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722-2013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forpowersuppliesusedinthemobilecommunic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3722-2013。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共有30页,发布于2014-08-152013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实施日期2014-08-15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0页
  • 文件大小732.09KB

以图片形式预览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GB/T13722一2013 代替GB722-199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Performanee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forpower suppliesIsedinthemobilecommunication 2013-12-31发布 2014-08-15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722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要求 4. 工 作环境条件和源电压额定条件 4.2额定输出电压偏离值 4.3额定输出电流偏离值 4.4负载效应 4.5源电压效应 4.6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 A. 漂移 4.8过冲幅度 4.9瞬态恢复时间 .0效率 过流保护 " .12(输出)过压保护 a 充电截止电压 充电电流 t1t 连续工作能力 45 源电压超过额定条件时的规定 电磁兼容性 4.18安全要求 4.19可靠性要求 4.20环境试验时对电源的要求 4.21结构工艺的一般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的基本要求 5. 5.2负载效应 5.3源电压效应 12 5.4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 5.5漂移 13 15 5.6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5.7 效率 18 5.8过流保护 19 5.9输出)过压保护 20 5.10充电截止电压
GB/T13722一2013 20 5.11充电电流 21 5.12连续工作能力 21 5.13电磁兼容性试验 22 5.l4源电压超过额定条件时的测量 22 5.15安全试验 22 5.16可靠性试验方法 22 5.17环境试验方法 22 5.18结构工艺试验方法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基本要求
GB/T13722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722一1992《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3722一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2章中删去了与移动通信电源无关的引用标准,列出了新的引用标准 第3章按SI/T1670一2001对电子电源术语和定义进行整理,并加上术语的英文对应词 增加了GB/T2900.332004、GB/T43652003、GB/T4793.12007和GB/T121132003 中有关的术语及定义 -将1992版第4章“标准大气条件”内容简化为"试验环境条件”作为本标准中5.1“试验的基本 要求”的内容 将1992版3.29,第5章和6.10关于连续工作能力的内容合并,作为本标准4.15的内容 将1992版6.17“电磁兼容性”和ll.13“电磁兼容性试验”内容用YD/T983一1998中有关内容 代替,分别为4.17和5.13. 增加了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基本要求,见本标准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清华泰豪三 波电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忠尼徐海波、王荣、元迎川、黄天诚、钱砺、吴文海、陶雪峰、陈元姊、张光明、 梅昌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722一1992 m
GB/T13722一2013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电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供地面,内河或沿海作移动业务使用的,其额定输出电压为48V及以下的直流稳压 电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33一2004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GB/T4365一2003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4793.12007 GB/T12113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GB17625.1一2012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 GB/T17626.11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SI/T1670一2001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 SI/T2712民用小型无线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sI/T2713一1986民用小型无线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质量检验规则 YD/T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术语和定义 GB/T2900.332004、GB/T43652003、GB/T4793.12007、GB/T121132003,GB17625,1一2012、 GB/T17626.112008和s/T1670-2001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源 s0urce 电能的来源点,表征设备的输人端 3.2 电源 powersupply 提供电能的装置 3.3 稳压电源stabilizedvotagepowersupp 恒压电源 相对于影响量的变化,能稳定输出电压的电源 3.4 直流电源DCpower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不随时间交替变化的供电电源
