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920-2010

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Oceanographicterminology-Physicaloceanograph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的编号:GB/T15920-2010。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共有72页,发布于2011-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4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60
  • 实施日期201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2页
  • 文件大小754.72KB

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国家标准 GB/T159202010 代替GB/T159201995 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Oeeanographicterminology一Physiealoeeanography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5920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物理海洋 2.1温、盐、深 2 水色,透明度 2 2.3海流 2.4海洋波动 2: 2.5潮汐 28 海冰 海洋物理 32 32 海洋声学 38 3.2海洋光学 3.3海祥电、磁学 39 4G 海洋气 参考文献 索引

GB/T15920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5920一1995《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本标准与GB/T15920一1995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将“温、盐、深”,“海流”,“海浪”,“潮汐”和“海冰”五章合并为“物理海洋”一章,增加了88条术 语和定义,修改了140余条术语和定义(1995年版的2,3、4、5,6,本版的2); 调整了“海洋声,光、电,磁”和“海洋气象”两章的顺序(1995年版的7,8,本版的3、4); -将“海洋声,光、电、磁”一章细分为“海洋声学”“海洋光学”和“海洋电、磁学”,并将此章标题改 为“海洋物理”,增加了48条术语和定义,修改了11条术语和定义(1995年版的8,本版的3); “海洋气象”一章新增32条术语和定义(1995年版的3,本版的4) -增加了参考文献(本版的“参考文献” 本标准与GB/T15918一2010(海洋学综合术语》,GB/T15921一2010《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 GB/T15919一2010《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GB/T18190一2000《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 GB/T19834一2005《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等国家标准在各项海洋工作领域中互相配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小勇、高占科,李芳,索利利、胡波,相文玺、范文静、骆静新、梁捷、李铜基 许莉莉、王玉红,汤海荣,袁玲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920一1995 m

