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7973-2011

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volatilizedsilica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号:GB/T27973-2011。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共有21页,发布于2012-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00.10
  • 实施日期2012-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515.11KB

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 GB/27973一2011 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 Methodlsforcehemielanalysisofvolatilizedsilean 2011-12-30发布 2012-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r27973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验的基本要求 试剂和材料 仪器与设备 试样的制备 含水量的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 灼烧差减法 氯离子的测定 硫饵酸铵容量法(基准法) 氯离子的测定 磷酸蒸僧-汞盐滴定法(代用法 l0 氧化伊和氧化钠的测定 火焰光度法(基准法) 11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代用法) 12 5 二氧化硅的测定 氧化铵重量法(基准法) 13 二氧化硅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代用法) 14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邻菲罗啾分光光度法(基准法 15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EDTA直接滴定法(代用法 16 17 氧化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18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GB/T27973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嘉兴南方水 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健、刘文长、王瑞海,黄请林,倪竹君、戴平、于克孝,黄小楼,温玉刚
GB/T27973一2011 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灰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镁、烧失量、碱含量、含水量和氯离子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凝聚硅灰和微硅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GB/T2007.1 手工取样方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JG19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试验的基本要求 质量、体积和结果的表示 质量以克表示,精确至0.0001g 除非另有规定,吸管的体积用ml表示,精确度按JG196的规 定执行 测试结果以质量分数计,氯的测试结果的计算与表示至小数点后三位,其他成分均表示至小数点后 二位 3.2空白试验 使用等量的试剂,不加人试样,按照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试验,对得到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3.3灼烧 将滤纸和沉淀放人预先已灼烧并恒量的甘蜗中,烘干 在氧化性气氛中慢慢灰化,不使之有火焰产 生,灰化至无黑色碳颗粒后,放人高温炉(5.5)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灼烧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3.4恒量 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min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 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时,即达到恒量 试剂和材料 通则 所用试剂不低于分析纯 用于标定与配制标谁游液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应为基准试剂 所用水 应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
GB/r27973一2011 除非另有说明,“%”均为质量分数 在化学分析中,所用酸或氨水,凡未注浓度者均指市售的浓酸或浓氨水 用体积比表示试剂稀释程度,例如,盐酸(1十2)表示1份体积的浓盐酸与2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盐酸HCID p=1.18g/cm'一1.19g/em,质量分数36%一38%. 4.3氢氟酸(Hr =1.13/enm',质量分数40% o 硝酸(INo p=1.39g/cm1.4g/cm,质量分数65%一68% 4.5硫酸(H,SO. =1.84g/cm',质量分数95%98% p= 4.6 氨水(NH,H.O p=0.90g/cm'一0.9g/cm',质量分数25%28% 磷酸(H,Po.,) 质量分数85% 4.8 乙醇(CIH,oH) 体积分数为95% 过氧化氢H.O 质量分数30% 4.10氯化钾(KcI 颗粒粗大时,应研细后使用 4.11无水碳酸钠(Na,Co 将无水碳酸钠用玛瑙研钵研细至粉末状,贮存于密封瓶中 4.12盐酸溶液 4.12.1盐酸(1十1 1份体积的浓盐酸与1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4.12.2盐酸(3+97) 份体积的浓盐酸与97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4.13硫酸(1+1 1份体积的浓硫酸慢慢注人1份体积的水中并不断搅拌混合均匀.
