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197-2012

铜包铝线

Copper-cladaluminumwir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铜包铝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铜包铝线的编号:GB/T29197-2012。铜包铝线共有15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2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120.1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409.01KB

铜包铝线


国家标准 GB/T29197一2012 铜 包 铝 线 Coppercladaluminumwire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9197一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与型号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订货合同内容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金相显微镜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试验
GB/T29197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0)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大连傅氏科普复合导体研发中心有限公 司,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和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文浩、戴雅康、高扬、刘云、陈志彬、杨芳、刘丕家、周振山 m
GB/T29197一2012 铜 包 铝 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线的产品分类、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 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工裸圆铜包铝线 该铜包铝线的典型用途为射频同轴电缆内导体,其他用途也可 选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48.2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IEC 60468:1974,MOD GB/T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 裸电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弯曲试验 -反复弯曲 同轴通信电缆第1310部分:机械试验方法铜包金属的扭转特性试验 IEC61196-1-310 CoaxialcommunicationcablesPart1-310MechanicaltestmethodsTestfortorsioncharacteristics ofcopper-cladmetals) 分类与型号 3.1分类 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10%、15%、,20%)和软硬状态(软态A、硬态H)的不同分为以下6个类别 -铜层体积比为10%的软态铜包铝线 10A 10H 铜层体积比为10%的硬态铜包铝线; 15A 铜层体积比为15%的软态铜包铝线 15H -铜层体积比为15%的硬态铜包铝线 铜层体积比为20%的软态铜包铝线 20A 20H -铜层体积比为20%的硬态铜包铝线 3.2型号与标记 3.2.1型号 铜包铝线的型号由型式代号(cCA),类别代号(10A,1oH、15A,15H,20A,20H)和标称直径(mm 组成 表示方法如下:
GB/T29197一2012 CCA-口-口 -标称直径 类别代号 -型式代号 3.2.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名称,型号和本标准编号组成 示例:标称直径为2.50mm,铜层体积比为15%的软态铜包铝线表示为:铜包铝线CCA-15A2.50GB/T29197一2012 要求 4.1外观 铜包铝线表面应光洁圆整,不应有凹痕、划伤、竹节、鼓泡、裂纹、露铝和影响使用的任何缺陷 4.2直径 铜包铝线的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标称直径及直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偏 标称直径d" 差 0.080~0.344 士0.003 0.345~0.500 士0.004 0.50l一8.25 士1%d 00mm时,取两位 铜包铝线的标称直径应从所列范围中选取,小于1.00mm时,取三位小数;大于或等于1. 小数 4.3铜层厚度 铜包铝线的铜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10A和1oH铜包铝线,最薄厚度不应小于标称直径的1.75% b)15A和15H铜包铝线,最薄厚度不应小于标称直径的2.5% 20A和20H铜包铝线,最薄厚度不应小于标称直径的3.5% 4.4铜层体积比 铜包铝线的铜层体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a)10A和10H铜包铝线,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8%且不大于12%; b)15A和15H铜包铝线,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13%且不大于17%; 20A和20H铜包铝线,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18%且不大于22% c 4.5直流电阻率 铜包铝线在20C时的直流电阻率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29197一2012 表2直流电阻率 最大电阻率 线材类别 nmm?