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416-2016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

Specificationofmanipula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Generalrulesforthedraft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的编号:GB/T33416-2016。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共有7页,发布于2017-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0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20
  • 实施日期2017-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266.81KB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


国家标准 GB/T33416一2016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 Specifieationofmanipulationsofaeupwnetureandmoxibustion- Generalrulesforthedrafting 2016-12-30发布 2017-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33416一2016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写总则基本要求、结构要素及其具体内容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各部分的编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指写 GB/T1.12009 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GB/T20001.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针灸技术techmiqusfacupunctureandmosibston" 各种针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相关要求 3.2 针负技术操作规范 specifieationofmanipula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对各种针灸疗法操作程序、步骤、方法等方面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 编写总则 4.1《规范》各部分的编写应遵守本标准的要求 4.2《规范》各部分之间应保持结构、文体和术语的统 4.3《规范》各部分之间引用应准确 基本要求 5.1应准确表述针灸技术操作方法,以操作者能正确重复为原则 5.2针灸技术操作中若有定量的内容宜量化 5.3与针灸操作技术相关的理论依据不应列人 《规范各部分的结构要素 《规范》各部分的结构要素见表1
GB/T33416一2016 表1《规范》各部分的结构要素 类型 本标准中对应的条文 序号 要素 封面 必备要素 7. 目次 可选要素 7.2 前言 必备要素 7.3 引言 可选要素 7. 标准名称 必备要素 7.5 范围 必备要素 7.6 规范性引用文件 可选要素 7." 术语和定义 可选要素 7.8 操作步骤与要求 必备要素 7.9 施术前准备 必备要素 10 7.9,2 11 施术方法 必备要素 7.9.3 12 7.9.4 施术后处理 必备要素 13 注意事项 必备要素 7.10 1 禁忌 必备要素 7.11 可选要素 15 附录 7.12 《规范》)各部分具体内容要求 7.1 封面 按GB/T1.1一2009中的规定 7.2目次 按GB/T1.1一2009中的规定 7.3前言 按GB/T1.1一2009中的规定 7.4引言 按GB/T1.12009中的规定 7.5标准名称 7.5.1标准名称采用两段式表达方式,即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 主体要素为:针灸技术操作规范;补充 要素由部分排序号和技术名称组成 示例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7.5.2应写出标准的英文名称
GB/T33416一2016 7.6范围 应明确说明该技术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适用界限 示例 GBy/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耳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耳针技术操作 7.7规范性引用文件 7.7.1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其他文件的文件清单,不应包含不能公开获得的文 件、资料性引用文件及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 不得引用国家已经废止的标准 7.7.2导语应符合GB/T1.1一2009中6.2.3的要求 7.7.3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按GB/T1.1一2009中6.2.3的规定执行 示例: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86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GB/T21709.4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4部分三棱针 GB/T21709.5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7.8术语和定义 7.8.1应依据各部分特色,写出《规范》各部分所必需的特殊术语及其定义 7.8.2定义的表述宜在上下文中能代替其术语 附加的信息应以示例或注的形式给出 7.8.3术语条目的编写遵照GB/T1.1一2009中6.3.2,GB/T10112一1999及GB/T20001.1的要求 7.9操作步骤与要求 7.9.1总体要求 7.9.1.1应包括施术前准备,施术方法及施术后处理 7.9.1.2适应证、留针时间、疗程、疗次等作为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附加信息,均应列人资料性附录 每 项内容均应在相应条款提及 7.9.2施术前准备 应明确施术前应准备的各项操作,一般应包括(但不限于);工具选择,体位选择,施术部位选择 7.9.2.1 及其定位、消毒及环境要求 工具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7.9.2.2 a)应明确选择的工具,并说明选择该工具的依据 应明确所选工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b) e)所选工具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示例1. 针具 根据病情和操作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 射器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应分别符合GB15810和GB15811的要求 对于尚无标准的工具,应将其常见种类、形状、材质、规格等予以明确,列人资料性附录 dD 示例2: 火针针具选择
