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011-2018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transformersforVSC-HVDCapplicatio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7011-2018。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共有18页,发布于2019-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80
  • 实施日期2019-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1.51M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37011一2018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 Teehniealspeeification VSC-HHVDCapplieations oftransfomerSfor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7011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产品结构与分类 产品型号 使用条件 技术要求 偏差 1C 试验项目及方法 铭牌 1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12
GB/37011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 器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 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饶宏、章忠国、赵林杰,刘杰、程建伟、卢理成,郭振岩、雷园园、李锐海、李桂苹、 马旭平,谭黎军、文卫兵、张书琦、王请璞、,王粉勺、林春耀,谈肿、郭贤珊杜晓磊、张涛
GB/37011一2018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也简称为柔直变压器)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产品结 构与分类、产品型号,使用条件,技术要求,偏差,试验项目及方法.铭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与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连接的油浸式产品 -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 -双极柔直变压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T1094.32017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1094.7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094.10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T2900.33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2900.95电工术语变压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3859.1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 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0230.2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 17623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18494.2变流变压器第2部分:高压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 GB/T20838高压直流输电用油浸式换流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30553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 JB/T501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JB/T3837一2016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IEC/IEEE65700-19g-03直流输电用套管(BushingsforDCapplicationm ofSubstations 1EEE693变电站抗震设计推荐规程(RecommendedPracticeforSeismicDe sign 术语和定义 GB/T1094.1,GB/T1094.2,GB/T2900.33,GB/T2900.95,GB/T3859.1和GB/T30553中界定 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37011一2018 3.1通用术语和定义 3.1.1 电压源换流器 voltage-sourcedconverter -种交流/直流换流器,由一个集中的直流电容器或换流器各桥臂内的多个分散式直流电容器提供 平滑的直流电压 注电压源换流器采用全控型半导体器件,如IGBT 3.1.2 multi-levelconverer 多电平换流器 交流侧输出相电压波形的电平数大于3的电压源换流器 3.1.3 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每个VSC阀由一定数量的独立单相电压源换流器串联组成的多电平换流器 3.1.4 柔性直流输电highvoltagedireetcurrenttransmissionbasedonvoltage-soureedeonverter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 注:柔性直流输电亦称为"VsC-HV输电” 3.1.5 transformerforVSC-HVDC'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 在交流系统连接点与一个或多个电压源换流器单元之间传输电能的变压器 注: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也简称为柔直变压器 在不同的应用场所,柔直变压器亦称为“电力变压器”或“换流变 