GB/T13722一2013 3.5 交流电源ACpower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随时间交替变化的供电电源 3.6 开关电源switehingpowersupply 功率器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电源 影响量intuencequantit 不是被测量的量或供给量,但影响被测量或供给量的数值或电源的指示值 3.8 额定值ratedvalue 制造厂对电源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所指定的一个量值 3.9 标称值nominalvalue 名义上存在的数值,并非是实际数值 注1:例如,在电源具有校准输出控制的情况下,其标称输出则为控制调节所指示的数值 对具有固定输出的电源 而言,其标称输出则为铭牌上所标明的输出值 注2;对交流输人电压而言,其标称值通常指设计值 例如,220(1士10%)V的电压的标称值为220V,在远程控制 情况下,其标称值则为远控系数所预置的输出值 3.10 稳态值steady -SstateValue 所有的非循环瞬变量已衰减到一个规定的最小值之后所保持的量值 注1:若无其他规定,就直流输人值或输出值而言,稳态值可理解为其平均值 注2:若无其他规定,有关交流稳态值可理解为有效值 3.11 性能performanee 电源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 3.12 稳定输出量stabilizedoutputcontent 经过电源稳定的输出量 3.13 sourcedistortion 源失真 源电压或源电流波形与等同有效值的理想正弦波的偏移 注;源失真可以用下列量来表示: 总谐波含量; 单次谐波含量; 瞬时幅度偏移,其变化率及持续时间 3.14 sourcevoltagedistortion 源电压失真 电源未接人时的源失真 3.15 总谐波电流 harm0niccurrent 2次40次谐波电流分量的总有效值
GB/T13722一2013 !; 总谐波电流 3.16 效率effietemey 总输出有功功率与输人有功功率之比 3.17 功数因数powerfaetor 有功功率与源视在功率之比 3.18 绝缘电阻 inSulationresistance 在相互绝缘的任何规定点间所测得的电阻 3.19 抗电强度dielectriestrength 单位厚度的绝缘材料在击穿之前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即电场强度最大值,单位是kV/mm. 注又叫绝缘强度 3.20 绝缘试验电压insulationtestvolta tage 进行温热试验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不发生击穿或飞弧情况的交流或直流电压 3.21 负载效应loadeffeet 负载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的变化(见图1) 3.22 安稳效应settngeret 一种影响量发生起始变化时,一个输出量的相对慢变化,它是作为附加的输出效应(见图1) 随着- 注;通常此安稳过程随着电源内部热平衡而建立 3.23 温度效应temperatureefeet 电源的稳定输出量随环境温度改变的一种稳态变化,通常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3.24 源电压效应soureevoltageffeet 源电压的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25 组合效应combinedelreet 由下列两种或更多的影响量在其额定的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 的最大变化 负载; a b 源电压; 源频率; c d环境温度 上述规定的组合效应不包括周期和随机偏移,漂移、安稳效应及安稳偏移 3.26 eriodicandrandodeviation;PARD 周期与随机偏移per 在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均保持恒定时,在规定的带宽范围内,一个直流输出量对其平均值上的无规
GB/T13722一2013 则波动部分 注1:对一规定带宽而言,它可用有效值和/或峰-峰值来表述 注2对非对称波形,可使用尖峰图形表示 洼3以前称为纹波和噪声 3.27 漂移drir 当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在预热时间和测定时间内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紧随预热时间后的一规定 时间内输出量的最大变化 注,漂移包括整个带宽内从零频(直流)到一指定频率上限的周期与随机偏移 漂移的指定频率上限与PARD的频 率下限必须相重合 这样在恒定工作条件下的全部偏移均被规定在这个或那个指标之内 3.28 安稳时间setlimgtinme 个影响量的变化或输出的调节从开始变动起到一个稳定输出量仅决定于漂移、PARD所引起的 变化这一点间的时间间隔 3.29 效应带effeetbandl 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由一个或多个影响量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30 总效应带totaleffeetband 由全部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源输出稳态值的范围 3.31 公差带toleraneeband 处于工作误差极限之间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注1:公差带表征稳定输出量对额定值或预调值的容许偏差 注2:如不需要区分输出效应和固定误差时,则给出公差带是有用的 3.32 过冲幅度overshooamplitude 最大过冲的峰值和瞬态恢复带或公差带中心之差的绝对值 3.33 瞬态恢复时间transientreeoveryte 瞬态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恢复到并能保持于瞬态恢复带时刻的时间间隔 3.34 过流保护 over-currentprotection 保护电源与/或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大的输出电流(包括短路电流 注:可保护稳定电源以防止无限期过流或有限期过流即绝对过流保护或有限过流保护) 3.35 输出)过压保护(output)overvoltageproteetion 保护电源与/或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高的输出电压(包括开路电压) 3.36 电磁兼容性eleetromagnetiecompatibilty;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 能力
