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851-2021

食用调和油

Blendededibleoi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食用调和油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食用调和油的编号:GB/T40851-2021。食用调和油共有11页,发布于2022-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X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7.200.10
  • 实施日期2022-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1页
  • 文件大小574.38KB

食用调和油


国家标准 GB/T40851一2021 食 用 和油 Blendlededibleoi 2021-11-26发布 2022-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851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武汉 轻工大学、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河南工业大学,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龙大粮油有限公司、国贸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储粮 镇江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粮 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山东金 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佳格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雅琳、王耀鹏,王正友徐广超、杨利飞,何东平、张蕊、于雷,潘坤,王翔宇 、宫旭洲、张攀、杨丹,段章群、张榴萍,王月华、史永革、张小勇,闪琴,董华,孙钦彩,迟华忠、王艳梅 毕艳兰、 于强、刘安迪、张伟、王满意、罗淑年,张宏柴、郭咪味
GB/T40851一2021 食用调和油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调和油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运 输和销售等技术要求.,以及可追询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品种食用植物油为原料调配制成的食用调和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009.168一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5009.229 GB5009.2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GB5009.2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GB/T5490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T5524动植物油脂托样 GB/T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15687动植物油脂试样的制备 GB/T15688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T GB/ GB/T30354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 GB/T37029食品追溯信息记录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比例一致性proportionconsisteney 本产品测定的脂肪酸组成与按产品标识的单品种食用植物油配方比例计算获得的理论(或制备的 实验室样品测定)的脂肪酸组成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质量要求 原料要求 食用调和油所用的单品种食用植物油应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
GB/T40851一2021 4.2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 表1 食用调和油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气味、,滋味 气味、滋味正常,无异味 透明度(20) 透明 色泽 具有产品固有的颜色如浅黄色至棕红色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0.15 不游性杂质含量/% 0.05 酸价(以KoH计)/mg/) 2.5 过氧化值/g/100g 0.20 饱和脂肪酸含量/% 25.0 反式脂肪酸含量" 乌 2.0 >5% 脂肪酸含量范 绝对差值<3% 比例一致性 0.5%5% 绝对差值<0.6% 脂肪酸含量范围 脂肪酸含量范围 S0,5% 5 检验方法 5.1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按GB/T5525执行 5.2色泽检验;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 5.3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检验;按GB5009.236执行 5.4不溶性杂质含量检验;按GB/T15688执行 5.5酸价检验;按GB5009.229执行 5.6过氧化值检验;按GB5009.227执行 5.7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检验;按GB5009.168-2016第三法执行 5.8反式脂肪酸检验:按GB5009.257执行 5.9比例一致性检验;按附录A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般规则 按照GB/T5490执行
GB/T40851一2021 6.2托样 按照GB/T5524的要求执行 6.3出厂检验 6.3.1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6.3.2检验批次以同原料、同配方、同工艺和同设备加工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6.3.3按表1规定的指标检验 6.4判定规则 6.4.1食用调和油的原料油经检验,不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中脂肪酸组成的规定时,即判定为不 合格产品 6.4.2产品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本文件表1时,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注当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不符合时,可采用溯源验证的方式佐证 标签标识 可以在标签上标识大于2%脂肪酸的名称和含量(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格式见附录B) 8 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 8.1包装 应符合GB/T17374和国家有关的规定 8.2储存 应储存在卫生、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不应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应避开有异常气味的 物品 如果产品有效期限依赖于某些特殊条件,应在标签上注明 8.3运输 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散装运输应符合GB/T30354的要 求 车、船等运输工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保持清洁、卫生 8.4销售 食用调和油不应脱离原包装散装销售 可追溯要求 9.1每一个生产批次的食用调和油为追溯单元 9.2追溯信息记录按GB/T37029执行
GB/T40851一202 g.3溯源样品保存;每个生产批次所用的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和对应加工的食用调和油均应封样留 存,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样品量应大于100mL.并记录质量等级和加工工艺信息 g.4溯源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的存储期,不应低于本批次产品的保质期
