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409-1992

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

Air-conditioningandventilationofaccommodationspacesonboardships--Designparameterandmethodofcalculatio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的编号:GB/T13409-1992。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共有20页,发布于1993-01-011993-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4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90
  • 实施日期1993-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1.17M

以图片形式预览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

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


国家标准 GB/T1340g-92 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 参数和计算方法 Air-conditioningandventlationofaccommodation spcesonboardships一-Designparameter andmethodofcalculations 1g93-01-01实施 1992-03-30发布 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船舶起居处所空气调节与通风设计 参数和计算方法 GB/T13409-92 Air-conditioningandventilationofaccommnodation boardships一Desigparameter Spaces0n andnethodofcalculation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民用船舶起居处所的空气调节(简称空调)与通风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 本标难适用于懈上民用船舶起居处所及报房的空调与通风 引用标准 JT4517运输船舶舱室噪声 术语 3.1起居处所 系指用作公共处所,走廊、望洗室,住室,办公室、船员室、医务室电影院、娱乐室,理发室,无烹调设 备的配膳室以及类似的处所 32空调区域 系指给予空气温度、湿度,换气处理的围敞起居处所.也可以包括不受规定温度,湿度条件限制的驾 驶室及海图室等 3.3舱室的换气次数 系指每小时送入或抽出舱室内的空气量与该舱室容积的比 3.4送风温差 系指考虑送风风管内温升或温降后,送入舱室内空调风温度与舱内平均空气温度之差 设计参数 4.1一般规定 空调系统应按4.2~4.6条的规定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满足9.2.2条的规定(空调设计另有规定者 除外). 使用本标准时,还应满足各船舶设计所应用的规则和规定要求 实际达到的舱内空气参数,尤其是相对湿度,可以与42条中的数据有偏差 夏季工况舱内外设计计算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4.2 舱外;35C干球温度、70%相对湿度 舱内;27C干球温度、50%相对湿度 注;上述数据适用于无限航区船舶;对于有限航区船舶,可根据各航区具体决定 1993-01-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3-30批准
