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559.3-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

Specificationsforoperationalmonitoringofurbanrailtransitfacilities—Part3:Tunne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的编号:GB/T39559.3-2020。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共有49页,发布于2021-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5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30
  • 实施日期2021-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9页
  • 文件大小3.77M

以图片形式预览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


国家标准 GB/39559.3一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隧道 Speeifieationsforoperationalmonitoringofurbanrailtransitfaeilities- Part3:Iunnel 2020-12-14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9559.3一2020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4 检查 5.1 日常检查 5.2定期检查 5.3 专项检查 监测 6.1 般要求 6.2常规监测 6.3特殊监测 状态评价 -般要求 7.1 7.2技术状况评价 7.3结构安全评价 7.4行车影响评价 附录A(规范性附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 附录B(资料性附录)隧道日常检查记录表样例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各类隧道定期检查内容 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隧道定期(专项)检查记录表样例 21 附录E规范性附录)隧道专项检查内容 26 附录F(资料性附录)隧道变形监测报表样例 28 附录G(规范性附录)各类隧道技术状况的分项标度值 30 附录H资料性附录)隧道技术状况评价表样例 45 参考文献 46
GB;/T39559.3一2020 前 言 GB/T39559《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桥梁; 第3部分:隧道;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 本部分为GB/T3955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 究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公司、重庆市轨道 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1.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道 路工程质量监督站、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 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南 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地铁 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 司、北京环安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天路通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建全、马海志、王春强、孙壮志、王思错、张伟、邱荣华、冯旭杰,金准、任干、 谭磊、李宇杰、舒俊杰、于洋、王宁、马瑞、张跃龙、黄钟晖、鲁卫东,郭春生、贺美德、孔祥利、贾永刚、 郭小华、马伟斌、郝志宏、秦清华、王罡、徐劲松、高宏伟、朱世友、许大伟、谢瑜显、张悦、马雪梅、马超锋 高爱林、,许学良、柳飞、刘仍奎、曹宝宁、闫宇蕾、龚洁英、姚爱敏、李芳凝、冯绍攀、羊远新
GB;/T39559.3一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隧道 范围 GB/T39559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设施运营监测技术的基本要求,检查、监测和状态 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设施的运营检查、监测与状态评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559.1一2020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T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509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jGJ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T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CJJ/T202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39559.1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隧道tunnel 抛供行车所需空间的地下构筑物,包括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和沉管法隧道及相关附属设施 注:改写GB/T50833一2012,术语7.3.1 3.2 常规监测routinemonitoring 为全面掌握运营隧道结构的变化情况,在隧道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开展的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工作 3.3 特殊监测speeialnmonitoring 为掌握隧道结构病害段及隧道结构受保护区工程影响段的变化情况,在一定周期内开展的隧道结 构变形监测工作 3.4 技术状况评价 technicalstatuSevValuation 依据隧道运营检查和监测结果,对隧道的病害情况做出的评价
