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693-2017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valvehallfittingsof±800kVultrahighvoltagedirectcurrent(UHVDC)transmissionprojec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5693-2017。±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共有12页,发布于2018-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40.99
  • 实施日期201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2页
  • 文件大小873.46KB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35693一2017 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eationforvalvehallfittingsof士800kVutrahigh voltagedireeteurrentUHVDCtransmissionprojeet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5693一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般技术要求 5 分类要求 试验与检验 标志与包装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附录B规范性附录导电膏的检验标准及涂敷方法
GB/35693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尔生、陈东祝全乐、梅念、郭贤珊、石岩、杜晓磊、付颖、程炜、乐波、刘哲、 王赞
GB/35693一2017 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的一般技术要求,分类要求、,试验与检验、标 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士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315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T2317.1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机械试验 GB/T2317.2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2317.3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2317.4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DL/T768.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 术语和定义 GB/T2314、GB/T2315、GB/T2317.1、GB/T2317.2、GB/T2317.3、GB/T2317.4、GB/T13498界 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converterstation 换流站 直流输电系统中实现交、直流变换的电力工程设施 换流站一侧接于交流系统,另一侧接到高压真 流系统的直流侧 站内装设有换流器、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装置、直流滤波装置、无功功 率补偿设备以及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监视、保护测量设备和相关的辅助设施及建构筑物 换流站按其不同的运行方式可分为整流站和逆变站 整流站将交流变换为直流,逆变站将直流变 换为交流 3.2 阀厅valvehall 安装换流阀的建筑物 它是换流站中的主要建筑物
GB/T35693一2017 3.3 阀厅金具valvehalltitimgs 用于直流换流站阀厅内的金具 3.4 设备连接金具equipmentlinkfrittings 连接导体与电气设备,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5 母线连接金具busbarinkritins 连接母线与母线,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6 屏蔽球(环shieldingsphere(ring 使被屏蔽范围内的其他金具和部件不出现电晕现象的球(环)状防护金具 3.7 间隔棒 Spacer -相(极)中的多根子导线保持相对间隔位置的防护金具 使 3.8 可见电晕visualcorona 试品表面附近空气绝缘局部击穿而产生的气体放电现象,一般可用肉眼、望远镜或紫外成像仪等仪 器观察到 -般技术要求 4.1金具的设计应满足GB/T2314的相关规定 4.2金具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满足通流要求,金具的允许载流量应满足系统短时过负荷电流及谐 波电流的要求 在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下,金具导体的额定载流量应不小于所连接回路短时过负荷电流 的1.1倍 4.3金具内部的载流导体应选用实心纯铝绞线或铜质软导体,铝绞线的相对电导率不应低于标准退火 纯铜的60% 铝绞线与金具的连接应采用氨弧焊与金具可靠焊接 铜质软导体与金具的连接应采用 螺栓连接,连接处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式 4.4承受载流负荷的金具(如换流变阀侧载流金具、直流极线载流金具等,与设备端子或导体连接处 应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保持良好稳定的电气性能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可参照 附录A执行 