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546-2016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applicationofsteelsla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钢渣应用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钢渣应用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2546-2016。钢渣应用技术要求共有15页,发布于2017-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3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99
  • 实施日期2017-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417.21KB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32546一2016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 Techniealrequirementsforapplieationofsteelslag 2016-02-24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2546一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矿渣开发公司、湖北鄂钢附属企业总公司、宁波太极环保设备 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中冶集团冶金建筑研究总院、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 团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安岭、仇金辉,苏兴文,武俊宇,李晓阳、崔丽、王成杰、卢忠飞、王姜维、 史汉祥、陈广言、包建华、张亮亮、胡治法、宋武、李灿华、马献阳、夏春、曹鑫、张志彪、史跃展、焦立新、 李军华,段遵莉,刘祖军,间文,黎吉军,赵玉芳,徐嘉音,胡英伟、胡亚雄、张国全、王晓东,黄爱菊
GB/T32546一2016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渣应用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钢渣用作胶凝材料、钢渣用作骨料(集 料,钢渣用作烧结熔剂钢渣用作烟气脱硫剂和钢渣用作水泥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与验收、 运输和贮存等,同时也包含了钢渣在上述不同应用范围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胶凝材料、骨料(集料),烧结熔剂,烟气脱硫剂和水泥生料用钢渣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750水泥压燕安定性试验方法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2007.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粒度测定方法手工筛分法 GB/T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4l11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003. .2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8239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902预拌混凝土 GB/T15229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968墙体材料术语 GB/T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 GB/T21144混凝土实心砖 GB23439混凝土膨胀剂 GB/T24492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 GB/T25181预拌砂浆 GB25779承重混凝土多孔砖
GB/T32546一2016 GB/25824道路用钢渣 GB/T30897烧结用磁选渣钢粉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GB502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50912 GB/T51003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JC475混凝土防冻剂 JC/T603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c/T68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G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 7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23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G1/T JG/T3048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 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 YB/T140钢渣化学分析方法 YB/T801工程回填用钢渣 YB/T802冶金炉料用钢渣 俐铁渣及处理利用术语 YB/T804 YB/T4184 钢渣混合料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YB/T4188钢渣中磁性金属铁含量测定方法 术语和定义 YB/T804和GB/T1896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基本要求 4.1胶凝材料和骨料(集料)用钢渣在使用前应经稳定化和除铁处理,其金属铁含量应不大于2.0%(用 于抹灰砂浆时其金属铁含量应不大于1.0%),且体积稳定性合格 金属铁含量的试验应按YB/T4188 的规定执行,体积稳定性的试验应按不同用途要求而规定的试验方法执行 4.2钢渣的选择应分别满足用作胶凝材料,骨料,烧结熔剂、烟气脱硫剂,水泥生料的性能要求 4.3钢渣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满足GB6566的规定 4.4钢渣使用时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的规定 钢渣用作胶凝材料的要求 -般规定 5.1 5.1.1钢渣粉出厂时供应单位应提供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其内容包括:厂名、合格证或出厂检 2