/m 10A、10H 0.02743 0,02676 5A,15H 20A.20H 0,02594 4.6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 铜包铝线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 抗拉强度 断裂时伸长率 % MPa 标称直径 mmm 所有H类别 所有A类别 所有H类别 所有A类别 minm min min maX 172 0.0800.120 205 0,121一0.360 207 172 1.0 0.3610,574 207 172 10 l.0 0,575~0,642 207 138 1.0 0,643~2.05 207 138 1.0 15 2.06~2.30 200 138 1.0 15 2.31一2.59 193 138 1.0 15 186 15 2.60一2.91 138 2.923.26 179 138 15 3.273.67 172 138 1.5 15 3.68一4.12 15 166 138 1.5 4.134.62 159 138 1.5 15 4.635.19 152 138 1.5 15 5.20一5.83 138 138 1.5 15 124 138 1.5 15 5.84一6.54 6.55一8.25 110 1.5 15 138 4.7扭转 扭转试验时,铜包铝线铜层表面不应出现任何目力可见的裂纹或凹痕;并且扭断后,其铜层与铝芯 线的界面上应无分层现象
GB/T29197一2012 4.8 反复弯曲 反复弯曲试验时,铜包铝线的铜层与铝芯线的界面上应无分层现象 4. 密度 9 铜包铝线密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密度 密度 线材类别 g/em 10A,1oH 3.32士0.12 15A,15H 3,63士0.12 20A,20H 3.94士0.12 4.10接头 每盘(轴)铜包铝线应为一整根,不允许有接头 当订货合同有规定时,软态铜包铝线允许有冷压媒 接头,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每盘(轴)软态铜包铝线的接头部分应经过局部退火并对露铝处用镀层或涂层紧密覆盖,两接 头间铜包铝线的质量应满足表5要求,接头处应有使用者能清晰辨认的标记 b 含有接头的铜包铝线,接头处应圆整,每个接头处直径应符合4.2的规定,抗拉强度和断裂时 伸长率应符合4.6的规定 表5接头间铜包铝线的质量(软态》 接头间铜包铝线的质量 标称直径 kg mm 10%铜层体积比 15%铜层体积比 20%铜层体积比 1.00l.99 >50 2.00一2.99 >70 3.003.99 85 4.00一4.99 >85 >9o >100 5.008.25 >105 >110 >120 注:对于标称直径小于1.00mm的铜包铝线,两接头间间距由供货双方在合同中进行规定 试验方法 5.1外观检查 应对成品盘(轴)表面进行外观检查 对于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的铜包铝线,外观质量用 目力检查;对于标称直径小于1.50mm的铜包铝线,外观质量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的放大镜检查 需要时,采用生产厂与用户商定的其他合适方法检查
GB/T29197一2012 5.2直径 铜包铝线的直径应按GB/T4909.2的规定进行测量 5.3铜层厚度 对于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铜包铝线,应将其横截面用金相砂纸研磨并抛光,达到镜面 要求,使用大于20倍的读数显微镜测量铜层最淋厚度 对于标称直径小于2.00mm的铜包铝线,应按附录A的规定测量铜层最薄厚度 5.4铜层体积比 按5.2的规定测量铜包铝线的直径 按5.3的规定,在图1所示的相互垂直的四个位置上测定铜层厚度,其中应包含铜层最薄部位 铜层平均厚度用四个位置测量值的平均值计算 铜层 铝芯 图1铜层平均厚度的测量 铜层体积比按式(1)计算 r=[1-(d一2'/d]x100% 式中: -铜层体积比 铜包铝线直径,单位为毫米(mm). 铜层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5.5直流电阻率 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通过测量直流电阻后计算得到 直流电阻测量应按GB/T3048.22007的规定进行 当测试温度非20时,应按GB/T3048.2 2007中的式(9)修正至20C时的电阻值,其中20C时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04055/C(10A、1oH). 0.004049/(15A、15HH),0.004042/C(20A,.20H) 直流电阻率应按式(2)计算 S R× p
GB/T29197一2012 式中: -直流电阻率,单位为欧姆平方毫米每米Qmm'/m); 直流电阻,单位为欧姆(a)7 R -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nmm'); S 长度,单位为米(m) 5.6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 铜包铝线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试验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当断裂时伸长率小于规定值 且断裂点出现在距试验机夹头或引伸计标距25mm以内,则数据无效,应重新进行试验 5.7扭转 铜包铝线的扭转试验应按IEC6l196-1-310的规定进行 5.8反复弯曲 铜包铝线的反复弯曲试验应按GB/T4909.5的规定进行,对试样进行反复弯曲,直至试样断裂 试验后检查铜层与铝芯间是否分层 密度 按GB/T4909.2的规定测量铜包铝线的直径和长度 当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mm时,试样长 度不小于100mm;当标称直轻径小于1.5mm时,试样长度不小于40or mm 用准确度不低于1mg 的天平测量其质量,然后按式(3)计算密度 4Xw ;×10 D=- 3 元文又 式中; 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emi) D 质量,单位为克(g); w 直径,单位为毫米rmm) 长度,单位为毫米mm). 