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040.7-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Leakdetectionsystems―Part7:Gener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interstitialspaces,leakprotectingliningsandleakprotectingjacke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0040.7-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共有23页,发布于2014-09-012013年第25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9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260.20;23.040.99;23.020.10
  • 实施日期2014-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页
  • 文件大小609.78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30040.7一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 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Leakdetectionsystemms一 Part7:Gener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interstitialspaces leakproteetingliningsandleakproteetingjacket 2013-12-17发布 2014-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040.7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材料 双层间隙的型式试验 防渗漏衬里 防渗漏外套 图1气流迷度的试验装置 图2双层间隙结构的合理性试验 图3测定储罐的双层间隙内流阻的试验装置 图4测定管道的双层间隙内流阻的试验装置 图5现场注人试验的装置 图6在实验室内注人水的试验装置 10 图7冲击试验的装置 1 图8储罐的试验点示意图 19 图9罐壁试验示意图 20 表1实验记录表 表2聚氧乙娇(Pvc)的机械性质 1 12 表3聚氨酯(PUR)的机械性质 12 表!聚叙乙怖(Pvc)对试验做介的影响 表5聚氨醋(PUR)对试验媒介的影响 13 表6不饱和聚酯树脂(UP)浇铸材料的要求 15 表7环氧树脂(EP)浇铸材料的要求 16 表8刚性防渗漏衬里的性质要求 16 表9机械性质 18 表10试验媒介的影响 18
GB/T30040.7一2013 前 言 GB/T30040(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 第4部分;应用于防渗漏设施或双层间隙的液体或燕气传感器系统; 第5部分储罐液位仪测漏系统 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4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I.1一2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技术内容与EN1a07203渗漏检渊系统第了部分双层间腺.防渗漏衬里及防渗 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英文版)一致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铸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危险品储罐检测检验中心、 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郑州永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冷成冰,赵彦修、傅苏红,刘进立,宋光武、张庆强、冷静 m
GB/T30040.7一201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 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范围 GB/T30040的本部分规定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和防渗漏外套的材料、双层间隙的型式试验、 防渗漏衬里和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的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和防渗漏外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041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1634.