压器” 3.1.6 对称单极symmetriealmonopole 单个电压源换流器两端直流电压输出对称的接线方式 注即使有两种直流电压极性也仍然使用术语“对称单极”因为在只有一个换流器的情况下,不可能提供冗余(冗 余通常对应于术语“双极”) 3.1.7 非对称单极 asymmetriealmonopole 单个电压源换流器两端直流电压输出不对称的接线方式,通常一端接地 3.1.8 双极 bipole 两个或多个非对称单极构成一个正负极直流回路的接线方式 3.1.9 transforerforsymmetricalmonopoleVSC-HVDC 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 应用在对称单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柔直变压器 3.1.10 双极柔直变压器 ransformerforbipoleVsC-IHVDcC 应用在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柔直变压器 3.1.11 电压源换流器相单元VSCphaseunit 用于将两个直流母线连接到一个交流端子的设备
GB/37011一2018 3.1.12 网侧绕组linesidewinding 接到交流电网的柔直变压器绕组 3.1.13 阀侧绕组valvesidewinding 接到换流器的柔直变压器绕组 3.1.14 整流运行reetifieroperation 换流器将电能从交流转换成直流的运行方式 3.1.15 逆变运行inverteroperatiom 换流器将电能从直流转换成交流的运行方式 3.1.16 容性运行capaeitiveoperationm 换流器在与交流系统交换或不交换有功功率的情况下发出无功功率的运行方式 3.1.17 感性运行induetiveoperation 换流器在与交流系统交换或不交换有功功率的情况下吸收无功功率的运行方式 3.1.18 静止同步补偿 staticcompensation 换流器只与交流系统进行无功(容性或感性)交换 3.2专用术语和定义 3.2.1 阀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 maximumcontinuousoperatingvoltageofvyalvesidewindling U wm 三相系统中阀侧绕组相间最高持续运行电压的方均根值 注1阀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U由用户提供,该值通常高于阀侧绕组额定电压U. 注2: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通常出现在换流器处于容性运行方式下 3.2.2 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直流偏置电压valesidewindingdcofrsetvotageoftransformer forsymmetrealmonopoleVSC-HVDc Ud 对于对称单极柔直系统.Ua为当发生直流单极极线接地故障时,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承受的对地 电压的直流偏置分量,持续时间为数十到数百毫秒 注该值由用户提供 3.2.3 阀侧绕组最高电压 maximumvoltageofvalvesidewinding 确定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绝缘水平的电压基准值 注该值不能低于阀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Ua
GB/T37011一2018 符号和缩略语 4.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N:从直流线路的中性点至与柔直变压器相连的换流器间所串接的换流器的数量; U;阀侧绕组的外施交流耐受电压; Ue;阀侧绕组的外施直流耐受电压; U血;每个换流器的最高直流电压 Um;网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 U ;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直流偏置电压 U.;阀侧绕组的最高电压; ,;阀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 U vmx; U.;阀侧绕组额定电压 4.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 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StaticCompensation) VSC;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dConverter) DirectCurrentTransmissionBasedonVoltage vsC-HVDc.柔性直流输电(Highvolage SourcedConverter 5 产品结构与分类 5.1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 按设计和安装不同,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分为 单相或三相; 户内或户外; 双绕组或三绕组; 联结组别:Dyn、YNyn、YNyn(十d,YNd、YNyy等; 阀侧接地方式:阀侧星形绕组中性点通过电阻器接地、阀侧星形绕组中性点通过电抗器接地 阀侧三角形绕组线端通过星形电抗器及中性点接地电阻器构成的系统接地 -冷却方式:OFAF,ODAF,ONAF,ONAN等; 有载分接开关熄弧型式:油中熄弧型或真空熄弧型 5.2双极柔直变压器 按设计和安装不同,双极柔直变压器分为 单相或三相 户内或户外; 双绕组或三绕组; -联结组别:YNy、YNd、YNyy等;
GB/37011一2018 -冷却方式:OFAF、ODAF等 有载分接开关熄弧型式;油中熄狐型或真空熄狐型 产品型号 6 6.1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产品型号组成 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产品型号组成型式按JB/T3837一2016中4.1和表1的规定,但对称单极柔 直变压器无需给出损耗水平代号,且表示“特殊用途或特殊结构”的字母用“RZ” 示例:DFPZ-RZ-375000/500 表示单相、油浸式,绝缘系统温度为105、风冷、强迫油循环,双绕组,有载调压、铜导线、铁心材质为电工钢、额定 容量为375000kVA,网侧绕组电压等级为500kV的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 6.2双极柔直变压器产品型号组成 双极柔直变压器产品型号组成型式按JB/T3837一2016中4.2.1的“变流变压器”和表3的规定,但 表示“用途”的字母用“ZR” 示例:ZRDFPZ-176700/220-320 表示单相、油没式、绝缘系统温度为105、风冷、强迫油循环、双绕组、有载调压、铜导线、铁心材质为电工钢、额定 容量为176700kVA,网侧绕组电压等级为220kV.