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734.2-2013

建筑用节能门窗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

Energy-savingwindowsanddoorsforbuildings-Part2:Aluminum-plasticcomplexwindowsanddo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节能门窗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节能门窗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的编号:GB/T29734.2-2013。建筑用节能门窗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共有20页,发布于2014-08-012013年第23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P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060.50
  • 实施日期2014-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478.01KB

建筑用节能门窗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


国家标准 GB/T29734.2一2013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 Energy-savingwindowsanddoorsforbuildings -Part2:Aluminum-plasticcomplexwindowsanddoors 2013-11-27发布 2014-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734.2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代号、规格和标记 材料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附录A(规范性附录)铝塑复合型材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标准 6
GB/T29734.2一2013 前 言 GB/T29734《建筑用节能门窗》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铝木复合门窗; 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 本部分为GB/T2973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 委员会、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新方建筑科技研究中心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 限公司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眼公司,哈尔滨中大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湖北弘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诸托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新立基直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北 京美驰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秦皇岛欧泰克节能门窗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重庆 华厦门窗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市建筑节能检验中心、浙江省新世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宁波和邦检测研 究有限公司沈阳正典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洪涛、石清、张士翔、目雷光、杜继予、刘忠伟、杜万明、许武毅、杨彦芳、 冯伟刚、王少重、河红,蒋毅、柴木多、金仁哲、,江勇、张春林,栗涛、张荣喜、李叶,顾剑英、秦剑、杨向东、 张志成、侯园园 m
GB/T29734.2一2013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 范围 GB/T29734的本部分规定了铝塑复合门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规格和标记、材料、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铝塑复合型材加工制作的建筑用门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 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5237.2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5237.3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5237.