GB/T13409-92 43冬季工况舱内外设计计算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舱外;一20C干球温度; 舱内;22C干球温度,50%相对湿度 注:上述数据适用于无限航区船舶;对于有限航区船舶,可根据各航区具体决定 4.4新鲜空气量 空调系统补充的最小外界新鲜空气量,按以下a 和b 两个算法中取其大者 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要满足a,中的要求 按人数计算 a 船员室、住室 每人28rm'/h 办公室、公共舱室 每人20~25m'/h 每人30umh 娱 乐 室 客 舱 每人172om'/h 旅 电 影 院 每人15m'/h b. 按空调总风量计算 有限航区船舶,不小于空调总风量的40%;无限航区船舶,不小于空调总风量的50% 4.5空调舱室的换气次数 空调舱室的送风量,根据舱室得热量和热损失计算后的风量分配而定,但不得小于规定每小时的最 小换气次数值,以保持舱室空气流动的速度和较均匀的温度 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另外计算,其每小时的 最小换气次数如下 船员室、住室 办公室、公共舱室 医务室、病房 10 娱乐室 10 旅客舱 4.6计算定员 住室 按设计定员的最高人数 船长、轮机长办公室 大副、大管轮和业务主任办公室 办公室 餐厅,休息室、电影院 按座位人数 医务室 病房 按病床数再加2 娱乐室 按设计旅客人数 旅客舱 5 空调舱内得热量、热损失计算 5.1 一般规定 夏季工况舱内得热量(传入热、,人体热、照明热、设备热)按5.25.6条计算,并分别算出显热量和 潜热量 冬季工况舱内热损失,按5.7条计算,其他得热量不计,但要计算舱内人体等(一般只算人体)散发 潜热量,以便计算冬季舱内热湿比,进行加湿量计算 5.2舱内传入热量 舱内传入热量按公式(1)计算
GB/T13409-92 q=>十qe++n 式中:g 传入热量,w; 2n -日晒的甲板、舱壁、船舷传入热量的总和,w 2玻璃窗传入热量的总和,w; 身遮阳甲板、舱壁传入热量的总和,w" 2 -非空调舱室传入空调舱室热量的总和,w 5.2.1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按舱室的甲板到甲板和能壁到脸壁(不包括隔热的距离进行丈址 5.2.2传热计算方法 日晒的甲板、舱壁、船舷传入热量,按公式(2)计算 =kA(a- 式中 日晒的甲板、舱壁、船舷传入热量,w; q 各传热面上相应的隔热结构传热系数(见5.2.3条),w/m'K; A1 扣除玻璃窗面积和玻璃窗外缘10omm一圈面积之和(A,)之后的传热面积(见图1),m; -舱外计算当量空气温度(见表1),C; te 舱内设计空气温度,C 么 10mn 2 I0mm 名 圆触窗 方舷窗 图1 注;舱壁、炫侧计算当量空气温度a,采用日晒垂直壁当量空气温度与日阴面当量温度的平均值 表1 舱外当量空气温度4,c 日 晒 表 舱外设计空气温度为35c 淡色 47 甲 板 深色 6 渎色 51 直 垂 壁 深色 64 45 诙色 舱 壁 日晒、日阴面平均计算 深色 50 注;日阴面当量温度按38C 玻璃窗传入热量,按公式(3)计算 b 3 g,=点,A,(6一t,)+G.A 式中; 玻璃窗传入热量,w; :q k 玻璃窗及其10omm外缘一圈表面上的传热系数,w/m'K;
GB/T13409一92 单层狡璃窗为6.sw/K 双层玻璃窗为3.5w/m'K; 玻璃窗及其100mm外缘一圈表面积(见图1),m* 舱外设计空气温度,C; -舱内设计空气温度,C; 玻璃窗太阳辐射透热量率,w/m= 单层普通玻璃窗为350w/ 单层普通玻璃窗内有淡色遮阳设施为240w/m 双层普通玻璃窗为300w/m'; 双层普通玻璃窗内有谈色遮阳设施为210w/m 玻璃窗面积,m' A 具有遮阳甲板或其他遮阳设施的露天甲板、舱壁的传入热量以45"太阳入射角计算日晒表面 积,未遮阳部位按日晒表面计算,遮阳部位根据舱内外空气温差按公式(4)计算 g=kA(t.