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221.3-2011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

Basicpublicservicesforpost-disastertransitionalresettlementarea-Part3:Safet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的编号:GB/T28221.3-2011。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共有9页,发布于2012-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080.01
  • 实施日期2012-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320.74KB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


国家标准 GB/T28221.3一2011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 第3部分:安全 Basicpublicservicesforp0st-diisastertransitionalresettlementarear Part3:Safety 2011-12-30发布 2012-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221.3一2011 前 言 GB/T28221《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分为6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环境; 第3部分:安全; 第4部分;商业3 第5部分;文化体育 第6部分,帮扶救助 本部分为GBy/T28221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y/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川大科鸿新 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黎燕、原静、王波、孙良泉,赵红红,柳成洋、曹俐莉、李函曾毅,林希、唐艳红、 胡昌川、李巧、任雁,孙冰
GB/T28221.3一2011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 第3部分:安全 范围 GB/T28221的本部分给出了灾后过渡性安置区(以下简称安置区)安全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 原则、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安全标志、安全服务管理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的一般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规模达到千人以上、存续时间3个月以上的安置区内的安全服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28221.1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1部分;总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2822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源hazardoussouree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潜在根源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向群众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灾抗灾能力 4.2安全责任 依据“主管即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安全服务工作 服务内容 安置区安全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GB/T28221.3一2011 -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协助管委会开展安全服务工作;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过渡性安置区安全机构建设和管理; -为过渡性安置区人员提供各类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和安全事故防范指导 建立过渡性安置区安全管理档案; 做好过渡性安置区内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保障措施 社会治安 安置区社会治安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安置区宜建为封闭式管理安置区; 出人口处应设置警卫室,并配备保安人员; 建立治安巡逻防控机制,开展日常治安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建立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预防和化解突发性群体事件; 开展安置区内人口登记工作,掌握流动人口变化情况; 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预防居住人员因过激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 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有条件的安置区可设置视频监控装置 6.2消防安全 安置区消防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在安置区内设置消防通道,并配有消防安全疏散图 安全通道保持畅通,符合GB50016的 要求; -协助消防主管部门在安置区内设置消防设施,开展防火巡查; -安置区内的商业网点,文化体育等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并确定消防负责人 -根据居住人员数量可配备义务消防人员和义务消防队; -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选型,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 交通安全 安置区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根据周边道路交通特点,在安置区出人口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应符合 GB.5788的要求 道路应与对外路网连通,并配有照明设施; 道路应平整,保证雨雪天气条件下通行; 安置区内应设置至少两个出人口和满足安全需求的应急出口; 道路应有管制和引导交通的标线,坡道、路口处等宜设置减速设施" 出人口处可设置道闸 6.4食品和饮用水安全 安置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食品卫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在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食品运输、储存,制作,分发四个环节的管理,防止食物中毒
GB/T28221.3一2011 了解可能污染食品的污染源情况,做好预防和监控措施; -食品制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制作工作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配有净水设备或净水药剂,供水设施应定期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GB5749的要求 6.5防疫安全 安置区防疫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根据安置区规模和人员数量配备喷酒车、喷洒器具、消毒药剂及杀虫、灭鼠用药品等; 定期在安置区内喷洒消毒防疫药剂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利用展板、宣传手册、音像资料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疫安全宣传 6.6自然灾害防范 安置区自然灾害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巡查和自然灾害防范知识教育活动; -通过张贴或发放自然灾害防范标志,标语、须知等,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宣传 -提供强降雨、雷雨等自然灾害信息的预报 -加强次生灾害信息的通报 6.7用电安全 用电安全保障槽施主要包括 加强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保证居住人员不在安置区内擅自违规用电 -定期开展低压电气设施的常规用电检查, 安置区内应配备专职电工 6.8燃气安全 燃气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指导居住人员正确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和天然气器具; -联系并协助燃气供应企业加强安置区燃气管网的巡查、监护,确保燃气管网和供气安全; -定期开展用气安全巡查 安全标志 7.1设置原则 安置区安全标志应设在醒目位置,确保无遮挡 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等疏散提示标志应设置在不可 移动的物体上 7.2安全标志 安置区中涉及人身安全的场所和设施应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的 要求,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和GB15630的要求 安置区内设置的安全标志类型主要分为 -危险源警告标志; 安全设施标志; 消防安全标志;