GB/T32546一2016 验报告编号、规格或级别生产日期、代表数量及本批检验结果及结论等,并应定期提供型式检验报告 5.1.2钢渣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20491的规定 5.1.3钢渣粉进厂检验项目为比表面积流动度比、活性指数和安定性,其检验结果应符合GB/T20491 的规定 5.1.4钢渣粉的取样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组批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渣粉一个检验批由同一厂家、同一活性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组成 每一检验批总量不应超过200t 取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散装钢渣粉,应从每批连续购进的任意3个罐体各取等量试样 份,每份不少于5.0kg,混合搅拌均匀,用四分法缩取比试验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量;对于袋 装钢渣粉,应从每批中任抽10袋,从每袋中各取等量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5kg,混合搅拌 均匀,用四分法缩取比试验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量; 判定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渣粉验收应按批进行,符合检验项目规定技术要求的可以使用 若有一项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则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项目进行复检 复检 后,项目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时,可判为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一项性能仍然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批 产品降级使用或判为不合格品 5.1.5钢渣粉储存时,严禁与其他材料混杂,并防止受潮 储存期超过3个月时,使用前应按5.1.3和 5.1.4的规定进行复验 5.1.6钢渣粉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混人杂物和粉尘飞扬的措施 5.2水泥 钢渣粉用作水泥混合材时,其掺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3 混凝土 5.3.1混凝土用其他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应符合GB175的规定,宜采用硅股盐水泥、普通硅股盐水泥 当采用其他晶种水泥时 a 应了解水泥中混合材的品种和掺量,并通过充分试验确定钢渣粉的掺量 砂、石应分别符合 b GB/T14684、GB/T14685的规定; 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等其他矿物掺合料应分别符合GB/T1596.,GB/T18046 GB/T18736、JG/T3048或GB/T51003的规定; d)外加剂应符合GB8076.,GB50119,GB23439和Jc475等的规定; 拌合用水应符合JG63的规定 e 5.3.2钢渣粉掺量应符合GB/T51003的规定;钢铁渣粉(钢渣粉与粒化高炉矿渣粉按一定比例复合的 矿物掺合料)掺量应符合GB/T50912的规定;当钢渣粉与其他矿物掺合料复合时,其掺量应符合 GB/T51003的规定 5.3.3掺钢渣粉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b)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JG55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5.3.4掺钢渣粉的混凝土制备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存、计量、搅拌和运输应符合GB/T14902的相关规定; b) 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应符合GB50666的相关规定 5.3.5掺钢渣粉的混凝土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的出厂和交货检验项目、取样与检验频率、判定规则应符合GB/T14902的有关规定
GB/T32546一2016 b)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204的相关规定 5.4砂浆 5.4.1用于砂浆的其他原材料应符合GB/T25181的规定 5.4.2钢渣粉可用于配制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普通防水砂浆;当用于其他种类砂浆时,应符 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5.4.3钢渣粉在砂浆中的掺量应根据砂浆品种、用途、环境条件和强度等级等因素经系统试验确定 5.4.4掺钢渣粉的砂浆性能应符合GB/T25181的规定,其性能试验方法应按JGJ/T70的规定执行 5.4.5砂浆的制备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砂浆的制备应符合GB/T25181的相关规定; b》砂浆出厂包装.财存和运输符合GB/T25181的相关规定; 砂浆进场储存与拌合应符合JGJ/T223的相关规定; d)砂浆施工应符合JGJ/T223的相关规定 5.4.6掺钢渣粉的砂浆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型式检验项目以及出厂和交货检验项目,取样与组批,判定规则应符合GB/T25181的有关 规定; 进场检验项目、检验批量、判定规则应符合JGJ/T223的相关规定; D) 施工与质量验收应按JGJ/T223的规定执行,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c 5.5砖和砌块 5.5.1钢渣粉可制备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当用于制备水利,市政,交通等工 程用砖和砌块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绢法粉惨量应根据砖或砌块的照度等级,密度等级或其他性能经系统试验确定 5.5.2 5.5.3混凝土砖用其他原材料及砖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GB/T21144,GB25779,GB/T24492等规 定,其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T4111的规定执行 5.5.