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1634.3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 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11547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GB/T12833 橡胶和塑料撕裂强度和粘合强度测定中的多峰曲线分析 GB17930车用汽油 GB/T30040.1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 GB/T30040.2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2部分;压力和真空系统 Is0554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规格 Iso2528板材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重量盘式)分析法 附环境应力龟裂的测定变形片法 ISO4599塑料 EN1so179-2塑料摆锤式冲击特性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冲击试验 EN431弹性地板覆盖物耐剥离性的测定 EN495-5防水用柔性板低温下折叠性的测定第5部分屋顶防水用塑料和橡胶层 EN976-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储罐非压力存储液体石油燃料水平圆柱状或圆柱状贮 罐第2部分:单壁贮罐的运输、储存、操作和安装 EN1107-2防水柔性板尺寸稳定性的测定第2部分:屋顶防水用塑料和橡胶层
GB/T30040.7一2013 术语和定义 GB/T30040.l一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材料 4.1 防渗漏衬里的材料 -根据6.3为聚氯乙烯(PVC)和聚氨酯(PUR) 根据6.4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 4.2防渗漏外套的材料见7.2 双层间隙的型式试验 5.1概述 通过构造图和储罐或管道的样本证明双层间隙的结构和液体的畅通 5.2符号和说明 重力加速度,单位;米/秒'(m/s) 储罐的极限贮液高度,单位;米(m) 最大可能表面压力,单位;帕(Pa s 环境压力,单位;帕(Pa po prA“泵关闭”控制点的相对压力,单位;帕(Pa 相对真空压力,单位:帕(Pa 进气试验后双层间隙内的相对压力,单位:帕(Pa p pa十p2)进气试验后双层间隙内的相对压力,单位;帕(Pa 空气进人前后的压力差,单位;帕(Pa Ap 中间层的初始厚度,单位;毫米(mm) 加压50kPa后中间层的剩余厚度,单位:毫米(mm 剩余厚度、的一半,单位;毫米(mm) Vd 盛水容器和连接软管的容积,单位:升(L 流动水的容积,单位;升(L V 储罐的容积,单位;升(L 储罐双层间隙的容积,单位:升(L) 罐内储液的密度,单位;千克米(kg/m'y 5.3试验装置 实验装置应由下列部分组成 接收罐,容积为50L80L 接收罐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球阀,用于连接双层间隙和真空泵,底 a 部最低点有一个阀门,用于连接软管,排出液体; b带刻度的容器,容积至少10L 压力测量工具(如压力计),精度0.6%; c
GB/T30040.7一2013 流量计,精度2%; d) 压力泵; e f真空泵 5.4双层间隙的密闭性和强度试验 5.4.1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是确保所有工作压力下双层间隙都具有完整性 5.4.2评估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通过试验,见式(1): 一上x 10 式中 试验初始压力,单位为帕(Pa); B 试验终止压力,单位为帕(Pa); : 试验时间,单位为秒(s); V 双层间隙容积,单位为升(L) 5.4.3试验方法 5.4.3.1在温度高于水的冰点,且不超过40C的温度下进行试验 5.4.3.2通过对储罐或管道样品的环境压力试验,证明双层间隙的强度和密闭性 5.4.3.3试验初始和终止的环境温度差在1K范围内 5.4.3.4使用以下最小工作压力 作为检漏系统的一部分,以液体或压力为基础的双层间隙,在安全阀起始压力的1.1倍下工 作,但压力应至少为60kPa 作为检漏系统的一部分,以真空为基础的双层间隙,其工作压力应在检漏器工作负压的1.1倍 以下,同时,当给管道或储罐施压时,应在管道或储罐内部运行压力的1.1倍以下 5.5液体自由通道试验(仅适用于真空系统》 5.5.1准备 5.5.1.1为了进行试验,真空检漏器同以下其一相连: 储罐或管道的实际双层间隙 1×900 大小至少为1600mm mm的双层间隙代表样品 5.5.1.2样品应包括所有的接缝或焊缝和中间层,同时在相距1500mm 的距离上至少有两个试验 管嘴 5.5.2评估 根据GB/T30040.2一2013式(3)计算所得的液体量进人了双层间隙,若检漏器触发了警报,则试 验通过 5.5.3试验方法 5.5.3.1试验温度高于水的冰点