GB/T13722一2013 3.37 骚扰限值limitofdisturbance 对应于规定测量方法的最大许可电磁骚扰电平 3.38 传导骚扰eondueteddisturbanee 通过一个或多个导体传递能量的电磁骚扰 3.39 辐射骚扰randiateddisturbanee 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能量的电磁骚扰 3.40 静电放电eleetrostaticdischarge;ESD 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 3.4 电压起伏voltagefluetuation -系列的电压变化或电压均方根值或峰值的连续变化 3.42 闪烁flicker 亮度或频谱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光刺激所引起的不稳定的视觉效果 3.43 短时中断shortinterruption 供电系统某一点上所有相位的电压突然下降到规定的中断闵限以下,随后经历一段短暂间隔恢复 到正常值 洼典型的短时中断与开关装置的动作有关,该动作是由与系统或系统相连装置上短路的发生和结束引起 3.44 电压暂降 voltagedip 电气系统某一点的电压突然下降,经历几周波到数秒的短暂持续期后又恢复正常 3.45 电压浪涌 ltege surge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 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3.46 接触电流toucheurrent 当人体或动物接触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或设备的可触及零部件时,流过他们身体的电流 3.47 单一故障条件singlefaulteondition 防止危险的一个防护措施发生失效的条件或可能引起某种危险而出现一个故障的条件 要求 工作环境条件和源电压额定条件 4.1 在以下工作环境条件和源电压额定条件(见表1)下,电性能应能满足4.24.17规定的要求 工作温度;一5C十40C; a b 相对湿度:<90%(40C士2);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c
GB/T13722一2013 表1源电压额定条件 影响量 额定条件 交流输人 标称值的90%110% 源电压 标称值的90%~115%基地式和车载式电源 直流输人 标称值的85%110%船载式电源 标称值的98%102%(基地式和车载式电源 源频率 标称值的95%~105%船载式电源) 交流输人 总谐波含量不大于10% 源电压失真 直流输人 纹波峰-峰值不大于20% 4.2额定输出电压偏离值 不超过标称值的2% 4.3额定输出电流偏离值 不超过标称值的2% 4.4负载效应 见表2 表2主要输出电性能规定 线性型 开关型 性能名称 负载效应(不大于/% 0.01 0.5 0.4 0.8 源电压效应(不大于/% 0.,01 0. 0.4 0,6 有效值(不大于)/ /mV 周期与随机 00 150 偏移(PARD峰-峰值(不大于)/mv 4.5源电压效应 见表2 4.6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 见表2. 4.7 漂移 由产品标准规定 4.8过冲幅度 由产品标准规定
GB/T13722一2013 4.9瞬态恢复时间 由产品标准规定 4.10效率 由产品标准规定 4.11过流保护 过流保护限流门限由产品标准规定 进行短路试验时,电源不应损坏,并且试验后应满足4.24.6的要求,不考虑熔断丝的损坏或 失效 4.12(输出)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门限由产品标准规定 4.13充电截止电压 由产品标准规定小于规定的电池组的最大电压 4.14充电电流 由产品标准规定 4.15连续工作能力 a 对配备基地电台的电源,在额定输出电压条件下,能满载连续工作的时间不小于24h 对配备车载式,船载式电台的电源,在额定输出电压条件下,能以额定电流工作1min,30%的 b 额定电流工作3min,按此循环连续工作8h 然后立即以额定工作电流工作5min,30%的额 定电流工作15min,按此循环3次为1h 这样每天工作9h,接着休息15h 4.16源电压超过额定条件时的规定 4.16.1源电压为交流电压 当源电压变化超过标称值的10%,并且不大于标称值的15%时,电源输出电压变化应不大于额定 值的4%,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变化应不大于规定值的70% 4.16.2源电压为直流电压 对基地式、车载式电源,当源电压大于标称值的115%,并且不大于标称值的130%时,允许电源输 出电压和周期与随机偏移的指标下降的限度与4.16.1相同 对船载式电源,当源电压大于标称值的110%,并且不大于标称值的130%时,允许电源输出电压和 周期与随机偏移的指标下降的限度与4.16.1相同 4.16.3高压试验 对交流输人的船载式电源,通常要进行3min的275V高压试验 试验后,电源仍能正常工作 4.17电磁兼容性 4.17.1传导骚扰限值应符合YD/9831998中5.1的规定
GB/T13722一2013 4.17.2辐射骚扰限值应符合YD/T9831998中5.2的规定 4.17.3总谐波电流限值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6.1的规定 4.17.4电压起伏和闪烁限值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6.2的规定 4.17.5抗扰性要求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7.1~7.3的规定 4.18安全要求 4.18.1接地要求 电源外壳应设有接地设施,但不应由此而引起电源输人端接地 4.18.2绝缘电阻 电源在受潮预处理后,被测稳压电源的电源线的输人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n 4.18.3抗电强度 电源在受潮预处理后,对交流输人的电源而言,被测稳压电源的电源线输人端与机壳,交流电路对 直流电路之间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1500V正弦交流电压绝缘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的试 验,并且不应出现飞弧或击穿现象 如果电源输人端与可触及导电件间有抗干扰电容器,此时不应开路,若这些电容器不能用交流电压 进行试验,则可以用2100V直流电压进行试验 