GB/T40851一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的检验方法 A.1试样的制备 A.1.1按GB/T15687执行 A.1.2配制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取100mL具塞试管,按照食用调和油产品标签标识的配方和比例、 将样品总量确定为50g,称取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比例对应的克数(精确至0.1nmg),旋转混匀 nmin,待混合均匀后,备用 30 注:当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比例对应的克数难以称取准确(增加判定误差)时,参照附录C核算食用调和油配方 理论值 A..2分析步骤 每个生产批次的食用调和油产品、对应的单品种食用植物油和配制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A.1.2). 按GB5009.168-2016第三法进行分析检测 A.3结果表示 A.3.1每个生产批次所用单品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的结果,应符合各种单品种食用植物油产品 标准中所规定的脂肪酸组成要求,脂肪酸含量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A.3.2食用调和油中单个脂肪酸含量配方理论值按式(A.1)计算 X,=习(P×w,/100 A.1 式中 x 食用调和油中单个脂肪酸i含量配方理论值,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配方中单品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P 单品种中单个脂肪酸i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o 换算系数 100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A.3.3配制的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每个脂肪酸含量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A.3.4每个生产批次成品的食用调和油中每个脂肪酸含量与食用调和油中对应的脂肪酸含量配方理 论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应满足表A.1的要求 表A.1允许误差范围 项目 含量要求 绝对差值 3% >5% 0.5%5% s0.6% 脂肪酸 C0.5% 注:划有“”者不进行一致性比较 A.3.5满足A.3.1和A.3.4时,结果表示为“一致”
GB/T40851一2021 录 附 B 资料性 脂肪酸组成标签格式示例 食用调和油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标签格式,示例见表B.1 表B.1脂肪酸组成表 脂肪酸组成类别 脂肪酸名称 含量 棕榈酸(C16:0) % % 硬脂酸C18:0 饱和脂肪酸 % 花生酸C20:0) 山箭酸(c22:0) % % 棕榈油酸(C16:1) 油酸(C18:1 % 单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碳熔酸C20:1 % % 芥酸(C22;1 % 神经酸(C24:1 C18:2 % 亚油酸 亚麻酸(C18:3)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 小 二十二碳六希酸(DHA)(C22:6
GB/T40851一2021 附录 (资料性) 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检验方法示例 测定溯源的单品种食用植物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 依据GB5009.1682016第三法(归一化法)测定溯源单品种食用植物油样品,如表C.1 每种单 品种食用植物油符合相应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脂肪酸组成要求 表C.1溯源单品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 大豆油 花生油 芝麻油 葵花籽油 C14;0 0, 0.l Cl6:o ll.0 8,8 6.5 0,7 c16:1 0.1 0.1 0. C17:0 0.l 0.l C18:o 3.8 4.I 5.4 3.1 C18:lt 0.l 0.l C18;1 43.4 38.2 28,4 22.2 C18:2t 0.3 0.3 0.3 0,2 C18;" 35.0 45.8 60,1 53,9 C20:o 1.5 0.6 0.3 0.4 C18:3t 0,! C20:1 0,8 0.2 0,1 0,2 CI8:3 0.I 0.4 0.1 7.2 C22:0 2.6 0. 0.7 0,4 C22;1 0.l C24:0 1.2 0.1 0.2 0. 测定食用调和油产品的脂肪酸组成 C.2 依据GB5009.1682016第三法(归一化法)测定 食用调和油产品的脂肪酸组成的结果,见表 计算食用调和油中脂肪酸组成配方理论值 依据标签标识配方和c.1测定结果,可计算配方理论值,见表C.2 例.Xcs配方理论值(%)=(Pe在前x“吧生着中a十P当痛着Xw三裤油e十P郎吃群翻xw在杆前中e3g+ P 2/100=35,0×4.5十45,8×0.3十60.1×0.,2十53.9×95/100=53.0(% 大豆油Xw大豆被中cI82 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计算及判定
GB/T40851一202 计算食用调和油中每个脂肪酸含量与食用调和油中对应的脂肪酸含量配方理论值的绝对差值 当 绝对差值满足表A.1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产品 表C.2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 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 绝对差值/% -致性要求 食用调和油产品 配方理论值 C14:0 C16:0 10.5 10.7 0.2 3% C161 0.1 0.l C17:0 0.l 0.l C18:0 4.2 4.l 0. S0.6% 3 C18;1 23.1 23.2 0.l C18:2t 0.2 0.2 c18:2 52.7 53.0 二3% 0.3 C20:o 0,4 0.4 C18;3t 0,4 0.4 C20:1 0.2 0.2 C18:3 7.4 6.8 0.6 s3% C22:0 0,4 0.5 C24:0 0.2 0.2 注,划有“-”者不进行一致性比较 C.4配制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并测定其脂肪酸组成 假设标签标识配方为花生油4.5%、芝麻油0.3%、葵花籽油0.2%和大豆油95% 依据此配方和 比例按A.1.2配制实验样品,按A.2测定 制备的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见表C.3 表C3实验食用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和配方理论值 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 绝对差值/% 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 配方理论值 C14:o 0,l 0.1 0,0 C16:0 10.7 10," 0,0 C16:1 0.1 0.l 0.0 C17:0 0.1 0.1 0.0 C18:0 4.l 4. 0,0 c18: 23.2 23.2 0.0 c18:2t 0.2 0.2 0.0 C18:2 52.9 53.0 0,l
GB/T40851一2021 表c.3实验食用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和配方理论值(续 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 绝对差值/% 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 配方理论值 C20:o 0.0 c18:3t 0.4 0.0 0.4 C20:1 0.2 0.2 0.0 C18:3 6.8 6.8 0.0 C22;0 0.5 0.5 0,.0 C24;0 0.2 0,2 0,0 食用调和油的配方理论值与食用调和油实验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具有一致性 当配制样品测定和理 论值计算都存在的时候,以理论值为准