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用其他原材料及砌块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GB8239.GB/T15229等规 定,其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T4111的规定执行 5.5.5混凝土砖和砌块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砖的型式检验项目以及出场检验项目、组批规则抽样规则及判定规则应符合 GB/T21144,GB25779,GB/T24492等标准的规定; b)混凝土砌块的型式检验项目以及出场检验项目、组批规则、抽样规则及判定规则应符合 GB8239,GB/T15229等标准的规定 5.5.6混凝土砖和砌块的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50203的相关规定 钢渣用作骨料(集料)的要求 -般规定 钢渣出厂时供应单位应提供渣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的内容包 6.1.1 括:厂名、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编号,规格或级别,生产日期、代表数量及本批检验结果及结论等,并应 定期提供型式检验报告 6.1.2钢渣的进场检验项目和组批原则应根据其不同用途要求确定 6.1.3钢渣应按下列规定取样试验 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
GB/T32546一2016 取大致等量的钢渣细集料8份或钢渣粗骨料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 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相等 b 的钢渣细集料4份或钢渣粗骨料8份,组成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轮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钢渣细集料8份或锅渣粗 骨料16份,组成一组样品 取样数量应满足规定试验的需要 若需要做多项试验时,可在确保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 响另一项试验结果的前提下,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儿项不同的试验 试样处理时应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合均匀,按四分法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 需量为止 6.1.4钢渣的判定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渣验收按批进行,符合检验项目规定技术要求的可以使用 b)钢渣检验结果中若有一项性能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 项目进行复检 复检后,该项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判为该批产品合格;复检后,仍然不符 合本标准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6.1.5钢渣应按厂家,规格分开堆放储存,且应采取防止混人杂物和污染的措施 6.1.6钢渣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混人杂物和粉尘飞扬的措施 6.2砂浆 6.2.1钢渣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钢渣用作砂浆骨料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方孔筛累计筛余"/% 级配类别 2.36mm 1.18mm 4.75mm 600Mm 300m 150Mm 颗粒 1区 85~71 355 6535 9580 9785 级配 2区 250 704l 92~70 50~l0 9480 3区 150 250 40~16 8555 9475 MB值1.4或快速 <10.0 石粉 法试验合格 含量" MB值>1.1或快速法 % 二5.0 试验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质量分数 0.5 以so计/ /% 坚固性/% <10 压蒸膨胀率/% S0.80 含水率/% s0.5 注:含水率指标仅适用于配制干混砂浆 钢渣的实际颗粒级配除4.75m和6004m缩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筛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不大于5%.
GB/T32546一2016 6.2.2钢渣压蒸膨胀率性能试验方法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钢渣其他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T14684 的规定执行 6.2.3钢渣的进厂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粉体含量和压蒸膨胀率,其检验结果应符合GB/T14684和 附录A的规定 6.2.4钢渣以同一厂家,同一规格,每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600t时亦为一检验批 6.2.5钢渣可用于配制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普通防水砂浆;当用于其他种类砂浆时,应符合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6.2.6砂浆用其他原材料应符合GB/T25181的规定 6.2.7砂浆性能应符合GB/T25181的规定,其性能试验方法应按JGJ/T70的规定执行 6.2.8砂浆的制备与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5.4.5和5.4.6的规定 6.3砖和砌块 6.3.1钢渣用作砖和砌块细骨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钢渣用作砖和砌块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方孔筛累计筛余"/% 级配类别 4.75mm 150um 2.36nmm 1.18mm 600Am 300Am 颗粒 35" 65一35 85~71 95~80 97 -85 区 010 级配 2区 010 25o 5010 70~4l 9270 9480 3区 010 150 250 40~16 8555 9475 MB值1,4或快速 <10.0 石粉 法试验合格 含量 MB值>1,4或快速法 % <5.0 试验合格 碗化物及碗酸盐质量分数 0.5 