直流输出端对机壳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500的正弦交流电压或其等效峰值的710V直流 电压1min的试验且无飞弧或击穿现象 4.18.4接触电流 被测稳压电源的可触及部件和参考试验地之间,或在同一台被试稳压电源上1.8m(沿表面或通过 空气)的距离内的任意两个可触及零部件之间,在单一故障条件下接触电流的最大允许限值如下 对正弦波电流为有效值3.5mA;对非正弦波或混合频率为峰值5mA;或者直流15mA 4.18.5直流输入电源的极性 对直流输人的电源,应有防止极性反接而造成损坏的措施 4.19可靠性要求 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800h 4.20环境试验时对电源的要求 4.20.1电源的环境试验要求应符合S]/T2712的规定 4.20.2电源在进行高温、恒定湿热和低温试验的中间测量时,主要电性能允许下降的限度规定如下 a)输出电压变化不大于额定值的4%; 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的变化不大于规定值的70% b 4.20.3电源在进行各种环境试验的最后测量时,其电性能应符合4.24.6的规定 4.20.4电源在气候试验后,不应出现锈蚀现象和机械损伤现象 4.20.5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如果有中间测量,电源的主要电性能允许下降的幅度应符合 4.20.2的规定,最后测量的电性能应符合4.24.6的规定
GB/T13722一2013 4.21结构工艺的一般要求 4.21.1结构设计要确保在相应的使用条件下工作时,构件紧固,牢靠,性能稳定、操作使用方便和 安全 4.21.2结构设计应使不打开机壳就能测量电性能 4.21.3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维修时检测性能和装卸构件方便 4.21.4外壳应有铭牌,标明制造厂的名称或标志、电源型号和制造序号等 4.21.5电源的极性应有不易磨损的明显标志 试验方法 5.1 试验的基本要求 5.1.1试验环境条件 在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外,其他试验均在下述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15C一35C; 相对湿度;45%一75%; 大气压力:86kPa一106kPa 5.1.2被测稳压电源设备的配置与要求 5.1.2.1按被测稳压电源设备产品标准规定的输人、输出容量、监控装置等进行配置 5.1.2.2按被测稳压电源设备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安装方法,连接输人、输出、保护接地等相应 的线路 5.1.2.3被测稳压电源设备在通电前应达到温度稳定 5.1.2.4按被测稳压电源设备产品标准的规定对受试设备施加额定负载预热30min 5.1.3试验用测量仪器仪表设备基本要求 5.1.3.1试验用测量仪器仪表设备应有合格证书及在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 5.1.3.2试验用测量仪器仪表设备应采用比被测稳压电源设备技术指标至少高一个等级,且具有足够 的分辨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5.1.3.3试验用测量仪器仪表设备的基本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1.4测量端 被测稳压电源的源电压输人端与稳定输出量的输出端为测量端(若被测稳压电源提供取样端子,测 试设备应连接该端子. 5.2负载效应 5.2.1测量要求 在对负载效应进行测量时,应保持所有其他影响量的组合效应的量值小于负载效应规定量值的 110,稳态负载效应应在时间等于5倍负载瞬态效应恢复时间后建立,并在a,一a,+10s的时间间隔 内测量(见图1).
GB/T13722一2013 时间 负校阶跃变化 负载效应过冲幅度 负载效应带 负载安稳效应 负载效应 负载效应瞬态 负载效应安稳时间 恢复时间 /+10'" 时间/s 说明 瞬态负载效应; 2 负载效应 负载安稳效应 图1负载效应的三种时间 5.2.2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2 5.2.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2连接线路; b 源电压为标称值,测量额定输出电压U,和额定输出电流ln; 源电压调至表1规定的最小值,负载电流由额定值阶跃至零值,随着负载电流的阶跃变化,在 c 5t,5t+10s这一时间间隔中测量出稳定输出电压U; d)源电压分别调至表1规定的标称值和最大值,重复上述测量; 取其稳定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量U,U,=U,-U); e fD U 的绝对值与U 之比即为负载效应值; 对于多路输出电源,其他各路输出应与被测一路同时加至零值和额定值负载 g 10o
GB/T13722一2013 调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直流数字电压表 交流稳压器 交流源稳压电源负载效应测量方框图 直流稳压器 负载钻紧 被测稳压电源 直流数字电压表 b 直流源稳压电源负载效应测量方框图 图2负载效应测量方框图 5.3源电压效应 5.3.1测量要求 在对源电压效应进行测量时,所有其他影响量应保持在使其组合效应的量值小于源电压效应规定 量值的1/10. 5.3.2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3 11
GB/T13722一2013 调压器 电压阶跃装置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交流稳压器 直流数字电压表 交流源稳压电源源效应测量方框图 直流稳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电压阶跃装置 直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源稳压电源源效应测量方框图 b 图3源电压效应测量方框图 5.3.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3连接线路; b)负载电流为额定值,源电压为标称值,测量稳定输出电压U ; 负载电流为零值,源电压按表1的规定从最小值至标称值到最大值进行阶跃变化(例如198v c -220V-242V)或反之即242V-220V-198V),随着源电压的阶跃变化,分别在5/, 5t,+10、这一时间间隔中测量出稳定输出电压U; 负载电流为额定值,重复上述测量 取其稳定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量U,U,=U,一U); U 的绝对值与U 之比即为源电压效应; g)对于多路输出电源,其他各路输出应与被测一路同时加零值和额定值负载 5.4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 5.4.1测量频率范围 周期与随机偏移的测量频率范围为20Hz10MHz 5.4.2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如下 应使用单一接地点,以避免构成回路和确保任何导线中不存在地电流,因为它可以形成PARD 测量回路的一部分 12