GB/T15920一2010 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理海祥学,海祥物理学,海祥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物理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及相关生产活动 物理海洋 2.1温,盐、深 2.1.1 表层水温seasurfacetemperature 海洋表面3m以内水层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 2.1.2 现场温度 n situtemperature 海上现场测量的海水温度 2.1.3 等温线isotherm 海水温度分布图上,温度值相等点的连线 温度深度图bathythermogram 剖面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图线 2.1.5 暖水舌 warmwatertomgue 海水温度分布图上表示高温水流人低温水域的等温线舌状分布 2.1.6 冷水舌coldwatertongue 海水温度分布图上表示低温水流人高温水域的等温线舌状分布 2.1.7 暖水圈warmwatersphere 海水经圈剖面上,以8C等温线为分界线,高于8C的上层水域 2.1.8 冷水圈coldwatersphere 海水经圈剖面上,以8C等温线为分界线,低于8C的中、下层水域 2.1.9 盐度salinity 表征海水中溶解盐类多少的量 注1盐度有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之分 如无特别说明,盐度一般指实用盐度 注2:改写GB/T12763.2一2007,定义3.4 2.1.10 绝对盐度absolutesalinity 海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GB/T15920一2010 2.1.11 978实用盐标praeticealsalinityscale1978 在15C和101325Pa条件下,盐度为35.000%.(氯度为19.347%)的标准海水的电导率与质量比 为32.4356×10-?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之比(K;)准确为1 以此条件下的标准氯化钾溶液作 为实用盐度的固定参考点 [GB/T15921一2010,定义3.2.2] 2.1.12 实用盐度practiealsalinits 以实用盐标定义的盐度值 注;实用盐度值根据K由下式确定 S a.K瓷 S 式中: K 15C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海水样品与质量比为32.4356X10-'的氯化娜溶液的电导率比值 常数项: =0.0080 C0 -0.1692; =25.3851; C? -14.0941: -7.0261 C =2.7081 适用范围;2GB/T15920一2010 2.1.19 热盐结构thermohalinestructure 由海水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所反映的海洋内部结构 如分层结构、阶梯结构、阶跃结构和锋面结 构等 2.1.20 海水密度seawaterdensity 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注:海水密度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 单位为kgm-》 2.1.21 现场密度 situdensity in A(s. ,l) 根据现场海水温度()、实用盐度(S)和压力p)计算出的海水的密度 2.1.22 密度超量densityaomaly 为简便密度计算和书写而引人的参量 注:y=p-1000kgm" 2.1.23 海水比容speeifievolumeofseawater 单位质量海水所具有的体积 注,海水比容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是海水密度的倒数 单位为mkg 2.1.24 比容偏差speeificvolumeaomaly a 海水现场比容a..,与相同压力下盐度为35、温度为0C的海水比容asa.,之差 注:=a(S,l,)一a(35,0,) 2.1.25 热比容偏差thermsterieanomaly A(S, 海洋表面海水的比容偏差 注:A(S,)=a(S,/,0)-a(35,0,0) 2.1.26 铅直稳定度vertiealstabilitsy 海洋各水层保持铅直方向上原来位置能力的量 2.1.27 对流混合conveetiemixing 由海水的热盐作用引起的铅直方向上的水体交换 2.1.28 涡动混合eddymiximg 由海洋湍流引起的,以海水微团(小水块)的随机运动方式与相邻海水进行的水体交换
GB/T15920一2010 2.1.29 潮混合tidalmiximg 由潮流引起的,以海水大范围搬运方式与沿途水进行的水体交换 2.1.30 [混合]增密caballng 两种不同密度海水混合后的密度大于混合前两者平均密度的现象 2.1.31 温跃层thermoeline 海水温度在铅直方向上出现跃变的水层 2.1.32 mainthermoeline 主[温]跃层 永久性温跃层permanentthermocine 在海洋混合层以下常年存在的温跃层 2.1.33 seasonalthermocline 季节性温跃层 中纬度海区海水表层出现的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的温跃层 2.1.34 盐跃层haloeline 海水盐度在铅直方向上出现跃变的水层 2.1.35 密度跃层pycneline 海水密度在铅直方向上出现跃变的水层 2.1.36 逆置层inversiomlayer 在平流侵人影响下出现的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状态参数随深度变化与总趋势相逆的水层 2.1.37 均匀层homogeneouslayer 海祥中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状态参数的铅直分布几乎处于均匀状态的水层 2.1.38 混合层nmixedlayer;mixinglayer 表层扰动层surfaceperturbationlayer 上)均匀层upper)homogeneouslayer 直接受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始终处于活跃的波动或流动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垂直方向趋于均匀的 海洋最上层海水 2.1.39 大洋对流层o0eeanictroposphere 从海面至均匀层之间海水对流作用明显的水层 其厚度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2.1.40 层化海洋stratifiedoeeanm 因海水状态参数(密度、温度,盐度等)铅直分布的不均匀呈现的分层结构现象的海域 .1.41 2 冷涡coldeddy 流系中较周围海水温度低的冷中心涡旋
