(分析纯) A.1.9高酸钾(分析纯 A.1.10二次去离子水 A.2设备与材料 A.2.1分析天平准确度级别为I级,实际标尺分度值o.1 mg A.2.2经计量检验合格的容量瓶、移液管等 A.3玻璃器皿的处理 a)将所用的玻璃器皿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30%硝酸浸泡24h b)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一4次 c)洗净的玻璃器皿干燥后备用 测汞用的玻璃器皿应用5%高缸酸钾-4%硫酸-4%硝酸混合溶液充满容器,于90C左有水浴 d 2h,倒出废液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用少许10%盐酸痉胺溶液还原吸附在玻璃壁上的高猛 酸钾痕迹,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备用(如空白值高则需重复处理) A.4标准贮备溶液 各种元素均应采用经国家批准的一级标准溶液,单元素溶液的标准值为1000g/L或100mg/I A.5各元素标准使用溶液的制备 A.5.1神标准使用溶液的制备 将呻标准贮备液用1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逐级稀释至质量浓度 100mg/L、10mg/L 1.0mg/儿L,0.1mg/L,于冰箱中保存
GB/T21191一2007 A.5.2铺标准使用溶液的制备 将锦标准贮备液用1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逐级稀释至质量浓度100mg/L、10mg/L,于冰箱中 保存 A.5.3钮标准使用溶液的制备 将钞标准贮备液用1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逐级稀释至质量浓度100mg/L、10mg/L,于冰箱中 保存 A.5.4汞标准使用溶液的制备 将汞标准贮备液用含有0.05%重铬酸钾的5%体积分数)硝酸溶液逐级稀释至质量浓度 100 /L、0.1 /L、0.01 mg/L.10mg/L1.0mg/ nmg/L,于冰箱中保存 mg A.6多元素混合标准使用溶液的制备 A.6.1殚、锦混合标准使用溶液(1mg/L)的制备 分别吸取浓度为10mg/儿呻,10mg/1锄的标准使用溶液各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0% 体积分数)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 A.6.2碑,锦混合标准使用溶液(0.1mg/L)的制备 吸取浓度为lmg/L、钵混合标准使用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0%体积分数)盐酸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 A.6.3神,铺、钞混合标准使用溶液(1mg/L)的制备 分别吸取浓度为10nmg/L呻,10mg/L锄和10mg/1钞的标准使用溶液各10mL于100ml容量 瓶中,用1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 A.6.4呻、铺、偻混合标准使用溶液(0.1mg/L)的制备 吸取浓度为1mg/儿呻,铺、泌混合标准使用溶液10ml于1o0ml容量瓶中,用10%体积分数》 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 A.7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A.7.1呻单元素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表A.1各检测项目中神标准溶液的制备 加人0. /LAs g/LAs 制备A、标准溶液 加人100 加人1mg/" 0%(体积分数)盐 me" g/1 检测项目 质量浓度 硫脉溶液体积 标准溶液体积 标准溶液体积 酸溶液稀释至体积 ug/L) ml mD ml ml 0.00 20 0.0 100 0.5o 20 100 0.5 1.00 20 1.0 100 检出限 2o 2.00 2.0 100 2o 4.00 4.0 100 8.00 20 100 8.0 重复性 选用检出限中As标准溶液质量浓度c,进行测定 l00 0,00 20 0.0 l00 0.50 20 0.5 1.00 20 1.0 100 5.00 20 5.0 l00 线性范围 100 0.00 20 20.00 20 2.0 100 20 50.00 5.0 100 100.00 20 10.0 100 10
GB/T21191一2007 A.7.2汞单元素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表A.2各检测项目中汞标准溶液的制备 制备Hg标准溶液 加人0.01mg/LHg 加人 0.1mg/LHg 5%<体积分数)硝酸 检测项目 质量浓度 标准溶液体积/ 标准溶液体积 溶液稀释至体积 g/1 ml ml ml g 0.00 0.0 100 0.05 0.5 00 C 0.10 1.0 100 检出限 C 0.20 2,0 00 0,40 4.0 100 0.80 8.0 100 重复性 选用检出限中Hg标准浴液质量浓度c进行测定 0.00 0.0 100 0.05 100 0.10 l00 0.20 2.0 00 线性范围 CC 0.50 5.0 00 CC 1.00 1.0 00 C 5.00 5.0 00 10.00 10.o 100 A.7.3神、锄两个元素同时测定用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 表A.3各检测项目中碑、铺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 制备As,Sb标准加人100g/L 加人0.1mg/IAs,Sb加人1mg/LAs,Sb10%体积分数)盐酸 检测项目溶液质量浓度硫脉溶液体积混合标准溶液体积/混合标准溶液体积 稀释至体积 g/I ml ml ml ml C 0.00 10o 20 0.0 C' 0.50 20 0.5 10o C 20 100 l.00 l.0 检出限 2.00 20 2.0 l00 4.00 20 4.0 100 8.00 20 8.0 100 重复性 选用检出限中As,sb混合标准溶液质量浓度c,进行测定 C 0.00 20 0.0 100 C 0.50 20 0.5 100 C 1.00 20 1.0 10o 5.00 20 100 5.0 线性范围 10.00 20 1.0 100 20.00 20 2.0 100 50.00 20 5.0 100 00.00 20 10.0 10o 1l
GB/T21191一2007 A.7.4碑、锦、钞三个元素同时测定用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 表A.4各检测项目中碑、钳、镂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 制备As、Sb,B标加人100g/L加人0.1mg/LAs、Sb、加人1mg/1As,Sb、 10%体积分数 检测项目准溶液质量浓度硫脉溶液体积混合标准溶液体积混合标准溶液体积 盐酸稀释至体积 g/I ml ml ml ml C 0.00 20 100 0.0 C 0.50 10o 20 0.5 1.00 20 1.0 100 检出限 2.00 20 2.0 100 4.00 20 4.0 100 8.00 20 8.0 100 重复性 选用检出限中 1As,sb,B混合标准溶液质量浓度c进行测定 C 0.00 20 10o 0.0 C 0.50 20 0.5 10o C 1.00 20 1.0 100 C 5.00 20 5.0 100 线性范围 l0.00 20 1.0 100 20.00 20 2.0 100 50.00 20 10o 5.0 100.00 20 10.0 100 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编号:GB/T21187-200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共有11页,发布于2008-05-012008-05-01实施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1195-2007。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共有12页,发布于2008-05-012008-05-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