阀侧绕组所接换流器的极线侧电压等级为320kV的双极柔直变 压器 使用条件 7.1概述 柔直变压器应符合GBTIA1中所规定的使用条件,但其中明显不适用于柔直变压器或本标准 中另有规定时除外 若无其他说明,则均假设柔直变压器是在近似对称的三相系统中运行的 7.2环境条件 如果柔直变压器的任何部件(如阀侧套管)伸人阀厅内,则除正常环境温度外,还应规定阀厅内的最 高温度 特殊情况下,应在工程技术规范中提出,并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 7.3系统条件 7.3.1系统特性概述 柔直变压器的性能要求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设计密切相关 换流器可采用单极/双极等多种接 线方式,换流器可连接单组变压器或通过串并联方式连接多组变压器,柔直变压器也可能直接或通过电 抗器、滤波器等其他设备间接连接于换流器上 多样化的换流器结构,接线方式以及调制控制策略使得 柔直变压器在设计选型、技术规范和试验要求等方面既可能相似于常规换流变压器,也可能相似于常规 电力变压器,同时在联结组别、中性点接地方式、承受的运行电压电流及技术性能、试验方法等方面也 需要特殊考虑 7.3.2系统主接线方式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结构见图1) 其中,单个换流器一般由三个
GB/T37011一2018 相单元即六个桥臂组成,每个桥臂由阀组件及桥臂电抗器组成,每个相单元由两个桥臂构成,两个桥臂 的连接点通过柔直变压器与交流系统联接 企 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 器相单元 3 柔直变压器 套 桥臂电抗器 " 桥臂 图1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典型拓扑结构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有两种;对称单极接线方式[见图2a)]和双极接线方式[见图2 b)] 通常电压等级较低、传输功率较小的可采用对称单极接线,电压等级较高传输功率较大的可采 用双极接线 在双极接线的换流站额定功率较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受变压器容量的限制,可以采用柔 直变压器并联[见图3a)]或者柔直换流器串联[见图3b]的方式将传输功率分配给两组或多组变 压器 对称单极接线方式 双极接线方式 图2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要接线方式
GB/37011一2018 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 半快 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 柔直变压器并联双极接线方式 柔直换流器串联双极接线方式 图3大容量柔性直流双极输电系统接线方式 在稳态运行且不考虑三次谐波注人调制的情况下,各主接线方式下的柔直变压器阀侧的对地电压 和电流特征如下: -对称单极接线方式;柔直变压器阀侧的电压电流均以工频量为主,很少或几乎不含其他频率的 谐波分量; 双极接线方式;柔直变压器阀侧的电压为含直流偏置分量的工频电压,直流偏置分量与换流器 拓扑结构及柔直变压器接线方式有关 电流以工频量为主,很少或几乎不含其他频率的谐波 分量; 柔直变压器并联的双极接线方式;柔直变压器阀侧的电压为含直流偏置分量的工频电压,直流 偏置分量与换流器拓扑结构及柔直变压器接线方式有关 电流以工频量为主,很少或儿乎不 含其他频率的谐波分量,两组或多组并联柔直变压器的阀侧绕组电流基本均等; 柔直换流器串联的双极接线方式;柔直变压器阀侧的电压为含直流偏置分量的工频电压,连接 于高压端换流器的直流偏置电压高于连接于低压端换流器的直流偏置电压;电流以工频量为 主,很少或几乎不含其他频率的谐波分量 7.3.3电压 稳态运行情况下,柔直变压器承受的电压除工频分量外,根据接线型式和调制策略的不同还可能包 括直流偏置分量和三倍频分量,很少或几乎不含其他频率的谐波分量 在启动过程或其他暂态过程中 所承受的电压可能包含较为丰富的谐波分量,由于各工程技术方案的特殊性,需要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具 体的数据 在订货时,用户应向制造方提供稳态、暂态运行情况下的电压数据和谐波分量值,且应在签订合同 时对此予以确认 7.3.4电流 稳态运行情况下,柔直变压器通常主要流过工频分量的电流,很少或几乎不含其他频率的谐波分 量 在启动过程或其他暂态过程中,所承受的电流可能包含较为丰富的谐波分量,由于各工程技术方案 的特殊性,需要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具体的数据 在订货时,用户应向制造方提供稳态、暂态运行情况下的电流数据和谐波分量值,且应在签订合同
GB/T37011一2018 时对此予以确认 7.3.5功率流向及功率控制 除另有规定外,柔直变压器应设计成能满足换流器工作在整流运行发出有功,逆变运行(吸收有 功,容性运行(发出无功、感性运行(吸收无功)的状态,以及支持换流器运行在静止同步补偿(sTAT CO)M)方式 8 技术要求 8.1通用技术要求 8.1.1损耗 柔直变压器的总损耗为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之和 损耗值的偏差应符合GB/T1094.1的规定 8.1.2过励磁能力 柔直变压器的过励磁能力应符合GB/T1094.1的规定 8.1.3声级 柔直变压器的声级应符合GB/T1094.10的规定 柔直变压器的声级应通过工厂试验确定 由于现场负载条件下柔直变压器绕组可能存在直流偏磁 电流,其现场测得的柔直变压器声功率级可能比工厂试验中大 如果柔直变压器冷却器采用变频调速 或分级调速风扇,则声级试验报告中应注明声级测定时变压器风扇的转速 保证的声功率级以额定正弦空载励磁或额定正弦负载电流励磁为基准 由于此声功率与现场负载 条件下所获得的值不同,因此,用户在签定合同时,应规定制造方空载条件下获得的柔直变压器主体和 冷却器各自的最大声功率及其合成的最大声功率级,或者与制造方共同协商此声功率级 8.1.4负载能力 柔直变压器的负载能力应符合GB/T1094.7的规定 8.1.5耐受直流偏磁能力 柔直变压器应具有耐受直流偏磁电流的能力,并应满足系统要求 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要求由用户 提出 8.1.6承受短路能力 柔直变压器应具有承受短路电流下的热稳定能力和动稳定能力,承受短路能力的具体要求由用户 提出,制造方需提供承受短路能力的设计裕度值 柔直变压器的承受短路能力应符合GB/T1094.5的规定 8.1.7耐受地震能力 柔直变压器应具有满足用户规定的耐受地震能力 耐受地震能力一般通过抗震计算来保证,计算 程序应符合IEEE693的规定 8.1.8温升 柔直变压器的温升应符合GB/T1094.2的规定