GB/T15920一2010 2.1.42 暖涡warmeddy 流系中较周围海水温度高的暖中心涡旋 2.1.43 水型watertype 性质完全相同的水体元的集合 通常是指温盐度均匀,在温-盐图解上仅用一个单点表示的水体 2.1.44 水团watermass 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在长时间保持相对均匀和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 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一定差异,且空间尺度不可忽视的水体 2.1.45 水系watersystem 某一海水总体中只考虑单一特征的水体,为一定条件下若干个水团的集合体 2.1.46 表层水surfaeewater 接近于海面的受风浪、降水,蒸发等各种外因影响较大的海水 在海洋中其厚度从几米至二百米 不等 2.1.47 次表层水subsurfacewater 介于表层水与主温跃层上界面之间的水体 在海洋中其厚度一般为200m一300m 2.1.48 中层水intermmediatewater 介于主温跃层下界面与深层水之间的水体 注:具有盐度极小的特征,在海洋中其深度一般在1000m2000m之间 2.1.49 深层水deepwater 下均匀层lower layer homogeneous 中层水之下到约4000m深的地层水之间的水体 具有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直分布几乎相同的 特征,在海洋中其深度一般在2000m~4000m之间 2.1.50 底层水bottomwater 大洋中从深度4000m到海底的水体,或浅海中接近海底的水体 2.1.51 沿岸水castalwater 靠近海岸流动,水文要素受陆地、气象条件及径流影响季节变化大的海水 2.1.52 中央水centralwater 大洋次表层水团的一种类型,由表层水团在亚热带辐合带下沉而形成的盐度较高的水体 在世界 大洋次表层中夹于极地水之间(大西洋、印度洋)或赤道水与极地水之间(太平祥》. 2.1.53 南极绕极水团Antarctiecireumpolarwatermass 南极底层水与西风表层漂流水混合由西绕南极大陆东流的水体 具有低温、低盐特征
GB/T15920一2010 2.1.54 北极表层水Areiewater 北极圈夏半年极昼期间冰雪融化的北冰洋表层水 2.1.55 副热带模态水sbtropiealmdewater 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央海域北半部内,水温的季节性跃层与永久性跃层间准等温的水体 2.1.56 黄海冷水团Huanghaicoldwatermass;YellowSeacoldwatermass 黄海底层冷水Huanghaibottomcoldwater 黄海中央低洼区暖半年温跃层下的水体,以温度低、盐度小为其主要水文特征 2.1.57 长江冲淡水Changjiangdilutedwater;Changjiangriverplume 长江人海径流与沿岸海水混合并向偏东扩展形成的盐度在26以下的混合水团,其温度和盐度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2.1.58 赤道辐合带eqatorialconvergeneezone;convergencezonenearequator 热带辐合带tropicconvergencezone 来自南,北半球的水相汇合的地带 注除印度祥外,此带通常位于北半球 2.1.59 海洋锋oceanicfront 海洋中物理、化学、生物,运动学特征等参数的梯度明显增大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水平混合狭 窄过渡带 注;广义的是指海洋中海水任何一种参数的不连续面 2.1.60 细结构finestrueture 垂直尺度为1m100m的海洋物理要索场结构 2.1.61 微结构 Imicr0structure 垂直尺度小于1m的海洋物理要素场结构 2.1.62 海面带斑sliek 较平静的海面由于浮游生物或人造的有机物单分子层减小了水表面张力,并受风作用而形成片或 条纹状的现象 2.1.63 海洋湍流 0ceanicturbulence 海洋紊流 海洋乱流 海洋水体中任意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具有显著变动的不稳定的紊乱流动 2.1.64 双扩散doubledifrusiom 两个密度相同的水团界面上,因海水分子热传导系数大于盐度扩散系数而造成的不稳定现象
GB/T15920一2010 2.1.65 equatim 海水状态方程 Seawaterstate 描述海水状态参数(海水温度、盐度、压力,声速、位温、绝热梯度等)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注:最常用的是表达海水的现场密度与温度、盐度和压力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现采用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 方程,包括一个大气压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和高压国际海水状态方程 2.1.66 标准海水standardseawater 由权威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具有海水组成成分和特性,可准确对K1;或R赋值,测定海水盐 度统一标准的有证标准物质 注:在我国标准物质分类中,一级标准海水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U=0,001,k=3 标准海水为国家二级 标准物质,U=0.003,k=2 2.1.67 人工海水artificinlseawater 人造海水 根据马赛特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利用化学试剂及蒸僧水,人工配制的与天然海水成分近似的 海水 2.1.68 盐水界limitofsaltwater 河口地区涨潮水流中盐水上溯的最远点 注:盐水界是河口区分段的一种方法 2.1.69 海水热容thermaleapaeityofseawater 海水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 注,单位为焦耳每开尔文,记为J/K 2.1.70 海水比热容speeificheatofseawater 单位质量的海水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 注: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记为JkgK 2.1.71 定压比热容speeificheatatconstantpresSure 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比热容 2.1.72 定容比热容speeitieheat atcOnstantVolume C 在一定体积下测定的比热容 2.1.73 海水热膨胀系数 hermale\pansioncoefieientofseawater 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海水在升高单位温度时发生的体积增量