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GB5237.5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GB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 GB/T5823建筑门窗术语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5824 GB/T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8484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8485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8814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GB11614平板玻璃 GB/T11793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试验方法 GB/T11944中空玻璃 GB/T11976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12003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外形尺寸的测定 GB/T14154塑料门垂直荷载试验方法 整橙门软重物体撞击试验 GB/T14155 GB/T22632门扇抗硬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 GB/T29739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试验方法 JC/T1079真空玻璃 JG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T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GB/T29734.2一2013 术语和定义 GB/T5823,GB/T58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铝塑复合型材 pofile aluminum-plasticcomplex 建筑铝合金型材与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型材通过机械方法复合为一体并共同承担荷载 作用的门窗用型材 3.2 铝塑复合门窗aluminum-plastiecomplexwindowsanddoors 采用铝塑复合型材制作框,扇杆件结构的门,窗的总称 3.3 主要受力杆件majorload-bearingframmemember 门窗立面内承受并传递门窗自身重力及水平风荷载等作用力的中横框,中竖框、扇幡等主型材,以 及组合门窗拼槿框型材 [GB/T8478一2008,定义3.4们 分类、代号、规格和标记 4.1分类和代号 4.1.1窗按开启形式 窗按开启形式分类与代号见表1 表1窗按开启形式分类与代号 悬窗 开启形式分类 平开窗 推拉窗 固定窗 上悬窗 中悬窗 下悬窗 平开下悬窗 代号 SX ZX XX PX 注:百叶窗代号为Y、纱扇代号为S. 4.1.2门按开启形式 门按开启形式分类与代号见表2 表2门按开启形式分类与代号 平开门 开启形式分类 平开下悬门 推拉门 推拉下悬门 折叠门 代号 PX TX 注:纱扇代号为S 4.2规格 门窗的规格由门、窗的宽度构造尺寸(W)和高度构造尺寸(H)的千、百、十位数字,前后顺序排列
GB/T29734.2一2013 的六位数字表示 例如,门窗的w、H分别为1150mm和1450 mm时,其尺寸规格型号为115145. 4.3门、窗厚度(系列 门,窗框厚度(系列)基本尺寸按门,窗框型材无拼接组合时的最大厚度公称尺寸确定 4.4标记方法与示例 4.4.1标记方法 由铝塑窗(门)代号,开启形式代号,窗(门)框厚度、规格,性能标记代号、纱扇代号及标准代号组成 LSC(M 标准代号 纱扇代号 性能代号 规格 窗(门) 框厚度 开启形式代号 铝塑窗门 注1性能代号标注顺序;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采光,遮阳 注2:当抗风压,水密、,气密、保温、隔声,采光,遮阳性能无指标要求时不填写 4.4.2示例 示例1: 铝塑复合平开窗,窗框厚度为60mm,规格型号为150210,抗风压性能为2.0kPa,水密性能为150Pa,气密性能为 1.5m'/m),保温性能2.8w/m'K),隔声性能为30d4B,采光性能0.4,遮阳性能0.50,带纱扇窗 标记为 LsCP60-150210-P2.0-AP150-q(或q)1.5-K2.8-Rw30-Tr0.4-SC0.5-s-GB/T29734.2. 示例2 铝塑复合平开门,门框厚度60mm,规格型号为150210,性能无指标要求时不填写,无纱扇时不填写 标记为 PLSM60-150210-GB/T29734.2 材料 铝塑复合型材 5.1 门、窗用铝塑复合型材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玻璃 应采用符合GB11614规定的建筑级平板玻璃或以其为原片的各种加工玻璃 玻璃的品种、厚度 和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JG113有关规定 中空玻璃应符合GBy/Tl1944的要求 真空玻璃应符合 JC/T1079的要求 5.3密封及弹性材料 密封材料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应标准要求,参见附录B 门窗玻璃安装,杆件连接及附件装配所用 5.3.1 密封胶应与所接触的各种材料相容,并与所需粘结基材具有良好粘结性
GB/T29734.2一2013 5.3.2密封胶条与型材不能有相溶性 5.3.3玻璃支承块、定位块等弹性材料应符合JGJ113的规定 5.4五金件、附件、紧固件,增强型钢 5.4.1五金件、附件、紧固件、增强型钢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应标准的要求,参见附录B 门窗框扇连接、 锁固用功能性五金配件应满足整膛门、窗承载能力及反复启闭性能的要求 5.4.2门窗组装机械联接应采用不锈钢紧固件 不应使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做门窗受力联接用紧 固件 要求 6.1外观质量 门窗可视面应表面平整,不应有明显的色差、凹凸不平、严重的划伤、擦伤、碰伤等缺陷,不应有铝 屑,毛刺油污或其他污迹 连接处不应有外溢的胶粘剂 6.2尺寸允许偏差 门框、门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要求,窗框、窗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要求 表3门框、门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门宽度和高度构造内侧尺寸 3.0 对边尺寸之差 2000 士2.0 宽度和高度 2000 士3.0 3.0 门框、门扇对角线尺寸之差 表4窗框、窗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窗宽度和高度构造内侧尺寸 3.0 对边尺寸之差 <150o 士2.0 宽度和高度 >1500 士2.5 窗框、窗扇对角线之差 3.0 6.3 装配质量 门窗框、门窗扇相邻构件装配间隙不应大于0.3mm;相邻二构件同一平面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 6.3.1 平开门窗、平开下悬门窗关闭时,门窗框、扇四周的配合间隙应满足设计要求.,配合间隙允许偏 6.3.2 差为士1.01 mm 6.3.3 平开门窗、平开下悬门窗关闭时,搭接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窗扇与窗框搭接量允许偏差为
