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489-2011

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

Methodsformeasuringsuperamphiphilicityofnanomateria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的编号:GB/T26489-2011。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2-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40
  • 实施日期2012-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291.18KB

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GB/T2648g一2011 纳米材料超双亲 性能检测方法 NMethodsformeasuringsuperamphiphilicityofnanomaterials 2011-05-12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489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279/SC1)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科学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雷、张玲娟
GB/T26489一2011 纳米材料超双亲 性能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的术语及定义、方法原理、仪器和试剂、样品制备、检测 条件、检测步骤及结果评定、检测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经纳米技术处理,组成均匀、光滑,不变形在液体表面张力的垂直分量的作用 下)和各向同向性的固体表面超双亲性能 本标准不适用于能够吸收所测液体的材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G39691987,MOD) 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196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触角contaetangle 液体滴在固体表面上,在固-液-气三相交点处做气-液界面的切线,此切线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 角,见图1 测试状态下,固体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称为水接触角,与油的接触角称为油接触角 注,黏附力是评定超双亲材料的主要指标 3.2 亲水性hydrophilie 对水具有亲合力的性能,可润湿性 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小于或等于90°的为亲水性 亲油性oleophilice 对油具有亲合力的性能,可润湿性 材料表面与油的接触角小于或等于90°的为亲油性 3 超双亲纳米材料superamphiphilie" nanoaterials 经纳米技术处理,材料表面具有纳米结构且有亲水亲油性,水接触角小于或等于5*、油接触角小于 或等于5"的材料 原理 4.1接触角是用来表征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 以度计,介于0?~180"之间 对于一给定的体系,接 触角是特定的,取决于三相界面(液/气,固/气和液/固)间的相互作用
GB/T26489一2011 固体表面液滴的接触角是固、气、液界面间表面张力平衡的结果,液滴的平衡使得体系总能量趋于 最小,因而使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处于稳态(亚稳态) 一般来说,液滴在光滑平坦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可以 用杨氏方程来表示,见式(1) os/ Y=Y十Ycos 即: cos/= =(>.一X)/ 式中: -固-气表面张力,单位微牛顿(N); Ye Y -固-液的表面张力,单位微牛顿(AN); 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单位微牛顿(N); 平衡接触角(或称本征接触角),单位为度() 图1为接触角测量原理示意图 液滴 样品表面; 平衡接触角 注,此图所示为大于90'(左)和小于90'(右)的两个接触角 图1接触角测量原理示意图 4.2本标准采用圆锥法测量接触角 圆锥法是通过运用二次曲线方程式来拟合液滴的轮廓形状,从而 计算出接触角 由于此方法未对液滴的形状作任何假定,所以其适用范围不受液滴形状的限制,不但可 用于轴对称的液滴也同样可用于不符合轴对称的液滴 仪器和试剂 仪器 5.1 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精度士0.1") 5.2试剂 a)水: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二级去离子水; b)油;正十六烧(分析纯) 样品制备 从待测材料的不同部位取5块大小为70mm×70mm的标准样品 样品应平整、洁净,无褶皱,具 有代表性 对于软质材料,可用双面胶将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 拿取和制作标准样品时应使用手套和 1×70" 锻子 如果待测材料不能切割成70mm mm的标准样品,也可以使用相同原料及相同加工方法得 到的材料作为样品,也可以使用本标准所规定以外的大小与形状的样品,但应保证在不同的、间距6mm
GB/T26489一2011 以上的5个点测定接触角 注:在对样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油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待测材料之间的交叉污染 检测条件 测试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5)% 检测步骤 8.1用锻子将样品置于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的样品台上,打开聚光灯调整视野和焦距,使样品位于视野 中央;将滴液针头置于样品上方10mm20mm处,设定测试液滴体积为5AL,按下针管滴定操作键, 针头缓慢滴出5l去离子水(或正十六烧),缓慢升高样品台,使样品表面接触到液滴,然后将样品台缓 慢降低至液滴与针头分离,使用拍照功能,拍下水滴(或油漓)完全滴落于样品表面的初始状态 测定这 -状态下,纳米材料表面对水滴(或油滴)的接触角 每个样品选取5个点进行测试,每个点之间至少间 隔6mm,5个数据为一组 注;本方法是一整体液滴法 在计算时考虑的是整个液滴的轮廓形状,所以当液滴的形状受到其他物体干扰时,如 针管置于液滴内,就会影响方法的准确性,甚至不再适用 8.2按8.1步骤测定5块标准样品,得到5组接触角数据 也可在同等条件下,同一样品间隔6mm1 以上的不同位置重复测定,得到5组接触角数据 结果评定 按照4.2的圆锥法计算出液滴左右接触角 在样品表面平整无杂质的情况下,左右接触角数据 差异应不大于2 除去离散的数据,至少保留3组集中的数据,取左、右接触角的算术平均值,得出接触 角数值 9.2当平衡接触角小于1"时,同时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评价 a)平均速率;即在指定时间内,接触角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平均值 b)初始接触角:相互作用时间=0时的接触角 图2是典型的接触角0随相互作用时间的变化曲线,两曲线交点之前,表面A的短时间瞬态接触 角大于表面B的,而在交点之后,表面A的平衡态接触角小于表面B的,所以可以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分 别给以评价 1.0 0.8 0.6- 0.4 0.2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时间/s 图2典型的接触角0随相互作用时间的变化曲线
GB/T26489一2011 0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 本标准的编号及试验日期 a b样品名称、编号,规格晶种、产地、委托检测单位等; 检测条件; c 所使用的标准及方法; 检测项目; 评定结果; g)检验日期和人员; h)审核; 其他 i

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GB/T26489-2011

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其尺寸小、表面积大等特点,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对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进行准确的检测,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了GB/T26489-201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为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手段。

超双亲性能的定义

超双亲性是指物质同时具有亲水和亲油的性质。在纳米材料中,超双亲性往往与表面自组装现象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进行检测。

GB/T26489-2011标准的内容

GB/T26489-2011标准规定了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 试样的制备
  • 静态接触角测量方法
  • 动态接触角测量方法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法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法

其中,静态接触角测量方法和动态接触角测量方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静态接触角测量方法

静态接触角测量方法是指在试样不动的情况下测量其表面的接触角。该方法需要使用一台接触角仪,将试样放置在水平台上,并利用精密的控制系统调节水滴的大小和位置,最终得到试样表面的接触角。

动态接触角测量方法

动态接触角测量方法是指通过改变试样的运动状态来测量其表面的接触角。该方法需要使用一台动态接触角仪,将试样放置在水平台上,并利用精密的控制系统调节试样的运动状态,最终得到试样表面的接触角。

应用案例

GB/T26489-2011标准的发布,为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涂层制备、生物医学等领域。

例如,在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方面,可以通过测量其超双亲性能,评价其改性效果。又如,在生物医学领域中,通过测量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可以预测其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结论

总之,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对于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GB/T26489-2011标准为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手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准确地评价纳米材料的超双亲性能,推动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液压机噪声限值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液压机噪声限值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液压机噪声限值的编号:GB/T26484-2011。液压机噪声限值共有4页,发布于2012-01-01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纳米材料超双疏性能检测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纳米材料超双疏性能检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纳米材料超双疏性能检测方法的编号:GB/T26490-2011。纳米材料超双疏性能检测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2012-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