GB/T15920一2010 2.1.74 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temperatureofmaximumseawaterdesity tmax 热膨胀系数由正值转为负值时所对应的温度 注;它是盐度的丽数,随海水盐度的增大而降低 经验公式 l=3,95一2.0×10's一1.1×10-》S'十0.2×10-'S" 2.1.75 压缩系数 compressioncoefficient 压缩性compressibility 单位体积的海水,当压力增加1MPa时,其体积的负增量 注:海水的压缩系数随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2.1.76 等温压缩isothermalcommpression 海水微团在被压缩时,因和周围海水有热量交换而得以维持其水温不变 2.1.7 7 绝热压缩adiabaticcopression 海水微团在被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2.1.78 绝热变化adiabatiechange 在绝热条件下,海水微团在升降过程中随压力变化而导致的温度变化 2.1.79 位温potentialteperature 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压p)时所具有的温度 2.1.80 位密 potentialdensity Pe 海祥中某一深度(压力为p)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压声)时的相应密度 2.1.81 eeificlatentheatofevaporation 比蒸发潜热spe 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气体所需的热量 注: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或每克,记为J/kg或J/g 2.1.82 饱和水汽压saturationpressureofwater 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到达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2.1.83 热传导heatconduetion 相邻海水温度不同时,由于海水分子的交换,使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 2.1.84 热流率heatfnowrate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热量 注单位为瓦特,记为w
GB/T15920一2010 2.1.85 热流率密度densityofheatflowrate 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率 注;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记为w m 2.1.86 海水的粘滞性viscosityofseawater 当相邻两层海水作相对运动时,由于水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或者海水块体的随机运动湍流),在两层 海水之间便有动量传递,从而产生切应力 2.1.87 surfacetensionofseawater 海水的表面张力 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形成的合力,使自由表面趋向最小 2.1.88 表层海水盐度seasurfacesalinity 海水表面到3m深处之间的海水实用盐度 2.1.89 垂直剖面海水温度vertienlseetonseawaterteperature 垂直剖面方向上海水温度的连续分布 2.1.90 correction 盐度校正salinity 对由于盐度而产生对海水测定分析结果的影响造成的误差校正 2.1.91 盐效应salinityefrect 在分析海水中某一成分时,同一浓度由于盐度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2.1.92 沿岸水系 coastalwatersystem 沿岸(受大陆径流影响较大的)低盐水团的集合 2.1.93 外海水系 openseaswatersystem 外海(受大陆径流影响较小的)高盐水团的集合 2.1.94 分子混合 moleeularmixture 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特性交换 注: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海水性质有关 2.1.95 海水深度seawaterdepth 固定地点从海平面至海底的垂直深度 2.1.96 现场水深depthinsitu 现场测得的自海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 注:改写GB/T12763.2一2007,定义3.1 2.1.97 仪器沉放深度deployeddepthofinstrument 自海面至水下观测仪器的垂直距离 注,改写GB/T12763.2一2007,定义3.2
GB/T15920一2010 2.1.98 海图深度eharteddepth 从深度基准面起算到海底的水深 2.2水色,透明度 2.2.1 水色 watercolour 位于透明度值一半的深度处,白色透明度盘上所显示的海水颜色 注:用水色计的色级号码表示 [[GB/T12763.2一2007,定义3.11 2.2.2 海水透明度seawatertranspareney 表征海洋水体透明程度的物理量,表征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 注:计量单位为m. [[GB/T12763.2一2007,定义3.10 2.3海流 2.3.1 海流ceaneurrent 海水的宏观流动 注1;海流以流速和流向表征 注2:改写GB/T12763.2一2007,定义3.5 2.3.2 流向currentdireetionm 海水流去的方向 注流向单位为度('),正北为零,顺时针计量 2.3. 3 流速eurentspeed 海水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注,单位为cm/s(或以m/s 为计量单位 2.3.4 海洋总环流generaloceancireulationm 全球海洋环流的总体,一般尤指较大范围内海水运动的整体状态 2.3.5 大洋环流oeaneireulhationm 在海面风力和热盐效应等作用下,海水从一海域向另一海域流动而形成的首尾相接的独立循环系 统或流涡 注:广义的大洋环流指海水及海水中的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大规模循环于世界大洋的流动现象 2.3.6 热盐环流thermohalineeireulation 海水由于受热盐变化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海水运动 2.3.7 reversalcireulation 翻转环流 表层大洋环流导致海水在某一海域堆积或辐散,致使海水下沉或下层海水上升,为了弥补,深层海 水朝表层海流相反方向流动,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立体环流 10