GB/T27973一2011 4.14 氨水(1+1) 1份体积的浓氨水与1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4.15硝酸溶液 4.15.1硝酸(1+2) 1份体积的浓硝酸与2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4.15.2硝酸(1十100) 1份体积的浓硝酸与100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4.16硝酸银溶液(0.05mol/L) 称取8.494g硝酸银(AgNO,)溶于水,稀释到1L,避光保存 4.17氢氧化钠溶液(0.5mol/L) 将2g氢氧化钠(NaOH)溶于100ml水中 4.18氧氧化钾溶液(200/L 将200只氢氧化钾(K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4.19三乙醇胺(1+2 1份体积的三乙醇胺与2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4.20碳酸铵溶液(100g/IL) 将10g碳酸铵[(NH,).co]溶解于100mL水中 用时现配 4.21氟化钾溶液(150/L 将150g氟化钾(KF2H.O)置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4.22氯化钾溶液(50g/L 将50g氯化钾(KCI)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4.23 氯化钾一乙醇溶液(50g/L) 将5g氯化钾(KCl)溶于50mL水后,加人50mL乙醇(4.8),混匀 4.24硫氧酸铵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 称取3.8硫饥酸铵(NH,SCN)溶于水,稀释到1L 4.25硝酸溶液(0.5mol/L) 取3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mL 4.26抗坏血酸溶液(5g/L) 将0.5g抗坏血酸(V.C)溶于100mL水中,必要时过滤后使用 用时现配
GB/r27973一2011 4.27邻菲罗琳溶液(10g/1乙酸溶液》 将1g邻菲罗啾(CHN 2H.O)溶于100ml乙酸(1+1)中,用时现配 4.28 乙酸铵溶液(100g/L 将10g乙酸铵(CH.cooNH)落于100mlL水中 4.29 氯化铵(NHC 固体研细,密封保存 4.30氯化锂溶液(锂50g/L) 将152.2g氧化钯(SrCl6H.o)溶解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必要时过滤后使用 焦硫酸钾(K,s.,o. 4.31 将市售的焦硫酸钾在瓷燕发m中加热熔化,加热至无泡沫发生,冷却并压碎熔融物,贮存于密封 瓶中 4.32钼酸铵溶液(15/L 将3g钼酸铵[(NH),Mo,O4H.,O]溶于100mL热水中,加人60ml硫酸(1十l),混匀 冷却 后加水稀释至200mL.,贮存于塑料瓶中,必要时过滤后使用 此溶液在一周内使用 4.33工作曲线的绘制 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4.33.1 称取1.5829g已于105笔一110笔烘过2h的氧化钾(Kcl,基准试剂或光谱纯)及1.8859g已于 105C110C烘过2h的氯化钠(NaCl1,基准试剂或光谱纯),精确至0.0001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存于塑料瓶中 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1mg氧 化钾及1mg氧化钠 吸取50.00mL上述标准溶液放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存于塑料瓶中 此标准游液每毫升含0.0m送氧化娜和0.05m迟氧化纳 4.33.2用于火焰光度法的工作曲线的绘制 吸取每毫升含1mg氧化钾及1mg氧化钠的标准溶液0nnmL;2.50mL;5.00nmL;10.00mL 15.00mL;20.00mL分别放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存于塑料瓶中 将火焰 光度计(5.11)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 用测得的检流计读数作为相对应的氧 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函数,绘制工作曲线 4.33.3用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工作曲线的绘制 每毫升含0.05mg氧化钾及0.05mg氧化钠的标准溶液0ml,2.50mL5.00mL,10.00 ml、 15.00mL,20.00mL,25.00ml分别放人500mL容量瓶中,加人30ml盐酸及10ml氯化钯溶液 (4.30),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 将原子吸收光谱仪(5.12)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空 气-乙炔火焰中,分别用钾元素空心阴极灯于波长766.5nm处和钠元素空心阴极灯于波长589.0nm 处,以水校零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用测得的吸光度作为相对应的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函数,绘制工作 曲线
GB/T27973一2011 4.34 氧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3297g已在105C110烘过2h的光谱纯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移人1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1mlL含0.2mg氯 硝酸表[Hg(No),]标准滴定溶液 4.35 435.10.001mol/L硝酸汞[Hg(NO)]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34g硝酸汞[Hg(NO.)],溶于10ml,0.5mol/儿的硝酸中,移人1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 至标线,摇匀 4.35.20.005mol/L硝酸汞[g(NO)]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称取1.67g硝酸剩[Hg(NO).],溶于10ml,0.5mol/L的硝酸中,移人1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 至标线,摇匀 4.35.3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标定 用微量滴定管准确加人0.20mg(或1.40mg/mL.)