一tn 式中:9 -遮阳露天甲板、舱壁的传入热量,w; -遮阳部位各传热面相应的隔热结构传热系数(见5.2.3条),w/m'K A 遮阳部位传热表面积,m' 非空调舱室传入空调舱室内的传热量,按公式(5)计算 ,=kA,t 9; 式中: -非空调舱室传入空调舱室的热量,w; :9 -非空调舱室与空调舱室相邻隔舱壁的隔热结构传热系数(见5.2.3条),w/m'K 相邻隔舱壁传热表面积,m'; A 相邻舱室之间的温差(见表2),K A 表2 非空调舱与空调舱之间的温差,K 甲板或舱壁 夏 季 冬 季 与有加热箱柜的甲板之间 43 1 与锅炉舱的甲板、舱壁 28 17 与机舱、无空调厨房的甲板、舱 18 1 与非加热箱柜、货舱及类似处所甲板、舱壁 13 4 与洗衣室之间 11 与浴室、厕所之间 与独用厕所之间 有外露表面的独用厕所 a b 无外露表面的独用厕所 有与机舱或锅炉舱相邻表面的厕所 与走廊之间 注;毗邻外界的浴厕所内设有加热设备 5.2.3甲板、舱壁隔热结构传热系统,按公式(6)计算,一般可参考附录A(参考件). 只 -十M十M 去-s吉+
GB/T13409-92 式中;众甲板、舱壁隔热结构传热系数,w/mK; 传热内外表面空气放热系数,w/m'K, 外露表面;a=80w/m*K; 内露表面;a=8w/m:K 各隔热层厚度,m; 各隔热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空气层热阻(见表3),mK/w M 不同材料层之间的接触热阻,m'K/w M -锅结构修正系数(见图2). 图 变,-' !=l.2 川=l.5 图2 表3 空气层厚度 无通风型空气层热阻M 空气层两面的材料 m'K/w mmmm 0.l1 两面均为高黑度材料 0.15 20 200 0.16 .17 o -面为高黑度材料,另一 .43 20 面为铝箔或抛光面 200 0 .47 0.18 0.4? 两面铝箔或抛光面 20 200 0.51 注:高黑度材料黑度为0.9 5.3人体发热量 人体发热趾等于计算人数乘以每位人体发热量,并皮分别计算出人体显热量和带热址 人体发热量按公式(7)计算 q==十ql 式中:g,-人体发热量,w; -人体显热量,w; q -人体潜热量,w g 舱内27C时,每位人体发热量 休息静坐轻度活动 显热量:55w
GB/T1340g一92 潜热量;75w 中等强度工作 显热量65w 潜热量:155w 5.4照明热量 有日光照射的舱室,照明热量不计 无日光的舱室,照明热量按式(8)算 如船东及有关机构没有 明确灯光瓦数情况时,根据舱室地板面按表4计算 g=w十l.25Fw 式中;9l 照明热量,w; 白炽灯瓦数,w Iw 荧光灯瓦数,w Fw w/m 表4 每平方米地板面积普通灯光发热量 舱 室 白 炽灯 荧光灯 15 船员舱、住室等 20 10 餐厅、公共舱室 娱乐室等 4o 20 5.5舱内设备发热量 舱室内发热设备(如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冰箱等)的散发热量g.,按它们的功率计算;无线电通讯设 备每小时发热量,如没有明确说明时,按2500ow计算;电冰箱每小时发热量按每立升贮藏容积0.3w 计算;收音机、电视机等断续性使用的电气设备以及热水瓶等不计入 对于多台发热设备,按同时使用系数计算出计算功率 5.6空调舱内得热量 舱内得热量按公式(9)计算 必=中,十中=q十十g十g 式中;p 舱内得热量,w; 舱内显热量,w; 必 舱内潜热量,w; 1 舱内传入热量,w 人体发热量,w 9 照明热量,w; 舱内设备发热量,w. 舱内显热量,办,=q十十们十w,w, ,w 舱内潜热量虫=g 5.7冬季工况舱内热损失量 冬季工况采暖热负荷只按舱内热损失量计算,按式(1o)计算 10) p'=kAt十k,A 式中,p 冬季工况舱内热损失量,w; -舱内外设计温度差,或空调舱与非空调舱之间的温度差,K; A -甲板、舱壁隔热结构传热系数(见5.2.3条),w/m'K; -扣除玻璃窗及其10omm外缘一圈面积之后的传热面积,m'
