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898.2-2008

掺铒光纤放大器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L-band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掺铒光纤放大器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掺铒光纤放大器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编号:GB/T18898.2-2008。掺铒光纤放大器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共有16页,发布于2008-11-012008-1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80.20
  • 实施日期2008-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737.65KB

掺铒光纤放大器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国家标准 GB/T18898.2一2008 掺饵光纤放大器 L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Erbum-dopedfiberamplifier L-andErbiumrdopeitheramplifier 2008-03-31发布 2008-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8898.2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测量 环境和机械性能试验 检验 12 13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
GB/T18898.2一2008 前 言 GB/T18898《掺饵光纤放大器》分为两个部分 -C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L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本部分是GB/T18898《掺饵光纤放大器》的第2部分 本部分在结构格式上与GB/T18898.1一2002相同,主要区别是其技术内容中的参数指标,并略去 模拟传输的掺饵光纤放大器内容 其他内容按GB/T18898.1一2002相关规定进行编排 本部分中关于I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的技术要求,由于单通道应用的功率放大器技术较成熟因 此该要求较具体并且量化;而多波道应用的技术尚未成熟,故其技术要求为框架式,没有量化指标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通信)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梁臣桓、邓韬,龙浩 业
GB/T18898.2一2008 掺饵光纤放大器 L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范围 GB/T18898的本部分规定了L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单波道、多波道 数字传输应用的L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性能参数指标和试验方法,检验程序,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 安全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L波段中单波道、多波道数字传输应用的EDFA器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GB/T1889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合于本 部分 GB/T2421一199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idtIEC60068-1:1988 GB/T16850.1一1997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1部分增益参数的试验方法 eqvIECTC86/75/CDV GB/T16850.2一1999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2部分;功率参数的试验方法 (eqvIEC61290-2:1998) GB/T16850.3一1999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3部分;噪声参数的试验方法 (eqvIEC61290-2:1998) GB/T16850.!一2006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4部分:模拟参数 -增益斜率的试验 方法 GB/T16850.5一2001 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5部分:反射参数的试验方法 (neqIEc61290-5) GB/T16850.6一2001 光纤放大器试验方法基本规范第6部分;泵浦泄漏参数的试验方法 eqvIEC61290-6-1;1998) GB/T18898.1一2002掺饵光纤放大器C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YD/T10652000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试验方法 IEc60825-1;2003激光器产品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 分类 3.1按应用分类 按照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应用系统分为如下三类 -EDFA-A;模拟应用的掺饵光纤放大器; -EDFAS;单波道数字传输应用的掺饵光纤放大器 -EDFA-M;多波道数字传输应用的掺饵光纤放大器 3.2按功能分类 按照掺饵光纤放大器应用功能分为如下三类