氯标准溶液(mi)于50mL锥形瓶中,加人 20nml乙醇(4.8)及数滴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17)至溶液呈蓝色,然后滴人硝酸溶液(4.25)至溶液刚 好变黄,再过量1滴(pH约为3.5),加人10滴二苯偶氮碳酰阱指示剂(4.45),用0.001mol/L或 0.05mol/L)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至樱桃红色出现,消耗的体积为(V)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消耗的体 积(V 硝酸汞标准溶液对氧的滴定度,按式(1)计算 1 T = 式中: Ter -每毫升硝酸汞标准溶液相当于氯的毫克数 -加人氯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7m V 标定时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空白试验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4.36比色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工作曲线的绘制 4.36.1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1000g已于(950士25)C灼烧过60min的三氧化二铁(Fe,O.,光谱纯),精确至0.0001g 置于300mL烧杯中,依次加人50mL水,30mL盐酸(1+1)2ml硝酸,低温加热微沸,待溶解完全 冷却至室温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0.1mg三氧化 二铁 4.36.2比色工作曲线的绘制 吸取每毫升含0.1mg三氧化二铁的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4.00ml;6.00mL 分别放人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约50mL,加人5mL抗坏血酸溶液(4.26),放置5min后,加 人5mL邻菲罗啾溶液(4.27)、10ml乙酸铵溶液(4.28),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放置30min后,用 分光光度计(5.8),1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于波长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用测得的吸光度 作为相对应的三氧化二铁含量的函数,绘制工作曲线
GB/r27973一2011 4.37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硅工作曲线的绘制 4.37.1二氧化硅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2只已于1000C1100C灼烧过60min的二氧化硅(Ssi(O.,光谱纯),精确至0.0001g" 置于铂堪蜗中,加人2g无水碳酸钠(4.11),搅拌均匀,在950C1000C高温下熔融15nmin 冷却 后,将熔融物浸出于盛有约100mL沸水的塑料烧杯中,待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移人1000 nmL容 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 此标准游液每毫升含0.2mg二氧化硅 吸取50.00ml上述标准溶液放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贮存于塑料瓶中 此 标准溶液每毫升含0.02mg二氧化硅 4.37.2比色工作曲线的绘制 吸取每毫升含0.02mg二氧化硅的标准溶液0mlL;2.00ml;4.00ml;5.00mlL;6.00mL 8.00mL;l0.00mL分别放人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约40nmL,依次加人5mL盐酸(1十10). 8mL.乙醉(4.8),6mlL钼酸铵溶液(4.32),摇匀 放置30min后,加人20ml盐酸(1十1),5mL抗坏 血酸溶液(4.26),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放置60nmin后,用分光光度计(5.8),10mm比色皿,以水作 参比,于波长66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用测得的吸光度作为相对应的二氧化硅含量的函数,绘制 工作曲线 4.38原子吸收法测定氧化镁工作曲线的绘制 4.38.1氧化镁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1.0000g已于(950士25)C灼烧过60min的氧化镁(MgO,基准试剂或光谱纯),精确至 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人50ml.水,再缓缓加人20ml盐酸(1十1),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 冷却至室温后,移人1o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1mg氧化铁 吸取25.00m上述标准溶液放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标准溶液每毫升 含0.05mg氧化镁 用于原子吸收工作曲线的绘制 4.38.2 吸取每毫升含0.05mg氧化镁的标准溶液0.00ml;2.00ml;4.00ml;6.00ml;8.00ml. 10.00mL;12.00ml分别放人500ml容量瓶中,加人30ml盐酸及10ml氯化钯溶液(4.30),用水 稀释至标线,摇匀 将原子吸收光谱仪(S.12)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空气-乙炔火焰中,用镁元素空心 阴极灯,于波长285.2nm处,以水校零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用测得的吸光度作为相对应的氧化镁含量 的丽数,绘制工作曲线 4.39碳酸钙标准溶液[c(CacO)=0.024mol/L 110C烘过2h的碳酿钙(cadco.,转雅试剂),精确至0.o1g,置于 称取0.6g(m)已于105C一 400ml烧杯中,加人约100mL.水,盖上表面皿,沿杯口慢慢加人5mL10mL盐酸(1十1),搅拌至碳 酸钙全部溶解,加热煮沸并微沸1min一2nmin 冷却至室温后,移人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 线,摇匀 4.40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门 4.40.1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称取5.6g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HN,O,Na 2H.O)置于烧杯中,加人约200mL水. 加热溶解,过滤,加水稀释至1L,摇匀