GB/T29734.2一2013 士1.0mm,门扇与门框搭接量允许偏差为士2.0mm 搭接量的实测值不应小于5.0mm. 6.3.4主要受力杆件的长度大于500mm时,型材腔体中宜放置增强型钢,增强型钢壁厚不应小于 1.5mm 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应少于三个,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距型材端头内角距 离不应大于100mm 固定后的增强型钢不应松动 6.3.5五金配件安装位置应正确,数量应齐全,能承受往复运动的配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换 五金配 件承载能力应与扇重量和抗风压要求相匹配,门窗扇的锁闭点不宜少于2个 当扇高大于1.2m时 锁闭点不应少于3个 外平开窗扇的宽度不宜大于600mm,高度不宜大于1500 mm 6.3.6框挺、框组角、扇组角联接处应采用连接件组装,四周缝隙应有密封措施 6.3.7密封条装配后应均匀,牢固,接口严密,无脱槽、收缩、虚压等现象 6.3.8压条装配后应牢固 压条角部对接处的间隙不应大于1 mm 6.3.9玻璃的装配应符合JGJl13的规定 6.4力学性能 平开窗、悬窗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推拉窗力学行能应符合表6的要求,平开门、平开下悬门 及推拉下悬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推拉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5平开窗,悬窗力学性能 项目 技术要求 锁紧器(执手)的启闭力 不大于80N(力矩不大于10Nm 启闭力 平铵链不大于80N,滑撑绞链不小于30N不大于80N 悬端吊重 在500N作用力下残余变形不大于2mm,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在300N作用力下,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翘曲 经不少于1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 反复启闭 松脱 大力关闭 经模拟7级风连续开关10次,试件不损坏,仍保持开关功能 窗撑试验 在200N的作用下,窗扇不应位移,连接处型材不破裂 表6推拉窗力学性能 项目 技术要求 左有右推拉窗;不大于100N 启闭力 上下推拉窗:不大于135N 弯曲 在300N作用力下,试件不损坏,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仍保持使用功能 扭曲(没有凸出把手的推拉除外在200N作用力下,试件不损坏,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 经不少于1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 反复启闭 松脱
GB/T29734.2一2013 表7平开门、平开下悬门及推拉下悬门力学性能 技术要求 项目 锁紧器(执手)的启闭力 不大于100N(力矩不大于10Nm) 启闭力 不大于80N 悬端吊重 在500N作用力下残余变形不大于2mm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翘曲 在300N作用力下,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经不少于10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剥离压条不 反复启闭 松脱 经模拟7级风连续开关10次,试件不损坏,仍保持开关功能 大力关闭 垂直荷载强度 对门施加30kg荷载,门扇卸荷后的下垂量不应大于2mm 软物撞击 试验后无破损,仍保持开关功能 硬物撞击 无破损 注1:垂直荷载强度适用于平开门 注2:全玻璃门不检测软、硬物体撞击性能 表8推拉门力学性能 技术要求 项目 启闭力 不大于100N 弯曲 在300N作用力下,试件不损坏,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仍保持使用功能 扭曲 在200N作用力下,试件不损坏,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 经不少于10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 反复启闭 松脱 试验后无破损仍保持开关功能 软物撞击 硬物撞击 无破损 注1无凸出把手的推拉门不做扭曲试验 注2;全玻璃门不检测软,硬物体撞击性能 6.5物理性能分级及指标 6.5.1抗风压性能 以安全检测压力值(p)进行分级,分级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g抗风压性能分级 单位为千帕 分级 分级指标 2.0 2.5 3.0< 3.5< 1.05.0 值户 3.0 3..5 1.5 2.0 二2.5 4.0 二4.5 5.0 注:第9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GB/T29734.2一2013 6.5.2气密性能 以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q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进行分级,分级应符合表10规定 表10气密性能分级 分级 单位开启缝长分级 1.5>>1.0 1.0>g>0.5 S0,.5 2.5>g>2.0 2.0>qi>1.5 g 指标值qm'/mh) 单位面积分级 7.5习 >4.5 <1.5 4.5>q>3.0 3.0>q>1.5 >q>6.,0 6.0>q2一 g 指标值qa(m'/nmh)) 6.5.3水密性能 以分级指标值A进行分级,分级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水密性能分级 单位为帕 分级 分级指标 100700 -p 注:第6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6.5.4保温性能 以分级指标值K进行分级,分级应符合表12规定 表12保温性能分级 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 分级 分级指标值 3.5>K>3.ol3.0>K>2.52.5> K>2.2.0>K>1.1.6>k>1.31.3>K>1. K1 6.5.5空气声隔声性能 分级指标值应符合表13规定 表13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 单位为分贝 分级 外门,外窗的分级指标值 内门、内窗的分级指标值 2045 Rw+C>45 注;用于对建筑内机器、设备噪声源隔声的建筑内门窗,对中低频噪声宜用外门窗的指标值进行分级;对中高 频噪声仍可采用内门窗的指标值进行分级