GB/T18898.2一2008 -EDFA-BA:掺饵光纤功率放大器,它是直接用在光发射端机之后,以提高其功率的高饱和光功 率的EDFA器件; -EDFA-PA:掺饵光纤预放大器,它是直接用在光接收机端机之前,以改善其灵敏度的具有低噪 声的E:DFA器件; -EDFA-LA;掺饵光纤线路放大器,它是用在无源光纤段之间以增加中继长度或在光接人网相 应的点到多点连接中以补偿分支损耗的较低噪声的EDFA器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掺饵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 掺饵光纤放大器是用饵离子掺杂的光纤作为有源光纤的光纤放大器(OFA),被想象成一个“黑盒 子”,如图1所示,至少具有两个光端口和供电的电连接口(图中未给出) 光输出 光输入 口 端口 EDFA 图1掺饵光纤放大器 4.2 输出信号功率output sigm powe" 在标称工作条件下,对一个规定的输人信号光功率所对应的输出信号光功率,以dBm表示 注:标称工作条件是由制造者对EDFA的正常运行而提出的条件 4 3 最大输出信号功率maximumoutputsignalpoer 在标称工作条件下,从EDFA能够得到的最大输出信号光功率,以dBm表示 增益2aim 从EDFA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光功率与输人蹦口输人信号光功率的比值,以dB表示 注l:增益包括输人光纤跳线和EDFA之间的连接损耗 注2;假定跳线与用作EDFA输人端口和输出端口的光纤是同类型号 注3;注意,应从信号光功率中排除ASE噪声功率 4.5 小信号增益smallsignalgain 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的增益 这时,在给定的信号波长和泵浦光功率电平下,它基本与输人信号 功率无关 4.6 输入光功率范围imputpowerrange 当EDFA的输出信号光功率在规定的输出功率范围内、使其满足性能规范要求时,EDFA输人信 号功率所在的光功率范围
GB/T18898.2一2008 4.7 输出光功率范围outputpowerrange 当EDFA的输人信号光功率在规定的输人功率范围内、使其满足性能规范要求时,EDFA输出信 号功率所在的光功率范围 4.8 输入光反射inputopticealrelectanee 在标称工作条件和工作波长情况下,从输人端口被EDFA反射的人射光功率与总人射光功率之 比,以dB表示 注:用给定的输人信号光功率进行测量 opticalrefleetance 输出光反射output 在标称工作条件和工作波长情况下,从输出端口被EDFA反射的人射光功率与总人射光功率之 比,以dB表示 注用给定的输人信号光功率进行测量 4.10 噪声系数noisefigure;NF 受限于散弹噪声通过EDFA传输引起的具有特定量子效率光检测器输出端信噪比(SNR)的减少 量,即输人端SNR与输出端SNR之比以dB表示 4.11 偏振相关增益polarizatondependen'gaim 在标称工作条件下,由于输人信号光偏振状态变化引起的EDFA小信号增益的最大变化量,以dB 表示 4.12 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modedispersionm 在标称波长范围内,由于通过EDFA所产生的任意偏振光之间最大群时延差,以ps表示 4.13 最大总输出功率nmaximumtotaloutputpower EDFA工作在绝对最大额定值时,在输出端口的最高光功率电平,以dBm表示 pumpleakageaiput 输入端泵浦泄漏功率 从EDFA输人端口泄漏的泵浦光功率 4.15 输出端泵浦泄漏功率pumpleakageatoutpt 从EDFA输出端口泄漏的泵浦光功率 4.16 前向ASE功率电平forwardASEpowerlevel 在标称工作条件下,从输出端输出的与ASE有关的特定波长带宽内的ASE噪声光功率 注1:该参数对于PA或LA很重要,它主要取决于所用滤波器 注2:应该说明规定ASE功率电平的工作条件如增益和输人信号光功率等) 17 反向ASE功率电平reverseASEpowerlevel 在标称工作条件下,从输人端输出的与ASE有关的特定波长带宽内的ASE噪声光功率