GB/T39559.3一2020 3.5 evaluationofstructure sacey 结构安全评价 依据隧道运营检查和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通过检算或试验,对隧道结构是否安全做出的评价 3.6 行车影响评价evaluationofimpactsotrainmowing 依据隧道运营检查和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列车运行受隧道结构的影响程度做出的评价 基本要求 4.1开展隧道运营检查与监测时应及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趋势研判、状态评价和反馈,当 发现有影响运营隧道结构安全或行车安全的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处理 4.2隧道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以及完成监测后应形成报告 5 检查 5.1日常检查 5.1.1隧道日常检查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日常检查频次结合隧道结构特点、地质和环境条件及相关管理要求综合确定 b 日常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月; 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4类或5类的部位,日常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周 c 隧道受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影响的部位,日常检查频次不应低于3次/周 d 雨季或冰冻季节等特殊情形,宜提高日常检查频次 e fD 发现异常情况的,应提高日常检查频次,必要时采用实时监测措施 5.1.2各类隧道日常检查内容见附录A中表A.1一表A.5 5.1.3隧道日常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并辅以简单工具(锤子,卷尺、照明设备、摄像设备、手持终端设备 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宜采用自动化设备,填写隧道日常检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并附以必要照片、 图示 5.2定期检查 5.2.1隧道定期检查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 定期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年; a b 新建隧道初期运营前和既有结构更换后应进行一次检查; c 下列区段宜提高定期检查频次 岩溶、断裂带,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区段 1) 存在软土、膨胀性土、湿陷性土等特殊性岩土区段 2 穿越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区段 3 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区段; ! 技术状况评定为4类及5类的区段 55 6 保护区有外部作业活动的区段 5.2.2隧道定期检查工作开展前应编制定期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编制依据; a b 隧道基本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状况; 检查对象、内容方法等; c
GB;/T39559.3一2020 ) 检查周期和频次; 技术状况评价方法; ee fD 检测仪器、设备; 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 8 h 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检查成果及信息反馈 5.2.3各类隧道定期检查内容见附录C中表C.1一表C.4 5.2.4隧道定期检查应采用目测和仪器设备相结合的手段,对隧道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及描 述,填写检查记录表(参见附录D)并附以必要照片、图示 5.2.5隧道定期检查应形成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 质状况、周边环境,及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 b 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定期检查执行的规范、规程、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c 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检查指标等; d)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 检查结果,包括相关照片,病害捕述及成因分析, e 结果分析,结合隧道日常检查结果,汇总分析隧道检查结果, f 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查结果总结、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结果、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 g hh 附件,包括相关影像、量测数据、物探数据、结构病害纵向展示图等资料 5.3专项检查 5.3.1以下情况的隧道,应进行专项检查 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4类或5类的隧道; aa 因保护区内施工影响的隧道; b 预留时间超过3年将投人使用的隧道 c d)发生列车脱轨事故,遭受车辆或其他异物撞击造成损伤的隧道, 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影响或破坏的隧道 e 5.3.2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施工对隧道有影响的,应在工程开工前、结束后分别进行专项检查 5.3.3隧道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前应编制专项检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编制依据 a 隧道基本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状况; b 检查对象、内容、技术要求、方法等 c 结构安全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方法及标准 d 检查仪器,设备 e 作业组织机构、人员及实施计划等; 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g 5.3.4隧道专项检查内容见附录E中表E.1 5.3.5隧道专项检查应由专业人员采用专门技术方法和设备,并辅以现场和实验室测试等手段进行详 细检查,填写检查记录表(参见附录D)并附以必要照片、图示 5.3.6隧道专项检查中检查项目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50344和JGJ/T23等的相关要求 5.3.7隧道专项检查应形成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 质状况、周边环境,及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