GB/T30040.7一2013 5.5.3.2从距离检漏器接人点最远的管嘴直接注水以检查储液的通道,直至检漏器的警报响起 如果 储液的黏度超过了水的黏度,则直接使用储液或其他相当的液体 使用位于试验管嘴处的压力计记录 下双层间隙内的压力值,检漏器的压力开关与警报器的开关连动 5.6空气自由通道试验 5.6.1评估 给双层间隙钻开一个2mm的小孔,使之与外界相通,如果压力系统中的空气被放出,导致压力 下降,或者真空系统中吸人空气,导致压力上升,应认为试验通过 5.6.2准备 双层间隙的一个管嘴与检漏器和压力计相连,另一个管嘴用截止阀关闭 对于压力系统,用外部连 接的压力泵将双层间隙加压至十60kPa 对于真空系统,用外部连接的真空泵将双层间隙抽成 -60kPa的真空 5.6.3试验方法 5.6.3.1试验温度高于水的冰点 5.6.3.2空气自由通道试验应在样品上抽样进行,试验的方法是在样品上人为确定的位置钻孔 2mm) 试验前双层间隙内所保持的压力或真空值,应在试验时迅速减小,并在压力计上显示 5.7中间层的流速试验 5.7.1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在于确保空气,储液或水具有合适的通道 5.7.2试验装置 实验装置应由下列部分组成 厚度测试仪,精度为0.01 a) mm; 两块正方形钢板,大小为100mm×100mm,厚度为10mm b 两块正方形钢板,大小为150mm×150mm,厚度为10mm,每块的每个角都有一个10mm 的孔,其中一块钢板在中心有一个g6mm的孔,同时在孔的一面焊有内径g6mm的管件; d 只锁紧螺钉,8 4 mm; e空气压力泵,流量精度为1% f 空气无法渗透的薄片,如聚乙烯,厚度为0.75mm 气候箱 g h 真空泵 测量容积流量的工具 5.7.3准备 试验至少在三个尺寸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试块上进行 5.7.4评估 5.7.4.1当空气的容积流量为(85士15)L/h,如果从中间层通过的气流压力不小于一1kPa,则认为试 验通过 用于防护衬里的中间层,应施加最大可能表面压力(/e)1.3倍的压力最小为50kPa)进行 5.7.4.2
GB/T30040.7一2013 试验 5.7.4.3用于防护外套的中间层,应施加最大可能表面压力ps)1.3倍的压力(最小为100MPa)进行 试验 最大可能表面压力的计算见式(2): ps=p×g×h十p 5.7.5试验方法 5.7.5.1在(20士5)C的温度下进行试验 首先用厚度测量仪对中间层的初始厚度(s;)进行测量 然 后将中间层放在两块钢板之间 在钢板上旋紧螺栓向试块施压 -用于防护衬里的中间层,计算出的最大可能表面压力pe)最小为50kPa; -用于防护套层的中间层,相当于最大可能表面压力ps)的1.3倍的压力,最小为100MPal 5.7.5.2经过最短期限的14d,即中间层达到稳定状态条件后,将试验装置安装于环境(模拟)箱内,对 剩余厚度(s:)进行测量 进一步对试验样块施加最大可能表面压力(力),并在GB/T30040.1一2013 的5.1中所提到的运行条件的限制温度下对剩余厚度反复进行测量,测量间隔24h 如果对剩余厚度 s;)的两次测量值与初始厚度(s)相比都不大于1%,则认为达到了稳定状态条件 如果90d后仍未 达到稳定状态条件,则认为试验失败 该试验过后,继续在压力板上旋紧螺钉对中间层施压,直到中间 层的剩余厚度变为一半(s,)或压力超过2× bMs 5.7.5.3在钢板中央的接口处连接一个带有容积流量节流阀门的真空系(内置压力测量仪器,如U型 管) 使容积流量能够以85L/A的既定值通过第二道测量装置 压力管和双层间隙接头之间的连接管 连接真空泵和容积流量测量工具的柔性连接管的内径应为6 长度应为250mm mm 5.7.5.4从接头到真空系的连接管的总长度不超过1m 5.7.5.5完成上述试验装置的安装后,开启真空系并将容积流量调节为85L/h,通过压力测量工具得 出图1的流阻 对每个试验样块都应重复测量 测量值的平均数与限制值一1kPa做比较 单位为毫米 100 说明 真空泵的连接管,空气流速为85L/h; -中间层 压力测量仪器 空气无法渗透的薄片 3 试验板; 图1气流速度的试验装置
GB/T30040.7一2013 5.7.5.6试验完毕填写实验记录表,见表1 表1实验记录表 施压p后的 剩余厚度,的1/2 初始厚度 流速为85L/h气流通过后的压力 试验样本 剩余厚度s 设置如图1所示 kPa mm mm mm 5.8流阻的测定 5.8.1概述 双层间隙的流阻通过图4一图6中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进行测定 5.8.2评估 5.8.2.1如果真空泵通过双层间隙吸人的容积流量为85L/h的空气,U型管中所示的流阻未超过 一1kPa,则试验通过 试验进行前,根蝎5.1一57证明按照如下所述的双层间隙类狠的适用性 5.8.2.2 5.8.2.3如果双层间隙的流阻未经验证,则试验样本应灌注相关储液或其他可比试验液体并储存至少 两个月 通过试验样本的管嘴,液体可以进人到双层间隙,直到空间被注满 储存时间过后,将双层间 隙清空并干燥,以便于对流阻测定,同时保留上述极限值 测量结束后,打开试验样本并检查双层间隙 的自由通过情况 5.8.3准备 5.8.3.1应根据双层间隙的类型在试验样本上放置一个大小为500mm×500mm,具有4个两两相距 400mm的管嘴的试件 其中一个管嘴用作通风口,在另一个管嘴处安装带有压力计(如U型管)的真 空泵 连接压力计到管嘴之间的管长为250mm 5.8.3.2试验样本的侧面应具有气密性 在真空泵的排气口安装气流控制阀,以便通过下游的容积流 量指示器把流量调整到给定值85L/h(如图2所示) 连接检漏器和容积流量指示器的柔性连接管的 内径应为6mm,从管嘴到U型管之间的连接管长度应为1m