GB/T18898.2一2008 4.18 输入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maximumrelleetaneetolerabletimput 在EDFA能满足其规范时,从其输人端口得到的最大反射 注1:用给定的输人信号光功率进行测量 注2:噪声系数是对反射最敏感的参数 4.19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maximumrefleetaneetolerabletoutput 在EDFA能满足其规范时,从其输出端口得到的最大反射 注;同4.18. .20 4. 工作波长范围operatingwavelengthrange -个工作波长入附近,从入至入的规定范围,在此范围内,EDFA能在规定的光学特性下工作 用nm表示 4.21 输入参考面inputrefereneeplane 如图2所示,输人参考面在EDFA的输人猾定义 来自发送机T TxTx,的n个信号,每个 、 ,由光复用器(OMD)进行合波,每个信号分别具有单一功率P、P 分别具有单一波长A1、Ae、A , P,输送到EDFA的输人端 4.22 输出参考面outputrefereneeplane 如图2所示,输出参考面在EDFA的输出端定义 "个输人信号被EDFA放大后,每个分别具有 一功率P、PP.,从EDFA输出端输出,经光解复用器(OD)分离出入i、入、入,的n个信号 由接收机Rx、,Rx,Rx,接收 在输出参考面上还应考虑被放大了的自发辐射(AsE)具有噪声光功 率谱密度PEa. EDFA输入参考面 EDFA输出参考面 Rxe EDFA OM oD " Rx P" " "A(A) 图2多波道应用中的EDFA 4.23 波道增益echannelgainm 对于规定的多波道配置,每一波道(在波长入上)的增益 波道增益可用下式表达 G P P;(dB) o
GB/T18898.2一2008 式中: P 第波道的输出功率,dB Bm,j=1,2, 为总波道数; ,,n P -第波道的输人功率,dBmj=1,2,,n,为总波道数 注:由于EDFA饱和功率是由所有波长输人信号复合效应确定,所以信号增益与所有信号输人功率相关 A 24 多波道增益变化 multichannelgainvariation ifference 波道间增益差 inter-chanelgain 对于规定的多波道配置,任意两波道之间的波道增益差 多波道增益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G GdB 4G 式中: G 第波道的波道增益,j=1,2,,n,但,j夭i,n为总波道数 G 第i波道的波道增益,i=l,2,,n,但,i千j,n为总波道数 注:通常情况下,这一参数被规定为波道增益变化最大值,表示为多波道增益变化最大绝对值输人功率通常将取 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以是规定达到中心增益值或总输出功率时的输人功率 最大多波道增益变化(又称增益平坦度)可用下式表示 G,=MAX、,iAGl(dB 式中 -第和第波道之间的多波道增益变化、j、i=1,2,,n,但大i,n为总波道数 AG A .25 增益交叉浸透gaincros-saturatiom 在规定的多波道配置中,当所有其他波道输人功率保持恒定时,某一给定波道的输人功率的变化 AP对于另外波道的增益变化G的比率 增益交叉浸透可用下式表示: GXS= AG,/AP(dB/dB 式中: -1,2,,n,但i,n为总波道数 注:通常,这一参数被指定为当每个波道处于最小允许功率时的多波道中的一种初始输人功率分配,其分配可在相 应的详细规范里表示 4.26 多波道增益变化差 multiehannelgain-changedifferenee 波道间增益变化差 inter-channel gainchaneedirene 对于某一规定的波道配置,在两个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设定值中,某一波道增益变化值与相关的另 波道增益变化值之间的差 多波道增益变化差可用下式表示: GD,=[G,(1)-G,(2)]一[G,(l)-G,(2)](dB) 式中: G,(1) -第波道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值设定值(1)的波道增益,j=1,2,,n,n为总波道数 G,(2) -第波道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值设定值(2)的波道增益 ,n,n为总波道数 l,2, 第i被道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值设定值(1)的波道增益,- G(1 =1,2,,n, ,n为总波道数; -第i波道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值设定值(2)的波道增益,,i=1,2,,n,为总波道数 G(2 注1:通常,两个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设定值中;(1)为所有输人功率调至最小值,(2)为所有输人功率调至最大值 注2;通常应规定的多波道最大增益变化差,不同输人设定值的情况应在相应的详细规范中加以定义 注3前向AsE功率与相应使用的预放大器或线路放大器有关,因此波道输人功率将包含前向AsE成分 注4当不能使用增益斜率定义时,该参数可用作替代多波道增益斜率
GB/T18898.2一2008 4.27 tilt 多波道增益斜率 mwltiehanelgain ratio 相互波道间增益变化率interchamnelgain-change 在第波道中,由第(1)功率值变到第(2)功率值时,每一波道增益变化相对于参考波道增益变化的 比率 多波道增益斜率可用下式表示: GT,=[G,(1)-G,(2)][G,(1)-G,(2)](dB/dB) 式中: G,(1 -第波道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值(1)的波道增益,j=1,2,,n,n为总波道数; G,(2 第波道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值(2)的波道增益,j=1,2,,n," 1,n为总波道数; 参考波道r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设定值(1)的波道增益; G,(I G,(2) 参考波道r在规定的波道输人功率设定值(2)的波道增益 注l:多波道增益斜率通常用作预计基于参考波道变化的各种输人波道功率设定值的每一波道的增益 注2;通常,把输人波道功率值调到;1)为所有功率中等于最大允许值;(2)为所有功率中等于最小允许值 