以SO计/% 坚固性/% 10 30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压蒸膨胀率/% 0.80 纲渣的实际颗粒级配除4.75mm和6004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筛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不大于5% 6.3.2钢渣压蒸膨胀率性能试验方法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钢渣用作细骨料的其他性能试验方法应 按GB/T14684的规定执行 6.3.3钢渣用作砖和砌块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其他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钢渣用作砖和砌块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15 针,片状颗粒含量/%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质量分数(以sO计/%
GB/T32546一2016 表3(续 项目 指标 坚固性/% 12 压碎指标/% 30 s0.80 压蒸膨胀率/% 6.3.4钢渣压蒸膨胀率性能试验方法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钢渣用作粗骨料的其他性能试验方法应 按GB/T14685的规定执行 6.3.5钢渣用作细骨料时的进场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和压蒸膨胀率,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2 的规定 6.3.6钢渣用作粗骨料时的进厂检验项目为最大粒径、颗粒级配和压蒸膨胀率,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3 的规定 6.3.7钢渣用作粗、细骨料时,以同一厂家、同一规格、每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600t时亦为一检 验批 6.3.8钢渣可制备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当用于制备水利市政,交通等工程 用砖和砌块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6.3.9钢渣用量应根据砖和砌块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等经系统试验确定 6.3.10混凝土砖和砌块用其他原材料及砖和砌块的技术要求应符合5.5.3和5.5.4的规定 6.3.11混凝土砖和砌块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5.5.5的规定 6.4道路 6.4.1钢渣可用于道路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也可用于道路基层和路基集料 6.4.2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道路基层和路基集料用钢渣的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T2582A的 规定 6.4.3道路基层用其他原材料和钢渣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YB/T4184的有关规定 6.4.4钢渣进厂检验项目及组批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渣用作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时,进厂检验项目为规格和浸水膨胀率,钢渣用作道路基层集料 a 时,进厂检验项目为最大粒径、压碎值和浸水膨胀率;钢渣用作道路路基集料时,进厂检验项目 为最大粒径和浸水膨胀率 上述检验结果应符合GB:/T25824的规定 b钢渣用作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时,一个检验批由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组成,每一检验批总量不 应超过2000t;钢渣用作道路基层和路基集料时,一个检验批由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组成,每 -检验批总量不应超过3000t 6.4.5钢渣用于道路时的制备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和施工应符合JTGF40的有关规定; 基层用钢渣混合料的制备和施工应符合YB/T4184的有关规定; D c路基用钢渣的制备和施工应符合JTGF10的有关规定 6.4.6钢渣用于道路时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层混合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YB/T4184的有关规定;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应符合JTGF80/1的有关规定 b 6.5回填 6.5.1工程回填用钢渣的技术要求应符合YB/T8o1的规定
GB/T32546一2016 6.5.2工程回填用钢渣的进厂检验项目为最大粒径和浸水膨胀率 6.5.3工程回填用钢渣的一个检验批由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组成,每一检验批总量不应超过5000t 6.5.4工程回填施工应符合GB50202的规定 6.5.5工程回填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50202的规定 钢渣用作烧结熔剂的要求 7.1烧结熔剂用钢渣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渣的技术要求应符合YB/T802的规定; 钢造的进厂检验项目为全铁含量、狱度相粒度,其检验结果应符合 b YB/T802的规定 钢渣的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判定规则应符合YB/T802的规定 c) 7.2烧结熔剂用磁选渣钢粉应符合下列规定 a)磁选渣钢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30897的规定; b)磁选渣钢粉的进厂检验项目为全铁含量和粒度,其检验结果应符合G;B/T30897的规定 磁选渣钢粉的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判定规则应符合GB/T30897的规定 钢渣用作烟气脱硫剂的要求 8.1烟气脱硫剂用钢渣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烟气脱硫用钢渣的技术要求 性能 指标 >350 比表而机mk" 化学成分/% CaO十MgO >45 金属铁含量/% 2.0 