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490-2008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Carbonfibersheetforstrengtheningandrestoringstructur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编号:GB/T21490-2008。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共有8页,发布于2008-09-012008-09-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3.120
  • 实施日期2008-09-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576.94KB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国家标准 GB/T21490一2008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Carbontihersheetforstrengtheningandrstoringstructures 2008-03-01发布 2008-09-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490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索奇先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信宏实业有限公司、京冶工程技术有 限公司、华侨大学,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京鸿泰兴业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新、杨萌、申屠年,陈大奇,胡利强、张云波、欧阳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T21490一2008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分类,规格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加固修复用的碳纤维片材,也适用于交通、水利、核电及能源等基础设施中 结构加固修复用的碳纤维片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分类、规格和标记 3.1分类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按照结构形态分为碳纤维布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以下简称碳纤维板. 3.2规格 碳纤维布按单位面积质量分为200g/m、300g/m'、450g/m等规格,按宽度分为300 mm 500mmm等规格,按力学性能分为I级、】级和川级 400 mm、 3.2. 、100mm、120mm 碳纤维板按宽度分为20mm、50mm、 和150mm等规格,按厚度分为 mm、 1.0mm,1.2mm,1.4mm,1.5mm和2.0mm等规格 3 3 标记 3.3.1碳纤维布按产品代号,力学性能级别,单位面积质量,宽度和本标准号进行标记 CFF GB/T21490一2008 宽度,mmm 单位面积质量,g/m 力学性能级别(I级、I级、级 碳纤维布代号 示例:单位面积质量为300g/m,宽度为500mm,按本标准生产的I级碳纤维布标记为: CFF-I-300.500GBT21l490一2w8. 3.3.2碳纤维板按产品代号、宽度、厚度和本标准号进行标记 CFP GB/T214902008 厚度,mm 宽度,mm 碳纤维板代号
GB/T21490一2008 示例;宽度为50mm,厚度为1.2mm,按本标准生产的碳纤维板标记为 CFP50-12GB/T21490一2008 要求 外观 4.1.1外观应均一、整齐,表面干净,不得夹杂杂物,不得有灰尘和其他污染,不得有破洞 4.1.2碳纤维布的缺纬、脱纬现象每50m不得多于2处 每50m碳纤维布断经长度超过10mm的不得多于1处,断经长度不超过10mm的不得多于 2处 4.1.4碳纤维布中纤维排列均匀,不得有歪斜、起皱现象 4.2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目 长 度 厚 度 项 碳纤维布 050 0一3 碳纤维板 010 0~0.5 0~0. 4. 3 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 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不应小于200g/m'、300g/m、450g/m,允许偏差05% 4 力学性能 碳纤维布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碳纤维板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要求 表2碳纤维布力学性能 项 目 拉伸强度/MPa 拉伸弹性模量/GPa 伸长率/% 级 230 >3500 】级 3000 210 >2500 >210o >1.3 川级 表3碳纤维板力学性能 目 拉伸弹性模量/GPa 项 拉伸强度/MPa 伸长率/% 150 l,小 2300 指 标 试验方法 5.1外观 在正常(光)照度下,距离0.5m目测和钢直尺检验 5.2尺寸偏差 5.2.1对于碳纤维布.长度测量采用精度1mm的俐直尺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宽度测量采用精 度0.5mm的钢直尺,任意取3处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5.2.2对于碳纤维板,宽度和厚度测量采用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任意取3处测量,取算术平 均值 5.3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 在距端头及边缘40nmm以上处裁下3块100mm×100mm碳纤维布方形试样,边长测量精确到 0.5mm 质量称量精确到0.01g 单位面积质量按式(1)计算,取算术平均值:
