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10.101-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Textiles-Quantitativechemicalanalysis-Part101:Mixturesofsoybeanproteincompositefibreandcertainotherfibe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的编号:GB/T2910.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共有8页,发布于2010-01-012010-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W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9.080.01
  • 实施日期2010-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603.03KB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国家标准 GB/T2910.101一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 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Textiles一Quantitativeehemiealanalysis一Part101:Mixturesofsyheanprotein eomp0sitefibreandeertainotheribers 2009-06-15发布 2010-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10.101一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第10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某些 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范围 GB/T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复合)二组分混合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复合)与某些其他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91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2910.1一2009,IsO1833-1: 2006,IDT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聚丙烯睛纤维或聚醋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次氯酸 钠/盐酸法 3.1原理 用1nmol/I次氯酸钠溶液把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的大豆蛋白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 然后用20%盐酸溶液把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的剩余部分(聚乙烯醇缩甲醛)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 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质量 分数 3.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3.2.1、3.2.2、3.2.3和3.2.4规定的试剂 3.2.11mol/儿次氧酸钠溶液 在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人氢氧化钠,使其含量为5g/L 此溶液可用碘量法滴定,使其浓 度在0.9mol/儿1.1mol/L 3.2.2质量分数为20%)盐酸溶液 取浓盐酸1000ml(20C时密度为1.19g/mL)慢慢加人到800ml水中,待冷却到20C时再加 /ml 浓度控制在19.5%一20.5% 水,修正其密度在1.095g/ml1.100 & 3.2.3稀乙酸溶液 取5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3.2.4稀氨水溶液 取80ml浓氨水(密度为0.880g/mL),用水稀释至1000mlL 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3.3.1和3.3.2规定的设备 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 3.3.2水浴,保持温度为20C士2C
GB/T2910.101一2009g 3.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次氧酸钠溶液(3.2.1),在水浴(3.3.2)上 剧烈振荡40min 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堆蜗过滤,用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将残留物清洗到玻璃堆蜗 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稀乙酸溶液(3.2.3)中和,最后用水连续清洗残留物,每次洗后先用 重力排液,再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堆蜗和残留物真空抽吸排液 把真空抽吸后的残留物放人烧杯或有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20%盐酸(3.2.2)溶 液 在25C士2C,搅拌或振荡30 1,待聚乙烯醇缩甲醛完全溶解后用上述的玻璃砂芯堆蜗过滤,用 min 少量同温同浓度的盐酸溶液清洗残留物,再依次用水清洗、稀氨水溶液(3.2.4)中和,然后用水洗至用指 示剂检查呈中性为止,每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堆蜗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3.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 棉的d值为1.04,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的d值为 1.01,聚丙烯晴纤维、聚酯纤维的值为1.00.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丙烯睛纤维、聚氨醋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甲基甲酷腔法) 原理 用二甲基甲酷胶把聚丙烯睛纤维或聚氨酯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 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聚丙烯晴纤维或聚氨酯纤 维的质量分数 4.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4.2.1规定的试剂 4.2.1二甲基甲酰胺,沸点152C154c 警告;该试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4.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4.3.1和4.3.2规定的设备 4.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 4.3.2加热设备,可以保持温度在90C95C 4.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二甲基甲酰胺(4.2.1),塞上玻璃塞,摇动 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让烧瓶保持90C95C放置1h,在此期间用手轻轻摇动5次 用玻璃砂芯 堆蜗过滤,残留物留在烧瓶中 另加60mL二甲基甲酰胺,保持90C一95C放置30min,用手轻轻摇动2次 把残留物过滤到玻 璃砂芯堆蜗,真空抽吸排液,并用水将残留物洗至堆蜗中,真空抽吸排液 热水加满堆蜗洗涤残留物两 次,每次重力排液后再用真空抽吸 将残留物转移到烧瓶中,加人160m水,在室温下保持5min,不 时地剧烈摇动 将液体过滤到堆蜗排液,重复水洗三次以上,最后一次清洗将残留物全部过滤到堆蜗 中,并真空抽吸排液 用水清洗烧瓶,真空抽吸,最后将堆蜗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4.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d值为1.01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 5 原理 用冰乙酸把聚酰胺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
GB/T2910.101一2009 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聚酰胺纤维的质量分数 5.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5.2.1和5.2.2规定的试剂 5.2.1冰乙酸 警告:该试剂有强腐蚀性,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5.2.2稀氨水溶液 取80ml浓氨水密度为0.880g/ml),用水稀释至1000ml 5.3 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5.3.1和53.2规定的设备 5.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 5.3.2水浴,可保持沸腾 5.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已预热近100C的冰乙酸(5.2.I). 在沸腾的水浴中保持20min,并不时摇动 待聚酰胺纤维完全溶解后,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堆塌过 滤,用同温度的冰乙酸清洗残留物,然后用同温度的水请洗、稀氨水溶液(5.2.2)中和,然后用水洗至用 指示剂检查呈中性为止,每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5.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d值为1.02.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丙酮法) 6.1原理 用丙酮把醋酯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 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醋酯纤维的质量分数 6.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6.2.1规定的试剂 6.2.1丙酮,程为55C一57 6.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6.3.1规定的设备 6.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 6.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进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样品加人100mL丙酮(6.2.1),摇动烧瓶,在室温下保 持30min,然后轻轻将液体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堆蜗过滤,残留物留在烧瓶中 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 共3次),每次15min,处理总时间为1h 用丙酮将残留物洗至堆蜗中,真空抽吸排液 用新的丙削 注满堆塌,重力排液 最后,真空抽吸排液,将堆蜗和残留物烘干、冷却和称重 6 5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d值为1.00.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三醋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二氯甲炕法》 原理 用二氯甲婉把三醋酯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 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三醋酯纤维的质量分数