注3参考波道可在适合详细规范中规定,参考波道的多波道增益斜率用dB/aB来定义 注4:在混合多级放大,不均匀增益媒介的情况下,特别是当放大器工作在自动增益控制模式时,不适宜采用多波 道增益斜率来预测不同条件的波道增益 4.28 波道增加/移去增益响应(稳态 channeladdition/removalgainresp ponse(steadystate 对于某一规定的多波道配置,由于增加/移去一个或多个别的波道而引起任一波道所产生的波道增 益的稳态变化 注1:通常,当每一输人波道的最终和最初功率等于最小允许值时,最大被道增加/移去增益响应为规定的参数 不 同的最终或最初功率可在适合的详细规范里标出 注2;当加上所有被道或在所有波道中减到仅剩下一个波道时,通常会预期发生最坏情况的波道增加/移去增益 响应 4.29 波道噪声系数ehannelnoiseigure 对于规定的多波道配置,在规定的光带宽中每波道的噪声系数称为波道噪声系数,用dB表示 4.30 波道信号自发辐射噪声系数channelsignalspontaneosnoisefigure 对于规定的多波道配置,每波道的信号自发辐射噪声系数称为波道信号自发辐射噪声系数,用dB 表示 技术要求 5.1单波道用EDFA的性能参数要求 5.1.1功率放大器(BA)的性能参数要求 功率放大器(BA)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L波段单波道应用中功率放大器相关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工作波长范围 nmm 1569 1604 输人功率范围 dBm 十3 输出功率范围 dBm dB 偏振相关增益 0.5
GB/T18898.2一2008 表1(续 参数名称 单位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dBtm 反向AsE功率 dB -27 输人光反射 dBm -15 输人端泵浦泄漏功率 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一27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27 最大总输出功率 dBm 待研究 50 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相对湿度 9 20 80 十70 贮存温度 20 " 贮存相对湿度 10 90 按IEC60825-1:2003规定 激光器安全级别 由于输出功率是系统特有的,其数值参照IU-TG,691;2000规定 5.1.2预放大器(PA)的性能参数要求 预放大器(PA)的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 表2L波段单波道应用中预放大器相关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 工作波长范围 1569 nm 1604 输人功率范围 dBm dBmm 输出功率范围 待研究 待研究 噪声系数 dB 待研究 偏振相关增益 dB 0.5 前向ASE功率 dBm 待研究 反向ASE功率 dBnm -20 输人光反射 dB -27 输出端系浦泄漏功率 dltm" 40 dB -27 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217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最大总输出功率 dBm 待研究 待研究 小信号增益 dB 待研究 工作温度 50 % 20 80 最大工作相对湿度 十70o 贮存温度 -20 % 10 90 贮存相对湿度 激光器安全级别 按IEC60825-1:2003规定 由于输出功率是系统特有的,其数值参照ITU-TG.691:2000系列建议规定
GB/T18898.2一2008 5.1.3线路放大器(LA)性能参数要求 线路放大器(LA)性能参数如表3所示 表3L波段单波道应用中线路放大器相关性能参数 单位 参数名称 最小值 最大值 工作波长范围 nm 1569 1604 dBm 输人功率范围 待研究 dBm 待研究 输出功率范围 噪声系数 dB 待研究 偏振相关增益 dB 0.5 前向ASE功率 dBm 待研究 待研究 反向ASE功率 dBmm 27 输人光反射 dB 27 dB 输出光反射 dBnm 15 输人端泵浦泄漏功率 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27 dB -27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偏振模色散 Ps 待研究 小信号增益 dB 待研究 工作温度 50 % 80 最大工作相对湿度 20 -20 十70 贮存温度 贮存相对湿度 % 10 90 激光器安全级别 按IEC60825-l;2003规定 多波道用EDFA的性能参数要求 表4表6对多波道用EDFA的性能参数作出框架式规定 表4L波段EDFA光功率放大器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指标 工作波长范围 15691604 nm dBm 总输人功率范围 dBm1 波道噪声系数 波道输人功率范围 dBm1 波道输出功率范围 dBm 输人光反射 dB 输出光反射 dB 输人端系浦泄漏功率 dBm 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E dB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GB/T18898.2一2008 表4(续 单位 参数名称 指标 最大总输出功率 amn dB 波道增加/移去的增益响应(稳态) dB 波道增益 增益平坦度 dB 多波道增益变化差 dB 多波道增益斜率 dB/dB 050 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相对湿度 