GB/T28221.3一2011 安全疏散标志; -应急避险标志; 导流标志 交通安全标志 安全管理 8.1安全管理工作机构与人员 8.1.1 安全管理工作机构 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安置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安置区安全促进工作,确保安置 区安全有效的运行 安置区管理委员会是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 -组织制定体现安置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安全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工作; 组织提供各类安全服务; -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安全事故与伤害的预防、应对和 安全促进工作; 保障安全服务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8.1.2安全管理人员 安置区内应根据需要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落实安全工作要求和各项管理制度; -组织安全事故预防及检查活动 提供各类安全服务; 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和常识 协调各类安全事件处理 8.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安置区应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及应对的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机制,主要包括 -建立管委会、各工作机构和服务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 -建立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居住人员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和 伤害预防及应对信息的有效沟通; -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 8.3应急预案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 做到 -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涉险居住人员安全 建立应急事件上报制度; -组织现场及周围居住人员疏散; -组织现场急救和医疗救援
GB/T28221.3一2011 宣传教育与培训 8.4.1安置区内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标志的识别 燃气,电气等器具的使用 安全事故与伤害预防知识; 安全设施和工具的使用; 自救互救知识 8.4.2宣传教育与培训方案应 充分利用社会和安置区资源; 考虑不同层次居住人员的职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安全需求; 采取适宜的方式.并对宣传和培训效果开展检查 8.5安全信息管理 8 .5.1建立规范,齐全的安置区安全管理信息,包括 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职责; 居住人员信息,重点注意高危人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 重点控制的危险源、高风险环境等信息;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记录,包括,管理记录,安全检查和监测与监督的记录等 8.5.2安置区安全档案的形式包括文字(书面或电子文档、图片和音像资料等 8.5.3制定安全信息的管理办法,明确使用、发放、保存和处置要求 8.6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 建立并保持安全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安全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 安全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内容应包括: -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 -过渡性安置区内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 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安全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8.7 设施管理 安置区安全设胞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设施应有完备的管理制度 由专人负责安全设施的登记、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检查与维护 服务质量 基本要求 9 安置区安全服务应适应现有居住环境,并满足居住人员的基本安全需求 9.2信息收集 安置区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应以各种方式收集安置区居民对安全服务质量的信息,及时分析这些信
GB/T28221.3一2011 息,不断改进服务的内容和质量 安置区居民对安全服务满意度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直接与过渡性安置区居住人员沟通; -向过渡性安置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 来自各种媒体的报道; -收集各种渠道的过渡性安置区居住人员投诉 监督与投诉 安置区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应主动接受居住人员的监督,对外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并认真及时地处 理居住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
GB/T28221.3一2011 参 考 文 献 [1]GB/T20647.1一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1部分;总则》 [2 AQ/T9001《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3幻]《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 [打《这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008年6月8日 []《国务院关于做好这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2008年7月 3日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GB/T28221.3-2011

根据国家标准GB/T28221.3-2011,灾后过渡性安置区的安全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标准明确了灾后过渡性安置区的安全要求和管理措施,以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 制定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安全管理方案,细化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值班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 加强对安置区内外的安全防范,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

其次,国家标准GB/T28221.3-2011规定了灾后过渡性安置区的安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安置区应当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制度,确保火灾等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 安置区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应急时刻能够提供紧急医疗救治;
  • 安置区应当建立群众安全教育制度,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
  • 安置区应当加强对物资、食品等的质量监管,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际建设中,应当根据灾后过渡性安置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安全管理方案,并结合标准要求,落实具体的建设和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内群众的安全。

和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3部分:安全类似的标准

日用安全火柴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5部分:文化体育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5部分:文化体育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5部分:文化体育的编号:GB/T28221.5-2011。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5部分:文化体育共有6页,发布于2012-04-01
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2部分:环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2部分:环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2部分:环境的编号:GB/T28221.2-2011。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第2部分:环境共有7页,发布于2012-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