GB/T1340g-92 玻璃窗及其100mn外缘一圈面积上的传热系数,w/m'K; k" A,玻璃窗及其100mm外缘一圈面积之和,m 舱室送风量分配及总风量 6.1舱室送风量分配计算 规定设计参数的舱室的送风量,按式(11)和式(12)的计算值取其大者,同时还要满足新鲜空气量和 换气次数要求 中 11 V = 0.288x.1637 V = (12 e= 0.288X1.163公T 各舱室送风,m'/h; 式中:V 各舱内得热量的显热量,w 夏季空调送风温差,通常为1012K,一般取1oK AT” 各舱内热损失,w 中 T 冬季采暖送风温度,4T"<23K 对不规定温度,湿度参数局部冷却舱室及其他舱室的送风量,空调设计时选定 6.2空调总风量 空调总风量按公式(13)计算 V=xv十xw" 13 式中;V 空调总风量,m/h; v由空调器送入各空调舱室的风量,m'/Ar V”" 由空调器送入各不受规定温度、湿度参数限制局部冷却的舱室以及其他舱室的风量,m'/h 空调系统热负荷计算 夏季降温工况,空调系统总热负荷按公式(14)计算 p=虫+仇=>p十中+中+中+必十>pv'Ai 14 式中;中 总热负荷,w; 总显热负荷,w; 总潜热负荷,w 虫 舱内得热量,w; p -风机热量,w p 送风管内空气温升热量,w, 回风温升热量,w; p 新鲜空气热量,w; 空气密度,l.2kg/m'; 由空调器送入各不受规定温度,湿度参数限制局部冷却的舱室以及其他舱室的风量,m'/h; 空调器冷却群进出风精差,kJ/kg,由空调总热负荷图谱计算中确定,见附录(参考件). 冬季采暖工况,总热负荷按公式(I5)计算 重=>p'十?,'十>a'A/' 15 式中;? -采暖工况热负荷,w; p' 舱内热损失,w; p, 加热新鲜空气热量,w;
GB/T13409-92 空气密度,1.2kg/m' v' -由空调器送入各不受规定温度、湿度参数限制的舱室以及其他舱室的风量,m'/h; i” -空调器加热器进出风熔差,k/kg,由采暖工况加热量,加湿量图谱计算中确定,见附录B 参考件. 7.1空调风机热量 风机电动机置于空气流之中的装置,其发热量?,,按电动机额定功率计算 风机电动机置于空气流之外的装置,风机发热量按每1kPa全风压空气温升1K来计算,或按式 (16)计算 V 16 中一 36O07元 式中: -空调风机热量,w; H 风机全压头,Pa; V- 风机风量,m'/h; -风机全压效率; 传动舱机效率, 刀 电动机直联传动:7.=1.0; 联轴接直联传动;刀=0.98; 三角皮带传动:=0.95 对于风机盘管系统,风机电动机发热量算入舱室得热量中 7.2空调送风管内空气温升热量 空调送风管内空气温升限制在2K之内,设计计算时取2K,其温升热量按公式(17)计算 , (17 中 =0.288×1.163V×2 空调送风管内空气温升热量,w 式中: 空调总风量,m'/h 7.3空调回风温升热量 无论是机械抽风回风系统,还是走廊回风系统,均按温升2K计算,其温升热量按公式(18)计算 e (18 虫=0.288×1.163(1一a)vX2 空调回风温升热量,w; 式中币 v空调总风量,m'/h; 新鲜空气比例 7.4新鲜空气量热 夏季降温工况新鲜空气量热,为新鲜空气量与舱内外空气精差的乘积,按公式(19)计算 (19 =1.163apV 187 4, 新鲜空气量热,w 式中;更 新鲜空气比例 空调总风量,m'/h, 空气密度,1.2kg/m'; -舱外设计空气烙值,]/kg; -舱内设计空气焙值,/Ag 夏季降温工况新鲜空气显热量,按公式(20)计算 D=1.163×0.288aV(t,一t. (20 式中;虫--新鲜空气显热量,w
GB/T13409-92 新鲜空气比例 -空调总风量,m'/h; 夏季舱外设计温度,C 夏季舱内设计温度,C 冬季采暖工况,加热新鲜空气热量按公式(21)计算 '=1.163x0.288apv 21 4.187 式中p," -冬季采暖工况加热新鲜空气的热量,w 新鲜空气比例; d -空调总风量,m'/h 空气密度,1.2kg/m; -舱内设计空气熔值,kJ/kg -舱外设计空气烙值,k/Ag,计算时一般取舱外相对湿度50% 空调制冷装置能量 8.1制冷装置设计冷却水海水进口温度 对无限航区的船舶,32C; 对有限航区的船舶,可根据各航区具体决定; 对设中央冷却系统的船舶,设计谈水冷却水进口温度由该船动力装置设计中统一规定 8.2直接式空调装置制冷量 直接式空调装置制冷量按公式(22)计算 1.1O 22 Q= io0 式中;Q -空调装置制冷量,kw; D 总热负荷,w 8.3间接式空调装置冷水机组制冷量 间接式空调装置冷水机组制冷量按公式(23)计算 p 23 =1.15 六+A?, Q 1000 式中.Q.