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036-2017

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Intelligentrecorder—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4036-2017。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3页,发布于2018-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040.40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页
  • 文件大小1.64M

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4036一2017 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ntelligentrecordler一Generalteehniealrequirements 2017-07-31发布 2018-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4036一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宁波市计量测试 研究院、计量学院、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云南电网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院、上海市在线检测与控 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志扬、余国瑞、严建军、孙坚、楼志斌、魏杰、寿文杰、黄莉
GB/T34036一2017 引 言 智能记录仪表由传感器接口部分、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输出子系统、人机接口、人机界面和外 围通信接口等组成,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记录的功能 为规范我国智能记录仪表的生产制造,规范产 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有必要对智能记录仪表进行标准化 本标准为规范生产使用、检验智能记录仪表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GB/34036一2017 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记录仪表的术语和定义、结构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标识,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境内设计和制造的智能记录仪表(不包括内置传感器模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5479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14.1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 T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 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8268.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271.2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 试验 GB/T18271.3一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 试验 GB/T34068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仪表inteligenm ntinstrument 以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等智能处理单元为基础而设计,具有数据采集和双向通信功能,同时还具 有处理、控制、组态,诊断及存储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仪表 3.2 智能记录仪表inellet recOrder 具有记录功能的智能仪表
GB/T34036一2017 3.3 系统system 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组元件 3.4 影响量inflweneequantity 在装置可工作的环境条件下对测试参量会产生影响的环境量 3.5 记录间隔interecorgap 两次存储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 当通道数大于1时,允许有多个记录间隔 3.6 传感器sensor 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 组成 [(GB/T76652005,3.1.1] 注1敏感元件(sensingelement),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注2:转换元件(transducinggelement),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 信号部分 注3:当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transmitter) 3.7 传感器通信接口sensornetworkinterface 传感器之间或传感器与外部网络系统之间进行双向通讯所满足的物理接口和网络协议技术要求 3.8 双向通信bidirectioncommunication 智能传感器采用双向通信接口,向外部设备发送测量、状态信息,并能接收和处理外部设备发出指 令的功能 3.9 数据处理dataproeessing 对数字化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现自动调校.自动平衡、自动补偿,自选量程等功能 3.10 自诊断selr-diagnostie 智能记录仅表在工作过梨中可进行自枪,蝴断记录仅表各部分是青正常运行,并进行故降定位的 功能 3.11 human-machineinterface 人机接口 人与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交换信息的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这些设备包括键盘 显示器、打印机、鼠标器等 3.12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 自动对数据进行批量处理 3.13 物联网标识internetofthingsidentifier 用于物联网唯一地、无二义性地标识传感器节点身份的一组连续数字、字符、符号或者其他任何形 式数据
GB/34036一2017 3.14 数据冗余dataredundaney 通过重复存储、重复传输、编码校验等手段以保证数据安全 3.15 最小循环周期minimmumperiod 在采用循环扫描方式工作的系统中,系统按顺序把每项任务处理一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结构与基本参数 4.1智能记录仪表结构 智能记录仪表由传感器接口部分、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输出子系统、人机接口、人机界面和外 围通信接口等组成 智能记录仪表模型见图1 人机界间 人机接口 存储单元 传感器信号 数据果集 微处理器 输出子系统 外围通 智能记录仪表 信接口 网关 物联网 图1智能记录仪表模型 4.2基本参数 4.2.1正常工作条件 智能记录仪表正常工作条件应符合表1