2080 c 贮存温度 -20十70 % 贮存相对湿度 1090 激光器安全级别 按IEC60825-l:2003规定 待研究 表5L波段EDFA光线路放大器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指标 工作波长范围 nnm 15691604 总输人功率范围 dBm dB 波道噪声系数 波道输人功率范围 dBm dBm1 波道输出功率范围 dB 输人光反射 dB 输出光反射 输人端泵浦泄漏功率 dBm 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最大总输出功率 dBm 被道增加/移去的增益响应(稳态) dB 波道增益 dB dB 增益平坦度 多波道增益变化差 dB dB/dB 多波道增益斜率 工作温度 C -50 % 最大工作相对湿度 2080 贮存温度 -20~十70 % 贮存相对湿度 1090 激光器安全级别 按IEC60825-l:2003规定 待研究
GB/T18898.2一2008 表6L波段EDFA光预放大器性能参数 单位 参数名称 指标 1569~1604 工作波长范围 nm 总输人功率范围 dBm 波道噪声系数 dB 波道输人功率范围 dBm 波道输出功率范围 dBm1 输人光反射 dB 输出光反射 dB 输出端系浦泄漏功率 dBmm 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dB 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 8 最大总输出功率 dBm dB 波道增加/移去的增益响应(稳态) 波道增益 dB dB 增益平坦度 多波道增益变化差 dB dB/dB 多波道增益斜率 050 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相对湿度 % 208o C 贮存温度 -20~十70 % 贮存相对湿度 10~90 按IEC60825-l;2003规定 激光器安全级别 待研究 5.3EDFA环境和机械性能试验的技术要求 各种环境和机械试验后EDFA参数变化量规定如表7所示 表7各种环境和机械试验EDFA参数变化量 单位为dB 最大变化量 试验项目 输出信号光功率 噪声系数 增益 高温静态 0.5 0.2 0,5 低温(静态) 0.5 0.2 0.5 湿热(静态 0.2 0.5 0.5 高温老化 0.2 0.2 0.5 振动 冲击 0.5 0.2 0.5 0.5 尾缆保持力 0.2 尾缆扭转 0.2 10
GB/T18898.2一2008 测量 6.1外观检查 进行光学性能测量前,首先对EDFA进行外观检查 其外观必须平滑、洁净,均匀、,无伤痕及裂纹 整个EDFA牢固,引线无松动或与连接器插拔平顺;EDFA标志清晰 6.2环境 EDFA的性能剥试应在满足GBT2121一19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温度:15C35C; 相对湿度:25%75%; 气压:;86kPa106kPa 注包括首尾两项在内的范围值;绝对湿度三2&/m 6 仪表装置 用于进行EDFA光学性能测量的仪器仪表及装置,应按规定进行校检,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输入功率范围、输出功率范围、最大总输出功率和工作波长范围测量 这四个性能参数按GB/T16850.2一1999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定义取值 小信号增益波道增益、增益平坦度、多波道增益变化差,偏振相关增益测量 这六个性能参数按GB/T16850.11997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定义取值 6.6噪声系数,波道噪声系数、ASE功率和反向ASE功率测量 这四个性能参数按GB/T16850.3一1999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定义取值 输入光反射、输出光反射、输入端最大光反射容限和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测量 6 这四个性能参数按GB/T16850.5-2000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定义取值 输入泵浦泄漏功率和输出泵浦泄漏功率测量 这两个性能参数按GB/T16850.6一2000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定义取值 6 偏振模色散测量 该参数按YD/T10652000规定进行 6.10多波道增益斜率测量 该参数按GB/T16850.42004规定进行 6.11替代法 EDFA性能参数的测量可用“测试平台”或“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等进行 环境和机械性能试验 试验条件应与6.2相同 试验前,试样应先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做预处理,试验后也应在标准大气条 件下恢复 7.1机械性能试验 7.1.1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1.1规定进行 7.1.2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1.2规定进行 7.1.3尾缆保持力 尾缆保持力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1.3规定进行 7.1.4尾缆扭转 尾缆扭转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1.4规定进行 1l
