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713-2014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

Microscopicmethodofinkstoneidentific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砚石显微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砚石显微鉴定方法的编号:GB/T30713-2014。砚石显微鉴定方法共有7页,发布于2014-10-012014年第1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5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9.060
  • 实施日期2014-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294.37KB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


国家标准 GB/30713一2014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 Mieroscopicmethodofinkstoneidentifieationm 2014-06-09发布 2014-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713一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肇庆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晓芳、陈志强、何小青、,蓝延、孟海鸥、王安平、兰全学、陈金文、杨万颖 张德明
GB/T30713一2014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砚石的偏光显微镜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砚石的显微鉴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68岩石薄片鉴定 sY/T5913岩石制片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砚石inkstone 用于制作砚台的材料,常见有石料和陶土两种 3.2 显微鉴定mieroscopieidentification 运用偏光显微镜分析砚石中的主要矿物种类及其含量、碎屑和胶结物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学特 征,来确定砚石类型的鉴定方法 器材设备 4.1 材料 4.1.1碳化硅金刚砂100号、120号、400w28)号 4.1.2铬刚玉金刚砂;120号280号 4.1.3白色刚玉金刚砂:w20号、w10号、w7号 4.1.4金刚石磨轮,金刚石锯片,玻璃板、载物片,盖玻片纺绸、抛光革、不干胶标签等 4.2工具 小刻刀,刻字笔、锻子、酒精灯、烧杯 4.3化学试剂 4.3.1黏合剂;502胶、固体冷杉胶 4.3.2清洗剂:酒精
GB/T30713一2014 4.4仪器设备 4.4.1切片机磨片机、抛光机 4.4.2偏光显微镜,配备机械台和计数器 4.4.3与偏光显微镜配套的照相系统 4.4.4电烘箱(45C一100C) 制片方法 根据砚石的岩石特性,参照sY/T5913的规定,砚石的制片方法如下 5.1取样 5.1.1根据砚石的颜色、花纹的分布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切片位置 5.1.2每块样品切取25mm×25mm×5mm的方块,将样品晾干 5.2 胶固 5.2.1将需要胶固的样品按编号用电烘箱在温度50一60之间加热、烘干 5.2.2用“502”胶滴渗胶固 5.3磨平面 5.3.1粗磨;将胶固好的样品在磨片机上用100号金刚砂加水初磨,然后进行第二次胶固 5.3.2中磨;将经过第二次胶固的样品,在磨片机上用400号金刚砂与水混合中磨,磨至平面光滑 5.3.3细磨;将经过中磨的样品,用w20号金刚砂与水混合细磨,再用w10号金刚砂与水混合细磨,磨 至平面光滑 5.3.4精磨;将细磨好的样品,用w7号金刚砂与水混合在玻璃板上精磨,磨至平面光亮为止 5.4粘片 5.4.1用w20号金刚砂与水混合在磨片机上将载物片的一面磨成毛面备用 5.4.2用纺绸将载物片和精磨好的样品平面擦干净 5.4.3将载物片、样品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固体冷杉胶涂在载物片的中央部位和样品平面上,使样 品与载物片胶合,用辍子对载物片前后、左右轻轻挤压,使胶层薄而均匀、无气泡 5.4.4用“502”胶粘片 5.5磨片 5.5.1粗磨:将粘好的样品,在磨片机上用100号、120号金刚砂与水混合粗磨,厚度磨至0.28" mm 0.40mm,薄片不脱胶 5.5.2细磨;将粗磨好的薄片,用w28号金刚砂与水混合,在磨片机上磨至0.12mm0.18mm,薄片 保持完整 5.5.3精磨;将细磨好的薄片,分别用w20号、w10号金刚砂与水混合,在磨片机上磨至0.04mm~ 此时,偏光显微镜下石英干涉色为一级黄色 然后用w7号金刚砂与水混合在破璃板上磨 0.05mm ,在偏光显微镜下石英干涉色为一级灰白色;如为碳酸盐岩,则磨至0.oHmm,偏光显微镜下 至0.03mm 碳酸盐矿物结构清晰,干涉色为高级白
GB/T30713一2014 5.6盖片 5.6.1在岩片上滴适量冷杉胶,再将盖片微微加热,盖在胶平面上,用锻子轻压,排出气泡 5.6.2待薄片冷却后,用加热的小刻刀去除盖玻片周围的余胶,然后用酒精洗净 5.7 贴标签 在薄片两端不遮盖样品的其中一端正面粘贴标明样品编号等信息的标签 鉴定步骤 6.1肉眼观察 用肉眼和10倍放大镜对砚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外观特征进行观察,大致区分砚石的岩 石类型(见附录A),如能确认样品属性,则不必进人6.2及其以后步骤 6.2显微鉴定 砚石只是极少数岩石品种,主要是碎屑岩、碳酸盐石、碎屑岩的浅变质岩和陶土 根据SY/T5368 的规定,结合上述岩石和材料的特点,其鉴定方法如下 6.2.1碎屑岩(泥岩 6.2.1.1鉴定主要矿物及碎屑颗粒成分 常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石英、赤铁矿等 6.2.1.2统计各种矿物及碎屑颗粒的百分含量 6.2.1.3鉴定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 6.2.1.4鉴定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类型 6.2.1.5确定岩石名称 6.2.2碳酸盐岩 6.2.2.1鉴定矿物成分与含量 常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少量绢云母等黏土类矿物 凡属交代矿物,计人矿物含量 中,但裂缝或空洞内任何充填矿物均不计人 如能准确进行岩石定名,可不进人6.2.2.2,6.2.2.3 6.2.2.2确定组构组分 碳酸盐岩的组构分为颗粒(粒屑、骨架、晶粒和自成粘结四大类及其相应的残余组构或单一晶粒 结构 6.2.2.3描述构造 碳酸盐岩的构造有物理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生物-化学成因构造和暴露构造五 种类型 6.2.2.4岩石定名 用组构组分或构造加成分的方法进行复合命名.如“微晶灰岩”等 6.2.3区域变质岩 变质作用形成的砚石主要为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和千枚岩 6.2.3.1鉴定矿物成分与含量 对主要矿物,次要矿物、特征矿物进行鉴定并统计其含量 常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石英、
GB/T30713一2014 赤铁矿等 6.2.3.2描述岩石结构构造 常见变余结构和变余层理、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 6.2.3.3岩石命名 根据区域变质岩命名原则,以次要矿物十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的方式对岩石进行命名 次要 矿物含量5%15%时,冠以“含”字;含量大于15%时,直接参加命名 6.2.4陶土(澄泥砚 确定石英,长石和其他矿物的形状、粒度和含量;充填料的颜色和含量;气孔的形状、大小和含量
GB/T30713一2014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国内常见砚石的岩石类型 表A.1国内常见砚石的岩石类型 序号 岩石类型 砚石名称 岩石定名 产地 端砌 泥岩、粉砂质泥岩 广东肇庆 泥岩 甘肃卓尼 眺砚 泥岩 田横砚 黑色粉砂质泥岩 山东青岛田横岛 思砚 贵州岑巩 含黄铁矿炭质泥岩 直却砚 泥岩 四川攀枝花 红丝砚 砖红色含铁质微晶灰岩 山东青州 含三叶虫化石微品山东泰安、莱芜、沂源 燕子碗 灰岩 等地 淄砚 黑色含粉砂泥灰岩 山东淄川 黑色含生物碎屑和黄 金星石砚 山东费县 铁矿微品灰岩 碳酸盐岩 10 徐公砚 粉砂质微品灰岩 山东沂南 含生物碎屑和海绿石 11 山东曲阜 尼山砚 灰岩 12 松花砚 板状泥灰岩 吉林白山市 天坛砚 泥质灰岩 河南济源县 13 皖赣交界一带, 14 歙砌 板岩、千枚岩 江西婺源、安徽歙县 15 紫丝砚 绢云母千枚岩,板岩 山东昌南 区域变质岩 16 粉砂质板岩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 贺兰砚 17 黄石砚 泥质板岩 河南方城县 山西绛县 18 今澄泥砚 烧制陶土 河南、山东、江苏、河 陶土 北,四川等地均有产出 注1:为四大名砚 注2仅产地为山西绛县的澄泥砚为四大名砚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GB/T30713-2014的介绍