GB/T34036一2017 表1正常工作条件 0~50,避免阳光直射 环境温度 温度变化率<10c/h 气候环境 相对湿度 85%,无凝露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环境气氛 智能记录仪表的工作环境不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水雾或有腐蚀性的介质 187V~242v 电压 频率 47.5Hz~52.5Hz 交流 电源 谐波 5% 电压 8.1V39.6V 直流 纹波 S0,2% 机械环境 振动 无明显振动 4.2.2供电电源 智能记录仪表的供电电源可分为;外接电源供电和电池供电 4.2.3输入参数 智能记录仪表的输人信号: 直流电压; a b)直流电流; 电阻 c d) 频率 4.2.4输出信号 智能记录仪表的输出信号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 a) 直流电压; b) 直流电流; 开关量 c d)频率 4.2.5输入阻抗 智能记录仪表对应不同输人信号的输人阻抗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输入阻抗 输人信号 输人阻抗 直流电压 >1Mn 毫伏信号 >5Mn 直流电流 <300Q
GB/34036一2017 4.2.6输出带负载能力 4.2.6.1电压、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 智能记录仪表电压,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应符合表3 表3电压、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 输出信号 电压、电流输出带负载能力 直流电压 输出电压应能驱动>10kn的负载 直流电流 输出电流应能驱动<1.5kn的负载 4.2.6.2开关量信号输出带负载能力 智能记录仪表对应不同开关量输出带负载能力应符合表4 表4开关量信号输出带负载能力 输出开关量信号 开关量带负载能力 TTL输出 C门输出,5V/24V30mA 继电器输出 AC250V/5A或DC24V/1A DcC3V32/60mA sR固态继电器输出 sCR双向可控硅输出 可驱动外部400V/500A可控硅 4.2.6.3频率输出带负载能力 智能记录仪表在输出最高频率时,负载电阻不大于10kQ,频率输出示值误差应符合技术指标要 求,波形无明显变化 4.2.6.4回路电源输出带负载能力 智能记录仪表最大输出电流不小于30mA时,输出电压应不低于额定电压的90% 5 技术要求 5.1外观 智能记录仪表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智能记录仪表的外形结构不应有划伤、站污等痕迹,外露件不能有影响工作性能的机械损害或 a 脱落;面板、机壳或铭牌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生产厂家;开关按键应灵活 可靠,接插件接触应保持良好,紧固件不得松动;面板标志和接线安全标志应鲜明清晰 b 工作电源和辅助电源端应有明显标志 5.2参考工作条件 智能记录仪表参考工作条件或范围应符合表5
GB/T34036一2017 表5参考工作条件或范围 参考工作条件或范围 允许偏差 彩明R 环境温度 20C 士2 环境相对湿度 45%~75% 土5% 86Pa一l06kPa 大气压力 交流供电电压 220V 士1% 交流供电频率 50Hz 士1% 交流供电波形 正弦波 畸变因素2% 直流供电电压 9V36V 士5% V/N s0.2% 直流供电电压的纹波 外电磁场干扰 应避免 强震动 应避免 避免直射 阳光照射 注:AV为纹波电压的峰值;V 为直流供电电压的额定值 5.3技术指标要求 5.3.1准确度 智能记录仪表在参考工作条件下测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规定 表6测量技术指标 最大允许误差 名称 士(0.2%读数十0.05%满量程 直流电压 士(0.2%读数十0.05%满量程》 直流电流 士(0.2%读数+0.05%满量程 电阻 频率 士(0.4%读数十0.05%满量程》 5.3.2示值误差(Am 智能记录仪表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示值误差限 智能记录仪表的示值误差限可用式(1)和式(2)之一的绝对误差表示 直接以被测量值误差表示 a Am=士K 式中 K -智能记录仪表数字显示值和记录值允许的误差值 D)以与被测量值有关的量程和量化单位表示 Am=土(a%×FS十d) 式中 -除量化误差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综合最大测量误差系数,与准确度等级的数值相同; a自下列系数中选取:0.05,0.2,0.5、1.0、l.5;
GB/34036一2017 FS 被测量的满量程; 分辨力 5.3.3重复性 智能记录仪表显示值的重复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般情况下,重复性应不大于一个分辨力值; a b a%×FS>5d时,重复性应不大于a%×FS/4 5.3.4时钟误差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24h的时钟误差应不超过士0.ls 5.3.5漂移 5.3.5.1始动漂移 智能记录仪表的始动漂移量应不大于K/4或a%×FS/4 5.3.5.2长期漂移 智能记录仪表30d的长期漂移量应不大于K/2或a%×Fs/4;连续工作30d后,其显示值/记录 值的示值误差,重复性和时钟误差应符合5.3.1,5.3.2和5.3.3的要求 5.3.6阶跃响应 智能记录仪表的阶跃响应稳定时间应不大于6s 5.3.7外壳防护等级 对不同应用的智能记录仪表,应满足GB/T4208相应的外壳防护等级要求,不同制造厂商自商协定 5.4功能要求 5.4.1自诊断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应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自诊断功能 过程信息采集,通信系统故障检查 aa 输人信号故障和输出负载故障; b 内部故障检查(处理器,存储器等硬件); c d运行程序故障检查; e 电源故障检查; 相关外部设备检查; f 预防性维护检查 g 5.4.2 自保护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应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保护功能: 故障时自动停机保护必要数据; aa 输人端口过流、过压保护 b) 5.4.3测量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的输人通道数可以为一通道或多通道