GB/T27973一2011 4.40.2EDT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标定 吸取25.00ml碳酸钙标准溶液(4.39)放人3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水,加人适量 的CMP混合指示剂(4.46),在搅拌下加人气氧化钾溶液(4.18)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2mL3mL, 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按式(2)计算 ×25×1000 7712 712 c(EDTA 250XV又100.09一又1.0009 式中: c(EDTA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按4.39配制碳酸钙标准溶液的碳酸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n" 100.09 CaCO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4.40.3EDIA标准滴定溶液对各氧化物的滴定度的计算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分别按式(3)计算 =c(EDTA)×79.84 3 TrR Feo 4.4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e(NaoH)=0.15mol/L] 4.4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称取30g氢氧化钠纳(Na(OH)溶于水后,加水稀释至5L,充分摇匀,贮存于塑料瓶或带胶塞(装有钠 石灰干燥管)的硬质玻璃瓶内 4.41.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标定 称取0.8g(m.)苯二甲酸氢钾(C,H.KO,,基准试剂),精确至0.0001g,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 约200mL预先新煮沸过并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献呈微红色的冷水,搅拌使其溶解,加人 67滴酚酣指示剂溶液(4.43),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按式(4)计算 mn×1000 c(NaOHH) ×204.2 式中: c(NaOH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204 2 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4.41.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的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按式(5)计算 5 Tso,=c(NaOH)×15.02 式中 Tso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NaOH) -1/4so.)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b. 15.02
GB/r27973?2011 4.42????(2g/L 0.2g?100ml(4.8) A 4.43???? 1?100mL?(4.8) 4.44?????(1g/L 0.1g?100mL?(1?4)С 4.45????(10g/L) 1g??100mL?(4.8) 4.46?-?-???CMIP?? ?1.000g?.l.00g?,0.200ó50g105C?110C? (KNO.),?,??С 4.47?????(100g/L) 10g??(C,H,O,SNa2H.O)?,??100mL 4.48??? 10mL(1?2)?100mL(I)[NH,Fe(sO,12H.o]??С 豸 ? ?0.0001g 5.2,,? ,15mL30mL 5.3 50ml~100ml 5.4 150ml200ml 5.5 ? ?,?Χе?????,??? 5.6? ?
GB/T27973一2011 玻璃容量器皿 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称量瓶 5.8分光光度计 mm、20mm 可在400nm700nm范围内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带有101 比色皿 测氧蒸届装置 测氯蒸溜装置如图1所示 说明 -吹气泵 石英蒸僧管 转子流量计; -炉膛保温罩; 洗气瓶,内装硝酸银溶液(5g/L)(4.16); -蛇形冷凝管 温控仪; -50ml锥形瓶; 电炉; -固定架 5 10 图1测氧蒸装置示意图 5.10玻璃砂芯漏斗 直径50mm, n,型号G4(平均孔径44m一7pm). 5.11火焰光度计 可稳定地测定钾在波长768nm处和钠在波长589nm处的谱线强度 5.12原子吸收光谱仪 带有镁、钾、钠、铁、瞌元素空心阴极灯 试样的制备 含水量测定试样的制备 按GB/T2007.1的规定进行取样,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经混匀后缩分至100g将试样 分为两份,一份用于检验,另一份为备份试样,密封保存 6.2化学分析试样的制备 供化学分析用试样,经研磨后,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使其全部通过孔径为80m方孔筛 充分混匀,装人试样瓶中,在105笔l10C的温度下烘干2h以上,取出密封保存于干燥器中
GB/r27973一2011 含水量的测定 7.1方法提要 在105C一110C的条件下,将试样中的水份烘干,称取失去的水分质量 7.2分析步骤 称取约1s(6.1)试样(m),精确至0.001因,放人已烘干至挺量的带有磨口塞的称量瓶中(m) 于105C110C的烘干箱内烘1h(烘干过程中称量瓶应敞开盖),取出,盖上磨口塞,放人干燥器中冷 至室温,称量 再放人烘箱中于同样温度下烘干30min,如此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量(m) 7.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含水量的质量分数wH.,o按式6)计算 15 7l6 ×100 w't,o n 式中: 含水量的质量分数,%; "w'H.,o 烘干前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 1 -烘干前试料与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7m 烘干后试料与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烧失量的测定 -灼烧差减法 8.1方法提要 试样中水分,碳酸盐及其他易挥发性物质,经高温灼烧即分解逸出灼烧所失去的质量即为烧失量 8.2分析步骤 称取约1s(6.2)试样(m)精确至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30mL竟堆城中(m.)将堆蜗盖 置于堆蜗上,放在高温炉(5.5)内 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士25)下灼烧30nmin,取出堆塌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m,) 8.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wL.o按式(7)计算: 二M s ×100 weLo,1 m 式中: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 wL.o.1 -灼烧前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7" -灼烧前试料与瓷堆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8 灼烧后试料与瓷绀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19 10