GB/T29734.2一2013 6.5.6采光性能 分级指标值T按表14规定 表14采光性能分级 分级 分级指标值T 0.7o.7C>0.6l0.6>sC>0.50.5>sC>0.4lo.!sC>0.3l0.3sC>0.2 sCs0.2 分级指标值sc 试验方法 7.1试件存放及试验环境 试验前门窗试样应在(23士5)的条件下存放16h以上,并在该条件下进行检测 7.2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距试样400mm500mm目测外观项目 7.3尺寸允许偏差 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003的规定 7.4装配质量 7.4.1门窗框、门窗扇相邻构件装配间隙、相邻二构件同一平面度 门窗框、门窗扇相邻构件装配间隙用精度为0.1mm的塞尺测量 相邻两构件连接处同一平面高 低差用精度为0.02mm的深度尺进行测量 7.4.2门窗框、门窗扇配合间隙 用精度0.1mm的塞尺检测门窗框、门窗扇相邻构件的装配间隙和门窗框、门窗扇的配合间隙 7.4.3搭接量 门窗框与扇四周搭接量,其检测部位应在门窗扇宽度和高度的中点,用精度为0.02mm的量具 检测 8
GB/T29734.2一2013 7.4.4紧固件,增强型钢 用钢卷尺检测紧固件的装配间距 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检测增强型钢壁厚 7.4.5五金配件安装 目测检查 7.4.6中挺联接处的密封 目测检查 7.4.7密封条、毛条装配 目测检查 7.4.8压条装配 用精度0.1mm塞尺测量对接处的间隙,目测检查是否在一边使用了两根及两根以上压条,检查压 条装配是否牢固 7.5力学性能 7.5.1启闭力、锁紧器(执手)的启闭力、悬端吊重、翘曲,大力关闭、窗撑试验、弯曲、扭曲按 GB/T11793规定的方法检测 7.5.2反复启闭性能试验按GB/T29739的规定检测 7.5.3垂直荷载强度按GB/T1415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门的软物撞击性能按GB/T14155规定的 方法进行检测 门的硬物撞击性能按GB/T2263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7.6物理性能检测 7.6.1抗风压性能 按GB/T7106的规定检测 7.6.2气密性能 按GB/T7106的规定检测 7.6.3水密性能 按GB/T7106的规定检测 7.6.4保温性能 保温性能按GB/T8484规定的方法检测 7.6.5空气声隔声性能 空气声隔声性能按GB/T8485规定的方法检测 7.6.6采光性能 采光性能按GB/T11976规定的方法检测
GB/T29734.2一2013 7.6.7遮阳性能 在按GB/T2680规定实测门窗单片玻璃太阳光光谱透射比、反射比等参数基础上,按JGJ/T151 规定,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下计算门窗遮阳系数sC值 检验规则 8.1 检验类别与项目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出厂检验 8.2.1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6和表17,按本部分规定的方法检测 8.2.2 抽样方法;产品出厂前,应按每一批次.,品种,规格随机抽样5%且不应少于3楼 判定规则.根据表1和表17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检验门窗的性能 当其中某项不合格时,应 8.2.3 加倍抽样 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验,如该项仍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加倍抽样的样 品经检验,若全部检测项目符合本部分规定的合格指标,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8.3型式检验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检验批中,按表18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 8.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正常生产时,每两年检测一次;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8.3.2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6和表17 表16窗型式检验与出厂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试验 项目 要求 方法 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 悬窗 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 悬窗 外观质量 6, 7.2 尺寸允许偏差 6.2 7 7.3 对角线尺寸之差 6.2 窗框、窗扇相邻 6.3.1 7.4.1 构件装配间隙 相邻二构件同一平面度 6.3.1 7.4.l 窗框、窗扇配合间隙 63.2 7.4.2 窗框、窗扇搭接量 6.3.3 7.4.3 紧固件 6.3.4 7.4.4 10o