GB/T34036一2017 输人信号可包含 a 直流电压; b)直流电流; c 电阻 d 频率 5.4.4记录/存储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应包含以下一种或多种记录/存储功能" 记录间隔:智能记录仪表两次存储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允许有多个记录间隔选择 a 数据存储长度:按某记录间隔记录测量数据,存满整个存储空间所耗费的时间长度; b c 外部存储媒体FIFo功能:当外部存储空间用尽后,可自动删除旧数据,为新数据留出空间; d 掉电事件存储:智能记录仪表对掉电时间、相关状态事件的存储 e 曲线/数据历史追忆/查询;可以追忆/查询在数据存储长度范围内的历史曲线/数据 智能记录仪表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读取或转移存储数据 5.4.5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应包含以下一种或多种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 采样数据 a b) 与最小循环周期结合的处理能力 多重批处理能力 e' d)任务优先级和定时; e 与时间有关的功能块;PID,累加器、定时器、限浊器,带通滤波器 5.4.6 人机接口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应具备以下功能 本地数据显示和参数设置; a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远程控制 b) 5.4.7通信功能 5.4.7.1通信接口 智能记录仪表应能与外部设备、系统通过通信接口进行正常通信 智能记录仪表的通信接口应符 合GB/T34068的规定 5.4.7.2系统管理 通过物联网可以远程对智能记录仪表进行准确的数据管理和参数设置 5.5安全性能要求 5.5.1 般安全性能 5.5.1.1安全性 应符合以下要求: 智能记录仪表的防电击、防火焰蔓延、温度极限值和耐热应符合GB4793.1的规定 a b)智能记录仪表应有安全标识 安全标识应符合GB4793.1的规定
GB/34036一2017 5.5.1.2绝缘性 应符合以下要求 智能记录仪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154791995中4.1的规定 aa b) 智能记录仪表的绝缘强度应符合GB/T15479一1995中4.2的规定 5.5.1.3电磁环境影响试验 智能记录仪表的电磁兼容应符合表7的规定 判定等级应符合表8的规定 试验后,示值误差应 符合表6的规定 表7电磁兼容要求 性能判据 端口 试验项目 基础标准 试验值 B GB/T17626.,2 静电放电(ESD) 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 A GB/T17626.3 10V/m(80MHz1GHz 射频电磁场辐射 外壳 3V/m(1.,4GHz~2GHz) 1V/m(2.0GHz一2.7GHz 额定工频磁场 GB/T17626.8 30A/m 电压暂降 GB/T17626.11 0%1周期 0%10/12周期 70%25/30'周期 C 交流电源 短时中断 GB/T17626.ll 0%250/300周期 脉冲群 GB/T17626,4 2kV(5/50ns,5kH2) B GB/T17626.5 1kV/2kV" 浪涌 A GB/T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3 v1501 kHz一80MHz) 脉冲群 GB/T17626. 2kV(5/50ns,5kH2) GB/T17626.5 1kV/2kV'" 直流电源" 浪涌 GB/T17626.6 A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3v450kHt一80MH) 1/O信号/控制 脉冲群 GB/T17626.4 1kV(5/50ns,5kHz) H 包括功能接地端口 浪涌 GB/T17626.5 1kVh, A GB/T17626,.6 3Vl(150kHz~80MHz) 的连接线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GB/T17626.4 2kv(5/50ns,5kHz 直接与供电 脉冲群 B B 网络相连的 浪涌 GB/T17626.5 1kV"/2kV" N GB/T17626.6 3V'(150kHHz80MHa 1/O信号/控制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线对线 线对地 仅适用于长距离线的情况 仅适用于线路长度超过3m的情况 仅适用于对磁场敏感的设备 当磁场强度大于1A/m时,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干扰是允许的 传导射频试验的试验等级较辐射射频试验的试验等级低,这是由于传导射频试验在每个频率上模拟了谐振状 态,因此是一种较严酷的试验 设备/系统各部分间的直流连接,如没有连接到直流配电网络,应当作为l/O信号/控制端口处理 “25/30周期”表示25周期适用于额定频率为50Hz的试验,30周期适用于额定频率为60Hz的试验
GB/T34036一2017 表8电磁兼容性能判据 性能判据 性能判据等级 试验时,在规范限值内性能正常 试验时,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 B 试验时,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需要操作者干预或系统复位 5.5.2物联网安全性能 5.5.2.1物联网标识验证 智能记录仪表应具有能够被物联网识别的唯一物联网标识 5.5.2.2数据冗余 智能记录仪表的数据能够持续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且定期将数据复制到可移动的外部存储 媒体或服务器中 通过内存和外存进行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安全 5.5.2.3数据保护 以加密方式保存测量数据,避免数据被修改 5.5.2.4 登录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设有权限管理功能,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登陆 5.5.2.5通信稳定性 按7.6.2.5的方法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的通信出错率应不大于1/1000000. 试验条件 6 6.1环境 当试验无法在参考试验工作条件进行时,推荐采用下述条件 环境温度:15C35C; 相对湿度:45%一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2配套设备 6.2.1用于试验示值误差的设备 电压电流发生器、电阻箱、多功能校准源,函数信号发生器及数字多用表等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的 技术指标要求 6.2.2用于试验影响量的设备 周波跌落模拟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振动试验台等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 10
GB/34036一2017 6.2.3用于试验电磁兼容的设备 浪涌发生器、信号耦合发生器、群脉冲发生器、静电放电仪,暗室等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指 标要求 6.2.4用于试验安全性能的设备 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表等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 6.2.5溯源 所有试验用计量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试验方法 7.1外观 目测检查智能记录仪表的外观是否符合5.1的规定 7.2影响量影响试验 7.2.1主电源变化影响 试验按GB/T18271.3一2000中12.1规定的方法进行 7.2.2环境温度影响 试验按GB/T18271.32000中第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7.2.3环境相对湿度影响 试验按GB/T18271.3一2000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7.2.4大气压力影响 试验按GB/T18271.32000中第21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7.2.5机械振动影响 试验按GB/T18271.3一2000中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7.2.6电磁兼容试验 试验按GB/T18268.1和GB/T17626系列标准中相应部分规定的方法进行 7.3准确度试验 7.3.1直流电压 试验用标准装置 7.3.1.1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压源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7.3.1.2试验点选取 试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试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11