GB/T33416一2016 针尖应圆利无倒钩;针体应光滑、无锈蚀;针柄与针体缠绕应牢固,无松动 火针的结构、材质、规格参见附录A 7.9.2.3应明确适宜的治疗体位 7.9.2.4施术部位的选择及其定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明确针灸技术操作选取施术部位的原则与选择部位的定位 b 不同的施术部位的定位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示例1: 喻穴(部位)选择及定位 根据疾病的不同选取适当的喻穴 喻穴定位应符合GB/T12346的规定 对于尚无标准的施术部位,应将其喻穴部位)的名称,定位予以确定,列人规范性附录 示例2: 喻穴(部位)选择及定位 根据疾病选取喻穴或特定分区 附录A、附录B分别给出了口针和唇针喻穴的命名与定位示意图 7.9.2.5消毒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包括工具消毒,术者消毒和部位消毒 根据针灸技术操作要求给出消毒方法,对消毒要求高者,应有明确的消毒操作步骤 b 7.9.2.6应明确对治疗环境的要求,对消毒隔离环境要求高者,应有具体明确的消毒隔离环境要求 7.9.3施术方法 7.9.3.1对施术方法的描述应简练、,准确 7.9.3.2施术方法应明确具体,以切实可行、能准确重复为原则 7.9.3.3针刺施术步骤一般包括但不限于)针具的处理,进针法,进针后操作及出针法 7.9.3.4艾灸法分为艾条灸法、温针灸法、艾娃灸法及温灸器灸法等,艾灸施术步骤一般包括(但不限 于)施灸材料的选择依据,艾炫大小,艾灸壮数,施灸手法,施灸距离,施灸量及施灸时间 7.9.3.5拔罐施术步骤一般包括吸拔方法、操作方法及起罐方法 7.9.3.6刮彤施术步骤一般包括刮彤工具的处理、刮痧板的握持方法,刮痧介质的使用、操作方法,刮彤 时间及刮痧程度 7.9.3.7针灸仪器如电针电键针、,声电鳗针等的施术步骤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仪器开机、仪器连接、参 数选择与调整、关机 7.9.3.8对本标准未详尽列出的针灸技术如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应根据各针灸技术的操 作特点,分别陈述其相应施术方法 7.9.4施术后处理 7.9.4.1施术后处理应以保证患者安全、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及对患者无害化为原则 7.9.4.2应根据各针灸技术操作特点明确其施术后处理方法 7.10注意事项 7.10.1明确针灸技术操作前应注意的问题 7.10.2明确针灸技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10.3明确针灸技术操作后应注意的问题 7.11禁忌 7.11.1严格规定具体针灸技术的禁忌症
GB/T33416一2016 7.11.2严格规定具体针灸技术的禁忌人群 7.11.3严格规定具体针灸技术的禁忌部位 7.12附录 7.12.1可采用附录的方式对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补充性内容进行说明 7.12.2附录的编写遵照GB/T1.l一2009中5.2.7、6.3.6及6.4.1的要求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GB/T33416-2016

一、前言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GB/T33416-2016》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中国中医药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针灸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
  • 通则
  • 技术规范
  • 操作流程
  • 安全注意事项

三、标准亮点

与以往的行业标准相比,《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GB/T33416-2016》有以下亮点:

  •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针灸治疗的安全性。
  • 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理论,详细阐述了针灸治疗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
  • 着重强调了针灸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操作规范要点

根据《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GB/T33416-2016》,以下是一些针灸治疗的操作规范要点:

  • 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执业资格证书,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
  • 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应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等器材,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 针刺后应立即拔针,以免引起过多出血等不良反应。
  •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
  • 治疗结束后,必须对治疗器具和工作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五、总结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GB/T33416-2016》的发布,对于规范中医行业的发展和提高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该标准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和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类似的标准

白酒感官品评术语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白酒感官品评术语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白酒感官品评术语的编号:GB/T33405-2016。白酒感官品评术语共有26页,发布于2017-07-01
全地形车车辆电器线束及接插件基本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全地形车车辆电器线束及接插件基本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全地形车车辆电器线束及接插件基本要求的编号:GB/T33432-2016。全地形车车辆电器线束及接插件基本要求共有8页,发布于2017-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