GB/T15920一2010 2.3.8 热盐对流thermohalinecoveetion 海水热量和盐量在垂直方向上的交换过程 2.3.9 深层环流abyssaleireulationm 6km以深的环流 2.3.10 赤道流equatorialcurent 赤道附近,由于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的作用而形成的流势强大、流向稳定的自东向西的海流 注:有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 2.3.11 西风漂流westwimddrift 在南北纬40"~60"之间盛行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自西向东的海水运动 注:西风漂流包括北太平洋流、北大西洋流和南极绕极流 2.3.12 南极绕极流Antarctiecireumpolarcurrent 发生在南纬40"与南极大陆之间的辽阔洋面上,水体自西向东绕南极作大规模运动的西风漂流 2.3.13 wumdary current 西边界流westerm 北、南赤道流将海水输送到大洋西岸堆积而形成较大的海面坡度所维持的沿大陆坡的狭窄地带流 动的海流 注,西边界流包括黑潮,东澳大利亚流、湾流,巴西海流,厄加列斯海流等 2.3.14 东边界流eastermboundarycurrent 大洋东部边界自高纬流向低纬的寒流 注:东边界流包括加利福尼亚流,秘鲁流,加那利流,本格拉流、西澳大利亚流 2.3.15 南极东风环流Antareticeastwindcireulation" 在南极大陆边缘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由于极地东风的作用,形成了一支自东向西绕南极大陆边缘的 小环流 注,南极东风环流与南极绕极流之间,由于动力作用形成南极辐散带;南极东风环流与南极大陆之间形成海水沿陆 架的辐聚下沉.是大洋中层水的主要来源地 2.3.16 赤道经向环流ongitudinalcireulationinequator 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之间的海水辐聚下沉,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之间的海水辐散上升,由于海水的 连续性,在一定的深度上形成了经向小环流 2.3.17 风海流wind-drivencurrenm 漂流driftcurrent 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 注: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便形 成风海流 1
GB/T15920一2010 2.3.18 地转流gestrophiceurent 在忽略海水湍流摩擦力作用的海洋中,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稳定海流 2.3.19 密度流densitycurremt 海水因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水平压强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的稳定海流 2.3.20 坡度流slopecurrent 倾斜流slopingcurent 江河径流人海、降水、融冰、气压变化和风力作用不均匀等原因使海面发生倾斜而引起的海流 2.3.21 信风海流 tradewindcurrent 信风作用引起的海流 2.3.22 季风海流 monsooneurrent 季风作用引起的海流 2.3.23 补偿流compensationeurrent 由另一海域的海水流来补充海水流失而形成的海流 注:有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2.3.24 逆流countereurrent 靠近主流流动但流向与主流相反的海流 2.3.25 赤道逆流equatorialcountercurrent 处于南北赤道流之间,以补偿大祥东部被赤道流所带走的海水而产生的与赤道流方向相反的自西 向东的表层海流 2.3.26 赤道潜流equatorialundereurrent 发生在赤道附近海域的次表层中,与表层南北赤道流的流向相反的海流 2.3.27 太平洋赤道潜流Pacifieequatorialundereurent 克伦威尔海流Cromwellcurrent 位于太平洋赤道上,宽度约3"一4",从l40'E90`w的次表层东向海流 注,太平洋赤道潜流于1952年由克伦威尔等发现 2.3.28 大西洋赤道潜流Atlanticequatorialundereurent 罗蒙诺索夫海流Lomonosovcurent 位于大西洋赤道上,宽度约3"一4"的次表层东向海流 注:大西洋赤道潜流于1961年由苏联“罗蒙诺索夫”号调查船发现 2.3.29 印度洋赤道潜流Indianoceanequatorialundereurrent 只在每年东北季风期,印度洋赤道附近在次表层海水中微弱的东向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引起的 海流 12
GB/T15920一2010 2.3.30 上升流pweling 铅直向上的海水流动 2.3.31 下沉流downwelling 铅直向下的海水流动 2.3.32 表层流surfacecurrent 上界面为自由海面具有一定厚度的海流 2.3.33 次表层流suhsurfacecurrent 发生在次表层水中的海流 2.3.34 深层流deepcurent 界于次表层流与近底层流之间的海流 2.3.35 底层流bottomcurrent 下界面为海底,并受海底影响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海流 2.3.36 黑潮流系Kuroshiocurentseries 北赤道流在北太平洋西岸延续形成的西边界流 注:黑潮流系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延伸深邃、高温高盐等特征 黑潮流系包括黑潮、黑潮续流和北太平 洋流 2.3.37 黑潮Kurshio 南起台湾岛东南到日本太平洋沿岸35"N处的黑潮流系 2.3.38 湾流流系GulrStreamseries 北大西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边界流 注:湾流流系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流路蜿蜓,流域广阔,高温、高盐,透明度大和水色高等特征 湾流流 系包括佛罗里达流、湾流和北大西洋流 2.3.39 湾流Grstrean 佛罗里达流经佛罗里达海峡进人北大西洋后与安的列斯流汇合处(湾流起点),后经哈特拉斯角 35N)到45°w附近的格兰德海滩以南,行程约2500km的湾流流系 2.3.40 暖流 warmmcurrent 温度比周围海水高的海流 2.3.41 对马暖流Tsushimawarmcurrent 对马海流Tsushimacurrent 在日本九州西南海域由黑潮主干分出来的暖水与陆架水混合后北上并穿过对马海峡进人日本海的 海流 13