GB/T34036一2017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需要时可增加试验点 7.3.1.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按图2连接,标准装置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压输出,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功能置于直流电压; a 智能记 标准 装置 录仪表 图2直流电压试验连线图 根据7.3.1.2选取的试验点,调节标准装置输出电压值V,,读取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显示 b 值V; 切换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试验完毕 d 按式(3)计算直流电压测量的示值误差A 4=V一V - 3 式中 V 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电压显示值; V 标准装置输出电压值 7.3.2直流电流 7.3.2.1试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流源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7.3.2.2试验点选取 试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试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需要时可增加试验点 7.3.2.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按图3连接,标准装置将其功能置于直流电流输出,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功能置于直流电流 a 智能记 标准装置 录仪表 直流电流试验连线图 b)根据7.3.2.2选取的试验点,调节标准装置输出电流值1.,读取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电流显示 12
GB/34036一2017 值I,; c 切换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试验完毕, 按式(4)计算直流电流测量的示值误差A d A=I,一I, 式中 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电流显示值; 标准装置输出电流值 7.3.3 电阻测量 7.3.3.1试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直流电阻箱或多功能校准器等 7.3.3.2试验点选取 试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所选定量程范围内,对于基本量程不少于11个试验点(包括量程极限值和零 位,按10%递增);对于非基本量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需要时可增加试验点 7.3.3.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如采用直流电阻箱为标准装置,按图4连接;如采用多功能校准器为标准装置,按图5连接,将 a 其功能置于电阻输出,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功能置于电阻 直 能 流 记 电 阻 仪 箱 表 图4电阻试验连线图(使用直流电阻箱 多 智 功 能 记 能 R 校 准 伐 表 器 图5电阻试验连线图(使用多功能校准器 b 根据7.3.3.2选取的试验点,调节标准装置的电阻值R.,读取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显示值R. 切换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的量程,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量程试验完毕; 13
GB/T34036一2017 按式(5)计算电阻测量的示值误差4 d 么一=R,一R 式中 R 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电阻显示值; R 标准装置电阻值 7.3.4频率测量 7.3.4.1试验用标准装置 标准装置组成;函数信号发生器或频率源等 7.3.4.2试验点选取 试验点选择应包括量程极限值,并覆盖所有频率段,每个频率段至少选择1个试验点 需要时,可 增加试验点 7.3.4.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按图6连接,根据被试验校准器说明书中要求的电压范围,设置标准装置的峰值电压V;如采 a 用多功能校准器,将其功能置于频率输出,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功能置于频率; H 智能记 标准装置 录仪表 o 图 频率试验连线图 b 根据7.3.4.2选取的试验点,调节标准装置输出频率值f.,读取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显示 值f; 切换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的频率段,重复b)的步骤,直至所有频率段试验完毕 d 按式(6)计算频率测量的示值误差4 4=f,一/" 式中 被试验智能记录仪表频率显示值 标准装置频率输出值 7.3.5示值误差 以输人量程的0%,20%,40%,60%,80%,100%为试验点,上、下行程为一个循环,做3一5个循环 的试验 记录每个试验点的示值,按式(7)计算每个试验点上的示值误差AP 丛P=P一P 式中: P 被测试验点的示值 P 被测试验点的标准值 14
GB/34036一2017 检查试验后每个试验点的示值误差限是否符合表6的要求 7.3.6重复性 智能记录仪表在每一试验点上四次测量值的最大差值即为该试验点的重复性 7.3.7时钟误差 同时启动智能记录仪表的时钟和标准计时仪器,连续工作24h以上,观察两者计时值的差值即为 24h内的时钟误差 7.4漂移试验 7.4.1始动漂移 按GB/T18271.22000中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4.2 长期漂移 按GB/T18271.2一2000中7.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4.3阶跃响应 按GB/T17614.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4.4外壳防护等级 按GB/T4208中规定进行试验 7.5功能检查 7.5.1自诊断功能 智能记录仪表开机后对内部的功能、状态(包含存储器状态,时钟状态、信号输人输出状态等)进行 诊断,发现功能或状态异常,应提示故障 自保护功能 7.5.2 智能记录仪表发生故障后应向存储载体传输数据并且保存必要的数据,当信号输人端出现异常,应 保证智能记录仪表内部功能不损坏,待故障解除后应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7.5.3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 设置智能记录仪表功能,如流量积算模块、PID模块等,实现对智能记录仪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 7.5.4记录/存储功能 操作智能记录仪表,设置不同的记录间隔;观察曲线/数据记录点的间隔、长度是否符合设置要求; 观察数据的读写状态以及容量大小是否正常;掉电后能保护记录/存储的数据 7.5.5人机接口功能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智能记录仪表的参数和功能进行设置,确认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7.5.6通信功能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检查智能记录仪表与外部设备通讯是否正常、,通讯稳定性是否符合5.5.2.5要求 15