砚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砚石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物。为了保护和传承砚石文化,对于砚石的鉴定显得十分必要。而GB/T30713-2014《砚石显微鉴定方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规范的鉴定方法。

GB/T30713-2014是我国针对砚石鉴定制定的一项标准。该标准主要从显微观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多个方面对砚石进行鉴定,同时也包括采样、制片、测量等技术要求。该标准的出台为砚石鉴定提供了一种科学、统一的方法。

根据GB/T30713-2014标准,砚石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样品采集和制片
  • 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特征
  • 测量样品物理和化学性质
  • 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鉴定结论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GB/T30713-2014的出台,为收藏爱好者和文物鉴定专家提供了一种规范、科学的鉴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砚石鉴定、收藏等领域,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砚石的显微鉴定,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砚石的特征和历史背景,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GB/T30713-2014《砚石显微鉴定方法》为砚石鉴定提供了一种科学、规范的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该标准,不断完善其内容和应用,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砚石显微鉴定方法的相关资料

    和砚石显微鉴定方法类似的标准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编号:GB/T19485-201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共有84页,发布于2014-10-012014年第11号公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砚石中的稀土元素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砚石中的稀土元素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砚石中的稀土元素的编号:GB/T30714-201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砚石中的稀土元素共有6页,发布于2014-10-012014年第1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