GB/T39559.3一2020 b 检查目的和依据,包括专项检查执行的规范、规程、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c 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对象、内容、方法、检查指标等 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 d 检查结果,包括相关照片、病害描述 e fD 机理分析,包括病害成因机理、发展趋势 结论及建议,包括检查结果总结、评价及隧道病害的处理建议; g h)附件,包括现场检查照片、病害照片等相关影像,量测数据,无损物探资料,有损钻探资料,试样 测试报告,修正结构物的病害纵向展示图等 6 监测 6.1 -般要求 6.1.1隧道运营期间应对隧道变形情况连续开展常规监测,以下情形的隧道还应开展特殊监测 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4类或5类的 a b 受保护区施工作业影响的 6.1.2隧道开展监测前,应编制监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监测目的和依据 a b 运营隧道概况 e 地质和环境条件; a 重点难点分析; 监测对象、项目、精度要求、,测点布设、方法、周期及频次,安全预警标准等; e 评价方法 监测信息反馈 8 h 监测应急预案; 作业组织机构、人员,仪器设备; 作业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k 附件,包括监测点布置图及大样图等 6.1.3隧道监测方法见表1、表2,相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T50308,GB50911和JGJ8的要求 隧道 监测应填写监测报表(参见附录F) 表1人工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监测方法 水准仪 几何水准测量 竖向位移 静力水准仪 静力水准测量 全站仪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全站仪 坐标测量小角法、视准线法,交会法 水平位移 激光准直仪 测读法 收敛仪 测读法 全站仪 极坐标法 净空收敛 椭圆度) 激光测距仪 测读法 激光扫描仪或集成检测设备 激光扫描法
GB;/T39559.3一2020 表1(续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监测方法 读数显微镜 测读法 裂缝宽度 塞尺 测读法 无损综合检测系统(成像设备 影像解析法 测读法 游标卡尺 接缝变形 测缝计 测读法 表2自动化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监测方法 静力水准仪 竖向位移 全自动全站仪 电子水平尺 水平位移 全自动全站仪 红外激光仪 全自动全站仪 净空收敛(椭圆度 位移计 自动化监测系统 集成综合自动扫描检测设备 倾斜仪 倾斜 倾角计 测缝计 裂缝宽度 综合检测系统成像设备 接缝变形 测缝计 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仪 6.1.4隧道监测应依据GB/T50308的有关技术要求建立监测基准网并进行定期复测,利用建设期布 设的基准点时,应对基准点的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 6.1.5隧道监测点的埋设位置应便于观测,不影响结构受力和正常使用 6.1.6隧道监测应充分利用隧道建设期使用并保存完好的监测点,并将其最终的累计变形值作为运营 期监测的初始值 6.1.7隧道监测应编制监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a 隧道基本信息,包括隧道名称、结构形式、所在线路区间名称、里程长度、工程地质状况、水文地 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往检查情况及现状等; b 监测目的和依据,包括监测执行的技术标准、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监测内容和方法包括监测对象、内容方法、精度、监测控制指标等 c d 使用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等; 监测结果分析; e fD 结论及建议;
GB/T39559.3一2020 附件,包括监测报表、监测布点图等 8 6.2常规监测 6.2.1隧道常规监测的频次应综合考虑运营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满足反映 运营线路隧道结构变化过程及安全状态的要求,并应符合下要求 在初期运营之前完成基准点、监测点布置和初始值采集 a b第一年内监测频次不低于1次/6月,第二年监测频次不低于1次/年,第二年之后监测频次不 低于1次/3年; 符合5.2.1中)要求的区段提高监测频次 隧道常规监测的项目应综合考虑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见表3. 6.2.2 表3隧道常规监测项目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类别 竖向位移 应测 水平位移 宜测 隧道主体结构 净空收敛 应测 接缝变形 宜测 管节接头剪力键三向位移 应测 竖向位移 应测 联络通道、风井,泵站和迂回风道等 附属结构 净空收敛 宜测 6.2.3隧道常规监测点的布设应综合考虑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满足反映运 营线路隧道结构变化过程及安全状态的要求,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明盖)挖法和矿山法隧道满足以下要求 a 坚向位移监测点每10m一50m布设1个,在曲线半径小于400m的地段每5m20m 布设1个,在变形缝两侧应布设监测点; 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根据需要布设,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 22 净空收敛监测断面每50m~100m布设1个,在曲线半径小于400m的地段每10m一40m 3 布设1个,在隧道进出洞位置各布设1个,每个断面应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 b)盾构法隧道满足以下要求 竖向位移监测点每5环~40环(或6m一50m)布设1个; 1 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需要布置,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 2 3 净空收敛监测断面每5环一40环(或6m一50m)布设1个,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 致,每个断面应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 盾构区间隧道的? 