GB/T34036一2017 7.5.7系统管理功能 通过物联网远程设置,检查智能记录仪表的时钟是否与外部时钟同步 7.6安全性能 7.6.1 -般安全性 7.6.1.1安全性 试验按GB4793.1规定的方法进行 7.6.1.2绝缘电阻 试验按GB/T18271.22000中6.3规定的方法进行 7.6.1.3绝缘强度 试验按GB/T18271.2-2000中6.3规定的方法进行 7.6.2物联网安全性 智能记录仪表物联网标识 7.6.2.1 智能记录仪表与物联网连接在计算机上运行测试软件,读取智能记录仪表物联网标识,将标识与 智能记录仪表说明书中的内容核对,验证智能记录仪表物联网标识的正确性 7.6.2.2数据冗余 试验参照5.5.2.2规定的方法进行 7.6.2.3数据保护 智能记录仪表中加密存储的数据,需要通过特定的权限进行读取 7.6.2.4登陆功能 通过物联网,可以使用管理员或一般用户权限功能登陆仪表进行参数设置或者数据读取 7.6.2.5通信稳定性 将智能记录仪表连接到网络,与计算机连续通信,通信次数不少于1000000次,记录通信出错的次 数 通信稳定性按式(8)计算 G 8 =E/S×100% 式中 G 出错率; 通信次数; S 通信出错的次数 8 检验规则 8.1检验类别 智能记录仪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应符合表9 16
GB/34036一2017 表9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求的条款号 检验方法的条款号 外观 5,l 7.l 影响量影响 5,2 7.2 直流电压测量示值误差 5,3.l 7.3.1 7.3.2" 直流电流测量示值误差 5.3.l 5.3.1l 7.3.3 电阻测量示值误差 频率测量示值误差 5.3.1 7.3.4 示值误差 5.3.2 7.3.5 重复性 5.3.3 7.3.6 时钟误差 5,3.4 7.3.7 漂移 10 5.3.5 7.4 1m 功能 5.4 7.5 12 5.5.1 7.6.1 一般安全性 13 物联网安全性 5.5.2 7.6.2 注:、表示必检项目 8.2出厂检验 每台智能记录仪表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8.3型式检验 8.3.1样品数量 型式检验的被试产品数量应不少于3台,每项型式检验项目均应合格 若有不合格项目,应取加倍 数量产品重新进行检验,若仍有不合格,则作为不合格 8.3.2条件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投人市场生产时; a b)当原材料、工艺、结构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特性时 产品长期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c d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标志、标识 智能记录仪表上应贴有产品标签,标签上应标有下列信息 产品名称; a b 产品型号; 准确度等级; c 17
GB/T34036一2017 d输人、输出标称值及辅助电源标称值; e 产品接线图或接线标志; fD 产品出厂编号; 公司名称或商标 8 10包装,运输和储存 0.1包装 智能记录仪表包装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且应能防潮、防振,防止运输过程造成损伤 运输包装内应有产品装箱单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10.2运输 智能记录仪表可使用各种运输工具进行运输 运输时应防重压防雨淋,严禁野蛮装卸 10.3储存 智能记录仪表应储存在温度为一25C十55,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不 允许与有毒、有害物品一起存放存放环境中不允许有腐蚀性气体 智能记录仪表储存期为12个月,超过储存期按表6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并满足其要求 18
GB/34036一2017 参 考文献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2]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3]GB 2423.3一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2423.5 [4]GB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57 2423.8 [[6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GB4824201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8 GB 9249一200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自动平衡式记录仪和指示仪 GB/T19767一2005基于微处理器仪表的评定方法 25479201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无纸记录仪 GB/T25480201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GB/T26156,.1201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智能调节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12 13 ES90:1975(conirmedJanuary1993 specificationforDireeting-actingelectricealrecordingin- strumentsandtheiraccessories [14]孙宏军,张涛,王超.智能仪器仪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5]周亦武.智能仪表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6]SubhasChandraMukhopadhyay,lntelligentSensinglnstrumentationandMeasurements, Springer [17]EdwardL.L.anmie,Real-TimeEmbeddedMultithreading,CMPbooks,2005 [18]LuYan.YanZhang,IaurenceT.Yang,HuanshengNing,theinternetofthings;fromRFID tothenext-generationpervasivenetworkedsystemms