GB/T15920一2010 2.3.42 黄海暖流HanghaiYellowSea)warmcurrent 对马暖流在济州岛西南伸人黄海的一个分支海流 2.3.43 台湾暖流Taiwanwarmeurrent 由台湾东北黑潮西北分支流向闽浙外海,到达长江口以南,东海沿岸流东侧的一支海流 2.3.44 南海暖流Nanhaiwarmeurrent 位于南海北部沿岸流外侧,流向东北、流速较强、具有显著时-空变异的海流 2.3.45 寒流codeurremt 温度比周围海水低的海流 2.3.46 亲潮oashiocurrent 千岛寒流thousandislandscoldcurent 靠近千岛群岛和北海道东南岸南下的低盐寒流,为北太平详副北极带环流系统中的西边界流 2.3.47 余流residualcurremt 实测海流中滤去潮流及其他周期性流动成分后的海流 2.3.48 流涡gyre -种封闭的、尺度较大的海水环形流动 2.3.49 流环ring 海流弯曲到一定程度后与母体脱离,形成直径约100km一300km,具有明显水文特征的冷涡或 暖涡 2. .3.50 体积输送volumetransport 水层水体沿水平方向的输送量 2.3.51 无运动面levelofnmotion 动力零面dynanmiezerosurface 海洋等压面和等势面相重合的面 2.3.52 动力方法d小ynamiemethod 根据无运动面上方某一等压面上任意两点的位势高度,计算地转流速的方法 2.3.53 位势高度potentialheight 从下等势面向上计算,单位质量海水的位势所对应的高度 2.3.54 位势深度potentialdepth 从上等势面向下计算,单位质量海水的位势所对应的深度 14
GB/T15920一2010 2.3.55 风因子windfactor 海水表面流速与海面风速之比. 2.3.56 埃克曼漂流Ekmandriftcurrent 无边界,无限深和密度均匀的理想海洋中,海面受稳定风长时间吹刮,水平湍流摩擦力与地转偏向 力平衡时的海流 2.3.57 埃克曼深度Ekmanm depuh 摩擦深度frietionaldepth 埃克曼漂流流向随深度增加而偏转至与表层相反,流速约为表层流速的4%时的深度 2.3.58 埃克曼层Ekmanlayer 从海面到埃克曼深度的水层 2.3.59 埃克曼螺旋Ekmanspiral 埃克曼漂流流速的矢端端点在空间所构成的垂向螺旋形曲线 2.3.60 埃克曼输送Ekn Kmantransport 在埃克曼层中,在北(南)半球偏于风向右(左)方并与风向垂直的海水体积输送 2.3.61 埃克曼抽吸Ekmanpumping 由于埃克曼漂流的总量辐聚和辐散,在埃克曼层底部与下层准地转流之间产生向下或向上的流动 2.3.62 底摩擦层bottomfrietion layer 近海底的海流,受海底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影响的水层厚度 2.3.63 斜压海洋baroelniec0eean 等压面与等密度面斜交的一种模式海洋 2.3.64 正压海洋barotropicoeeamm 等压面与等密度面重合的一种理想模式海详 2.3.65 中尺度涡 eddy 1eS0scale 叠加在海洋平均流场上,尺度从儿十公里至儿百公里的水平流涡 2.3.66 卷吸entrainment 海洋上混合层中的湍流将下层海水卷挟进上混合层的现象 2.3.67 波流wave-inducedcurrent;wavecurrent 波浪流 wavecurrent 由于波浪在近岸形成的雍水现象而引起的海底回流或沿岸流动 15
GB/T15920一2010 2.3.68 沿岸流coastalcurent 沿着海岸流动的海流 2.3.69 潮海沿岸流Bohaicoastalcurrent 沿山东半岛北岸与辽东湾沿岸流动的沿岸流 2.3.70 黄海沿岸流Huanehai(YellowSea)coastalceurrent 与勒海沿岸流衔接,沿山东半岛北岸东流,绕过成山角后大致沿40m一50m等深线的走向南下至 长江口北,转向东南,流人东海的一支海流 2. 3.71 东海沿岸流Donghai(EastChinaSea)castalcurremt 沿浙、,闽沿岸流动的海流 主要由长江和钱塘江人海径流形成,流向随季风变化 2.3.72 南海沿岸流Nanhaicoastalcurrent 沿广东省沿岸和海南省东岸及中南半岛东海岸流动的海流 流向随季风变化 2.3.73 裂流rijpcurrent 离岸流offshorecurrent 近岸流系中因波浪增水而形成的离岸海流 2.3.74 顺岸流alongshorecurrent 海浪由外海向海岸传播至破碎带破碎后产生的一支平行于海岸运动的海流 2 海洋波动 2 .41 海浪 0ceanwave 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 注1;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 注2;改写GBT12763.2一2007,定义3.6 2.4.2 风区 fetch 受状态相同的风持续作用的海区长度, 2.4.3 风时windduration 状态相同的风持续作用于风区的时间 2.4.4 minimumfetch 最小风区 在一定风速和风时下,风浪成长至最大尺寸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2.4.5 最小风时nminimumduration" 在一定风速和风区下,风浪成长至最大尺寸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o 2. .4.6 等效风区equivalentfeteh 在风场改变的情况下,产生原风场引起的波浪尺度所需要的最小风区 16
GB/T15920一2010 2.4.7 等效风时equivalentduration 在风场改变的情况下,产生原风场引起的波浪尺度所需要的最小风时 .4.8 v 波剖面waeprofile 垂直于波峰线或沿波向线切割波浪的铅直剖面 2.4.9 波高waveheight 波剖面上相邻的波峰与波谷间的高度差 2.4.10 波幅waveamplitude 振幅waveswing" 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向上(或向下)的最大垂直位移 2.4.11 波长wavelength 波剖面上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 2.4.12 波速wavespeed 波面运动状态的传播速度 .4.13 2 wavedlireetion 波向 波浪传播的方向 2.4.14 波周期waveperiod 波剖面上相继两波峰(或者波谷)通过某一固定点所经历的时间 2.4.15 波数wavenumber 单位距离内波动的个数 注:波数表征了空间波动的密集程度 2 .4.16 频率freqenesy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 注,单位为赫兹(Ha)(1赫效=1次/秒). 2.4.17 波陡wavesteepness 波高与波长之比. 2.4.18 海况seacondition;seastate 在风力作用下的海面外貌特征 注l:按有无波浪及波峰形状、峰顶的破碎情况和浪花出现的多少分为10级 注2:改写GB/T12763.2一2007,定义3.7 2. .4.19 波级 wavescale 波浪波动强度的等级 注,波级反映了风浪或涌浪大小的尺度 波浪愈高,等级愈大 我国于1975年公布了波级表,见表1 17