4.5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导体的宽度 4.6金具的载流回路导体与结构性部件之间应保证可靠的绝缘隔离,确保通流负荷只经过载流导体 金具及配套的屏蔽球(环)设计应对金具本体及屏蔽球(环)(本体、开口、开口处相关配件、倒角等》 进行三维电场计算校核或试验验证 金具的结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机械连接应具有可调整性,以满足阀厅电气设备连接的实际需求 4.8 对于关键电气设备的金具连接应能够吸收地震位移,避免因地震位移对电气设备造成损伤 4.9金具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运输、安装、运行中对导体造成损伤 4.10金具应承受安装、维修和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机械载荷,并能耐受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力 4.11装配式金具的各部件应能有效锁紧,保证在运行中各种工况下不松脱 金具连接螺栓宜考虑采 取防松措施,防松垫圈宜采用碟形或鞍型弹性垫圈 4.12金具的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15的规定
GB/35693一2017 4.13制造金具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引用标准中材料标准的相关规定 对于特殊位置的金具 材料的选择除应满足以上要求,还应考虑设备端子的机械承载能力,涡流损耗等特殊要求 4.14金具钢铁制件材料的额定抗拉强度不低于500MPa,钢制件的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不 应大于0.65 4.15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并适用于批量生产 4.16金具材料应满足金具使用寿命期限内的技术要求,应不易发生腐蚀或应力损失,也不应引起导 线、地线或设备端子任何部位的腐蚀 4.17金具应采用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制造,在供货合同图样内应标示出金具的特征尺寸 4.18金具的铸造工艺应适用于批量生产,宜采用金属模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高压铸造等方式,宜避免 其他铸造方式或其他分散性相对较大的工艺 4.19金具的尺寸公差应保证金具满足规定的机械要求和电气要求 4.20钢制件表面应进行热镀锌,热镀锌工艺应满足DL/T768.7的要求 4.21金具的外观质量控制参照GB/T2314执行 4.22金具的电气接触面在安装前要保护好,防止污损 4.23在金具安装时应对接触面进行去氧化层的处理,并均匀涂抹导电膏,在涂抹前要对导电膏的徘人 度、滴点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及涂敷方法可按附录B执行 4.24阀厅金具的现场安装工艺不应采用焊接 5 分类要求 5.1设备连接金具 5.1.1设备连接金具应满足制造方便、连接不发生干扰、接触可靠、导流性能良好、重量轻、机械连接牢 固等要求 5.1.2设备连接金具不应降低连接导体的导电能力 5.1.3金具与设备接线端子为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案 5.1.4设备连接金具的结构支撑部件应包裹在金具导体内部,在金具设计不能满足电晕要求时,应根 据电场计算结果设置屏蔽球(环) 5.1.5设备连接金具的端子应保证连接可靠,机械性能和导流性能良好,便于施工 5.1.6设备连接金具与设备端子或载流导体连接时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1.7设备连接金具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连接设备端子的机械载荷能力 5.1.8设备连接金具应满足设备的地震位移的要求,金具的机械结构应具备伸缩及转向的变形能力 5.2母线连接金具 5.2.1管母线金具的表面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 要求 5.2.2管母线终端金具应采取屏蔽措施 5.2.3管母接续宜采用专用金具,专用金具的通流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的管母 5.2.4金具与母线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2.5管母线及软导线连接金具的连接表面不宜为光滑平面 5.2.6管母线滑动金具应能保证管母线在温度变化时能够自由伸缩 5.2.7管母线伸缩节在承受伸缩量范围内往返1000次以后,不应发生疲劳损坏 伸缩节通流导体的 表面温度不应超过连接导体的运行温度 5.2.8管母线固定金具应能承受抗弯荷载,其值应与其安装所在的支柱绝缘子的技术参数相匹配
GB/T35693一2017 5.3屏蔽球(环) 5.3.1屏蔽球(环)应采用铝材 5.3.2屏蔽球的开口应分为工厂内开口和换流站内开口两种 工厂内开口为金具厂商在工厂内完成 的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 换流站内开口为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安装要求, 在换流站内对屏蔽球进行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或者活动的装配式倒角装置 5.3.3开口形式的屏蔽球,当内部金具与支撑式绝缘子连接时,与金具连接的绝缘子端部法兰应在屏 蔽球的内部 当内部金具与悬垂式绝缘子连接时,绝缘子与金具连接处宜设置屏蔽环,屏蔽环宜位于屏 蔽球开口处且尺寸宜与屏蔽球开口匹配 5.3.4屏蔽球(环)与连接金具的连接应以方便、可靠为基本原则,连接支架与球(环)体连接宜采用飘 弧焊 5.3.5屏蔽球(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2000N的静态垂直机械载荷,屏蔽球(环 及其连接支架不应因振动引起松脱或疲劳损坏 5.3.6 环体在制造过程中,管轻的径向变形量不大于铝管直径的土2.5% 环体弯曲半径公差不大于弯 曲半径的士1% 5.4间隔棒 5.4.1间隔棒应为刚性间隔棒,采用铸造铝合金作为主体材料 