GB/T30040.7一2013 单位为毫米 40o O启- 500 说明 试验管嘴,内径4mm; -压力测量工具; -真空泵,容积流量为85L/h; 容积流量的测量工具; 试验样本的双层间隙 图2双层间隙结构的合理性试验 5.8.3.3对于储罐,应在其他3个分散于储罐圆周更远的试验管嘴处进行流阻测定试验 对于管道,除 了与检漏器相连接的管嘴和试验管嘴外,还应当安装两个距离上述管嘴2.5m的管嘴 根据图3和图4 对试验装置进行安装 说明 阀门: 双层间隙; -压力测量工具; 真空系,容积流量为85L/h 容积流量的测量工具 图3测定储罐的双层间隙内流阻的试验装置
GB/T30040.7一2013 白一 说明 阀门 -压力测量工具; 真空系,容积流量为85L/h; 容积流量的测量工具 5 双层管道,如有必要,连同其试件和配件 图4测定管道的双层间隙内流阻的试验装置 5.8.4试验方法 5.8.4.1试验温度高于水的冰点 将试验装置如上所示安装,启动真空系并将容积流量调整为85L/h,从压力计得出流阻 5.8.4.2 在 每个试验管嘴处重复进行试验,开启距离测量管嘴最远的试验管嘴 记录测量值并与极限值一1kPa 做比较 5.9I级系统双层间隙的容积测定 5.9.1试验目的 在于确保级系统中储罐的双层间隙容积不超过8m',管道的双层间隙容积不超过10m',以便于 进行I级系统的型式试验程序 5.9.2评估 通过计算和注人试验来测定双层间隙容积 如果测量的双层间隙容积在计算值的230%以内,对罐 罐而言不超过8m,对管道而言不超过10m,则认为试验通过 5.9.3注入试验 注人一定体积的空气或水用于测定双层间隙的容积 将容积为50L一80L的接收罐排列成直线 以便进行该注人试验 5.9.4准备 5.9.4.1试验温度高于水的冰点
GB/T30040.7一2013 5.9.4.2在储罐和管道中选出一个样本以代表所使用的构造 管道样本的长度至少为10m,且包括所 有的配件 5.9.4.3真空泵与管嘴相连,将双层间隙抽真空,形成至少60kPa的真空 压力计与另一个管嘴相连 在注人试验开始前记录真空 将接收罐与双层间敞的配件相连接 在注人空气的试验中,接收罐应 与环境援通,以保持内部压力与大气压相同,如图5所示 在注人水的试验中,接收罐与双层间隙一样 具有真空,如图6所示 圣圣 说明 阀门 压力测量工具 双层间隙 同真空系相连的三通阀 接收罐 图5现场注入试验的装置 -注入空气的试验 双层间隙和接收罐之间连接管形成的通路使得接收罐和双层间隙之间形成了压力补偿(接收罐中 的环境压力为h) 接收罐的其他开口都保特关闭 压力补偿后对变化了的声进行测量,并将其用于 双层间隙容积的计算 双层间隙容积的计算见式(3): (3 V=V2× -注入水的试验 在一个带刻度、容积至少为10L的容器中盛放水 接收罐连接的软管应当浸没在盛水容器中,如 图6所示
GB/T30040.7一2013 说明: 阀门 压力测量工具 双层间隙; 与真空系相连的三通阀 接收罐; 盛水容器 图6在实验室内注入水的试验装置 5.9.4.4打开盛水容器和接收罐之间的连接软管阀门,由于原先处于真空状态,一定量的水将流人接收 罐 对进水量进行测量 注人试验重复进行10次,直到相连的压力计有明显的压力变化读数(至少为 力=15kPa) 从压力计读出双层间隙变化的压力,并将其用于计算双层间隙的容积,见式(4) ×V 声2ab V V 4) Ap 防渗漏衬里 6.1概述 6.1.1防渗漏衬里应满足第5章的试验要求 6.1.2防渗漏衬里应能够承受温度、化学以及机械的影响,抗储液腐蚀,并对储液无有害影响 6.1.3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储罐中的防渗漏衬里应具有导电性,其表面电阻应小于1×10'Q,以在储 存闪点小于55C的液体时消除静电电荷 6.1.4在衬里的型式试验中对该要求进行检验,除非衬里的表面电阻已经记载 6.1.5如果防渗漏衬里的表面电阻大于1×10'Q,应在储液中插人能够消除静电电荷的物体,该物体 可以是: 表面积为(0.04XV)m的钢板,V为储罐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 a 钢制的注人管,浸溃管或吸油管,总表面积如上所述 b 6.1.6上述两种插人储液中的物体都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00Q 6.1.7混凝土罐在最高注人液面的下方不得有任何接缝,其外部应进行渗水防护 10o
GB/T30040.7一2013 6.2符号和说明 D 储罐直径,单位:米(n m 平底罐的长度,单位:米(m 容积比气体:每单位质量的气液体积比 N 衬里的渗透度,单位:千克/日 米)[kg/d m V每日进人双层间隙的燕气体积,单位;米'(mi V储罐容积,单位;米(m 储罐中储液的密度,单位;千克/米(kg/m') 6.3 柔性防渗漏衬里 6.3.1概述 可变形的防渗漏衬里由韧性材质构成,并根据储罐尺寸制造 可变形的防渗漏衬里仅适用于真空 检漏系统 6.3.2材质 制作衬里的软片应没有气泡、裂缝、小孔以及任何不均匀 可通过目测检查明显的、显而易见的不 规则缺陷 经制造商证明,同时由型式试验确认适宜度 材质的要求见表2表5 表2聚氯乙烯(PVC)的机械性质 性 质 单 位 要 值 试验方法 求 根据GB/T1040.l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纵向及横向的拉伸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N/mm >15 强度 样本;类型2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纵向及横向的拉伸 %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200 长度 样本;类型2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抗勇试验中接缝的 偏离接缝的裂缝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接合系数>0.65 反应 样本;类型2" 根据EN431,GB/T12833,GB/T1040. 