冷水机组制冷量,kw; o- -总热负荷,w; Ae,冷冻水暴设计流量压头时的袖功率,kw 空调区域内的空气循环及排风 g.1空调区域内的空气循环 空调区域内的清洁空气可以通过走廊或抽风系统作空调装置回风使用 医务室、病房、有烹调设备的配腊室以及吸烟室的空调空气不得回空调装置,直接排至舱外 餐厅的空调空气,尽可能设计成不作回风再循环使用 g.2空调区域内的排风 空调区域内有污浊空气的舱室处所,应设机械排风系统;排至舱外,以保持舱内负压 个别舱容小而 自然排风条件好的处所,可以采用自然排风 空调区域内排风舱室处所的进风,可用空调舱室内排出的空调空气或空调直接送风,也可用自然进 风或机械送入新鲜空气
GB/T13409一92 9.2.1医务室、病房若设直接排外的独立排风系统时,其设计排风量比空调送风量大20%. 餐厅若设排风系统直接排外时,其排风量等于空调送风量,也可部分排至舱外 9.2.2公共厕所、公共浴室、洗衣室、烘衣室最小换气次数为15次;独用厕所浴室最小换气次数为10 次;客船公共厕所最小换气次数为30次 9.2.3空调区域内各排风系统所排除的空调空气量之和,不能超过区域内送入新鲜空气量的80%,并 连同其回风量一起,不能超过区域内空调送风量的90%,以保持空调区域内的空气正压 9.2.4对于不用梯道回风、甲板分层回风的空调系统,各层甲板上的空调区内排风量与回风量的总和, 不能超过该区域送风量的90% 9.2.5对于全新风空调或者新鲜空气量比例大的空调系统,排风系统排除空调空气量少的情况下,则 空调区域的适当围蔽界面上需设自然排风口,使区域内的空气正压不致过高 10
GB/T13409一92 附录 隔热结构传热系数及部分材料导热系数 参考件 A1传热计算时认为甲板,舱壁有良好的隔热措施,则表A1中的甲板,舱壁隔热结构总传热系数k,供 初步计算时参考 表A1甲板、舱壁隔热结构总传热系数及 表 面 总传热系数,w/m'K 日晒甲板 0. 65 日晒舱壁、船舷 0.9 与机舱相邻的舱壁 0.8 与机舱相邻的甲板 1.1 与钢炉舱相邻的舱壁 0.8 与锅炉舱相邻的甲板 1. 与货舱及其他非空调区相邻的舱壁 0.9 与货舱及其他非空调区相邻的甲板 1.1 与走廊相邻的隔声舱壁 0.g 与走廊相邻的非隔声舱壁 2.5 单层普通玻璃舷窗 6.5 双层普通玻璃炫窗 3.5 A2表A2中推荐了不同甲板、舱壁隔热结构的总传热系数计算值,供舱室传热计算参考 表A2甲板、舱壁隔热结构总传热系数计算值 隔热结构 总传热系数 序号表面 隔热结构型式 隔热状态 编 号 w/mK 甲板;75mm厚岩棉 梁.25mm岩棉 0.65 天花板;30复合岩棉板 日 甲板50mm岩棉 粱;25mm岩棉 0.8 晒 天花板30复合岩棉板 甲板;75mm岩郴 粱 岩棉 25mm 0.85 天花板6mm硅酸钙板 甲板50mm岩棉 粱;25mm岩棉 天花板6mm硅酸钙板 11
GB/T13409-92 A2 ?? ??k ? ??? ?? w/m'K ?;5omm E ?;25mm 0.85 ?3Ommm ? ?50mm F ?;25mm l.1 ?;22mm? ?50mm G 1.45 ?6mm? H ?:30mm? 1.35 1.0 ?5Omm? 10 ?;22mm? 2.5 ?;35mm?? K 1.0 11 ?:30mm? ?5Omnm?? 12 0.9 ?3mm? ?;35mm?? 0.9 13 ?30mm? ?,5omm?? N 0.8 14 ?:30mm? ?35mm?? 15 1.25 ?22rmm ? 12
GB/T13409-92 A2 ?? ?? ? ??? ?? w/m*K A-60? p 16 1.2 ? A-60? 17 1.5 A-60? 18 R 5060mm : 19 1.0 5omm? T 20 1.8 25mm? A3????,A3 A3??? ? ?p w/mK g/m' 46 7800 80o 0.038 0.039 10o 0.042 150 20o 0.043 250 0.045 ? 3296 0.037 ?? 20~32 0.035 ??? 80~90 0.0390.043 ??? 0.058(40c> 178 13