选用的铝合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 性能、延展性能和铸造性能 5.4.2间隔棒的线夹表面应进行必要的修光处理,不应有明显棱角、毛刺等,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 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求 5.4.3间隔棒的强度应考虑在短路状态下的电磁吸引力和附加张力引起的向心力增加,向心力不小于 12kN,且安全裕度不应小于1.1倍 5.4.4间隔棒的线夹应采用较链式握紧,在导线发生蠕变后应仍能满足要求 间隔棒的线夹顺线握力 不应小于2.5kN,扭握力不应小于40N ”m 5.4.5间隔棒应在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控制重量,并便于批量生产 试验与检验 6 金具的试验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 6.1 6.2金具的试验项目应按照表1进行 表1阀厅金具试验项目 设备连接金具 母线连接金具 屏敲蔽球(环 间隔棒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型式抽样例行型式抽样例行型式抽样例行型式抽样例行 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 外观特性 GB/T2314 尺寸检查 按设计图纸 组装试验 按设计图纸 镀锌层检查 DL/T768.7
GB/35693一2017 表1(续 设备连接金具 母线连接金具 屏蔽球(环 间隔棒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型式抽样例行型式抽样例行型式抽样例行型式抽样例行 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试验 GB/T2317.1 机械试验 机械破坏试验 GB/T2317.1 电阻测量 GB/T2317.3 温升试验 GB/T2317.3 热循环试验 GB/T2317.3 电晕和无线 GB/T2317.2 电干扰试验 U放电特性 GB/T16927.1 试验 由供需双方商定 6.3金具的机械试验项目及方法按照GB/T2317.1执行 对螺栓型连接的设备及母线连接金具应进 行抗拉强度试验;对于管母线支撑金具,应进行悬臂负荷试验 6.4对管母线支撑金具应进行机械损伤载荷和机械破坏试验,机械损伤载荷不小于风力和地震合力的 1.7倍,机械破坏载荷不小于管母线重力、风力和电动力的合力值的1.2倍(管母线长度按最大跨度计 算 6.5电气连接(接触)试验的试验项目及方法按照GB/T2314及GB/T2317.3进行 带屏蔽球(环)的 连接金具在进行温升试验时,应安装设计尺寸或偏小尺寸的仿制屏蔽球(环) 温升试验和电阻测量试 验应在无风或没有空气对流的独立的试验室内进行 温升试验和电阻测量试验在机械试验前和机械试 验后各进行一次 金具的最大温升不应超过所连接设备端子在短时过负荷运行条件下且考虑谐波时所 允许的最大温升 金具的最大温升一般不宜超过40K 6.6对螺栓型连接设备及母线连接金具应进行热循环试验,试验采用的导线应与实际保持一致 6.7电晕与无线电干扰试验方法可按照GB/T16927.1和GB/T2317.2进行,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试品的布置和组装应按照或接近工程实际要求 a b 试品在进行试验前应保证表面清洁,光滑,无明显突起或尖角 试验应记录照片,照片应能反映试品的起晕部位 c 6.8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的试验电压应为金具最高运行电压的125%,在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 金具应满足睛天夜晚下不产生可见电晕,回路法测量的无线电干扰水平应不高于2500V,高海拔地 区的金具电晕试验电压应按照GB/T311.1进行修正 6.9金具型式试验的试品数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6.10金具的型式试验报告有效期不宜超过8年 6.11金具抽样试验的抽样数量按10%抽查,且数量不少于4套 6.12工程现场,在金具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金具与设备连接面接触电阻值的测量,测量电流为直流 100A时,接触电阻值宜小于104Q. 6.13工程现场调试过程中,应对金具的温升值进行监测,同类金具的温升与型式试验结果相比偏差不 应超过10%,且不应超过所连接设备端子在过负荷运行条件下且考虑谐波时所允许的最大温升
GB/T35693一2017 6.14U放电试验试品的布置和组装应按照或接近工程实际要求,试验电压波形应根据工程实际选 取,试验结果应修正到标准气象条件 标志与包装 7.1金具标志与包装应满足GB/T2314的要求 7.2金具应有易于识别的、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包括:规格型号制造商及其他唯一性标识等,应能保证 对金具每个部件进行有效跟踪 金具上不应固定铭牌 7.3对于多个部件连接组合而成的金具,应提供产品安装说明书,说明书应含文字和图样 74 对于使用螺栓紧固的金具,应配以螺栓安装扭矩说明 7.5产品出厂前,应对金具的电气接触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表面划伤、氧化和腐蚀等 7.6金具的包装应有适当的衬垫、保护性填充物、垫板或隔片等 77金具的外包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在短途搬运、货场储存和车船装卸中承受意外冲击 7.8全部包装应标记清楚、正确,每一包装上的标记应不能轻易抹除 包装上的标记应标明卖方和买方名称、项目名称、合同号,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净重及毛重,到达的 7.9 目的地以及其他必需的信息
GB/35693一2017 录 附 A 资料性附录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见表A.1 表A.1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电流密度最大控制值 回路电流1/A 端子型式 A/mm' 铝板-铝板 0.0936 铜板-铜板 0.12 1535o 0.12 铜板镀银-铝板镀锡 0. 铜板-铜铝过渡-铝板 铜棒镀银-铸铝抱夹镀锡 0.12 铝板-铝板 0,07488 铜板-铜板 0.0936 53506700 供需双方商定