和 多层板材的黏接GB/T1040.3的要求进行; N/mm >2.0 强度 试验速度;100mm士10% 样本;类型2 80C的温度下储存根据EN1107-2的要求进行 后任一方向上的尺在(80士2)C的热气烘箱中2h,随后在正常气温下在覆 二2.0 寸变化 盖物(不影响尺寸大小)上放置30min -20的温度下向 任一方向弯折的根据N495-的要求进行 上,下表面均未出现裂缝 反应
GB/T30040.7一2013 表3聚氨醋(PUR)的机械性质 单 质 试验方法 位 要 求 值 性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纵向及横向的拉伸强度 试验速度;2001 0% mm/min士1 N/mm 50 样本;类型2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200mm/nmin士10% >450 纵向及横向的拉伸长度 试验速度 样本;类型2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偏离接缝的裂缝.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抗剪试验中接缝的反应 接合系数>0.5 样本;类型2 根据EN1107-2的要求进行 80C的温度下储存后任 % 在80士2)的热气烘箱中2h,随后正常气温下在覆盖 -方向上的尺寸变化 物(不影响尺寸大小)上放置30 0min C的温度下向任 上下表面均 -20 根据EN495-5的要求进行 方向弯折的反应 未出现裂缝 表4聚氧乙烯(PvC)对试验媒介的影响 单 性 质 位 求 试验方法 要 值 2 正常气温下根据Iso2528的要求进 "- 储液的渗透 行,在以下储存阶段;第1d,3d,7d g/m'×d 但最大为8(g/m×d 4d和56d后应当测定渗透量 去离子水的渗透 最大为4(g/m'×d 正常气温下根据GB/T103的要求 在去离子水和储液中储存后质 进行,第1d,3d,7d,14和56d后 <15 量的变化 测定变化 根据GB/T1o40.1和GB/T1040.3 在去离子水和储液中储存后(第 的要求进行; 25 天温度为23C)各个方向拉 56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伸长率的测量值见表2 伸强度和拉伸长度的变化 样本;类型2 弯折材料在去离子水和储液中根据GB/T1040.1和GBy/T1040.3 储存后第56天温度为23的要求进行; 25 各个方向拉伸强度和拉伸长度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的变化 样本;类型2"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 在去离子水和储液中储存后(第 的要求进行; 56天温度为23C)抗剪试验中 未出现裂缝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接缝的反应变化 样本;类型2 12
GB/T30040.7一2013 表5聚氨醋(PUR)对试验媒介的影响 质 单 位 值 试验方法 要 性 求 符合GB17930且含3%体积甲 最大为300(g/m=×d)" 醇的燃油的渗透" 正常气温下根据1so2528的要求 储液渗透>0(g/m'×d)的储罐 2xXe 进行,在以下储存阶段;第1d,3d,g/m'Xd 中防渗漏衬里安装时 10×T×D×ND2×L 7d,14d和56d后测定渗透 但最大为8(g/ms×d 储液的渗透 去离子水的渗透 最大为4(g/m'×d 正常气温下根据GB/"T1034 的要 去离子水和储液在储存后 求进行,在以下储存阶段;第1d, 的质量变化 d和56d后测定变化 3d.7d,l4 在去离子水中储存后每个交叉 拟伸强度的最大变化为30 根据GB/T1040.1和GB/T1o40.3 方向拉伸强度和长度的变化 拉伸长度的最大变化为15 的要求进行; 在储液中储存后(第56天温度 试验速度,200mm/mim士10% 拉伸强度的最大变化为50 为23)每个交叉方向上拉伸 样本;类型2 拉伸长度的最大变化为25 强度和长度的变化 弯折材料在去离子水中储存后 拉伸强度的最大变化为30 根据GB/T1o40.1相GB/T 1040.3 拉伸强度和拉伸长度的变化 拉伸长度的最大变化为15 的要求进行; 弯折材料在储液中储存后(第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拉伸强度的最大变化为60 56天温度为23)拉伸强度和 样本;类型2 拉伸长度的最大变化为 30 拉伸长度的变化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 在去离子水和储液中储存后(第 的要求进行; 56天温度为23)抗剪试验中 未出现裂缝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接缝的反应变化 样本;类型2 燃料中甲醇的含量应在使用前根据GB17930进行检查 如有必要,应加人适量甲醉使之达到3%的体积 安装在储罐中的燃油防渗漏衬里,对符合GB17930燃油的渗透应为0g/m?