GB/T29734.2一2013 表16(续)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试验 项目 要求 方法 周定窗平开窗推拉窗悬窗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悬窗 增强型钢壁厚" 6.3.4 7.4.4 五金配件装配 6.3.5 7.4.5 中艇联接处的封 6.3.6 7.4.6 密封条、毛条装配 6.3.7 7.4.7 压条装配 6.3.8 7.4.8 锁紧器(执手)的启闭力 6," 7.5.l1 启闭力 6.4 7.5.l1 悬端吊重(上悬窗、 6,4 7.5.1 中悬窗、下悬窗除外) 7.5.1 翘曲 6.4 大力关闭 7.5.1 6.4 窗撑试验 6.4 7.5.1 弯曲 6, 7.5.1 扭曲 6. 7.5.1 反复启闭 6. 7.5.2 抗风压性能 6.5.l 7.6.1 6.5.2 7.6.2 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 6.5.3 7.6.3 保温性能 6.5.4 7.6.4 空气声隔声性能 6.5.5 7.6.5 采光性能 6.5.6 7.6.6 遮阳性能 6.5.7 7.6.7 型材壁厚 A.3.3 A.4.3 注,表中什号""表示需检测项日,符号“-"表示无需检渊项目.符号""表示用户挺出要求时的检测项目 此项目检测应为生产过程检测 表17门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试验 项目 要求 平开 推拉 平开 推拉 方法 推拉门 浙叠门平开门 平开门 推拉门 折叠门 下悬门 下悬门 下悬门 下悬门 外观质量 7.2 6. 尺寸允许偏差 6.2 7.3 对角线尺寸 6.2 7.3 11
GB/T29734.2一2013 表17(续)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试验 项目 平开 要求 平开 推拉 推拉 方法 平开门 推拉门 折叠门平开门 推拉门 折叠门 下悬门 下悬门 下悬门 下悬门 门框、门扇相邻 6.3.1 7.4.1I 构件装配间隙 相邻二构件同一平面度 6.3.l 7.4.l 7.4.2 门框、门扇配合间隙 6.3.2 6.3.3 7.4.3 门框、门扇搭接量 紧固件 6.3.4 7.4.4 增强型钢壁厚" 6.3.4 7.4.4 五金件安装 6.3.5 7.4.5 中挺联接处的密封 6.3.6 7.4.6 密封条,毛条装配 6.3.7 7.4.7 7.4.8 压条装配 6.3.8 锁紧器执手)的启闭力 7.5.1 6.4 启闭力 6.4 7.5.1 悬端吊重 6,4 7.5.1 翘曲 6. 7.5.1 大力关闭 6," 7.5.l 弯曲 6,4 7.5.l1 7.5. 扭曲 6.4 7.5.2 反复启闭 6.4 垂直荷载强度 6.4 7.5.3 软物撞击 6. 7.5.3 硬物撞击 6.4 7.5.3 抗风压性能 6.5.l 7.6.l1 气密性能 6.5.2 7.6. 水密性能 6.5.3 7.6.3 6.5.4 7.6.4 保温性能 空气声隔声性能 6.5.5 7.6.5 遮阳性能 6.5.7 7.6.7 型材壁厚 A.3. A.4.3 洼1表中符号“、/"表示需检测的项目,符号"-"表示无需检测的项目,符号“"表示用户提出要求时的检测 项目 注2:内门及无下框(无槛)外门不检测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性能 此项目检测应为生产过程检测 12
GB/T29734.2一2013 8.3.3抽样方法:批量生产时,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3膛进行型式检验 8.3.4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见表18. 表18门窗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 试件分组 气密 试验项目及顺序 隔声 保温 水瞥 力学性能 2 采光 3 抗风压 试件数量/膛 试件合计/膛 8.3.5型式检验判定规则:根据表16、表17规定的型式检验项目,检验门窗的性能 当其中某项不合 格时,应加倍抽样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该项目仍不合格,则判定产品为不合格品 经检验,若全 部检验项目符合本部分规定的要求,则判定产品为合格品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产品应有合格证和标识,合格证上应有如下内容 制造厂名或商标 a b)产品名称; 产品标记发执行的标准绷号 c) 生产日期 d 9.2 包装 产品的外表面应用无腐蚀作用的软质材料包装,包装要牢固可靠 9.2.1 9.2.2产品出厂时,应附有产品清单及产品检验合格证 9.3运输 9.3.1装运产品的运输工具,应有防雨措施并保持清洁 9.3.2在运输,装卸时,应保证产品不变形,不损坏 9.4贮存 9.4.1产品应放在通风,防雨、干燥,清洁、平整的地方,不应与腐蚀物质接触 9.4.2产品贮存环境温度应低于50,距热源不应小于1m 9.4.3产品应用非金属垫块垫平,产品应立放,立放角不应小于70",并有防倾倒措施 13
GB/T29734.2一2013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铝塑复合型材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A.1分类 铝塑复合型材按从室外到室内铝、塑排列顺序分为;铝塑复合型材,铝塑铝复合型材两种 A.2 使用环境 铝塑复合型材使用温度不应超过70C A.3要求 A.3.1 材料要求 A.3.1.1PVC-U塑料基材应符合GB/T8814的要求 A.3.1.2铝合金型材应符合GB/T5237.1一5237.5的要求 A.3.2外观 产品表面应无明显凹凸、裂痕,杂质等缺陷,型材端部应清洁,无毛刺 A.3.3尺寸和偏差 十0.2 主要受力杆件中,塑料型材壁厚不应小于2.3mm,允许偏差 mm;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应小于 l.4mm.允许僻差" mm 铝塑复合型材的宽度、厚度允许偏差为士0.3 mm A.3.4直线偏差 长度为1m的铝塑复合型材直线偏差应不大于1mm. A.3.5纵向抗剪特征值 铝塑复合型材通过齿状机械咬合结构复合时,铝塑复合型材在室温(23士2)C、低温(一20士2)C、 高温(70士2)C时的纵向抗剪特征值不应小于24N/mm A.3.6横向抗拉特征值 铝塑复合型材通过齿状机械咬合结构复合时,铝塑复合型材在室温(23士2)C、低温(一20士2)C、 高温(70士2)C时的横向抗拉特征值不应小于24N/mm A.3.7高温持久负荷性能 铝塑复合型材通过齿状机械咬合结构复合时,铝塑复合型材在温度(70士2)C和(10士0.5)N/mm 横向拉伸连续载荷作用下经过1000h后,低温(一20士2)、高温(70士2)C时的横向抗拉特征值不应 14