GB/T35693一201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导电膏的检验标准及涂敷方法 B.1导电膏的检验标准 导电膏的检验标准见表B.1 表B.1导电膏的检验标准 质量指标 序号 测试项目 型 I型 外观 均匀油膏,无明显颗粒状杂质 锥人度(25C、150g)1/10/mm 200315 滴点/ >200 >22o pH值 腐蚀(铜片、铝片、100C,3h 试品无斑点和明显不均匀颜色变化;膏体无胶皮状及硬膜 蒸发(99C,22h/% 1.5 X<0.95 涂膏前后冷态接触电阻的变化系数 0.9 <1.5 接触电阻稳定系数 K K<1.3 耐潮性能 10 低温性能(一40,2h 无龟裂 温度循环性能 -40~70,Ks1.5 -4085C,K1.5 12 体积电阻率(20)/Qcm >10 13 额定电流下的温升(空气中)/K <65 金属导体接触面无腐蚀; 金属导体接触面无腐蚀; 14 耐盐雾腐蚀的性能 K1.5 贮存安定性(38士3C,6个月 15 <30,无油分析出 锥人度变化,外观 16 加速稳定性20C士5C 目测有无析出,分层,挂壁现象 注 I型 用于铜铜金属导体连接外的其他连接,如铜-铝,铝铝,铝-镀锌金属导体连接 型 -用于铜-铜金属导体连接 B.2 导电膏的涂敷方法 B.2.1用600目砂纸对金属连接处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大的麻点、油污和氧化膜,接触面保持 平整,,打磨后的接触面用脱脂棉蘸取无水乙醇擦拭干净
GB/35693一2017 B.2.2待乙醉挥发后,在金属的接触面上均匀涂敷一层厚约0.2mm的导电膏 相互连接的两个金属 接触面均需要涂敷 对引流板等铝制导电金属,应在打磨后3nmin内涂敷导电膏 B.2.3将金属表面的导电膏刮平,使导电膏均匀涂在金属连接面内 B.2.4将接触面重合,并将螺栓紧固 螺栓的紧固力矩值按安装说明书执行 B.2.5擦除金属接触边缘处溢出的导电膏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GB/T35693-2017解读

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大力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阀厅金具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的出台对于提高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规范明确了阀厅金具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在适用范围方面,规范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阀厅金具进行了规定。在术语和定义方面,规范对于多个概念进行了详细解释,便于各方面的理解和统一认识。在技术要求方面,规范对于材料、结构、制造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要求,使得阀厅金具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有效保障。

其次,规范还明确了阀厅金具的检验、试验和质量证明等方面的内容。在检验方面,规范对于外观、尺寸、内部构造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要求,以保证阀厅金具的质量符合标准;在试验方面,规范对于气密性、耐压试验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阀厅金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质量证明方面,规范明确了阀厅金具出厂前应进行的文件和技术资料的编制和归档要求,以便于后期的溯源和管理。

最后,规范还对于阀厅金具的交货、运输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在交货方面,规范要求生产厂家应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阀厅金具的交货,包括时间、数量、质量等方面;在运输方面,规范要求生产厂家应根据阀厅金具的特殊性质和重量进行合理的包装和运输方式,以保证阀厅金具的完好无损;在验收方面,规范明确了验收标准和程序,以确保阀厅金具的质量符合规范和客户的要求。

综上所述,《±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阀厅金具的制造、检验、质量证明、运输和验收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顺利运行。

总之,《±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的出台对于规范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阀厅金具的应用和标准化要求具有重大意义。各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规范的要求,为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类似的标准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规划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规划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规划导则的编号:GB/T35692-2017。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规划导则共有15页,发布于2018-07-01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的编号:GB/T35694-2017。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