第 -环,最后一环及联络通道位置应布设监测断面; 4 5 单洞双线、上下交叠等形式的隧道结构监测点宜布设在同一监测断面上 沉管法隧道满足以下要求 竖向位移监测点应在管节的两端和中部各布设1组 1 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需要布置,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 2 33 剪力键三向位移监测点应在每处管段接口位置布设1组 d 区间附属结构满足以下要求 竖向位移监测点应在联络通道中部布设1个,在联络通道和区间隧道衔接处两侧各布设
GB;/T39559.3一2020 1个,在风井、泵站和迂回风道等附属结构上布设不少于1个 净空收敛监测断面在联络通道两端各布设1个,每个断面应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 在下列位置应布设监测点或监测断面: e l隧道结构变形缝两侧、区间与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衔接处两侧; 22 隧道结构与U型槽、高架桥梁等衔接处两侧 33 地基或围岩采用加固措施的隧道区段; ! 前期建设施工阶段发生过程较大扰动(如沉降)等区段; 5 5.2.l的c)所列区段 6.3特殊监测 6.3.1隧道特殊监测的监测频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因结构病害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开展的特殊监测的监测频次应根据隧道技术状况和监测数 a 据的发展情况确定,并不宜低于1次/月; b)保护区内外部作业施工期间对隧道结构的特殊监测频次应符合CJJ/T202的要求 6.3.2隧道特殊监测的监测项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因隧道结构病害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开展的特殊监测,监测项目见表4 a 表4隧道特殊监测项目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类别 竖向位秘 应测 水平位移 宜测 净空收敛 应测 隧道主体结构 裂缝宽度 应测 应力 可测 接缝变形 宜测 管节接头勇力键三向位移 应测 竖向位移 应测 联络通道、风井、系站和迂回风道等 净空收敛 宜测 附属结构 裂缝宽度 应测 b)受保护区工程施工影响开展的特殊监测,监测项目的确定应符合CJJ/T202的要求 6.3.3隧道特殊监测的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受保护区工程施工影响开展的特殊监测,隧道结构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竖向位移监测断面每2m~20m(或1环 15环)布设1个,按照与工程影响关系近密远 疏的原则布置,每个断面布设1个~2个监测点 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需要布置,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 22 净空收敛监测断面每2m 20m(或1环15环)布设1个,按照与工程影响关系近密远 疏的原则布置,每个断面布设水平和竖向两条测线,并宜与竖向位移监测断面一致; 接缝变形监测断面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结构变形缝处布设,每处变形缝应在两侧结构各 布设1组监测点;
GB/T39559.3一2020 5 结构裂缝监测点选择施工影响范围内隧道结构原有的典型裂缝布设,当出现新增裂缝时, 应布设监测点; 在结构变形和内力变化较大的关键部位应有监测断面控制 6 b 因隧道病害及不良地质条件等因素开展的特殊监测,监测点的布设在原有常规监测点的基础 ! ,按照a)的要求,适当增加监测点布设数量 状态评价 7.1 -般要求 7.1.1隧道定期检查后应进行技术状况评价,专项检查与特殊监测后应进行结构安全评价和行车影响 评价,常规监测每期完成后应进行技术状况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 7.1.2隧道评价单元划分宜满足下列要求 a 明盖)挖法,矿山法隧道以两道施工缝间1个结构浇筑长度为一个评价单元; b)盾构法隧道以3环5环管片为一个评价单元; 沉管法隧道以1个管段(节)为一个评价单元 c 7.2技术状况评价 7.2.1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的范围包括主体结构、接缝结构、隧底结构和附属设施四类 7.2.2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的评价应采用计权重的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和单项指标评定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评定采用分值制 7.2.3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的等级见表5 表5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 等级 分值s1 隧道状态 病害程度 发展趋势 处置措施 1类 [90,100 不需要维修,正常监测 2类 [75,90) 较好 轻微 趋于稳定 正常使用,需加强监测 3类 较差 正常使用,需加强监测,需维修 [60,75 中度 较慢 根据结构安全评价、行车影响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要 [40,60y 4类 严重 较快 求判定是否限制使用 根据结构安全评价、行车影响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要 5类 [0,40) 很差 极严重 迅速 求判定是否停止使用 7.2.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评价单元的技术状况评价等级应评定为5类 a)隧道拱部衬砌出现大范围交错开裂、结构性裂缝贯穿衬砌混凝土 隧道衬砌结构发生明显变形,且有危及结构安全和行车安全的趋势; b 地下水大规模涌流、喷射,出现涌泥、涌砂或严重积水,威胁运营安全; c d 隧道道床发生明显隆起、错台,断裂,影响行车安全; 外部施工导致隧道击穿的; e fD 出现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情况 7.2.5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应先划分评价单元,逐一评定分项技术状况,按隧道区间分段进行综合评定 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GB;/T39559.3一2020 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得分按式(1)计算 习s!,x S D 1=100× Suw 式中 分项权重; 7 S! 