GB/T29734.2一2013 小于24N/mm. A.4试验方法 A.4.1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进行产品性能试验前,试样需在室温为(23士2)C、相对湿度为50士10)%的试验室内存放48h. 试验环境温度为(23士2)C A.4.2外观 在自然光或一个等效的人工光源下进行目测,目测距离400 mm500mm A.4.3尺寸和偏差 宽度.厚度和壁厚,用精度为o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宽度、厚度沿型材长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间 各测一点,取三点的算术平均值为检测结果 壁厚取型材可视面上间跑不小于15mm的任意两点测 量,取最小值 A.4.4直线偏差 A.4.4.1试样制备 从三根铝塑复合型材上各截取长度为(1000+")mm的试样一个 A.4.4.2试验步骤 把试样的凹面放在三级以上的标准平台上 用精度至少为0.1mm的塞尺测量型材和平台之间的 最大间隙,然后再测量与第一次测量面垂直的面,取三个试样中6次测量的最大值 A.4.5纵向抗剪特征值、横向抗拉特征值、高温持久负荷性能 纵向抗剪特征值、横向抗拉特征值、高温持久负荷性能值依据GB5237.6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15
GB/T29734.2一201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材料标准 B.1玻璃 GB11614一2009平板玻璃 GB/T11944一2012中空玻璃 GB15763.1一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 GB15763.2一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15763.3一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15763.4 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GB/T17841一2008半钢化玻璃 GB/T18915.1一2002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GB/T18915.2一2002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JC433一1991(1996 夹丝玻璃 JC/T511一2002压花玻璃 JG/T255一2009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B.2密封材料 GB/T5574一2008工业用橡胶板 GB/T14683一2003硅酮建筑密封胶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T24498一2009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HG/T3100-2004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建筑用预成型密封垫的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JC/T4832006聚硫建筑密封胶 Jc/T485一2007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 Jc/T635一2011建筑门窗密封毛条 B.3五金配件 GB/T24601一2009建筑窗用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 JG/T124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机构用执手 JG/T125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合页(钞链 126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锁闭器 127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128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撑挡 IG/T129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滑轮 建筑门窗五金件单点锁闭器 JG/T130-2007 JG/T131一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增强型钢 16
GB/T29734.2一2013 JG/T132一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固定片 JG/T212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通用要求 JG/T213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旋压执手 JG/T214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插销 JG/T215一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多点锁闭器 QB/T2475一2000叶片插芯门锁 QB/T2476一2000球形门锁 B.4连接件与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1一2002 GB/T15856.22002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3098.22000 -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T3098. 自攻螺钉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GB/T3098.10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3098.11一2002紧固件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 GB/T3098.1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T3098.,19-2004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B.5窗纱 QB/T4285一2012窗纱