GB/T13722一2013 b 对于采用差分式输人测试系统,应注意不要超过共模电压以及共模信号引人的误差,应增加 测试设备抑制比,所有其他影响量应保持在使其组合效应不超过PARD规定量值的1/10 5.4.3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4 调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oo 交流稳压器 示波器 交流源稳压电源PARD测量方框图 负载装置 直流稳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示波器 直流源稳压电源PARD测量方框图 图4周期与随机偏移(PARD)的测量方框图 5.4.4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4连接线路; 源电压调至表1规定的最小值,输出电压为额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和零值时通过示波器分 b 别测量PARD; c)源电压调至表1规定的最大值,重复上述测量; d 取其最大值 e 对于多路输出电源,其他各路应与被测一路同时加额定值和零值负载 5.5漂移 5.5.1对测试设备的要求 对测试设备的要求如下 所有观测设备在测量漂移期间的变化量应小于稳定输出量的漂移值,所有其他影响量组合效 应的绝对量值所引人的误差极限不应超过电源漂移指标的1/10; b漂移的测量包括从直流到20Hz这一频率范围内的输出扰动,测试设备应对直流至20Hz的 频率扰动有足够频率响应,对于超过20Ha的信号应由低通滤波器滤除,其带外(大于20H2) 抑制不得小于6dB/oct; 推荐采用记录仪记录稳定输出量的变化,如果记录仪上限截止频率小于20Hz,则用示波器进 行辅助观测,在测量的第一个小时和最后一个小时期间各观测一次,观测时间为5" min; 要控制电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温度),这些温度效应以及所有其他组合效应的绝对量值不应 13
GB/T13722一2013 超过电源漂移指标的1/10. 5.5.2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5 0Hz-20Hz 调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记录仪 低通沈波器 示波器 交流稳压器 交流源稳压电源漂移的测量方框图 0比2 被测稳压电源 低道滤波器 直流稳压器 记录仪 示波器 直流源稳压电源漂移的测量方框图 b 图5漂移测量方框图 5.5.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5连接线路 b 恒温箱温度为/士3C(在15C35范围内选定). 源电压为标称值,输出电压为额定值,负载电流按4.15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对于多路输出电 源,允许一路稳定输出量按4.15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具体哪一路由产品标准规定) 其他各 路的负载电流则为额定值 连续工作时间为8h(预热时间30min除外) 预热30min后开始记录源电流、负载电流,环境温度至少每30min记录一次,稳定输出量至 少每15min记录一次 计算稳定输出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绝对值 g 在被测稳压电源预热0.5h期间,可调整稳定输出量、负载源和测量仪表,一旦开始进人测量 则不可再进行任何调整 14
GB/T13722一2013 5.6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5.6.1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如下 a 稳定输出量为额定值; b)各影响量每次的阶跃变化应在小于0.1倍恢复时间间隔内完成 5.6.2对测试设备的要求 对测试设备的要求如下 a)源电压阶跃可采用机械阶跃装置 b)负载作为影响量,在阶跃时应保证其最小及最大值 如果采用机械阶跃,不应伴随飞弧,为此 推荐采用电子开关负载装置 推荐采用数字存贮示波器作为测试设备 5.6.3源瞬态效应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5.6.3.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6 调压器 电压阶跃装置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交流稳压器 数字存贮示波器 交流源稳压电源源瞬态效应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测量方框图 直流稳压器 电压阶跃装置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数字存贮示波器 b直流源稳压电源源瞬态效应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测量方框图 图6源瞬态效应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测量方框图 5.6.3.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6连接线路; b 源电压按表1规定从最小值至标称值至最大值至标称值至最小值例如198V-一220V 242V-一220V-198V)进行阶跃变化,分别测出稳定输出量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测量时应注意阶跃变化,源电压不应出现上冲和下冲造成超出额定源电压的极限 15