分项技术状况值 b)分项技术状况值按式(2)计算 SI,=max x(SI 式中: SI -分项标度值,值域0一4:; -分项编号; -检查单元号,按区间隧道段落实际划分的单元数量取值 各分项权重宜按表6取值 表6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各分项权重 分 项 分项权重w 主体结构 0.50 接缝结构 0.20 0.20 隧底结构 附属设施 0.10 注: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隧道修筑形式的不同及隧道围岩分级及地质复杂程度对权重进行适当调整 隧道技术状况评价时,当隧道结构分项标度值达到3或4时,应对隧道技术状况直接评定为 4类或5类 7.2.6各类隧道技术状况的分项标度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不同形式的隧道取值见附 录G中表G.l表G.4 7.2.7隧道技术状况评价应形成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价表(参见附录H) 7.3结构安全评价 7.3.1隧道结构安全评价应依据检查和监测的结果,结合相关规范、隧道结构设计资料,竣工验收资料 等进行安全性计算分析 7.3.2隧道结构安全评价宜采用数值模拟、位移反分析等方法结合工程类比进行,隧道结构构件应结 合其设计时采用的规范和计算方法进行设计验算 7.3.3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3类、4类时,应对隧道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安全评价,安全 评价分析应满足GB50157和GB/T50299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7.3.4隧道技术状况评价等级为4类、5类时,应对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安全评价,安全 评价分析应满足GB50157和GB/T50299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7.3.5隧道结构安全评价等级见表7
GB/T39559.3一2020 表7隧道结构安全评价等级 类别 描述 A类 满足正常使用相关要求 不满足结构裂缝宽度、变形收敛、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等的安全要求,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试验 B类 验证,限速,加固或停止使用等措施 7.3.6当现有结构安全评价的结果不满足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重新进行安全评价,直至满 足相关规范要求为止 7.4行车影响评价 7.4.1隧道行车影响评价指标宜包括接缝处差异沉降、收敛变形(盾构法隧道)和纵向曲率变化,指标 限值参见表8 表8隧道行车影响评价指标限值 评价指标 预警值 安全值 明挖法,矿山法隧道 5mmm 8mm 6 接缝处差异沉降 盾构法隧道 mm/12m 9mm/12m 沉管法隧道 3mm 6mm 通缝管片 9,6%D 12%D 收敛变形 盾构法隧道 9D 错缝管片 7.2%D 纵向曲率变化 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及沉管法隧道 1/2000 1/1500 本表适用于标准断面隧道运营速度在100km/h以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注D为隧道外径 7.4.2隧道行车影响评价等级见表9 表9隧道行车影响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 评价标准 处置措施 1类 正常运营 所有指标均小于预警值 -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达到预警值,但所有指进一步检查和监测,根据检查和监测结果采 I类 标均小于安全值 取相应措施 可能危及行车安全,应综合分析评估后采取 类 -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达到安全值 保护运行、限速或停运等措施 10
GB;/T39559.3一202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隧道日常检查内容 A.1明(盖)挖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见表A.1 表A.1明(盖)挖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压溃等破损情况 起毛、酥松,起鼓等劣化情况 主体结构 渗漏水情况 外露钢筋锈蚀情况 错台情况 施工缝,变形缝 渗漏水情况 压溃情况 裂缝情况 翻浆冒泥情况 脱空情况 隧底结构 错台情况 渗漏水情况 沉降、隆起情况 裂缝情况 联络通道,汪回风道,区间风道 渗漏水情况 压溃、起鼓情况 附属设胞 变形情况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松动、脱落情况 损坏情况 排水设施 淤堵情况 A.2矿山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见表A.2 表A.2矿山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危岩、落石、滑坡情况 洞口 边沟、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构造物破损情况 裂缝情况 渗漏水情况 主体结构 洞门 结构倾斜,沉陷、断裂情况 墙背填料流失情况 裂缝、压溃等破损情况 衬砌 剥落剥离、掉块情况 1
GB/T39559.3一2020 表A.2(续) 对象 内容 起毛、酥松,起鼓等劣化情况 主体结构 衬砌 渗漏水情况 外露钢筋锈蚀情况 错台情况 施工缝、变形缝 渗漏水情况 压溃情况 裂缝情况 翻浆冒泥情况 脱空情况 隧底结构 错台情况 渗漏水情况 沉降、隆起情况 裂缝情况 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 渗漏水情况 压溃,起鼓情况 附属设施 变形情况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松动、脱落情况 损坏情况 排水设施 淤堵情况 A.3盾构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见表A.3 表A.3盾构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压溃等破损情况 剥落剥离、掉块情况 起毛、酥松,起鼓等劣化情况 管片结构 渗漏水情况 螺栓和钢管片锈蚀情况 螺栓孔.注浆孔,钢格腔填塞物脱落情况 错台情况 压溃情况 管片接缝 渗漏水情况 止水条脱落情况 12