建筑用节能门窗:铝塑复合门窗GB/T29734.2-2013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用节能门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铝塑复合门窗因其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什么是铝塑复合门窗?

铝塑复合门窗是指在铝型材与塑料型材之间采用机械固定或热熔粘接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门窗。它继承了铝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各自的优点,既具有铝合金门窗的耐腐蚀、强度高、表面处理方便等优势,又具有塑钢门窗的隔音、保温、防水等特点。

GB/T29734.2-2013标准

GB/T29734.2-201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3年公布的铝塑复合门窗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铝塑复合门窗的术语和定义、材料、结构、性能、检验等方面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铝塑复合门窗的优点

  • 保温性好:铝塑复合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 防水性能好:铝塑复合门窗的密封性较好,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
  • 安全耐用:铝合金型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料型材具有良好的韧性,铝塑复合门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外观美观:铝塑复合门窗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表面处理也很方便,可以实现各种颜色的涂装。

铝塑复合门窗的缺点

  • 价格较高:相比于传统的铝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的成本较高。
  • 安装要求高:铝塑复合门窗的安装需要比铝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

结语

铝塑复合门窗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在选择门窗时,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和建筑用节能门窗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类似的标准

汽车租赁服务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汽车租赁服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汽车租赁服务规范的编号:GB/T29911-2013。汽车租赁服务规范共有10页,发布于2014-04-012013年第23号公告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的编号:GB/T29906-2013。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共有27页,发布于2014-08-012013年第23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