GB/T13722一2013 d)当使用机械式阶跃装置时,要反复多次测量,找出输出电压的最大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5.6.4负载瞬态效应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5.6.4.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7 交流稳压器 调压器 电子开送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数字存贮示波器 交流源稳压电源负载瞬态效应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的测量方框图 电子开关 直流稳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负载装置 数字存贮示波器 b 直流源稳压电源负载瞬态效应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的测量方框图 图7负载瞬态效应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的测量方框图 5.6.4.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7连接线路; b源电压为标称值,负载电流由额定值阶跃至零值或反之,测出稳定输出量的过冲幅度和瞬态 恢复时间 源电压按表1的规定调至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重复上述测量 c d)可通过重复阶跃过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取其最大值 5.6.5开机(源电压接通)和关机源电压断开)的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 5.6.5.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8 16
GB/T13722一2013 交流稳压器 负载 调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装置 数字存贮示波器 a)交流源稳压电源的开关机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测量方框图 负载 直流稳压器 被测稳压电源 较置 数字存贮示波器 b)直流源稳压电源的开关机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测量方框图 图8稳压电源的开关机过冲幅度和瞬态恢复时间的测量方框图 5.6.5.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8连接线路 源电压应从零伏分别阶跃至表1规定的最小值、标称值,最大值(例如从0分别阶跃至198V、 b 220,242V)或从表1规定的最大值、标称值、最小值分别阶跃至零伏(例如从242V,220V 198V分别阶跃至0),测量开机和关机时稳定输出量的过冲幅度和开机时稳定输出量到达规 定预热带所需要的时间及关机时稳定输出量降到规定值的时间 当瞬态衰减呈现振荡波形 时,应在最终回到瞬态恢复带时测定其时间 采用电子开关负载时,其阶跃前后沿应小于规 定恢复时间的1/10 加载和去载时,顶部和底部的倾斜度应小于5%,要避免与源频率同步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多次重复测量,并找出其中最大峰值作为过冲幅度(有条件时应在源 零点、正顶峰、负顶峰时开关机 5.7效率 5.7.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9 17
GB/T13722一2013 c0sG 压 源 交流源稳压电源效率测量方框图 直流稳压器 被测稳压电x 直流源稳压电源效率测量方框图 b 图9稳压电源效率测量方框图 5.7.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9连接线路 b 源电压为标称值,输出电压、负载电流为额定值时,测量源电流及输人功率因数 对于多路输 出电源,其他各路的输出电压负载电流也应同时为额定值 交流源按式(1)计算效率,直流源按式(2)计算效率 U.I ×100% -Os U Io ×100% 7 T 式中 效率,%; " U 额定输出电压,单位为伏(V); 额定输出电流,单位为安培(A) ! -源电压(标称值),单位为伏(V) U I -源电流,单位为安培(A) 输人功率因数 cos 5.8过流保护 5.8.1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如下 a)源电压按表1规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进行测量; b 输出电压为额定值; 对于多路输出电源,其他各路的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均应为额定值 18
GB/T13722一2013 5.8.2对测试设备的要求 初级能源应具有足够的容量,以确保在加载时不致引起源电压有明显的变化和失真 5.8.3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10. oa 交流稳压器 调压器 ao 直流数字 被测稳压电源 电压表 o. 直流稳压器 图10稳压电源过流保护的测量方框图 5.8.4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10连接线路 b)调节图10中的负载电阻器Ri,使负载电流由小逐步变大到超过额定值,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 流第一次达到限流门限值时,被测稳压电源进人限流工作状态并告警; 继续调节负载电阻器RL使稳压电源输出端接近短路),此时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即为过流 保护的最大极限值,并将该值保持一规定时间(例如几秒钟),被测稳压电源应进人短路自动保 护状态并告警; 继续调节负载电阻器RL,使稳压电源的输出端短路,被测稳压电源应立即进人短路保护状态 并告警,当故障排除后,被测稳压电源应能自动恢复工作 5.9 输出)过压保护 5.9.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10 5.9.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10连接线路; b)负载电阻器R,为额定值,调节被测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值至其标准规定的过压保护值(过压 告警或过压关断),被测稳压电源应出现相应的保护及告警; 被测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恢复至过压保护值以下,被测稳压电源的保护及告警消失, 19