5.10接头 用目力检查接头及其标记,相邻接头间的重量采用准确度不低于0.1kg的称量器具测量 接头处 直径应按5.2的规定进行测量,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应按5.6的规定进行测量 取样时,接头应尽 量位于试样的中间部位 检验规则 通则 成品铜包铝线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出厂检验合 格证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出厂检验 6.2.1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项目应按表6的规定
GB/T29197一2012 表6检验项目 检验类型 序 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外观 直径 4.2 5.2 铜层厚度 4.3 5.3 铜层体积比 4.4 5,4 直流电阻率 4.5 5.5 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 4.6 5.6 4.7 扭转 5.7 4.8 反复弯曲 5.8 密度 4.9 5.9 10 接头 4.1o 5.10 6.2.2抽样方案 -个检验批应由同一批原材料,采用相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组成 样本大小为提交 检验批的1%,但不少于3盘(轴),最多10盘(轴),检验批小于或等于3盘(轴)时100%检验 接头检 验样本大小为1,试样应从每个样本单位盘或轴)上截取 6.2.3批的合格与不合格 出厂检验项目出现不合格时,应对同批产品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第二次抽样样本数应加倍 若第 二次抽样检验仍出现不合格,则该检验批不合格 6.3型式检验 6.3.1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应按表6的规定进行 6.3.2抽样方案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样本大小为3盘(轴) 试样从每个样本 单位盘或轴)上截取 6.3.3型式检验周期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当原料、配方或工艺条件改变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正常生产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时
GB/T29197一2012 6.3.4型式检验合格与不合格 表6规定的项目全部合格时,则型式检验合格 型式检验出现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仍然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 此时应停止产品 交货,同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出厂检验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7.1 包装 铜包铝线应成盘(轴)供应,并卷绕整齐,妥善包装、防止污染、氧化和损伤 铜包铝线的包装中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包装用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外包装上应有相应 的标志 7.2标志 每盘(轴)铜包铝线上应附有标签或标牌,标明下列内容 a)生产单位名称或商标; 型号; b e 生产日期 毛重及净重 e产品批号 检验员印记: D) 本标准编号 g h 接头信息, i 其他 7.3运输 铜包铝线运输中应防潮、防蚀,防止在装卸、吊运、堆放和运输中受到损伤 7.4贮存 铜包铝线应妥善贮存在干燥通风(湿度不大于65%),防雨,防水及不含酸碱性物质或有害气体的 库房内 订货合同内容 订货合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 b 本标准编号; e)数量(或重量); d) 接头要求; 包装要求; fD 检验要求和检验地点; 交货日期和地点; g h 订购非标准规格的铜包铝线时,应在合同中另行规定其直径与偏差,饷层厚度、,铜层体积比、 直流电阻率等要求
GB/T29197一2012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金相显微镜法 A.1试验原理 本试验通过对铜包铝线的试样经研磨抛光使其横截面达到镜面要求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测量标称 直径小于2.00mm铜包铝线的铜层最薄厚度 A.2试验装置 采用金相显微镜,其放大倍数不小于100倍,目镜上应带有刻度尺 A.3样品制备 A.3.1试样切取 从抽取的铜包铝线试样上切取15mm左右长度的试样6个 切取时应尽量减小线材横截面变形 A.3.2试样镶嵌 3 将试样每隔2mm" mm的距离平行粘在宽度约为10mm的胶带上 将胶带连同试样一起粘在 直径约为5mm,长度约为15mm的铝杆上 将铝杆和试样纵立在直径约为15mm高度约为15 mm 的铝管或塑铝管中 在两者的间隙处充填环氧树脂,待固化后备用;或在镶嵌机上用电木粉镶嵌后 备用 A.3.3试样的研磨,抛光和浸蚀 将镶嵌的试样垂直于金相砂纸进行研磨 先在较粗的砂纸上研磨,当磨痕方向一致后,换用较细的 砂纸研脚 每更换一次砂纸.必须将上一道婿制的灰尘请除干净,并将试样的研磨方向转动90 所用 砂纸的标号从粗到细分别为;280号400号.800号.1000号和1500号 研磨后的试样在抛光机上使用金相抛光膏进行抛光,或进行电解抛光,使试样表面达到镜面光洁 抛光后的试样表面用清水清洗后,再用热风吹干 A.4观察和测量 A.4.1试样的观察 采用放大倍数不小于100倍、目镜上带有刻度尺的金相显微镜,观察铜包铝线试样的横截面 A.4.2铜层厚度的测量 在一定的放大倍数下,用金相显微镜自带的测微尺校对目镜刻度尺,确定刻度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 际尺寸 根据铜层在测微目镜中所占有的格数,就可算出铜层的厚度,如图A.1所示