×d) 6.3.3衬里的精加工 6.3.3.1对衬里进行精加工以使其符合储罐的大小和真实尺寸,从而保证能够顺利安装 6.3.3.2加工完成后应对衬里的防渗漏条件进行压力验证 制造商应为通过验证提供证明文件 注:不可同时使用具有不同性质的塑料软片 6.3.3.3多于两层的接缝应通过高频(HF)或效果相当的其他焊接技术制造 其他所有接缝都应使用 能确保焊接持续均匀的技术制造 接缝的宽度根据所用材料的定义应不超过公差的25% 6.3.4衬里冲击损伤的防护 6.3.4.1对衬里进行适当的机械冲击防护,如量油计、工具和安装衬里时使用的梯子等 6.3.4.2使用防护软片时,其材料应与衬里及储液都兼容,防护软片应比检修孔大且确保不被移动 应 根据6.3.5.3对其进行试验 13
GB/T30040.7一2013 6.3.5试验 6.3.5.1概述 对有接缝和无接缝的样本都进行试验,所有接缝试验中的断裂都应出现在接继的外部 如果不考 虑其他条件,在常温条件下对样本进行储存和试验 6.3.5.2材质试验 材质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表2一表4对材质进行试验 a b)规定所用材质的密度和成分,任何改变都应进行新的型式试验 6.3.5.3防护软片或衬里本身(如果安装时不使用防护软片)的冲击试验 6.3.5.3.1试验目的 确保衬里不会被轻易损坏 6.3.5.3.2试验方法 将防护软片或衬里本身放在稳固的基底上 冲击试验应在储罐的高度,通过引导管,令重340g,p18mm的钢筋圆柱(顶端为钝雉形尖)自由落 体 试验样本不应被穿透 冲击试验的装置见图7 单位为毫米 N 说明 储罐的高度; 下落的钉状物,重340g; 防护软片 试验软片; 稳固的基底 图7冲击试验的装置 14
GB/T30040.7一2013 6.3.6标志 柔性防渗漏衬里应有以下标志 表面电阻 材质 6.3.7安装 衬里的安装、,中间层及其配件和最终的检查都应按制造商说明书进行 6.3.7.1 6.3.7.2储罐上应标明该储罐具有柔性衬里 6.3.7. 安装公司应当证明其安装符合制造商说明 .3 reinforced iplaeste cs;GRP)y 6.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刚性防渗漏衬里 6.4.1概述 6.4.1.1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GRP-UP)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GRPEP)是刚性防渗 漏衬里所允许的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包括纺织玻璃纤维、玻璃丝纤维和纤维粘合织物 6.4.1.2其余合适的材料如果满足表5表7中的适用值也可以使用 应对其适用性进行证明 在加 工G;RP刚性防渗漏衬里时,对材料生产商的特定处理条件(如温度、湿度)进行观察 6.4.1.3生产控制应确保识别和去除所有的缺陷 GRP刚性防渗漏衬里的手工制做和修整只能由经 过训练且熟悉系统的工人进行 6.4.2不饱和聚酯树脂(UP)衬里 UP树脂浇铸材料由反应树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组成,因此具有共聚合的、单体的、不饱和的化合 物)制造而成 衬里浇铸材料的要求见表6表8 表6不饱和聚酯树脂(UP)浇铸材料的要求 本 救 试验方法 性质的数值 位 性 质 尺寸大小 数量 mnm MPa 抗弯强度" 根据GB/T 934 的要求进行 50×6X4 最小 80 根据GB/T1043.1和ENIsO179-2 kJ/m" 抗冲击强度 50×6×4 最小5 的要求进行 根据GB/T1634.l,GB/T1634.2、 1120×15×!4 尺寸的热稳定性 最小50 GB/T1634.3的要求进行 在以下物质中储存28天后的 质量变化: mg/样本根据GB/T11547的要求进行 蒸憎水; 50×50×4 最大150 mg/样本 50C的燃用油 50×50×4 0到一60 在以下物质中储存28天后抗 弯强度的变化; 根据GB/T11547和GB/T9341 蒸水 % 50×6×4 最大一30 的要求进行 % 50×6×4 最大一30 十50C的燃用油 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平均值应当满足表5中的要求 单个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值可能分别超过表5数 值以上的15%和30% 其余性质的单个值应当满足表5中的要求 15