GB/37011一2018 8.1.9有载分接开关 当要求安装有载分接开关时,应符合GB/T10230.1和GB/T10230.2的规定 有载分接开关选型时应考虑直流偏磁与系统谐波对其开断性能的影响 8.1.10其他要求 其他要求应符合GB/T1094.1和GB/T18494.2的规定 8.2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补充技术要求 8.2.1概述 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在绝缘结构上与电力变压器相似,但在中性点接地方式、阀侧绕组最高运行电 压、绝缘水平、绝缘配合等方面需要特殊考虑 8.2.2额定值 8.2.2.1阀侧绕组额定电压U. 阀侧绕组额定电压U.即阀侧空载电压)与换流器额定直流电压、柔直变压器短路阻抗、桥臂电抗 器电抗以及换流器的调制比等因素有关,具体值由用户提供 8.2.2.2其他额定值 其他额定值应符合GB/T1094.1的规定 8.2.3绝缘水平 8.2.3.1 网侧绕组绝缘水平 网侧绕组绝缘水平应符合GB/T1094.32017的规定 8.2.3.2阀侧绕组绝缘水平 阀侧绕组绝缘水平包括: 阀侧绕组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 -线端雷电全波冲击电压水平; -线端雷电截波冲击电压水平; 中性点端子雷电冲击电压水平(如果有); 线端操作冲击电压水平; 外施耐受电压水平; 线端交流耐受电压水平; 感应耐受电压水平;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电压水平; min直流外施耐受电压水平 阀侧绕组的线端和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根据U.的系统计算结果,并按照GB/T1094.32017的规 定确定或计算 通过计算确定的阀侧绕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U可能不在GB/T1094.3一2017中表" 和表3所示的标准值序列中 此时,推荐的绝缘配合程序如图4所示,按照“就近向上调整”的原则在 GB/T1094.3一2017中表F.2所示的标准值中选取规定的阀侧绕组最高电压Um,进而确定绝缘水平
GB/T37011一2018 如果用户另有要求,则阀侧绕组绝缘水平由用户与制造方协商确定 根据系统条件、调制比等参数 确定A森维额定电光 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计算各绕组 编学最高续送行地罐 根据端子最大电压就近向上抬升 选取GBT1094.3一2017的表F2 序列中的电压作为确定绝缘水平 的 根据确定设备局部 根据u.值按照标准序列和过电压 研究结朵确定设备的绝缘木 放电测量电压水平 图4推荐的绝缘配合程序 8.2.4套管 8.2.4.1网侧套管 网侧套管应符合GB/T4109的规定 8.2.4.2阀侧套管 阀侧套管除应符合GB/T4109规定外,还应考虑承受1min外施直流耐受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水平应不低于绕组试验电压的1.15倍,用户与制造方可协商采用阀侧绕组外施操作冲击 试验替代1min外施直流电压耐受试验 8.3双极柔直变压器补充技术要求 8.3.1概述 双极柔直变压器在绝缘结构上与换流变压器相似,但在阀侧绕组最高运行电压、绝缘水平,谐波特 性等方面需要特殊考虑 8.3.2额定值 8.3.2.1 阀侧绕组额定电压U.m 阀侧绕组额定电压U.应符合8.2.2.1的规定 8.3.2.2其他额定值 其他额定值应符合GB/T1094.1的规定 8.3.3绝缘水平 8.3.3.1 网侧绕组绝缘水平 网侧绕组绝缘水平应符合GB/T1094.32017的规定 10
GB/37011一2018 8.3.3.2阀侧绕组绝缘水平 阀侧绕组绝缘水平包括: 阀侧绕组的最高持续运行电压 线端对地雷电全波冲击水平; 线端间雷电全波冲击水平; 线端对地雷电截波冲击水平; 线端间雷电截波冲击水平 线端操作冲击水平; 外施直流耐受电压水平; 外施交流耐受电压水平; 感应耐受电压水平;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电压水平 阀侧绕组的雷电冲击水平和操作冲击水平需结合系统计算结果来确定,该值由用户提供 在对网侧绕维进行操作冲击试验时,同侧绕组会受到传递的操作冲击电压的作用宜注意使传递到阅侧绕维上 注: 的电压不超过该阀侧绕组所规定的操作冲击电压水平 外施直流耐受电压应施加于阀侧绕组的端子上,应施加正极性电压 外施直流耐受电压按式(1) 确定 U =1.5[(N一0,5)Um十/U,//] 外施交流耐受电压应施加于阀侧绕组所有的端子上 外施交流耐受电压按式(2)确定 1.5[(N一0.5)U十2U/3 U V2 应根据试验绕组的最高电压,按GB/T1094.3一2017的规定进行例行的感应电压试验,试验时变 压器的接线和励磁应与运行时相同 8.3.4套管 网侧套管 8.3.4.1 网侧套管应符合GB/T4109的规定 8.3.4.2阀组套管 阀侧套管应符合IEC/IEEE65700-19-03的规定 9 偏差 偏差应符合GB/T1094.1的规定 10试验项目及方法 10.1概述 柔直变压器的试验包括例行试验、型式试验、特殊试验 试验的一般要求按照GB/T1094.l的 规定 1
GB/T37011一2018 0.2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 10.2.1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应在所有的柔直变压器上进行,但不必遵循表1中给出的顺序 例行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1 表1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的例行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8.1.1o 绕组电阻测量 按照GB/T1094.l的规定 8.1.1o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8.1. 