GB/T18898.2一2008 7.2环境试验 7.2.1低温静态)试验 低温静态)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2.1规定进行 7.2.2高温(静态)试验 高温(静态)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2.2规定进行 7.2.3湿热(静态)试验 湿热(静态)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2.3规定进行 7.2.4高温老化 高温老化试验按GB/T18898.1一2002中7.2.4规定进行 7.3试验判据 EDFA机械和环境试验项目及其判据如表8所示 表8EDFA机械和环境试验判据表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取样数量 允许失效数量 振动试验 7.1.1 冲击试验 7.1.2 尾缆保持力试验 7.1.4 尾缆扭转力试验 7.2.1 低温(静态)试验 高温静态)试验 7.2.2 湿热静态)试验 7.2.3 注:允许备用试样替代那些不是由于制造厂商的原因而导致失效的试样 7.4拒收批 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批称为拒收批,对拒收批可进行返工,以纠正缺陷或筛除失效产品,然后重新检 验,但不得超过两次,如能通过检验,判为合格产品,并应清楚标志为重新检验批 检验 8.1检验职责 EDFA由具有独立职能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两类,出厂检验(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8.2.1出厂检验 分日常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 8.2.1.1 日常检验 该检验是生产厂家对产品进行100%的检验,其检验数据应随同产品提交给用户,EDFA需要进行 日常检验的项目是;外观、输人信号波长,输人信号功率、输出信号功率,最大输出信号功率,增益、噪声 系数及高温老化试验 8.2.1.2抽样检验 它是从批量生产中或不同时期产品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完整的产品或样品进行的检验 检验项目按 8.2.1.1规定 型式检验 EDFA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进行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需进行全部项目的测量和试验 12
GB/T18898.2一2008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D)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一般两年)进行一次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 9.1标志 产品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9.1.2产品上应标有激光安全警告标志、防静电要求 9.2包装 产品一般为一台一个内包装,包装内应注意防静电措施,并附有产品性能指标测试数据、附件及说 明书,包装盒上应标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产品执行标准号 9.3运输 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需用木箱或硬纸箱作外包装.在箱上写明不能大力抛甩、碰压,应有防雨标 志,以免损坏产品 贮存 产品不能放置在露天或有严重腐蚀的环境中,应放置在贮存温度及湿度范围以内的环境中保存 9.5安全 EDFA输出为肉眼看不见的激光,而且光功率较大,其安全等级按IEcC60825-1;2003规定,在安装 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严禁用肉眼直视器件输出端面或与之相连接的光纤连接器/尾缆的端面,并按防静 电要求进行操作,以免损坏器件

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硒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硒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硒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编号:GB/T3253.6-2008。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硒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共有5页,发布于2008-09-012008-09-01实施,2008-09-01实施,代替GB/T3253.5-2001,GB/T3254.6-1998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充电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充电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充电器的编号:GB/T21544-2008。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充电器共有15页,发布于2008-11-012008-1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