GB/T30040.7一2013 6.4.3环氧树脂(EP)衬里 6.4.3.1EP树脂浇铸材料由反应树脂制造而成,反应树脂中包含足够数量的环氧基,并且通过以下途 径产生 聚胺或酸酥的加聚合,或 未分离挥发性成分的三氟化碉复合物的聚合 具有足够的硬度" 6.4.3.2 6.4.3.3衬里浇铸材料的要求见表7,表8. 表7环氧树脂(EP)浇铸材料的要求 样 本 单 试验方法 性质的数值 金 性 位 尺寸大小 数量 mmm 抗弯强度" MPa 50×6×4 最小100 根据GBy/T9341的要求进行 根据GB/T1043.1和ENISO179-2 抗冲击强度" 50×6X4 kk/m 最小8 的要求进行 根据GB/T1634.1.GB/T1634.2、 120×15×4 最小8o 尺寸的热稳定性 GB/T1634.3的要求进行 在以下物质中储存28天后的 质量变化 根据GB/T11547的要求进行 mg/样本 蒸憎水; 50×50×4 最大150 50C的燃用油 mg/样本 50×50×4 0到一60 在以下物质中储存28天后抗 GB/T934 弯强度的变化 根据GB/T 初 11547 蒸水 % 的要求进行 50×6×4 最大一20 十50C的燃用油 最大一20 50×6×4 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平均值应满足表7中的要求 单个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值可能分别超过表7数值 以上的15%和30% 其余性质的单个值应满足表7中的要求 表8刚性防渗漏衬里的性质要求 样 本 性 质 单位 试验方法 性质的数值 尺寸大小 数量 mmm 储存和清洗后 50×50× 在水中和储液中储存112天后 根据GB/T11547的要求 % 立即计算 的质量变化 进行 样本高度 4.5 根据GB/T1041的要求 50×50× 供应时的抗压强度 N/mmm >1,0 进行 样本高度 根据GB/T1o41的要求 室温条件下在水中和储液中储 50×50× 最大为40% 存112天后抗压强度的变化 进行 样本高度 16
GB/T30040.7一2013 6.4.4纺织玻璃纤维 6.4.4.1纺织玻璃纤维由无碱玻璃丝纤维(具有硅氢化合物或等效化合物粘合剂)组成 6.4.4.2玻璃丝纤维以短切或连续粗纱,席状或纺织物的形态使用 6.443纤维粘合织物(如玻璃纤维、合成纤维)可用于表面层 6.4.5材质试验 6.4.5.1根据表6表8树脂材料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4.5.2根据衬里加工方法提供厚度为(4士0.2)mm的实验板 6.4.5.3实验板在试验前根据1SO554在标准大气23/50下卷曲至少16h 6.4.5.4试验至少在实验板生产出24h后方可进行 6.4.5.5应对实验板的外观和结构进行目测检查 6.4.5.6UP树脂实验板中苯乙烯的含量不大于2% 6.4.5.7EP树脂的实验板应根据树脂生产商提供的条件进行硬化,并在制造商提供的硬化温度下进行 为期2h的热处理 溶于丙酮的成分在热处理前后的变化不应超过2% 6.4.6钢罐表面处理的要求 钢罐表面应根据GB/T8923.1处理达到sa2.5级,在安装GRP刚性防渗漏衬里前不得有油脂 6.4.7安装 安装GRP刚性防渗漏衬里受制造商安排的检查(致密性检查、真空或压力检查及目视检查)管理 6.4.8技术设备 所有GRP刚性防渗漏衬里的安装和连接都应适配于带有测量、吸人、压力和试验管嘴的检漏器 防渗漏外套 7.1 概述 7.1.1防渗漏外套作为检漏系统的一部分 7.1.2防渗漏外套应能承受温度、化学以及机械的影响,抗储液腐蚀,并对储液无有害影响 7.1.3防渗漏外套应能承受由于储液、检漏媒介或周围环境条件的反应造成的老化和变质影响 储罐 和外套应根据相应的系统等级构成并保持一个双层间隙 7.1.4该双层间隙应从储罐底部一直延伸到至少为内罐的极限贮液高度,在极限贮液高度以下不应有 吊环或其他设备穿过 7.1.5双层间隙可以通过附加中间层或由外套本身产生 7.2材质 7.2.1防渗漏外套应根据储罐尺寸制造 7.2.2材质的要求见表9、表1o 17
GB/T30040.7一2013 表9机械性质 性 质 单 位 要求的值 试验方法 根据GB/T1040.l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 拉伸长度 300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样本;类型2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拉伸强度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13.7 N/mm 样本;类型" 根据GB/T1040.1和GBy/T1040.3的要求进行; 偏离接缝的裂缝, % 抗剪试验中搭接部分的反应 试验速度:200mm/min士10% 接合系数 20.65 样本;类型2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 符合Iso4599 最小为 300 根据GB/T1040.1和GB/T1040.3的要求进行 紫外线暴露中拉伸强度的变化 试验速度;200tmm/min士10% 变化的% 初始值>0.8 样本;类型" 表10试验媒介的影响 性 质 试验方法 单 位 要求的值 储液的渗透 正常气温下符合Iso2528,在以下储存阶 g/m×d 段:第1d,3d,7d,14d和56d后测定渗透 水的渗透 正常气温下符合GB/T1034,在第1d,3d、 % 在水和储液中储存后的质量变化 士15 7d,l4d和56d后测定变化 在水和储液中储存后的拉伸强度和根据GB/T1040.3(第56天温度为23)的 士20 要求进行 拉伸长度的变化 在水和储液中储存后的搭(熔)接部根据GB/T1040.3(第56天温度为23)的 初始值>0.8 分的拉伸强度和拉伸长度的变化 要求进行 7.3性能要求 防渗漏外套应符合第5章和7.4的试验要求 7.4试验 7.4.1材质试验 材质应根据表9和表10进行试验 7.4.2外套的冲击型式试验 7.4.2.1试验温度为(15士10)C 18