GB/T27973一2011 氧离子的测定 -硫氮酸铵容量法(基准法 方法提要 本方法测定除氟以外的卤素含量,以氯离子(CI)表示结果 试样用硝酸进行分解 同时消除硫 化物的干扰 加人已知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使氯离子以氯化银的形式沉淀 煮沸,过滤后,将滤液和洗 涤液冷却至25C以下,以铁)盐为指示剂,用硫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 9.2分析步骤 称取约2g(6.2)试样(mm),精确至0.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人50mL水,搅拌使试样完 全分散,在搅拌下加人50mL硝酸(1十2),加热煮沸,在搅拌下微沸1min一2nmin 准确移取5.00mL 硝酸银标准溶液(4.16)放人溶液中,煮沸1nmin一2min,加人少许滤纸浆,用预先用硝酸(1十100)洗涤 过的中速滤纸抽气过滤或玻璃砂芯漏斗(5.10)抽气过滤,滤液收集于250mL 锥形瓶中,用硝酸 1十100)洗涤烧杯、玻璃棒和滤纸,直至滤液和洗液总体积达到约200mL,溶液在弱光线或暗处冷却至 25C以下 加人5ml硫酸铁铵指示剂溶液(4.48),用硫氮酸铵标准滴定溶液(4.24)滴定至产生的红棕色在 摇动下不消失为止 记录滴定所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如果V,小于0.5mL,用减少 半的试样质量重新试验 不加人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策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氯离子的质量分数wa-按式8)计算: 二 _L.rrX5.00x ×100=0.8885×Y二 (8) Zeg K ×1000 V 又m Xml10 式中: 氯离子的质量分数,%; wc V 滴定时消耗硫氧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空白试验滴定时消耗的硫氢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710 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1.773 氯离子的测定 -磷酸蒸-汞盐滴定法(代用法 10 10.1方法提要 用规定的蒸憎装置在250一260温度条件下,以过氧化气和磷酸分解试样,以净化空气做载 体,蒸榴分离叙离子,用稀稍酸作吸收液 在pH值3.5左右,以二举偶策破肤耕为指示剂用稍酸来标 准滴定溶液滴定 10.2分析步骤 使用5.9规定的测氧蒸馏装置进行测定 向50ml锥形瓶中加人约3ml水及5滴硝酸(4.25),放在冷凝管下端用以承接蒸僧液,冷凝管下 端的硅胶管插于锥形瓶的溶液中 11
GB/r27973一2011 称取约0.2g(6.2)试样(mi),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烘干的石英蒸馏管中,勿使试样粘附于 管壁 向蒸憎管中加人5~6滴过氧化氢溶液(4.9),摇动使试样完全分散后加人5mL 磷酸,套上磨口 塞,摇动,待试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部分逸出后,将(5.9)所示的仪器装置中的固定架(图1)套 在石英蒸僧管上,并将其置于温度250C260C的测氯蒸僧装置(5.9)炉膛内,迅速地以硅橡胶管连 接好蒸溜管的进出口部分(先连出气管,后连进气管),盖上炉盖 开动气泵,调节气流速度在100mL/min一200mL/min,燕懈10min~15min后关闭气泵,拆下连 接管,取出蒸馏管置于试管架内 用乙醇(4.8)吹洗冷凝管及其下端,洗液收集于锥形瓶内(乙醇用量约为15ml) 由冷凝管下部取 出承接蒸懈液的锥形瓶,向其中加人12滴澳酚蓝指示剂溶液(4.44),用氢氧化钠溶液(4.17)调节至 溶液呈蓝色,然后用硝酸(4.25)调节至溶液刚好变黄,再过量1滴,加人10滴二苯偶氮碳酰阱指示剂溶 液(4.45),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4.35.1)滴定至紫红色出现 记录滴定所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 体积V 叙离子含量为0.2%一1%时,燕僧时间应为15min20min;用硝酸求标准滴定溶液(4.35.2)进 行滴定 不加人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10.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氯离子的质量分数wta按式(9)计算: Tex-V TcxV-x0. ×100= w'e m1×1000 mmm 式中 氯离子的质量分数,%; 7 Te"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对氧离子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 -滴定时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空白试验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71 11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基准法 11.1方法提要 经氢氟酸一硫酸蒸发处理除去硅,用热水浸取残渣,以氨水和碳酸铵分离铁、铝、钙、镁 滤液中的 钾,钠用火焰光度计进行测定 11.2分析步骤 称取约0.1g化学分析试样(mi2),精确至0.000lg,置于铂皿中,加少量水润湿,加人10ml氢氟 酸(4.3)和15一20滴硫酸(1十1),放人通风橱内电炉上缓慢加热,燕发至干,近干时摇动铂皿以防溅失, 至白色浓烟完全逸尽后,取下冷却至室温 加人适量热水,压碎残渣使其溶解,加1滴甲基红指示剂 (4.42),用氨水(1十1)中和至黄色,再加人10mL碳酸铵溶液(4.20)搅拌,然后放人通风橱内电炉上低 温加热20nmin一30min 用快速滤纸过滤,以热水洗涤,滤液及洗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 室温 用盐酸(1十1)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将火焰光度计调节至最佳工作状 态,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在工作曲线(4.33.2)上分别查出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含量(ma;)和(mi 12
GB/T27973一2011 11.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质量分数wk.o和w.o按式(10)和式(11)计算 X0 l12 7ml12 ×100 l0) wK,0 000 m3X l\s mg m2X0. wNa,o X100一 l ×1000 1a mna 式中: -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wK,o 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wN 'Nw,o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112 测定溶液中氧化钾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m3 -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 m1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代用法 1 12.1方法提要 用氢佩酸一高氯酸分解试样,以钯盐消除硅、铝、钛等的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分别于波长 766.5nm处和波长589.0nm处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吸光度 12.2分析步骤 称取约0.lg(6.2)试样(m),精确至0.0001g,置于铂堆蜗(或铂皿)中,加人0.5ml一1nL水 