GB/T29197一2012 铜包铝线 俐层厚度 图A.1用金相显微镜目镜上的刻度尺测量铜层厚度示意图 10o
GB/T29197一2012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试验 B.1试验原理 本试验通过向一段试样施加拉伸力,来测定铜包铝线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伸长率 除非另有规定,本试验应在10C35C的环境温度中进行 B.2试验装置 试验机测力系统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 应使用标距长度大于250mm引伸计或其他适合的测量伸长率装置 此装置应带有分辨率优于 0.25mm的标尺 B.3试样 试样原始标距长度(L)为250mm,试样总长度为300mm左右 试样应用手工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校直 B.4试验程序 B.4.1确定原始横截面积(Si 按GB/T4909.2的规定测量铜包铝线的直径,原始横截面积按式(B.1)计算: S B.1 一rd 式中: S -原始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 B.4.2拉伸试样 将试样安装于试验设备夹具上,施加最低断裂负荷的10%的负荷 将引伸计或其他合适的装置安 装到试样上,拉伸段的测量长度大于250mmm 向试样施加拉伸负荷的过程中,应同时监视试样的伸长情况 记录最大拉伸力(F)和断裂发生时 的标距长度(L,) 对于硬态铜包铝线,夹头分离速率应不超过25mm/min 对于软态铜包铝线,夹头分离速率应不超过300mm/min B.5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按式(B.2)计算: 11
GB/T29197一2012 B.2 R =F/S 式中 R -抗拉强度,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 F 拉力最大值,单位为牛顿(N); S -原始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断裂时伸长率按式(B.3)计算 A,=(L一L.)/L ×100% B.3 式中: A -断裂时的伸长率(%); -断裂时的标距长度,单位为毫米(n !. mm L -原始标距长度,单位为毫米(nm mm 12

铜包铝线GB/T29197-2012详解

铜包铝线,也叫做CCA线,是一种将铝芯线表面包裹上一层纯铜材料的导电线,能够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铜包铝线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建筑、汽车等领域。

为了规范铜包铝线的设计和生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发布了《铜包铝线技术规范GB/T29197-2012》。该标准规定了铜包铝线的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规范对铜包铝线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包括:

  • 铜包铝线的直径公差、铜层厚度以及电阻率等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要求,并通过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 铜包铝线的表面应该光洁平整、无氧化物和凹凸等缺陷,以确保导电性能。
  • 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拉拔温度和拉伸比例,以确保铜层和铝芯之间的牢固粘结。
  • 铜包铝线的包装、运输和贮存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机械损伤或者受潮等影响导致性能下降。

除此之外,该规范还对铜包铝线的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该规范还对铜包铝线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为用户选购和使用铜包铝线提供了指导。

总之,《铜包铝线技术规范GB/T29197-2012》的发布,为铜包铝线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推广和应用铜包铝线技术提供了支持。

铜包铝线的相关资料

和铜包铝线类似的标准

铜包铝线

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9196-2012。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共有26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要求的编号:GB/T29229-2012。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要求共有146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4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铜包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