GB/T30040.7一2013 7.4.2.2储罐样本应能承受系在1.8m绳长上、可回旋的,重5.4kg的固体钢球的3次击打 系绳的一 端应固定在碰撞点正上方,将球向后摆,使其离开储罐的距离等于在碰撞点上方垂直测量的距离,然后 mm1800mm 向储罐呈自由落体摆动 碰撞点上方的垂直高度应在2501 n之间,同一点上不得有两次 碰撞 顶部,外壳和封头部分都应进行试验 7.4.2.3外套不应有损伤(表现为碰撞高度为1000mm或更高,从外表可观察到的裂缝、粘合脱落或 脱离 7.4.2.4当碰撞高度大于1000mm且小于1800mm时,不应出现碎片或裂伤 7.4.2.5在此试验之后,储罐应满足5.4的试验要求 7.4.2.6外套冲击型式试验的设备应符合图8和图9 7.4.3安装 安装应符合EN976-2的要求 说明: 封头的直边或壁; 罐壁; -封头 注:a大于或等于500mm 图8储罐的试验点示意图 19
GB/T30040.7一2013 单位为毫米 说明 固定点 1.8m系绳" -5.4kg的实芯钢球; -试验1; B -试验2 -试验3 图g罐壁试验示意图 20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0040.7-2013

双层罐是常用的储罐构造形式之一,由内罐和外罐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罐体发生泄漏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渗漏检测。而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则是专门用于检测该类型罐体是否有泄漏情况的设备。

针对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中的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GB/T30040.7-2013制定了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中,双层间隙是指内罐和外罐之间的空间,防渗漏衬里则是指在内罐表面上安装的一层材料,用于防止介质穿透进入双层间隙,防渗漏外套则是指针对外罐进行的一层保护措施,用于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罐体表面。

根据GB/T30040.7-2013标准,在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方面,有如下一般要求:

  1. 双层罐应当具备可靠的防泄漏性能,且经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2. 双层间隙应当始终保持无任何介质进入或泄漏出来;
  3. 防渗漏衬里应当在内罐表面完全固定,并且不能降低内罐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4. 防渗漏外套应当完全保护外罐表面,同时不影响外罐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5. 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应当在生产制造和运输等过程中避免受到损坏。

除了一般要求,GB/T30040.7-2013标准还规定了针对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

  1. 双层间隙泄漏检测方法;
  2. 防渗漏衬里厚度检测方法;
  3. 防渗漏外套材料耐化学药品性能测试方法;
  4. 防渗漏外套耐候性能测试方法。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对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有效评估,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同时,也为双层罐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中的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按照GB/T30040.7-2013标准所规定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

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的编号:GB/T30041-2013。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14-09-012013年第25号公告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的编号:GB/T30040.6-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6部分:监测井用传感器显示系统共有6页,发布于2014-09-012013年第25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