润湿,加人5ml7ml氢氟酸和0.5mL高氧酸,放人通风橱内低温电热板上加热,近干时摇动铂堆 蜗以防溅失 待白色浓烟完全驱尽后,取下冷却 加人20mL盐酸(1十1),温热至溶液澄清,冷却后 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人5ml氯化钯溶液(4.30),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供原子吸收光谱 法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用 从上述溶液中吸取一定量的试样溶液放人容量瓶中(试样溶液的分取量及容量瓶的容积视氧化钾 和氧化钠的含量而定),加人盐酸(1十1)及氯化钯溶液(4.30),使测定溶液中盐酸的体积分数为6%,钯 的浓度为1mg/mL 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5.12),在空气-乙炔火焰中,分别用 钾元素空心阴极灯于波长766.5nm处和纳元素空心阴极灯于波长589.0nm处.,在仪器条件下测定浴 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4.33.3)上查出氧化钾的浓度(ei)和氧化钠的浓度(e C 12.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质量分数wk.o和w.o分别按式(12)和(13)计算: c1×V,×n ci×V,×n×0. ×100 12 w'K.o m又ow m1 e×V,×n C2×V,×n×0. ×100 13) wN,o ×1000 mn m1 式中: 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wK,o 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wNea.o" -测定浴液中氧化钾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w/ml) C 13
GB/r27973一2011 mL); -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 2 测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3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13 二氧化硅的测定氧化铵重量法(基准法 13.1方法提要 试样以无水碳酸钠烧结,盐酸溶解,加人固体氯化铵于燕气水浴上加热蒸发,使硅酸凝聚,经过滤灼 烧后称量 用氢氟酸处理后,失去的质量即为胶凝性二氧化硅含量,加上从滤液中比色回收的可溶性二 氧化硅含量即为总二氧化硅含量 13.2分析步骤 13.2.1胶凝性二氧化硅的测定 称取约0.2其化学分析试样(mi;),精确至0.0001g 置于铂柑城巾,加人0.3区无水碳酸的 (4.11).混匀.将堆蜗置于950C1000C下灼烧15min,放冷 将烧结块移人瓷蒸发皿中,加少量水涧湿,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盖上表面皿,从皿口滴人 5ml盐酸及2一3滴硝酸,待反应停止后取下表面皿,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分解完全,用(1十1 盐酸清洗堆蜗数次,洗液合并于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脚架,再盖上表面 m 燕发至糊状后,加1g氯化铵,充分搅匀,继续在沸水浴上燕发至干 取下蒸发m,加人l0 ml 20ml热盐酸(3+97),搅拌使可溶性盐类溶解 用中速滤纸过滤,用胶 头扫棒以热盐酸(3+97)擦洗玻璃棒及蒸发皿,并洗涤沉淀3~4次,然后用热水充分洗涤沉淀,直至检 验无叙根为止 滤液及洗液保存在250mL的容量瓶中 将沉淀连同滤纸一并移人恒重的堆蜗中,烘干并灰化后放人9501000的高温炉内灼烧1h 取出堆蜗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重(min). 向堆蜗中慢慢加人数滴水润湿沉淀,加人3滴硫酸(1十4)和10mL氢氟酸(4.3),放人通风橱内电 热板上缓慢加热,燕发至干,升高温度继续加热至三氧化硕白烟完全驱尽 将堆坍放人(950士35)T的 高温炉(5.5)内灼烧30min,取出堆塌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ms) 13.2.2经氢氟酸处理后的残渣的分解 向经过氢氟酸处理后得到的残渣中加人0.5g焦硫酸钾(4.31),在喷灯上熔融,熔块用热水和数滴 盐酸(1十1)溶解,溶液合并人分离二氧化硅后得到的滤液中 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供测定滤 液中残留的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测定 13.2.3可溶性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从溶液(13.2.2)中吸取25.00mL溶液放人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40mL,依次加人5ml 盐酸(1十10),8mL乙醇(4.8),6ml钼酸铵溶液(4.32),摇匀 放置30min后,加人20mL盐酸 1十l),5ml抗坏血酸溶液(4.26),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放置60min后,用分光光度计(5.8). 1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于波长66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4.37.2)上查出二氧化 硅的含量(nn 14
GB/T27973一2011 13.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13.3.1胶凝性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计算 胶凝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按式(14)计算 '胶醒so m17m18 ×100 (14 w'胶醒so m6 式中: 胶凝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w胶版soO 13.2.1中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116 -灼烧后未经氢氟酸处理的沉淀及堆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i -用氢氟酸处理并经灼烧后的残渣及堆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s 13.3.2可溶性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计算 可游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w的,按式(15)计算会 m×250 77719 ×100 15 w'可溶sO 2×100o × m6 m16 式中: -可溶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w'可溶so 13.2.1中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16 按13.2.3测定的100mL溶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单位为毫克(mg) 119 13.3.3总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计算 总 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wgso,按式(16)计算 (16 w总so,=w'胶旋so十w'可济so 式中 总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w'总so -胶凝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7心胶凝sio -可溶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w可蒂so 14 二氧化硅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代用法) 14.1方法提要 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K,SiF.)