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GB/T34036-2017

一、引言

智能记录仪表是一种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的高科技产品。智能记录仪表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石油、交通等领域,对于保证生产过程安全、优化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GB/T34036-2017《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是智能记录仪表的技术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内容及其实施方法。

二、GB/T34036-2017标准的主要内容

GB/T34036-2017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
  • 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用户使用说明

三、智能记录仪表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和使用智能记录仪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能适合、品质可靠的产品。
  • 按照GB/T34036-2017标准要求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记录仪表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 正确安装记录仪表,保证其与被测试系统之间的连接可靠。
  •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式,防止对记录仪表造成损坏。
  • 定期对记录仪表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其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

四、智能记录仪表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记录仪表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智能记录仪表将会在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智能记录仪表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在生产过程优化、安全控制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结论

智能记录仪表是一种重要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按照GB/T34036-2017标准的要求选择和使用智能记录仪表,对于保证记录仪表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智能记录仪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生产管理和优化控制方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六、参考文献

  • GB/T34036-2017《智能记录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 杨少华. 智能记录仪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电气传动, 2019(10): 56-58.
  • 张润红, 王广民, 张增亮. 智能记录仪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J]. 装备制造技术, 2020(6): 38-40.

七、结论

智能记录仪表是一种重要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按照GB/T34036-2017标准的要求选择和使用智能记录仪表,对于保证记录仪表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智能记录仪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生产管理和优化控制方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热电偶现场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热电偶现场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热电偶现场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4035-2017。热电偶现场试验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2-01
物联网差压变送器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物联网差压变送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物联网差压变送器规范的编号:GB/T34037-2017。物联网差压变送器规范共有20页,发布于2018-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