GB/T2910.101一2009g 7.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7.2.1规定的试剂 7.2.1二氯甲烧(CH.,C 警告;该试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7.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7.3.1规定的设备 7.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 7.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二氯甲烧(7.2.1),塞上玻璃塞,摇动烧瓶 将试样充分润湿后,放置30min,每隔10nmin摇动一次 液体用玻璃砂芯堆过滤,再加60mL二氯 甲婉至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用手摇动,将其过滤到堆蜗中,用少量二氯甲将残留物清洗到堪蜗中 真空抽吸排液,再用二氯甲熔注满堆蜗,重力排液后真空抽吸排液 用热水清洗,将堆蜗和剩余纤维烘 干,冷却,称重 7.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d值为1.00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羊毛,动物纤维或蚕丝的二组分混合物 8.1次氯酸钠法 8.1.1原理 用1nmol/L次氯酸钠溶液把羊毛、动物纤维或蚕丝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的大豆蛋白组分从已知 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聚乙烯醇缩甲醛),清洗、烘干和称重;根据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中大豆蛋白的含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羊毛、动物纤维或蚕丝的质量分数 8.1.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8.1.2.l和8.1.2.2规定的试剂 8.1.2.11mo/L次氧酸钠溶液 在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人氢氧化钠,使其含量为5g/L 此溶液可用碘量法滴定,使其浓 度在0.9nmol/L1.1mol/1 8.1.2.2稀乙酸溶液 取5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8.1.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8.1.3.1和8.1.3.2规定的设备 8.1.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 8.1.3.2水浴,保持温度为20C士2C 8.1.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次氯酸钠溶液(8.1.2.1),在水浴 8.L.a.2)上剧烈振荡0mm 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甜蜗过速,用少量次叙腋纳游液将残留物清洗 到玻璃堆蜗中,真空抽吸排液,再依次用水清洗、稀乙酸溶液(8.1.2.2)中和,最后用水连续清洗残留物 每次洗后先用重力排液,再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堆蜗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8.1.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见式(1)和式(2)
GB/T2910.101一2009 m×K ×100 ! 71o 户 =100 式中: 溶解纤维的干燥质量分数,%; 办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干燥质量分数,% 试样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mo 剩余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7n1 K值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大豆蛋白的含量有关 测定方法:把已知干燥质量为r,的大豆蛋白 复合纤维,按本部分8.1.4进行溶解,得到残留物的干燥质量r K值按式(3)计算 K-员 未漂白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蛋白含量为22.4!8%,K值为1.29;漂白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蛋白 含量为21.56%,K值为1.27 8.2氢氧化钠法 8.2.1原理 用2.5%氢氧化钠把羊毛、动物纤维或蚕丝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 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羊毛,动物纤维或蚕丝的质量 分数 8.2.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8.2.2.l和8.2.2.2规定的试剂 8.2.2.1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5%. 8.2.2.2稀乙酸溶液;取5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8.2.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8.2.3.1和8.2.3.2规定的设备 8.2.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 8.2.3.2水浴,可保持沸腾 8.2.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已预热近100C的2.5%氢氧化钠溶液 (8.2.2.l) 在沸腾的水浴中保持20min,并不时摇动,待羊毛等动物纤维充分溶解后用已知质量的玻 璃砂芯堆塌过滤,用同温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残留物若干次,再依次用40C50C水清洗、稀 乙酸溶液(8.2.2.2)中和,然后用水洗至用指示剂检查呈中性为止,每次清洗必须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 后将堆蜗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8.2.5结果计算和表示 结果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未经漂白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d值为1.07,经漂白的大豆 蛋白复合纤维d值为1.12 8.了稍酸法 8.3.1原理 用硝酸溶液把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 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混合物干燥质量分数 由差值得出羊毛、动物纤维或蚕丝的质量分数 此方法不适用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蚕丝的二组分混合物 8.3.2试剂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8.3.2.1和8.3.2.2规定的试剂
GB/T2910.101一2009g 8.3.2.15:1(V/硝酸溶液 500mL.浓硝酸(20C密度为1.40g/mL)加人l00ml水 警告该试剂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使用者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8.3.2.2稀氨水溶液 取80ml浓氨水密度为0.880g/ml),用水稀释至1000mL 8.3.3设备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8.3.3.1和8.3.3.2规定的设备 8.3.3.1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00mL 8.3.3.2水浴,可保持23C~25C 8.3.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把准备好的试样放人具塞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人100ml硝酸溶液(8.3.2.l) 保持23C~ 25C振荡20min待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充分溶解后,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堆蜗过滤,用同温同浓度的 硝酸溶液清洗残留物,再依次用同温度的水清洗、稀氨水溶液(8.3.2.2)中和,然后用水洗至用指示剂检 查呈中性为止,每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抽吸排液 最后将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8.3.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d值为1.04

橡胶及弹性体材料N-亚硝基胺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橡胶及弹性体材料N-亚硝基胺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橡胶及弹性体材料N-亚硝基胺的测定的编号:GB/T24153-2009。橡胶及弹性体材料N-亚硝基胺的测定共有7页,发布于2010-02-012010-02-01实施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的编号:GB/T2910.2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共有5页,发布于2010-01-012010-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