沉淀,经过滤、洗 涤及中和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酥为指示剂,用氢 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14.2试样溶液的制备 放在650C700C高温炉中预烧 称取0.4R(6.2)(精确至0.oo1p)试样(n).置于银堆蜗中 20min取出冷却,加人5g一6g氢氧化钠,置于高温炉中,低温升起至650C熔融30min(期间取出摇 匀1次),取出,冷却至室温 将银堆蜗放人盛有100mL近沸腾水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 适当加热,待熔块完浸出后,取出银堆蜗,用水冲洗银堆塌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人25ml30ml盐 酸,再加人1mL硝酸 用热盐酸(1十5)洗净银堆蜗和盖,将溶液加热至沸,冷却,然后移人250m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镁用 15
GB/r27973一2011 14.3分析步骤 吸取试样溶液(14.2)50.00m放人300ml塑料杯中,加人10ml~15ml硝酸,搅拌,冷却至 30C以下 加人固体氧化钾,仔细搅拌至饱和并有少量氯化钾固体颗粒析出,再加人2g氧化钾及 20 10ml.氟化钾溶液(4.21),仔细搅拌(如氧化钾析出量不够,应再补充加人),放置15min~ min 用 中速滤纸过滤,用氯化钾溶液洗涤塑料杯及沉淀3次 将滤纸连同沉淀取下,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 加人10mL30C以下的氧化钾-乙醇溶液(4.23)及1mL.酚酞指示剂(4.43)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 定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呈红色 向杯中加人200mL沸水(煮 沸并用氢氧化钠溶液(4.41)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41)滴定至微红色 14.4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wso按式(17)计算 Tso×Vo×5 ×10 (17 TwUsO ×1000 m120 式中: 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 wso T -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单位为mg/mL: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V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0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15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邻菲罗琳分光光度法(基准法 15.1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加人抗坏血酸溶液,使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与邻菲罗啾生成红色配合物 于波长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15.2分析步骤 从溶液(14.2)中吸取10.00mL溶液放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后吸取25.00ml 溶液放人l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约40 加人5ml抗坏血酸溶液(4.26),放置5 ,然后 l min, 再加人5ml邻菲罗啾溶液(4.27)、10ml.乙酸铵溶液(4.28),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放置30 min 后,用分光光度计(5.8)、1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于波长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在工作曲 线(4.36.2)上查出三氧化二铁的含量(ma 15.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wH, 按式(18)计算: ma1×100 mn2×10 ×100 18 wFe,o m20×1000 m 式中: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 w 'FegO 100ml测定溶液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单位为毫克(mg) 12 -I4.2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2). m2o 16
GB/T27973一2011 16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EDTA直接滴定法(代用法 16.1方法提要 在pHl.82.0温度为60C70C的溶液中,以磺基水杨酸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 16.2分析步骤 从(14.2)制备的溶液中吸取50.00ml溶液放人3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L.,用氨水 1十1)和盐酸(1+1)调节溶液pH值在1.8一2.0之间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检验) 将溶液加热 至70,加人10滴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4.47),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4.40.1)缓慢地滴定至 亮黄色(终点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60C,如终点前溶液温度降至近60C时,应再加热至65C 70C). 16.