GB;/T39559.3一2020 表A.3(续 对象 内容 裂缝情况 翻浆冒泥情况 脱空情况 隧底结构 错台情况 渗漏水情况 沉降、隆起情况 裂缝情况 联络通道 渗漏水情况 压溃,起鼓情况 裂缝情况 中隔墙、烟道板 掉块情况 附属设施 开裂情况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掉块情况 松动、脱落情况 损坏情况 排水设施 堵塞情况 沉管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见表A.4 A.4 表A.4沉管法隧道日常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压溃等破损情况 剥落剥离,摊块情况 管节结构 起毛,酥松,起鼓等劣化情况 渗漏水情况 外露钢筋锈蚀情况 剪力键变形、破损情况 管节接头 止水条完整性情况 渗漏水情况 裂缝情况 翻浆冒泥情况 脱空情况 隧底结构 错台情况 渗漏水情况 沉降,隆起情况 13
GB/T39559.3一2020 表A.4(续) 对象 内容 裂缝情况 联络通道 渗漏水情况 压溃,起鼓情况 开裂情况 附属设尬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掉块情况 松动情况 损坏情况 排水设施 堵塞情况 A.5保护区日常检查内容见表A.5 表A.5保护区日常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沉陷、隆起、裂缝情况 地面 周边环境 建(构)筑物 沉陷,倾斜,裂缝情况 保护区标识 完好性 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除建(构)筑物情况 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降水、基坑施工、桩基础施工、钻探、灌浆、 喷锚,地下顶进等作业情况 周边工程活动 敷设或者搭架管线、吊装等架空作业情况 取土、采石,采砂、疏泼河道等情况 其他增加或者减少载荷的话动情况 影响隧道安全的火灾等危险因素 14
GB;/T39559.3一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隧道日常检查记录表样例 B.1隧道日常检查记录表样例参见表B.1 表B.1隧道日常检查记录表 里程桩号 线路名称 区间名称; 隧道名称 隧道结构型式: 巡查人: 记录人: 负责人 记录编号 巡查日期 巡查项目 巡查情况记录 备油 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 填写说明: 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无病害时填写正常; 2.详细记录和描述病害(包括病害种类,数量,部位,程度),病害无发展者填写无变化 3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严重病害,应在备注中说明 第 页 共 页 15
GB/T39559.3一2020 B.2保护区日常检查记录表样例参见表B.2 表B.2保护区日常检查记录表 线路名称 区间名称 里程桩号 巡查人 负责人 记录人: 记录编号: 巡查日期 巡查项目 巡查情况记录 备注 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 填写说明 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 2 详细记录和描述问题,无问题者填写正常 3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和工程活动,应在备注中说明 第 页 页 共 16
GB;/T39559.3一2020 录 附 C 规范性附录 各类隧道定期检查内容 C.1明(盖)挖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见表C.1 表c.1明(盖)挖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主体结构 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 渗漏水位置、水量.pH值、浑浊程度、湿溃面积 错台位置、范围和程度 施工缝、变形缝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pH值 压溃位置、范围和程度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翻浆冒泥位置、范围 隧底结构 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 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pH值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附属设施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掉块的位置,范围 松动的位置及程度 破损的位置及程度 排水设施 堵塞状况 C.2矿山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见表C.2 表C.2矿山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边坡或仰坡滑移危石崩塌征兆和发展趋势 主体结构 洞口 边坡、碎落台、护坡、护坡道、挡土墙、排水沟破损的位置、 范围和程度 17
GB/T39559.3一2020 表C.2(续 对象 内容 墙体裂缝位置、范围、类型,长度、宽度 洞门 渗漏水的位置、范围,pH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 结构倾斜.沉陷、断裂的范围,变化量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主体结构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衬砌 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 错台位置,范围和程度 施工缝、变形缝" 压溃位置、,范围和程度 渗漏水的位置,范围,pH值,水量,浑浊和冻结状况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翻浆冒泥位置、范围 隧底结构 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 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pH值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附属设施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掉块的位置、范围 松动的位置及程度 破损的位置及程度 排水设施 堵塞状况 C3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见表C.3 表c.3盾构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起毛、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管片结构 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 螺栓孔、注浆孔填塞物脱落的位置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 18