GB/T21490一2008 p=M一M.)(1一K)/A4 式中: 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方形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中固定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界面剂的质量分数,%; -方形试样的实测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 5 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伸长率 按GB/T3354的规定进行试验 其中,试样宽度为15" mm, 碳纤维布的截面面积取碳纤维布的计 算厚度与试样宽度的乘积,碳纤维板的截面面积取试样实测厚度与宽度的乘积 碳纤维布的试样制备 见附录A,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见附录B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碳纤维片材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1 出厂检验 生产厂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每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偏差、碳纤维布单位 面积质量和拉伸强度 6.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进行检验: a) 新产品或者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每12个月时" c 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组批 碳纤维布以3000m为一批,碳纤维板以3000m为一批,不足此数量时,按一批计 6.2.2抽样 按照下列规则进行抽样 外观检验、尺寸偏差及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采用一次抽样法,每组批随机抽取6个样本; a b 力学性能二次抽样法,各随机抽取6个样本 6.2.3判定规则 按照下列规则进行判定 采用一次抽样法时,所抽样本全部符合要求或仅有一个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为合格;否则判 a 定该批不合格; b)采用二次抽样法时,在第一次所抽样本中全部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为合格;如有2个或2个以 上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当有1个试样不符合要求时则进行第二次抽样,当两次抽 样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总数为1时,则判该批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下列内容:
GB/T21490一2008 制造企业名称,地址; a D) 产品名称、牌号和规格; c 产品标记、商标 d) 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 e 产品的数量; f 贮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7.2 包装 碳纤维布应在硬质卷芯上卷紧包装,包装碳纤维布时卷芯直径宜不小于76mm,包装碳纤维板时 卷芯直径宜不小于5001 mm 7.3运输 运输车辆以及堆放处应有防雨、防潮设施 装卸车时不可损伤包装,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雨淋、浸水 贮存 碳纤维片材的贮存期在室温下)为2年,贮存在室内干燥通风处,避免火种,隔离热源
GB/T21490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碳纤维布拉伸性能试样制备方法 A.1碳纤维布试样的制备 A.1.1裁布 在距端头及边缘40mm以上处,裁下250mm(沿纤维方向)×150mm碳纤维布一块,要求平整、不 含有任何外观缺陷 试样采用1层碳纤维布,纤维方向应与拉力方向一致 A.1.2涂浸溃树脂 将碳纤维布平铺在隔离纸上,用毛刷滚刷)或平板(不带尖角)将浸溃树脂均匀涂抹在碳纤维布表 面(不得损伤碳纤维布),盖上隔离纸,用玻璃棒辗压到浸溃树脂充分浸润到碳纤维布中为止 铺碳纤维 布和涂浸溃树脂的过程中要保持碳纤维丝的平直,采用沿纤维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端轭 压树脂的方法 注;浸溃树脂应采用纤维布厂家指定的配套浸溃树脂,若厂家未指定,推荐使用改性环氧树脂 A.1.3试样切割 待浸溃树脂达到凝胶态后,按图A.1裁出规定尺寸的碳纤维布试样 为保证试样单位宽度内所含 纵向纤维束数大致相等,应将横向边缘附近的纤维舍弃(宽约10 mm A.2加强片的制备 A.2. 加强片建议采用硬铝材料,厚度2mm以上 A.2.2按图A.1所示,将加强片与碳纤维布试样粘接的一面打磨粗糙,以利于粘结 A.2.3加强片一端为直角,另一端制作出导角,见图A.1所示 A.3加强片与试样的粘接 A.3.1用溶剂(如丙酮)清洗加强片和已制好的碳纤维布试样的粘贴区域 A.3.2将加强片粘贴在纤维布试样上,压紧后水平放置,待树脂固化 A.3.3加强片应平行的粘贴在试样两侧,以免拉伸时加强片受力不均匀而脱落 单位为毫米 s 50 50 230 碳纤维布或板 加强片 端部打腾 图A.1 碳纤维布试样外观尺寸
GB/T21490一200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计算方法 B.1碳纤维布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按式(B.1)计算,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按式(B.2)计算 M.×10 A = (B.l 0e 式中: A -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米(mm/m) M. -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碳纤维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 0 单位系数,L=10 /m "mm A (B.2) 1000 式中: 碳纤维布计算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米(mm'/m) B.2典型规格碳纤维布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和计算厚度见表B.1 表鼓.1典型规格碳纤维布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和计算厚度 单位宽度的截面面积/(mm=/m 计算厚度n 碳纤维单位面积质量/(g/m 密度/ m mm g/ 200 111 0.111 300 1.8×10" l67 0.167 0.250 450 250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的编号:GB/T21509-2008。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共有17页,发布于2008-09-012008-09-01实施
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的编号:GB/T21491-2008。结构加固修复用芳纶布共有7页,发布于2008-09-012008-09-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