按照GB/T1094.l的规定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1 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直流绝缘电阻测量 按照JB/T501的规定 8,l.l0 绝缘例行试验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2.3 有载分接开关试验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9 8.1.10 液浸式变压器压力密封试验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10 按照JB/T501的规定 内装电流互感器变比和极性试验 9 液浸式变压器铁心和夹件绝缘检查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10 1m 绝缘液试验 按照JB/T501的规定 8,1.10 12 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电容测量 按照JB/T501的规定 8,l.l0 绝缘系统电容的介质损耗因素(tano)测量 13 按照JB/T501的规定 8,l.l0 除分接开关油室外的每个 14 按照JB/T501的规定 8.1.10 独立油室的绝缘液中溶解气体测量 在90%和110%额定电压下的 15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1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 0.2.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应在每种型式的柔直变压器中的一台上进行但不必遵循表2中给出的顺序 型式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2 表2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的型式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温升试验 按照GB/T1094.2的规定 8.1.48.1.8 绝缘型式试验 按照GB/T" 094.3一2017的规定 8.2.3 拨照GBy1094.10的规定 声级测定 8.l.3 8.1.10 风扇和油泵电机功率测定 按照JB/T50的规定 12
GB/37011一2018 10.2.3特殊试验 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则应进行表3中规定的试验,但不必遵循表3中给出的顺序 特殊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3 表3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的特殊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阀侧绕组1min外施直流电压耐受试验 按照10.2.4的规定 10,2,4 绝缘特殊试验 按照GB/T1094.3一2017的规定 8.2.3 8.1.4、8,1.8 绕组热点温升测量 按照GB/T1094.2的规定 暂态电压传输特性测定 按照GB/1094.32017的规定 8.1.10 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测量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10 短路承受能力试验 按照GB/T1094.5的规定 8.l.6 液没式变压器真空变形试验 按照GB/T1094.l的规定 8.1.l0 液浸式变压器压力变形试验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1.10 按照GBTI94工的规定 液浸式变压器现场真空密封试验 8.10 8.1.10 l0 频率响应测量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11 8.1.10 外部涂层检查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12 绝缘液中溶解气体测量 按照JB/T501的规定 8.1.10 13 油箱运输适应性机械试验或评估 按照用户的规定 按照用户的规定 采用测量或计算 采用测量或计算, l4 运输质量的测定 具体由制造方与用户协商 具体由制造方与用户协商 0.2.4阀侧绕组1min外施直流电压耐受试验 阀侧绕组1min外施直流电压耐受试验的目的是;考核在发生直流单极极线接地故障时,单极柔直 变压器阀侧绕组承受对地直流偏置电压的能力 受目前试验设备能力的限制,阀侧绕组外施直流电压 耐受试验的施加时间应为1min min外施直流耐受试验电压应不低于对称单极柔直变压器阀侧绕组直流偏置电压U.的人倍 的取值由用户与制造方协商确定 e 试验方法;试验施加的直流电压为正极性,试验电源采用直流电压发生器 所有非被试端子应直接 接地,阀侧绕组两端应短接,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保持1min,如果试验过程中无电流、电压突变和柔 直变压器内部无异响,则认为该试验合格 用户与制造方可协商采用阀侧绕组操作冲击试验替代1min外施直流电压耐受试验 10.3双极柔直变压器 0.3.1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应在所有的柔直变压器上进行,但不必遵循表4中给出的顺序 例行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4 13
GB/T37011一2018 表4双极柔直变压器的例行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电压比测量和联接组标号检定 按照GB/T1094.l的规定 8.l.10 绕组电阻测量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8.l.l0 8.1.1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测量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1.1 几个主要的分接》 绝缘液试验 按照GB/T17623的规定 8.1.10 操作冲击试验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3.3 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3.3 包括局部放电测量和声波探测 8.3.3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测量的外施直流电压耐受试验 外施交流电压耐受试验和局部放电测量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3.3 感应电压试验和局部放电试测量 10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3.3 绝缘电阻测量 按照GB/T1094.l的规定 8.l.l0 12 8.1.1o 铁心绝缘及其相关绝缘的试验 按照GB/T1094.1的规定 10.3.