GB;/T39559.3一2020 表c.3(续 对象 内容 错台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压溃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管片接缝 渗漏水的位置,范围,pH值,水量、浑浊状况 接缝止水胶条脱落位置和范围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翻浆冒泥位置、范围 隧底结构 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 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联络通道、迁回风道,区间风道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pH值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中隔墙、烟道板等 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 附属设施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溃面积 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掉块的位置、范围 松动的位置及程度 破损的位置及程度 排水设胞 堵塞状况 C,4 沉管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见表C,4 表c.4沉管法隧道定期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管节结构 酥松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剥落剥离、掉块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 海品 .浑浊程度、湿溃面积 剪力键变形,破损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管节接头 带破损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范围、pH值、水量、浑浊与冻结状况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翻浆冒泥位置、范围 隧底结构 脱空、下沉及隆起的位置及程度 错台的位置和差异值 19
GB/T39559.3一2020 表C.4(续 对象 内容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联络通道,迂回风道区间风道 渗漏水位置,水量、浑浊程度、湿渎面积,pH值 压溃,起鼓的位置,范围 开裂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 附属设尬 防火门、防淹门、人防门、疏散平台 掉块的位置、范围 松动的位置及程度 破损的位置及程度 排水设施 堵塞状况 20
GB;/T39559.3一20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隧道定期(专项)检查记录表样例 D.1隧道定期(专项)检查记录表样例参见表D.1 表D.1隧道定期(专项)检查记录表 里程桩号 线路名称 区间名称; 隧道名称 隧道结构型式: 检查人: 记录人: 负责人 记录编号 检查日期 状况描述 病害照 里程桩号 结构名称 部件名称 病害位置 备注 (类型、性质、范围、程度等 片编号 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 填写说明: 1.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无病害时填写正常; 2.详细记录和描述病害(包括病害种类,数量,部位,程度),病害无发展者填写无变化 3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严重病害,应在备注中说明 第 页 共 页 21
GB/T39559.3一2020 D.2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样例参见表D.2~表D.4,隧道病害类型及描述样例参见表D.5 表D.2明盖)挖法、矿山法和沉管法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 线路名称 区间名称 隧道名称 里程桩号 隧道结构型式 检查人 记录人 负责人 记录编号: 检查日期 病害平面位置分布图 结构位置 里程 备注 右 墙 拱 腿 结 构 墙 隧 底 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 填写说明 1 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 2. 病害平面展开分布图应按比例绘制,发现的病害在对应位置按照病害标志图例绘制 第 页 共 页 22
GB;/T39559.3一2020 表D.3盾构法单圆通缝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 线路名称 区间名称; 隧道名称; 里程桩号 隧道结构型式: 检查人: 记录人: 负责人 记录编号 检查日期 病害平面位置分布图 结构位置 环号(里程》) 备注 底 右 口 口 口 d 日 口 口 口 口 C 口 口 口 m B 右 口 口 墙 口 B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O 口 口 兽 腿 口 道 几几几口 山 部 结 B 员 B 员 构 口 口 口 口 B 口 - 口 口口 - 口 口 口 口 口 0m 底 左 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 填写说明 l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 2 病害平面展开分布图应按比例绘制,发现的病害在对应位置按照病害标志图例绘制 第 页 页共 23
GB/T39559.3一2020 表D.4盾构法单圆错缝隧道病害展示记录表 里程桩号 线路名称 区间名称 隧道名称 隧道结构型式 检查人: 记录人: 负责人: 记录编号 检查日期 病害平面位置分布图 结构位置 环号(里程) 备注 底 有 DoG m 8g 冒 员 .? B.? 88 88 B8 8" 8 8. 8.8 8.8 .8 右 墙 88 8" 8 " 8 S S R 冒 B 8.? .8 . 8 " 8 A "8 !8 B" g !g S 8° ! 居 8 员 山 腿 道 8 8 8 8 .8 a 8 8 8 8 .8 B Bg 8" 8 8 8 "g 8"8 &"g 部 结 构 国 8." 8 8 "8 8"8 B8 B8 8"8 8 8 8 ." 8 8 8 a 8 8 m DoG B" 8g 8 g B" 8 B" g g 8 " g g 8 ! 6 R 8 8 8 .器 8.8 OC Doa m 88 底 左 本表填写后及时整理归档 填写说明 1 本表应当场及时填写; 2.病害平面展开分布图应按比例绘制,发现的病害在对应位置按照病害标志图例绘制 页 页共 24