GB/T15920一2010 表1波级表 波高/m" 波级 名称 H.为有效波波高 H为十分之一大波波高 无浪 H.<0.1 H1a<0.1 微浪 0.1GB/T15920一2010 2.4.27 白浪whitecap 风浪波陡超过极限时,波浪破碎出现的白色浪花现象 2. .4.28 充分成长风浪fullydeveopedwave 内摩擦等原因导致的能量消耗率与从风获取的能量摄取率相等时成长至最大尺寸的风浪 2.4.29 海浪谱 0ceanwavespectrum 描述海浪内部能量相对于组成波的频率和方向分布的结构模式 注海浪谱可分为海浪的频率谱和方向谱 2.4.30 方向谱directionalspectrum 反映海浪能量内部方向结构的海浪谱 注:方向谱是对三维海浪的能量分布的描述 2.4.31 波浪反射wavereleetion" 波浪在传播过程中遇障碍物时产生反向传播的现象 4.32 2 波浪折射oeeanwaverelraetion 波浪传播时因水深变化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4.33 oceanwavediffraction 波浪绕射 波浪衍射wavediffractionm 波浪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防波堤或岛屿等障碍物时,可以绕过这些障碍物而传至其几何掩蔽区的现 象 广义的海浪绕射是由振幅梯度产生的 2. 4.34 海浪弥散oceanwavesdispersion 海浪在传播过程中,因其组成波的波速不同而分散开来的现象 2.4.35 海浪角散 0ceanwveSangularspreading 海浪组成波的传播方向不一致时,在传播过程中向不同方向分散开来的传播现象 2.4.36 有效波波高heightofsignifieanwave 1/3大波波高heightofthehighestone-thirdwave 将某一时段连续测得的波高序列从大到小排列,取排序后前1/3个波高的平均值 2. .4.37 1/10大波波高heightofthehighestone-tenthwave 将某一时段连续测得的波高序列从大到小排列,取排序后前1/10个波高的平均值 2.4.38 毛细波capillarywave 表面张力波surfacetensionwave 在两层流体界面或一层流体的自由表面上以表面张力为恢复力的波动 注;毛细波依赖于表面张力的大小,为波长很短的高频波,波速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洋波动中,因其所含的 能量很小,统计中常被忽略 19
GB/T15920一2010 2.4.39 重力波gravitywave 理想不可压缩流体中存在的以重力为恢复力的波动 2.4.40 孤立波solitarywave 只有一个波峰(或波谷)的浅水波动 注:孤立波属于非周期性波动,其静止水面上或下)的体积和能量高度集中于波峰附近,在近岸工程应用中比较 广泛 2.4.41 边缘波edgewave 能量显著集中在大陆架上,频率高于惯性频率(亦称“科氏参量”)的沿岸传播的波动 2.4,42 陆架波sherwave 能量显著集中在大陆架上,频率低于惯性频率并与海岸平行传播的波动 注,陆架波属于地形罗斯贝波 北半球海岸在陆架波传播方向的右边,南半球海岸在陆架波传播方向的左边 陆 架波的振幅,由海岸向陆架边缘递减 2.4.43 浅水波shallowwaterwave 在水深相对波长较小水域(一般取水深/波长小于1/20),海底摩擦影响水质点运动的波动 注:浅水波对海岸带的泥沙、污染物的运输过程有影响 2.4.44 深水波deepwaterwave 在水深大于二分之一波长的水域,波浪传播过程不受水深影响的表面波 2.4.45 前进波progressivewave 波形沿波向线传播的波 2.4.46 驻波standing VaVe 波形不向前传播,仅在平衡位置振动的一种波动 2.4.47 波群wegop 由包含几个波的组构成的群 组内中央部分波的振幅最大;通常波与群以不同的速度传播 2.4.48 群速groupveloeity 波群传播的速度 注;深水波的群速为波速的一半,浅水波的群速与波速相等,群速也可视为波动能量的传递速度 2.4.49 内波internalwave 在层化海祥内部发生的以重力为恢复力的波动 注内波能将大,中尺度运动过程的能量传递给小尺度过程,是引起海水内部混合、形成温,盐细微结构的重要 原因 2 .4.50 浅水系数shoalingcefieient ofwave 波浪由深水向浅水传播过程中,受水深影响而变化的波高与原始波高之比 20
GB/T15920一2010 2.4.51 短峰波short-erestedwave 波峰线长和波长相比较短的波 2.4.52 长峰波long-erestedwave 波峰线长和波长相比较长的波 注,长峰波具有确定的传播方向,属于二维波 2.4.53 规则波regularwave 波列中波形和波要素相同的波 2.4.54 不规则波irregularwave 波列中波形和波要素不相同的波 2.4.55 波浪爬高swashheight 岸坡上被波浪浸没的最高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 2.4.56 船行波ship wae 船只航行引起的水波 2.4.57 waveoffinite 有限振幅波 ampule 波动振幅与波长之比不是无限小的波动 2.4.58 余摆线波trochoidalwave 波剖面为余摆线,流场有旋的有限振幅波 2.4.59 椭圆余弦波elliptical c0sineave 波剖面用椭圆余弦函数描述的浅水有限振幅波 2.4.60 椭圆余摆线波elliptictroehoidalwave 有限水深中波剖面为椭圆余摆线的有限振幅波 2.4.61 斯托克斯波stokeswave -种无旋的、表面呈周期性起伏的有限振幅波 2.4.62 开尔文波Kelvinwave 沿边界传播的以重力为恢复力,振幅在横向上呈指数衰减的波动 注:开尔文波具有非弥散性,传播过程中保持形状不变 在北半球开尔文波沿边界的右侧传播,南半球相反 海洋 中以赤道太平洋自西向东传播的开尔文波最著名 2.4.63 罗斯贝波Rwshy wave 由地转角速度的铅直分量随纬度变化即所谓的日效应)和海底的倾斜或隆起等原因造成的低频 长波 21
GB/T15920一2010 2.4.64 地形罗斯贝波topographieRossbywave 在地球旋转效应下因海底地形变化产生的低频长波 2.4.65 俘获波trappelwave 能量集中在陆架上的一类波 2.4.66 破碎波breaker 波浪在向浅水传播过程中,受水深、底坡及内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波要素发生变化,波陡逐渐变陡, 直至破碎的现象 2.4.67 崩碎波spiingbreaker 波浪在向浅水传播过程中,逐渐从峰顶至波峰前侧崩破的一类破碎波 2.4.68 激碎波surgingbreaker 波浪在向浅水传播过程中,波前侧从下部开始破碎(波峰基本不破碎)的一类破碎波 2.4.69 卷碎波plunsigbreaker 波浪在向浅水传播过程中,波形显著不对称,波前侧逐渐变陡,后侧逐浙变缓,直至前侧变为直立并 向前卷倒,形成向前方飞溅破碎的一类破碎波 2.4.70 破碎波带breakerzone 破碎波的分布范围 2.4.71 碎波线 breakline 破波线breakingwavelne 波动自深水向海岸传播过程,近岸波的波面濒于破碎的空间连线 注:在海洋工程环境中,通常以破被线的位置来确定被浪醉波带的宽度,并研究醉波带内的近岸流系和水位升降 2.4.72 海浪观测waveohserationm 对海上风浪和涌浪的波面时空分布及其外貌特征的观测 注海浪观测有目测和仪器观测两种方式,主要观测波高,周期、波向,波型和海况 2.4.73 wavedisaster 海浪灾害 海浪对海上航行的船舶海洋石油生产设施、,海上渔业捕捞和沿岸及近海水产养殖业港口码头,防 波堤等海岸和海洋工程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GB/T19721.2一2005,定义3.2] 2.4.74 oceanwaveforecast 海浪预报 海浪生成发展消衰和传播的外界条件、气象和地理环境、水深等结合海区内的初始海浪状态以及 根据给定的海浪预报模式计算海区未来的海浪状态 注:海浪预报是预报风浪和涌浪要素,即预报在统计意义上的特征波高,周期、波向等,有时也要预报海浪谱 预报 海浪必须已知气象条件、海区的地理环境、海区内海浪场的初始分布三个要素 22