GB/T13409-92 续表A3 密度" 导热系数 材料名称 kg/mm w/mK 120~15o 矿渣椭 0.04一0.052 100 毛毡 0.035 0.045 地毡、人造纤维地毯 校花 81 0.058 橡胶板 1508 0.328 胶合板 600650 0.1740.232 磷酸盐膨胀珍珠岩制品 200~250 0.0440.052 120~180 膨胀鲤石 0.052~0.070 450~480 0.093~0.14 水泥蛆石板 1118 0.22 娄苦地面 石棉水泥隔热板 500 0.128 云母 290 0.233,0.58 松木(垂直木纹 500 0.18 (平行木纹 0.35 附录 B 计指 设 南 参考件 居住舱内的温度偏差 B1 居住舱内地板以上1.8m及距四壁0.15m的中间空间内,各点温度差值不超过2K 医务室、病房的送风管上应装止回风板 BB2 B3空调制冷机 对直接式海水冷却的空调制冷机,按其制冷剂燕发温度5C,冷凝温度40C进行选定;对中央淡水 冷却系统制冷剂冷凝温度4345c B4噪声 噪声要求参考JT4517的有关规定 B5空调总热负荷i-d图图谱计算 降温工况,空调总负荷i-d图图谱计算时,可对舱内设计空气相对湿度50%作士5%的调整 B5.1降温工况 B5.1.1吸入式集中空调系统(见图B1 14
GB/T1340g一92 型 tnt2 (+2 图B1吸入式集中空调系统 注;符号虫、虫、虫?、?仅表示空调器处理1kxg空气的热负荷组成 B5.1.1.1进入空调器冷却器的空气温度计算见公式(B1 4=(十2)十aC,-(+2)7 B1 式中:t -进入空调器冷却器的空气温度,C; -舱内空气设计温度,C; -新鲜空气比例 -舱外空气设计温度 B5.11.2舱内热湿比的计算见公式(B2) 595(>P十更,十. (B2 en= p一p 式中;e -舱内热湿比; 更 -舱内得热量,w; 舱内显热量,w . p. -风机热量,w; -送风瞥内空气温升热量,w 更 B5.1.13总热湿比的计算见公式(B3). 9sS9土e土土里土也 B3 E -p,千(-?. 式中;Ea 总热湿比 舱内得热量,w" 15
cBT1340g-92 -舱内显热量,w 风机热量,w ? p -送风管内空气温升热量,w; -回风温升热量,w 新鲜空气热量,w p 新鲜空气显热量,w. p B5.1.1.4降温工况总热负荷按公式(B4)计算 A B4 中=1.1s- 87 式中?总热负荷,w, -空调总风量,m?/h V 空调器冷却器进出风熔差,kJ/kg; i 空气密度,l.2kg/mr' B512压出式集中空调系统(见图B2) a度,D 柔 t,十2 t+2 图B2压出式集中空调系统 注;符号?,?.???仅表示空调器处理1kg空气的热负荷组成 B5.121空调器新鲜空气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温度计算见公式(CBs) (B5) t'=(t,十2)十aC,一(t,十2) -空调器新鲜空气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温度,C; 式中: 舱内设计空气温度,C; -新鲜空气比例, 舱外设计空气温度,c. B5.1.2.2舱内热湿比的计算见公式(B6). 595(>D+ B6 - 16
GB/T1340g一92 式中;符号与公式(B2)中相同 B51.2.3总热湿比的计算见公式(B7). 595(o十o十中十虫十? B7 E= w-p+面,. 式中:符号与公式(B3)中相同 B5.1.2.4降温工况空调总热负荷按公式(B8)计算 pVAi B8 6三118H 式中;符号与公式(B4)中相同 B5.2采暖工况加热量,加湿址i-d图图谱计算(见图B3 是度 ; 相对 SP 图B3采暖工况 B5.2.1空调器新鲜空气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温度计算见公式(B9). (B9 '=t.'十a(G,'一t,' 采暖工况空调器新鲜空气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温度,C; 式中:t 舱内设计空气温度,C; 新鲜空气比例; 舱外设计空气温度,C. B5.2.2经加热器的空气温度计算见公式(B10) (B10 t/'=t '+4r" 经加热器的空气温度,C, 式中;t -舱内设计空气温度,c: t AT' 冬季送风温差,c,由风量分配计算时确定 B5.23舱内热湿比的计算见公式(B11). 595>: (B11 式中;e" -采暖工况舱内热湿比; 中 -舱内热损失,w; 17