GB;/T39559.3一2020 表D.5隧道病害类型及描述 标志符号 符号说明及记录要点 病害类型 表观描述 水分蒸发速度快于渗人量,有潮 虚线填充的闭合曲线; 湿迹 湿感但不明显浸湿纸张 曲线边界依据实际湿迹分布确定 斜线填充的闭合曲线; 渗水 表面沾有水分,能没湿纸张 曲线边界由实际渗水分布确定 数字为每分钟水滴次数; 持续滴水,较大时形成线流 渗漏水 滴漏 小于1滴/min时记“<1” 大于60滴/min时记“oo” 点及小三角填充的闭合曲线; 漏泥砂 渗水量增加,同时夹带泥砂 曲线边界由实际漏泥砂边界确定 横线及菱形组合 挂冰 道结构挂冰柱 描绘以裂缝实际线形; 裂缝 结构开裂 宽度可量测时应备注宽度 描绘实现缺角形状,实心填充; 缺角 结构端部混凝土缺失 结构损价 缺角深度可量测时应备注深度 缺损 结构纵缝两侧混土片状缺失 直线段代表发生缺损的纵缝段 相邻环在垂直于道轴线的平 短直线与错台处接缝垂直交叉,数 错台 面内发生相对位移,或单环内相 字表示错台量; 邻管片沿径向产生相对位移 数字记录于向道内突出的一侧 结构形变 环向相邻管片相对张开,幅度较 接缝张开 倒V型,代表管片张开 大处灯光照射后可发现螺栓 道床与结整体道床与结构脱开,幅度较大 标志记录于道床与结构连接处 构脱开 处可插人硬卡片 25
GB/T39559.3一2020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隧道专项检查内容 隧道专项检查内容见表E.1 表E.1隧道专项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裂缝的位置,类型、长度、宽度、,深度和错开量大小 混凝土裂缝 裂缝分布 裂缝性质;张拉,剪切、挤压 剥落剥离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 剥落剥离的范围和深度 剥离掉块 掉块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 掉块的形状,面积,纵向长度、环向长度、深度 混凝土碳化深度、强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材料劣化 混凝土有效厚度 混凝土材料中氧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钢筋锈蚀率 材料劣化 管片螺栓锈蚀程度 隧道全断面收敛 净空限界 结构及设备特征点平面坐标及标高 实测限界与隧道建筑物限界、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对比 渗漏水里程位置和断而位置;施工缝、变形缝、管片接缝、管节接头,衬砌拱部,拱腰,边墙等 漏水类型:浸溃、滴水、淌水、涌水 测量渗漏水流量 检查渗谢水中是否混有泥沙,并测定砂土流出量 渗漏水 测量渗漏水的温度,pH值、导电率 水质化学分析 翻浆冒泥的里程位置和范围 冻结,挂冰的里程位置和断面位置;洞口,洞门,基床拱部、拱腰、边墙 冻结,挂冰的范围、数量 冻害 冻结,挂冰的pH值和导电率 冻结,挂冰的水化学成分 26
GB;/T39559.3一2020 表E.1续 对象 内容 隧道上方地表开裂长度,深度,宽度,走向 隧道上方地表沉降范围,深度 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变化 保护区 隧道周边堆载,卸载情况 隧道外部作业情况及相对位置关系 隧道结构外侧围岩空洞位置、大小 27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GB/T39559.3-2020

一、规范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制定。其中,第3部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隧道内环境、安全设备、运行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

二、规范内容

根据GB/T39559.3-2020的规定,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监测应包括以下方面:

  • 隧道内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温湿度、噪声等方面的监测。
  • 安全设备:包括照明、通风、灭火、排烟等方面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运行状态:包括列车运行状态、轨道状态、信号系统状态等方面的监测,以保证运营安全和可靠性。

三、监测技术

GB/T39559.3-2020中还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监测所使用的技术,包括传感器、监测仪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隧道内环境、安全设备、运行状态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GB/T39559.3-2020还对监测设备和系统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检定、校准、维护等方面。

四、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营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GB/T39559.3-2020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监测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将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的相关资料

和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隧道类似的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隧道窑节能监测

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编号:GB/T25178-2020。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共有23页,发布于2020-12-14
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的编号:GB/T39658-2020。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共有8页,发布于2020-12-14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