8.2烟气脱硫剂用钢渣粉的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比表面积应按GB/T8074的规定进行; b)化学成分应按YB/T140的规定进行; 金属铁舍屋的试验应按YBTI388的规定进行 e) 8.3烟气脱硫剂用钢渣粉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为8.1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进厂检验项目为比 表面积和化学成分,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 8.4烟气脱硫剂用钢渣粉的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和判定规则应符合5.1.4的规定 钢渣用作水泥生料的要求 水泥生料用钢渣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9.1 表5生料用钢渣的技术要求 性能 指标 最大粒径/mm 20 金属铁含量/% 2.0
GB/T32546一2016 9.2水泥生料用钢渣的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最大粒径应按GB/T2007.7的规定进行 b金属铁含量应按YB/T4188的规定进行 9.3水泥生料用钢渣的型式检验项目为9.1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出厂检验项目和进厂检验项目为最 大粒径,检验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 9.4水泥生料用钢渣的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和判定规则应符合6.1.3和6.1.4的规定
GB/T32546一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钢渣压蒸膨胀率试验方法 A.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砂浆、砖或砌块用钢渣骨料的体积稳定性测定 A.2仪器设备 A.2.1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C A.2.2方孔筛 符合GB/T6003.1和GB/T6003.2的要求 A.2.3天平 称量1000g,感量0.1lg A.2.4水泥胶砂搅拌机 符合JC/T681的要求 A.2.5试模、钉头,捣棒和比长仪 符合Jc/T603的要求 A.2.6湿气养护箱 符合GB/T17671的要求 沸煮箱 A.2.7 符合GB/T1346的要求 A.2.8压蒸釜 符合GB/T750的要求 A.3试样 A.3.1水泥 符合GB175规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试验结果有争议或仲裁时 应采用符合GB8076规定的基准水泥 1o
GB/T32546一2016 A.3.2钢渣 钢渣应按6.1.3的规定取样并缩分至约5kg,破碎后过4.75mm筛(钢渣用作细骨料可不破碎),取 筛下试样在烘箱中烘干,然后分别过2.36mm、1.18mm,600Mm、300m和150Mm方孔筛,筛分方法 应按GB/T1468的规定执行 钢渣骨料各粒级的组成应符合表A.1l的规定 表A.1 钢渣骨料分级组成 4.75mm 2.36mm 1.18mm 600Am 300m 粒径 2.36mm 1.18mm 600m 300m 150m 分级质量/% 10 25 25 25 15 A.4试验条件 成邪试验室逛.醒度应符合GBT167的相关规定 试件成型前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应在17C~25C范围内 压蒸试验室应不与其他试验共用.并备有通风设备和自来水源 试件长度测量应在20C士2C的恒温室或成型实验室内进行,比长仪和校正杆都应与室内温度 -致 A.5试验方法和步骤 A.5.1试件的成型 A.5.1.1试模的准备 试验前在试模内涂一薄层机油,并将钉头装人模槽两端的圆孔内,注意钉头外露部分不要沾染 机油 A.5.1.2试件用砂浆配合比 水泥与钢渣骨料的质量比应为1:2.25 每组3个试件共需水泥440g,钢渣骨料990g 砂浆用水 量应按GB/T2419的规定进行,但跳桌跳动次数应为10次,以胶砂流动度在105mm一120mm的用 水量为准 A.5.1.3试件的制作方法 成型前24h,将试验用材料(水泥、钢渣,拌合用水等)放人规定温度的成型室内 砂浆搅拌程序应按GB/T17671的规定进行,但钢渣加人搅拌锅时改用人工投料的方式 搅拌完成的砂浆分二层装人已装好钉头的试模内,每层插捣40次,测头周围应小心捣实 浇捣完 毕后用鳗刀刮除多余砂浆,抹平、编号并标明测长方向 1l1
GB/T32546一2016 A.5.2试件的养护 试件成型完毕后,立即带模放人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成型后24h士15min脱模 A.5.3试件的沸煮 A.5.3.1初长的测量 试件脱模后即测其初长 测量前要用校正杆校正比长仪千分表零读数,测量完毕也要核对零读数 如有变动,试件应重新测量 试件在测长前应将钉头擦干净,为减少误差,试件在比长仪中的上下位置在每次测量时应保持一 致,读数前应左右旋转,待千分表指针稳定时读数L ,结果记录至0.001mm A.5.3.2沸煮试验 测完初长的试件平放在沸煮箱的试架上,按GB/T1346的有关规定进行沸煮 A.5.4试件的压蒸 A.5.4.1沸煮后的试件应在4d内完成压蒸 试件在沸煮完成后和压蒸开始前的时间段内应放在 (20士2)的水中养护 压蒸前将室温下的试件放置在试件支架上,试件间应留有间隙 为了保证压蒸时压蒸釜内始终保 持饱和水蒸气压,必须加人足量的蒸馏水,加人量一般为压蒸釜容积的7%10%,但试件不应接触 水面 A.5.4.2在加热初期应打开放汽阀,让釜内空气排出直至看见有蒸汽放出后关闭,接着提高釜内温度 使其从加热开始经45min~ 75min达到表压2.0MPa士0.05MPa 在该压力下保持3h后切断电源, 让压蒸釜在90min内冷却至釜内压力低于0.1MPa 然后微开放汽阀排出釜内剩余蒸汽 压蒸釜的 操作应严格按有关设备说明书和GB/T750的规定进行 A.5.4.3打开压燕釜,取出试件立即置于90C以上的热水中,然后在热水中均匀地注人冷水,在 15min内使水温降至室温,注人水时不要直接冲淋试件表面 再经15nmin取出试件擦净,按A.5.3.1 的方法测长(L) 如发现试件弯曲、过长,龟裂等应作记录 A.6结果计算与评定 A.6.1 结果计算 试件压蒸膨胀率按式(A.1)计算: 1lr0 L= ×100 (A.1 式中: 试件压蒸膨胀率,%; 试件有效长度,250,单位为毫米(n mm; 试件脱模后的初长读数,单位为毫米(mm); L 试件压蒸后的长度读数,单位为毫米(mm). 压蒸膨胀率取3个试件的平均测定值,结果计算精确至0.01% 当有一个试件的压蒸膨胀率与平 12
GB/T32546一2016 均值相差超过士10%时应重新试验 A.6.2结果评定 试件完整且压蒸膨胀率不大于0.80%时,为体积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13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GB/T32546-2016