GB/T15920一2010 2.5潮汐 2.5.1 潮汐tide 由天体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 2.5.2 潮位tideleve 潮汐出现时,海面相对基准点的高度 2.5.3 高潮highwater(HWD 满潮 潮汐涨落一周期内的最高潮位 2.5.4 高潮高highwaterlevel 高潮水位 高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潮位处于平衡状态的高度 2.5.5 高潮时high Waterh0ur 高潮发生的时刻 2.5.6 低潮lowwater(Lw 干潮 潮汐涨落一周期内的最低潮位 2.5.7 低潮高lowwaterlevel 低潮水位 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潮位处于停潮状态的高度 2.5.8 低潮时lowwaterhour 停潮的中间时刻 2.5.9 潮差tidalrange 相邻高、低潮位之差 2.5.10 涨潮flood 个潮汐周期内潮位上升的过程 2.5.11 落潮ebb -个潮汐周期内潮位下降的过程 2.5.12 大潮springtide tide 朔望潮syygy 朔(初一)、望(十五)后一至三天,由月球与太阳引起的潮汐相加而形成的潮差大的潮 23
GB/T15920一2010 2.5.13 小潮neaptide 方照小潮 上弦(初七、八、下弦(二十二,三)日期前后,月球与太阳引起的潮汐相减而形成的潮差小的潮 2.5. 14 双高潮tidaldoublelood 高频浅水潮波与半日潮波叠加,在高潮前后出现两次高潮的潮汐现象 2.5.15 双低潮tidaldoubleehb 高频浅水潮波与半日潮波叠加,在低潮前后出现两次低潮的潮汐现象 2.5.16 平潮stilltide 高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潮位处于的停滞状态 2.5.17 停潮 water”stand 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潮位处于的停滞状态 2.5.18 ratingfee 引潮力tidcgener 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质的引力与地心对单位质量物质的引力之差 2.5.19 引潮势tidalpuential 自引潮力为零的地点(地心)移动单位质量物体至地球表面任一点,克服引潮力所做的功 2.5.20 天文潮astronomialtide 引力潮gravitytide 由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潮力所引起的潮汐 2.5.21 假想天体frietitiousbody 计算分潮理想化的具有简谐运动周期的天体 2.5.22 平衡潮equilibriumtide 假设地球表面都被海水覆盖,而且海面在任何时刻都与重力和引潮力的合力处处保持铅直状态的 -种理想化的海洋潮汐 2.5.23 半日潮semi-diurnaltide 周期约为半日的潮汐,一昼夜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 2.5.24 正规半日潮regularsemi-diurmaltide 在 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高度相差不大,而 且涨、落潮时也很接近的潮汐 2.5.25 不正规半日潮irregularsemi-diurnaltide -个朔望月期间,大多数时间的一个太阴日内一般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少数时间(当月赤纬 24

物理海洋学中的常用术语

物理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物理现象的学科,涉及广泛,包括海水性质、海洋循环和海洋气象等方面。以下是物理海洋学中一些常用的术语:

海水性质

  • 盐度 (Salinity):海水中溶解的总盐分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为单位,即千分之一。
  • 密度 (Density):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通常以公斤每立方米(kg/m³)为单位。
  • 透明度 (Transparency):海水对光线透过的程度。

海洋循环

  • 海流 (Current):海洋中水的运动,可分为表层海流和深层海流。
  • 风暴潮 (Storm Surge):由强风引起的海水暴涨现象。
  • 热带气旋 (Tropical Cyclone):源于热带海域的旋转性强气旋,包括台风、飓风等。

海洋气象

  • 海浪 (Wave):由海风、地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动。
  • 海雾 (Sea Fog):海洋表面蒸发产生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雾的现象。
  • 海上雷达 (Marine Radar):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海事观测的仪器。

以上仅是物理海洋学中的部分术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的相关资料

和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类似的标准

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的编号:GB/T15919-2010。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共有64页,发布于2011-06-01
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的编号:GB/T15921-2010。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共有29页,发布于2011-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