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应在每种型式的柔直变压器中的一台上进行但不必遵循表5中给出的顺序 型式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5 表5双极柔直变压器的型式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8.3.3 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温升试验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1.4、8.1.8 按照GB/T1094.10的规定 声级测定 8.1.3 冷却设备的声级测定 按照GB/T1094.10的规定 8.1.3 10.3.3特殊试验 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则应进行表6中规定的试验,但不必遵循表6中给出的顺序 特殊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6 表6双极柔直变压器的特殊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重复的冲击波形(RSO)测量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1.10 短路承受能力试验 按照(GB/T1094.5的规定 8.l.6 14
GB/37011一2018 表6(续》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测量(其他分接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l.1 负载电流试验 按照(GB/T18494.2的规定 8.l.4 铭牌 柔直变压器应设置铭牌,铭牌材料应不受气候影响,并应固定在明显可见位置 铭牌上所标志的项 目内容应清晰、牢固(可采用蚀刻、雕刻、打印或光化学处理等方式) 应标志的项目如下 a 产品名称; b标准编号; 制造单位名称、所在地; c d) 出厂序号; 制造年月 e 产品型号 f 相数; g h) 额定容量(kVA或MVA); 额定频率(Hz); 各绕组额定电压(V或kV)及分接范围 j k 各绕组额定电流(A或kA); 联结组标号; m以百分数表示的短路阻抗实测值 绝缘水平; n o 接线原理图; 声级水平; p 温升限值; q 空载损耗 s 空载电流; 负载损耗 t 冷却方式 u 总质量; V w)绝缘液体质量、种类; 运输质量 x y) 器身质量; z 套管电流互感器 12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柔直变压器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GB/T20838的规定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GB/T37011-2018解读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向大容量、长距离、高效率、低碳化方向转型,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运而生。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压器在保证输电安全稳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201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规范》(GB/T37011-2018),旨在规范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800kV及以下、额定频率50Hz/60Hz、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变压器。

一、主要技术要求

1. 额定电压: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额定电压应符合GB/T 6451的规定。

2. 额定频率: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额定频率为50Hz/60Hz两种,其额定频率下的特性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的相数应根据具体设计情况确定,一般采用三相或单相。

4. 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应保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温升不超过限制值,同时满足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要求。

二、主要检验内容

1. 外观检查:检查变压器外壳、绝缘子、接线柜、油箱、铭牌等是否完好无损。

2. 电气性能检查:检查变压器负载损耗、空载损耗、短路阻抗、绕组电阻、绕组互感比、套管局部放电等电气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3. 绝缘性能检查:检查变压器各部位之间及绕组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局部放电等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4. 机械性能检查:检查变压器铁心、绕组、夹件、油箱、接线柜等各部位的机械结构是否牢固、正常。

三、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GB/T37011-2018的发布为柔性直流输电用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提供了规范。作为电力工程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好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工作。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7010-2018。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技术规范共有19页,发布于2019-07-01
柔性直流输电接地设备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柔性直流输电接地设备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柔性直流输电接地设备技术规范的编号:GB/T37012-2018。柔性直流输电接地设备技术规范共有26页,发布于2019-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