GB/T13722一2013 5.10充电截止电压 5.10.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11. 被测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器 图11稳压电源充电截止电压的测量方框图 5.10.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11连接线路; b)调节直流稳压器,使输出电压逐步升高,当接于监视充电电压的电压表V的指示为零时,接 于直流稳压器的电压表V,所指示的电压即为充电截止电压 5.11充电电流 5.11.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12 交流稳压器 调压器 aO 被测稳压电源 电池组 bo 直流稳压器 稳压电源充电电流的测量方框图 图 12 5.11.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12连接线路 b)源电压为标称值,图12中接于充电回路的电池组为产品标准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值(由直流 电压表读出);然后使电池组的电压逐步升高到接近产品标准规定的充电截止电压值,同时在 电流表中测得各个充电时段的充电电流 e源电压按表1的规定调至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重复上述测量 d) 对于多路输出电源,其他各路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应为额定值 2o0
GB/T13722一2013 5.12连续工作能力 5.12.1测量方框图 测量方框图见图2. 5.12.2测量方法(对配备基地电台的电源》 测量方法如下 a)按图2连接线路 b源电压为标称值,输出电压为额定值,负载电流按4.15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 对于多路输出 电源,允许一路稳定输出量按4.15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具体哪一路由产品标准规定),其他 各路的负载电流均应为额定值 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4h(预热时间30min除外) d)每小时记录一次源电压、稳定输出量,负载电流和环境温度 5.13电磁兼容性试验 5.13.1传导骚扰限值试验 按YD/T9831998中5.5.1进行 5.13.2辐射骚扰限值试验 按YD/T983一1998中5.5.2进行 5.13.3总谐波电流限值试验 按YD/T983一1998中6.3进行 5.13.4电压起伏和闪烁限值试验 按YD/T9831998中6.5进行 5.13.5抗扰性测试 5.13.5.1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 按YD/T983一1998中7.4.1进行 5.13.5.2辐射电磁场抗扰性试验 按YD/T9831998中7.4.2进行 5.13.5.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按YD/T9831998中7.4.3进行 5.13.5.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 按YD/T983一1998中7.4.4进行 5.13.5.5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 按YD/T983一1998中7.4.5进行 21
GB/T13722一2013 5.13.5.6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抗扰性试验(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按YD/T983一1998中7.4.6进行 5.14源电压超过额定条件时的测量 5.14.1源电压过压 源电压的变化范围按4.16.1和4.16.2的规定,测量方法按5.3和5.4进行 5.14.2高压试验 按以下步骤进行高压试验 按图2a)连接线路; a 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均为额定值.按4.16.3规定的源电压和通电时间进行试验 b 5.15安全试验 5.15.1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试验 5.15.1.1测量条件 被测稳压电源应进行受潮预处理,受潮预处理在潮湿箱内进行,箱内空气相对湿度为91%一95%、 箱内各处空气的温度应保持在40-gC,时间为48h 应注意使潮湿箱内的空气流通,不允许露滴和凝 水落在被测稳压电源上,被测稳压电源经受潮预处理后,立即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抗电强度试验 5.15.1.2绝缘电阻 电源开关置通位,在受试电源的电源线的输人端与机壳间,施加500V直流绝缘试验电压稳定5s 后测量绝缘电阻 注,测量时,与绝缘并联的电阻器和其他元器件可以开路 5.15.1.3抗电强度试验 电源开关置通位,在被测稳压电源的电源线输人端与机壳间,按4.18.3的规定施加绝缘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应逐渐上升到规定值,以免出现瞬变,在规定的电压上保持1min,然后平稳地下降到零 5.15.2接触电流 按GB/T12113一200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5.16可靠性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方法按s/T27131986附录A进行 5.17环境试验方法 环境试验方法按s/T2712规定进行 5.18结构工艺试验方法 -般情况下用肉眼直接观察,必要时采用测量器具检查电源产品的结构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心
GB/T13722一2013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用仪器仪表设备基本要求 A.1单相/三相交流稳压器和调压器 单相或三相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电压在0~130%额定电压范围内可调;功率容量为 15kV A~150lkV A(输出功率大于5~10倍被测稳压电源输人功率) A.2直流稳压器 额定电压为70V,输出电压应在0~150%额定电压范围内调整,输出功率大于510倍被测稳压 电源输人功率 A.3单相/三相电压阶跃装置和直流阶跃装置 交流单相或三相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直流额定电压为70V;阶跃范围;额定值到士30%范 围内连续可调;阶跃时间:不大于1ms;输出波形不间断;功率容量为15kVA150kV A直流输 出功率大于5~10倍被测稳压电源输人功率). A.4 单相/三相变频电源 频率在45HHz一55Hz范围内可调,功率容量大于3一5倍被测稳压电源输人功率,总谐波含量小 于5% A.5仪器仪表用单相电源隔离变压器 主要用于由交流市电供电的测量仪器仪表与被测稳压电源输人交流市电的隔离之用 " 要求隔离变 压器的输人市电相线.中线及地线与输出220V完全隔离 隔离变压器的功率应大于用电仪器功率的 总和1倍以上,一般为220V1kV A A.6可调节阻性负载装置 应满足被测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及0125%额定电流范围;并具有5%、25%、50%、75%、 100%、125%额定负载的连续调节功能及微量调节功能 仪表用交流电流互感器(或其他交流电流测量装置 用于扩大交流电流量程,最大量程应满足被测稳压电源的最大输人电流(交流)125%;精度:0.5级 23