1. 引言

钢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潜在的资源价值。近年来,随着对资源的高度重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钢渣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

为了规范钢渣的应用,提高其效益和安全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发布了《钢渣应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涉及钢渣的分类、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应用范围、应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2. 标准内容解读

2.1 钢渣分类

《标准》将钢渣分为普通钢渣、不锈钢渣、铁合金渣和其他特种钢渣四类,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区分。

2.2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标准》明确了钢渣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指标,包括SiO2、Al2O3、CaO、MgO等主要氧化物含量,还包括颗粒度、容重、PH值、自由钙含量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限制,旨在控制钢渣应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影响。

2.3 应用范围和要求

《标准》规定了钢渣的一般应用范围和应用要求。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公路、桥梁、建筑、水利、电力、冶金、矿山等领域。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钢渣必须符合环保、安全、经济、可行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实际使用中做好相应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3. 实际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钢渣的应用种类和应用量不断扩大。普通钢渣主要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基等方面,不锈钢渣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场所。铁合金渣在冶金行业得到了较多应用,而其他特种钢渣也有一些新领域的探索,如电子材料制备、污水处理等。

虽然《标准》对钢渣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钢渣分类不够细致、使用范围过广、应用质量不稳定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钢渣应用的管理和监管,推动其向高效、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4. 总结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GB/T32546-2016)是我国对钢渣应用进行规范的重要文件,在钢渣分析、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指标、应用范围和应用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钢渣综合利用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加强对钢渣应用的管理和监管,继续推动其向高效、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锦纶6浸胶帘子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锦纶6浸胶帘子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锦纶6浸胶帘子布的编号:GB/T9102-2016。锦纶6浸胶帘子布共有15页,发布于2016-11-01
活性炭分类和命名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活性炭分类和命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活性炭分类和命名的编号:GB/T32560-2016。活性炭分类和命名共有7页,发布于2016-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冶炼用精选粒铁

炼钢用渣钢

烧结用磁选渣钢粉

钢渣应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