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788-2007

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anodicshieldcoatingofshipandmarineengineer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7788-2007。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通用技术条件共有7页,发布于2007-06-012007-06-01实施,代替GB/T7788-1987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01
  • 实施日期2007-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30.87KB

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77882007 代替GB/T7788-1987 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eificationforanodicshieldoatingoft shipandmarineengineering 2007-06-01实施 2007-01-05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7788一2007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7788一1987《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77881987相比有如下重大技术变化 -本标准对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修订: a)附着力指标不小于2.5MPa修改为不小于10MPa; b 耐冲击试验方法参照BS标准修订为按照AsTMD2794规定进行; 耐盐雾性能指标600h修改为1000h c 增加了外观、密度、干燥时间及适用期技术指标 ) 本标准对附录A中试验装置进行修改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净、,叶美琪、林志坚、柯清良、许春生 本标准于1987年4月首次发布
GB/T7788一2007 船舶及海洋工程阳极屏涂料 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阳极屏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辅助阳极的屏蔽涂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7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1728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65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1771一1991.eqvIso7253;1984)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2006,Iso15528;2000,IDT) 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52102006,IsO4624:2002,IDT) GB/T6750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GB/T6750一1986,eqvIso281l:1974) GB/T6753.3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8923一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eqvISO8501-1:l988) 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ASTMD2794有机涂层抗快速变型(冲击)的作用 要求 3.1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技术指标 序" 号 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 外观 光滑均匀 密度/(g/mL 1.20~1.40 表干;4 干燥时间[(23士2)C]/h 实干:<24 适用期(23C)/Ah 附着力/MPa 10 耐冲击/kgm 0,408 耐盐雾,1000h 无起泡、无脱落、无生锈
GB/T7788一2007 表1(续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 耐电位[(一3.50士0.02)v相对于银/氯化银参比 无起泡、无剥落,无生锈 电极),30d 贮存期 年 试验方法 试板制备 试板表面处理 按GB/T8923一1988的Sa2.5或St3级的规定进行试板表面处理 4.1.2漆膜制备 按GB/T1727,GB/T1765的规定进行漆膜制备 耐冲击、耐盐雾及耐电位性能试验干膜厚度应 为(1000士50)4m. 4.2颜色外观试验 自然光下目测,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4.3密度测定 按GB/T6750的规定测定密度,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干燥时间测定 4 按GB/T1728规定的进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4.5适用期检验 环境温度为(23土2)C,相对湿度(50士5)%条件下,进行适用期检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附着力试验 按GB/T5210的规定进行附着力试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耐冲击试验 按AsTMD2794的规定进行耐冲击试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耐盐雾试验 按GB/T1771的规定进行耐盐雾试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耐电位试验 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耐电位性能试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4.10贮存期检验 按GB/T6753.3的规定进行贮存期检验,其结果应符合3.1的要求 5 检验规则 5.1抽样 按GB/T3186规定的进行取样,取样量应不得少于4kg,分成两份,分别装人干燥、清清容器中 份供检验用,一份密封贮存以备查 5.2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5.3型式检验 5.3.1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产品新投产时: a
GB/T7788一2007 正式生产后,产品的原材料、制备工艺有重大变化影响产品性能时 bb 产品连续生产三年时; e ) 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5.3.2检验项目 按表2的规定进行型式检验 5.4出厂检验 5.4.1检验条件 每批涂料应进行出厂检验 5.4.2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以一个生产批次为一批,每批应不超过500kg 5.4.3检验项目 按表2的规定进行出厂检验 合格判定 5.4.4 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时 应按GBy/T3186的规定重新取双倍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项目不符合规 定,产品即为不合格品 表2检验项目 序号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名称 型式检验 要求章节 试验方法 外观 3.1 4.2 密度 3,1 4.3 干燥时间 3. 适用期 3.1 4.5 附着力 3,1 4.6 耐冲击 3.1 耐盐雾 3.1 4.8 耐电位 3.1 4.9 贮存期 4.1o 3.l 注:应检项目;一不检项目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6. 标志 涂料标志应符合GB/T9750的规定 6. 标签 阳极屏涂料包装容器应附有标签,注明产品标准号、型号、名称、质量、批号、贮存期、生产厂名厂址 及生产日期 6.3包装 涂料包装应符合GBT1391的规定 6. 运输 阳极屏涂料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日光曝晒等 贮存 阳极屏涂料存放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绝火源 阳极屏涂料在原包装封 闭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一年,超过贮存期可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出厂检验,若检验合格 仍可使用
GB;/T7788一200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阳极屏涂层耐电位性能试验方法 试验装置 阳极屏涂层耐电位性能试验装置参见图A.1 -恒电位仪; 接线板 -开关; 水槽, -海水介质; 样板; 碳电极 -参比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 图A.1耐电位性能试验装置 A.2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实验介质应符合GB3097的要求; aa b)试验温度应为常温 恒电位控制范围:(一7一7)V;输出电流;(0士200)mA;输山电压;(0~士1o)V c d)试验电位应为(一3.5士0.02)V(相对于银/氯化银参比电极) A.3试验样板的制备 A.3.1试板材料 试板材料应为普通低碳钢板
GB/T7788一2007 A.3.2试样制备方法 试样按如下规定制备 a 试样数量;试验样板数量为3块; b)试板尺寸;试板尺寸按图A.2规定,厚度为(1.52)mm c 试板表面处理;按GB/T89231988的Sa2.5或St3级的规定进行试板表面处理; 单位为毫米 图A.2试验样板示意图 d 试样涂层厚度;按实际涂装工艺制样,涂层厚度应为(1000士50)4m; 漆膜干燥条件;涂层干燥温度为(23士2)c,相对谋度为(G0士5)%条件下,放置7d A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将试样置于水槽中,介质浸到样板的三分之二,用并联的方式将试样接人恒电位仪负极,正极 a 为碳电极 将试样围住碳电极,距离不大于300mm,并使样板的考察面正对碳电极 b 将电流表接在开关的两端的接线柱上,断开开关,读取读数;合上开关,取下电流表 C 每天观察试样测量电流并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涂层有起泡、脱落等现象,试验中止 d A.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名称、相关标准及其名称、,试验日期、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

电动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动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动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的编号:GB/T4583-2007。电动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共有32页,发布于2007-09-012007-09-01实施,代替GB/T4583-1995
白酒分析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白酒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白酒分析方法的编号:GB/T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共有92页,发布于2007-10-01标准文本附1号修改单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