GB/T13722一2013 A.8仪表用直流电流分流器 用于扩大直流电流量程,按被测稳压电源直流输出电流系列要求配备各档分流器;精度为0.5级 A.9交/直流数字多用电压表 交流量程.0一io0v直流量醒 200V,0200mV;精度:0.2级 A.10直流数字电压表 量程.;0一200V;精度:0.1%土1个字;分辨率;4位半以上 A.11 交流数字电压表 量程;01000V;精度:0.2%士1个字;分辨率;4位半以上 A.12功率因数表 量程范围:0400V;精度;0.2级;cos为0.3~l.0 A.13数字存贮示波器 带宽:100MHz;采样率:不低于200Msa/s;分辨率:8bit;通道数:双通道;时基 5ns/div50s/div A.14模拟示波器 带宽;20MHz;扫描:50ns/div50s/div;通道数;双通道 A.15绝缘电阻测试仪 测试电压;DC500V;量程;0~1000MQ. A.16失真度测量仪 频率范围:50Hz一200kHz;失真度测量范围:0.03%100%;输人电压范围:300mVrms 300Vr rms;失真度测量误差;士10%,20Hz20kHz A.17抗电强度测试仪 测试电压;AC/DC05000V;漏电流测试范围;0100mA;测试时间控制:0~99s;交流输出波 形50Hz正弦波 24
GB/T13722一2013 A.18恒温、恒湿试验箱 温控范围:应不低于本标准要求 温控误差;士1C 容积:应不小于5l10倍被测稳压电源的体积 A.19低温低气压试验箱 低温、低气压范围;应不低于本标准要求 控制误差;温度士0.1C;压力士0.5kPa 容积;应不小于510倍被测稳压电源的体积 A.20 电磁兼容测试设备 A.20.1 传导骚扰限值测试设备 1998中5.5.1.1一5.5.1.4要求 应符合YDT98: A.20.2辐射骚扰限值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5.5.2.1一5.5.2.4要求 A.20.3总谐波电流限值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6.3.1要求 A.20.4电压起伏和闪烁限值测试设备 -1998中6.5.1要求 应符合YD/T98 A.20.5抗骚扰性测试设备 A.20.5.1抗静电放电骚扰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1998中7.4.1.2要求 A.20.5.2抗电磁场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7.4.2.2要求 A.20.5.3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8 1998中7.4.3.2要求 A.20.5.4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7.4.4.1要求 A.20.5.5抗浪涌骚扰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一1998中7.4.5.2要求
GB/T13722一2013 A.20.5.6抗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骚扰测试设备 应符合YD/T9831998中7.4.6.2要求 A.21接触电流测量装置 接触电流测量装置设备应满足GB/T121l3一2003中第5章的要求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3722-2013简介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对电源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源是移动通信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GB/T13722-2013是我国针对移动通信电源制定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电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移动通信电源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特点的不同,移动通信电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

  • 交流输入电源: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给各种设备使用。
  • 直流输入电源:直接利用电池提供电源,适用于室外应急、车载、船载等场景。
  • 混合电源:结合交流输入和直流输入的电源,适用于多种场景。
  • 后备电源:在主电源故障或停止供电的情况下,提供紧急电源补充。

GB/T13722-2013标准要求

GB/T13722-2013对移动通信电源的技术要求如下:

  • 稳定性:电源输出稳定,波动范围应在一定范围内。
  • 可靠性:电源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长时间、稳定地运行。
  • 效率:电源的转换效率应达到一定要求。
  • 防雷击、防静电等能力:电源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外部接口:电源应满足与其他设备连接的需求。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移动通信电源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结语

移动通信电源是保障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GB/T13722-2013为移动通信电源的制造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同时也保证了移动通信电源的质量和稳定性。

和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类似的标准

电子级水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级水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级水的编号:GB/T11446.1-2013。电子级水共有8页,发布于2014-08-152013年第27号公告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0427-2013。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共有30页,发布于2014-08-152013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