GB/T1340g-92 o" 采暖工况舱内潜热量,w B5.2.4加热量按公式(B12)计算 v';' p=1.163 B12) 4187 式中;必 -采暖工况加热量,w V! 采暖工况总风量,按夏季降温工况总风量,m'/Ah; 空调器加热器前后的空气熔差,kJ/kg; i' 空气密度,1.2kg/m' B5.2.5加湿量按公式(B13)计算 oV'Ad (B13) D= 000 式中;D加湿量,kg/h; V1一 -采暖工况总风量,m:/h; Ad每1kg空气所需的加湿量,g/kg; -空气密度,1.2kg/m B6不同航区空调设计的舱内外空气参数,见表B1. 表B1 不同航区空调设计的舱内外空气参数 工况 空 空 舱 航区 舱外 内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c 相对湿度,% C 南海 夏季 35 70 2729 50 32 80 2728 50 夏季 东海 冬季 5 50 1518 30~40 50 夏季 32 80 27一28 黄海 以北 18 3040 -18~-15 冬季 B7空调舱与相邻非空调舱之间的计算温差At,见表B2 表B2 空调舱与相邻非空调舱之间的设计温度 ,C 甲 板或舱壁 夏季舱外设计沮度 冬季舱外设计温度 -18 35 32 20 与有加热箱柜的甲板之间 43 3 1n 127 与锅炉舱的甲板、,舱壁 7 与机舱、无空调厨房的甲板、舱壁 0 与非加热箱柜,货舱及类似处所甲板、舱壁 13 n 与洗衣室之间 与浴室,厕所之间 与独用厕所之间 0 有外露表面的独用厕所 a b. 无外露表面的独用厕所 0 0 0 有与机舱或锅炉舱相邻表面的厕所 C 与走廊之间 注;毗邻外界的浴厕所内设有加热设备 18
GB/T13409-92 舱外设计温度为32C时甲板,舱壁、舷侧计算当量空气温度结,见表B3 6 表B3 舱外当量空气温度kc 日 晒 表 面 (舱外设计空气温虔32c 45 谈色 用 板 深色 57 淡色 42 垂 深色 52 谈色 壁 42 日晒、日阴面平均计算 深色 45 注:日阴面当量温度按37C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由船舶工业总公司708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鼎岳 19

吊艇架装置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吊艇架装置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吊艇架装置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406-1992。吊艇架装置技术条件共有9页,发布于1993-01-011993-01-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赛艇、皮艇、划艇及其附件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赛艇、皮艇、划艇及其附件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赛艇、皮艇、划艇及其附件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412-1992。赛艇、皮艇、划艇及其附件技术条件共有9页,发布于1993-01-011993-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