食用调和油GB/T40851-2021解读

调和油是指由不同油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油脂产品。相对于单一植物油或动物油,调和油在营养价值上更为全面和平衡。新发布的国家标准GB/T40851-2021对于食用调和油的质量、检验、标志及包装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新标准对于食用调和油的要求

新标准对于食用调和油的要求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 原料选择:调和油的原料应符合GB/T20888-2018《食用植物油脂》中规定的各项要求。
  • 混合比例:调和油中各种原料的混合比例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营养均衡。
  • 理化指标:新标准对于调和油的理化指标作出了详细规定,如酸价、过氧化值、稳定性等。
  • 检验方法:新标准对于食用调和油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统一规定,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志与包装:新标准对于食用调和油的标志与包装也进行了规范,方便消费者正确选购。

食用调和油的营养价值

食用油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而不同种类的油在其脂肪酸组成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调和油将多种不同的油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因此相对于单一植物油或动物油,在营养价值上更为全面和平衡。

例如,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是缺乏必需脂肪酸。而大豆油则恰恰相反。通过混合不同种类的油脂,可以使得调和油的营养结构更加均衡,更利于人体吸收。

如何选择优质的食用调和油?

和食用调和油类似的标准

食用调和油

食用调和油

海洋预报结果准确性检验评估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预报结果准确性检验评估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预报结果准确性检验评估方法的编号:GB/T41165-2021。海洋预报结果准确性检验评估方法共有25页,发布于2022-07-01
饲料中镉的测定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饲料中镉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饲料中镉的测定的编号:GB/T13082-2021。饲料中镉的测定共有8页,发布于2022-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米糠油

菜籽油

食用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