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wr,o按式(19)计算: ×V11×10×5 TR ×5×Vn 工4 FaO wr ×100= 19) 'Fego 又1000 120 mn20 式中: 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 wFe,o T -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IFe,o V -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4.2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9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1 氧化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17.1方法提要 以氢氟酸一高氯酸分解或氢氧化钠熔融-盐酸分解试样的方法制备溶液,分取一定量的溶液,用腮 盐消除硅、铝、钛等对镁的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波长285.2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17.2分析步骤 从溶液(14.2)中吸取一定量的溶液放人容量瓶中(试样溶液的分取量及容量瓶的容积视氧化镁的 含量而定),加人盐酸(1十1)及氯化钯溶液(4.30),使测定溶液中盐酸的体积分数为6%,钯的浓度为 1mg/mL.,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5.12),在空气-乙快火焰中,用镁空心阴极灯,于 波长285.2nm处,在相同的仪器条件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4.38.1)上查出氧化镁的浓度 (ca 17.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氧化镁的质量分数w按式(20)计算 ×V GxVXnx0. c3 I12X儿 ×100= wMgo 20 ×1000 m120 m20 17
GB/r27973一2011 式中: -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wMo -测定溶液中氧化镁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Cs V -测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4.2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0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18 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本标准所列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为绝对偏差,以质量分数(%)表示 在重复性条件下,采用本标准所列方法分析同一试样时,两次分析结果之差应在所列的重复性限 如超出重复性限,应在短时间内进行第三次测定,测定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 表1)内 次分析结果之差 值符合重复性限的规定时,则取其平均值,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按上述规定进行分析 在再现性条件下,采用本标准所列方法对同一试样各自进行分析时,所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应 在所列的再现性限(表1)内 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含量范围/ 重复性限/再现性限 测定方法 成 分 % % sh 含水量 灼烧差减法 0.15 0.20 失量 灼烧差减法 0.15 0.25 氧化铁 原子吸收光谱法 0.15 0.25 二氧化硅(基准法》 氯化铵重量达 .25 0.30 0.15 0.20o 三氧化二铁(基准法 邻菲罗琳分光光度法 氧化(基准法 火焰光度法 0.10 0.15 氧化钠基准法 火焰光度法 0.05 0.10 s0.10% 0.003 0,005 氯离子(基准法》 硫氮酸铵容量法 0,015 >0.10% 0.010 氧化钾(代用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0.05 0.10 氧化钠(代用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0.05 0.10 0.35 二氧化硅(代用法》 氟硅酸钾容量法 0.40 三氧化二铁(代用法 0.15 0.20o EDTA直接滴定法 0.003 0.005 s0.10% 氯离子(代用法》 磷酸蒸僧-求盐滴定法 >0.10% 0.01o 0.015 18

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 GB/T27973-2011

硅灰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氧化硅等。根据GB/T27973-2011中的规定,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量测定:取适量样品,加入硫酸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沸腾,冷却后滴定氢氧化钠溶液,计算出总碱度。 2. 钙含量测定:取适量样品,加入硝酸和硼酸混合溶液,加热至干燥,再加入氯化铵和盐酸混合溶液,使其溶解,最后滴定EDTA溶液,计算出钙含量。 3. 硅含量测定:取适量样品,加入氢氟酸和硝酸混合溶液,加热至干燥,再加入氯化铵和盐酸混合溶液,使其溶解,最后用钼酸铵溶液滴定,计算出硅含量。 4. 氧化铁含量测定:取适量样品,加入盐酸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冷却后用六氯钴酸钾-碳酸钠溶液比色法测定氧化铁含量。 5. 氧化钙含量测定:取适量样品,加入盐酸和氯化铵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冷却后用EDTA滴定,计算出氧化钙含量。 以上就是GB/T27973-2011中规定的硅灰化学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准确可靠,对于硅灰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和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类似的标准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硅灰的化学分析方法

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的编号:GB/T27969-2011。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共有13页,发布于2012-10-01
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学分析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学分析方法的编号:GB/T27974-2011。建材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化学分析方法共有25页,发布于2012-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